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泾电厂600MW机组轴系振动优化结果运行实践

吴泾电厂600MW机组轴系振动优化结果运行实践

一、600MW机组轴系振动的优化成果在吴泾电厂的运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石凯彬[1](2019)在《大型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响应模拟方法的定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各种扰动会导致与之连接的汽轮发电机轴系出现明显的扭转振动现象,大型汽轮发电机轴系扭转振动导致的部件扭振疲劳已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扭振问题进行研究,在某600 MW机组轴系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对比研究了电磁力矩添加方式(均匀分布电磁力矩和集中分布电磁)、不同模拟方法(Riccati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方法)及不同边界条件类型(电磁力矩激励、扭角激励、扭角速度激励、扭角加速度激励)对扭振固有频率、响应波形和幅值的影响,并定量比较了不同边界条件类型对轴系扭振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方法在轴系扭振固有特性分析上,相比于有限元方法使用周期对称边界条件在计算轴系模态频率上能有效简化计算,提高效率,节省计算时间;传递矩阵法在低阶次模态计算中比有限元方法计算精度高。针对响应分析,两种电磁力矩添加方式的结果变化趋势及幅值基本一致且相对误差很小,在仿真分析中两种电磁力矩添加方式可以等价使用;在激励形式的分析中,角速度激励下轴系疲劳寿命损失大于电磁力矩激励,扭角激励下轴系联轴器疲劳寿命损失最大,扭角加速度激励下联轴器疲劳寿命损失最小;在两种分析方法的对比中,传递矩阵法在计算效率上有很大优势。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大型机组扭振响应及疲劳损伤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韩敦伟[2](2017)在《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3年8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降耗产业意见》中指出: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降耗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能源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我国是以燃煤火力发电为主要电力来源的能源结构,因此,提升燃煤机组的能效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为研究背景,围绕600MW亚临界机组的节能改造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介绍A电厂600MW亚临界机组的情况,分析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项目的必要性以及节能降耗改造的目标和技术路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汽轮机、热力系统、锅炉本体、锅炉辅助系统、发电机、电气配套系统等几个方面提出对应的改造方案。最后从节能效益、节煤收益、增容效益、节煤财政奖励收益四个方面进行节能效益与经济分析,以及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三方面进行影响分析。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发电企业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机组能效的动态信息,指导相关人员对机组运行参数做出合理的调整,优化机组性能,充分挖掘燃煤发电机组的节能潜力,提升发电企业能效水平,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闫建平[3](2014)在《国华沧东发电厂经济运行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十二五”国家能源战略调整,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大户的电力企业,优化经济运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关系国家战略,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在现有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条件下,发挥电力企业自身管理效能,从自身出发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断优化经济运行已经成为必然,也是必由之路。本文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及一些比较完善的理念,分析了提出课题的背景因素以及研究的意义。通过对等效热降法和耗差分析法的研究,掌握了经济运行影响因素,清晰了优化运行的出发点。通过对沧东电厂2011、2012年经济运行优化工作的开展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沧电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关于优化运行的影响因素,针对所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于锅炉、汽机优化运行措施,还有靠近额定参数的指标竞赛方法,并根据沧电自身情况,提出加强基础管理、安全经济运行、检修管理等,促进企业进行管理机构优化调整,技术管理革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挖掘企业利益增长点,拓展优化运行新思路,采取“步进式”提升机组经济性和挖掘节能潜力的方式,按照“运行优化为先”,“设备改造跟进”,“管理再提升”的步骤原则,有效促进机组经济性管理提升和节能减排潜力挖掘。

刘钊彤[4](2013)在《转子轴心轨迹的识别与转子动平衡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轮发电机组是高速旋转机械,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振动,当振幅超过限定值时,就会对机组的稳定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当机组发生较大振动时,如何识别振动故障、查找振动原因、及时进行消振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振动故障诊断方面,本文重点分析轴心轨迹,这一能更加直观反映转轴运动情况的图形征兆。文中介绍了小波矩和Hu不变矩应用于转子故障特征提取的几个应用,并通过简单的实验证实了两种方法有效的对振动信号和轴心轨迹图像进行了特征提取,取得了满意的分类结果。其次,由于不平衡是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故障原因,约占故障总数的75%以上,所以动平衡技术相对于其他处理旋转机械振动故障方面尤为重要。常规的动平衡方法离不开对转子多次加重,这对于电厂来说是很重的经济负担。一次加准法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本文通过分析转子振动相关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各向异性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经验得出一次加准中加重质量和加重角度的估算方法。并在实际的动平衡试验中成功运用了一次加准法,为解决现场动平衡问题提供了一定帮助。

张伦柱[5](2012)在《电厂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轮机通流部分是机组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位,通流部分一旦发生故障将对汽轮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对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分析和诊断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的通流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弗留格尔公式为基础,经过推导演绎,提出了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新概念,给出了明确的解析式。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精度,并指出了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在机组运行分析、变工况计算、监测与诊断等方面的应用途径。在建立机组通流部分的精确热力性能档案时,除了考虑级组的特征通流面积及其相对于设计工况的偏差率外,还考虑了级组的相对内效率和级组内功率。以310MW机组为例,建立了机组通流部分的精确热力性能档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分析。另外,还对机组性能分析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如排汽焓的计算、主蒸汽流量和抽汽流量计算、湿蒸汽区抽汽焓值的计算等,并编制了湿蒸汽区抽汽焓值、低压缸排汽焓值计算程序。最后,采用当今流行的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为开发平台,编制了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应用软件。本论文紧密结合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以前单纯的以级组相对内效率为判据所带来的诊断结果受回热系统运行情况和机组“重热现象”影响的弊端,也能为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运行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机组的变工况计算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严可国[6](2009)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及监测保护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汽轮发电机组是火电厂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随着机组朝大型化和高参数方向发展,单台机组投资规模和影响也相应增大,对于机组运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这类大型复杂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大型汽轮发电机结构复杂,而且机、电、液耦合,故障信号具有背景噪声干扰大、非平稳、非线性的特点,其传播过程途径与衰减特性复杂,往往是多故障源信号混叠在一起,对故障信息的正确分析与获取,进而准确地诊断故障造成困难。因此,研究故障信号的特征分析与提取技术,从监测的信号中获取正确的故障特征信息,是进行准确故障诊断的技术关键。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国家863课题“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其系统研究(2008AA042410)”,开展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在复杂运行环境下振动信号监测与新的故障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故障源分离新方法;二是基于高阶统计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新方法;三是汽轮机监测保护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发。各个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复杂运行环境下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故障源分离及故障信息提取技术,并利用实际汽轮机转子系统振动信号进行验证,实现从监测的信号中获取准确充分的故障特征信息。分析了以不同测量通道数量、不同振动信号类型组合和不同测点位置组成输入信号的ICA分离效果,并对机组在故障状态下,从测量信号中分离出故障源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为ICA在汽轮机振动故障源分离方面的应用提供丰富的分析实例。2)针对超完备基ICA的工程应用问题,提出附加虚拟通道ICA的新方法,利用某些已经具有先验知识的独立分量构成附加输入信号(称为附加虚拟通道),与其它测量信号组合在一起进行ICA分离,达到增加输入信号数量的目的。首先研究了附加虚拟通道ICA的模型,并对分离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进一步将附加虚拟通道ICA方法应用到汽轮机转子系统振动源分离问题,特别是对在故障源分离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延时时刻虚拟通道ICA”问题进行了实例验证,即利用某个时刻测量数据分离得到的独立分量作为虚拟通道,去分离未来时刻的独立分量。结果表明虚拟通道ICA对于延时时刻的ICA分离问题同样具有明显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传感器测量信号实现对故障源的分离,为超完备基ICA问题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3)认为卷积性混合ICA模型更适合描述汽轮机转子系统振动源分离问题,并提出用傅立叶变换解决这类具有卷积性混合ICA模型的工程实际的源分离问题。即通过对模型求傅立叶变换,将卷积混合关系转化为线性混合关系,利用线性ICA的计算方法实现独立分量的快速分离。应用实际汽轮机振动测量信号对该方法进行的全面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频域ICA可以分离出轴振测量信号中包含的可能很微弱的故障信息,分离结果清晰,比基本ICA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4)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有针对性的验证、探究了高阶谱的本质,并利用高阶累积量的双谱、双相干谱、1(1/2)维谱等高阶统计分析方法,对汽轮机异常振动信号进行高阶统计特性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值。5)对汽轮机发电机组监测保护系统(TSI)的可靠性设计技术进行攻关,自主研制了具有保护功能的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和远程化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并应用于工程实际;对所研究方法、技术和系统进行实验测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方法、技术及系统的可靠性。

付忠广,闫凯[7](2007)在《电力系统扰动对机组轴系扭振影响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发生机电扰动时,汽轮机驱动转矩与发电机的电磁制动转矩之间失去平衡,使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产生扭振,是大容量柔性轴系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文章调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了机网耦合与轴系扭振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关分析模型。

沈翀[8](2007)在《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文中研究表明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火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逐年增加,新投运火电机组以大容量超临界参数为主,而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是大容量超临界参数机组突出的共性问题,对机组的安全经济性运行影响重大。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汽流激振发生的机理、特征、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治理方法;结合国外机组治理汽流激振问题的实例,以及国华绥中电厂俄制800MW超临界#1机组汽流激振问题现场治理的实例,得到大容量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有效地解决方法。即通过改变高压调门的开启顺序和开度的方法消除汽流激振对机组运行的影响,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绥中电厂#1机组。本文结论对新投产的大容量机组汽流激振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宏伟[9](2002)在《300MW火电机组振动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汽轮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是国内外汽轮机行业科技人员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目前,在我国的电网结构中,300MW火电机组已日益成为骨干,因此,如何保证这些机组的安全运行,是当今的理论工作者和现场实际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已有的引进型300MW火电机组振动问题基础上,以靖远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机组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轴系模拟实验以及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引进型300MW火电机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分析结果对发电机振动过大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本文进行了以下的主要工作:①通过大量的调研收资,总结了国内引进型300MW火电机组的振动特征,并对造成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②针对靖远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机组振动的具体情况,选择各加重平面对轴系振动的影响、#4轴承变刚度、#7轴承变刚度变标高等项目,在300MW轴系模拟试验台上进行了模拟试验,获取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得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试验结论;③针对靖远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机组发电机#5、#6轴承瓦振过大的问题,通过刚度调整试验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问题。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①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引进型300MW火电机组的振动特征、振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②通过轴系模拟试验,得到了300MW火电机组各加重平面对轴承振动的影响系数,该系数对机组平衡时,加重平面和加重量的选择有较大的指导作用;③通过轴承的变刚度变标高试验,得出了刚度及标高变化与机组振动的关系,为机组振动故障分析、处理提供了参考数据。④通过靖远电厂#2机组发电机刚度调整试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调整机组的连接刚度和结构刚度,可以有效的解决机组的振动问题。

张素心,葛庆,张维桢[10](2001)在《吴泾亚临界600MW机组轴系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以吴泾亚临界 6 0 0MW机组为计算模型 ,对各种因素影响下机组轴系的振动性能和稳定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和分析 ,并在机组轴系的设计中提供了合理的转子匹配方案 ,使机组在运行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二、600MW机组轴系振动的优化成果在吴泾电厂的运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0MW机组轴系振动的优化成果在吴泾电厂的运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响应模拟方法的定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汽轮机轴系扭振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1 轴系模型固有特性及响应分析
    2.2 工程实际扭振测量方法及其与分析激励类型之间的关系
    2.3 疲劳寿命损耗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某汽轮机转子轴系的扭振建模与模型验证
    3.1 机组的基本信息
    3.2 轴系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3.3 典型录波下轴系危险截面的疲劳寿命损耗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影响因素对转子轴系扭振响应的定量比较研究
    4.1 不同电磁力矩施加方式的仿真对比研究
    4.2 不同边界条件类型激励下的仿真对比研究
    4.3 不同分析方法下仿真对比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5.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2)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汽轮机相关问题研究
        1.3.2 热力系统相关问题研究
        1.3.3 锅炉相关问题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600MW亚临界机组改造的必要性和目标
    2.1 A电厂简介
    2.2 600MW亚临界机组的主要参数简介
        2.2.1 锅炉简介及技术参数
        2.2.2 汽轮机简介及技术参数
        2.2.3 发电机简介及技术参数
    2.3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的必要性分析
        2.3.1 满足节能降耗要求的需要
        2.3.2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2.4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的目标
    2.5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的技术路线
第3章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的方案
    3.1 汽轮机通流改造及汽轴封改造方案
        3.1.1 汽轮机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2 汽轮机通流及汽轴封改造的具体方案分析
    3.2 热力系统配套改造方案及系统校核
        3.2.1 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和旁路系统校核
        3.2.2 抽汽系统校核
        3.2.3 给水系统核算及改造方案
        3.2.4 凝结水系统核算及改造方案
        3.2.5 闭式水系统以及循环水系统核算
    3.3 锅炉本体核算及改造方案
        3.3.1 630MW增容锅炉本体核算
        3.3.2 630MW增容锅炉本体及附属系统改造方案
        3.3.3 省煤器分级设置
    3.4 锅炉辅助系统核算及配套改造
        3.4.1 磨煤机及给煤机改造核算
        3.4.2 磨煤机动静态分离器改造方案
        3.4.3 一次风机系统核算
        3.4.4 送风机适应性校核
        3.4.5 引风机适应性校核及改造方案
    3.5 发电机改造
        3.5.1 600MW发电机配套增容升级改造方案
        3.5.2 励磁系统改造方案
    3.6 电气系统配套改造
        3.6.1 凝结水泵变频改造方案
第4章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效益及影响分析
    4.1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的效益分析
        4.1.1 节能效益分析
        4.1.2 项目节煤收益分析
        4.1.3 项目增容收益分析
        4.1.4 节煤财政奖励收益分析
    4.2 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的影响分析
        4.2.1 经济影响分析
        4.2.2 社会影响分析
        4.2.3 本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第5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国华沧东发电厂经济运行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发电厂经济运行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等效热降法
    2.2 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
    2.3 耗差分析原理
        2.3.1 热经济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2.3.2 总效率和分效率之间的关系
    2.4 耗差分析目标值的确定方法
第三章 国华沧东电厂经济运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目前企业经济运行现状
        3.1.1 沧东电厂经济运行管理概况
        3.1.2 经济运行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3.2 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3.2.1 锅炉的运行方式
        3.2.2 汽轮机的运行方式
    3.3 原有机组指标竞赛评分方法
第四章 沧东电厂机组经济运行优化措施
    4.1 锅炉运行的节能优化
        4.1.1 氧量调整
        4.1.2 一次风速调整
        4.1.3 炉水泵两泵运行
    4.2 汽机运行的节能优化
        4.2.1 汽轮机进汽优化
        4.2.2 汽轮机变负荷过程
        4.2.3 汽动给水泵上水启动
        4.2.4 循环水优化运行
    4.3 靠近额定参数的指标竞赛方法
        4.3.1 考核项目及分值分配表
        4.3.2 奖励及考核方法
        4.3.3 靠近额定参数的指标竞赛经济性评价
第五章 沧东电厂经济运行提升管理建议
    5.1 项目提出的背景
    5.2 发电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些建议
        5.2.1 加强节能减排基础管理工作
        5.2.2 加强安全经济运行管理
        5.2.3 加强检修管理工作
    5.3 企业经济运行优化管理新思路
        5.3.1 借助企业外力提升节能途径
        5.3.2 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创新效益增长点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转子轴心轨迹的识别与转子动平衡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转子轴心轨迹的识别提取的研究现状
        1.1.1 轴心轨迹的提纯
        1.1.2 轴心轨迹故障特征识别
    1.2 转子动平衡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转子动平衡的研究
        1.2.2 现场动平衡的必要性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轴心轨迹的特征提取研究
    2.1 SVM 分类器
    2.2 小波变换在轴心轨迹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2.2.1 小波矩
        2.2.2 实验应用
    2.3 HU 不变矩在轴心轨迹的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2.3.1 多类分类器的设计
        2.3.2 基于 Hu 不变矩和 SVM 的转子轴心轨迹识别方法
        2.3.3 实验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振动参数及平衡方法研究
    3.1 汽轮机转子固有频率及滞后角的数学模型分析
        3.1.1 单自由度转子数学模型推导
        3.1.2 多自由度转子数学模型
    3.2 现场动平衡时各向异性的分析研究
        3.2.1 轴系刚度对振幅、滞后角和临界转速的影响分析
        3.2.2 支承刚度不足引起的振动各向异性分析
        3.2.3 支承刚度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3.3 一次加准法用于现场的技术研究
        3.3.1 加重质量估算
        3.3.2 加重角度估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场动平衡技术的应用
    4.1 机组技术参数
    4.2 参照标准及仪器设备
        4.2.1 参照标准
        4.2.2 仪器设备
    4.3 机组历史振动情况
    4.4 动平衡试验思路及计划试验步骤
    4.5 试验过程
        4.5.1 配重前振动情况分析
        4.5.2 首次配重
    4.6 本试验误差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电厂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主要热力判据
        1.2.2 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
    2.1 弗留格尔公式及应用条件
    2.2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导出
    2.3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精度分析
        2.3.1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偏差率的定义
        2.3.2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偏差率实例分析
    2.4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立机组通流部分精确热力性能档案
    3.1 建立汽轮机通流部分精确热力性能档案的方法
    3.2 机组各漏汽点漏汽量拟合计算方法
    3.3 主蒸汽流量和各加热器抽汽流量计算方法
    3.4 低压缸排汽焓计算方法
        3.4.1 热力过程线外推与机组能量平衡相结合的方法
        3.4.2 功率平衡法
    3.5 湿蒸汽区抽汽焓值计算方法
        3.5.1 确定函数形式
        3.5.2 最小二乘法拟合指数函数
        3.5.3 计算过程的程序实现
        3.5.4 精度分析
    3.6 建立汽轮机通流部分精确热力性能档案的实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应用实例
    4.1 机组基本性能参数
    4.2 级组划分情况
    4.3 各漏汽点漏汽量拟合计算
    4.4 各工况主蒸汽流量及各抽汽点抽汽量计算过程
    4.5 湿蒸汽区抽汽焓值计算过程
    4.6 级组实际特征通流面积及相对内效率计算
        4.6.1 已知参数汇总
        4.6.2 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偏差率及内效率计算
        4.6.3 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应用软件的综合开发
    5.1 LABVIEW 简介
    5.2 软件开发流程
        5.2.1 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构框图
        5.2.2 软件的主要功能及界面介绍
        5.2.3 软件程序框图
    5.3 软件实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详细摘要

(6)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及监测保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设备故障机理及状态监测技术与系统
        1.2.1.1 故障机理
        1.2.1.2 状态监测技术与系统
        1.2.2 典型故障特征提取与分析技术
        1.2.2.1 经典信号分析技术
        1.2.2.2 时频分析
        1.2.2.3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1.2.2.4 高阶统计分析
        1.2.3 故障识别与诊断技术
        1.2.3.1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1.2.3.2 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问题提出与课题来源
        1.3.2 本文研究内容
        1.3.3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汽轮机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基础
    2.1 汽轮机振动监测技术概述
    2.2 转子动力学基础
        2.2.1 转子系统运动方程
    2.3 汽轮机振动激励
        2.3.1 概述
        2.3.2 典型故障源
        2.3.2.1 转子不平衡
        2.3.2.2 动静部件碰磨
        2.3.2.3 转子不对中
        2.3.2.4 油膜振荡
        2.3.2.5 蒸汽振荡
    2.4 汽轮机工作特性对机组振动的影响
        2.4.1 机组结构对于振动的影响
        2.4.2 机组运行参数对于振动的影响
        2.4.3 机组变工况运行对于振动的影响
    2.5 振动标准
    2.6 振动测量与信号分析技术
        2.6.1 振动测量
        2.6.2 汽轮机振动监测系统
        2.6.3 振动信号分析技术
        2.6.3.1 时间域分析
        2.6.3.2 频率域分析
        2.6.3.3 分析结果显示技术
    2.7 研究对象描述
        2.7.1 850MW亚临界汽轮机组
        2.7.2 1430MW核电机组
        2.7.3 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
第三章 独立分量分析基本理论及基本ICA的应用
    3.1 概述
    3.2 相关数学基础
        3.2.1 概率与统计特征
        3.2.1.1 连续随机变量的主要关系
        3.2.1.2 随机向量
        3.2.1.3 相关性与白化
        3.2.1.4 统计独立性
        3.2.2 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3.2.2.1 熵(Entropy)
        3.2.2.2 Kullback-Leibler散度和互信息
        3.2.2.3 负熵
    3.3 独立分量分析基本理论
        3.3.1 独立分量分析模型
        3.3.1.1 基本ICA模型
        3.3.1.2 基本ICA的假设条件及不确定因素
        3.3.2 基本ICA估计方法
        3.3.2.1 非高斯性极大化方法
        3.3.2.2 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信息极大化方法
        3.3.2.3 互信息极小化方法
        3.3.2.4 非线性不相关方法
        3.3.3 独立分量分析算法
        3.3.3.1 数据的白化预处理
        3.3.3.2 FastICA算法
        3.3.3.3 Infomax算法
        3.3.4 扩展ICA模型
        3.3.4.1 带噪声的ICA模型
        3.3.4.2 非线性ICA模型
    3.4 基本ICA模型的应用实例
        3.4.1 不同通道及不同振动信号类型的ICA分离
        3.4.2 不稳定振动源分离
        3.4.3 机组T1的基本ICA振动信号分离结果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附加虚拟通道ICA及其应用
    4.1 超完备基ICA问题概述
    4.2 附加虚拟通道ICA
        4.2.1 基本方法
        4.2.2 评价分离效果的相关系数
        4.2.3 仿真验证
    4.3 实际应用
        4.3.1 相同时刻虚拟通道ICA
        4.3.2 延时时刻虚拟通道ICA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傅立叶变换法的卷积性混合盲分离及其应用
    5.1 引言
    5.2 盲去卷积与卷积性混合盲分离基本方法
        5.2.1 盲去卷积
        5.2.1.1 基本模型
        5.2.1.2 主要算法
        5.2.2 卷积性混合的盲分离
        5.2.2.1 基本模型
        5.2.2.2 转化为线性ICA的计算方法
    5.3 基于傅立叶变换法的卷积性混合盲分离
        5.3.1 分离模型
        5.3.2 实现步骤
    5.4 频域ICA分析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高阶统计分析的汽轮机故障特征提取
    6.1 引言
    6.2 高阶统计分析
        6.2.1 基本概念
        6.2.1.1 随机变量的矩和累积量
        6.2.1.2 平稳随机信号的矩和累积量
        6.2.1.3 高阶矩和高阶累积量的性质
        6.2.1.4 高斯信号的高阶矩和高阶累积量
        6.2.2 高阶谱
        6.2.2.1 高阶谱定义
        6.2.2.2 双谱性质
        6.2.3 双谱估计方法
        6.2.3.1 直接法
        6.2.3.2 间接法
        6.2.4 二次相位耦合
        6.2.5 K阶相干函数与双相干谱
        6.2.6 切片概念—1(1/2)维谱估计
        6.2.6.1 切片定义
        6.2.6.2 1(1/2)维谱
        6.2.6.3 其它常用切片
    6.3 汽轮机振动信号的高阶统计特性分析
        6.3.1 双谱分析
        6.3.2 双相干谱分析
        6.3.3 1(1/2)维谱分析
        6.3.4 故障特征提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汽轮机智能在线振动监测保护和故障诊断系统
    7.1 概述
    7.2 智能在线振动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
        7.2.1 系统的设计思想
        7.2.2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7.2.3 系统硬件设计
        7.2.4 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7.2.4.1 系统的主要功能
        7.2.4.2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7.3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7.3.1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思想
        7.3.2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法
        7.3.3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结构
        7.3.4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知识库设计
        7.3.4.1 故障诊断的知识获取和表示
        7.3.4.2 诊断知识库的设计
        7.3.5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征兆获取
        7.3.5.1 故障征兆的类型
        7.3.5.2 征兆获取的原则
        7.3.5.3 征兆获取的方法
        7.3.6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主要功能
        7.3.7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主要特点
        7.3.8 远程WEB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申请专利
    一、科研工作
    二、申请专利

(8)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的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汽流激振研究的工业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汽流激振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汽流激振的机理和特征
    2.1 汽流激振的机理
    2.2 蒸汽激振的振动特征
第三章 汽流激振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3.1 轴系振动稳定性简述
    3.2 蒸汽激振对轴系振动稳定性的影响
    3.3 振动稳定性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汽流激振实例和治理方法
    4.1 国内外大型汽轮机蒸汽激振实例
    4.2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汽流激振治理方法
第五章 绥中电厂# 1 机组汽流激振的发生和治理
    5.1 绥中电厂# 1 机组的结构和运行状况简介
    5.2 汽流激振的出现和特征
    5.3 振动原因分析
    5.4 检修处理方案
    5.5 消除汽流激振的运行方案
    5.6 汽流激振处理的结果
    5.7 从设计方面对于汽流激振治理的思考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9)300MW火电机组振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进型300MW机组振动情况
        1.1.1 机组振动评价标准
        1.1.2 上汽厂引进型300MW机组
        1.1.3 引进型300MW机组振动特点概述
    1.2 西屋引进型300MW机组振动原因分析与探讨
        1.2.1 轴系与轴承
        1.2.2 振动原因分析与探讨
    1.3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类型
        1.3.1 转子质量不平衡
        1.3.2 动静碰摩
        1.3.3 自激振动
        1.3.4 结构共振
        1.3.5 机组支撑结构刚度过低
        1.3.6 不对中
        1.3.7 转子上存在裂纹
        1.3.8 转子中心孔进油
        1.3.9 发电机振动
    1.4 振动故障诊断
        1.4.1 振动分析的常用技术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技术路线
2 靖远电厂#1、#2机振动情况
    2.1 机组基本情况介绍
    2.2 #1机振动情况
    2.3 #2机振动情况
    2.4 总体情况
    2.5 #1、2机振动特征
3 300MW机组模拟振动试验
    3.1 试验装置
        3.1.1 轴系模拟试验台结构
        3.1.2 试验台技术参数
        3.1.3 测试系统的组成
    3.2 轴系模拟试验台各阶临界转速试验
    3.3 #1~#7轴承处各平衡面加重试验
        3.3.1 挠性转子高速动平衡的基本理论
        3.3.2 各平衡面加重对各轴承处振动的影响试验
    3.4 轴承变刚度试验
        3.4.1 刚度理论介绍
        3.4.2 变刚度试验
    3.5 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3.5.1 #1-7轴承处平衡面加重试验结果分析
        3.5.2 轴承变刚度变标高试验结果分析
4 靖远2发电机支撑动刚度调整试验
    4.1 结构简介及振动历史
    4.2 轴瓦过大振动原因的初步诊断
    4.3 支撑动刚度调整试验
    4.4 对调整试验结果的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600MW机组轴系振动的优化成果在吴泾电厂的运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汽轮机组轴系扭振响应模拟方法的定量比较研究[D]. 石凯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改造研究[D]. 韩敦伟.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3]国华沧东发电厂经济运行分析与优化研究[D]. 闫建平.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4]转子轴心轨迹的识别与转子动平衡实验研究[D]. 刘钊彤.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5]电厂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张伦柱.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 [6]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及监测保护系统研究[D]. 严可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7]电力系统扰动对机组轴系扭振影响的探讨[J]. 付忠广,闫凯. 电力设备, 2007(10)
  • [8]大型汽轮机汽流激振问题的分析及处理[D]. 沈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
  • [9]300MW火电机组振动试验研究[D]. 王宏伟. 重庆大学, 2002(02)
  • [10]吴泾亚临界600MW机组轴系优化设计[J]. 张素心,葛庆,张维桢. 上海汽轮机, 2001(04)

标签:;  ;  ;  ;  ;  

吴泾电厂600MW机组轴系振动优化结果运行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