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日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日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蕴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张翠玲[1](2021)在《对泰汉语动物词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露[2](2021)在《汉英“鼠”文化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食物和服饰的重要来源,许多动物形象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并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动物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非常丰富,人们把他们的感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甚至于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都和动物联系起来,许多动物已经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某种象征,并体现在语言中。“鼠”和“rat/mouse”分别是汉语和英语中动物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频率高,产生了很多附加色彩,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中含鼠词汇的对比研究,寻求语言发展演变的类型学特征与个性差异。本文将通过对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等词典中有关“鼠”和“rat/mouse”词条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中选取具有附加意义的词汇。从分析它们的结构类型和具体用法入手,分析词汇附加义产生的途径,并对所有语料的色彩意义进行分类比较,从词的感情色彩对比分析两者在褒义、中性以及贬义范畴上的异同,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了汉英各民族在地理环境、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汉英动物词“鼠”和“rat/mouse”的附加意义都主要由贬义构成,但指向和种类却大有不同,其次含中性和褒义的词汇,虽然少,也不应该被忽视。“鼠”和“rat/mouse”的感情色彩是各自文化的积淀,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这样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动物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

徐爽[3](2021)在《中日“植物”概念隐喻对比 ——以花名为例》文中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Lakoff指出隐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概念体系。经验是隐喻的基础。隐喻的本质就是基于经验基础,用一种概念去理解另一种概念。隐喻基于我们已有的经验不断丰富着我们的概念体系。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丰富了我们的经验基础,这些经验基础构成了植物相关的语言表达。对于同等植物,中日之间的植物隐喻中应该存在一些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花”是植物的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本文选择植物中的“花”为研究对象,结合语料库,字典,辞典等资料中的相关表达,围绕具体的花的命名的隐喻进行考察分析。第一章梳理了植物词汇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第二章叙述了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概念隐喻的命名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第三章中,考察了中日语料库中的“花”的隐喻表达,并对其思考过程进行比较。第四章围绕具体的“花”,分别考察了中日的花的命名方法。在第五章中对论文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研究发现在中日之间,有关“花”的隐喻的思考过程具有类似性,在此基础上发现中日之间“花”的命名在隐喻认知过程上具有共同点,即有着相似的源域;而在具体的命名上具有差异性,表现为自然环境及语言本身的差异。希望本文可以从隐喻的视角加深我们对中日植物词汇的理解,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起到帮助。

王丹[4](2020)在《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指出Lakoff and Johnson(1980)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特殊技巧,更是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思考以及行动之中。其后学界开始热衷于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近年,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不同语言中的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汉语中的对比研究,日汉动物隐喻相关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在动物隐喻相关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大量收集了日汉语中用动物名表示人的隐喻例,对这些隐喻现象做一个全面的考察分析。旨在阐明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机制,考察其文化意义和概念特征,并分析日汉动物隐喻出现共性和差异的原因。本文主要由4章构成。第1章对目前为止关于隐喻和动物隐喻的记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前人研究的问题点,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立场。第2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动物隐喻的定义以及“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在第3章中,从汉日语权威词典以及语料库中广泛搜集形容人的动物隐喻例,其中日语有369例,汉语中有489例。将这些语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将“人是动物”这一大的概念隐喻又细分成了“动物隐喻人的外在”,“动物隐喻人的内在”以及“动物隐喻人的社会角色”等三个映射关系,利用对比分析法,对每一组映射关系中的隐喻表现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人是动物”这一隐喻在汉日语中绝大多数是贬义的。(2)“人是动物”这一概念隐喻中,部分汉日隐喻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是一致的。(3)在“人是动物”概念隐喻中,汉日动物隐喻差异性大于共性。(4)在“人是动物”概念隐喻中,日本人多用动物描述人的外在特征,中国人多用动物描述人的内在特征。(5)日汉语中动物的隐喻性构词方面具有差异性。第4章主要分析了日汉动物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共性主要源于人类认知的共性和隐喻性思维的相似性。差异性主要源于日汉两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性。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日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并阐明了其形成的原因。

付兵兵[5](2020)在《平顶山谚语研究》文中指出平顶山人民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缔造出了蕴意深刻的谚语,平顶山谚语是平顶山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用形象生动的词语、短小凝练的形式展示了平顶山方言的魅力。平顶山谚语根植于平顶山社会文化中,平顶山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民俗民风都在谚语中有所体现,因此研究平顶山谚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平顶山文化、了解平顶山人民。本文以平顶山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词汇、修辞及文化等角度对平顶山谚语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本文所选用的谚语一部分来自平顶山各县市的县志、市志,另一部分来自于田野调查,资料相对完整。本文的整体框架主要是由前言、正文及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前言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写作缘由、研究价值、前人的研究成果、语料的详细来源等问题。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述了平顶山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对平顶山方言作简单介绍。对平顶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人文历史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在平顶山方言中,主要对平顶山语音声韵调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归纳。第二章讨论了平顶山谚语的语音特点,对平顶山谚语押韵及平仄进行分析。在押韵方面,主要是通过分析双句式谚语腰韵的押韵,总结归纳其整体的特点;在节奏方面,主要是对单句式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节奏特点;在平仄方面,平顶山谚语对平仄要求不高,其中平仄相间或相连现象较多。第三章分析了平顶山谚语的词汇特点,对常用词汇和方言词汇进行梳理。平顶山谚语在选词上多采用口语词,使得平顶山谚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土乡土气的乡土味;用词方面平顶山谚语多采用生活化词语,巧用方言词语,极具生活化和地方化。方言词语多为名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但都极具地方特色。第四章研究了平顶山谚语的句式特点,对其单复句关系进行归纳。平顶山谚语从句式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复句和紧缩句,对所收集的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顶山谚语多为单复句式,单句式谚语以主谓句为主,非主谓句数量较少;复句式谚语间的句式关系多通过语意和逻辑确立的,有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第五章总结了平顶山谚语的意义类型,对其类别及语义关系进行分类。从内容入手,将平顶山谚语分为社会谚、生活谚、农业谚和气象谚这四类;从语义入手,将谚语语义分为深层义和浅层义两种,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平顶山人民在表达上的特点,叙事讲理多委婉含蓄。第六章概括了平顶山谚语的辞格类型,对其谚语辞格进行了简要说明。主要从常用辞格和辞格综合运用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平顶山谚语常用的辞格可分为浅层辞格和深层辞格,其中比喻、拟人、对偶、映衬、夸张为常见辞格;在辞格综合运用中,辞格套用、连用、兼用的综合运用,为平顶山谚语增添了光彩。第七章阐述了平顶山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重视农业、教育、人际交往及养生等。平顶山谚语承载着独特的乡村文化,其社会文化主要体现在平顶山谚语的词汇上,其社会文化既有其共性,也有其地方特色。谚语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种推陈出新的变化,使谚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指导人们。结语部分则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要地说明未来研究方向。

张迪[6](2020)在《汉阿温度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还是一种心理现象,使人类思维能够通过物理体验来获取抽象概念。隐喻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和途径,隐喻映射通过源域和目标域形成跨域相关,赋予了常见词汇一种隐藏的内涵,表达着人类的情感,提升了语言自身的魅力。温度是人类最早认知的基本领域之一,人类对温度有共同的体验。温度词不仅指物理上的身体感知层面,还包含了人类的感情、性格、态度等心理精神层面。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印刻着它所代表的那个民族的生活印记。了解温度词的隐喻作用机制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那些不容易把握的抽象、复杂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上的异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意识。本文将温度词划分为暖域温度词“(?);热”、冷域温度词“(?);冷”和过渡域温度词“(?);温、凉”三大类,并借助语料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阿温度词的隐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前三章探析汉阿暖域温度词、冷域温度词和过渡域温度词的隐喻映射模式,并从文化、地理环境及汉阿民族特性等维度加以对比分析;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第四章着重对比汉阿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的异同,并剖析个中原因。研究发现:汉阿温度词共享一些概念隐喻模式。汉阿民族由于客观存在的一致性、人体生理结构的统一性、心理情感体验的相通性、生产生活方式的趋同性等原因,各域温度词的隐喻投射模式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历史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汉阿温度词的隐喻映射模式存在差异,一些隐喻模式是其中一个语种所特有的。由于阿拉伯人某种程度上欠缺对“冷”的肤觉感知,故而在冷域温度词上并无特有的隐喻映射方式,且汉语温度词的隐喻映射模式的数量也高于阿语,这侧面证明汉语认知主体对温度词有着更为丰富且细腻的隐喻认知。

范素素[7](2020)在《“空”字的汉日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汉日对比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空”字做了分析,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本体的分析来解决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通过整理参考文献得知目前“空”字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确定本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根据各大工具书分别整理了汉日两种语言中“空”字的所有义项,进行分类总结,并归纳出了“空”字的发展演变脉络,指出“空”字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三章主要对汉日语言中“空”字的语法特征做了对比分析,以利于指导汉日语言“空”字的学习与教学。第四章从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等方面,对汉日语“空”字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比较分析,并关注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第五章通过语料分析、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整理了日本留学生在学习、使用“空”字的过程中会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对造成偏误的原因做了分析。第六章根据偏误类型及原因从教师和学生两大角度提出了教学方法及建议。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黎氏全[8](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王明霞[9](2020)在《汉语“三曜”成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语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载体,“三曜”成语是成语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日”“月”“星”类成分所参构的“三曜”成语为研究对象,以《成语大词典》(最新修订版)、《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辞海版)以及在线成语网站为语料来源,整理出315条“三曜”成语,从结构、功能、构成、语义关系、文化意蕴、认知机制及使用现状等多个角度对“三曜”成语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论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明确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三曜”成语本身的独特性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其次,从成语本体研究以及含“三曜”成分的“三曜”类词汇研究这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明确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三曜”成语的概况。在本章中明确了“三曜”成语的界定,“三曜”成语是指字面上直接表现为含有“日”“月”“星”类成分且该成分义是本义的成语。另外,该部分还梳理了“三曜”成语的来源,可以分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和宗教经典这四种类型。第三章为“三曜”成语的结构及功能。“三曜”成语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并列、修饰、补充、支配、陈说、特殊连接、紧缩、意合八种类型,功能类型可以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三类。本章节还分别对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章为“三曜”成语的构成类型。首先,根据“三曜”成语中的“三曜”成分是否属于基本“三曜”成分“日”“月”“星”,分成基本成分型、非基本成分型以及基本成分与非基本成分混用型。其次,基于“三曜”属性成分对“三曜”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考察,并对“三曜”成语的个性属性和共有属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与“三曜”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所构成语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探究背后的规律与原因。第五章为“三曜”成语的语义分析。“三曜”成语中的“三曜”成分都是指天体义,但是内在的语里意义却千差万别,本章对“三曜”成分语里意义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和双层性,“三曜”成分语里意义的不同也导致成语整体的语里意义大相径庭,“三曜”的语表成分与成语语里意义的关系可以分为一致和不一致两种类型,不一致的情况大体分为比喻、引申、形容三种关系。第六章为“三曜”成语的文化意蕴。本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古代生产生活状况、民族心理和宗教思想三个角度对“三曜”成语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第七章为“三曜”成语的认知机制。首先,对“三曜”成语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类别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和探讨,“三曜”成语以日、月、星天体的属性、特征等为源域,而目标域则指向人、事物和时间等,源域与目标域以相似的特点为基础形成映射关系,将抽象复杂的概念通过熟悉的日、月、星天体表示出来。其次,在Mendoza的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的指导下,对“三曜”成语中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规律进行了探究。第八章为基于BCC语料库的“三曜”成语使用现状考察。本章主要在应用层面上对“三曜”成语的动态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成语的使用频次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按照频次的不同划分为常用成语、次常用成语和罕用成语三种类型,以期对词典编纂和成语教学有所帮助。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指明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袁婧[10](2020)在《汉语季节成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成语是一种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使用广泛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定型短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这历史悠久的成语大家族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与季节息息相关的次类成语,它们既反映了璀璨的汉民族文化,又体现出自身所独具的文化意蕴,在成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但是,从近些年的成语研究成果中我们却发现,几乎没有一篇文章真正对汉语季节成语做出系统而透彻的探讨,关于语音、语义、语用及认知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几近一片空白。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穷尽式地搜集了一定范围内由季节成分“春”“夏”“秋”“冬”中的成员所参构的季节成语,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季节成语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的系统整理与研究,重点分析其语义范畴、语义转换的成因及动态应用,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蕴含,更好地建立联系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而使成语类聚中的季节成语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期对语文教学和辞书编纂能有所帮助,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偏误现象,构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本文的内容就章节部分而言共分为八大块: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并对成语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全方位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在汉语季节成语这一下位成语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对季节成语进行辨析。通过探讨学界对于成语的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进行语料范围的框定。并针对季节成语中构成成分相同、语序不同的27组季节成语,就变换形式、本体与变体以及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辨析。第三章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汉语季节成语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就历时的溯源而言,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一方面以源形生成关系为切入点,将其整合为一源一形、一源多形以及多源一形三类;另一方面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方式,归纳出选择、概括、省略、增补、替换五种类型。就共时层面而言,首先着眼于意义的载体——结构,分析并归纳季节成语的结构方式,并侧重研究数量居于首位的并列结构,在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内部特点的同时,对成语结构分布不均衡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就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分类与分布统计。第四章主要对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展开研究。就季节成语语表成分中与季节有关的名词性成分所涉表层语义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人及其身体部位、器具什物、抽象事物、动植物、颜色、自然、时空七大类。而就季节成语的深层语义而言,我们总结出六大语义范畴,即人情事物、德行才能、景色时间、风俗事理、政治统治、处境遭遇。第五章探讨汉语季节成语语义的建构机制。首先对汉语季节成语通过转喻、隐喻机制生成丰富语义的动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隐喻的主客观动因、转喻的主客观动因以及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其中隐喻方面又可以分为主观相似性、客观相似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转喻方面可以细分为主观相关性、客观相关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而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又可以分为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通过对以上十种类型的分析,得出“主观动因作用最大”这一结论;其次,针对上一小节的结论,探讨汉语季节成语所带有的主观量,进一步证明主观动因在季节成语语义生成机制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从动态的历时角度着手,探讨汉语季节成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汉语季节成语被创造出来后,在政权更迭、文化多元的历史中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体的变化、发展就需要利用动态的历时研究来发掘。本章节共分为两小节:(1)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变动。分类有二,一是仅用一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使用频率的变更,二是使用多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变动。(2)季节成语隐性与显性的动态变化,包括语义的动态变异、结构的动态离析。第七章对汉语季节成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季节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影响最为重大。因此,这些季节成语中大都涉及古代的农耕文化,为了让作物丰收,祭祀占卜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种祭祀方式让古人将神明视为精神寄托,那么这些成语自然而然也含有某些宗教意蕴。同时,有些季节成语与文化娱乐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倾向;还有的季节成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选取的往往是表现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成分。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可能有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从结构、功能、生成、语义、隐喻认知、动态语用、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对汉语季节成语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弥补了学界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不足的缺憾。二是运用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阐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在季节成语的语义、动态范畴、隐喻等分析方面作出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二、日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蕴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蕴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2)汉英“鼠”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因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
        1.3.1 语料选择及来源
        1.3.2 写作思路
2 汉英含鼠词汇的结构分析
    2.1 含鼠的词和短语
        2.1.1 并列结构
        2.1.2 主谓结构
        2.1.3 动宾结构
        2.1.4 偏正结构
    2.2 含鼠的熟语
        2.2.1 单句
        2.2.2 复句
        2.2.3 汉英含鼠词汇的其他类型
3 鼠联想意义产生的途径
    3.1 动物自身特性
        3.1.1 鼠的形态
        3.1.2 鼠的动作
        3.1.3 鼠的性情
    3.2 鼠的典故
    3.3 厌鼠心理
    3.4 鼠和其他动物的联系
        3.4.1 汉语中“鼠”与其他动物的联系
        3.4.2 英语“rat/mouse”与其他动物的联系
4 汉英含鼠词汇联想意义的感情色彩
    4.1 使用联想组合分析法分析词典语料库
    4.2 汉语“鼠”表达分析
        4.2.1 褒义类别
        4.2.2 中性类别
        4.2.3 贬义类别
    4.3 英语“rat/mouse”表达分析
        4.3.1 褒义类别
        4.3.2 中性类别
        4.3.3 贬义类别
5 汉英“鼠”的文化对比及教学意义
    5.1 如何对第二语言进行对比分析
        5.1.1 “鼠”和“rat/mouse”适用于人类的贬义形象
        5.1.2 “鼠”和“rat/mouse”适用于人类的中性形象
        5.1.3 “鼠”和“rat/mouse”适用于人类的褒义形象
        5.1.4 “鼠”和“rat/mouse”的某些内涵应格外重视
        5.1.5 汉英动物词“鼠”文化内涵产生差异的原因
    5.2 在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3 汉英动物词鼠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探究
        5.3.1 教学策略
        5.3.2 教学方法
6 结语
附录
    附录1 汉语含鼠词汇
    附录2 英语含“rat/mouse”的词汇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日“植物”概念隐喻对比 ——以花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1 绪论
    1.1 「植物」に関する言叶の先行研究
    1.2 研究対象と目的
2 理论的な枠组み
    2.1 认知言语学におけるメ夕フアー理论
        2.1.1 概念メ夕フアーの発展と定义
        2.1.2 概念メ夕フアーの考え方
        2.1.3 概念メタフアーのメヵニズム
    2.2 概念メ タフアーにおける命名机能
3 中日における「花」の概念メ夕フアー
    3.1 「芽生える」によるメ夕フアー
    3.2 「开花する」によるメタフアー
    3.3 「枯れる」によるメタフアー
    3.4 「花」の概念メタフアーのメカ二ズム
4 中日における花の命名方法
    4.1 花の学名にっいて
    4.2 中国语における花の命名方法
    4.3 日本语における花の命名方法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中公表された论文
谢辞
东北林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序章
    0.1 研究の目的と意义
    0.2 研究の方法
    0.3 研究の构成
第1章 先行研究とその问题点
    1.1 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2 动物の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1.3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と本研究の位置づけ
第2章 认知メタファーに関する理论
    2.1 概念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
    2.2 动物のメタファーについて
    2.3 「人は动物だ」の概念メタファー
第3章 「人と动物」におけるメタファー表现の対照分析
    3.1 人の表面への写像
        3.1.1 动物から人の外见
        3.1.2 人の体表解剖への写像
        3.1.3 人の生理状态と年齢への写像
        3.1.4 人の机能への写像
    3.2 动物から人の内面への写像
        3.2.1 人の品性への写像
        3.2.2 人の性格への写像
        3.2.3 人の才能への写像
    3.3 动物から人の社会的役割への写像
        3.3.1 人と人との関系
        3.3.2 动物から人の社会的评価
    3.4 まとめ
第4章 日中动物のメタファーの异同を引き起こす原因
    4.1 メタファーの认知の共通性
    4.2 文化の根源による差异性
        4.2.1 自然地理环境による差异性
        4.2.2 文化的背景による差异性
终章
    5.1 结论
    5.2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附録一:日本语における动物のメタファー表现
附録二:日本语における动物のメタファー表现

(5)平顶山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我国谚语研究现状
        二、平顶山方言谚语研究概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平顶山方言概况
    第一节 平顶山市简介
        一、平顶山自然地理概况
        二、平顶山人文历史概述
    第二节 平顶山方言概况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第二章 平顶山谚语的语音特点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的押韵
        一、平顶山谚语押韵方式
        二、平顶山谚语的押韵位置
        三、平顶山谚语的韵辙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节奏
        一、单句式谚语
        二、复句式谚语
    第三节 平顶山谚语的平仄
第三章 平顶山谚语的词汇特点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中的常用词语
        一、地貌气象类词语
        二、动植物类词语
        三、农作物类词语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中的方言词语
        一、名词
        二、动词
第四章 平顶山谚语的句式结构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的单句结构
        一、主谓句
        二、非主谓句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复句结构
        一、一重复句
        二、多重复句
        三、紧缩复句
第五章 平顶山谚语的语义类型
    第一节 谚语的分类标准
        一、按谚语内容分类
        二、按谚语结构分类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语义类型
        一、生活类谚语
        二、社会谚语
        三、农事谚语
        四、气象类谚语
第六章 平顶山谚语的常用辞格
    第一节 表层辞格
        一、对偶
        二、对比
        三、排比
        四、顶真
        五、回环
        六、映衬
        七、起兴
    第二节 深层辞格
        一、比喻
        二、比拟
        三、夸张
        四、借代
    第三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连用
        二、兼用
        三、套用
第七章 平顶山谚语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坚持农本思想
        一、农业谚语
        二、气象谚语
    第二节 重视文化教育
        一、教育理念
        二、教育方法
    第三节 注重养生保健
        一、饮食健康
        二、身体健康
    第四节 注重人际交往
        一、语言技巧
        二、以诚待人
    第五节 规范行为品德
        一、规范行为
        二、塑造品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汉阿温度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 确定研究对象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论文的理论框架
    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1章 阿汉暖域温度词隐喻对比研究
    1.1 阿拉伯语暖域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分析
    1.2 汉语暖域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分析
    1.3 阿汉暖域温度词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第2章 阿汉冷域温度词隐喻对比研究
    2.1 阿拉伯语冷域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分析
    2.2 汉语冷域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分析
    2.3 阿汉冷域温度词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第3章 阿汉过渡域温度词隐喻对比研究
    3.1 阿拉伯语过渡域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分析
    3.2 汉语过渡域温度词隐喻映射模式分析
    3.3 阿汉过渡域温度词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第4章 阿汉温度词隐喻认知的异同点及原因分析
    4.1 阿汉温度词隐喻认知的共性
    4.2 阿汉温度词隐喻认知的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7)“空”字的汉日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来源
第2章 “空”字的语义特征
    2.1 汉语“空”字的义项
    2.2 日语“空”字的义项
    2.3 “空”字在汉日语义上的异同点
第3章 汉日“空”字的语法对比分析
    3.1 “空”字的汉语语法分析
    3.2 “空”字的日语语法分析
    3.3 “空”字在汉日语法上的异同点
第4章 “空”字的文化特征
    4.1 汉语中“空”字的文化内涵
    4.2 日语中“空”字的文化内涵
    4.3 汉日“空”文化内涵的异同
第5章 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5.1 问卷调查设计
    5.2 偏误类型
    5.3 偏误原因分析
第6章 教学策略
    6.1 教师教学
    6.2 学生学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附录

(8)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
        1.3.1 味与味觉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1.4 理论依据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2.4.1 认知因素
        2.4.2 语言因素
        2.4.3 文化因素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3.4.1 认知因素
        3.4.2 语言因素
        3.4.3 文化因素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4.4.1 认知因素
        4.4.2 语言因素
        4.4.3 文化因素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5.4.1 认知因素
        5.4.2 语言因素
        5.4.3 文化因素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1.1 重叠式
        7.1.2 附加式
        7.1.3 复合式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2.1 重叠式
        7.2.2 附加式
        7.2.3 复合式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7.3.1 重叠式对比
        7.3.2 附加式对比
        7.3.3 复合式对比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4 总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9.2 研究反思
        9.2.1 创新之处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9)汉语“三曜”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成语本体研究
        1.2.2 “日、月、星”词语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及统计
第二章 “三曜”成语概况
    2.1 “三曜”成语的界定
        2.1.1 成语的界定
        2.1.2 “三曜”的含义
        2.1.3 “三曜”成语的界定
    2.2 “三曜”成语的来源
        2.2.1 神话传说
        2.2.2 历史故事
        2.2.3 文学作品
        2.2.4 宗教经典
第三章 “三曜”成语的结构及功能
    3.1 “三曜”成语的结构
        3.1.1 结构类型
        3.1.2 结构分布分析
    3.2 “三曜”成语的功能
        3.2.1 功能类型
        3.2.2 功能分布分析
第四章 “三曜”成语的构成类型
    4.1 基于“三曜”成分的构成类型及分布比较
        4.1.1 基于“三曜”成分的构成类型
        4.1.2 基于“三曜”成分构成类型的分布比较
    4.2 基于“三曜”属性成分的构成类型及分布比较
        4.2.1 “三曜”属性成分的构成类型
        4.2.2 “三曜”属性成分构成类型的分布比较
    4.3 与“三曜”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构成类型
        4.3.1 与“日”类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
        4.3.2 与“月”类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
        4.3.3 与“星”类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
第五章 “三曜”成语的语义分析
    5.1 “三曜”成语的语里意义类型
        5.1.1 单用“三曜”成分成语的语里意义类型
        5.1.2 双用“三曜”成分成语的语里意义类型
    5.2 “三曜”成语语表成分与语里意义关系
        5.2.1 语表成分与语里意义一致
        5.2.2 语表成分与语里意义不一致
第六章 “三曜”成语的文化意蕴
    6.1 “三曜”成语与古代生产生活状况
        6.1.1 天文历法
        6.1.2 农耕生活
    6.2 “三曜”成语与民族心理
        6.2.1 惜时观
        6.2.2 敬畏观
    6.3 “三曜”成语与宗教思想
        6.3.1 道教思想
        6.3.2 佛教思想
第七章 “三曜”成语的认知机制
    7.1 “三曜”成语的隐喻构成
        7.1.1 “三曜”成语源域类别
        7.1.2 “三曜”成语目标域类别
    7.2 “三曜”成语的转喻——隐喻连续体机制
        7.2.1 理论基础
        7.2.2 “三曜”成语中的转喻——隐喻连续体
第八章 基于BCC语料库的“三曜”成语使用现状考察
    8.1 统计标准
    8.2 统计结果分析
    8.3 应用价值
结语
附录一 “三曜”成语统计表
附录二 “三曜”成语结构分类表
附录三 “三曜”成语功能分类表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汉语季节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成语的相关研究
        1.2.1.1 成语的语义研究
        1.2.1.2 成语的语法研究
        1.2.1.3 成语的语用研究
        1.2.1.4 成语的辞书编纂
        1.2.2 汉语季节成语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助于成语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1.3.2 有助于季节成语的研究与应用
        1.3.3 有助于探究汉民族的文化历史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辨识
    2.1 季节成语的界定
    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问题
        2.2.1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变换形式
        2.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本体和变体
        2.2.3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生成、结构及类型
    3.1 季节成语的生成
        3.1.1 源形生成关系
        3.1.1.1 一源一形
        3.1.1.2 一源多形
        3.1.1.3 多源一形
        3.1.2 生成方式
        3.1.2.1 选择
        3.1.2.2 概括
        3.1.2.3 省略
        3.1.2.4 增补
        3.1.2.5 替换
    3.2 季节成语的结构
        3.2.1 结构方式及其分布分析
        3.2.2 并列结构的内部剖析
    3.3 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
        3.3.1 构成类型的分类分析
        3.3.1.1 单用季节成分型
        3.3.1.2 双用季节成分型
        3.3.2 构成类型的分布分析
第四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语义分析
    4.1 季节成语中名词性成分的语表义类型
        4.1.1 人及其身体部位
        4.1.2 器具什物
        4.1.3 抽象事物
        4.1.4 动植物
        4.1.4.1 动物类
        4.1.4.2 植物类
        4.1.5 颜色
        4.1.6 自然
        4.1.6.1 气象类
        4.1.6.2 天文类
        4.1.6.3 地理类
        4.1.7 时空
        4.1.7.1 时间类
        4.1.7.2 处所类
        4.1.7.3 方位类
    4.2 季节成语的语里义分析
        4.2.1 人情事物
        4.2.2 德行才能
        4.2.3 景色时间
        4.2.4 风俗事理
        4.2.5 政治统治
        4.2.6 处境遭遇
第五章 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5.1 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5.1.1 隐喻的主客观动因
        5.1.1.1 主观相似性
        5.1.1.2 客观相似性
        5.1.1.3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似性共同作用
        5.1.2 转喻的主客观动因
        5.1.2.1 主观相关性
        5.1.2.2 客观相关性
        5.1.2.3 主观相关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 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
        5.1.3.1 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2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3 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4 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2 季节成语的主观量
        5.2.1 异态型主观量
        5.2.2 直评型主观量
第六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动态范畴分析
    6.1 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1 单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1.1 上升式
        6.1.1.2 下降式
        6.1.1.3 波浪式
        6.1.1.4 相等式
        6.1.2 多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2.1 本义或引申义中心地位稳定不变
        6.1.2.2 本义和引申义交替出现在中心地位
        6.1.2.3 本义与引申义地位不定
    6.2 季节成语的隐性与显性动态分析
        6.2.1 隐性动态分析
        6.2.2 显性动态分析
        6.2.2.1 成分组合无任何变化
        6.2.2.2 成分组合有明显变化
第七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文化意蕴
    7.1 反映农耕文化
        7.1.1 重农祈愿的祭祀习俗
        7.1.2 顺时而为的耕作活动
        7.1.3 顺应季节的生活方式
        7.1.4 时令独具的农耕气候
    7.2 反映宗教文化
    7.3 反映审美文化
    7.4 反映物质文化
        7.4.1 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7.4.2 匠心独具的器具文化
结语
附录
    附录1 汉语季节成语一览表(包括重复的季节成语)
    附录2 汉语季节成语典源文学体裁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日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蕴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泰汉语动物词汇教学研究[D]. 张翠玲. 西北大学, 2021
  • [2]汉英“鼠”文化对比研究[D]. 王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中日“植物”概念隐喻对比 ——以花名为例[D]. 徐爽.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日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 王丹.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2)
  • [5]平顶山谚语研究[D]. 付兵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汉阿温度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张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7]“空”字的汉日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范素素. 南昌大学, 2020(01)
  • [8]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汉语“三曜”成语研究[D]. 王明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汉语季节成语研究[D]. 袁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日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