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一、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马国红[1](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贺勇[2](2018)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公共决策的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并实现最大多数人最根本的利益。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首先触及到的是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问题,由体制机制变革引发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冲突,导致社会动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在利益不断出现分化、多元利益结构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决策面临有限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合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控制此消彼涨的零和博弈,寻求实现公共决策价值理性的正和博弈成为公共决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民主制度,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探索科学的资源分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就成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1)只有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但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作为“直过民族”地区深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扶贫的力度比其它地区相对更大,投入也更多,三台山乡贫困面貌发生着历史性的改变。但传统扶贫工作存在的没有精准识别到户到人,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确,扶贫对象选取不合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扶贫措施不够有力,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将扶贫工程简单理解为生活救济,使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扶持,或者无法满足贫困对象多样化的需要,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由于三台山乡德昂族、景颇族等“直过民族”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扶贫开发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涉及到中央、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企业、群众、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各个利益群体,如何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取向,根据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落实主体责任;围绕贫困标准的制定、贫困人口的确定与统计,脱贫标准的评定,各个主体的责任及彼此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脱贫工作成效的评定等各个方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各个主体之间,扶贫各方面与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在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方法和内容、规则与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价值追求理解上的冲突,存在事实上的利益博弈。选择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作为研究案例,认真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博弈理论的基本方法,从信息、策略(行动)、规则、结果等方面,探索研究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目标与方法,行动与成效,从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变化,促进各个主体行动中的功能性变化,尽可能避免纳什均衡,避免彼此之间负和博弈,追求帕累托改善,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目标。运用博弈理论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纳什均衡,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迈入小康的宏伟目标,并以此推动解决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公共政策中应该注意,并应该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最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是论文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理论界在运用博弈理论对基层协商民主,选择典型调查研究政府公共决策,尤其是涉及边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决策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得不够,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特别对协商民主的本质和博弈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尚存较大的研究和拓展空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上述领域的研究。通过对田野点三台山德昂族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过程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一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过程都是不同群体博弈的过程,都会产生利益冲突和博弈,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承认各种利益群体的真实存在,针对他们的不同利益诉求,在坚持公共决策中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形式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公共政策高效、有序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二是在认真总结分析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决策是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利益博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手段,制度性变迁是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变计划体制下资源约束和GDP为唯一政绩标准的激励机制,引入新的约束激励机制,才能避免纳什均衡现象,建构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利益博弈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实现合作共赢,真正体现公共决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三是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贺文敏[3](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陕北丘陵沟壑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它们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稳定的积累效应,这些皆与区域发展方式不合理有关。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聚落发展有其特殊性,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承载力决定了其必须走新型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9年党中央做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地区首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经过15年的实施,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传统观念变化、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布局方式变化、乡村聚落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建筑院落与单体样式转型以及乡村景观变化等方面。退耕还林在改善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乡村人居建设影响巨大,但是乡村聚落的营建模式仍停滞不前,因此出现了新的人居矛盾。政府发放粮食和经济补贴给退耕农户,农耕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乡村聚落摆脱“劳作半径”的制约,由“分散”开始走向“集聚化”的新型布局模式,由此产生一系列新问题。一是生产生活方式与聚落布局模式的矛盾。新型乡村聚落大多数照搬城市居住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与退耕还林后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匹配,忽视了居住者在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对居住方式的内在需求;二是传统地域文化的断裂与消失。大规模、集聚式的乡村聚落建设无视当地自然与文化特征,遗弃传统聚落所蕴含的生态优势与文化内涵,导致新建民居地方特色消失、样式杂乱、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地方景观遭到建设性破坏等问题。以上这些已经成为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乡村聚落的类型主要依据所处地形特征进行分类。现在由于退耕还林的影响,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以不同产业模式划分乡村聚落类型的方法,并根据产业模式的不同特征,探讨了以下三种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适宜的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针对以上不同的产业模式,本研究对模式的选择、技术支持、影响因子、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人居矛盾,并为后续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周鸿升[4](2012)在《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2012年度全国退耕还林工程阶段验收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提出全面总结今年的退耕还林阶段验收等工作,交流、研讨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办法,研究部署今后的退耕还林工作。

贵州省人民政府[5](2012)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979年—2010年)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2]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及时清除阻碍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省人民政府对1979年至2010年期间省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

姚清亮[6](2010)在《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然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至今效益如何?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不少学者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只是对某工程区的局部地区测定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缺乏系统的数据来源。本文在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监测项目多年连续定点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入户、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各案例点的监测数据和全省的退耕相关数据。本文在综合参考有关森林效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指标体系为依据,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采取AHP—Delphi法筛选出了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总体层指标1个,状态层3个,变量层指标8个,要素层指标21个,同时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在综合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价及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的基础上,采取了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效益计量评价方法,选取了河北省两个经济、地理环境差异比较大的工程区做为代表,对其7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系统的全面计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67.15,综合效益一般;生态效益分值为66.00,其中水源涵养功能分值为93.00,表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效益显着;水土保持功能、改良土壤作用评价分值分别为60.00、68.40,效益一般;改善环境作用指标分值为40.00,表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改善环境功能效益还不明显。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经济效益分值为66.64、社会效益分值为71.24,效益较好。(2)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70.47,综合效益较好。生态效益分值为67.36,其中水源涵养功能分值为86.00,表明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效益显着;水土保持功能为60.00,效益一般;改良土壤作用评价分值为84.20,效益较为明显;改善环境作用指标分值为40.00,表明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改善环境功能效益还不明显。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经济效益分值为76.00,较好。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分值为73.28,较好。(3)两个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承德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总体稍差于省会石家庄市,随着植被的增加,两市的生态效益开始显现,水源涵养效益显着,承德市的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如石家庄市明显。为进一步分析河北省退耕还林对社会的影响效益,采用时间序列法对河北省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建模、预测,分析了退耕还林项目区内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前后粮食产量、各行业从业人员、各行业收入、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而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非农行业的人数都有不同比例的增加,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其他行业的转移,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粮食播种面积退耕还林后明显降低,但粮食产量及收入却稳步提高,且提高幅度比退耕前还要大,说明退耕后农民对农业单位面积投入加大,经营更加精细,土地利用趋于更加合理和可持续,不会因此导致粮食危机问题。

陈孝勇[7](2009)在《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地调查、走访农户、查阅存档资料和数据等方法,对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退耕还林的地域分布、面积、林种结构、树种组成、粮食生产及耕地变化、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兑现、农户收入变化以及退耕还林成果保存情况等。通过调查和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布主要在陕北(榆林、延安两市),占全省任务的49%;陕南(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占全省任务的28%;关中地区占全省任务的23%。(2)陕西省退耕还林共229.97万hm2,退耕地还林101.92万hm2,荒山造林119.38万hm2,封山育林8.67万hm2,工程实施主要集中在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八个年度进行。(3)自从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着。林草覆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4万平方公里。交通、教育、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008年全省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较1998年减少了8.7%;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则增加了58.2%。(4)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以生态林为主,按照2007年上报国家退耕地造林确认面积计算,生态林、经济林、草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0.82%、8.74%、0.44%。(5)全省1998年年末耕地面积为330.25万hm2,2008年全省耕地面积为284.84万hm2。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1150.9万t,比1999年增长了69.3万t(6)全省仍然有部分退耕户,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一定影响。主要是基本农田不足,村组农田不均匀,个别农户农田短缺,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其次是经济基础薄弱。还有这些农户观念落后,缺少必要的生存技能,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7)陕西省退耕还林取得了显着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政府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上下一条心,扎实工作紧密相关。特别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有效开展。(8) 1999年以来各年度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均在95%以上,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

郑峰[8](2009)在《浅析我省退耕还林工程》文中提出退耕还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事。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分析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和大家在工作中共同学习与提高。

凌小惠[9](2009)在《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旨在改善我国生态状况的战略部署,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是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是覆盖面最大、投资最多、农民参与度最高、政策性最强的一项浩大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我国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它的目的是促进自然资源的恢复,重建已经和正在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它标志着我国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该项工程的实施和深入,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出生态建设的范畴,它是一项集社会、经济、生态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被广大中国民众称为“德政工程”。本文以延川县为研究对象,以1984年《陕西省延川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集》和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参考陕西省(或陕北)农牧林业气候资料、陕西省统计年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研究区的二类调查数据,分析和评价了该县14个乡镇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最终达到了了解和掌握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状况和相关规律的目的。(2)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和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方法论的指导下,结合延川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情况,提出了一套包括4个层次,20个指标的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做相关分析。以延川二类调查数据和陕西省统计年鉴为基础,建立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的步骤,请教有关从事该领域的专家,结合延川县不同生态区域的生态环境,从目标层到指标层建立一、二、三级评价单元,按顺序求出每一评价单元的中各指标权重,最终确定延川县不同生态区域各因子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模型确定分级指标,得出评价综合指数N =0.6367<l,说明退耕还林还草系统的发展现状与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参评因子权重的问题是合理可行的。

李有华,张勇[10](2008)在《山西省退耕还林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通过对山西省不同立地类型区退耕还林实施情况调查,对该省退耕还林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主要有退耕还林物种配置与植被地带性规律相吻合的问题;退耕还林规划问题;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及不同地区、不同林种补助问题;对已有林木的生态效益补偿问题;退耕还林后的土地(林地)流转问题;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问题;退耕还林中的科技支撑问题;退耕还林后需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二、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2)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对博弈及博弈论的研究
        (二)对贫困定义及划分标准的研究
        (三)对德昂族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研究
        (四)对基层协商民主及基层协商民主中的利益博弈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利益博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一、公共决策: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
        二、利益博弈:公共政策研究的客观基础
        三、公共决策中的博弈理论与纳什均衡
        四、制度体系: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规则
    第二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组之间的博弈
        四、贫困人口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
        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第三节 制度性变迁: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
        一、公共政策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协调、平衡
        二、约束激励机制的创建是破解纳什均衡的关键
        三、坚持博弈的动态时空概念,推进演化博弈
        四、坚持科学系统发展的序贯博弈思路
        五、加强监管,维护博弈规则
第二章 三台山德昂族乡扶贫工作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三台山德昂族乡概况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情概况
        二、三台山乡的经济发展情况
    第二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直过民族区”的脱贫攻坚
        一、开发式扶贫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十二五”以来扶贫政策的叠加期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四、开发式扶贫的绩效
        五、协商民主是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
    第三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的跨境婚姻与深度贫困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现状及特点
        二、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的促成因素
        三、三台山乡跨境婚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第一节 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第二节 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地方政府部门之间
        二、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之间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
    第三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
    第四节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二、中国扶贫基金会
第四章 精准识别:各级组织之间、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第一节 扶贫标准的确定
        一、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二、贫困的类型
        三、我国的贫困标准
    第二节 精准识别的方法和程序
        一、建档立卡阶段
        二、“回头看”阶段
        三、动态管理阶段
    第三节 精准识别的博弈
        一、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二、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三、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第五章 权利与责任:各级组织之间的博弈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一、关于政策方面的博弈
        二、关于脱贫时间的博弈
        三、关于统计报表的博弈
        四、关于产业扶贫方面的博弈
        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博弈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一、参与三台山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织
        二、各参与市直单位的职责
        三、各参与市直单位之间的博弈
    第三节 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
        一、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
        二、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的博弈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一、参与企业的责任
        二、三台山乡企业帮扶工作情况
        三、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 权利和义务:贫困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第一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
        二、政府的权利与贫困人口的义务
    第二节 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博弈
        一、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三、成效评估方面
第七章 破解纳什均衡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
    第一节 健全政府决策协商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一、健全决策前的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二、决策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节 完善执行协商制度推进政策高效落实
        一、执行协商的主体
        二、执行协商的范围
        三、执行协商的方式
    第三节 推进政策评估协商强化结果运用
        一、公共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协商
        二、政策评估协商的主体、内容及方式
        三、评估的价值追求是正和博弈,实现帕累托改善的制度规范
    第四节 健全决策、执行、评估协商的保障机制确保协商目的有效实现
        一、改善党的基层领导方式
        二、构建公民协商意见整合机制
        三、健全群众协商意识培育机制
        四、加强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五、积极构建利益捆绑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第八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实现
    第一节 强化对协商民主的监督问责
        一、加强对协商过程的监督
        二、加强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监督
        三、健全责任追究制
    第二节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一、突出监督重点
        二、强化执纪审查
        三、加大问责力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历史的机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落历史演变及类型研究相关研究现状
        1.2.2 生态环境与聚落发展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1.2.3 退耕还林相关研究现状
        1.2.4 既往学术研究未涉及的内容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
        1.4.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与乡村聚落历史变迁研究
        1.4.2 退耕还林实施之后陕北丘沟壑陵区乡村聚落现状及问题研究
        1.4.3 退耕还林之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具体研究方案与步骤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相关概念与理论
        1.7.1 乡村聚落概念的界定
        1.7.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7.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8 小结
2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2.1 陕北丘陵沟壑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概述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状况
        2.1.3 土地利用状况
    2.2 历史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演变
        2.2.1 演变概述
        2.2.2 原始社会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3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
        2.2.5 唐宋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
        2.2.6 元、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
    2.3 近现代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变迁
        2.3.1 人口变化情况
        2.3.2 生活方式的变化
    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
        2.4.1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2.4.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设施落后
        2.4.3 水资源匮乏
        2.4.4 人地矛盾突出
    2.5 小结
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历史变迁及特点解析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状况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类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特点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特征解析
        3.1.6 影响陕北乡村聚落形态变迁与特征的因素
    3.2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及其权重
        3.2.1 影响乡村聚落变迁的一般性因子概述
        3.2.2 自然因子
        3.2.3 人文因子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3.3.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地域性因子概述
        3.3.2 自然因子
        3.3.3 人文因子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关系分析
        3.4.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对乡村聚落的作用
        3.4.2 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3.5 小结
4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1 退耕还林实施背景概述
    4.2 退耕还林基本问题解析
        4.2.1 退耕还林内涵分析
        4.2.2 退耕还林的分类
        4.2.3 退耕还林发展历程
        4.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4.3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维度
        4.3.1 自然因子
        4.3.2 人文因子
    4.4 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的影响
        4.4.1 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改善
        4.4.2 退耕还林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4.3 退耕还林后人居环境的变化
        4.4.4 退耕还林后社会传统观念的转变
        4.4.5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选址,规模及分布方式的变化
        4.4.6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功能与结构体系转变
        4.4.7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模式的更新
        4.4.8 退耕还林后乡村聚落的建筑院落及单体建筑转型
        4.4.9 退耕还林后乡村景观的变化
    4.5 小结
5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典型案例解读
    5.1 陕北榆林地区绥德县——韭园乡高舍沟村
        5.1.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5.1.2 退耕还林背景下高舍沟村乡村聚落的变迁
        5.1.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1.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高舍沟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1.5 高舍沟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2 陕北延安地区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5.2.2 退耕还林背景下马湾村聚落的变迁
        5.2.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2.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马湾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2.5 马湾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3 陕北延安地区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
        5.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5.3.2 退耕还林背景下侯沟门村聚落的变迁
        5.3.3 其他方面的转型与变化
        5.3.4 退耕还林前后影响侯沟门村建筑聚落变迁的因子及其权重解析
        5.3.5 侯沟门村聚落变迁存在的问题
    5.4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现存问题
        5.4.1 传统窑居建造技术的停滞不前和新技术的表面化文章
        5.4.2 新建建筑群落与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相融
        5.4.3 忽视地域文化,脱离农户需求的集中式居住群落规划设计方式
        5.4.4 缺乏规划的散落式建筑群落,人居环境混乱不堪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探讨
    6.1 退耕还林前以地形特征划分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
        6.1.1 沟壑山地型乡村聚落
        6.1.2 小流域川道型乡村聚落
        6.1.3 台塬型乡村聚落
    6.2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化概述
        6.2.1 生态环境的变化
        6.2.2 生产方式的变化
        6.2.3 生活方式的变化
        6.2.4 人居环境的变化
        6.2.5 社会传统观念的变化
        6.2.6 乡村聚落选址、规模以及布局方式的变化
    6.3 退耕还林后以产业模式类型划分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
    6.4 模式一:以维护生态修复成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4.1 模式的选择
        6.4.2 相关技术支持
        6.4.3 影响因子解析
        6.4.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 模式二:以设施农业及设施养畜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5.1 模式的选择
        6.5.2 相关技术支持
        6.5.3 影响因子解析
        6.5.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 模式三: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6.1 模式的选择
        6.6.2 模式分类
        6.6.3 影响因子解析
        6.6.4 乡村聚落发展建设模式
    6.7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1.5 结论五
    7.2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7.2.1 建议一
        7.2.2 建议二
    7.3 小结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6)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起因
        1.1.1 水土流失
        1.1.2 土地荒漠化
        1.1.3 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
        1.1.4 森林覆盖率低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对退耕还林的再认识
    2.2 中外退耕还林进展
        2.2.1 中国退耕还林进展
        2.2.2 国外退耕还林进展
    2.3 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研究进展
        2.3.1 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的特点
        2.3.2 监测研究进展
    2.4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4.1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现状
        2.4.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
        2.4.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获取数据方法
        3.3.2 分析方法
    3.4 技术路线
4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与监测评价的基础
    4.1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
        4.1.1 系统科学原理
        4.1.2 生态学原理
        4.1.3 恢复生态学原理
        4.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4.1.5 工程学理论
        4.1.6 林学原理
        4.1.7 水土保持学原理
        4.1.8 生态经济学原理
        4.1.9 可持续发展原理
    4.2 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的技术基础
        4.2.1 抽样技术
        4.2.2 3S技术
        4.2.3 固定观测技术
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效益评价指标概述
    5.2 效益评价指标的筛选
        5.2.1 效益评价指标概念
        5.2.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5.2.3 指标筛选的原则
        5.2.4 指标体系筛选方法与权重确定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 效益指标评价方法及其赋值
        5.4.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4.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4.3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5.4.4 评价指标的赋值
6 河北省典型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退耕还林概况
    6.2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承德市案例
        6.2.1 自然地理概况
        6.2.2 社会经济、林业现状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6.2.3 退耕还林概况
        6.2.4 效益评价
        6.2.5 综合效益分析
        6.2.6 小结
    6.3 河北省石家庄市案例
        6.3.1 案例点概况
        6.3.2 石家庄案例点效益评价
        6.3.3 综合效益分析
7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及预测
    7.1 研究区概况
        7.1.1 自然地理概况
        7.1.2 社会经济状况
    7.2 研究方法
        7.2.1 模型构建
        7.2.2 参数估计
        7.2.3 模型定阶
        7.2.4 序列预报
    7.3 河北省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7.3.1 数据分析
        7.3.2 河北省乡村人口就业状况多维模型的建立及预测分析
        7.3.3 河北省人口与耕地的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及预测分析
8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1 典型区域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8.2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8.2.1 退耕还林工程对河北省生态经济的影响
        8.2.2 河北省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对策建议
        8.3.1 关于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新定位
        8.3.2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退耕还林政策
        8.3.3 优化配置工程区生态经济结构
        8.3.4 规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
        8.3.5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使对林业规划与目标的重新调整
        8.3.6 强化工程管理,及时解决影响工程健康发展的深层问题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2.1 本文的创新点
        9.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及进展
        1.1.1 全国退耕还林现状
        1.1.2 陕西省退耕还林现状
    1.2 黄土高原及我省的一些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情况
    1.3 本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本研究的目的
        1.3.2 本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河流水系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野生动物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交通
        2.2.3 经济与发展状况
第三章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的方法
    3.2 技术路线
第四章 基本情况及分析
    4.1 退耕还林地块的区域分布情况
    4.2 退耕还林面积统计分析
    4.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4.4 退耕还林林种、树种统计分析
    4.5 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粮食生产及耕地变化分析
    4.6 退耕户对退耕还林补助的依赖程度调查
    4.7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调查情况和政策措施
    4.8 退耕还林不稳定农户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影响调查分析
    4.9 退耕还林成效显着的原因调查及分析
    4.10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保存率统计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浅析我省退耕还林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
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退耕还林任务及资金到位缓慢问题。
    (二) 荒山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三) 种苗补助标准偏低的问题。
    (四) 退耕还林效益监测工作比较滞后的问题。
    (五) 退耕还林中群众举报上访的问题。
三、退耕后农民的生活生计问题
四、后续发展的问题

(9)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技术路线
        1.3.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及发展动态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的实践回顾
        2.1.1 国外退耕还林的研究动态
        2.1.2 国内退耕还林的研究动态
    2.2 国内外退耕还林相关研究比较
        2.2.1 国内外退耕还林的不同点
        2.2.2 国内外退耕还林的相同点
    2.3 国外退耕还林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2.3.1 加强计划引导
        2.3.2 重视政府补偿
        2.3.3 采取多种经营形式
        2.3.4 加强监督管理
        2.3.5 政府的参与必不可少
        2.3.6 积极的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2.3.7 利益引导、市场运作
        2.3.8 完善立法、规范管理
    2.4 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及成效
    2.5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进展情况
    2.6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经验做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交通区位
        3.1.3 生态区位
    3.2 自然概况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特征
        3.2.3 河流水文
        3.2.4 土壤状况
        3.2.5 森林植被
        3.2.6 野生动物
        3.2.7 矿产资源
    3.3 社会经济情况
        3.3.1 行政区划
        3.3.2 经济结构
    3.4 延川县森林资源情况
        3.4.1 林地面积
        3.4.2 林木蓄积
        3.4.3 天然林资源
        3.4.4 人工林资源
        3.4.5 经济林资源
        3.4.6 灌木林资源
        3.4.7 树种组成比例
        3.4.8 龄组结构
    3.5 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3.5.1 林地资源丰富,林业发展空间广阔
        3.5.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高,生态效益明显
        3.5.3 红枣资源充足,产业前景广阔
        3.5.4 未成林地面积大,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具有巨大潜力
        3.5.5 林分的龄组结构不合理
        3.5.6 林种结构单一,林地生产力低
    3.6 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
        3.6.1 基本情况
        3.6.2 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第四章 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效益评价
    4.1 退耕还林还草系统分析
        4.1.1 退耕还林还草系统的概念
        4.1.2 退耕还林还草系统的结构分析
        4.1.3 退耕还林还草系统的特征分析
        4.1.4 退耕还林还草系统要素间相关关系分析
        4.1.5 制约退耕还林还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4.1.6 建立退耕还林还草系统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4.1.7 建立退耕还林还草系统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1.8 构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4.1.9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4.2 延川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4.2.1 效益评价指标概念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3 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4.3 延川县退耕还林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4.3.1 一般评价指标体系
        4.3.2 指标值的计算
        4.3.3 指标权重确定
        4.3.4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4.3.5 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问题与对策
    5.1 退耕还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1.1 严格控制经济林比例和保证生态林比例
        5.1.2 处理好树种、草种及其退耕模式
        5.1.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管理应因地制宜
        5.1.4 加强科研及规划
    5.2 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议与对策
        5.2.1 坚持退耕还林政策不动摇,牢牢把握生态目标
        5.2.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5.2.3 尊重自然规律,合理选择退耕模式
        5.2.4 调整规划、统筹考虑、突出重点
    5.3 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D]. 贺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3]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4]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2012年度全国退耕还林工程阶段验收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J]. 周鸿升. 林业建设, 2012(05)
  • [5]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979年—2010年)的决定[J].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6]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姚清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7]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分析与评价[D]. 陈孝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1)
  • [8]浅析我省退耕还林工程[J]. 郑峰. 山西农经, 2009(03)
  • [9]延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D]. 凌小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山西省退耕还林若干问题的探讨[A]. 李有华,张勇. 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 2008

标签:;  ;  ;  ;  ;  

浅谈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