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心脏粘液瘤的意义

超声检查对心脏粘液瘤的意义

一、超声检查心脏粘液瘤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史进[1](2021)在《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生活质量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研究背景心房粘液瘤(Cardiac atrial myxoma,CAM)是最常见的原发于心脏的肿瘤,占所有原发及继发心脏肿瘤的50%-75%。大多数的心房粘液瘤都是良性的,90%为散发病例,且多起源于左心房的特定位置,以卵圆窝部位最为常见。目前多认为该疾病与卵圆窝位置存在潜在多向分化的心内膜下间充质干细胞有关。恶性的心房粘液瘤可具有多种起源,部分存在家族聚集的特点。心房粘液瘤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而缺少特异性,当瘤体较小、未阻塞心内通道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如瘤体较大或脱落填塞瓣口时可出现心慌、憋喘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猝死。一些不典型的症状也可能出现,比如低热、动脉栓塞(Carney complex心房粘液瘤多见)、乏力、晕厥、呕吐、心绞痛等。1954年Crafoord第一次成功地在人工心肺机支持下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整切除了心脏粘液瘤,自此手术成为治疗心房粘液瘤的唯一有效的手段,而经正中切口切除粘液瘤的手术入路至今仍为大部分心脏外科医师所选用。传统的正中开胸心脏手术的创伤主要来自于胸骨切开术和体外循环的应用,胸骨切开使胸廓完整性遭到破坏,而主动脉的阻断和心肌保护液的灌注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这两者是导致心脏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乃至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微创心脏外科也逐步发展,目前已有多种微创心脏手术技术应用于心房粘液瘤的临床治疗:经胸小切口的心房粘液瘤切除术、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以及全胸腔镜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等均有报道。这些微创手术利用新的技术和器械,通过重新设计的手术切口改变了手术入路,保持了部分或全部胸廓的完整性,使患者部分或者完全避免了正中开胸、纵劈胸骨的创伤。尽管各种微创手术方式大大减轻了手术入路的创伤,但粘液瘤切除手术需要体外循环辅助的问题却无法回避。我们以全胸腔镜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以及全胸腔镜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为理论和实践基础,使全胸腔镜不停跳心脏手术技术应用于心房粘液瘤的切除,这样不仅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同时也避免了体外循环的升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和心肌保护液灌注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将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和不停跳心脏手术技术以及外周体外循环技术相结合,以检验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目的收集并对比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全胸腔镜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以及正中开胸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探讨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条件下施行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为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队列:通过病案检索,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心房粘液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连续纳入研究(45例,失访3例);前瞻性队列: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上述两所医院确诊并施行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患者连续纳入本研究(56例,失访1例)。在回顾性及前瞻性队列中,根据切除粘液瘤所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纳入不同组别:采用全胸腔镜不停跳手术方式的患者作为全腔镜不停跳组(TMB),施行全胸腔镜停跳手术患者作为全胸腔镜停跳组(TMA),同期行正中开胸手术患者作为正中开胸组(MTM),同时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TMB组患者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和静吸复合麻醉,患者体位取右侧垫高10-15°,右手外展位。首先在右侧腋前线与胸骨中线交点打孔作为镜孔;在第二或第三肋间与右锁骨中线处打孔作为左手操作孔;在第五肋间与右锁骨中线连线交点外侧打孔作为右手操作孔。腹股沟皮纹下方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切开暴露股动静脉并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手术均在心脏跳动下完成,不再进行升主动脉阻断和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根据瘤体附着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心脏入路:选择房间沟入路切除左房粘液瘤,经右房切开直接切除右房粘液瘤。TMA组较TMB组增加游离上下腔静脉并套阻断带、升主动脉根部插灌注针及升主动脉阻断、心肌停跳保护液(HTK)灌注等过程,手术在心脏停跳下进行。MTM组行单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正中纵锯胸骨,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后自根部灌注HTK心肌停跳保护液,后切开右房及房间隔,直视情况下切除肿瘤。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或直接记录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随访资料等。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结果全组共97例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75例;年龄25-75岁,平均(50.5±14.0)岁;体重45-80Kg,平均(63.1±10.3)Kg。术前心脏彩超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46-70%,平均(59.3±4.8)%,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23-70mmHg,平均(43.8±12.8)mmHg。粘液瘤位于左心房者90例,位于右心房者6例,位于双房者1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无神经系统等重大并发症发生。TMB组体外循环时间50-168分钟,平均(91.2±24.4)分钟;无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长100-218分钟,平均(158.8±34.7)分钟。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2.9-16小时,平均(6.4±3.2)小时。监护室停留时间5-42小时,平均(17.2±8.8)小时。术后第一个24小时引流量10-500 ml,平均(76.0±92.0)ml。TMB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2例病人因引流较多分别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2u,无二次开胸止血。术后第一天及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提示无肿瘤残留,无相关瓣膜反流加重。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三组患者间除TMA组与MTM组在体重和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有显着差异外(P<0.05),余术前基线数据指标无显着差异(表1,图1)。TM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第一个24小时引流量方面均显着优于MTM组(P<0.05);TMA组患者在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第一个24小时引流量方面均显着优于MTM组(P<0.05);TMB组与TMA组仅在主动脉阻断时间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三组间在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表2)。结论1.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神经系统等严重并发症,短期随访显示无明显瘤体残留及瓣膜反流加重等表现,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良好。三组手术方式切除心房粘液瘤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2.TMB组无需胸骨切开、心脏停跳和心肌保护液灌注,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在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下进行手术,较MTM组显着缩短了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了术后第一个24小时引流量,该术式减轻了手术的创伤和心肌的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3.TMB组在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后3月心功能分级方面显着优于TMA组,提示全胸腔镜手术条件下,不阻断升主动脉的不停跳手术心肌保护更好、心肌损伤更小;4.MTM组手术适应症更广泛,对于有胸腔粘连、股动静脉异常、体重过大或过小等不适宜行腔镜手术和建立外周体外循环者,应用正中开胸手术更为合适。第二部分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研究背景心脏微创技术的出现使心脏手术的创伤减轻而手术效果不变,这也是微创技术的宗旨。而全胸腔镜不停跳心、脏外科技术即是一种新颖的微创心脏手术技术。心房粘液瘤患者在接受这种手术的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然而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来说,手术只是恢复健康身心的开始。在手术完成以后,手术带来的变化仍会对人产生广泛而深在的影响。手术后患者心功能受损、切口的创伤和瘢痕、疼痛、自尊心受损、抑郁的情绪等会导致其难以融入周围环境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结果。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医师和手术患者都更加关注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质量(Qualityof Life,QoL)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及价值体系中,个体对其自身的生存状态及其满意程度的自我感受。在医学领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概念是个体对生活中受到健康影响的重要部分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主要反映了受健康、疾病和治疗影响的生活质量。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健康所涉及的范围不再仅专指躯体无疾病的状态,而是包含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适应等诸多方面的一种综合状态。健康的定义被不断更新,同时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评价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不仅需要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要评估接受这种治疗后患者的健康水平,即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因此,接受全胸腔镜不停跳心脏粘液瘤切除术的病人能否较接受全胸腔镜停跳手术、正中开胸手术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比接受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全胸腔镜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以及正中开胸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患者随访情况及调查问卷结果,评价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尤其是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工作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以及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心房粘液瘤,并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结果符合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双向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月前手术患者纳入回顾性队列,余纳入前瞻性队列。根据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将被其分为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TMB)组、全胸腔镜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TMA)组和正中开胸心房粘液瘤切除术(MTM)组。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使用下列组合量表收集数据:1,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2,病人日常自理能力及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量表(Barthel评分表);3,医学研究结局简短量表(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ry,SF-36);4,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自我接纳心理量表(Self Admission Questionnaire,SAQ)。量表填写时间距手术时间≥3个月。调查量表采用长沙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问卷星系统(网址:www.wjx.cn)进行编制,除上述标准量表外,还包括一般资料和部分手术资料的收集项目。量表实行微信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并通过设置必选提交项、控制填表时间下限等条件进行质量控制。量表结果经归纳后形成资料表格,按照赋分原则赋分并合计成表。数据收集后由IBM SPSS Statistics 20.0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本调查收回问卷共计97份。三组被调查者在性别和年龄分布,婚姻状况以及性格构成方面无明显差异;仅在文化程度方面有显着差异。通过对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心功能情况的统计,三组被调查者术前心功能分级的构成无显着差异;三组被调查者术后3月的心功能分级的构成存在显着差异。TMB组术后心功能I级(85.2%);Ⅰ级和Ⅱ级(100%)占比均显着高于TMA和MTM组(P<0.05)。TMB和TMA组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PT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TM组(P<0.05):TMB组0级疼痛者占48.2%,TMA组占56.0%,而MTM组仅占8.9%;TMB、TMA组疼痛不影响睡眠者的比例和需使用止疼药患者的比例远低于MTM组,PTPS发生率在TMB、TMA组仅占22.2%和20.0%,而在MTM组占66.7%。对反映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Barthel量表赋分分析,TMB组术后1周时,自理能力达到无依赖及轻度依赖者占70.3%,TMA组无依赖及轻度依赖者占56.0%,而MTM组重度依赖者占71.1%,TMB和TMA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显着优于MTM组(P<0.05)。根据SF-36量表赋分统计结果,三组被调查者在生理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及心理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两个维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TMB、TMA两组在这两个维度较MTM组被调查者得分更高。术后三组被调查者在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GSE)和自我接纳感(Self Admission,SA)的得分也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TMB和TMA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纳感。结论1.TMB和TMA组较MTM组患者术后疼痛更加轻微,PTPS发生率更低。因此,全胸腔镜术式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有明显优势;2.TMB和TMA组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相关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纳感均明显优于MTM组,两组患者较MTM组术后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恢复更快、更好,采取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3.TMB组术后3月的心功能显着优于TMA组,提示同样采取全胸腔镜术式,采用心脏不停跳方式的患者心肌保护更好、心功能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佳;4.临床工作中,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心功能较差、采用正中开胸术式、疼痛剧烈的患者需要加强重视并及时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指导。

田钦南,陈祎,李燕君,李美笑[2](202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对心脏黏液瘤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择取60例心脏黏液瘤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8例位于右心房,42例位于左心房,瘤体体积最大为7.5×5.4×3.7 cm,最小为2.0×1.4×1.1 cm。在超声诊断图像、回声诊断结果、活动范围诊断结果、瘤体形态诊断结果、瘤蒂特征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心脏黏液瘤,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将瘤体形态、位置、体积、瘤蒂特征以及回声等显示出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张琳[3](2020)在《原发性心脏肿瘤特点 ——附2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讨论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通过北京医院住院患者病案系统,收集2010年1月1 日~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医院住院治疗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5年第4版《WHO肺、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1为依据,以心房、心室、间隔、心包与心脏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心脏占位、心脏赘生物的排列组合为关键词,分别检索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入选标准:(1)有明确影像学检查或病理资料证实为心脏、心包占位病变;(2)收住院,资料齐全患者。排除标准:(1)心腔内血栓形成或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等其他占位病变;(2)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心脏转移;(3)患有心脏肿瘤但已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根据上述检索策略共检出35例患者。包括:“左房粘液瘤”13例、“左房占位”1例、“左室占位”3例、“右房粘液瘤”2例、“右房血管肉瘤”1例、“右房平滑肌瘤”1例、“右房占位”4例、“房间隔血管瘤”1例、“心包间皮瘤”2例、“心包血管肉瘤”1例、“心包占位”6例。除外心包囊肿3例、肺腺癌心心包转移2例、直肠腺癌心包转移1例、慢性心包炎1例、心房内血栓形成1例,共纳入研究27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心脏粘液瘤组(n=18例)、非粘液瘤组(n=9例),其中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6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临床表现、合并症、瘤体位置、辅助检查诊断意义、治疗及预后的差异。研究结果:1、共2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年龄23~87岁(61.3±17.4)岁,男性12例、女性15例。接受手术治疗19例,8例未接受手术治疗,其原因为高龄、合并症多不能耐受手术3例、心脏恶性肿瘤伴广泛转移不宜手术1例、患者拒绝手术3例、患者术前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不能耐受手术1例。获得病理样本19例,病理诊断提示心脏粘液瘤14例、心脏血管肉瘤1例、心包血管肉瘤1例、心包间皮瘤1例、血管瘤1例、平滑肌瘤1例。另外8例根据影像特点判断为粘液瘤4例、良性肿瘤1例、心脏恶性肿瘤3例。2、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两组,有症状组2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13例(48%)、胸闷10例(37%)、气短5例(19%)、脑及外周动脉栓塞5例(19%)。无症状组7例,均因体检或行影像学检查时无意发现心脏肿瘤而就诊。无症状组合并慢性病比例高于有症状组患者,主要合并症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COPD、哮喘、糖尿病、高脂血症。3、27例患者中25例行超声心动检查,超声诊断为心脏粘液瘤17例,诊断为心脏占位6例,另有2例心包病变患者(包括心包间皮瘤1例和心包血管肉瘤1例),超声心动未查出心包结构异常,仅提示有大量心包积液。15/17例心脏粘液瘤位于左心房。心包间皮瘤和血管肉瘤均为CT、MR检出,心包间皮瘤患者以发现大量心包积液入院。恶性心脏肿瘤胸片可见胸腔、心包积液表现。胸片检查在5例恶性中脏肿瘤提示合并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余22例患者未见特异性诊断意义。27例患者心电图均无特异性改变,对诊断无特殊提示。4、27例患者,共随访24例,中位随访7.5个月(2~92个月)。心脏恶性肿瘤共随访5例,其中院内死亡1例,为心脏血管肉瘤;1例术后7个月死亡,为心包间皮瘤,其余3例均在出院后2个月内死亡,分别为心脏血管肉瘤1例、心包血管肉瘤1例、另1例为PET-CT诊断的心脏恶性肿瘤,提示心脏恶性肿瘤预后极差。良性肿瘤随访21例,1例87岁心脏粘液瘤患者于诊断1个月后死于合并疾病,其余心脏良性肿瘤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及复发。3例外地患者失访。研究结论心脏肿瘤是一类罕见实体肿瘤,本研究提示心脏原发性肿瘤中良性肿瘤多见,肿瘤部位多位于左心房,肿瘤病理类型以粘液瘤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以贫血、胸闷、气短最为常见。心脏超声检查方便、准确,为首选检查;心包肿瘤CT检查更为准确。对位置特殊或怀疑恶性倾向,MR检查可较准确判断良性肿瘤病理类型,PET-CT能够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决定其预后,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血管肉瘤等恶性肿瘤手术效果不佳、预后极差。

黄丽[4](2020)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心脏粘液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心脏粘液瘤(Cardiac Myxoma)在心脏肿瘤(Cardiac Tumors,CTs)患者中较为常见,年龄一般发生在30-60岁之间,儿童比较罕见。心脏粘液瘤发生的位置通常在左心房(Left Atrium,LA),也有少部分出现在右心房(Right Atrium,RA)以及其他部位。大部分的心脏粘液瘤是散发的,不过,部分卡尼复合征(Carney complex,CNC)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心脏粘液瘤。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家族,可以特异性地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并且参与ECM的重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是MMPs的内源性特异性抑制剂,参与调解MMPs的活动。MMPs表达和调控的失衡与多种疾病有关,比如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因此,目前有大量关于MMPs和各种疾病的关系的研究。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心脏粘液瘤患者在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级、栓塞表现下MMPs/TIMPs在心脏粘液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从而了解可能与心脏粘液瘤发病过程相关的因素。目的:1.比较心脏粘液瘤患者在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级、有无栓塞表现时超声心动图主要检测指标的区别;2.研究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级、有无栓塞表现对心脏粘液瘤组织中MMPs、TIMP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4月-2019年5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诊断为心脏粘液瘤并接受心脏肿瘤切除术的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Ⅱ级组(A组)和心功能III-IV级组(B组);根据有无栓塞表现分为栓塞组(I组)和无栓塞组(II组)。2.检测内容:收集16例患者临床资料,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均对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和短轴缩短率(LVFS)。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例患者心脏粘液瘤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mRNA表达水平,根据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心功能Ⅰ-Ⅱ级组(A组)和心功能III-IV级组(B组)比较,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年龄小于心功能III-IV级的患者,两组的超声心动图各监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栓塞组(I)和无栓塞组(II)比较,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2.心功能Ⅰ-Ⅱ级组(A组)和心功能III-IV级组(B组)比较,MMP-2、MMP-9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栓塞组(I)和无栓塞组(II)比较,MMP-2、MMP-9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心脏粘液瘤患者症状以瓣膜相对性狭窄与栓塞事件(瘤体脱落)为主。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首要辅助检查。一旦发现心脏粘液瘤,应该及时行手术治疗。2、心脏粘液瘤患者在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级、有无栓塞表现时心脏粘液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主要检测指标无明显区别。3、心脏粘液瘤患者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级、有无栓塞表现对心脏粘液瘤组织中MMPs、TIMPs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葛尧,沈春健,高顺,刘超,南洋,曲胜,付嘉玉,吴文哲,吕晓南[5](2019)在《心脏粘液瘤导致栓塞事件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响栓塞事件发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并经手术切除38例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27例,年龄32~75(50.00±16.12)岁。将患者分为非栓塞组与栓塞组,总结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导致栓塞的因素。结果非栓塞组26例,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22例(84.62%),心悸14例(53.85%),心绞痛4例(15.38%),心衰1例(3.85%);栓塞组12例,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者4例(33.33%),心悸3例(25%),心绞痛1例(8.33%)。非栓塞组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5.71±1.63)cm,栓塞组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4.52±1.88)cm,栓塞组肿瘤最大直径与非栓塞组肿瘤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栓塞组2例术前发生心房颤动,栓塞组5例术前发生心房颤动,栓塞组更易发生心房颤动(P<0.05)。结论心脏粘液瘤患者发生心房颤动与栓塞事件密切相关,粘液瘤大小与栓塞事件发生无确切关系。

贺逢孝,王玮璠,王石雄,王炜,马麒,薛羽,柳德斌,高秉仁,孙婧[6](2019)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左心房粘液瘤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左心房粘液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5.1±15.4)岁;正中开胸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49.4±11.9)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与正中开胸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和术后输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3~106个月,两组患者粘液瘤术后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开胸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比较,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作为左心房粘液瘤治疗的常规术式。

黄骊[7](2018)在《犬心脏退行性瓣膜疾病的超声检查与治疗的回顾分析》文中指出退行性瓣膜疾病常发于老年犬,常发品种为博美、迷你贵宾、吉娃娃犬和北京犬等。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甚至发生晕厥。听诊可发现不同级别的心杂音。目前对于退行性瓣膜疾病较为准确诊断的手段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彩色心脏超声检查。通过该检查,可观察心脏各腔室容积、心室壁厚度改变,返流情况,各瓣膜尤其是二尖瓣退变等情况。本研究选取19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不耐受,甚至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早晚咳嗽尤其严重,且听诊发现有不同程度心杂音的临床门诊病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它们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心杂音和心脏彩色超声结果以及部分病例的后期跟踪治疗等。本研究选取的心脏病发病犬只年龄在5岁-13岁,患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不耐受,运动后喘气严重,严重时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早晚咳嗽尤其严重;听诊发现Ⅰ级心杂音1例,Ⅱ级心杂音2例,Ⅲ级和Ⅳ级心杂音分别为3例,Ⅴ级心杂音6例,Ⅵ级心杂音4例;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到不同严重程度的二尖瓣瓣膜脱垂,以及不同速度的二尖瓣瓣膜下返流;通过心脏彩色超声测量,发现14个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和左心房扩张,3个病例发生全心的扩张;根据心脏病ACVIM分级系统分级,2个病例为B2级,14个病例为C1级,2个病例为C2级,1个病例为D2级。结合症状分级、听诊分级和退行性瓣膜疾病病例的心超结果,制定了以匹莫苯丹、速尿、贝那普利的联合用药方案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治疗。其中5例病例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另外14个未经过治疗的病例,其中10例死亡,2例B1级病例存活,2例C1级病例存活但症状仍然严重。以上研究表明,临床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结合可为退行性瓣膜疾病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匹莫苯丹、速尿、贝那普利的联合用药可作为退行性瓣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魏柯[8](2018)在《Carney complex(卡尼复合征)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表现与外科预后》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Carney complex心脏粘液瘤与散发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结果,为Carney complex心脏粘液瘤的患者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574例在我中心接受心脏粘液瘤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中10名心脏粘液瘤患者被诊断为Carney complex,分别为2名男性(20%)和8名女性(80%)。平均年龄为32.90±14.37岁(范围:14.00-57.00岁)。8例患者(80%)有典型分布的斑点样皮肤色素沉着,7例患者(70%)有一级亲属受累,4例患者(40%)既往有心脏粘液瘤切除史。同时合并的心脏病变包括2例中、重度二尖瓣返流,1例三尖瓣返流。平均随访时间为.104.70±41.02个月(范围54-169个月)。比较Carney complex中心脏粘液瘤和散发心脏粘液瘤在年龄、性别、动脉栓塞率、心脏粘液瘤多发性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Carney complex心脏粘液瘤在总体心脏粘液瘤中的发病率为1.74%。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左心房。所有病人手术后没有早期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56.63±11.58个月。1例患者(10%)在第二次手术后40个月因脑栓塞死亡。Carney complex心脏粘液瘤与散发性心脏粘液瘤患者在年龄,动脉栓塞率,心脏粘液瘤多发率及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我们的经验,手术切除Carney complex患者的心脏粘液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与散发心脏粘液瘤相比,Carney complex心脏粘液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早,无显着性别差异,血栓事件发生率更高,常见多发肿瘤,术后复发率更高,鉴于这些临床差异,对于Carney complex的患者,外科手术应更加积极,切除需要更加仔细彻底,术后需长期按时随访。

李荣[9](2018)在《心脏粘液瘤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实验室检查探究心脏粘液瘤患者术前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提高诊疗水平,避免心脏粘液瘤相关的栓塞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0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粘液瘤摘除术,且术后均有病理结果确诊的185例心脏粘液瘤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发生栓塞事件分为栓塞组(27例)与非栓塞组(1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临床合并症),瘤体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瘤体外观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特点、活动度、基底宽度、附着位置)及术前血液学参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心脏粘液瘤患者术前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1)栓塞组与非栓塞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及术前临床合并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LVEF、瓣膜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及瘤体的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粘液瘤的形态、活动度、基底宽度及附着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液学指标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等因素与心脏粘液瘤血管栓塞的发生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显着有关(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瘤体基底宽度[OR=1.152,95%CI(0.761-1.743),P=0.013]、附着位置[OR=2.534,95%CI(1.031-6.226),P=0.043]、术前FIB>5g/L[OR=2.877,95%CI(1.125-7.357),P=0.027]是心脏粘液瘤患者发生血管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粘液瘤的形态、活动度、基底宽度、附着位置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脏粘液瘤患者术前发生血管栓塞事件密切相关。瘤体的基底宽度、附着位置、FIB>5g/L是心脏粘液瘤患者发生血管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安排手术治疗,并在术中谨慎操作,警惕血管栓塞、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龚倩[10](2017)在《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予以经胸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学诊断后确诊的47例心脏粘液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为单发心脏黏液瘤,其中有左房黏液瘤40例,7例右房粘液瘤,最大瘤体投影面积为5.5cm×4.3cm,最小瘤体投影面积1.4cm×1.2cm;40例瘤体为椭圆形,7例为分叶状瘤体;瘤体边缘光滑者32例,瘤体边缘毛躁者15例;以手术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与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经胸心脏超声的诊断率为95.74%,对比无显着意义(χ2=2.10,P>0.05)。结论:心脏黏液瘤予以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高,可清晰显示瘤体形态,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对心脏粘液瘤的早期诊断效果确切。

二、超声检查心脏粘液瘤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检查心脏粘液瘤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生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全胸腔镜不停跳粘液瘤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粘液瘤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治疗现状及展望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图像、活动范围诊断
    2.2 瘤体形态诊断结果
    2.3 瘤蒂特征诊断结果
    2.4 诊断结果
3 讨论

(3)原发性心脏肿瘤特点 ——附2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名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收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心脏肿瘤的诊断
    2.3 治疗和预后
3. 讨论
    3.1 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3.2 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
    3.3 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
        3.3.1 粘液瘤及其栓塞症状
        3.3.2 病理类型、治疗和预后的相关性
4.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原发性心脏肿瘤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心脏粘液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背景与前言
    1.1 心脏粘液瘤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1.1 研究对象
        2.1.2 分组
    2.2 材料
        2.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2.2.2 抗体信息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引物合成
    2.3 标本采集与保存
    2.4 收集临床资料
    2.5 手术治疗
    2.6 RT-PCR
    2.7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收集结果
    3.2 不同分组下的超声心动图指标
    3.3 不同分组MMP-2、MMP-9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心脏粘液瘤临床分析
    4.2 心脏彩超指标
    4.3 心脏粘液瘤与MMPs/TIMPs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左心房粘液瘤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7)犬心脏退行性瓣膜疾病的超声检查与治疗的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退行性瓣膜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1.2 退行性瓣膜疾病的品种相关性
    1.3 退行性瓣膜疾病的基本症状
    1.4 退行性瓣膜疾病的心脏彩色超声表现
        1.4.1 二尖瓣二维下的改变
        1.4.2 左室M型超声心动图改变
        1.4.3 左心房的评估
        1.4.4 多普勒超声心动评估
    1.5 心脏病以及心脏杂音的分级
    1.6 退行性瓣膜疾病的治疗
        1.6.1 匹莫苯丹
        1.6.2 呋塞米(主流利尿剂)
        1.6.3 ACEI
        1.6.4 螺内酯
        1.6.5 西地那非
    1.7 国内外关于心脏超声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7.1 心脏超声的研究进展
    1.8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类别
        1.8.1 M型超声
        1.8.2 二维超声
        1.8.3 多普勒超声
        1.8.4 连续波多普勒
        1.8.5 脉冲波多普勒
        1.8.6 彩色血流多普勒
        1.8.7 三维超声
        1.8.8 介入超声
        1.8.9 心脏超声造影
    1.9 试验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诊断设备仪器以及治疗药物
        2.2.1 诊断所需设备仪器
        2.2.2 治疗药物
    2.3 试验方法
        2.3.1 病例相关信息及症状
        2.3.2 听诊
        2.3.3 心脏彩色超声操作
    2.4 试验结果
        2.4.1 动物基本信息、症状与心杂音
        2.4.2 临床检查结果
        2.4.3 心脏彩色超声结果
        2.4.4 典型病例的检查诊断与治疗结果
    2.5 分析和讨论
        2.5.1 品种,体重,年龄与性别
        2.5.2 症状与心脏超声结果对比
        2.5.3 心杂音与心脏超声结果对比
        2.5.4 治疗结果
    2.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Carney complex(卡尼复合征)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表现与外科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数据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表1 CNC的诊断标准
    表格2
    表格3
    图1
    图2
    注释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心脏粘液瘤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2.2 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3 讨论

四、超声检查心脏粘液瘤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胸腔镜不停跳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生活质量研究[D]. 史进. 山东大学, 2021(11)
  • [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价值[J]. 田钦南,陈祎,李燕君,李美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8)
  • [3]原发性心脏肿瘤特点 ——附2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 张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心脏粘液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 黄丽. 南昌大学, 2020(08)
  • [5]心脏粘液瘤导致栓塞事件的临床分析[J]. 葛尧,沈春健,高顺,刘超,南洋,曲胜,付嘉玉,吴文哲,吕晓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9(06)
  • [6]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左心房粘液瘤的病例对照研究[J]. 贺逢孝,王玮璠,王石雄,王炜,马麒,薛羽,柳德斌,高秉仁,孙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9(01)
  • [7]犬心脏退行性瓣膜疾病的超声检查与治疗的回顾分析[D]. 黄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8]Carney complex(卡尼复合征)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表现与外科预后[D]. 魏柯.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9]心脏粘液瘤血管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D]. 李荣.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 [10]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分析[J]. 龚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02)

标签:;  ;  ;  ;  ;  

超声检查对心脏粘液瘤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