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浅析歌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培勇[1](2021)在《YT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商业计划书》文中指出

谢文韬[2](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认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马赫[3](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徐佳露[4](2020)在《萨克斯在国内学习群体的调查及教学优化策略》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剧增,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培养孩子的艺术,萨克斯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快速发展,包括高校内的萨克斯教育和社会中的萨克斯教育。由于萨克斯教育发展进程加深,所以需要得出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的理论知识。本论文首先对我国的萨克斯教学发展进行分析,相对全面的调查了我国学习萨克斯的对象,收集并汇总了高校专业和社会业余萨克斯学习群体与教育相关的数据,并借助所得数据,对高校专业和社会业余学习萨克斯群体在萨克斯教育中具有的不足,针对二者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应的提出解决萨克斯教育问题的方法。

范瑶[5](2019)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文中指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既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极端重要性,并通过立法使未成年人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我国于二十世纪末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早期预防,在坚持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方针的基础上,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路,创立了科学有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早期预防的新格局,开创了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局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治安形势更加激烈动荡,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的诱因大为增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遇到了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此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教育、保护未成年人,有效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一代的健康成长,不仅引起了家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更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加强,运用法律武器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和作用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多年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时的情形相比,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对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的新情况应有法律上的应对之策;尤其是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实践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难以贯彻落实的难题,揭示了现有法律的不完善之处,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法律加以修正和完善。社会强烈呼唤修改和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使得我们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所有这些都为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契机和创造了可能。基于各方面的缘由,我们理应对现有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行重大修改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现实需求,让这部法律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本文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诞生背景为基础,介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情况、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理论指导,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完善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突出问题导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需要完善修改。本部分介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现状。从预防法诞生的基本情况、产生的积极影响、实践中反映的问题这三部分出发,论证了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强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与完善,既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题中之义,也是开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崭新局面的必经之路,由此为全文的展开打下基础。第二部分重视理性思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完善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揭示现实问题来寻找科学的对策,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性分析问题,做到科学立法。本部分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完善修改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首先,要理性看待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实施中的不足之处;其次,要重视理论的作用,正确理解和运用好“国家亲权”、“特殊保护”等理论,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修改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最后,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基础上,把握预防法完善修改的借鉴性、协调性与适度性,确保完善后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部分提出完善建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需要对症下药。根据问题导向形成完善的五大着力点。本部分共分为“家庭监护的完善”、“专门教育的改革”、“法律责任的落实”、“不良行为的界定”、“专业素质的培养”这五个小块,在剖析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提出个人对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具体建议。第四部分为结语。对本文涉及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完善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并对未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治建设进行展望。

李中良[6](2019)在《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文中认为问题青少年预防与教育是事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事项,刑罚威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慑止、遏制问题青少年“堕变”成犯罪青少年,正确对待刑罚威慑是在承认局限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而不是贸然地摒弃。刑罚威慑是客观存在的对问题青少年产生的震慑力、威慑力;而刑罚威慑理论(以下简称“威慑理论”)是根据刑罚威慑效能(以下简称“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或刑罚威慑预防犯罪作用机制“看待方式”而形成的某种关于刑罚威慑的主观理论,概言之,威慑理论是对刑罚威慑的“代言”、“表征”。要充分释放、展现出刑罚威慑内在固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作为“代言人”角色的威慑理论就必须精准“描摹”、“刻画”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滥觞于贝卡里亚(C.B.Beccaria)、边沁(J.Bentham)的威慑理论认为具有“理性”能力和“自由意志”的问题青少年会在大脑中对犯罪利、弊予以理性权衡、比较、算计,当封闭于大脑中的认知博弈过程运算出“犯罪之弊大于犯罪之利”的结果状态时,他们就会产生害怕、敬惧等心理状态并在这一认知结果状态的支配下基于“自由意志”而放弃犯罪,威慑效能也随之生成。威慑理论主张威慑效能形成过程由“刑罚信息和犯罪目标信息等的输入-犯罪利弊理性权衡、比较或算计-犯罪利弊认知博弈结果输出并支配相应行动”这三个相互独立、依次展开的子阶段组接而成,而这与以计算机为隐喻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中间加工、处理-信息输出”的观点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由此,完全可以将威慑理论看成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旗下产品”,概言之,威慑理论的认知视野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然而,以主客二元对立哲学观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第一代认知科学把认知看成是基于一定逻辑规则的符号表征-计算,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映照”下,这一认知观的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由“模糊”走向“澄明”。当第一代认知科学理论困境逐渐明晰之时,基于此视角而建立起来的威慑理也不可避免地被动“沾染”上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并错误“代言”、“表征”刑罚威慑,直接导致刑罚威慑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大打折扣。威慑理论困境既是刑罚威慑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大打折扣的“凭证”,也是敦促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由第一代到第二代认知科学转向的“宣言书”。由于威慑理论困境之源是作为其认知视野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就需要为威慑理论另寻一个“适恰”的认知视野。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和生成认知(enactive cognition)等研究进路和纲领实现了认知由“主客分离”的“笛卡尔剧场”(the Cartesian theatre)到“在世存在”(being in the world)的“海德格尔剧场”(the Heideggerian theater)的转换。第二代认知科学可以克服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固有局限,威慑理论借助第二代认知科学三条并列平行的研究进路(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生成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可以有效规避其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目前,威慑理论基于具身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尚未开垦(处将来式),基于情境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方兴未艾(处进行式),基于情境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初显端倪(转向程度介于具身认知和情境认知之间)。根据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生成认知研究进路重新审视威慑效能形成机制,威慑效能便不再是问题青少年封闭于大脑中对犯罪利、弊的离身式、脱域式运算结果,它是具身心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即时结果,身体和环境在具有即时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威慑效能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且不可被无视的作用。当以此“看待方式”审视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时,威慑理论认知视野便借助“具身-威慑理论转向”、“情境-威慑理论转向”和“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实现了由第一代认知科学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更换(这三种转向之间是一种并列平级而非逐层推进的关系),转向以后的“具身视野-威慑理论”、“情境视野-威慑理论”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可以有机整合形成“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威慑理论”,它是在主张威慑效能形成受到身体、外在情境影响的同时,亦强调威慑效能的即时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威慑效能是具身心智与外在情境结构耦合历史过程的涌现和生成。根据新型威慑理论可以引申出此前青少年犯罪理论工作者和实务部门“尚且没有”或“尚且大量没有”阐述过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根据“具身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刑法知识的具身学习;利用官方网站、宣传栏宣传刑法知识时把字体适当调小;引导问题青少年产生对帮教人员的身体接近或前趋动作;制作的刑法宣传材料、教材务求厚重;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变革法制(刑法)教育;教导被害倾向性高的人群以合理的身体行动方式应对犯罪青少年的侵害;教导被害倾向性高的人群加强行为锻炼并习得各种防范犯罪青少年侵害的技巧。根据“情境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设计青少年犯罪频发地带环境以使其成为(可能在此地实施犯罪的)问题青少年的刑罚威慑力的记忆存储地;把城市地标设计成能够传播刑罚威慑力的诸如监狱、法院和检察院等实体建筑;在问题青少年经常使用的犯罪工具上标记能够传播刑罚威慑力的“符号”;在青少年犯罪目标上标刻不易毁损的永久性标记,使犯罪目标成为可识别的从而提高犯罪青少年被抓获的可能性;以问题青少年的合作伙伴和亲友作切入点增强刑罚对他产生的威慑效能;根据延展认知理论变革法制(刑法)教育。根据“生成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避免被害人向问题青少年显现出“可以对其犯罪”的可示性;限制具有高度被害倾向性的被害人与问题青少年接触;降低被害人的被害受容性和提高被害人的被害敏感性;避免问题青少年出现过激行动;坚决杜绝问题青少年对犯罪技巧的学习;根据问题青少年实施犯罪时刑罚对其具体的威慑事实个性化的部署刑罚威慑策略。这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新颖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不仅可以充分展现、释放出刑罚威慑内在固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而且可以丰富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数据库”,还可以完善既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法律、法规。

陈蜜[7](2019)在《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显着特点就是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渴望独立,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信任。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却是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低下,对自己要求很低甚至没有要求,对学习没有目标,对自己的人生缺少规划,还不服从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管教。而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高峰期,在此期间,其身心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其性格也能因为积极干预得到重塑。那么,如何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主能力,就成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基于初中生的自主管理的现状,本研究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法对初中生的自主管理问题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其自主管理能力的缺乏不仅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缺乏正确自我认知、意志力薄弱等,也有客观原因如家长、教师包括学校在内的施教者的教育方式不当等。在这个基础上,研究者从学校、教师、家庭、个人四方面探讨了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认为要提升初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学习育儿技巧,从重教育结果转向重教育过程;学校应营造自主教育的文化氛围,在日常教育中提供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途径,并在学习和活动中对自主管理制度进行修正和改善;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德育与智育并重,在班级文化中倡导自主管理文化,并在班级中举行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提升自主管理意识,结合自身情况运用合理、有效策略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韦淑群[8](2019)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学生厌学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厌学问题,在现今的中学校园里,并不局限于少数学生,而是普遍的存在于广大学生群体中,这已成为当今教育学界的共识。学生的厌学问题影响深远,学生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等均与其密切相关,因此厌学问题已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阶段是学生求学的关键时期,也是厌学问题的高发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并提升其身心健康,针对高中生厌学的现状和成因,开展一系列针对厌学问题的心理团体辅导干预课程,并有效融入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厌学的干预作用,选择某校高中生32人作为实验组,另在其他厌学学生中随机抽取32人作为对照组。采取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团体干预,干预时间为每周和隔周连堂三个课时,持续三个月的时间跨度。设计方案从厌学的8个成因为每一次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包括家庭成因厌学态度、社会成因厌学态度、学校成因厌学态度、自身成因厌学态度、厌学情绪、厌学动机、厌学性格特征、厌学具体行为表现,将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剧这一心理干预技术有效结合,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干预。使用改编自陈雪松编制的《中学生厌学量表》进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测量,经过T检验分析,厌学心理量表数据显示: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厌学量表总分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总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在干预后实验组在厌学态度家庭原因、厌学态度社会原因、厌学态度学校原因、厌学态度自身原因、厌学情绪和厌学性格特征上显着低于对照组。本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在日常教学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以心理剧为主要方法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能够从多方面降低高中学生的厌学水平,能与学校教学课程相融合,彼此促进,值得在高中教学中推广。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高中学生的厌学状态,但仍无法完全降低高中学生的厌学水平,需要对个案进行一对一的后续跟踪辅导,二者相结合方能达到最好干预效果。

戴川[9](2019)在《社工介入社区党群服务的应用研究 ——以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党的历史方位转变期,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使得党群关系特别是社区党群关系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一是群众利益多样化,二是群众需求差异化,三是群众问题复杂化。本文期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群服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特质和工作方法与技巧,可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党群关系问题。同时还可以创新传统的社区党群服务方式、畅通社区党群沟通渠道,提升社区党群服务的品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本文以F社区党群服务——为老服务项目为例,通过无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的定性研究方法获取一手资料,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群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具体表现为“尊重案主”、“案主自决”、“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在社区老人、社区兴趣团体、社区党群工作者中的应用,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问题、需求评估分析,选择合适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针对社区老人个人或家庭的特殊问题、社区党群工作者的个人困扰,运用个案工作介入的专业方法;面对有共同需求的社区老人、社区兴趣团体、社区党群工作者,则采取不同类型的小组工作方法;针对社区整体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则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介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群服务,需要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群服务,创新了党群工作方式,提升了社区党群服务品质;畅通了党群沟通渠道,增强了社区党群服务效果;拓宽了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黄家周[10](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二、浅析歌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歌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三、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一、长住都市
        二、环绕都市活动
        三、混合型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萨克斯在国内学习群体的调查及教学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概述
        1.1.1 关于萨克斯接受度的研究
        1.1.2 以器乐学习兴趣培养为题的研究
        1.1.3 以萨克斯技术演奏为题的研究
    1.2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2.1 学术价值
        1.2.2 应用价值
    1.3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萨克斯艺术与教学概况
    2.1 萨克斯历史由来概括
        2.1.1 萨克斯艺术特点
        2.1.2 萨克斯艺术价值表现
    2.2 国内萨克斯教学发展
        2.2.1 国内萨克斯教学发展历程
        2.2.2 国内萨克斯教学发展情况
第3章 萨克斯教学在国内的学习群体调查
    3.1 现状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调查工具
        3.1.4 调查对象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学习理由
        3.2.2 学习形式
        3.2.3 学习实践情况
第4章 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调查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专业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现状与问题
        4.1.1 专业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现状
        4.1.2 专业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现存问题
    4.2 业余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现状与问题
        4.2.1 业余萨克斯学习群体的教学现状
        4.2.2 业余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现存问题
第5章 优化萨克斯学习群体教学策略建议
    5.1 优化萨克斯专业学习群体教学的策略
        5.1.1 改进萨克斯练习模式,提升萨克斯演奏水平
        5.1.2 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机会
    5.2 优化萨克斯业余学习群体教学的策略
        5.2.1 结合娱乐生活培养兴趣
        5.2.2 合理遴选培训机构与教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5.2.3 增进与教师间的良性互动
    5.3 拓展萨克斯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5.3.1 注重萨克斯音乐审美时代感
        5.3.2 注重萨克斯音乐多样性
        5.3.3 坚持萨克斯教学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内高校专业萨克斯学习群体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内社会业余萨克斯学习群体调查问卷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现状
    第一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中的问题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完善思路
    第一节 问题导向找准症结
        一、预防法结构设计待改进
        二、预防法处置规定不合理
        三、预防法职责归属不明确
    第二节 深入思考理性剖析
        一、思想上重视理论
        二、应用中体现价值
    第三节 科学立法把握“三性”
        一、把握好借鉴性
        二、把握好协调性
        三、把握好适度性
第三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根据家庭监护分类弥补漏洞
    第二节 推进未成年人专门教育改革
    第三节 分类落实预防犯罪工作责任
    第四节 建立未成年不良行为先议制
    第五节 提升未成年司法人员专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一)威慑效能
        (二)威慑理论
        (三)问题青少年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威慑理论的困境与转向可行性
    一、威慑理论的困境
        (一)威慑理论而非刑罚威慑的困境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视角下困境管窥
        (三)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
    二、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理论基础
        (一)第一代认知科学
        (二)第二代认知科学
    三、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可行性
        (一)具身-威慑理论转向
        (二)情境-威慑理论转向
        (三)生成-威慑理论转向
第二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具身认知
    一、“具身-威慑理论转向”与“具身视野-威慑理论”
    二、“具身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一)犯罪前刑罚预防:提高刑罚认知
        (二)犯罪中刑罚预防:设计被害人行动
        (三)犯罪后刑罚预防:增强威慑效能
    三、基于“具身视野-威慑理论”的身体预防模式构建
第三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情境认知
    一、“情境-威慑理论转向”和“情境视野-威慑理论”
    二、“情境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一)青少年犯罪频发地带环境设计和城市地标设计
        (二)标记青少年犯罪工具
        (三)标识青少年犯罪目标
        (四)基于合作伙伴和亲友增强威慑效能
        (五)延展认知视角下法制教育(刑法知识传授)的变革
    三、“情境-威慑理论转向”的独特意义
        (一)整合刑罚威慑情境化研究各进路
        (二)统合司法预防与情境预防
    四、基于“情境视野-威慑理论”的情境预防模式构建
第四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生成认知
    一、“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
    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一)犯罪前刑罚预防:被害人属性设计和问题青少年行动设计
        (二)犯罪中刑罚预防:强调动态性
        (三)犯罪后刑罚预防:关切差异性
    三、“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实现的多元价值取向嬗变
        (一)从静态到动态:威慑理念的嬗变
        (二)从一致到差异:威慑功能的嬗变
        (三)从客观世界到现象世界:威慑定位的嬗变
    四、基于“生成视野-威慑理论”的动态个性化预防模式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教育改革与发展
        1.1.2 学生自主发展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最新研究现状、研究成果
        2.1.1 关于学生自主管理概念的研究
        2.1.2 关于学生自主管理意义的研究
        2.1.3 关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
        2.1.4 关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2.1.5 发展趋势述评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初中生
        2.2.2 自主管理
        2.2.3 学生自主管理
3 研究过程
    3.1 研究的具体内容
    3.2 研究重点、难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3 研究的基本设计
        3.3.1 访谈提纲的编制
        3.3.2 个案的观察方案设计
    3.4 研究的主要方法
        3.4.1 观察法
        3.4.2 访谈法
        3.4.3 个案研究法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3.6 个案的基本情况
        3.6.1 个案所在学校的介绍
        3.6.2 个案所在班级的介绍
        3.6.3 个案的相关信息
4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1 初中生自主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
        4.1.1 初中生学习自主管理现状
        4.1.2 初中生活动自主管理现状
    4.2 个案自主管理的现状
        4.2.1 个案的成长环境
        4.2.2 个案的学习环境
        4.2.3 个案的校内、校外学习活动分析
    4.3 个案自主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4.3.1 个案自主管理能力偏低的主观原因
        4.3.2 个案自主管理能力偏低的客观原因
    4.4 个案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表现
        4.4.1 个案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表现
        4.4.2 个案的自主活动能力提升的表现
    4.5 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措施
        4.5.1 对家长的建议
        4.5.2 对学校的建议
        4.5.3 对教师的建议
        4.5.4 对学生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观察方案
附录C 访谈实录
附录D 观察记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Abstract of Thesis

(8)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学生厌学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诠释
        2.1.1 厌学的界定
        2.1.2 团体心理辅导
        2.1.3 心理剧
    2.2 研究现状
        2.2.1 厌学原因
        2.2.2 厌学的干预措施
3 高中学生的厌学成因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3.1.2 研究工具
        3.1.3 数据处理
    3.2 研究结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中学生厌学状况的人口学特征
        3.3.2 高中学生的厌学成因
4 高中学生厌学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对象
    4.2 心理剧式的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思路及内容安排
        4.2.1 心理剧式的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思路
        4.2.2 心理剧式的团体辅导方案的内容安排
    4.3 干预过程
        4.3.1 第一次课程
        4.3.2 第二次课程
        4.3.3 第五次课程
        4.3.4 第八次课程
5 干预结果与分析讨论
    5.1 结果
    5.2 分析讨论
6 结论与教育启示
    6.1 结论
    6.2 教育启示
7 创新与不足
    7.1 创新
    7.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中学生厌学量表》(节选)
    附件2:知情同意书
致谢

(9)社工介入社区党群服务的应用研究 ——以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1. 无结构访谈法
        2. 参与式观察法
    (四) 研究思路
二、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一) 文献回顾
        1. 关于党群服务的研究综述
        2. 关于社区党群服务的研究综述
        3.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党群服务的研究综述
        4. 对当前研究的综述
    (二) 核心概念界定
        1. 社会工作
        2. 党群服务
        3. 社区党群服务
三、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运行情况
    (一) 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背景
    (二) 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内容
        1. 需求调研,设计活动
        2. 链接资源,开展活动
    (三) 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社工的介入现状
        1. 社区党群工作者及社工站人员情况
        2. 社工在“一体两翼”组织架构中的角色定位
四、F社区党群服务困境及需求分析
    (一) F社区党群服务的困境分析
        1. 服务缺乏深度,党群联系不够
        2. 服务载体单一,形式老旧
    (二) F社区党群服务困境的原因
        1. 工作人员少,社区负担重
        2. 思维方式滞后,创新性不足
        3. 资源链接不充分,专业性有限
    (三) F社区党群服务对专业社会工作的需求
        1. F社区党群服务对“服务”的需求
        2. F社区工作者对“专业性”的需求
五、社会工作理念在F社区党群服务中的应用
    (一) “尊重案主”理念为出发点
        1. “尊重案主”理念的内涵
        2. “尊重案主”理念在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3. “尊重案主”理念在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效果
    (二) “案主自决”理念为引导
        1. “案主自决”理念的内涵
        2. “案主自决”理念在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3. “案主自决”理念在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效果
    (三) “助人自助”理念为目标
        1. “助人自助”理念的内涵
        2. “助人自助”理念在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3. “助人自助”理念在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效果
六、社会工作方法在F社区党群服务中的综合应用
    (一) 关注案主个体差异,巧用个案工作方法
        1. 社区高龄老人的个案应用
        2. 社区党群工作者的个案应用
    (二) 总结案主共同特征,妙用小组工作方法
        1. 社区老人的小组工作
        2. 社区兴趣团体的小组工作
        3. 社区党群工作者的小组工作
    (三) 注重党群关系的发展,合理运用社区工作方法
七、总结与反思
    (一) 结论
        1. 创新党群工作方法,提升了社区党群服务品质
        2. 畅通党群沟通渠道,增强了社区党群服务效果
        3. 拓宽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推动了社工专业的发展
    (二) 建议
        1. 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提升社区党群工作者专业性
        2. 扩大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空间,提升社区党群服务质量
    (三) 反思
        1. 项目反思
        2. 专业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四、浅析歌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YT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商业计划书[D]. 刘培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4]萨克斯在国内学习群体的调查及教学优化策略[D]. 徐佳露. 南昌大学, 2020(01)
  •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究[D]. 范瑶.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6]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D]. 李中良. 鲁东大学, 2019(06)
  • [7]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个案研究[D]. 陈蜜. 宁波大学, 2019(06)
  • [8]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学生厌学的干预研究[D]. 韦淑群.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9]社工介入社区党群服务的应用研究 ——以F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为例[D]. 戴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舞厅声反馈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