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探讨

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探讨

一、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贾昊茹[1](2021)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海河平原南部有河北历史上较大的湖群,称作大陆泽,随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湖泊淤积,大陆泽逐渐分离,北部的湖泊因地处宁晋县所以被称为宁晋泊。宁晋泊在明清时期面积逐渐减少,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晋泊不再长期蓄水,而是有着独特的水环境特点。目前,学界对宁晋泊水环境的研究关注较少,宁晋泊主要位于宁晋县东南部,地势最低,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具有“九河下梢宁晋泊”之称。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状况、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将档案资料与地方志相结合,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变迁的基本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受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水利工程,工农业发展。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也影响着社会发展,促使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根治海河运动后,1969年宁晋泊滞洪区正式建立,主要承担在洪水期间的分洪和蓄洪作用,保证工农业的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化的特点具有其独特性,它的变迁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同时宁晋泊作为我国众多湖泊之一,其变迁也反映了我国湖泊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湖泊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以小见大,为保护湖泊资源提出建议。

于成龙[2](2021)在《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和龙市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是长白山地区的一座边境旅游城市,坐落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市内90%以上面积被山地覆盖,山高谷深,水系发育,降水集中,加之构造活动与火山地震活动强烈,使得区内地质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随着和龙市旅游开发、工矿业开采、工程活动的频繁进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逐年增加的地质灾害与日趋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和龙市人类经济社会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和龙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对指导区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协调区内人类生产生活与地质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龙市为研究区域,在考虑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的基础上,对区内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展开研究,然后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区内地质、生态、社会环境因子,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了和龙市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73处,均未稳定,潜在地质灾害点63处,均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已发生的、未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二是潜在地质灾害点。因此,可以确定研究区内分布有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80处、泥石流72处、不稳定斜坡63处、滑坡1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2处。对各类隐患点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多受控于斜坡结构与人类工程活动,泥石流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因地下采煤活动而产生。(2)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形状多处于正三角形与圆形之间、面积更为均匀、内部坡向与坡度变化较小的斜坡单元为制图单元;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相关性、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相关文献建立了包含岩土体类、地质构造类、地形地貌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人类活动类、诱发因素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8大类共计13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长白山火山活动因子进行重点研究;接着对评价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与J、坡度区间为18~24°与24~30°、SE与S坡向、高程区间为255~860 m、起伏度为103~180 m、252~339 m、339~595 m、凸形坡、距离断层、河流、道路越近、裸地和人工植被与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最高;然后选取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随机森林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建模,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划结果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极高崩滑危险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40.28%、27.75%、19.09%和12.88%,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0、2、31和126个,分别占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个数的0.00%、1.26%、19.50%和79.24%,且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内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各城镇周边,一旦发生崩滑地质灾害,将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大崩滑灾害监测力度,实现对崩滑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3)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适用于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的流域单元作为制图单元;接着建立包含岩土体类、地形地貌类、地质构造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流域发育阶段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7大类共计11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K与J、坡度区间为6~11°、E、S与SW坡向、面积区间为2.55~7.77 km2、相对高差为0~206 m、圆度区间0.14~0.52、裸地、人工植被、地貌信息熵区间0.349~1.357、距离道路、河流、断层越近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较高;然后选取频数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建模,并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泥石流低危险性、中危险性、高危险性和极高危险性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32.92%、39.07%、18.72%、9.29%,低、中、高、极高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泥石流灾害点2、11、20和39个,分别占已知泥石流灾害点数的2.78%、15.28%、27.78%和54.16%,且研究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龙城镇东北部、八家子镇、头道镇中部和东城镇北部地区,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研究。(4)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以下五个评价指标:道路密度、房屋密度、人口密度、农民人均收入和耕地密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崩滑地质灾害易损性与泥石流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易损性等级以低易损性为主。基于易损性与危险性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极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龙城镇东北~东城镇一带和边防公路大部分沿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03%,主要危胁对象为省道S206、居民房屋、农田和边防公路等,建议在这一区域内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地质灾害中风险区面积占比34.22%,应适当开展地质灾害的治理、监测工作。地质灾害低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广,面积占比为37.75%。(5)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GIS技术,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特征,采用地质环境类:高差、坡度、地貌类型、断层距离、地震、岩土体类型、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社会环境类:建筑物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生态环境类: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河流距离、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矿产资源等3个大类,共计18个评价指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为(前五):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地层岩性、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地震、人口密度;然后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低承载力等级面积为471.38 km2,中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097.24 km2,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416.67 km2,极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2,083.34 km2,这四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30%、21.65%、27.95%、41.10%。建议在地质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控制新资源开发、大型人类工程的建设等,使其不遭受更严重的破坏,转变现有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开采方式和利用强度,逐步改善这一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

李维东[3](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李海君[4](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成强[5](2020)在《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文中提出本论文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规范》(DZ/T0303-2017)(以下简称《规范》)。以现代地质科学新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取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条件;实地调查、核实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3大类7类12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15处(地层剖面类4处、构造剖面类1处、重要化石产地类10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33处(岩土体地貌类14处、水体地貌类15处、构造地貌类2处),地质灾害大类滑坡地质遗迹2处,共计44处。并阐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特征及地质意义;总结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形成演化进行了探讨;对研究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单因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经评价分级确定世界级地质遗迹2处,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6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10处;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拟建一般保护区1个、建立了重点保护点4个以及一般保护点15个。

蔡胤璐[6](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孙晓青[7](2020)在《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交通作为拉近人员和物资时空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公路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废弃物,特别在穿越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地区,可能需要挖掘隧道或修建桥梁等施工方式,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土石方的挖填作业。如果开挖量与回填量不平衡,就需要对土方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迁移,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弃土石方。本文针对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化再利用问题,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集成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动静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并结合实际数据开展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实证研究。首先,对弃方材料再利用现状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的S60西吉至会宁(宁甘界)公路工程A5合同段项目的概况,并结合绿色施工难点和影响因素,确定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构建了集成弃方材料分类、弃方再利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其中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施工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弃方材料再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缓冲区模型和分类调度模型相结合方式构建而成;而生态容量评价方法和效益分析方法则从生态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为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学效用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公路施工的项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弃方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提供了传统以经济指标衡量的弃方处理方法;然后,以绿色施工为依托,利用项目数据,验证设计的动静态调度模型;并从弃方再利用耕地容量和生态容量、黄土制砖方案弃方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弃方再利用导致的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等方面,分析弃方再利用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合对比以经济学指标为导向,计算兼顾生态学指标的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成本情况,并探讨了新方法与传统弃方再利用评估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为其他施工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丽达[8](2020)在《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功能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梯田农业与乡村的生态生产密不可分,也是中国特色的农业景观的典范,其内涵与我国提出的“美丽乡村”概念一脉相承。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转型发展和综合生态效益的提升,以及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使梯田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之一。这对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旅游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角度多学科交融,分析了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要素及国内外典型梯田营造特征,并以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生态性、可观赏性的旱作梯田农业观光园。理想的梯田景观是人地耦合的生命共同体,需要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互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梯田研究现状基础上,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硬质景观要素和景观形态格局等方面对国内外典型梯田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利用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理论对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项目区实际的土地利用类型,立足“山-水-林-田-人”的理念,按照生态系统耦合原理,在实施综合治理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梯田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多渠道的产业链,本方案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性能,建设和发展增值化的现代农业,以及展示农业景观文化,对景观要素的设计和格局做合理化调整。通过对农业资源和景观游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展示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以“一轴,三带,六区,多点”布置结构,因地制宜对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建设创造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景观融合的梯田农业观光园。本研究成果对梯田生态景观的开发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参考,不仅提升梯田观光审美性和生态效益,也为有效保持和维护梯田面貌并促进其可持续发挥提供思路。

徐丹华[9](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杨肖[10](2019)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延安“三山两河”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历了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诸多城市问题,如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空间肌理紊乱、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等。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现阶段面临的普遍问题,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城市双修”理念应运而生。目前,“城市双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的相关理念,比较了“城市双修”与已有城市更新的异同,明确了“城市双修”的内涵、意义与工作要点,确立了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分别进行分析的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系统地研究了“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城市旧区更新要素,以此构建城市旧区更新策略:从山体修复、水体治理、修复利用废弃用地、构建绿地系统等自然环境要素归纳开展“生态修复”的具体方法。从城市旧区的城市空间肌理、建筑界面、街道空间、公共空间等建成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修补”的实施建议。本文选择了地处三山相对、两河交汇,拥有明清、近现代多个时间梯度的文脉印记且面临旧城更新的延安市“三山两河”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项目实践,在对延安自然环境和城市建成环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三山两河”片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建成环境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三山两河片区“城市双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所提出的理念与设计方法,可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城市双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环境史研究与水环境变迁
        (二)水环境专题研究
        (三)河北水利研究
        (四)宁晋泊专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宁晋泊的基本情况
    1.1 宁晋泊的基本概况
    1.2 注入宁晋泊的主要河流
        1.2.1 滹沱河
        1.2.2 滏阳河
        1.2.3 洨河、泜河、槐午河
        1.2.4 碱河
        1.2.5 沙河
        1.2.6 澧河
        1.2.7 漳河
    1.3 新中国建立前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1.3.1 宁晋泊水域面积扩大
        1.3.2 宁晋泊水域面积缩小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2.1.1 “56.8”洪水与宁晋泊
        2.1.2 “63.8”洪水与宁晋泊
        2.1.3 1969 年宁晋泊滞洪区的建立
    2.2 新中国成后宁晋泊水环境特征
        2.2.1 地下水减少
        2.2.2 水质恶化
        2.2.3 宁晋泊水量呈季节性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因素与政府应对
    3.1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地质与地震
        3.1.3 河流因素
        3.1.4 土壤因素
    3.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社会因素
        3.2.1 国家政策
        3.2.2 人口增长
        3.2.3 蓄灌工程迅速发展
        3.2.4 工业用水增加
    3.3 政府在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中的应对
        3.3.1 兴修水利,减少洪涝灾害
        3.3.2 治理盐碱地,改善土壤
        3.3.3 政策扶持,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小结
第四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思考
    4.1 滞洪区建立后的两次特大洪水
        4.1.1 “96.8”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1.2 “7.19”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积极影响
        4.2.1 防洪效益:分洪蓄洪,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4.2.2 工业效益:保证工业稳定运行
        4.2.3 农业效益:保证农作物生长,农民收入增加
        4.2.4 生态效益:改善区域生态条件
    4.3 民众对待环境与面对自然灾害的心态
        4.3.1 民众对待环境的心态转变
        4.3.2 应对自然灾害时民众的不同心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2.4 现存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植被
    2.4 社会经济概况
    2.5 地形地貌
    2.6 地层岩性
    2.7 地质构造
    2.8 地下水类型
    2.9 工程岩土体类型
    2.10 地震活动
    2.11 火山活动
    2.12 人类工程活动
    2.13 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获取
        3.1.2 DEM数据获取
        3.1.3 遥感影像处理
        3.1.4 解译标志
        3.1.5 遥感解译结果
    3.2 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3.2.1 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3.2.2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规律
    3.3 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
        3.3.1 崩塌发育及分布特征
        3.3.2 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特征
        3.3.3 滑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3.3.4 地面塌陷发育及分布特征
        3.3.5 地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
        3.3.6 不稳定斜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流程
    4.2 崩滑地质灾害编录数据
    4.3 崩滑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4.4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4.1 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4.4.2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
        4.4.3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4.4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4.5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与优选
        4.5.1 信息量模型
        4.5.2 层次分析模型
        4.5.3 随机森林模型
        4.5.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4.5.5 崩滑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4.5.6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4.6 崩滑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5.1 泥石流编录数据
    5.2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5.3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5.3.1 地质环境特征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5.3.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5.3.3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5.4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
        5.4.1 频数比模型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4.3 支持向量机模型
        5.4.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5.4.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5.4.6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5.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6.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6.1.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6.1.2 评价指标选取
        6.1.3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模型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6.3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7.1 评价单元选取
    7.2 评价指标选取
        7.2.1 地质环境
        7.2.2 社会环境
        7.2.3 生态环境
    7.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3.1 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7.3.2 组合赋权法
        7.3.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4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7.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结果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工作方法和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2 调查区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貌
        2.1.3 交通
        2.1.4 气候
        2.1.5 水文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3 地质遗迹类型和特征
    3.1 地质遗迹类型
    3.2 地质遗迹特征
        3.2.1 离石区地质遗迹
        3.2.2 石楼县地质遗迹
        3.2.3 中阳县地质遗迹
        3.2.4 交口县地质遗迹
        3.2.5 柳林县地质遗迹
        3.2.6 吉县-大宁-永和地质遗迹
        3.2.7 隰县-蒲县地质遗迹
    3.3 地质遗迹分布规律
    3.4 地质遗迹形成及演化
        3.4.1 调查区地质遗迹资源形成和演化序列
        3.4.2 调查区重要地质遗迹资源成因演化
4 地质遗迹评价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依据
    4.3 单因素评价
    4.4 综合评价
        4.4.1 评价原则
        4.4.2 评价结果
5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5.1 保护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5.2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方法
        5.2.1 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
        5.2.2 拟建地质遗迹保护点
        5.2.3 地质遗迹保护区(点)的命名原则
        5.2.4 地质遗迹保护区(点)的范围划分
    5.3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6 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内部资料
个人简介

(6)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增权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产业经济理论
        2.2.5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象水文
        3.1.3 土壤
        3.1.4 社会经济
    3.2 地质背景概况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4.1.2 旅游开发基础
        4.1.3 文化资源基础
        4.1.4 社会经济基础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4.2.4 椿树沟-“IP+旅游”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5.1.2 样品采集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5.1.4 数据分析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5.3.2 土壤风化指数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利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绿色施工理念理论与方法
        2.1.1 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2.1.2 绿色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理论
        2.1.3 绿色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理论
    2.2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理论与方法
        2.2.1 弃方材料的动静态调配基本概念
        2.2.2 弃方材料静态调度模型
        2.2.3 弃方材料动态调度模型
        2.2.4 弃方材料再利用动静态调度模式方法
    2.3 公路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理论
        2.3.1 公路生态容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2.3.2 公路废弃方材料再利用与生态容量的关系
        2.3.3 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测算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宁夏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弃方再利用方案设计
    3.1 项目介绍
        3.1.1 项目基本情况
        3.1.2 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特点
    3.2 绿色施工对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影响及实施难点分析
        3.2.1 有无绿色施工要求的弃方处理策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2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难点分析
    3.3 绿色施工宁夏山区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3.3.1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3.2 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3.4 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绿色再利用方案
        3.4.1 “一体三柱”组织架构
        3.4.2 弃方材料分类及处理
        3.4.3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运
        3.4.4 弃方材料再利用生态评价与效益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弃方再利用方案在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的实证分析
    4.1 传统项目管理下的弃方处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2 本项目建设中的弃方分类
    4.3 宁夏公路建设中弃方与利用的静动态平衡分析模型测试
        4.3.1 静态调度模型验证
        4.3.2 动态平衡调配模型验证
    4.4 宁夏山区高速公路弃方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验证
        4.4.1 弃方利用对耕地容量的影响
        4.4.2 弃方再利用的生态容量计算
        4.4.3 黄土制砖的方案进行弃方材料再利用
        4.4.4 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
    4.5 绿色施工的效益及其影响分析方法测试
        4.5.1 绿色施工下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评价参数说明
        4.5.2 基于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传统方案与绿色施工方案对比分析
    4.6 决策建议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梯田研究动态
        1.3.2 国内梯田研究动态
        1.3.3 农业景观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认知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梯田
        2.1.2 梯田农业
        2.1.3 观光农业
        2.1.4 梯田农业观光园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景观设计学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 景观美学理论
    2.3 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要素
        2.3.1 自然景观要素
        2.3.2 社会环境要素
        2.3.3 景观设计要素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梯田营造解析
    3.1 国外梯田营造研究
        3.1.1 古印加梯田营造分析
        3.1.2 意大利五渔村梯田营造分析
    3.2 国内梯田营造研究
        3.2.1 太行山区土石梯田营造分析
        3.2.2 黄土高原土坎梯田营造分析
        3.2.3 南北水旱梯田营造对比分析
    3.3 总结
第四章 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环境与空间布局解析
    4.1 项目概况
        4.1.1 背景与政策分析
        4.1.2 区位与交通分析
    4.2 前期分析
        4.2.1 气候特征分析
        4.2.2 地形与水文特征
        4.2.3 自然资源特征
        4.2.4 社会资源特征
    4.3 王金庄梯田空间布局特征
        4.3.1 梯田与聚落发展
        4.3.2 梯田形态格局
    4.4 SWOT分析
第五章 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5.1 规划原则与设计策略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理念
        5.1.3 设计策略
        5.1.4 规划目标
    5.2 规划设计定位
        5.2.1 总体定位
        5.2.2 规划结构
        5.2.3 功能分区规划
    5.3 梯田农业观光景观设计
        5.3.1 空间格局优化
        5.3.2 景观廊道布局
        5.3.3 道路交通规划
        5.3.4 修复治理设计
        5.3.5 植物景观设计
    5.4 专项设计
        5.4.1 视觉标识设计
        5.4.2 生态构筑物设计
        5.4.3 照明规划设计
        5.4.4 梯田智慧设施设计
        5.4.5 基础设施设计
        5.4.6 产业与活动规划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品集

(9)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述框架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3.1.2 复杂适应系统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3.4 本章小结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4.6 本章小结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5.2.1 主体组织化
        5.2.2 主体话语权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6.2.1 产业链内涵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6.5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7.1.1 案例选取背景
        7.1.2 研究目标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7.3.1 共同体建构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总结与启示
        8.1.1 研究总结
        8.1.2 研究启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10)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延安“三山两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城市旧区普遍现状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案例分析
    2.1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2.1.1 国外城市更新历程与理论研究
        2.1.2 国内城市更新历程与理论研究
        2.1.3 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2.2 “城市双修”研究综述
        2.2.1 国外“城市双修”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2 国内“城市双修”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3 “城市双修”与已有的城市更新异同
        2.2.4 “城市双修”实践案例——以三亚为例
    2.3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
        2.3.1 街道的定义
        2.3.2 国外街道演变历程和街道空间研究
        2.3.3 国内街道演变历程和街道空间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系统构建
    3.1 “城市双修”要素构成
    3.2 “生态修复”要素
    3.3 “城市修补”要素
        3.3.1 城市空间格局和肌理
        3.3.2 建筑界面
        3.3.3 街道空间
        3.3.4 公共开放空间
    3.4 “生态修复”技术策略
        3.4.1 山体修复
        3.4.2 水体治理
        3.4.3 修复废弃绿地
        3.4.4 绿地系统的构建
    3.5 “城市修补”策略
        3.5.1 还原城市空间布局和肌理
        3.5.2 建筑界面整治
        3.5.3 街道空间环境建设
        3.5.4 公共空间功能提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延安“三山两河”片区更新要素分析
    4.1 延安城市背景
        4.1.1 区位分析
        4.1.2 历史沿革
        4.1.3 城市格局
        4.1.4 建筑概况
    4.2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城市双修”范围界定
        4.2.1 “生态修复”实践范围
        4.2.2 “城市修补”实践范围
    4.3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要素与现状
        4.3.1 “三山两河”片区在的核心地位
        4.3.2 “三山两河”片区的生态与景观现状
    4.4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城市修补”要素与现状
        4.4.1 “三山两河”片区空间格局和肌理
        4.4.2 “三山两河”片区建筑界面概况
        4.4.3 “三山两河”片区街道空间现状
        4.4.4 “三山两河”片区公共空间现状
    4.5 小结
第五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延安“三山两河”片区更新策略研究
    5.1 目标定位
        5.1.1 上位规划解读
        5.1.2 延安“城市双修”规划定位
    5.2 “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
        5.2.1 山体的修复:望美山
        5.2.2 两河的修复:亲清水
        5.2.3 景观绿地的修复:靓绿地
    5.3 “三山两河”片区“城市修补”
        5.3.1 复格局,理府城脉络,重塑山水格局
        5.3.2 显特色,挖掘地域文化,整治建筑风貌
        5.3.3 优品质,改善道路交通,提升环境品质
        5.3.4 拓功能,适度更新功能,扩展公共空间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标目录
    一、图目录
    二、表目录
参考文献

四、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D]. 贾昊茹. 河北大学, 2021(02)
  • [2]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于成龙. 吉林大学, 2021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D]. 成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6]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D]. 孙晓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河北涉县王金庄梯田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 丽达.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9]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
  • [10]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延安“三山两河”片区为例[D]. 杨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太古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