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的动态变化

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的动态变化

一、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岩[1](2021)在《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关系语义范畴,转折关系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基本语义关系,而转折关系范畴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对于转折关系鲜有范畴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在转折复句或转折连词、转折副词等有转折关联功能的具体形式方面的专项探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转折语义关系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目前的研究仍不全面,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还是停留在表面,尤其关于转折语义关系,主要的认识多是集中在转折关系前后项之间的“相反或对立”,即使已经触及到逻辑角度的研究,也将逻辑语义关系作为研究语义关系的基础来展开,对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却始终未能真正探究,无法全面地认识转折关系范畴。因此,本文选择以关系语义范畴为出发点,从逻辑上确立转折关系的语义本质属性,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基于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找出其语义特征的核心;在转折关系语义范畴的基础上,概括出转折关系语义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其话语表达,在整体立场上对转折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背景及语料说明等方面展开。第2章为研究综述,简要回顾并概括转折关系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转折关系语言表达格式、逻辑角度、认知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中对转折关系的解释并不充分及全面,因此,从关系语义范畴着手,并根据转折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从不同角度了解转折关系范畴的成因及表现,从而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至第6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整体的关系语义范畴出发,根据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概括其语义特征,通过典型的转折关联词语共性及差异的考察,对其语言表征进行描写,同时对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加工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转折语义关系的话语实现,从整体上考察转折关系。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3章是对转折关系逻辑语义本质属性的探究。要真正地认识转折关系,需要从其语义关系范畴的角度,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来阐释转折关系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其逻辑语义基础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将转折关系的语义基础确定为前后两项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有时转折关系的前后两项并非可直接进行比较来形成对立的情况,那么,转折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可知,转折关系并非简单的前后两项间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是蕴含否定。从命题逻辑的角度,转折关系前后项为联言命题,因此,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即为蕴含命题的否命题:并非p→q(即p∧﹁q)。第4章为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从逻辑角度出发,通过对转折关系逻辑基础的研究,找到转折关系的语义属性,即蕴含命题的否定,以此为基础,概括出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即否定蕴含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表达逻辑的否命题是其基础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转折关系语义表现出相对性特征、“逆理”性特征和补充性特征。第5章主要是从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出发,归纳并概括转折关系的语言表征。转折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格式加以实现,而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其语义关系体现的最直接标志。转折关联词语的共同语义特征就是词语所含的“转折义”,在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上,通过本身词语的词性特征,如连词特征、副词特征等,结合代表性转折关联词语的具体用法,从共性扩展至其个性,标示语句的转折关系。第6章是转折关系的话语实现。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获取到对方传递的信息后,识别出信息中的转折关系逻辑语义属性,即蕴含否定的存在,通过认知语境中所含信息与话语所含信息的相互作用,再凭借交际双方大脑中的认知经验,经过语言转换,将两个关联性最低的事件加以整合,并且根据语法规则,充分利用语言表征,如话语标记的使用及话语意义系统的扩充和接收,促成交际双方最终实现交际目的。最后是全文的结语部分。概括全文研究内容及重点,总结转折语义关系的逻辑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义特征及语表特征,进行归纳,并对转折关联词语进行共性及个性的考察,通过对其认知语用加工的分析,完成话语的实现。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本文的研究以探讨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为出发点,旨在解决转折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到底什么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怎么表达转折关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根本在于对转折关系的语义逻辑实质的确立,即蕴含的否定:“并非(p→q)。

唐朗[2](2021)在《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与认知紧密相关,本文从话语关联的角度对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建构情况和受话人的认知情况进行探究,并试图归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通过对文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分类,概述关联理论和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研究现状。对选取的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语料的来源、选取标准、语料特征进行说明,最后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逐一阐释。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进行描写、分析及探究。首先从话语的物理环境、交际者的背景知识及个人的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来建构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认知语境。其次探究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明示—推理模式。将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中映射推理和经验推理两种明示—推理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和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方式常规推理和非常规推理。分析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典型话语中交际双方显性识别和隐性推理的明示—推理过程。在话语关联描写的基础上,对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进行探究,尝试从改变话语认知语境、提升话语关联程度及制造话语关联差异三个方面总结归纳话语关联策略。从改变话语认知语境的角度总结出新信息排除旧信息和背景知识补足明示信息两条策略;从提升话语关联程度的角度总结出说话人增强语境效果和受话人付出额外推理努力两条策略;从制造话语关联差异的角度总结出有意造成关联差异和无意造成关联差异两条策略。最后总结全文有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关联的结论,指出语料选择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吴亚军[3](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提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贾月仙[4](2020)在《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学研究》文中指出语用学是一门涉及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涉及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和认知的综观性学科,其中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交际方面强大的解释力和互补性,对讯问提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展开以下内容的研究。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当前对提问的研究还存在针对性研究不够深入、语料库研究比较匮乏、跨学科研究尚不成熟三个方面的不足,而语用分析法作为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分析提问中的语用现象。一方面,提问具有言语互动性、目的导向性和语境动态性三种语用性质。另一方面,提问过程是一种语用推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问答互动推理,涉及会话开始前互动主体的内部语言准备以及明确对方真正意图后进行目的确认等过程,具有互动性、语境依赖性、溯因性和合目的性。第三章阐释提问中的语用原则。目的——合作原则认为目的是话语行为生成的原因,是话语发展和进行的驱动力,是话语行为的意义所在。交际双方一旦执行一种有目的的话语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形成或进入一种目的关系,提问时为了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合作乃至高效的合作,就要将双方的目的关系调整一致。关联原则认为,提问时讯问人员要利用最佳关联改变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语境,使其能够根据己方意图强化供述动机作出反应。顺应原则要求提问时的语言选择应从语言的顺应性特征出发,充分考虑语境关联成分和语言结构对象等要素的相互顺应,采取言语趋同策略提取信息。第四章分析讯问实务中提问的语用失误。在讯问实践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讯问人员在提问中的语用失误是时刻发生的,具体体现为对三个语用原则的违反。包括违反目的——合作原则的目的系统混乱、忽视合作、暴露目的;违反关联原则的弱目的关联、弱认知刺激、弱语境运用以及违反顺应原则的心理、社会、物理三个交际语境。第五章在语用原则框架下,针对语用失误分别提出目的导向、信息关联、语境顺应的提问语用应用策略。目的导向策略包括厘清目的系统、重视合作与目的关系以及借助语用预设实现目的;信息关联策略包括控制关联信息和强化互动信息;语境顺应策略包括对侦讯双方功能性角色、心理元素、社会因素和物理要素顺应的具体方法。以上三种策略意图对语用失误进行最大程度的理论指导和修正,以促进今后讯问实践的高效开展。

刘梦婧[5](2020)在《相声艺术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以郭德纲和于谦的经典对口相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声是产生在中国的笑的艺术,幽默是相声艺术的生命,没有幽默相声毫无乐趣而言。相声由一个又一个的“包袱”串联而成,所谓的“包袱”体现在相声语言的幽默艺术上,而语言是创造幽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郭德纲和于谦的对口相声为例,选取三十部经典对口相声,反复观摩影像材料,根据现场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整理出三百多个幽默段子形成本文研究的封闭语料库。坚持从分析到综合的研究方法,拟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研究框架。以现代汉语的语音层面、语汇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四个维度为横轴,以不同层面中的不同角度为纵轴,对相声艺术中的幽默语言进行系统的语言学研究。其中,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加以概述,分析了定题围绕“相声与言语幽默”的原因以及目前对于两者的研究现状等。第二章立足于语音层面,从押韵、谐音、重音、调值等角度探究语音层面在相声艺术中所体现的致笑技巧。第三章立足于语汇层面,从词语巧释、词汇歧义、词语误用、语码混用等角度探究语汇层面在相声艺术中所体现的致笑技巧。第四章立足于语法层面,从变换语序、转换结构、句法歧义和超常搭配的角度探究语法层面在相声艺术中的致笑技巧。第五章立足于语用层面,从语用原则、修辞方式、关联理论等角度探究语用层面在相声艺术中所体现的致笑技巧。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语言不同层面的不同致笑技巧,以及对言语幽默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分析相声艺术中营造的幽默现象,有助于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源泉,也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具体地掌握相声中的幽默语言,以期对欣赏喜剧艺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对实际的语言运用和语言交际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卢安[6](2014)在《文化预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取与舍》文中研究表明文化预设是诸多语用预设的一种,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的预设可以使交流更加经济、高效。文化预设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受参与交际的文化之间的共性所制约,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对预设的处理要从质和量两方向去把握。

狮力[7](2011)在《语用预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做的设想,是话语携带重要信息的前提条件;语用预设也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这就要求交际双方应该具备所共有的背景知识。基于语用预设,说话人才有可能对听话人说某一句话,并且认为听话人有可能正确理解了说话人对他所说的话语之意图。可以认为语用预设就是言语及文词所必须具备的也是本身存在的一种无形的灵魂,是附着在语句中的另一类信息片段。语用预设不仅存在于说话当中,同样也存在于书面语当中。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语用预设单独提炼出来并形式化成句子写出来。本文从各方面探索和研究语用预设,并且进行逐一阐释和试分析有关语用预设的各种语言现象,力求证明语用预设的重要性和其在交际中不可忽视的特殊之功能,从而也强调语用预设无所谓可废除性。语用预设并非像句子的某些成分那样可有可无,而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整个会话语句之中,就像人的生命存在于躯体之中一样。因此所谓预设的可废除性仅仅局限于语义预设的可废除性,然而语用预设并不存在可废除性这一说。本论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阐明自己的语用预设观点:语用预设无所谓可废除性;通过跨文化预设比较分析,词语及短语在会话中仍拥有预设。文中用到的全部例举材料来自于笔者在交际场合中长期精心观察发掘并记录下来的预设现象,其作为论据极其贴近现实生活并完全取自于社会生活。笔者在绪论中简述了预设的概况;在第二章整理了学界对预设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作为补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第三章则用现实生活当中的大量交际材料从会话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了语用预设;第四章则从其它方面对语用预设进行了深度研究;最后在余论中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及自己在这方面将要做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龙翔[8](2010)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用失误由来已久,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背景之下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但真正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提出来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自从英国学者Jenny Thomas1982年在她的硕士论文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以来至今也只有28年的时间。从此,语用失误这一语言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中国学者对语用失误的研究更是热衷非凡。诚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常常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有的语用失误不伤大雅,有的破坏性极大,有的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学者们对语用失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因此对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研究无论要求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但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标题里含有“语用失误”的案例并不多见,而且据我们研究发现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至今仍没有哪位学者的博士论文对语用失误进行专题研究。以上便是本文选题的主要缘由。本文试图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框架由五部分组成:首先对本研究主题“是语言交际中语用失误还是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进行界定。通过研究我们认为verbal communication与“言语交际”应该更对应、更合理,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主题;第二,对语用失误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重点讨论了与语用失误研究最密切相关的三个跨学科内容:跨文化语用学、语际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第三,对国内外语用失误的专门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对比了一些跟语用失误十分相关的概念,比如误解、偏误、误导、口误、歧义、语用模糊等等;第四,对六个不同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展开实证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何自然、阎庄于1986年所作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第五,根据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严重性,我们总结了语用失误的10大成因,并对各种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课题研究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率仍然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本课题的研究发现简单归纳如下:第一、通过对语用失误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总结了Thomas对语用失误研究的四大成就与八个不足,并归纳了国内学者对语用失误研究三个阶段中的11个方面的特点。具体参见第4.2.节;第二、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即(1)低年龄组的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率一般都要比高年龄组的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要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互之间的差异不大,不显着;(2)语言语用失误率总是比社交语用失误率要高;(3)单选题语用失误率总是比多选题语用失误率要低。后两个结果的发现不但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些发现完全支持我们的假设,具体参见第5.5节。尽管本文的定位是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这一对象上,本研究的成果和发现对其他语言的使用者也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林元龙[9](2009)在《话语误解的语用预设研究》文中指出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马利,涂靖[10](2009)在《语用预设对《白鲸》中多重象征意义的阐释》文中提出美国19世纪着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在长篇小说《白鲸》中充分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创造了小说的永恒魅力和超时空的文学价值。文章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从语用预设的语境多维性、隐蔽性、文化性和语用预设量的角度,分别对白鲸、裴考德号、船长亚哈伯和航海本身四个方面的象征意义进行探索性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用预设理论对文学语言中象征意义的建构和阐释的有效性。

二、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与主要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方法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说明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3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属性
    3.1 转折关系的意义
        3.1.1 相反或对立
        3.1.2 蕴含性对立
    3.2 转折关系意义的分析
        3.2.1 对立的基础
        3.2.2 前后意义的对立
    3.3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本质
        3.3.1 蕴含命题
        3.3.2 否命题
        3.3.3 蕴含命题的否命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
    4.1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的含义
        4.1.1 语义特征
        4.1.2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
    4.2 相对性特征
    4.3 “逆理”性特征
    4.4 补充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言表征
    5.1 转折关联词语的共性考察
        5.1.1 转折义
        5.1.2 转折联结功能
    5.2 转折关联词语的差异性考察
        5.2.1 “虽然……,但是……”
        5.2.2 “不过”、“只是”和“就是”
        5.2.3 “可”和“可是”
        5.2.4 “偏偏”和“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话语实现
    6.1 转折关系表达的语用基础
        6.1.1 转折关系的表义关联性
        6.1.2 转折关系的主观性
    6.2 转折关系的语义加工
        6.2.1 语义特点
        6.2.2 转折关系的认知路径
        6.2.3 转折关系话语信息的建构
        6.2.4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义生成
    6.3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表达
        6.3.1 反预期表达
        6.3.2 转折话语标记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2)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联理论的相关研究
        1.2.2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相关研究
    1.3 语料概况
        1.3.1 语料来源
        1.3.2 语料特征
    1.4 研究方法
        1.4.1 统计描述法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4.3 问卷调查法
2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认知语境
    2.1 话语的物理环境
        2.1.1 抽象语句
        2.1.2 时空情境
    2.2 交际者的背景知识
        2.2.1 百科知识
        2.2.2 词汇知识
        2.2.3 逻辑知识
    2.3 个人的认知能力
        2.3.1 模式识别能力
        2.3.2 逻辑推理能力
    2.4 小结
3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明示—推理模式
    3.1 明示—推理类型
        3.1.1 映射推理
        3.1.2 经验推理
        3.1.3 常规推理与非常规推理
    3.2 明示—推理过程
        3.2.1 显性识别
        3.2.2 隐性推理
    3.3 小结
4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关联策略
    4.1 改变话语认知语境
        4.1.1 新信息排除旧信息
        4.1.2 背景知识补足明示信息
    4.2 提升话语关联程度
        4.2.1 说话人增强语境效果
        4.2.2 受话人付出额外推理努力
    4.3 制造话语关联差异
        4.3.1 有意造成关联差异
        4.3.2 无意造成关联差异
    4.4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4)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侦查讯问提问中的语用现象
    2.1 语用学概述与提问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2.1.1 语用学含义的理解
        2.1.2 语用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2.1.3 提问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2.2 侦查讯问中提问行为的语用性质
        2.2.1 提问的语言互动性
        2.2.2 提问的目的导向性
        2.2.3 提问的语境动态性
    2.3 提问过程是一种语用推理过程
        2.3.1 语用推理的含义
        2.3.2 提问过程中的语用推理:问答互动推理
        2.3.3 问答互动推理的过程和特征
3 侦查讯问提问中的语用原则
    3.1 目的——合作原则
        3.1.1 格莱斯合作原则在提问中适用的局限性
        3.1.2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讯问提问的联结
        3.1.3 讯问提问中的目的——合作原则
    3.2 关联原则
        3.2.1 关联原则的理论来源和内涵
        3.2.2 犯罪嫌疑人认知推理的关联解释
        3.2.3 侦查人员讯问提问中的关联原则
    3.3 顺应原则
        3.3.1 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框架
        3.3.2 顺应原则及其在提问中的表现
4 讯问实务中提问的语用失误分析
    4.1 违反目的——合作原则的提问语用失误
        4.1.1 提问的目的系统混乱
        4.1.2 一味追求目的而忽视合作
        4.1.3 为了追求合作而暴露信息
    4.2 违反关联原则的提问语用失误
        4.2.1 提问与促进供述之间的关联不够强
        4.2.2 提问对嫌疑人原认知的刺激不充分
        4.2.3 提问对动态认知语境的捕捉不到位
    4.3 违反顺应原则的提问语用失误
        4.3.1 提问违反对心理元素的顺应
        4.3.2 提问违反对社会因素的顺应
        4.3.3 提问违反对物理要素的顺应
5 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应用策略
    5.1 提问的目的导向策略
        5.1.1 厘清提问的目的系统
        5.1.2 重视合作与目的关系
        5.1.3 巧用预设使目的实现
    5.2 提问的信息关联策略
        5.2.1 提问中关联信息要适量
        5.2.2 提问中互动信息要强化
    5.3 提问的语境顺应策略
        5.3.1 提问中对双方功能性角色的顺应
        5.3.2 提问中对心理元素的顺应
        5.3.3 提问中对社会因素的顺应
        5.3.4 提问中对物理要素的顺应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相声艺术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以郭德纲和于谦的经典对口相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依据
        1.2.1 相声的地位较重要
        1.2.2 相声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1.2.3 相声言语幽默的研究不深入
    1.3 研究现状
        1.3.1 言语幽默研究
        1.3.2 相声艺术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方法论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定量分析法
        1.5.2 归纳总结法
2. 语音分析
    2.1 设置押韵
    2.2 巧用谐音
        2.2.1 同音
        2.2.2 近音
    2.3 借助重音
        2.3.1 改变词重音
        2.3.2 加强语法重音
    2.4 摹声增趣
    2.5 误读调值
    2.6 顿跌转意
    2.7 方音利用
    2.8 小结
3. 语汇分析
    3.1 词语巧释
        3.1.1 别解
        3.1.2 曲解
        3.1.3 直解
        3.1.4 释名
    3.2 词语歧义
        3.2.1 多义词语型歧义
        3.2.2 缩略短语型歧义
    3.3 词语误用
        3.3.1 同素词误用
        3.3.2 同义词误用
        3.3.3 含相同元素的词误用
    3.4 语码混用
        3.4.1 汉夹英
        3.4.2 普夹方
    3.5 词语拆合
    3.6 首字母缩略
    3.7 小结
4. 语法分析
    4.1 变换语序
        4.1.1 词内换序
        4.1.2 句内换序
    4.2 转换结构
    4.3 句法歧义
        4.3.1 利用语法结构
        4.3.2 利用断句方式
        4.3.3 利用词语省略
        4.3.4 句子本身歧义
    4.4 超常搭配
    4.5 小结
5. 语用分析
    5.1 语用原则
        5.1.1 违反合作原则
        5.1.2 放大礼貌原则
        5.1.3 违反礼貌原则
    5.2 修辞方式
        5.2.1 比喻
        5.2.2 比拟
        5.2.3 仿拟
        5.2.4 夸张
        5.2.5 双关
        5.2.6 引用
    5.3 关联理论
        5.3.1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生成的言语幽默
        5.3.2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差异产生的言语幽默
        5.3.3 非互明认知环境生成的言语幽默
    5.4 语用预设
        5.4.1 利用预设可取消性
        5.4.2 利用预设可追加性
        5.4.3 取消预设合适性
        5.4.4 违反预设己知性
    5.5 话语分析
        5.5.1 顺应话轮
        5.5.2 分支现象
        5.5.3 会话含意
    5.6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文化预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取与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预设
    (一) 文化预设的概念
    (二) 文化预设的制约因素
    (三) 文化预设的特征
三、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预设的处理
    (一) 量的把握与调节
    (二) 质的把握

(7)语用预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对预设的研究
    1.2 国内对预设的研究
    1.3 语用学研究的预设
    1.4 语用预设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4.1 语用预设的研究意义
        1.4.2 语用预设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 预设的系统研究
    2.1 引言
        2.1.1 预设无处不在
        2.1.2 语用预设无所谓可废除性
    2.2 预设理论
        2.2.1 预设的哲学逻辑关系
        2.2.2 预设与蕴涵的区别
        2.2.3 预设的本质价值
    2.3 语义预设
    2.4 语用预设
        2.4.1 语用预设的定义
        2.4.2 语用预设的特征
        2.4.3 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2.5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之区别
第三章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3.1 交谈和话语误解
        3.1.1 交谈
        3.1.2 话语误解
    3.2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3.3 新闻采访中的语用预设
    3.4 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造就了幽默和笑话
        3.4.1 幽默中的预设变化
        3.4.2 笑话因为预设而变得好笑
    3.5 言语交际测试--脑筋急转弯问题
第四章 广告及文学作品中的语用预设
    4.1 广告作品中的语用预设
    4.2 文学作品中的语用预设
        4.2.1 文学作品翻译时语用预设的处理问题
        4.2.2 修辞中的语用预设
第五章 余论
    5.1 本文的总结
    5.2 创新点及论文的不足
    5.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摘要
Abstract
省约说明
图表说明
第1章 导论
    1.1 本课题选择的动机与依据
    1.2 本课题名称的界定
    1.3 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1.4 本课题研究范围及其预期目标
        1.4.1 研究范围
        1.4.2 预期目标
    1.5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法
        1.5.1.2 问卷法
        1.5.1.3 访谈或实际对话法
        1.5.1.4 数据分析法
        1.5.2 语料说明
    1.6 本课题的结构
第2章 是语言交际还是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2.1 关于语言和言语
        2.1.1 语言与言语之争
        2.1.2 Saussure 的语言与言语观
        2.1.3 当代学者的语言与言语观
    2.2 是语言交际还是言语交际
第3章 语用失误的理论基础
    3.1 语用失误所属领域
    3.2 语用学的发展及定义
        3.2.1 意义
        3.2.2 语境
        3.2.2.1 传统的静态语境观
        3.2.2.2 动态语境观
    3.3 语用学的跨学科发展
        3.3.1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3.3.2 语际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3.3.3 跨文化语用学和语际语用学的理论依据
    3.4 跨文化交际学
第4章 语用失误研究综观
    4.1 语用失误研究回顾
    4.2 语用失误研究现状分析
        4.2.1 国外学者对语用失误的研究现状
        4.2.2 国内学者对语用失误的研究现状
        4.2.3 Thomas 对语用失误研究的成就
        4.2.4 Thomas 对语用失误研究的不足之处
    4.3 语用失误的定义
        4.3.1 国内外学者对语用失误的定义
        4.3.2 本课题对语用失误的定义
    4.4 语用失误的分类
        4.4.1 国外学者对语用失误的分类
        4.4.2 国内学者对语用失误的分类
        4.4.3 本课题对语用失误的分类
    4.5 语用失误与误解、偏误、误导、口误、歧义、语用模糊、交际失误和曲解的异同
        4.5.1 语用失误与误解的关系
        4.5.2 语用失误与偏误的关系
        4.5.3 语用失误与误导的关系
        4.5.4 语用失误与口误的关系
        4.5.5 语用失误与歧义、语用模糊的关系
        4.5.6 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误的关系
        4.5.7 语用失误与曲解的关系
    4.6 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的辩证关系
第5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实证研究
    5.1 研究的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调查范围与问题的假设
    5.4 受试者来源、调查方法与问卷的类型
    5.5 基于何阎卷的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的调查
        5.5.1 问卷实施与调查结果
        5.5.2 结果假设与方差分析(ANOVA)
        5.5.2.1 对结果(2)的检验过程
        5.5.2.2 对结果(3)的检验过程
        5.5.2.3 对结果(4)的检验过程
        5.5.3 何阎卷设计的贡献与不足
    5.6 简答卷的设计、实施与结果分析
        5.6.1 简答卷的设计与实施
        5.6.2 简答卷的结果分析
        5.6.3 简答卷案例诠释
    5.7 访谈结果分析
        5.7.1 关于访谈
        5.7.2 何阎卷访谈结果分析
        5.7.3 简答卷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成因及解决对策
    6.1 主要成因
        6.1.1 语用教学重视不够
        6.1.2 语境知识缺乏
        6.1.3 语域选择能力有限
        6.1.4 相关语用图式知识贫乏
        6.1.5 百科知识贫乏
        6.1.6 母语的负迁移
        6.1.7 中西文化差异所致
        6.1.8 教学因素或语用预设所致
        6.1.9 言语歧义所致
        6.1.10 言语省约所致
    6.2 解决对策
        6.2.1 倡导语用教学与语用语法教学
        6.2.2 克服面子观
        6.2.3 重视学习者通识教育
        6.2.4 建构相关语用图式知识语料库
        6.2.5 尽量营造真实外语语境
        6.2.5.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6.2.5.2 扩大中外语言学习者互换交流
        6.2.6 增加汉英或英汉词典的语用词条
        6.2.7 培养语用移情策略
        6.2.8 注重言语交际中人际关系和谐管理
第7章 结束语
    7.1 本课题研究的特点
        7.1.1 研究问题的多角度
        7.1.2 研究对象的多层次
    7.2 本课题的发现
        7.2.1 国外学者对语用失误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7.2.2 国内学者对语用失误研究与应用的成就与不足
        7.2.3 本课题的发现与创新
        7.2.3.1 发现
        7.2.3.2 创新
    7.3 本课题的局限性
        7.3.1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7.3.2 受试的局限性
        7.3.3 问卷调查的不足
        7.3.4 时间安排上的不足
    7.4 本课题对今后语言教学和实证研究的启发
    7.5 展望
        7.5.1 克服不足,完善后续研究的科学性
        7.5.2 团队协作,力争后续研究的全面性
        7.5.3 坚持不懈,做好研究的推广、宣传与教育工作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9)话语误解的语用预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用预设量与话语误解
    (1) Mother: Mary, do you like sandwiches for your breakfast?
    (2) A: Would you please serve the chicken undressed?
    (3) 某日, 几位教师与一群学生外出郊游, 尽兴之后, 准备上车打道回府。
二、预设的语用含糊和话语误解
三、结 语

四、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D]. 赵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D]. 唐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4]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学研究[D]. 贾月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5]相声艺术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以郭德纲和于谦的经典对口相声为例[D]. 刘梦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文化预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取与舍[J]. 卢安.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7]语用预设研究[D]. 狮力. 天津大学, 2011(05)
  • [8]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 龙翔.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9]话语误解的语用预设研究[J]. 林元龙.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0]语用预设对《白鲸》中多重象征意义的阐释[J]. 马利,涂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标签:;  ;  ;  ;  

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的动态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