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

一、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论文文献综述)

于振琳,张若楠,孙燕芳[1](2020)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国CIO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CIO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权威调查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一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外优秀CIO的行业分布及产业分布,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分析出我国CIO的工作聚焦点,找出我国CIO当前的职业发展壁垒及未来发展方向。从数字化转型角度对我国CIO在企业中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李雅鸿[2](2016)在《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IT治理领域更多的是集中于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对IT治理与企业价值和绩效的虽有涉及,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略了IT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忽略了IT治理是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导致了IT投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按照战略信息协同理论、制度环境理论、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理论等观点,有必要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对IT治理进行研究,将IT治理目标与企业业务目标协同一致,将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所面临的法规标准制度环境引入IT治理模型,在辨析IT治理作用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和机理的同时,探索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并实证研究IT治理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从价值链的角度构建企业IT治理体系。同时,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在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其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绩效,是值得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以IT治理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IT治理对企业价值和绩效的影响作用。首先,进行了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IT治理的概念内涵、IT治理的研究问题、IT治理的分类和经典模型,并对国内外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评述;其次,依据企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对IT治理的研究概念重新整合,将其划分为四个维度,以此构建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探索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和对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命题;然后,利用国内三板挂牌企业的经验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实证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最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结构方程、多元回归等方法对600份问卷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考察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和根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第一,对IT治理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价值链”角度拓展了IT治理的研究内容。依据战略信息协同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制度环境理论、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理论等观点,剖析了IT治理影响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将企业价值目标、企业内外部资源和IT治理三个维度与企业所处的特殊的法规标准环境联系结合起来,提出企业IT治理体系的ROGE概念模型,构成一个四维立方体的体系结构。第二,依据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边界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从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两个维度对企业价值进行了剖析,分析了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了价值链视角下IT治理的作用,以及IT治理的本质和公司治理的关系,阐述了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文中研究认为在价值链视角下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构了企业价值链并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解析了IT治理、法规标准、IT能力、企业绩效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和概念模型。第三,IT治理与企业价值具有正向相关性,是影响和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IT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证数据检验的基础上,得出IT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因素影响最大,由于利益相关者性质不同,目标诉求不同,只有对IT治理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高企业IT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第四,IT治理对企业绩效有多个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营绩效、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其中对运营绩效的影响最大。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投入产出等经济效益方面,而不是体现在企业中的组织机构方面,不过IT治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影响到IT治理的落地问题。在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治理必须和IT治理紧密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好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防控工作。第五,IT治理并非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而是经过IT能力路径作用于企业绩效,影响到企业绩效的变化,而IT能力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来影响企业绩效。IT能力通过IT与企业业务匹配程度、基础设施的投入、IT人才力量、IT部门合作能力四条路径影响企业绩效,其中IT与企业业务匹配程度和IT人才力量的影响力最大。IT治理通过IT能力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当纳入IT能力的中介效应时,IT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不再存在直接的显着性关系。以往的研究中关于IT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显着性关系,只是统计意义上的而非是理论上的定量式的作用关系。最后,依据制度环境理论,剖析了法规标准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IT方面各种法规标准通过IT治理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作用和积极影响,法规标准环境是我国企业IT治理的关键前驱动力。企业在遵循国内外相关先进IT治理标准和法律规范时,是会增加一定的治理成本,但其提升IT能力水平和改善企业绩效的效果是显着的。

吴勇毅[3](2016)在《CIO制度构筑“互联网+”时代战略高地》文中提出当整个社会开足马力向智能化迈进,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互联网+",中国CIO的职业角色开始悄然转变:从传统技术型上升为领导管理型,从企业支撑者上升为战略规划者……新时期的企业CIO被定义为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布局者、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者、企业信息化资源的

王玮,徐梦熙[4](2015)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部门角色的演化模式——基于珠江啤酒集团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从最初的取代手工操作工具发展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离不开IT部门角色的充分发挥。本文以珠江啤酒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信息化过程中IT部门角色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竞争战略与IT战略相互适配和协同演化的过程中,IT部门通过与企业高层、首席信息官的循环互动将自身角色从技术层面推向战略层面。本文总结了IT部门角色演化的过程模型和动态机制,期望对企业成功利用信息系统获取竞争优势有所启发。

张延林,肖静华,谢康[5](2014)在《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匹配研究述评》文中提出信息系统(IS)与业务战略匹配是实现IS战略价值并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国企业在匹配问题上面临更大挑战。对此,该文首先从知识、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四个维度对静态匹配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同时梳理了动态匹配的三种理论视角;然后提炼出这四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制约,最后结合中国情境指出本土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

张延林,肖静华,李礼,谢康[6](2014)在《业务成功历史、CEO信念与先验匹配①②——社会维度视角下IT与业务匹配的中国情境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现有IT与业务匹配研究存在两个理论盲点:一是社会维度匹配隐含CIO地位较高的情境假设而无法解释CIO地位较低的情境;二是知识维度匹配侧重"已实现"战略而未探讨"意图"战略.针对CIO地位较低、IT成功历史和共享知识不足的情境下如何实现社会维度匹配问题,根据战略管理理论提出"前因—先验匹配—后验匹配"的理论框架,通过中国情境下的单案例探索性研究,提出业务成功历史、CEO信念可以弥补IT成功历史、共享知识及当前匹配实践的不足,正向影响先验匹配,先验匹配再转化为后验匹配,从而形成新情境下社会维度匹配实现机制的理论构建,为中国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张苗苗[7](2013)在《CIO职业前景广阔 群体职能地位有待提升》文中认为() () () () () () () () () () () () () () () 作为一个群体,CIO在2013年有什么样的表现?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有怎样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满?

张延林,肖静华,谢康[8](2013)在《小小的IT经理能实现IS与业务战略匹配吗》文中研究指明IS与业务战略匹配往往需要得到高管支持以及IS与业务战略之间的联系,这不仅给职位较低的IT经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是大多数中国企业信息化实践的管理难题。为此,本文通过MW公司的案例探索,首次构建了基于拼凑理论视角理论的IS与业务匹配模型,认为资源拼凑、议题营销和网络拼凑可以作为迎接挑战的方法,而制度拼凑、IS模块与业务动态适应可以打破资源限制,促进IS与业务战略匹配。本研究联结并深化了拼凑理论、议题营销和IS与业务匹配,形成CIO地位低情境下IS与业务匹配实现机制的过程理论构建,对大多数中国企业信息化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王玮,夏辰安,董小英,姚乐[9](2013)在《CIO,大家熟悉吗?》文中认为要保增长,要在全球胜出,而没有CIO的企业是不行的随着中国企业从创业阶段逐步成长为规模化、全球化运作的企业,由CIO领导的IT部门正在努力从"后台支持部门"转型成为推动业务、提高竞争力的"业务合作伙伴"。然而,由麦肯锡和北京大学联合进行的"2012中国信息化领导力和CIO调研"项目对80多位中国各行业企业的CIO和信息技术高管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中国企业的平均IT投入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多数企业高管仍持有

赵樊[10](2013)在《麦肯锡王玮:中国信息化领导力需加速提升》文中研究表明很多企业业务领导在对IT进行评价时,认为"IT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很多企业都将IT当做支出,而IT所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很多企业都不能明确的表达出来。如果IT能为企业带来收入的提高,运转效率提升,IT投资也就不算贵了。毋庸置疑,中国经济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是美国的两倍,电子商务规模已经达到一万亿元,也就是B2B和B2C加起来有超过50亿个邮包。麦肯锡发现与不同行业的CEO、高管交流不同话题,

二、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浪潮下中国CIO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转型中CIO职能延伸和应具备的素质
    1.1 数字转型中CIO的职能延伸
    1.2 数字转型中CIO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2 优秀CIO产业和行业分布状况的中外对比
    2.1 中外优秀CIO产业分布对比
    2.2 中外优秀CIO行业分布对比
3 我国CIO发展的工作聚焦点
    3.1 维护IT安全,预防网络攻击
    3.2 提高决策水平,实现业务目标
    3.3 引领数字创新,推动数字转型
    3.4 实现灵活IT,提高业务敏捷性
4 对我国CIO发展的展望
    4.1 弥补企业稀缺要素,建立与高管团队的密切合作
    4.2 由传统CIO角色向兼有CDO技能的CIO转化

(2)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1.1.2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1.1.3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1.2 问题提出与解析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研究与理论基础
    2.1 IT治理理论
        2.1.1 IT治理概念和内涵
        2.1.2 IT治理的研究问题
        2.1.3 IT治理分类和经典模型
    2.2 企业价值理论
        2.2.1 企业价值概念和内涵
        2.2.2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视角的研究
        2.2.3 基于财务战略视角的研究
        2.2.4 基于影响因素视角的研究
        2.2.5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研究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公司治理理论
        2.3.2 信息技术理论
        2.3.3 资源基础理论
        2.3.4 企业能力理论
    2.4 国内外基于IT治理的企业价值研究
        2.4.1 国外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2.4.2 国内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
        2.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IT治理ROGE概念模型构建
    3.1 IT治理研究新视角
        3.1.1 竞争环境下企业IT治理的行为分析
        3.1.2 基于价值网络的IT治理概念整合
    3.2 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3.2.1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3.2.2 战略与信息的协同性分析
    3.3 模型构建的相关理论
        3.3.1 法规标准-制度环境理论
        3.3.2 核心能力-企业边界理论
        3.3.3 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理论
    3.4 企业IT治理概念模型
        3.4.1 内外部资源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3.4.2 目标决策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3.4.3 IT治理体系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3.4.4 ROGE概念模型提出
    3.5 IT治理对企业绩效跟踪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
    4.1 IT治理的维度分析
        4.1.1 企业IT治理的目标
        4.1.2 实现IT治理目标的条件
        4.1.3 价值链视角下IT治理的作用
    4.2 企业价值的维度分析
        4.2.1 企业价值:市场价值
        4.2.2 企业价值:内在价值
    4.3 IT治理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作用分析
        4.3.1 IT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重构价值链与提升竞争优势
        4.3.2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概念模型
    4.4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数据分析
        4.4.1 解释与被解释变量指标
        4.4.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4.4.3 样本与数据
        4.4.4 假设研究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分析
    5.1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5.1.1 IT治理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公司治理的互动过程
        5.1.2 IT治理的研究构面
        5.1.3 IT治理、法规标准、企业绩效
        5.1.4 IT治理、IT能力、企业绩效
    5.2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2 IT能力在IT治理及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5.2.3 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4 法规标准环境对IT治理的影响
    5.3 研究假设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6.1.1 调研方法与对象选择
        6.1.2 测量量表设计
        6.1.3 问卷设计与发放
    6.2 数据分析与处理
        6.2.1 数据分析方法与要求
        6.2.2 数据描述性统计
        6.2.3 数据样本缺失处理与正态分布检验
    6.3 模型的信度效度检验
        6.3.1 量表信度分析
        6.3.2 量表效度分析
        6.3.3 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6.3.4 潜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6.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1 中介作用的检验
        6.4.2 模型修正与探索
        6.4.3 最佳模型路径探索
    6.5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6.5.1 实证假设检验结果
        6.5.2 结果解释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和展望
    主要的结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研究数据样本的股票名称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企业IT治理情况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部门角色的演化模式——基于珠江啤酒集团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理论背景与研究框架构建
    1.1 CIO与IT部门角色
    1.2 竞争战略与IT战略匹配
    1.3 研究框架
2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案例企业选择
    2.3 案例数据来源
    2.4 案例数据分析
    2.5 信度和效度保证
3案例描述
4案例与数据分析
    4.1 第一阶段:关注技术和运营层面(1995—1998年)
    4.2 第二阶段:关注组织层面(1999—2002年)
    4.3 第 三 阶 段:关 注 IT 战 略 层 面 (2003—2006年)
    4.4 第四阶段:关注商业战略层面(2007年至今)
5讨论
    5.1 IT部门角色演化的过程模型
    5.2 信息化过程中IT部门角色演化的动态机制
    5.3 IT部门角色的主要类型
        5.3.1 IT 教练
        5.3.2 IT 项目执行者
        5.3.3 关系联络者
        5.3.4 变革推动者
        5.3.5 IT 咨询者
        5.3.6 IT 战略执行者
        5.3.7 商业战略推动者
6结论
    6.1 理论贡献
    6.2 实践启示
    6.3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5)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匹配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静态匹配的四种维度
    1、知识维度
    2、社会维度
    3、结构维度
    4、文化维度
动态匹配的三种理论视角
    1、匹配成熟度/ 阶段学派 ( maturity / stage)
    2、协同演化学派 ( Co-evolution)
    3、间断平衡学派 ( Punctuated Equilibrium)
匹配面临的挑战
    1、静态匹配各维度相互制约, 跨维度有待深入探讨
    2、动态研究中如何实现持续匹配尚缺乏深入探讨
    3、构建本土IS与业务匹配理论及模型

(6)业务成功历史、CEO信念与先验匹配①②——社会维度视角下IT与业务匹配的中国情境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
    1. 1IT与业务社会维度匹配
    1. 2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 3理论基础
    1. 4研究问题详细界定
2 研究方法
    2. 1 案例选择
    2. 2 数据收集
    2. 3数据分析
3 研究发现
    3. 1社会维度匹配分析
    3. 2先验匹配
        3. 2. 1 IT认同
        3. 2. 2 IT承诺
    3. 3 先验匹配的前因
        3. 3. 1 业务成功历史
        3. 3. 2 CEO信念
    3. 4前因对先验匹配的影响
        1) 业务成功历史影响先验匹配的需求和信心
        2) CEO信念通过对价值观引导和认同影响先验匹配
4 讨论
    4. 1对中国情境讨论
    4. 2 中国情境社会维度匹配模型
        命题1 业务成功历史正向影响先验匹配.
        命题2 CEO信念正向影响先验匹配.
    4. 3 社会维度匹配整合模型
5 结束语
    1) 几点研究启示
    2) 几点管理启示
    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

(9)CIO,大家熟悉吗?(论文提纲范文)

IT战略的预备队状态
地位的傻和缺
机制和前程, 终究是二合一的
新技术是一回事, 应用落地是另一回事
启示

四、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浪潮下中国CIO发展现状与展望[J]. 于振琳,张若楠,孙燕芳. 中国商论, 2020(15)
  • [2]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李雅鸿.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3]CIO制度构筑“互联网+”时代战略高地[J]. 吴勇毅. 上海信息化, 2016(02)
  • [4]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部门角色的演化模式——基于珠江啤酒集团的案例研究[J]. 王玮,徐梦熙.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5(02)
  • [5]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匹配研究述评[J]. 张延林,肖静华,谢康. 管理评论, 2014(04)
  • [6]业务成功历史、CEO信念与先验匹配①②——社会维度视角下IT与业务匹配的中国情境案例研究[J]. 张延林,肖静华,李礼,谢康. 管理科学学报, 2014(02)
  • [7]CIO职业前景广阔 群体职能地位有待提升[N]. 张苗苗.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3
  • [8]小小的IT经理能实现IS与业务战略匹配吗[A]. 张延林,肖静华,谢康. 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2013
  • [9]CIO,大家熟悉吗?[J]. 王玮,夏辰安,董小英,姚乐. 国企, 2013(10)
  • [10]麦肯锡王玮:中国信息化领导力需加速提升[J]. 赵樊. 中国建设信息, 2013(06)

标签:;  ;  ;  ;  ;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CIO?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