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酸氢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酸氢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一、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1](2021)在《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改良风沙土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复合改良剂对风沙土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法,分析土壤C、N、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比、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C、N、P,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生物炭、膨润土和有机肥的最优配合比。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及速效养分具有显着影响,p H值、含水率最高分别达到7.83、19.84%,较未添加土壤改良剂样方分别增长2.13、6.42%;容重最低达11.43g/cm3,较未添加土壤改良剂样方降幅13.3%;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9.5 mg/kg、12.48 mg/kg、78.90 mg/kg,较未添加土壤改良剂的样方分别提升67 mg/kg、4.3 mg/kg、39.06 mg/kg;(2)土壤改良剂对土壤C、N、P含量具有显着影响,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最高分别为22.93 g/kg、0.581 g/kg、0.29 g/kg,较未添加土壤改良剂的样方分别提升17.42g/kg、0.336 g/kg、0.11 g/kg;改良后的风沙土C/N、C/P(16.9~41.5、29.8~84.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N/P(1.3~3.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良土壤受氮元素和磷元素共同限制;(3)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的改良效果显着:微生物生物量C、N、P最高分别达到491.33 mg/kg、86.70 mg/kg、19.51 mg/kg,较未添加土壤改良剂的样方分别提升216.42 mg/kg、32.18 mg/kg、7.41 mg/kg;(4)经过方差分析,生物炭是土壤p H值、含水率、容重、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以及微生物生物量P的主要影响因素;膨润土对p H值、碱解氮、含水率、全磷和土壤C/N、土壤C/P、微生物量P存在显着影响;有机肥对含水率、容重、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P、有机碳、全磷、C/N存在显着影响,综合分析本实验改良风沙土最佳方案为生物炭添加量为1.5kg/m2、膨润土添加量为4.0-5.0kg/m2、有机肥添加量为0.6-0.8 kg/m2。该论文有图25幅,表21个,参考文献78篇。

张煜[2](2020)在《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加快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东北地区烟草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制备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株,提出牛粪微生物菌肥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制备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林间、烟地及牛粪中分离得到120株菌株中筛选出生长速率快、高效降解纤维素最佳菌株为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扩繁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0 g+滤纸50 g+氯化钠50 g+碳酸钙20 g+酵母提取物10 g+蒸馏水10 L。最佳扩繁培养条件:接种量20%,温度30~35℃,pH值为7.0,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0 ln/h。微生物菌肥制备优化工艺为:1000 kg牛粪+25 kg秸秆+7.5 kg菌液+2.5 kg水比例混合搅拌用塑料布覆盖,堆肥底径为145 cm,高为95 cm。混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1%,堆肥1~6周在升温和高温阶段每3 d翻堆1次,6~12周降温阶段每7 d翻堆1次。堆肥过程中含水量保持在60±5%。堆肥过程pH范围7.3~7.8之间,总氮含量先降后升,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水解氮含量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堆体表面向下40 cm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7.60 g/kg和15.60g/kg。制备菌肥可显着提高烟草种子“龙江911”发芽率(p<0.05)。堆肥过程中,肥堆优势细菌门从厚壁菌门(Firmicutes)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演替,形成新微生物菌肥群落结构。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在不同堆肥时期相对丰度均处于前50,但堆肥前期、中期、后期丰度呈现先降后增显着变化。说明了添加菌株对肥堆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图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绿弯菌门在微生物群落发展中的重要性。微生物菌肥382.5 kg/hm2+烟草专用肥375 kg/hm2混合施用能够显着改善土壤pH值至烟草生长最适范围,提高土壤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同时对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产量、氮和钾含量具有最佳促进效果。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草代谢产物积累。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51.2±2.1%)、有效磷含量(25.26 mg/kg)、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提升效果均为各试验组中最佳。同时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组烟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烟草总氮/烟碱比值最优,烟草品吸质量得分最高。单施烟草专用肥会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而施用微生物菌肥或混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烟草专用肥有助于改善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但单施烟草专用肥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有机碳、pH、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优化了牛粪-秸秆堆肥技术,配制出了高效微生物菌肥,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烟草品质量和产量的微生物菌肥堆肥及施肥技术。

王黛莹[3](2020)在《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土壤性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使用微波螺杆移动床中试设备热解制备不同温度下的污泥-秸秆混合基(混合比不同)生物炭,并使用膨润土和磷酸钾进行共热解改性,对改性前后生物炭进行FTIR、SEM、XRD等测试,得出该污泥中无重金属存在,秸秆的添加使物料灰分减少,且对固体产率、生物炭各元素比例、晶体种类、孔结构和pH都有影响。两种催化剂的添加对产率的提高和孔结构的形成有正向作用,改性后生物炭中的N、C、H和S元素所占比例基本都有所降低且比例之和大量减小,晶体种类发生改变,磷酸钾改性生物炭的pH都为碱性。通过短期盆栽实验,探究不同施加比的各类生物炭对玉米种植土样的pH值、氮和磷及玉米植株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的影响。得出弱碱性土壤的pH值受到施加的生物炭的pH值及表面孔隙度的综合影响。随着生物炭的施加土壤氮磷含量基本都有所增加,且拥有良好的氮磷持续供应能力。而秸秆的添加不利于土壤氮元素含量的提高。两种催化剂添加的改性方式都不利于土壤氮水平的增长,对土壤磷水平而言,磷酸钾作为催化剂的效果最佳。玉米植株的生长速率和干物质含量受到较多因素影响,生物炭的添加整体表现出生长速率降低,干物质含量减少的趋势,秸秆的添加使生长速率有所增加,干物质含量有所减少。两种催化改性处理在植株生长速率方面都表现出消极影响,且植被干物质含量在热解温度为450℃时表现出增加作用。

王红[4](2020)在《几种土壤改良剂对桃和草莓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多数果园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和沙滩地上,存在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均衡、保水保肥能力低等不利因素,而在果园土壤管理中,由于施肥管理不当,导致果园土壤养分流失,土壤严重退化,优质果率低,甚至减产等问题。如何保持土壤质量、改善土壤酸碱度、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肥料利用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正确使用土壤改良产品可以有效缓解以上诸多问题,因此土壤改良产品使用和研究逐渐受到青睐。本研究首先以2年生桃品种‘瑞光39/毛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嫁接苗为试材,利用Ca基蒙脱土、有机蒙脱土、麦饭石、新型肥料缓释剂复合纳米硅和新型保水剂吸湿纳米粘合剂处理(T1、T2、T3、T4、T5),探究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植株生长的影响,同时,以盆栽‘妙香7号’草莓为试材在沙培条件下,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探究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0、0.5%、1%)对草莓生长、氮营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桃土壤改良效果:与CK相比,除T3外,其它四种土壤改良剂都显着降低了土壤pH值,其中T2降幅最大,降低5.1%。T1、T2、T3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电导率,而T4、T5土壤电导率显着下降。处理后连续5天测定土壤含水量,五种土壤改良剂都呈现出保水效果,T5土壤含水量最高,比CK高29.90%,T1最低,高18.05%。选取了细菌和真菌中相对丰度排名前十的微生物进行分析,T5处理较T4处理对微生物组成影响更大,在真菌中,子囊菌门由CK处理的3.64%增加到T5处理的9.13%,担子菌门由CK的0.47%增加到T5的1.38%,其他菌种没有明显变化。在细菌上改良剂效果比真菌更明显,其中T5处理变形菌门由CK的36.67%增加到46.26%,酸杆菌门增加到11.52%,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4.11%、44.80%、58.01%,其他菌种没有明显变化。在细菌中,T5处理Chao1指数的中位数、离散程度、最大值和最小值都高于T4和对照;在真菌中,T5处理最大值大于T4处理,中位数与T4差异不大,最小值大于CK但小于T4,离散程度低于T4和CK。(2)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桃生长的影响:与CK相比,各改良剂处理根体积显着高于对照,其中T5效果最明显,增加了1.73倍根体积。T4和T5处理还显着增加了根表面积而T1、T2、T3处理降低了表面积。不同处理根系分叉数和根尖数趋势与表面积相同。与CK相比,叶片SPDA值为T4最高,其次为T5,T1最低。T3、T4和T5在处理一周内随处理时间增加净光合逐渐提高,其中T4处理提高幅度最大,比处理第一天提高了25.4%。与CK相比,T3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显着,其次为T5,T1最低。不同改良剂处理均增加了植株干重,其中T5处理效果最显着,增加了6.95%根干重、11.06%主干干重、29.95%枝条干重和61.61%叶干重,在主干、枝和叶中达显着水平,T3处理效果最差。(3)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草莓15N吸收、利用特性:施用复合纳米硅后植株的15N吸收量和总15N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存在显着差异。施用0.5%和1%的复合纳米硅后植株总15N利用率分别比对照高41.9%和80.4%,总15N吸收率分别比对照高41.74%和80%,差异显着。施用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后对草莓根和茎叶中Ndff的影响不同,在根中以T1(0.5%复合纳米硅)处理最大,比CK高70.7%,在茎叶中0.5%复合纳米硅处理低于对照,T2(1%复合纳米硅)处理比对照高,但差异不显着。施用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后植株15N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在根中分别比对照高88.1%、56.4%,在茎叶中1%处理最高,比对照高97.9%,差异显着。在根中15N分配率0.5%处理最高,与对照差异显着,1%处理低于对照,在茎叶中1%处理最高,比对照高9.7%,差异不显着。(4)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草莓植株生长及对养分含量的影响:与CK相比T2(1%复合纳米硅)处理显着提高了草莓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5.3%。叶绿素含量没有显着性变化,但T2处理比对照增加了4.8%。T1、T2处理根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和14.2%,冠干重分别增加了19.3%、27.7%,总干重分别增加了15%、20.7%,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T1、T2处理降低了根冠比,处理间差异不显着。

魏萌萌[5](2020)在《生物炭基Pseudomonas putida Rs-198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功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新疆水分蒸发量大、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从而导致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针对课题组前期筛选的Pseudomonas putida Rs-198(Rs-198),具有良好的耐盐促生性能,然而存在土壤环境复杂造成游离的Rs-198稳定性低、持效性差等问题。鉴于生物炭是一种营养元素丰富、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且廉价易得的功能材料,可作为Rs-198的载体。本文以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生物炭基Rs-198菌剂(BIRs198),研究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对Rs-198负载影响,通过辣椒盆栽和田间葡萄应用实验,探究BIRs198的耐盐促生效果,并考察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载体的性质对菌剂负载的影响。竹炭(BB)、杏壳炭(ACAS)、核桃壳炭(ASWS)的元素分析表明ACAS、ACWS、BB含碳量依次增加,极性和芳香性依次减弱。粗糙度依次增加。表面积:ACWS>ACAS>BB。三种材料零点电荷很相近。EDS分析显示炭材料中含有钾、钙、镁和硅等多种营养元素,并且SEM证实Rs-198可以负载到生物炭表面。FTIR表明三种炭材料与Rs-198的负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负载菌落数ACWS>BB>ACAS。三种炭粒径接近,与负载量关系很小。接触角对负载细胞数有影响。Zeta分析表明ACAS菌负载后最稳定,ACWS负载的细菌数最多因为较低的电位差更有利于负载。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生物炭的pH、EC、接触角、Zeta对Rs-198负载有影响。这一研究为PGPR选择合适的载体及了解PGPR与载体互作提供研究思路。(2)生物炭、Rs-198及BIRs198对辣椒的耐盐促生效果与机理。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在0.5%NaCl盐胁迫下,与空白相比,BIRs198处理的辣椒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分别提高26.43%、24.27%、42.59%和50.00%。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和RWC分别增加23.41%、14.03%、12.79%和3.54%。叶绿素a、叶绿素b分别提高47.22%、62.50%。可溶性蛋白、可溶糖、脯氨酸和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33.07%、57.78%、62.20%和36.88%。SOD、PPO和POD分别降低35.68%、31.85%和37.20%。表明BIRs198通过降低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的积累缓解盐胁迫,促进辣椒生长。(3)生物炭基菌剂对植物、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研究生物炭基菌剂在葡萄田间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BIRs198处理的葡萄果实纵径、横径和单粒重分别增加3.8%、3.8%、和7.6%(P<0.05)。可溶性蛋白、硬度分别提高28.6%、10.8%,总酸含量降低15.8%。土壤EC、AN、AP、AK、OM、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87.3%、24.28%、73.2%、78.17%、71.6%、17.50%和82.11%。16S rRNA显示,BIRs198的施用导致土壤中的Gemmatimonadetes、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Planctomycetes数量增加(P<0.05),而Acidobacteria、Chloroflexi、Rokubacteria和Nitrospirae数量减少(P<0.05)。RDA分析表明,BIRs198修复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关键环境因子包括AN、AP、AK、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为农业上炭基菌剂的可持续应用提供了依据。

周吉祥[6](2020)在《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沙质潮土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有机、无机两种典型沙化土壤改良剂为研究对象,选择河北省廊坊市沙质潮土为试验载体,通过2015-2018年连续三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沙化土壤改良剂(CK:不施改良剂;T1:CK+有机改良剂15t·hm-2;T2:CK+无机改良剂2.25t·hm-2;T3:CK+有机改良剂15t·hm-2+无机改良剂2.25t·hm-2)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土壤改良剂研发、应用及沙质潮土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有机改良剂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综合肥力。与CK相比,单施有机改良剂(T1)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着提高28.42%、243.76%、43.83%(P<0.05),土壤pH显着降低0.35(P<0.05);单施无机改良剂(T2)显着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19.81%(P<0.05),土壤pH显着降低0.22(P<0.05);配施有机无机改良剂(T3)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着提高32.89%、254.17%、74.10%(P<0.05),土壤pH显着降低0.28(P<0.05);T3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较T1无显着差异。以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作为指示指标,T1、T3处理较CK分别显着提高了15.65%和17.39%(P<0.05),效果优于T2处理,表明连续施用有机改良剂能够增加沙质潮土土壤养分,培育土壤肥力。2.施用有机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增加碳库库容,改善土壤质量。与CK相比,T1、T3处理各活性碳组分含量均呈升高趋势,且易氧化有机碳(LOC)>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相反土壤活性碳库组分有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1和T3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有效率(LOC/TOC)分别显着降低了12.57%和12.02%(P<0.05),微生物量碳有效率(MBC/TOC)分别显着降低了12.84%和12.30%(P<0.05);各处理CPMI较CK增加了6.11%-10.64%。3.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并改善团聚体结构。与CK相比,T2和T3处理均能显着增加沙质潮土WR0.25的含量(P<0.05);T1、T3处理能够显着促进小粒径土壤颗粒向大粒径土壤颗粒的转化;施用改良剂各处理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趋势与土壤WR0.25一致;平均质量直径(MWD)各处理较CK均有提高趋势,T3处理达到了显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用有机、无机改良剂均能够显着改善沙质潮土土壤团粒结构。4.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了土壤胞外酶活性。较CK处理,T1和T3处理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分别提高了42.97%-63.96%、9.06%-23.66%;T1、T2和T3处理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活性提高了114.57%-227.8%,T1、T2处理亮氨酸氨肽酶(LAP)提高了15.83%-23.58%;T1和T3处理土壤磷酸酶(PHO)活性提高了37.27%-37.83%;T1和T3处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显着提高了27.59%、48.61%(P<0.05)。冗余分析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活性有机碳和pH对酶活性影响最显着,pH与所有酶相关系数都为负值,其中过氧化物酶(PER)达到显着负相关(P<0.05)、多酚氧化酶(PPO)达到极显着负相关(P<0.01),说明pH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最重要因子。5.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沙质潮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影响显着。T1、T3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物种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T1、T3处理增加了真菌莫氏菌门(Mortierell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丝霉菌纲(Mortierellomycetes)丰度。冗余及热图(Heatmap)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物种组成和丰度与土壤环境及养分特征有密切关系。其中,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对真菌油壶菌纲(Olpid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组成影响显着;半子囊菌纲(Saccharomycetes)、Rozellomycotina_cls_Incertae_sedis、芽枝霉纲(Blastoclad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stilbomycetes)四种菌群相对丰度同时对土壤PPO、PER两种氧化酶呈现显着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有机改良剂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碳库库容及胞外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培育土壤肥力方面效果优于无机改良剂,有机-无机改良剂配施与单施有机改良剂无显着差异,说明有机改良剂是提升土壤肥力的主要驱动因子;两种改良剂均能够增加沙质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改善团聚体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质量,两种改良剂配施效果最佳,单施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研究结果为典型沙质潮土土壤改良剂研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马斌[7](2019)在《四种土壤改良剂提升燕麦产量及旱作农田地力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退化严重影响着土壤生产力,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土壤改良剂具有修复退化土壤和提高作物生产力的作用。然而,关于大田条件下一次性和连续多年施用土壤改良剂对该地区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坝莜一号为试验材料,选用4种不同的土壤改良剂,分别是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酸钾(PAM-K)、腐殖质改良剂(HA)、改性膨润土(BHA),通过5年大田定位试验,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只施用1年和连续施用多年对燕麦田土壤质量及作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旱作农田施用PAM和PAM-K的微生态效应存在时空差异。PAM以及PAM-K在重复施用4年后,0-60 cm的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34%及27%;土壤容重、土壤电导率分别平均降低7%和2%、23%和30%;显着增加了耕层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增幅平均达70%、35%、53%和24%、32%、47%,尤其是连续4年施用PAM,10-20 cm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增加达99%及0-10cm、20-40cm的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增幅最明显,分别是31%和74%、62%和50%。与此同时,植株株高、鲜重、干重、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 34%和76%、91%和147%、102%和128%、19%和22%。可见,重复多年施用PAM和PAM-K对施入层(0-20 cm)和近施入层(20-40cm)改善效果显着;PAM相对于PAM-K来说,更适宜旱作地区土壤,能更好的改善土壤质量并提高作物产量。2.与只施用1年和不施PAM相比,PAM连年施用提高(P<0.05)土壤剖面贮水量,降低耕层(0-20cm)与深层(20-60cm)的土壤容重及电导率。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脲酶(106%)、蔗糖酶(94%)及过氧化氢酶活性(45%),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如,植株有效氮素提高达76%),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籽粒蛋白含量(31%)、蛋白产量(58%)、籽粒产量(20%)、水分利用效率(3.67 kghm-2 mm-1)及氮素的部分因子生产力(20%)和经济效益(36%)。综合分析土壤质量和作物氮素生产力改善效果,连续2-3年以上施用PAM,可有效缓解干旱对旱作地区燕麦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3.HA连续多年施用在较湿润和干旱年份均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籽粒蛋白含量(达25%)、籽粒产量(18%)、水分利用效率(20%),氮素的部分因子生产力(18%)及经济效益(25%)。大量植物残茬返还能增加0-20和20-60 cm的有机碳,改善土壤微环境,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和容重。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脲酶(128%)、蔗糖酶(95%)和过氧化氢酶活性(68%),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如碱解氮提高67%),有利于提高土壤生产力。连续2年施用HA在应对旱区土壤退化提供一种有效的经济措施,为旱作地区作物的可持续生产奠定理论基础。4.随着BHA一次性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剖面贮水量呈分段线性加峰值的趋势增加,而表层(0-20 cm)和深层(20-60 cm)土壤电导率、pH和容重呈相反趋势。改善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脲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在21-24 Mg BHA hm-2分别达到峰值,增幅分别为97%、37%和32%,这进而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土壤有效磷增加40%,BHA最佳施用量约24Mghm-2时,籽粒产量、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部分因子生产力分别提高20%、62%、41%和20%。5.连续多年施用PAM的经济效益增长率(477CNYhm-2)高于PAM-K(468 CNY hm-2)、HA(453 CNY hm-2)及 BHA(67 CNY hm-2)。综上所述,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利用、有机碳含量、养分周转、微生物量、酶活性及燕麦作物特性具有长效性和累积效果,但效果因材料类型、施用方式及年季间降雨量、生育期作物水分利用、土层深度的差异而不同。由线性模型可知,连续5年施用PAM经济效益最佳,并且这一措施能应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同时能够改善其农田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该地区粮食产量。

杨少东[8](2019)在《黄河水沙分离吸附剂优选及分离泥沙土壤改良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滴灌作为农业领域主要推行的节水方式之一被大规模应用。但滴灌属于农业精细化灌溉,且滴灌系统灌水器孔径较小,容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等形式的堵塞,影响灌溉效率。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实现引黄灌溉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引黄滴灌地区农业、水利等多学科研究重点。为解决直接利用黄河水滴灌及过滤后所产生的泥沙处理问题,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及室外试验,设置不同泥沙含量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质,优选出适宜于不同水质情况下的吸附剂;并采用室外滴灌平台试验,对滴灌带流量、均匀度等的变化进一步验证和分析;最后通过室内土柱及盆栽试验,研究分离沉淀的泥沙对沙土土壤保水保肥性的影响及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吸附剂使水质中浊度等指标有显着下降。滴灌所用水源含沙量小于5kg/m3,使用CS-001(杭锦2#土、活性炭等)吸附剂,用量为40g/m3~50 g/m3。水质含沙量高于5kg/m3时,应使用CS-005(高岭土、活性炭等)吸附剂,用量为80g/m3~90 g/m3。本文研究吸附剂絮凝泥沙最佳环境温度应维持15℃以上。(2)黄河水中泥沙含量近年来介于1kg/m3~1.5kg/m3之间,因此日常滴灌过滤使用CS-001(杭锦2#土、活性炭等)吸附剂。CS-001对不同含沙量下水体中浊度、总氮、总磷等指标都有去除净化作用,其中浊度平均降低97%。使用不同含沙量条件下的水质进行滴灌,经综合过滤设备处理后,对两种滴灌带灌水均匀度及其灌水平均流量降低程度进行分析,得出引黄滴灌过程中应使用管径更大(管径>16.2mm)的NETAFIM内镶贴片式滴灌带。(3)施用分离沉淀的泥沙能有效的改善沙土的水分含量。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水含量均随分离泥沙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添加量为处理T4(100g/kg)沙土饱和含水量最高,相比对照处理提高53.1%;田间持水量相比对照处理提高74.2%。添加分离泥沙可以改善沙土的持水性,饱和导水率、土壤水分扩散率随分离泥沙施用量增加逐步减小。分离泥沙施用量100g/kg时,沙土持水性能得到最大提升。相同土壤负压下,分离泥沙含量越多土壤中含水率越大。(4)施用分离沉淀的泥沙能够显着提高沙土中各种养分含量。60g/kg和100g/kg分离泥沙施用量下,沙土中有机质含量增幅为57.8%~71.8%。分离沉淀的泥沙对番茄产量及生长调控具有显着正效应,施用量为60g/kg产量相比对照处理产量增幅最大,为93.8%,但分离沉淀的泥沙过多会导致产量增幅下降。因此,施加适量分离泥沙能够有效促进番茄植株在各个生育期内的株高、茎粗等的生长。综合分析,在回收利用分离泥沙改良土壤过程中,推荐最佳施用量为60g/kg。

米俊珍[9](2018)在《旱作谷子施用膨润土蓄水保墒增产生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旱作区存在干旱缺水、蒸发量大、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及作物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旱作区农业可持续生产。选用膨润土作为土壤改良剂,通过连续5年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用量膨润土(0、6、12、18、24和30 Mg hm-2)对谷子生长、光合特性、土壤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CO2排放的影响,明确了膨润土蓄水保墒增产生态机制,以期为提高旱作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作物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膨润土后,谷子出苗率、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SPAD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 1.51%-18.01%、0.63%-25.17%、0.27%-187.03%、3.15%-32.49%、1.10%-20.92%、0.24%-14.07%和 1.10%-20.92%。2.施用膨润土后,谷子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显着(P<0.05)增加了 2.59%-21.51%和2.04%-39%,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了 1.87%-33.33%和0.12%-16.16%,而对穗粒数影响不显着(P>0.05)。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提高了3.24%-27.43%、0.31%-10.06%和0.29%-20.40%。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1.51%-29.32%。通过对籽粒和生物产量二次回归模型模拟得出膨润土最佳用量分别是26.7 Mg hm-2和24.3 Mg hm-2。3.施用膨润土后显着(P<0.05)提高了 0-6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0-100 cm 土层贮水量和0.25-2 mm团聚体含量,降低了 0-40 cm 土层容重和0.053-0.25 mm团聚体含量,对>2 mm和<0.053 mm团聚体没有显着影响(P>0.05);显着(P<0.05)增加了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降低了 Ec值,对pH影响较小;显着(P<0.05)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含量,增加了土壤酶活性。4.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相比,膨润土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影响了细菌群落组成,优势菌门有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 29.63%和46.74%,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 32.78%、16.84%和33.86%;膨润土还影响土壤微菌属和芽单胞菌属等一些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芽孢杆菌属、根瘤细菌和慢生性根瘤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 42.06%、50.81%和68.69%。膨润土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度,降低了真菌群落多样性;土壤中镰刀菌属和赤霉菌属相对丰度降低了 51.62%和22.60%,有利于控制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生长。5.室内培养实验表明,与对照相比,膨润土显着(P<0.05)降低了砂壤土和粘壤土 CO2-C排放;降低了葡萄糖碳的利用效率,且在砂壤土中作用效果较大。培养55 d,施用膨润土后砂壤土和粘壤土中硝态氮含量降低了 2.42%-13.53%和10.55%-36.38%;砂壤土铵态氮含量增加了 13.08%-197.17%;粘壤土铵态氮含量降低了 4.28%-79.40%。6.膨润土作用效果因气候差异、土层、生育时期及施用量而不同。相对干旱的年份,膨润土作用效果加强;不同生育时期,膨润土最大效果出现在谷子播种后70 d或90 d;膨润土对10-20 cm 土层作用效果最大,但随着施用后年限增加,对深层(20-40 cm)土壤作用效果增加;随着施用后年限增加,高用量的作用效果增强,低用量的年际效果不明显。前3年18 Mghm-2膨润土效果最佳,后2年,24 Mghm-2和30Mg hm-2膨润土效果最佳。综合5年数据分析得出18 Mg hm-2膨润土具有最好的经济效益。7.通过对施用膨润土后第5年土壤各性状指标无量纲化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综合分析得出,膨润土可以改善砂壤土土壤质量,且施用后第5年仍具有改良效果。

霍怡君[10](2018)在《微波水解对浓缩污泥中碳源释放及其肥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微波水解工艺对浓缩污泥进行溶胞,释放的SCOD和VFAs作为污水处理补充碳源。在充分获取优质碳源过程中,适量投加锁磷固氮剂,控制氮、磷释放,保持污泥肥效。考察了污泥含水率、微波升温速率、微波功率、p H对污泥释放SCOD的影响,优选了锁磷剂、固氮剂,确定了两者最优配比、投加量与投加顺序,研究了锁磷固氮剂对碳源释放的影响,讨论了水解酸化最佳温度和最佳接种比。本实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与结论:(1)采用微波工艺溶胞浓缩污泥,污泥含水率97%、微波升温速率8.2℃/min、微波功率160 W、p H 9.0为实验最佳条件,此条件上清液中SCOD 1043.84mg/L、氨氮82.96 mg/L、总磷51.46 mg/L;SCOD增长量887.84 mg/L、氨氮43.32mg/L、总磷28.73 mg/L;增长率分别为569.13%、109.28%、126.40%。(2)锁磷剂选用PAC,固氮剂选用膨润土;锁磷剂1.4 g/L、固氮剂9 g/L为最优配比,先投加固氮剂再投加锁磷剂,此时上清液中总磷溶出量为13.48 mg/L,氨氮为36.07 mg/L,锁磷率73.80%,固氮率56.52%。SCOD从1059.61 mg/L降到560.1 mg/L。(3)水解酸化温度45℃、接种比30%,VFAs的浓度最高。反应12h即可获得较高的VFAs和SCOD,其含量分别为1620 mg/L和1940 mg/L,增长率分别为211.1%、198.46%;在水解酸化过程中因投加了锁磷固氮剂,氨氮和正磷酸盐含量虽均有增长但增长率较低,分别为24.85%和21.6%。(4)与课题组前期未投加锁磷固氮剂的微波水解实验研究相比,上清液中VFAs提高69.1%、SCOD提高30.46%,且氨氮降低198.15%、正磷酸盐降低74.4%。此时C/N为39.61,C/P为115.52,分别增加41.83%、27.61%。碳源更加优质,污泥肥效依旧保持。证明在微波水解获取碳源时投加锁磷固氮剂可使碳源优化,且将此上清液运用到补充进水碳源是可行的。

二、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改良风沙土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土壤条件
    2.4 气候条件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样地设计和选择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测定方法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生物炭、膨润土和有机肥联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2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3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条件下pH值、含水率、容重的差异性分析
    4.5 小结
5 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联用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5.1 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5.2 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5.3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5.4 不同处理条件下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差异性分析
    5.5 小结
6 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联用对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6.1 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6.2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6.3 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6.4 不同处理条件下改良风沙土C、N、P元素含量差异性分析
    6.5 对土壤C/N的影响
    6.6 对土壤C/P的影响
    6.7 对土壤N/P的影响
    6.8 不同处理条件下改良风沙土C、N、P化学计量比差异性分析
    6.9 相关性分析
    6.10 小结
7 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联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影响
    7.1 对土壤微生物量C的影响
    7.2 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影响
    7.3 对土壤微生物量P的影响
    7.4 不同处理条件下微生物元素含量差异性分析
    7.5 讨论
    7.6 小结
8 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改良风沙土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值的相互作用分析
    8.1 不同因素、水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8.2 不同因素、水平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8.3 不同因素、水平对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8.4 不同因素、水平对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8.5 讨论
    8.6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肥料研究国内外概述
        1.1.1 无机肥料
        1.1.2 有机肥料
        1.1.3 微生物菌肥
        1.1.4 微生物菌株筛选
        1.1.5 微生物菌肥作用机理
    1.2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1 种植区土壤研究概述
        1.2.2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1.2.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影响
    1.3 烟草研究概述
        1.3.1 烟草的种类与分布
        1.3.2 烟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1.3.3 烟草的经济价值
    1.4 微生物菌肥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1.4.1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1.4.2 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中的应用
        1.4.3 微生物菌肥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1.4.4 微生物菌肥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与扩繁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培养基
    2.2 研究方法
        2.2.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分离
        2.2.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
        2.2.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鉴定
        2.2.4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种类
        2.3.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制备
        2.3.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3.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试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3.2.2 温度、pH和含水量的测定
        3.2.3 有机碳的测定
        3.2.4 氮的测定
        3.2.5 有效磷的测定
        3.2.6 速效钾的测定
        3.2.7 微生物菌肥品质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生物菌肥的堆积条件
        3.3.2 微生物菌肥养分分析
        3.3.3 微生物菌肥品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微生物菌肥堆积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流程
        4.2.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
        4.2.3 基因扩增序列及高通量测序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微生物菌肥制肥过程中群落的OTU差异
        4.3.2 物种分类分析
        4.3.3 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4.3.4 微生物菌肥的群落网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烟草农艺性状的测定
        5.2.2 烟草品质的测定
        5.2.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标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5.3.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5.3.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试剂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6.2.2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6.2.3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6.2.4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6.2.5 结果与分析
        6.2.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2.7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2.8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9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土壤性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污泥及其处理现状
        1.1.1 污泥的来源及分类
        1.1.2 污泥的特征及危害
        1.1.3 污泥的处理原则
        1.1.4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2 热解技术与生物炭研究现状
        1.2.1 单一生物质制备生物炭研究现状
        1.2.2 混合生物质制备生物炭研究现状
        1.2.3 改性生物炭研究现状
    1.3 生物炭应用
        1.3.1 生物炭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3.2 生物炭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3.3 生物炭在土壤与农业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原料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污泥及生物炭实验方法
        2.3.2 土壤实验方法
        2.3.3 植被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污泥结果与分析
        2.4.1.1 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2.4.1.2 XRF分析
        2.4.1.3 FTIR谱图分析
        2.4.1.4 XRD谱图分析
        2.4.2 土壤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物料热解特性结果分析
    3.1 热解实验
        3.1.1 热解设备
        3.1.2 热解步骤
    3.2 生物炭特性分析
        3.2.1 固体产率
        3.2.2 元素分析
        3.2.3 XRF分析
        3.2.4 FTIR谱图分析
        3.2.5 XRD谱图分析
        3.2.6 SEM
        3.2.7 pH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生物炭对土壤及玉米苗期的影响
    4.1 盆栽培养试验
        4.1.1 作物选择
        4.1.2 培养过程
    4.2 生物炭对土壤的影响
        4.2.1 对土壤pH的影响
        4.2.2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4.2.3 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4.2.4 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4.2.5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3 生物炭对植株的影响
        4.3.1 对植株生长速率的影响
        4.3.2 对植株干物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生物炭的改性及其对土壤和玉米苗期的影响
    5.1 改性方法
    5.2 改性对生物炭特性的影响
        5.2.1 固体产率
        5.2.2 元素分析
        5.2.3 XRF分析
        5.2.4 FTIR谱图分析
        5.2.5 XRD谱图分析
        5.2.6 SEM
        5.2.7 pH变化分析
    5.3 改性后生物炭对土壤及玉米苗期的影响
        5.3.1 改性后生物炭对土壤的影响
        5.3.1.1 对土壤pH的影响
        5.3.1.2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5.3.1.3 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5.3.1.4 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5.3.1.5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5.3.2 改性后生物炭对植株的影响
        5.3.2.1 对植株生长速率的影响
        5.3.2.2 对植株干物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生物炭性质
        6.1.2 生物炭对土壤和植株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4)几种土壤改良剂对桃和草莓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历史
    1.2 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1.2.1 蒙脱土
        1.2.2 麦饭石
        1.2.3 复合纳米硅
        1.2.4 吸湿纳米粘合剂
    1.3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性质的研究进展
        1.3.1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1.3.2 提高土壤持水性和降低土壤侵蚀
        1.3.3 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肥能力
        1.3.4 提高土壤温度
        1.3.5 增加土壤微生物量
        1.3.6 提高土壤酶活
        1.3.7 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活性
    1.4 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1.5 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桃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的效果评价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 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沙培草莓生长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桃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的效果评价
        3.1.1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3.1.2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3 复合纳米硅和吸湿纳米粘合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4 复合纳米硅和吸湿纳米粘合剂对土壤细菌和真菌NMDS分析
        3.1.5 复合纳米硅和吸湿纳米粘合剂对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1.6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植株根系构型的影响
        3.1.7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叶片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3.1.8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桃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1.9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桃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SPDA值的影响
    3.2 复合纳米硅对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草莓叶片光合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草莓植株全氮、全钾及叶片钙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草莓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2.4 不同浓度复合纳米硅对草莓植株~(15)N分配、~(15)N-尿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4 讨论
    4.1 桃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的效果评价
        4.1.1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4.1.2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桃植株生长的影响
    4.2 复合纳米硅对草莓植株氮素利用及生长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生物炭基Pseudomonas putida Rs-198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新疆土壤盐碱化的现状及危害
        1.1.1 新疆土壤盐碱化的现状
        1.1.2 盐渍化对植物的危害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的研究进展
        1.2.1 PGPR概述
        1.2.2 PGPR的直接促生机制
        1.2.3 PGPR的间接促生机制
        1.2.4 PGPR的耐盐机制
        1.2.5 PGPR的应用特性
        1.2.6 PGPR剂型的开发
    1.3 生物炭材料概述
        1.3.1 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1.3.2 改善土壤化学性质
        1.3.3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4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 微生物炭基菌剂开发与应用
    1.5 载体与菌剂相互作用研究
    1.6 研究基础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基础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生物炭对Rs-198 负载影响研究
    2.1 材料
        2.1.1 Rs-198
        2.1.2 炭材料
        2.1.3 仪器与药品
    2.2 方法
        2.2.1 Rs-198 活化、生长曲线与染色鉴别
        2.2.2 炭菌混合样品的制备
        2.2.3 不同炭材料理化性质分析
        2.2.4 三种炭材料负载Rs-198 的菌落数
        2.2.5 不同炭材料与菌之间作用表征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讨论
        2.3.1 菌的生长曲线和革兰氏鉴定
        2.3.2 不同炭材料理化性质分析
        2.3.3 负载量测定
        2.3.4 不同炭材料与菌之间作用分析
        2.3.5 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基Rs-198 菌剂对辣椒幼苗耐盐促生性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Rs-198 的发酵培养
        3.1.2 生物炭基Rs-198 菌剂的制备
        3.1.3 辣椒种植和盐胁迫处理
        3.1.4 辣椒幼苗指标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处理下辣椒的生物量
        3.2.2 不同处理下辣椒的生长参数
        3.2.3 不同处理下辣椒的色素含量
        3.2.4 不同处理下辣椒的渗透指标
        3.2.5 不同处理下辣椒的抗氧化酶活性
    3.3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基Rs-198 菌剂对葡萄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BIRs198 的制备
        4.1.2 田间实验设计
        4.1.3 葡萄生长和质量参数的测定
        4.1.4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的测定
        4.1.5 土壤微生物分析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处理的果实产量参数
        4.2.2 不同处理的果实质量参数
        4.2.3 炭基菌剂对土壤p H的影响
        4.2.4 炭基菌剂对土壤EC的影响
        4.2.5 炭基菌剂对土壤AN的影响
        4.2.6 炭基菌剂对土壤AP的影响
        4.2.7 炭基菌剂对土壤AK的影响
        4.2.8 炭基菌剂对土壤OM的影响
        4.2.9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10 土壤α微生物多样性
        4.2.11 土壤细菌相对丰度分布图
        4.2.12 土壤细菌热图
        4.2.13 不同土壤处理下微生物多样性的冗余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评阅表

(6)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沙质潮土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2.2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3 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方面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改良剂
    2.2 试验区域概况
    2.3 实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4.1 土壤样品采集和保存
        2.4.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3 数据计算
        2.4.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沙质潮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2 施用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碳库组分含量的影响
        3.2.1 改良剂对土壤活性碳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3.2.2 改良剂对土壤活性碳组分有效率的影响
        3.2.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2.4 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2.5 土壤活性碳库各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及活性碳各组分有效率之间的相关性
    3.3 长期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3.3.1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的影响
        3.3.2 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
        3.3.3 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含量
        3.3.4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容重(BD)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化学特性和肥力水平的影响
        3.4.2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和活性碳各组分有效率的影响
        3.4.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4.4 土壤活性碳库指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3.4.5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团聚体数量及结构的影响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4.2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4.3 土壤环境因子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4.1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4.4.2 土壤环境因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5.1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细菌、真菌阿尔法多样性的影响
        5.1.1 土壤细菌、真菌测序数据
        5.1.2 土壤细菌和真菌阿尔法多样性变化特征与差异
    5.2 连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下土壤细菌、真菌物种组层差异
        5.2.1 细菌群落结构
        5.2.2 真菌群落结构
        5.2.3 连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组成差异
    5.3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RDA)
    5.4 细菌、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和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5.1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5.2 细菌、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和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四种土壤改良剂提升燕麦产量及旱作农田地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耕地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问题
        1.1.2 我国耕地的重要性及其面临问题
        1.1.3 国内外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1.1.4 国内外燕麦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1.2 土壤改良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分子改良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2 高分子改良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3 腐殖质改良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4 腐殖质改良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5 改性膨润土改良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6 改性膨润土改良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作物
        2.2.2 施用肥料
        2.2.3 供试土壤改良剂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1 土壤质量参数的测定
        2.4.2 作物特性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高分子改良剂对旱作土壤质量和燕麦特性的影响
        3.1.1 两种高分子改良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1.2 两种高分子改良剂对燕麦特性的影响
        3.1.3 两种高分子改良剂下土壤质量及燕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聚丙烯酰胺(PAM)连年施用对土壤质量和燕麦特性的影响
        3.2.1 PAM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2.2 PAM处理对燕麦特性的影响
        3.2.3 PAM处理下土壤质量及燕麦特性间的相关性
        3.2.4 PAM处理对土壤质量及燕麦产量的作用机制
        3.2.5 讨论
        3.2.6 小结
    3.3 腐殖质改良剂(HA)连年施用对燕麦特性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3.3.1 HA处理对燕麦特性的影响
        3.3.2 HA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3.3 HA处理与燕麦特性及土壤质量特性的冗余分析
        3.3.4 HA处理对燕麦生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3.3.5 讨论
        3.3.6 小结
    3.4 改性膨润土(BHA)对土壤质量和燕麦特性的影响
        3.4.1 BHA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4.2 BHA对燕麦特性的影响
        3.4.3 BHA处理与土壤质量及燕麦特性的冗余分析
        3.4.4 讨论
        3.4.5 小结
    3.5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燕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评价
        3.5.1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
        3.5.2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5.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
        3.5.4 讨论
        3.5.5 小结
4 结论
5 创新与展望
    5.1 创新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黄河水沙分离吸附剂优选及分离泥沙土壤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滴灌系统堵塞研究进展
        1.2.2 滴灌系统过滤方式研究进展
        1.2.3 土壤改良剂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标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1.7 试验区概况
2 无机吸附剂对不同含沙条件下黄河水吸附效果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水质条件下吸附剂种类选择
        2.2.2 不同温度不同含沙量的泥沙沉降速率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3 基于无机吸附剂的黄河水滴灌抗堵塞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流量测试方法
        3.1.4 堵塞发生特性评价指标
        3.1.5 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滴灌平台过滤后水质分析
        3.2.2 灌水器沿程流量变化
        3.2.3 灌水器均匀度和系统相对平均流量变化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无机吸附剂分离黄河泥沙对沙土水分含量及水力特征参数的影响
    4.1 分离的泥沙对沙土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分离的泥沙对沙土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4.2 分离的泥沙对沙土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2.1 试验方法
        4.2.2 分离的泥沙对沙土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3 分离的泥沙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
        4.3.1 试验方法
        4.3.2 Boltzmann变换参数与含水率θ关系
        4.3.3 土壤含水率θ与入渗水平距离关系
        4.3.4 不同分离的泥沙施用量下土壤水分扩散率与土壤含水率关系
    4.4 分离的泥沙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实验
        4.4.1 试验方法
        4.4.2 分离的泥沙对沙土水分特征曲线影响规律分析
        4.4.3 分离的泥沙对沙土水分特征参数影响分析
        4.4.4 讨论与小结
5 无机吸附剂分离黄河泥沙对沙质土保肥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主要测试指标
        5.2.1 土壤养分测定
        5.2.2 盆栽作物生长指标
    5.3 数据处理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分离的泥沙对沙质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5.4.2 分离的泥沙对沙质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5.4.3 分离的泥沙对沙质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5.4.4 分离的泥沙对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4.5 分离的泥沙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的影响
        5.4.6 分离的泥沙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6 经济效益分析
    6.1 产品成本分析
    6.2 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6.3 经济效益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旱作谷子施用膨润土蓄水保墒增产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土壤改良剂在国内外应用发展趋势
        1.2.2 膨润土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3 膨润土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2.4 膨润土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1.2.5 膨润土对CO_2排放的影响
        1.2.6 膨润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大田试验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5 气象数据收集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室内培养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膨润土对谷子生长的影响
        3.1.1 谷子生育期降雨量与日平均气温的变化
        3.1.2 膨润土对谷子出苗率与形态指标的影响
        3.1.3 膨润土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3.1.4 膨润土对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3.1.5 经济效益
        3.1.6 讨论
        3.1.7 小结
    3.2 膨润土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2.1 膨润土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2 膨润土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2.3 讨论
        3.2.4 小结
    3.3 膨润土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3.1 膨润土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3.2 膨润土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3 讨论
        3.3.4 小结
    3.4 膨润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4.1 膨润土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2 膨润土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3 讨论
        3.4.4 小结
    3.5 膨润土对温室气体CO_2排放的影响
        3.5.1 膨润土对土壤CO_2-C排放的影响
        3.5.2 膨润土对土壤中碳利用率的影响
        3.5.3 膨润土对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3.5.4 讨论
        3.5.5 小结
    3.6 相关性分析和土壤改良的综合评价
        3.6.1 相关性分析
        3.6.2 施用膨润土后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3.6.3 讨论
        3.6.4 小结
4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微波水解对浓缩污泥中碳源释放及其肥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污泥溶胞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化学溶胞技术
        1.2.2 物理溶胞技术
        1.2.3 联合污泥溶胞技术
    1.3 锁磷固氮的研究进展
        1.3.1 锁磷剂机理
        1.3.2 固氮剂机理
        1.3.3 锁磷固氮剂的应用
    1.4 污泥水解酸化的研究进展
        1.4.1 污泥水解酸化机理
        1.4.2 污泥水解酸化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创新点
        1.5.4 研究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品来源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3 实验指标测定方法
        2.3.1 含水率
        2.3.2 pH
        2.3.3 SCOD
        2.3.4 正磷酸盐
        2.3.5 氨氮
        2.3.6 挥发性脂肪酸
3 微波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研究
    3.1 污泥含水率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
    3.2 微波升温速率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
    3.3 微波功率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
    3.4 pH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
    3.5 最佳条件下上清液组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锁磷固氮剂对污泥碳源释放的影响研究
    4.1 最佳锁磷剂的确定
    4.2 锁磷剂对碳源释放的影响
    4.3 最佳固氮剂的确定
    4.4 固氮剂对碳源释放的影响
    4.5 锁磷剂与固氮剂最优配比及投加顺序
    4.6 本章小结
5 溶胞污泥水解酸化的实验研究
    5.1 水解酸化最佳温度确定
        5.1.1 温度对SCOD的影响
        5.1.2 温度对VFAs的影响
    5.2 接种比对溶胞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
        5.2.1 接种比对VFAs的影响
        5.2.2 接种比对SCOD的影响
        5.2.3 接种比对正磷酸盐变化的影响
        5.2.4 接种比对氨氮变化的影响
    5.3 最佳条件下上清液组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文章
致谢

四、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炭、膨润土、有机肥改良风沙土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张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土壤性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 王黛莹.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几种土壤改良剂对桃和草莓生长的影响[D]. 王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5]生物炭基Pseudomonas putida Rs-198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功效研究[D]. 魏萌萌.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连续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沙质潮土土壤质量的影响[D]. 周吉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四种土壤改良剂提升燕麦产量及旱作农田地力机制的研究[D]. 马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8]黄河水沙分离吸附剂优选及分离泥沙土壤改良效果研究[D]. 杨少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9]旱作谷子施用膨润土蓄水保墒增产生态机制研究[D]. 米俊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01)
  • [10]微波水解对浓缩污泥中碳源释放及其肥效的影响[D]. 霍怡君.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膨润土固氮机理及膨润土碳酸氢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