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

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

一、用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蔡一铭[1](2021)在《基于高空斜视成像的航空相机目标地理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航空相机是空中获取地面图像信息的主要光电设备之一。随着航空相机成像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国内外广泛采用传输型CCD(Charge Couple Device)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式相机。相比于胶片式相机来说,CCD相机具有拍摄距离远,摄影范围大、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在遥感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高分辨率成像,高精度的目标定位也是航空相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目标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获取遥感图像的地理位置信息,以便实现目标识别与跟踪以及区域电子地图制作等工作。复杂的空中成像环境、相机载机位姿变化以及地面地形起伏都会导致高空斜视成像航空相机难以实现单幅图像的高精度地理定位,这是航空遥感领域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难点。本文对目标定位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具体工作可总结如下:总结了现有定位算法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各类定位算法的定位原理。描述了目标定位算法所需的齐次坐标相关理论,给出了齐次坐标变换的公式,建立了定位算法所需的四个基础坐标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坐标变换矩阵。基于畸变率这一概念提出了定位过程中的畸变修正算法。本文给出了相机焦平面上各点畸变率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目标定位过程建立了畸变修正模型。除了相机光学系统设计导致的图像畸变外,实际工作中相机的安装以及加工误差、大气折射以及散射、地球曲率等因素都会导致最终图像产生畸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图像的相机整体畸变测量算法。该算法利用相机实际工作时获取的重叠图像进行计算,结合畸变修正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图像边缘区域由畸变导致的定位误差。通过对高空斜视航空相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畸变处理和视轴修正的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建立了减振平台坐标系变换矩阵、内框架角修正方程以及相机坐标系原点位置修正方程,结合畸变处理算法可以获得高空斜视航空相机的理想视轴指向直线方程,以此实现高精度的地面目标定位。基于YOLO v4(You only look once v4)算法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利用实验室历史图像数据建立了斜视航空遥感图像的建筑物目标数据集。通过优化训练过程、改进初始参数以及修改输出参数等方法使其满足目标定位算法的需求。优化后的检测算法的召回率可以达到89.02,能够实现航空遥感图像中的建筑物自动检测并给出预测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基于坐标分解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在实现遥感图像建筑物目标自动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基点选择确定目标的经纬度,通过图像信息估算目标的高度。相比于传统定位算法,该算法可以将建筑物目标的定位精度提高30%-50%左右。利用蒙特卡洛法建立了目标定位过程的仿真分析模型。从仿真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图像畸变以及目标高度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在仿真环境中,当目标投影点所处位置的图像畸变率为0.06时,畸变导致的定位误差占整体误差的20%左右。当建筑物目标高度为50m时,目标高度导致的定位误差可达45%左右。通过选择合适的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角度编码器及处理芯片设计了定位解算模块,利用实际飞行试验和遥感图像实验证明了本文建立的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定位算法,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可以将整体目标定位精度提高20%-50%左右。综上所述,本文着力于对高空斜视航空相机目标定位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传统算法所忽略的一些问题,将图像畸变处理,视轴角度修正,目标检测等手段融入目标地理定位算法,有效提高了地面目标及建筑物目标的定位精度,对航空摄影测量领域尤其是目标定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金迪[2](2021)在《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零部件的复杂程度与加工精度不断提高,对其制造装备尤其是对其核心运动部件在行程、精度、自由度等方面提出了技术挑战。五轴混联运动平台兼备串联机构大移动行程、大旋转角度的特点和并联机构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优点,为复杂曲面的高速、高精度加工提供了条件。本文针对五轴运动平台在行程、精度、自由度等方面的综合性要求,提出一种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结构,开展该运动平台运动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及误差模型,搭建该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并进行标定、定位及重复定位实验,验证该五轴混联运动平台标定方法有效性。最后,为进一步提高平台末端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误差补偿方法,阐明微驱动单元作用机制与反馈误差修正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该微驱动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深入调研五轴混联运动平台及微驱动误差补偿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多轴运动平台及微驱动误差补偿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2、面向五轴运动平台的性能要求,设计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新结构,分析五轴混联运动平台并联部分的自由度与力学关系,开展基于MATLAB与ADAMS软件的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五轴混联运动平台构型合理且能满足预期运动要求。3、根据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的机构特点,对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进行运动学分析及误差建模。将3-PPR并联部分等效为三个串联运动关节,分别建立五轴串联运动学模型及3-PPR并联部分运动学模型,组成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运动学模型;基于所建立的运动学方程,用全微分法建立误差模型,为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运动控制与运动学标定提供理论基础。4、搭建该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系统,包括基于Power PMAC控制器的平台硬件系统与运动软件系统。开展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的实验研究,包括误差测量、标定实验、定位实验及重复定位实验,验证所开发的五轴混联运动平台性能及运动学标定的有效性。5、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平台末端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误差补偿方法,明确附加微驱动单元的动态作用机制以及控制器的反馈误差修正原理,并开展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运动轨迹跟踪误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利用微驱动单元作用减小跟踪误差的同时,保证运动系统稳定运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黄小帅,王增发[3](2021)在《光电有源定位法精度分析及提升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光电载荷定位需求上出发,推导了可以广泛应用的测角、激光测距有源法的光电定位方法作为核心算法,并分析了定位的误差来源。以仿射空间的齐次坐标转换为核心的光电定位算法有效的通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定位精度进行仿真,以现阶段能够达到的各项参数的精度指标,最终目标定位能够实现0.25%@25Km的相对误差。

王志睿[4](2020)在《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运动精度建模及补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洋工程中,浮式起重机是海面吊运作业、海面平台安装作业等复杂海面作业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型装备。由于船体受到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浮式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动力响应。这样不仅会使吊装的定位精度降低,同时还会产生附加动载荷,从而威胁海上吊运作业的安全,可能造成严重的工作事故。因此传统的浮式起重机在精度、效率、负载能力和安全性能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海上作业日益增长的工作要求。将柔索并联机器人与浮式起重机结合,提出一种新型浮动基多机器人协调吊运系统,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船用起重机的缺陷。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而且通过实时控制柔索并联系统,可以有效消除被吊运物的晃动,从而提高海面吊运作业的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基于传统的固定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设计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的结构形式,并对其运动学、动力学、误差模型及控制系统等基础问题进行研究,是对海洋工程设备的一次创新更是一次高技术的突破。本文首先以传统的起重船为基础,设计了具有工作空间大、灵活性高等特点的浮式机器人。并通过齐次矩阵法建立了浮式机器人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模型以及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动力学响应特性,通过仿真验证了逆运动学模型。以浮式机器人为基础,设计了不同系统构型的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描述了系统的空间构型及运动学模型。利用牛顿欧拉方程及拉格朗日方程分别建立了吊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随后引入数学分析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模型用于描述由于负载运动与浮基运动所产生的双向动力学耦合。并通过运动学补偿方案来消除动力学耦合对运动精度的影响。结合实例,对不同耦合情况下系统在垂向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比较。所得结论可用于该机构的理论研究及样机研发,也可用于起重船吊物系统的动力响应研究。以固定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和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两类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引入矩阵全微分法对两类系统进行综合误差建模。基于所得综合误差模型,对两类系统内误差源的灵敏度以及系统输出的运动时变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例,利用MATLAB对各个模型进行分析求解。上述的研究结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理论研究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绳牵引并联系统的研究以及起重船吊物系统的动力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双成,陈兴媚[5](2019)在《平面尺寸链换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平面尺寸链是机械制造中控制零件(装配件)精度的重要工具。是机械从业人员必备的技术方法,其计算方法灵活多变,不同的零部件(装配件)控制精度的尺寸链的换算方法不同,这就要求机加工人员掌握不同的尺寸链换算方法。平面尺寸链在尺寸链家族中也算是个难点,且遇到的机率又非常高,因此掌握好它的计算技巧非常关键,本文利用几个实例针对投影法和全微分法两种换算方法对平面尺寸链的建立、封闭环与组成环的判断及求解过程展开重点讨论,并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三点二者的异同,为初学者和深入探讨更好、更简洁的平面尺寸链换算方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杨洪涛,张广栋,史魁,赵荣辉,高波,陈卫宁[6](2018)在《一种基于POS系统的航空相机目标定位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对拍摄区域目标准确与快速的定位,提出一种针对仅依靠宽幅面阵航空相机进行无源目标定位的定位算法.利用与相机刚性连接的定位定向系统测量相机曝光时刻的位置与姿态信息,恢复摄影光束的空间位置.选取适当的物方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建立共线方程,利用单幅相片辅以地面高程信息求解目标的大地坐标信息.分别采用全微分法与蒙特卡洛法建立误差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采用某相机挂飞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飞行高度为5 000m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30m以内,精度指标满足工程需要.

徐玉萍[7](2017)在《利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的改进策略》文中指出针对利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实施改良处理,是有效提升我国技术工件生产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利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问题,择取四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徐其航,林若波,黄建新,申利凤[8](2016)在《可拼装轮胎模具夹具结构精度分析》文中提出设计了一套可替换拼接式轮胎模具的夹具,通过变换支撑架的安装位置和调节螺钉来调整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轮胎模具,运用全微分法分别讨论切向角度和径向尺寸对总切向误差的影响,分析轮胎模具的夹具定位误差对工件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向角度变化引起的切向误差比径向尺寸变化造成的切向误差大很多,最大程度限制切向角度误差可有效提高轮胎模具的加工精度。

杨成福[9](2013)在《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送料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节省人力,如何提高自动送料系统的送料精度,是自动送料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针对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分析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论文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直接全微分法,对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输出运动的偏差求解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有效长度理论”和运动副磨损模型,获得了具备动态间隙的三坐标自动送料系统输出运动偏差的计算式,实现了运动精度可靠度计算。其次,设计搭建位移测试平台。论文根据需要,设计了位移测试平台来对自动送料系统进行测量:通过设计的测试平台,对送料系统每一步送料位移的大小进行测量,统计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三,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求解。论文首先对数据的分布进行确定,主要用到了Matlab函数命令,继而对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展开分析,主要运用Matlab函数和Ansys软件的可靠性求解模块进行,最终实现对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的准确评价。最后,软件的封装。论文运用Visual Basic语言,把研究中用到的Labview、Matlab和Ansys软件进行封装,同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功能的补充。将测试与求解系统的整合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分析体系,有效的对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度进行判断与评价。

邹哲维[10](2013)在《基于全微分法原理的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文中提出首先分析了定位误差的基本性质,然后讨论了定位误差的两种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应用全微分法和矢量合成法分别对工件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对比表明全微分法是解决工件定位误差计算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且思路清晰,为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二、用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空斜视成像的航空相机目标地理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航空相机发展情况概述
        1.2.1 国外航空相机发展情况
        1.2.2 国内航空相机发展情况
    1.3 航空相机目标定位算法概述
        1.3.1 基于地球椭球模型的目标定位算法
        1.3.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目标定位算法
        1.3.3 基于激光测距的有源目标定位算法
        1.3.4 基于单机两点或双机交汇的目标定位算法
        1.3.5 基于单机多次测量的滤波定位算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目标定位算法基础数学模型及常用仿真方法
    2.1 引言
    2.2 齐次坐标转换理论
        2.2.1 齐次坐标概述
        2.2.2 齐次坐标的三维转换
    2.3 基础坐标系及其转换矩阵
        2.3.1 地球坐标系
        2.3.2 地理坐标系
        2.3.3 载机坐标系
        2.3.4 相机坐标系
    2.4 地面目标基础定位模型
    2.5 定位算法常用仿真分析模型及仿真工具
        2.5.1 全微分法
        2.5.2 蒙特卡洛法
        2.5.3 定位精度评价指标
        2.5.4 仿真环境及工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畸变处理和视轴修正的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
    3.1 引言
    3.2 相机光学系统畸变测量及修正算法
        3.2.1 畸变率的定义及测量方式
        3.2.2 定位过程中的畸变修正算法
    3.3 基于重叠图像的面阵航空相机整体畸变估计算法
        3.3.1 图像重叠率完全可调时的整体畸变估计算法
        3.3.2 图像重叠率固定时的整体畸变估计算法
    3.4 斜视航空相机的辅助坐标系及修正方程
        3.4.1 减振平台坐标系
        3.4.2 内框架角修正方程
        3.4.3 相机坐标系原点位置修正方程
    3.5 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数学模型
    3.6 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仿真分析
        3.6.1 定位误差分析
        3.6.2 高精度定位算法与传统定位算法的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和坐标分解的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
    4.1 引言
    4.2 斜视遥感图像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
        4.2.1 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发展概述
        4.2.2 基于yolo v4 卷积神经网络的倾斜遥感图像建筑物检测算法
    4.3 基于坐标分解的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
        4.3.1 基于基点选择的建筑物目标经纬度计算方法
        4.3.2 基于角度信息的建筑物目标高度估算方法
    4.4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仿真分析
        4.4.1 建筑物高度导致的定位误差
        4.4.2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与传统算法定位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行试验验证
    5.1 引言
    5.2 定位系统硬件组成
    5.3 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飞行试验验证
    5.4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验证实验
        5.4.1 建筑物检测算法实验结果
        5.4.2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混联运动平台研究现状
        1.2.1 混联运动平台概述
        1.2.2 运动学建模与标定
    1.3 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设计与仿真
    2.1 引言
    2.2 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结构
    2.3 3-PPR并联部分自由度及静力分析
        2.3.1 3-PPR并联部分自由度分析
        2.3.2 3-PPR并联部分静力分析
    2.4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仿真
        2.4.1 基于ADMAS软件的仿真模型建立
        2.4.2 运动控制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运动学分析与误差建模
    3.1 引言
    3.2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运动学分析
        3.2.1 混联运动平台机构分析
        3.2.2 五轴串联运动平台运动学建模
        3.2.3 3-PPR并联部分运动学建模
    3.3 混联运动平台误差建模
        3.3.1 混联运动平台误差来源分析
        3.3.2 混联运动平台误差建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的系统实现与标定
    4.1 引言
    4.2 基于Power PMAC控制器的系统实现
        4.2.1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硬件系统实现
        4.2.2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软件系统
    4.3 五轴混联运动平台标定
        4.3.1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误差测量
        4.3.2 标定前后定位误差及重复定位误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误差补偿方法与实验
    5.1 引言
    5.2 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误差补偿方法
        5.2.1 微驱动补偿形式
        5.2.2 微驱动单元作用机制
        5.2.3 控制器反馈误差修正
    5.3 理论建模与分析
        5.3.1 微驱动单元建模与响应分析
        5.3.2 误差补偿过程分析
        5.3.3 控制器输出稳定分析
    5.4 基于微驱动单元的误差补偿实验
        5.4.1 斜坡轨迹的跟踪实验
        5.4.2 正弦轨迹的跟踪实验
        5.4.3 阶梯运动的跟踪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4)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运动精度建模及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柔索式多机器人吊运系统研究现状
    1.3 浮式起重机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浮式机器人流固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2.1 引言
    2.2 模型概述
    2.3 浮式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2.3.1 正运动学分析
        2.3.2 逆运动学分析
        2.3.3 实例仿真分析
    2.4 浮式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2.4.1 船体动力学模型
        2.4.2 船体升沉运动的水动力系数估算
    2.5 浮式机器人吊物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2.5.1 吊物系统数学模型
        2.5.2 柔索动张力
    2.6 本章小结
3 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结构分析
    3.3 绳牵引并联运动学建模
        3.3.1 绳牵引并联的运动学模型
        3.3.2 位置约束及速度约束
    3.4 绳牵引并联系统动力学分析
        3.4.1 基于牛顿-欧拉方程的动力学方程
        3.4.2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动力学方程
    3.5 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设计要求
    3.6 本章小结
4 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的运动响应及补偿
    4.1 引言
    4.2 系统动力学耦合响应分析
        4.2.1 浮动基单向耦合动力学响应分析
        4.2.2 浮动基双向耦合动力学响应分析
        4.2.3 系统动力学耦合求解方法
    4.3 位姿补偿原理
        4.3.1 动平台模型
        4.3.2 绳牵引并联系统的位置补偿
    4.4 实例仿真分析
        4.4.1 单向动力学耦合模型仿真
        4.4.2 双向动力学耦合模型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柔索式多机协调吊运系统的误差分析及可靠性分析
    5.1 引言
    5.2 固定基柔索式多机器人吊运系统运动误差建模及灵敏度分析
        5.2.1 系统误差建模
        5.2.2 灵敏度分析
        5.2.3 可靠性分析
    5.3 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的运动学分析及误差分析
        5.3.1 系统运动误差建模
        5.3.2 系统误差灵敏度分析
        5.3.3 可靠性分析
        5.3.4 数值实例计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一种基于POS系统的航空相机目标定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目标定位算法
    1.1 坐标系定义
    1.2 目标定位模型
2 目标定位误差模型
    2.1 全微分法
    2.2 蒙特卡洛法
3 目标定位误差分析
4 飞行试验验证
5 结论

(7)利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的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的理论背景
2 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的问题引入
3 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错误问题的引致原因
4 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的改进措施
5 结束语

(8)可拼装轮胎模具夹具结构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轮胎模具夹具结构设计
3轮胎模具夹具定位精度分析
    3.1传统方法估算工件定位误差
    3.2 全微分法计算工件夹具误差
    3.3 轮胎模具夹具定位精度分析
4 结束语

(9)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发展概况
        1.2.1 先进送料系统
        1.2.2 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发展趋势
    1.3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研究概况
        1.3.1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影响因素
        1.3.2 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1.3.3 提高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的措施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2 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机构输出位移求解方法
    2.3 直接全微分法求解输出运动误差
        2.3.1 直接全微分法理论推导
        2.3.2 自动送料系统全微分法求解输出运动误差
    2.4 运动副间隙对运动精度误差影响分析
        2.4.1 有效长度理论推导
        2.4.2 运动副间隙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
        2.4.3 运动副间隙对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的影响
    2.5 运动副磨损对运动精度误差的影响
        2.5.1 运动副磨损模型理论推导
        2.5.2 自动送料系统磨损条件下运动误差求解
    2.6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计算
        2.6.1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计算推导
        2.6.2 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度求解
    2.7 三坐标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2.7.1 三坐标系自动送料系统输出误差全微分法求解
        2.7.2 三坐标系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度计算
    2.8 本章小结
3 自动送料系统位移测试平台设计
    3.1 引言
    3.2 测试平台总体规划
        3.2.1 测试平台测量对象
        3.2.2 测试平台总体结构
    3.3 测试平台的设计
        3.3.1 测量传感器
        3.3.2 数据调理机构
        3.3.3 数据采集设备
        3.3.4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处理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软件分析
    4.1 引言
    4.2 Matlab对测量数据初步处理
        4.2.1 分布规律的确定
        4.2.2 数据特征值的求解
        4.2.3 综合尺寸偏差求解
    4.3 Matlab分析运动精度可靠性
        4.3.1 Matlab分析运动精度可靠性流程
        4.3.2 Matlab求解运动精度可靠度原理
        4.3.3 允许误差与可靠度关系函数求解
        4.3.4 机构误差影响细化
        4.3.5 Matlab分析多工位三坐标自动送料系统的运动精度可靠性
    4.4 Ansys可靠性模块分析运动精度可靠度
        4.4.1 Ansys求解运动精度可靠度的步骤
        4.4.2 Ansys分析三坐标自动送料系统可靠性
    4.5 Admas求解运动精度可靠度
        4.5.1 Admas动作分析理论研究
        4.5.2 Admas动力学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测试与分析软件的封装
    5.1 引言
    5.2 软件整体规划
        5.2.1 软件框架结构
        5.2.2 软件功能分配
    5.3 数据的初步处理
        5.3.1 数据的导入
        5.3.2 数据分布确定
    5.4 调用软件求解运动精度可靠度
        5.4.1 Visual Basic调用Matlab求解运动精度可靠度
        5.4.2 Visual Basic调用Ansys分析机构运动可靠性
    5.5 软件分析功能完善
        5.5.1 Visual Basic求解小样本可靠度
        5.5.2 误差影响比例求解
    5.6 软件的优点与缺点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全微分法原理的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位误差的基本性质
2 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2.1 矢量合成法
    2.2 全微分法
3 全微分法在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中的应用
    3.1 全微分法与传统的方法在工件定位误差计算中的比较实例1
    3.2 两种方法在工位定位误差计算方法实例2
4 结束语

四、用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空斜视成像的航空相机目标地理定位技术研究[D]. 蔡一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2]新型五轴混联运动平台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 张金迪.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光电有源定位法精度分析及提升方法研究[J]. 黄小帅,王增发.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08)
  • [4]浮动基多机协调吊运系统运动精度建模及补偿[D]. 王志睿.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平面尺寸链换算分析[J]. 李双成,陈兴媚. 新型工业化, 2019(08)
  • [6]一种基于POS系统的航空相机目标定位方法[J]. 杨洪涛,张广栋,史魁,赵荣辉,高波,陈卫宁. 光子学报, 2018(04)
  • [7]利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的改进策略[J]. 徐玉萍.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25)
  • [8]可拼装轮胎模具夹具结构精度分析[J]. 徐其航,林若波,黄建新,申利凤. 模具工业, 2016(04)
  • [9]冲压设备自动送料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D]. 杨成福.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3)
  • [10]基于全微分法原理的工件定位误差的计算[J]. 邹哲维. 装备制造技术, 2013(01)

标签:;  ;  ;  ;  ;  

全微分法计算定位误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