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入世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一、加入WTO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阮孟烨[1](2021)在《我国检验检疫制度与WTO、WHO协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疫情的日益肆虐,全世界各国传来令人惊悚的死亡案例和传染案例数量,中国也时有进出口货物外包装携带新冠病毒的新闻的传来,我国更加应当注重做好卫生防控,以防止疫情在中国的传播扩大。积极应对境外贸易限制措施的同时也要利用我国自己的优势来制定相应的境外贸易措施应对局势复杂的外贸环境,保证中国能够在预防好疫情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检验检疫制度是在法律层面上有明文规定的,能够通过各种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的鉴定、检验、检查等手段分辨并阻隔传染病源进入,它是行之有效的防止境外与境内之间传染病传播的一种制度。我国的检验检疫制度虽然在近年经过了修订,但是仍然还是有许多空缺需要被填补和完善,难以应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国际贸易状况。而国际贸易壁垒不仅是我国需要面对的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时需要翻越的一种阻碍,同时在分析国际贸易壁垒时,研究背后的原理,与我国自身的检验检疫制度相结合,我国也可以使用在WTO规则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措施来防止一些不合格的或者是带有病毒的产品流入中国市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检验检疫制度的定义和中外发展,并介绍现如今中国的检验检疫制度。第二部分从国际贸易法和国际卫生法入手,从软法到硬法,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还是世界卫生组织都有相应的关于检验检疫的部分用以保护全世界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但却因此造成了不少的国际贸易壁垒,研究相关协议的基本原则,用案例来说明技术发达的国家或者是联盟如何灵活运用协议里的原则来保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第三部分将列举出我国检验检疫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如何从内部以及通过运用WTO下协议的规则来弥补完善我国的检验检疫制度。

吴义乾[2](2012)在《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于1998年4月成立了由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和原卫生部卫生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0年1月1日新的检验检疫机制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检验检疫部门基本实现了国务院规定的三检合一和初步建立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新体制的改革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世贸组织的规则要求相比,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进一步构建适应WTO有关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此课题为研究中心,理论联系实际,从外经贸发展现状及企业的需求出发,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服务型政府等有关理论,对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创新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借鉴国内外检验检疫制度和服务举措,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以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的创新为研究视角,在阐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内涵和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和重要作用以及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现状分析和探讨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检验检疫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管理学科有关理论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的有益经验,提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提升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维护好国家利益,履行好国家所赋予的职责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江凌[3](2012)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关税和配额、反补贴、反倾销等传统非关税壁垒措施受到了WTO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及环境资源为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具有的针对性强、隐蔽性好、运用灵活等特性正逐步取代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对国际贸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在保护主义盛行的农产品国际贸易领域,由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引发的贸易纠纷已成为一个新的焦点,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着重要影响。1、本论文所遵循的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在大量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对比分析、‘理论模型分析、实证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刃性”,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技术与政治经济原因及其对出口国在贸易流量、社会福利及产业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WTO-TBT/SPS国际制度框架①进行了介绍、分析;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了实证描述与定量测度;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较为全面解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应对策略。2、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在合理限度内,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商品进行限制,既有利于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及环境资源,也有利于贸易正常进行;但政府出于保护本国产业或市场的目的,借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贸易限制,则对国际贸易造成了扭曲,不仅对出口方造成负面影响,也有损于本国福利水平。而现实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水平存在客观差距的现实条件,与政府及市场主体基于克服市场失灵及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的主观需求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可被视作“公共物品”,具有非市场决策的特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不仅是国与国之间博弈的结果,也是各国生产者、进口商、消费者等不同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在各自权利资源基础上的利益表达和选择的结果,是各方在利益冲突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的博弈过程。3)从实践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和应对方面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主动构建成熟完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技术水平差距及技术性措施制度差异等因素,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承担了更多的消极后果。4)近年来,由于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下,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及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完善,行业协会作用发挥有限,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不足及国际环境制约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蔬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不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打击,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及国内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农产品出口已成为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是重要而复杂的,它既会产生提高市场准入条件、抑制农产品出口数量,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成本、削弱产品国际竞争力等短期消极影响;也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优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政府部门不断改进管理方式等长期积极影响。5)通过一个估量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蔬菜贸易影响的引力模型并采用我国对日本、美国和欧盟1994-2009十六年间蔬菜出口的面板数据以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美国和欧盟的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我国蔬菜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数量每上升10%,我国蔬菜出口将降低4.16%;而我国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对我国蔬菜出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虽然对我国对日蔬菜出口具有显着的短期抑制效应,但其倒逼机制却有利于促进我国蔬菜对美、欧、日市场的整体出口。6)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宏观上提出长期战略对策,也需要有战术上的具体应对措施。充分整合利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建立三者之间的战略联盟,建立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企业参与、政府推动的应对机制,建立高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是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战略;合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规制,构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3、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论文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阐释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对在完全静态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的国家间博弈进行了分析。通过最小质量标准(Minimum Quality Standard缩写为MQS)模型的扩展,分析了国内利益集团对政府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选择的影响。2)论文在对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论文研究内容,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运用引力模型,构造了一个估量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蔬菜贸易影响的模型以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采用我国对日本、美国和欧盟1994-2009十六年间蔬菜出口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以对该项制度对我国蔬菜出口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的整体影响进行分析。

魏东[4](2011)在《WTO框架下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弹指一挥间,“入世”已经十年。成为国际贸易大家庭的一员,即可以享受WTO成员的权利,为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方面随着关税的降低,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的逐渐取消,进口商品将越来越多的涌入我国,冲击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商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使得形势日益严峻,形形色色、花样繁多的技术壁垒使得走出去面临诸多难题。我们通常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由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 Agreement)来规范的,由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三个要素组成。本文所指的TBT,当我们称其为壁垒时,显然是从其对国际贸易起阻碍作用的角度说的。另一方面,当我们尝试构建自己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体系时,笔者倾向于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Technical Measures to Trade)"这一中性的名词。我们有必要充分研究国际上通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熟悉其规则和惯例,并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在遵守WTO规则的基础上,探寻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以实现《TBT协定》所认同的合法目标:即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以及保护国家安全。此外,我们研究TBT,将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规则,按中国国情“量身定制”非歧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将不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商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阻挡在国门之外,维护我国的正常经济和贸易利益。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们的产业界在走向世界的同时,需要与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管部门一道共同配合,打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的外贸出口。本文尝试在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即体现中国自身特色,又不违背世贸规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第一章介绍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定义、形式、特点、地位和作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还包括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而实施的卫生与植物卫生(SPS)措施及绿色环境壁垒和专利壁垒等形形色色的贸易措施。文章分析了其最新变化,提示其既有合理正面的作用,又有对贸易阻碍的负面作用。第二章则通过介绍以美国和欧盟等经济体为代表的典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情况,着重从其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合格评定制度等方面逐一探讨分析其构成和运行特点,,并总结分析了欧美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经验。第三章以《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0)》为基础,分析了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第四章是实例剖析,着重介绍了美国应对欧盟化学品新法规(REACH)、日本对食品农产品建立的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技术壁垒执法案例分析。第五章着重分析了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现状、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尝试从法律和实务层面探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合格评定体系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我国自己符合国际规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专业人士深入了解技术壁垒,关注我国自己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使其完善并全方位地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接轨,从而使我国在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充分享受加入世贸带来的权利,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吴松浩[5](2009)在《论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是整个进出境动物检疫的支柱与基石,它是否健全将直接影响到进出境动物检疫能否有效运作。而动物检疫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阻止和延缓有害生物和动物及其产品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传播和蔓延,保护动物和人体健康以及农牧渔业生产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基础上唯一可以合理使用的非关税技术措施,被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员广泛应用,以保护本国利益。从WTO有关规则或者满足现实需要来看,或者与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比较,目前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均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比较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构建既适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且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之建议。论文共有四章。它首先在阐述有关国内外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基础上,根据《SPS协定》的有关规定,审视了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数据、案例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论述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等在规范检疫内容、检疫范围,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检疫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等角度查找、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接着分析和评述《SPS协定》的有关内容及主要发达国家可供借鉴的法律制度。最后针对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当根据中国国情,重点是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以《SPS协定》为基础,同时借鉴和汲取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比较先进的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构想。构想的内容主要包括:(1)阐述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是保安全、促发展。(2)进境检疫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有效的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入侵防御体系的法律屏障;出境检疫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出境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屏障。上述内容再进一步分为:扩大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具体检疫内容和检疫范围的规定,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预警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等十个有关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和检疫措施方面的规定。(3)完善追究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使得有关法律责任确实起到惩罚功能和预防功能。(4)提出创设对我国有利而WTO规则没有禁止的新的检疫制度。(5)依据有关法律,及时制定完善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霍尚一[6](2008)在《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水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水果产业的发展和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自1978年中国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来,中国的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997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水果产量从1978年的657万吨增长至1997年的5089.3万吨,到2006年,中国水果产量已达9599.2万吨,占世界水果产量的18.1%。水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水果出口贸易,水果出口额从1992年的2.83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12.84亿美元。然而,与世界主要水果出口国相比,中国水果出口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中国水果出口量仅占世界的2%,出口量也仅占产量的2%左右;这表明中国虽然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却不是贸易强国。中国水果出口远未实现其应有的潜力。影响水果出口的因素多种多样,针对影响水果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挖掘中国水果出口的潜力,把中国从世界水果生产大国转变为水果贸易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竞争力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在全球水果贸易竞争的背景下,对中国水果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以及在东盟、日本、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国主要出口水果:苹果、柑橘和梨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了世界水果贸易的发展、主要水果进出口市场及其特点、世界水果贸易政策,以明确中国水果出口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世界水果贸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世界水果贸易市场主要包括三大区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和亚洲区域。三大区域的贸易又包括区域内部的贸易以及三大区域与赤道和南半球国家之间的贸易。内部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内部贸易在三大区域的重要性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世界水果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形式。在国际水果贸易环境变化的同时,中国的水果出口贸易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以及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第二,对1992年以来中国水果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水果贸易呈现出进出口均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水果贸易的市场结构表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日本和欧盟市场。在各市场内部,中国水果出口又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东盟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在欧盟市场份额的稍有增长以及在日本、俄罗斯市场份额的下降。中国水果出口的品种结构表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苹果和梨、其它坚果、柑橘以及冷冻水果和坚果上。中国水果贸易存在着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两种方式。从总量上看,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呈现增长趋势。从产业内贸易细分来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据优势地位。第三,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水果贸易流量和流向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的GDP、中国的农业产值、中国与各进口国之间的距离、双方的实际汇率以及双方是否为APEC成员国等是中国水果出口流量和流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有利地促进了中国水果出口。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水果出口的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出口“贸易过度”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荷兰和俄罗斯;“贸易不足“的国家是是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和新加坡。第四,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首先对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水果在东盟市场、日本市场、俄罗斯市场、欧盟市场以及美国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中国水果出口在世界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水果竞争力的增强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其贡献份额分别达63%和40.2%。2001年以来,中国水果在东盟市场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竞争力的增强和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其贡献份额分别达43.4%和30.3%。中国水果在日本市场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水果竞争力的增强。在俄罗斯市场,中国水果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其贡献份额达82.6%。在美国市场,2000-2005年,中国水果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水果竞争力的增强,其贡献份额达73.1%。2002-2006年,在中国水果对欧盟出口值的增长中,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几乎占有相同的重要地位。第五,对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果仅在苹果和梨上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苹果和梨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水果具有价格竞争力,但中国水果的非价格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上。第六,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又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规、产品合格标准及其认证以及植物检疫措施。这些贸易壁垒对中国的水果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通过以上六部分,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水果安全标准,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我国水果的生产优势,调整生产结构;实施市场结构多元化措施,减小市场风险;实施水果的品牌营销;协调发展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充分利用WTO规则,积极参与WTO事务;参加区域性贸易合作,推动APEC进程;加强与其它国家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合作,建设水果生产的非疫区,改善中国水果出口的市场准入条件等。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陆燕[7](2006)在《非关税措施的新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研究》文中提出

汪彤华[8](2005)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检验检疫制度建设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而合理的作用的同时,也日益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检验检疫工作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紧密相关,担负检验检疫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制定、实施、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检验检疫制度建设对于维护国家根本经济权益与安全、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本文笔者首先从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入手,建构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与运作的政治经济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探讨了检验检疫、技术壁垒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运作机制和检验检疫技术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支持作用,提出一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政府与利益集团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均衡过程,政府通过检验检疫制度安排提供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其中检验检疫实验室对这些相互作用的部分起到技术支持作用的观点。其次,运用经济学局部均衡等原理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对检验检疫工作的影响。最后,在比较分析了各主要国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差异及对中国检验检疫制度建设的启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完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检验检疫措施与机制、进行政府相关组织机构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以及“建立预警机制、实施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加强检验检疫技术开发与研究、积极合理地利用WTO争端机制和加强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等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五点对策。

许渭根[9](2005)在《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与进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多年来,我国的植物检疫制度执行的是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前苏联模式,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改革力度,许多方面也自觉按国际规则要求改进检疫工作,但对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加入WTO的新形势仍有诸多的不适应,在风险分析、科学依据、透明度、国民待遇等方面尚有一些与国际不接轨的地方。本研究在作者通过长期工作在国内农业植物检疫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并结合其工作体会,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总结分析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及农业植物检疫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现状,并在充分学习理解WTO有关植物检疫规则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植物检疫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了许多对策和建议,试为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 全文分为二部分,共7章,第一部分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分5章,主要简述了我国现行植物检疫管理体制、有关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历史演变,植物检疫的对象、范围、措施标准以及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部分为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2章,主要在学习研究、充分理解与植物检疫关系最密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的基础上,分析“SPS协议”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虽然,加入WTO使我国植物检疫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同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最后在总结和分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灵活运用WTO有关检疫规则,调整我国植物检疫战略,进一步做好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对策建议,以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产品贸易。

苏志文[10](2005)在《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关税之墙普遍变矮,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受到限制。在这种背景下,TBT利SPS措施对贸易的限制作用在增强,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视。虽然WTO规则试图规范TBT和SBS措施的实施,以减少对贸易的扭曲,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差别很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性时常显露。我国无论在应对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方面,还是在构筑自身的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方面,都非常薄弱,近几年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严重地冲击着我国的外贸出口。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并通过大量案例评价了TBT措施对我国外贸出口及国内经济的影响。论文强调,我国应该理性和客观地看待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并从政府、社会、行业中介、企业等方面探求如何突破国外TBT措施构成的限制和如何构建我国自身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二、加入WTO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检验检疫制度与WTO、WHO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检验检疫
        2.国际贸易壁垒
二、检验检疫概述
    (一)检验检疫定义与发展历程
        1.检验检疫定义
        2.检验检疫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检验检疫的法律制度
        1.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
        2.我国检验检疫管理机制
三、国际贸易法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一)检验检疫与国际贸易壁垒的关系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
        1.《技术性贸易措施协议》
        2.《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3.《TBT协议》与《SPS协议》在实施中对国际贸易可能造成的阻碍
四、国际卫生法下的检验检疫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法律效力
    (二)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以及对贸易影响
五、应对疫情中检验检疫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一)我国检验检疫制度存在的问题
        1.检验检疫制度面对疫情的压力较大
        2.目前存在的法律问题
    (二)针对我国检验检疫制度存在问题的建议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4. 简要评述
    1.5 研究目的、思路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思路
        1.5.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况
    2.2 出入境检验检疫体系法律基础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主要内容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主要内容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主要内容
        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主要内容
        2.2.5 相关法律法规
        2.2.6 相关国际条约和政府间协定
    2.3 检验检疫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2.4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形势
        2.4.1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机遇
        2.4.2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挑战
    2.5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对象调查分析
        2.5.1 调查目的
        2.5.2 问卷结构及内容
        2.5.3 调查实施
        2.5.4 企业服务需求统计与分析
    2.6 广州检验检疫发展制约因素及业务改革内部调查
        2.6.1 调查目的
        2.6.2 问卷结构及内容
        2.6.3 调查实施
        2.6.4 问卷情况统计与分析
    2.7 广州检验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检验检疫组织机构面临外部压力
        2.7.2 检验检疫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2.7.3 行业协会和检验检疫民间机构的作用有待加强
        2.7.4 对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已不适应
        2.7.5 帮扶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不足
        2.7.6 执法部门之间、系统内各地局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 国际经验与借鉴
    3.1 检验检疫制度的国际经验
        3.1.1 美国的检验检疫制度
        3.1.2 欧盟的检验检疫制度
        3.1.3 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
        3.1.4 中澳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的比较
    3.2 借鉴
第四章 解决广州检验检疫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改革检验检疫机构
        4.1.1 强化统一的中央司权(管理)检验检疫执法机构
        4.1.2 合理设置地方检验检疫执法机关
        4.1.3 进一步明确检验检疫部门职责
    4.2 进一步完善检验检疫立法
        4.2.1 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
        4.2.2 加强与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衔接
    4.3 进一步改革和规范检验检疫管理流程
        4.3.1 科学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以及考核评价流程
        4.3.2 加强科学规范的流程管理
        4.3.3 建成科学高效的信息集成网络
        4.3.4 建立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方法
        4.3.5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4.3.6 加大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力度
        4.3.7 完善科学及时的绩效反馈机制
    4.4 完善检验检疫标准与认证制度
        4.4.1 加快制定和修改技术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
        4.4.2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之间技术性检验检疫标准的制定
        4.4.3 加强认证工作,发挥认证认可的作用
    4.5 建设电子检验检疫实现管理目标
        4.5.1 完善 CI4Q2000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
        4.5.2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监管
        4.5.3 积极参与“广州电子口岸”建设
        4.5.4 加强对“大通关”工作的战略性研究
    4.6 发展检验检疫相关业务机构力争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4.6.1 检验公司
        4.6.2 认证公司
        4.6.3 实验室
        4.6.4 合资经营
        4.6.5 跨国经营
        4.6.6 鼓励和扶持私人公证行的发展,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4.7 全面加强科技建设
        4.7.1 构建和完善科技工作管理长效机制
        4.7.2 优化检测资源和管理
        4.7.3 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体系
        4.7.4 加快对民间检验机构的认可和监管步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简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
        1.5.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与内涵
        2.1.1 概念辨析
        2.1.2 概念界定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理论渊源--从重商主义到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2.1 重商主义
        2.2.2 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2.3 超贸易保护主义
        2.2.4 新贸易保护主义
        2.2.5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2.3.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2.4 小结
第3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作用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
    3.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
        3.1.1 基于克服市场失灵的形成动因
        3.1.2 基于技术差距的形成动因
        3.1.3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
        3.2.1 数量控制效应
        3.2.2 价格控制效应
    3.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3.3.1 贸易效应分析
        3.3.2 福利效应分析
        3.3.3 产业效应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WTO-TBT/SPS国际制度框架
    4.1 国际贸易中的农产品概念
        4.1.1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类
        4.1.2 农产品概念的界定
    4.2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4.2.1 美国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4.2.2 欧盟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4.2.3 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4.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WTO-TBT/SPS制度框架
        4.3.1 TBT协议
        4.3.2 SPS协议
        4.3.3 TBT协议与SPS协议的比较
        4.3.4 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它相关协定
    4.4 小结
第5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实证描述
    5.1 我国农产品出口基本状况分析
        5.1.1 总体情况分析
        5.1.2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地区结构分析
        5.1.3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分析
    5.2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
        5.2.1 总体情况分析
        5.2.2 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情况分析
        5.2.3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
        5.2.4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影响
    5.3 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5.3.1 壁垒的要求呈愈加严格趋势
        5.3.2 壁垒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面广
        5.3.3 壁垒的扩散效应显着
        5.3.4 一些壁垒具有明显歧视性,有违WTO-TBT/SPS原则
    5.4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定性分析
        5.4.1 短期内的消极影响
        5.4.2 中长期内可能的积极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测度—以蔬菜为例
    6.1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测度方法的比较
        6.1.1 调研方法
        6.1.2 价格差和关税等价法
        6.1.3 存量指标法
        6.1.4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6.1.5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6.2 引力模型方法的选择
    6.3 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我国蔬菜出口影响的测度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数据整理
        6.3.3 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7.1 质量安全水平低下是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
        7.1.1 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较差
        7.1.2 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
        7.1.3 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薄弱
        7.1.4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7.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
    7.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体系不健全
    7.3 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
    7.4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存在缺陷
    7.5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滞后
    7.6 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极其有限
    7.7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不足
    7.8 国际环境原因分析
        7.8.1 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贸易保护程度高
        7.8.2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7.8.3 制衡能力缺乏导致进口国频繁设限
        7.8.4 国际经济动荡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7.9 小结
第8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措施
    8.1 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位一体的战略联盟
        8.1.1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技术性贸壁垒中的作用
        8.1.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8.1.3 充分发挥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作用
        8.1.4 建立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企业参与、政府推动的应对机制
        8.1.5 构建高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
    8.2 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8.2.1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8.2.2 加强农产品技术法规体系建设
        8.2.3 健全完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8.2.4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
        8.2.5 加强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
        8.2.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8.2.7 提升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
    8.3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WTO框架下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途径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技术性贸易措施概述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定义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特点及最新变化
        一、技术贸易措施的主要特点
        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变化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目的和作用
        一、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所达到的合理目的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负面作用
第二章 欧美典型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第一节 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一、美国的技术法规体系
        二、美国的标准体系
        三、美国的合格评定体系
        四、美国破解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第二节 欧盟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一、欧盟技术法规体系和相关机构
        二、欧盟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三、新方法(New Approach)指令
        四、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评析
第三章 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分析
    第一节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概述
    第二节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企业影响情况调查
        一、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企业影响的行业分析
        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企业影响的国别分析
        三、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影响的企业分析
    第三节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评析
        一、日益增多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必然加剧摩擦与争端
        二、调控进出口和促进经济发展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必然产生的双重作用
第四章 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实例分析
    第一节 美国应对欧盟REACH法规案例分析
        一、REACH法规介绍
        二、REACH法规对各国出口的影响
        三、美国应对REACH法规的措施
        四、美国应对REACH法规引发的思考
    第二节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应对分析
        一、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介绍
        二、"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三、我国的应对措施及成效
    第三节 法国技术壁垒执法案例分析
        一、法国格诺布勒尔市海关技术执法案例
        二、欧盟海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执行现状
        三、该案例对我国现行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概述
        一、与《TBT协定》有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二、与《SPS协定》有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第二节 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一、技术法规
        二、标准化工作
        三、合格评定工作
        四、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已经开展的工作
    第三节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二、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构建中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设想
    第一节 构建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第二节 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的法律思考
        一、WTO/TBT协议框架下的技术法规看我国的技术法规
        二、构建完善的技术法规体系的具体建议
    第三节 完善标准化体系
        一、确立完善国家标准化体系的总体思路
        二、加强标准化法制建设
        三、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方面对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四、改革标准制(修)订模式,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五、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的水平
        六、加强标准化研究和科技基地建设
        七、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的制订
        八、加强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
    第四节 完善合格评定体系
        一、加快完善合格评定法规建设,尽早出台《合格评定法》
        二、积极参与合格评定领域的国际活动
        三、合理地处理好认证认可与质检检验等执法活动的关系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保证
        五、培育和规范我国的中介检验市场
    第五节 完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一、加强实施SPS措施的规章制度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
        三、进一步使SPS措施科学化
        四、加强研究,提高市场准入谈判的能力和水平,打破国外对我农产品的技术壁垒
        五、加强实施SPS措施的国际交流
        六、加强与SPS措施有关的信息化建设
        七、加强实施SPS措施的技术保障
        八、努力提高公民的检疫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上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范围
        二、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
        三、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规定
        四、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规范的具体进出境动物检疫措施
第二章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第一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检疫内容和检疫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具体检疫制度和检疫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检疫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在规范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原因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三、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 WTO《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有关规定及主要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一节 WTO《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有关规定
        一、《SPS协定》的应用范围与涵盖领域
        二、《SPS协定》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的梳理
        二、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立法目的
        三、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的检疫范围
        四、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运输工具检疫
        五、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内容和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和检疫措施方面的规定
        六、主要发达国家有关进出境动物检疫规定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构想
    第一节 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总体思路
        一、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二、完善进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法律制度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有效的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入侵防御体系的法律屏障
        三、完善出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法律制度的重点在于建立起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出境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律屏障
    第二节 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形成的有效检疫规范应及时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一、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具体检疫内容和检疫范围的规定
        二、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具体检疫制度、检疫规定和检疫措施方面的规定
    第三节 完善追究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完善追究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行政责任的规定
        二、完善追究严重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设置
        三、完善追究检疫人员违反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第四节 创设对我国有利而WTO规则没有禁止的新的检疫制度
        一、充分利用“存在科学依据”制定严格的检疫措施
        二、充分利用《SPS协定》第5条第3款的规定
        三、充分利用《SPS协定》中未明确提及的因素,即所谓的“科学以外”的因素
        四、充分利用《SPS协定》提出的三类预防措施
    第五节 制定完善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有效实施法律的原则规定
        一、针对法律的一些原则规定,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行政法规,并及时制定有关具体的规章规范进出境动物检疫制度
        二、针对法律规定有漏洞,而又急需规范的,及时颁布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进行规范
        三、针对法律没有规定,而国务院已经针对某类产品的监督管理颁布行政法规的,及时制定规章给予规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理论和方法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
        1.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2.1.3 竞争优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世界水果贸易市场及其政策
        2.2.2 中国水果贸易政策变化
        2.2.3 农产品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2.2.4 农产品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基于CMS模型
        2.2.5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2.6 食品安全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2.2.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2.8 总结与评述
3 世界水果贸易及其国际竞争
    3.1 世界水果贸易的发展变化
    3.2 世界水果贸易市场及其流向
        3.2.1 欧盟市场
        3.2.2 亚洲市场
        3.2.3 北美市场
    3.3 世界水果贸易政策的变化
        3.3.1 关税壁垒
        3.3.2 非关税壁垒
    3.4 中国水果贸易政策的变化
        3.4.1 中国加入WTO
        3.4.2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变化
    4.1 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4.1.1 自然资源条件
        4.1.2 产量的增长
        4.1.3 品种结构的变化
        4.1.4 生产布局的变化
        4.1.5 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4.2 中国水果贸易量和贸易结构的变化
        4.2.1 贸易量的发展变化
        4.2.2 市场结构的变化
        4.2.3 品种结构的变化
    4.3 中国主要出口水果的贸易变化
        4.3.1 苹果的贸易变化
        4.3.2 梨的贸易变化
        4.3.3 柑橘的贸易变化
    4.4 中国水果的产业内贸易特征
        4.4.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4.4.2 中国水果的产业内贸易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流向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力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5.1 贸易引力模型介绍
    5.2 理论基础
        5.2.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5.2.2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5.3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因素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5.4 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
        5.4.1 模型设定
        5.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4.3 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潜力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水果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基于CMS模型
    6.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理论基础及其计算方法
    6.2 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6.3 中国对主要水果出口市场水果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6.3.1 东盟市场
        6.3.2 欧盟市场
        6.3.3 日本市场
        6.3.4 俄罗斯市场
        6.3.5 美国市场
    6.4 小结
7 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7.1 概念界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7.1.2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7.2 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
        7.2.1 中国各主要水果的国际竞争力
        7.2.2 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
        7.2.3 中国梨的国际竞争力
        7.2.4 中国柑橘的国际竞争力
    7.3 中国水果的价格竞争力
        7.3.1 中国苹果的价格竞争力
        7.3.2 中国梨的价格竞争力
        7.3.3 中国柑橘的价格竞争力
    7.4 中国水果的非价格竞争力
        7.4.1 产品质量
        7.4.2 品牌营销
    7.5 小结
8 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
    8.1 关税制度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
    8.2 技术性贸易壁垒
        8.2.1 食品安全法规
        8.2.2 产品合格认证
        8.2.3 植物检疫措施
    8.3 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以坚果为例
    8.4 植物检疫措施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案例分析
    8.5 其它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美国对中国苹果汁的反倾销案
    8.6 本章小结
9 世界水果出口国扩大水果出口的经验借鉴
    9.1 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营销: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
    9.2 营销组织与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印度葡萄产业的案例分析
10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非关税措施的新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国际贸易中非关税措施发展的新趋势
    (一) 非关税措施的涵义及分类。
    (二) 近十年来非关税措施的新发展。
三、非关税措施发展的特征及其盛行根源
    (一) 非关税措施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二) 非关税措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 非关税措施研究及谈判的趋向。
四、非关税措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一)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贸易限制的现状。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迅速上升。
        2.贸易救济措施仍是影响出口的重大贸易壁垒。
        3.知识产权问题成为出口的新制约因素。
    (二) 我国出口产品受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趋势。
    (三) 我国对进口产品实施贸易救济的情况。
五、非关税措施的积极应对与合理运用:对策与建议

(8)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检验检疫制度建设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导论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及与检验检疫的关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检验检疫制度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及其形成的机制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与运作的政治经济模型
    2.3 案例分析: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与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争端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及检验检疫工作的影响
    3.1 技术壁垒的消极作用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作用
    3.3 技术壁垒经济效应的综合分析
    3.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5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3.6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对检验检疫的要求
    3.7 案例分析:破解日本对中国鲜香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
4 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的国际比较
    4.1 美国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检验检疫制度
    4.2 欧盟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
    4.3 日本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
    4.4 澳大利亚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
    4.5 WTO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检验检疫制度的有关规定
    4.6 发达国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5 检验检疫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度建设与对策研究
    5.1 检验检疫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度建设
        5.1.1 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检验检疫制度建设的目标
        5.1.2 检验检疫制度安排的三个层面
        (1) 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体系
        (2) 检验检疫措施与机制
        (3) 检验检疫组织机构改革
        5.1.3 案例分析:中国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5.2 检验检疫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5.2.1 建立预警机制,监控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及影响
        5.2.2 实施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适应外贸需要
        5.2.3 加强检验检疫技术开发与研究
        5.2.4 依据WTO/TBT、WTO/SPS的有关规则,通过争端机制解决技术牲贸易壁垒问题
        5.2.5 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9)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与进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我国农业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
    第一章 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1 植物检疫工作管理体系
        1.1 出入境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1.2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1.3 全国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2 现行的植物检疫管理机构
    第二章 现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
        1 现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
        2 农业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植物检疫法规、规章
        3 与农林植物检疫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
        4 植物检疫的对象
        5 植物检疫范围
        6 植物检疫法规历史的沿革
        7 国际间与植物检疫相关的法规
    第三章 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1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
        1.1 已经完成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1.2 已分发各成员和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磋商或开放修订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1.3 正在起草和提交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2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2.1 国内已经完成和施行的农业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2.2 完成起草和在审定中的检疫措施标准
        2.3 正在或计划研制起草中的检疫措施标准
        3 出入境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及管理办法
    第四章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
        1 贸易全球化
        2 引种调种
        2.1 国内引种调种情况
        2.2 2001-2003年浙江省引种调种情况
        2.3 引进植物繁殖材料存在的问题
        3 外来入侵生物
        3.1 入侵种类
        3.2 传播途径
        3.3 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3.4 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情况
        3.5 国内外对外来入侵生物研究管理现状
    第五章 当前农业植物检疫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植物检疫法律法规不适应
        1.1 法律地位不适应
        1.2 宗旨不适应
        1.3 内容不适应
        2 机构设置不规范,管理体制不适应
        2.1 国内植物检疫和口岸植物检疫的矛盾日益突出
        2.2 农业检疫和林业检疫之间的纠纷不断
        3 用于检疫工作的人、财、物等基础工作不适应
        4 检疫技术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
第二部分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六章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基本原则及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1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基本原则
        1.1 关于SPS措施的定义
        1.2 科学措施的使用
        1.3 使用国际标准
        1.4 进行风险评估
        1.5 标准的对等和相互承认
        1.6 控制、检验和批准程序
        1.7 透明度原则
        1.8 纠纷解决
        1.9 管理
        2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2.1 对植物检疫制度建设的影响
        2.2 对我国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的影响
        2.3 对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影响
        2.4 对我国植物检疫传统做法的影响
    第七章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加入WTO后农业植物检疫面临的挑战
        1.1 防止有害生物传入的压力
        1.2 检疫标准国际化的压力
        1.3 保护国内市场的压力
        1.4 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
        2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植物检疫发展的机遇
        2.1 面临的压力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2.2 检疫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2.3 更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2.4 得到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3 加入WTO后植物检疫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3.2 完善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3.3 加强宣传和人员培训
        3.4 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3.5 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中国技术标准的制订
        3.6 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3.7 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3.8 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3.9 建立无法定检疫病生的出口基地
        3.10 加强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等重点外来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3.11 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3.12 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3.13 建立“三统一,四互通”高效反应机制
        3.14 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3.15 组建快速反应团队
        3.16 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
        3.17 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预防和控制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3 《植物检疫条例》
    4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5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试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
    8 《关于发布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通知》(农农发[1995]10号)
    9 《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的通知》(林护通字[1996]2号)
    10 《关于水果、花卉、中药材等植物检疫工作分工问题的函》(国务院办公厅1997年)
    11 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研究生就读期间撰写及发表论文
致谢

(10)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和方法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产生的背景和作用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3.1 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分析
    3.2 我国出口贸易中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分析
    3.3 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重要意义
    3.4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机制)建设情况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
    4.1 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4.2 对欧盟出口纺织品偶氮染料问题分析
    4.3 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案例分析
    4.4 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第五章 国际经验介绍
    5.1 各国现行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及运行机制
    5.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经验分析
第六章 我国如何构建自己的贸易技术措施体系
    6.1 普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6.2 如何构建自身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6.3 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6.4 政府在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及应对国际 TBT中的作用
    6.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
第七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加入WTO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检验检疫制度与WTO、WHO协调问题研究[D]. 阮孟烨.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D]. 吴义乾.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 江凌. 西南大学, 2012(11)
  • [4]WTO框架下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研究[D]. 魏东.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5]论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制度的完善[D]. 吴松浩. 复旦大学, 2009(S1)
  • [6]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霍尚一. 浙江大学, 2008(07)
  • [7]非关税措施的新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研究[J].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陆燕. 经济研究参考, 2006(43)
  • [8]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检验检疫制度建设与对策研究[D]. 汪彤华. 浙江大学, 2005(06)
  • [9]我国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与进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D]. 许渭根. 浙江大学, 2005(06)
  • [10]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 苏志文.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入世后如何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