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效率低是什么原因

养猪效率低是什么原因

一、养猪效益低原因在哪里(论文文献综述)

马引弟[1](2020)在《基于区位地租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资源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总量多,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大,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耕地资源始终处于紧缺状态,使得农业后备资源贫乏,人地矛盾突出,这些所导致的耕地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耕地利用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而山区和平原耕地的利用方式差异尤为明显。由于耕地产出效益在山地普遍较低以及农业劳动者老龄化的加剧,出现了较多耕作行为从商品化向半自给自足甚而自给自足方向的转变,耕地投入集约程度与市场的关系从密切变为疏远,进而退回到以住宅为扩散核心的土地利用投入等级变化模式,使对耕地区位条件的评价指标从单纯的区位地租的角度出发可能更有效解释此类半自给自足农业耕地的集约利用特征。本文在实地大量面对面农村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要素。以海拔、坡度、坡向等区位因子和耕作半径因子为基础建立该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等级分为4级,同时采用遥感影像、道路矢量化数据和DEM等数据为支持手段对甘谷县耕地利用集约度从区位地租的角度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的主要结论:(1)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经过分析确定海拔、坡度、坡向和耕作半径为评价因子,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等级分为4级:1级的值域范围在1-1.75的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2级的值域范围是1.75-2,耕地集约利用相对1级较差,但是利用程度较高;3级的值域范围在2-2.5,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较2级和1级较差,耕地撂荒现象出现较多;4级的值域范围在2.5-4之间,耕地的集约利用最差,最容易出现耕地撂荒现象。(2)根据评价分级指标对甘谷县2019年耕地进行分级评价,得到甘谷县2019年的在耕耕地的耕地集约利用等级为1级的耕地面积是139.67平方千米,占到22.6%;2级集约利用耕地面积约107.13平方千米,占到17.34%;3级集约利用耕地面积占到37.9%,约234.18平方千米,在4个耕地集约利用等级里所占比重最大;4级集约利用耕地面积约136.95平方千米,占到22.16%。(3)甘谷县的3级和4级集约利用耕地占到甘谷县耕地利用的60.06%,表明甘谷县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较差。其中,大像山、六峰、新兴、磐安、安远以及大石六个乡镇内1级耕地所占比重较大,其所占比例大于25%,说明这六个乡镇内耕地集约利用状况较好。大庄镇和古坡镇的1级耕地集约利用所占比重较小,所占比例不超过10%,表明这两个乡镇内耕地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西坪镇、大庄、礼辛、武家河以及古坡镇内的4级耕地集约利用占到25%以上,耕地的整体区位条件较差,导致耕地集约利用的降低。剩余的金山、八里湾、谢家湾以及白家湾四个乡镇内的耕地集约利用多分布在3级,所占比例都接近40%以上,说明这些乡镇内整体的耕地集约利用处于较差水平。(4)通过和撂荒耕地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八里湾镇,等级是3级和4级的耕地集约利用区域里,撂荒耕地占到57.86%,这些地区海拔较高,主要分布在坡度在15°~25°之间以及大于25°的地方,坡向在阴坡以及半阴坡,都是容易发生耕地撂荒现象的高风险区域,这个表明耕地集约利用较差的地方容易发生耕地撂荒。而在耕地集约利用等级为1级和2级的区域里,撂荒耕地占到42.14%,这些区域的耕地撂荒现象相对较少,但是也存在,这些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劳动力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有较大的关系,具体原因还需更深入的调查分析。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吴旭[3](2020)在《中国食物主权的无声实践——基于对恩施州猪草猪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物主权是一个由小农群体发起的旨在摆脱资本和跨国公司的控制和垄断的全球性社会运动。在食学家的印象中,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诸国一直是食物主权运动的空白地带,但最近有研究者发现俄罗斯民间存在一种"无声食物主权",并归纳出了这种食物主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恩施州的猪草猪与"无声食物主权"的比较研究,展示了在中国的农村也存在这种有行动无话语的食物主权实践。与俄罗斯模式不一样的是,恩施州的猪草猪是一种"空巢食物主权",即以空巢村民为行动主体、以当地的文化关键食物为核心推动力、以当地植物为饲料资源而形成的一个微型自续系统。

陈义辉[4](2019)在《进贤县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贤县是一个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县,拥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品种资源。但是近年来其养殖规模却在不断下降,生猪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对进贤县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经济效益的变化是影响生猪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生猪养殖发展趋势,以生猪养殖的不同模式为研究基础,通过对进贤县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各自生猪养殖收益情况,进一步通过对比得出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的异同。希望能够探讨出各种养殖模式的合理养殖规模,以及未来更加适合进贤县实际情况的高效生猪养殖模式。进贤县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对其研究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首先介绍进贤县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以生猪养殖业现有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生猪产业不同的饲养模式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不同饲养模式的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对进贤县生猪饲养模式的发展从成本效益方面做一个客观、全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是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及意义作出概述。二是介绍相关的经济理论并对相关物质和服务费用定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论述。三是针对我国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含其发展历程及现状,同时,对我国生猪价格的变化趋势以及生猪养殖成本的结构及具体变化进行分析。四是对进贤县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生产资金不足、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养殖场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防疫形势严峻、生猪养殖环保措施不到位以及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五是介绍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首先,散养模式在仔猪、饲料单价上成本高导致经济效益低,这是散养户逐渐退出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原因;其次,小规模养殖模式因饲料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经济效益没有呈现正增长,因此,小规模生猪养殖户进行扩大规模或者以参加专业合作社模式扩大生产,进而降低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促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再次,进贤县生猪中规模养殖模式下,部分效益情况不好的养殖场,可以通过适当减小规模,降低人工成本费用,进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最后,大规模养殖模式应注重利用科学手段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防疫水平,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六是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研究结论,提出对进贤县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建议:对于散养模式的农户,政府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并建立行业保障制度,引导其向小规模养殖模式发展。而生猪养殖专业户应注重发展特色化养殖、各养殖场实现新型合作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以及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规模养殖场应坚持科学饲养与科学管理,并树立行业典范,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专业户”的行业模式,加大辐射范围,进一步为进贤县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带来助益。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生猪屠宰市场的监管、创新科技研发推广机制、加强生猪养殖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王裕根[5](2019)在《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组织行为,深入分析中央、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在推进国家环保法律执行的权力关系及其结构,从政府运作过程的视角揭示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并解释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对基层环保执法的塑造。从现实经验看来,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前提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确实存在并通过有效途径把信号传递到县级环保执法部门。乡村企业污染总是发生在一定场域中,特定场域中的社会主体对污染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化会影响环境利益的表达。村庄中不同农民认知观念、价值以及利益取向的差异化弱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直接影响了村庄社会的环境利益表达。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农民的弱组织性影响到国家执法力量的介入方式和强度。只有当农民组织起来反映自己所受的损害并释放出环境违法行为的强烈信号,国家执法力量介入的力度才会加大。然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乡村企业排污行为是否构成环境违法行为还依赖于国家的权威技术认定。国家在认定乡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污染认定的科技理性与村庄生活理性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农民与企业发生环境利益冲突,县级环保部门及乡镇政府对污染的界定存在权威支配、话语支配以及信息支配,农民基于生活理性对污染的认知话语常常被边缘化,这为乡镇政府和县级环保部门调解企业和农民的环境纠纷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与企业、乡镇政府以及县级环保部门数次利益博弈之后,农民渐渐陷入了“补偿陷阱”,象征性污染补偿逐步代替实质意义上的法律监管。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与乡镇政府本身处于地方条块关系中。县级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决定了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法律执行的立场和态度。受制于地方条块权力结构以及政商关系,具有执法权的县级环保部门并不会严格执法而是选择“以罚代管”策略,让法律不完全执行。“以罚代管”既协调了县领导与乡村企业的政商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县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然而,“以罚代管”并没有治理污染问题,反而使得乡村企业排污行为具有了正当性。尽管部分农民不断上访,但根据信访属地管理原则,乡村企业与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最终还是要乡镇政府进行处理。由此,在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时,没有执法权的乡镇政府必须协调好乡村企业和村庄农民的利益冲突关系。而受制于县级政府发展和稳定的双重考核机制、基层社会的权力—利益关系网以及自身治理资源的欠缺,乡镇政府往往会选择一种模糊性治理策略来对待污染问题。乡镇政府模糊化处理乡村企业和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实际上掩盖了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由于县级政府要维护乡村企业的利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再加上基层社会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所以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未能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真正重视乡村企业污染问题的治理,这导致国家环保法律实施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也即,地方条块环保履职实践存在执法目标偏离。与此同时,受污染影响的农民群体也遭遇了环境利益诉求表达上的挫败感。环保督察是一种在党政体制结构内推动环保法律执行的制度创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各种方式传导政治压力让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应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环境问题。县级党委政府在感知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之后,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整合相关环境执法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通过责任倒逼机制落实到每个执法者,此时基层环保执法力度加大。这就改变了以往法律执行的“悬浮”状态,使得国家法律渗透到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实践中。通过环保督察解决了一些底层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受制于央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央难以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果,中央环保督察难以倒逼地方对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因此,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只是得到中央的适度矫正。当中央的力量介入地方条块履职实践,此时条块关系中的央地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党政体制的政治整合功能。从法律执行角度看,当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很大时,中央能够通过政治整合的方式,把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整合,打破国家环保法律在地方执行中梗阻,推动国家环保法律向基层社会渗透,同时对执法过程的利益冲突进行整合,让执法目标偏离得到适度矫正。但是,这种矫正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中与执法偏离形成多次互动和博弈关系,并在偏离中寻适度。纵观基层环保执法的过程可以看到,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难以有效吸纳到常规环保执法的政府决策和执行中。当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无法得到地方政府有效吸纳和整合,导致执法目标偏离过大影响到中央的政治权威时,中央能够在既定的体制结构内创新系列制度推动环保法律执行。中央通过环保督察的形式创建了中央与基层群众的制度化联系,并通过政治压力传导重新激活了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意见表达、政府决策以及政府执行的政府过程,从而让基层社会的环境利益能够被吸纳到地方政府决策和执行中。由此,以党政关系为基本的条块关系时刻存在弹性,这种富有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塑造着基层环保执法实践,并在实践中呈现波动性。

廖翼[6](2013)在《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及其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生猪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它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满足居民消费需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以前,我国生猪市场一直实行的是国家定价制度,生猪和猪肉价格相对稳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逐步调整了其生猪价格制度,由过去的国家定价改为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的价格管理体制。这给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生猪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生猪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生猪价格开始出现反复波动的现象,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价格波动成为我国生猪业发展中的突出现象,短短几年的时间,生猪价格先后经历了暴涨、暴跌、再度上涨以及下跌。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市场的稳定,制约了生猪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保持生猪价格的稳定,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从200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有关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效果,学术界存在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及其效果展开研究。首先,文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评价框架。随后,从政策实施的背景、主体和客体、工具和约束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三,从目标实现情况角度、效率角度和满意度角度对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第四,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等生猪产业发达国家在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方面的经验做法。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现阶段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现阶段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工具或手段繁多,运用复杂;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如资源缺乏、资金短缺、人员不足以及时滞效应等,其中时滞效应对其影响最大。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较好,初步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标,政策的实施效率较高,养殖户对政策的效果表示基本满意。并且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日趋成熟,调控效果日益显着。要进一步提高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效果,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生猪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和建立生猪价格调控反馈机制等。

王琦[7](2012)在《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 ——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脆弱、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发展、农户适应及其生计问题的解决受到持续而热烈的关注。在传统农区,农户长期维系着一种受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驱动的小农经济,他们基于对各种机会的响应来调整生计策略。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影响塑造了农户生计的选择/模式,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已有研究并没有很好地回答两者之间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理,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地方政府在制定地区适应策略上出现定位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的联系进行全面审视和综合研究。本文以大渡河上游金川县的河坝农区、中山半农半牧区的4个典型村为例,利用随机分层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农户调查,根据生计特点划分了农户生计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数学计量及实证方法综合研究了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响应的过程与机理,进而在政府层面和农户层面上提出了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适应策略。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宏观社会经济变迁的主体表现特征:①下户以来,典型村的人口和家庭再生产存在一定的波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结构趋向简单化。②劳动力转移受政策、资源和市场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典型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逐年下滑,二三产业劳动力逐年上升,随着劳动力高速转移的完成,三大产业劳动力目前已趋于稳定。③在种植业方面,典型村粮食产量始终处于平缓变化,中山村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河坝村。与此同时,种植结构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小麦下降,玉米上升,洋芋有所增加,经济价值不高的杂粮变化不大。中山村农户对作物种植的调整,表现出比河坝村更为积极的紧迫性。④在林果业方面,雪梨、苹果等水果的产量和种植数量波动幅度极为明显。市场价格影响了农户对林果业的选择,自然灾害对林果业产量有较大影响。⑤在养殖业方面,典型村农户自下户后纷纷扩大了畜群规模,牲畜总数量、出栏数量、商品率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河坝村和中山村在畜牧业上差异较大,养殖业成为中山村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⑥典型村农户总体收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现出4个明显的波动期。河坝村农户人均实际收入高于中山村,依次表现为丹扎木村>沙耳尼村>克尔马村>石达安村。但就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山村明显高于河坝村。此外,农户的农业、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均显着降低,牧业和二三产业快速上升。河坝村农户在农业、林业、牧业上所占份额低于中山村,三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⑦粮食收购制度的取消,解放了农村逐渐显性并日益严重的剩余劳动力,为发展非农生计提供了条件。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直接方便了生产,为增产提供了可能,但完全的市场化,农户也不得不承担农资价格飞涨的代价。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在典型村并未表现出实际的生态价值。“废赋税”与“施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实行农业补贴对研究区农户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新农合”与“新农保”解决了部分农户看病与养老的难题,但制度的设计、运营都没有有效瞄准农户生计的实际需求。“普九”的开展,对减轻典型村尤其是中山村农户教育负担起了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教育支出是农户重大的生计压力来源。搞好农村水、电、路、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藏区系列扶贫项目的主题,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挖掘收入增长的潜力,导致离促农增收的终极目的还有一定距离。(2)农户生计策略对宏观社会经济变迁的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地域和农户差异性。自然资源(梨树、苹果等果树资源)禀赋和市场化进程对农户生计策略响应的影响较大。山区的地理条件对农户生计活动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不同类型农户的响应策略主要体现在对非农生计活动的选择上。生计多样化是农户生计响应的普遍选择。(3)农户生计资产决定着生计策略的选择。劳动力数量、公共基础设施、特殊经历和学生比重对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存在正向影响。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家庭住房情况、家庭生产资产和老人比重对农为主生计策略的选择影响也较显着,而社会关系网在对农户生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4)农户生计多样化随着农户类型分化而分异。农业生计多样化水平表现为,农为主型>非农为主型>纯农型,且中山村高于河坝村;非农生计多样化水平表现为,非农型)非农为主型>农为主型,河坝村高于中山村;农户的整体多样化水平表现为,非农为主型>农为主型>非农型>纯农型。家庭劳动力配置、进入门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女性在非农多样化上处于弱势地位。(5)宏观社会经济的变迁塑造了农户生计策略的演变路径,生计多样化是农户适应宏观社会经济变迁的主要策略。国家体制、政策、经济、环境等背景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塑造性较强,而农户家庭自身条件和认识/响应的能力导致了农户类型的分化。(6)稳定生产资料价格,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户把握市场,完善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地方政府最为贴近农户生计需要的适应策略。针对不同类型农户而言,纯农型、农为主型农户今后可借助政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传统农业活动中挖掘潜力。非农为主型、农户应适当优化非农生计活动,或从农业活动中寻求增收渠道。非农型农户则需要巩固非农生计成果,增强非农就业竞争力。

綦颖[8](2008)在《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畜牧业结构中,养猪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猪肉比重占肉食的65%左右(2005年、2006年)。据2007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资料,2006年,中国猪肉产量达5197万t,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0.1%,遥居首位。另外,养猪业在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畜牧业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近年来,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延长,波动幅度加大,价格的大起大落导致广大生猪饲养者不断调整产量,致使产量陷入一种“短缺”与“过剩”的循环波动之中,这一现象反过来又加剧了价格的波动。所以说,价格波动和生产波动是中国生猪产业最主要的内涵特征,这既影响了生产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消费者的福利,对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因此,价格波动问题是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其加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即从历史数据或调查数据出发,对我国生猪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旨在把握生猪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和地区特征:同时对形成这种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影响机理以及一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了上述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价格波动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为基础,对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以期为缓解我国生猪价格波动探求解决对策。具体研究思路为:依据历史数据或调查数据对我国生猪市场的波动特征进行描述(包括生产波动和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和区域特征);分别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重在分析其对价格的影响方式和影响机理,进而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重在分析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以2007年猪价暴涨为实例,解析了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带来的影响:最终为缓解我国生猪价格波动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运用的方法及结论如下:(1)论文运用趋势分解法科学界定了短期波动和长期波动的内涵,分别用速度法和趋势分解法对生猪价格和生产的短期波动进行测定,对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和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作了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价格波动程度高于产量波动程度。通过计算代表长期波动程度的变异指数和变异系数指标,同样能得到这一结论。把生猪价格变异率和产量变异率置于同一坐标中,以分析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看出二者在总体上有近似反向运动的倾向,这对以往研究是个有益的补充。(2)运用趋势分解法计算变异指数,以其描述和分析我国生猪的产量和价格在区域间和省际间的波动特征;同时运用方差分解法分析不同区域、省份的产量对总产量的影响程度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以生猪输出为主的区域产量波动程度高,而价格波动程度低,尤以经济水平不够发达的东北区和西南区为代表:产量大或产量波动程度高的省份极易对区域产量波动造成较大影响:产量小的省份对区域产量波动起到了抑制作用,但其价格波动程度往往较高:生猪主产区大多有较低的价格变异指数,产量小的生猪主销区价格变异指数较高,集生猪主销区和主产区为一体的省份产量变异指数和价格变异指数均较低。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3)论文运用内部传导和外部冲击波动理论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波动成因与机理。采用模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生猪价格波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机理。内部传导因素包括:生猪的生长周期、生产者供给行为、生产成本、产业链利益分配、生产结构;外部冲击因素包括疫情等突发事件、宏观调控手段、替代品价格、收入水平与经济周期等因素。(4)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可以量化的生猪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以2007年生猪价格暴涨为实例,解析其形成原因及对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基于供求层面,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对生猪价格的影响程度,实证模型结果表明:玉米价格(代表投入品价格)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对生猪价格的边际影响最大;另外,仔猪价格是影响较大的因素,当前这种仔猪随肥猪价格跟涨的现象是制约生猪产业发展一大隐患;生产者价格预期和替代品价格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不大;疫情对生猪价格波动的边际影响为负数,主要模拟的是来自需求面的影响,同时指出疫情对需求和供给影响的非同步性加强了波动的振幅,给生猪产业带来严重冲击。(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缓解生猪价格波动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宏观政策的引导: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设;加快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生猪生产宏观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快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发展;加速生猪生产模式的转变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桦[9](2007)在《生猪饲养规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猪肉的生产(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2/3左右)和消费(在我国城镇居民的猪牛羊肉消费中所占比例在过去的十五年几乎都在4/5左右)水平决定了生猪饲养业在畜牧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剩余粮食转化、改进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生猪饲养业,而生猪规模养殖和专业化生产是生猪饲养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资源环境价值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运用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生猪不同规模饲养的成本效益变化趋势,成本效益的影响因素以及规模经济效益所处阶段,从而选择出我国生猪饲养目前或将来的一段时间内的饲养规模,以期为节约生猪饲用物质资源、降低生猪饲养成本、提高生猪饲养效益和产品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全文共由8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饲养规模成本效益相关理论。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成本的经济涵义、理论成本和实用成本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关系,阐述了规模经济的两个模型,指出本文对生猪饲养规模经济的成本效益的分析思路是按照公司规模经济的内涵进行的,认为生猪饲养产品成本应由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部分构成。第三章,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的演变。本章阐述了生猪饲养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生猪饲养规模的演变趋势以及各自的生猪饲养规模演进的机理。第四章,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趋势。本章首先从每头生猪总成本、每头生猪生产成本、每头生猪饲养物质与服务费用、每头生猪饲养人工成本的和50kg生猪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了生猪四种饲养方式的成本变化趋势,接着从每头生猪产值、每头生猪净利润、50kg生猪产值、50kg生猪净利润和料肉比、粮肉比等方面分析了生猪四种饲养方式的饲养效益变化趋势,最后对中美两国规模饲养生猪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为我国生猪饲养选择适度规模提供重要依据。第五章,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因素分析。本章运用综合统计指数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四种生猪饲养方式成本效益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仔猪购买重量和精饲料消耗量随着饲养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人工用量随着饲养规模的增加而降低,生猪的饲养物质价格大于饲养物质消耗量对直接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影响,每头生猪价格、物质与服务费用价格和劳动日工值对每头生猪净利润的影响大于每头生猪重量、物质和服务费用消耗量和劳动量用工量的影响,每头生猪价格对每头生猪产值的影响大于每头生猪重量的影响等结论,剖析出了我国生猪不同规模饲养的成本效益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为选择生猪适度规模饲养提供重要依据。第六章,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报酬(收益)水平分析。本章运用生产函数理论对我国生猪四种饲养方式的规模经济报酬进行了测定。得出我国生猪小规模和中等规模饲养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大规模饲养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最后分析了小规模和中等规模饲养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和大规模饲养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第七章,我国生猪饲养规模选择。本章基于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分析,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和增量成本分析法,选择出了我国目前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生猪饲养规模总体上应倾向于中等规模饲养方式,接着运用增量成本法分析了中等规模饲养的不同规模层次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适用性,最后从政策的支持性、人力资源的可行性、资金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适度规模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八章,实现生猪适度规模饲养的政策建议。为有效实现生猪适度规模饲养,相关政府部门或生猪饲养者应采取以下措施: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养殖环境、培育适宜的生猪饲养组织形式、引导生猪主产区之间进行协作、建立生猪饲养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和大力发展生猪饲料业。

强丽平[10](2006)在《养猪效益低 原因在哪里》文中研究说明

二、养猪效益低原因在哪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猪效益低原因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位地租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和人口
        2.2.2 人文概况
        2.2.3 区域经济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与预处理
    3.1 数据
        3.1.1 影像数据
        3.1.2 自然基础数据
        3.1.3 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
    3.2 数据预处理
        3.2.1 Sentinel-2 数据预处理
        3.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建立
        3.2.3 解译标志的建立
第四章 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农户调查结果分析
        4.1.1 调查农户的选择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农户调查结果分析
    4.2 基于区位地租角度评价指标的建立
        4.2.1 区位因子
        4.2.2 依据区位确定耕作半径因子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2.4 评价指标等级的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5.2 耕地信息提取
    5.3 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5.3.1 甘谷县评价指标要素分级
        5.3.2 甘谷县集约利用评价
        5.3.3 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5.3.4 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分乡镇评价
    5.4 耕地集约利用与撂荒耕地的关系
        5.4.1 撂荒耕地信息的提取
        5.4.2 耕地集约利用与撂荒耕地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6.1 主要结论
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附录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食物主权的无声实践——基于对恩施州猪草猪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背景
二、无声食物主权
三、猪草猪———中国的无声食物主权
    (一)小农户
    (二)在住家附近进行
    (三)生态上可持续
    (四)基于文化传统
    (五)被主流话语轻视
    (六)小农的食物生产活动与权利诉求
    (七)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四、结语

(4)进贤县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3.4 实证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成本效益的相关概念
        2.1.1 物质费用和服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1.2 人工成本
    2.2 规模效益相关的经济理论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规模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2.2.3 成本收益理论
第3章 我国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
    3.1 我国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介绍
        3.1.1 我国生猪养殖发展历程
        3.1.2 我国生猪养殖发展现状
    3.2 我国生猪价格变化趋势
    3.3 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构成及变化分析
第4章 进贤县生猪生产基本情况介绍
    4.1 进贤县基本情况介绍
    4.2 进贤县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
        4.2.1 进贤县生猪养殖的基本情况
        4.2.2 进贤县生猪业取得的成就
        4.2.3 进贤县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进贤县生猪养殖成本收益现状研究
    5.1 不同养殖模式的规模界定及所占比例
        5.1.1 不同养殖模式的规模界定
        5.1.2 不同养殖模式所占的比例
    5.2 不同养殖规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5.2.1 农户散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5.2.2 养殖专业户特点及发展趋势
        5.2.3 规模化养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5.3 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5.3.1 不同养殖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计算
        5.3.2 不同养殖规模生猪养殖的收入计算
        5.3.3 不同养殖规模的经济效益分析
    5.4 价格变动对进贤县生猪养殖效益的影响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加快进贤县生猪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6.2.1 对于农户散养的建议
        6.2.2 对于生猪养殖专业户的建议
        6.2.3 对于规模养殖场的建议
        6.2.4 对于当地政府的建议
        6.2.5 加强对生猪屠宰市场的监管
        6.2.6 创新科技研发推广机制
        6.2.7 加强生猪养殖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五、本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乡村企业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及其执行体制
    第一节 环保立法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实施的组织机构
        一、现行环境法律体系规定的执法部门
        二、环保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体制
    第三节 乡村企业污染监管的执法体制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二、基层环保执法权的配置结构
        三、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中的“条”和“块”
第二章 环保执法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
        一、“矿业大镇”
        二、盛朝矿业公司
        三、恒久矿业公司
        四、“被污染包围的村庄”
    第二节 村庄不同主体的差异化认知
        一、污染受害不同
        二、农民环境利益分化
    第三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村庄语境
        一、农民的弱组织性
        二、自利的村干部
        三、上访的集体行动困境
第三章 环保执法的技术依赖及其后果
    第一节 污染认定的技术标准
    第二节 技术理性与生活理性之间的冲突
    第三节 环保执法的技术支配形式
        一、权威支配:污染认定的技术权力
        二、话语支配:污染识别的专业知识
        三、信息支配:污染信息的非开放性
    第四节 技术支配的后果
        一、技术权力支配排斥农民参与
        二、象征性补偿代替法律监管
第四章 县级环保部门“以罚代管”的制度逻辑
    第一节 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及其基本特性
        一、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二、环境违法行为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组织环境和“以罚代管”策略
        一、组织内部执行力不足
        二、组织之间的关系制约
        三、“以罚代管”的执法策略
    第三节 “以罚代管”的生成机制
        一、政商关系的嵌入
        二、企业与执法者的合作博弈
    第四节 “以罚代管”的社会后果
        一、污染问题得不到精准治理
        二、执法目标的消解
第五章 乡镇政府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治理
    第一节 环境上访的属地管理
        一、农民环境上访
        二、乡镇政府模糊性应对
    第二节 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因素和策略选择
        一、乡镇履职中的模糊性因素
        二、模糊性治理的实践
    第三节 模糊性治理的结构动因
        一、发展与稳定的双重考核体制
        二、权力-利益关系网络
        三、属地监管的“悬浮”
    第四节 模糊性治理对环保法律目标的消解
第六章 中央环保督察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组织应对
    第一节 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与环保督察
        一、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
        二、环保督察
        三、中央环保督察的组织机制和目标
    第二节 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传导
        一、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与自下而上的群众信访
        二、政治压力传导的形式
        三、地方政府应对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切为了通过”:政治高压下乡村企业污染的运动式治理
        一、领导注意力传递
        二、执法力量整合
        三、责任倒逼机制
    第四节 环保督察的治理限度
        一、中央难以监督地方环境治理效果
        二、地方临时性应对而非整体性治理
结语
    一、基层环保执法的实践样态
    二、执法目标偏离与适度矫正
    三、基层环保执法的政治逻辑
    四、基层环保执法的弹性体制结构与改革挑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一 调研访谈人员名单
附录二 法律法规、政府文件及档案资料
附录三 全国部分乡村企业污染案例(2008-2018)
致谢

(6)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及其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外研究动态
        3.2 国内研究动态
        3.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述评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5 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
        1.1 均衡价格理论
        1.2 产业扶持理论
        1.3 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1.4 福利经济学理论
        1.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2.1 稳定生猪价格与发展国家经济
        2.2 稳定生猪价格与稳定物价
        2.3 稳定生猪价格与满足消费需求
        2.4 稳定生猪价格与增加农民收入
    3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评价的框架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评价原则
        3.3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评价标准
        3.4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运行机制分析
    1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背景
    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主体和客体
        2.1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主体
        2.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客体
    3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工具
        3.1 生猪生产扶持政策
        3.2 生猪疫病防控政策
        3.3 生猪信贷支持政策
        3.4 生猪价格监测和调控政策
    4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
        4.1 资源约束
        4.2 资金约束
        4.3 人员约束
        4.4 时滞效应约束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目标效果分析
    1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目标
        1.1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直接目标
        1.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间接目标
    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目标效果分析
        2.1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对于保持合理的生猪价格水平的效果分析
        2.2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对于稳定市场供应的效果分析
        2.3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对于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效果分析
        2.4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对于增加生猪养殖户收入的效果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EA的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率的实证分析
    1 DEA方法介绍
        1.1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1.2 DEA方法的经济含义
        1.3 DEA方法的特点
    2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率分析
        2.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2 模型构建
        2.3 模型结果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满意度的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1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满意度调查及敏感度分析
        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满意度的描述分析
        1.3 对各项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满意度敏感性的分析
    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模型选择
        2.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改进分析
    1 美国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的经验
        1.1 美国生猪产业发展概况
        1.2 美国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主要做法
    2 加拿大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的经验
        2.1 加拿大生猪产业发展概况
        2.2 加拿大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主要做法
    3 丹麦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的经验
        3.1 丹麦生猪产业发展概况
        3.2 丹麦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主要做法
    4 国外稳定生猪价格和发展生猪产业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4.1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2 推广适度规模养殖
        4.3 发展生猪期货交易
        4.4 重视生猪疫病防控
    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公共政策的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改进分析
    1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的制定缺乏稳定性
        1.2 政策调控时机不清晰
        1.3 政策更多是针对生猪价格上涨,对生猪价格下跌关注不够
        1.4 政策对生猪业公共物品支持力度不足
        1.5 部分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
    2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优化设计
        2.1 优化生猪价格调控的目标和原则
        2.2 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优化设计
    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7)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 ——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获取
    2.3 农户类型划分
    2.4 农户样本特征
    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宏观社会经济变迁
    3.1 人口和家庭再生产
    3.2 劳动力的转移
    3.3 农业的变迁
    3.4 农户收入变迁
    3.5 农经体制及惠农政策的变迁
第4章 农户生计策略对宏观社会经济变迁的响应
    4.1 1982~1998年:以资源为导向
    4.2 1999~2010年:从资源到市场
    4.3 生计策略响应的特点与规律
    4.4 农户对目前生计策略的认知
    4.5 农户的生计策略调整预期
    4.6 未来的生计走向—农民与农业的难题
第5章 农户生计资产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5.1 生计资产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5.2 生计多样化的测度与评估
第6章 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
    6.1 “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农户生计策略演变”分析框架
    6.2 可持续生计的构建路径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8)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评价
        1.2.1 国外关于生猪周期问题的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分析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几点说明
        1.6.1 关于本文所用的数据
        1.6.2 研究主体及区域的界定
第二章 价格波动形成的理论与模型
    2.1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2.1.1 经济波动
        2.1.2 经济周期
        2.1.3 经济波动产生的根源
        2.1.4 我国生猪市场波动产生的根源
    2.2 价格波动理论
        2.2.1 价值规律与价格机制
        2.2.2 均衡价格理论
        2.2.3 弹性理论
    2.3 研究波动的模型
        2.3.1 内部传导模型
        2.3.2 外部冲击模型
        2.3.3 蛛网模型
    2.4 波动的度量
        2.4.1 速度法
        2.4.2 趋势分解法
        2.4.3 两种方法的比较
第三章 生猪生产与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分析
    3.1 生产波动分析
        3.1.1 历史数据描述
        3.1.2 数据调整
        3.1.3 生猪生产波动性的测度
    3.2 价格波动分析
        3.2.1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规律
        3.2.2 价格波动的测度
    3.3 价格波动与生产波动的对比分析
    3.4 生猪生产波动的再分析
        3.4.1 生猪价格周期引发生产周期
        3.4.2 利润周期是生猪生产周期存在的内因
    3.5 小结
第四章 生猪生产与价格波动的区域特征分析
    4.1 中国生猪价格与生产的区域概况
        4.1.1 不同地区的生猪价格概况
        4.1.2 不同地区的生猪生产概况
    4.2 中国生猪产量波动的区域特征
        4.2.1 五大区域生猪产量的波动特征
        4.2.2 区域内部各省份的产量波动特征
    4.3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区域特征分析
        4.3.1 全国与五大区域的价格波动分析
        4.3.2 各省的生猪价格波动分析
    4.4 产量波动与价格波动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与机理分析
    5.1 内部传导机制下的波动成因分析
        5.1.1 生猪的生长周期
        5.1.2 生产者的供给行为
        5.1.3 生产成本
        5.1.4 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5.1.5 我国生猪的生产结构
    5.2 外部冲击机制下的波动成因分析
        5.2.1 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5.2.2 宏观调控手段的影响
        5.2.3 替代品价格
        5.2.4 收入
        5.2.5 经济周期
    5.3 小结
第六章 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供求层面影响生猪价格的因素
        6.1.1 影响供给的因素
        6.1.2 影响需求的因素
        6.1.3 同时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6.2 实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6.3 2007年生猪价格暴涨实例解析
        6.3.1 本次生猪价格暴涨的原因分析
        6.3.2 猪价暴涨背后隐藏的问题
        6.3.3 猪价暴涨带来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基本结论
    7.2 缓解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对策
        7.2.1 加强对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的研究
        7.2.2 加强宏观政策的引导
        7.2.3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7.2.4 加快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7.2.5 完善国家生猪生产宏观监测与预警系统
        7.2.6 加快推进“生猪期货”市场的发展
        7.2.7 加速生猪生产模式的转变
        7.2.8 加强流通环节与流通渠道建设
        7.2.9 支持和引导各地方创建农村养猪协会
        7.2.10 建立岗位责任追究机制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9)生猪饲养规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猪饲养规模成本效益相关理论
    2.1 成本效益理论
        2.1.1 成本的经济涵义
        2.1.2 生猪饲养成本的经济涵义
        2.1.3 生猪饲养成本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2 饲养规模理论
        2.2.1 规模经济模型
        2.2.2 影响生猪饲养规模的因素
    2.3 饲养规模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2.4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的界定
第三章 生猪饲养规模的演变
    3.1 发达国家生猪饲养规模
        3.1.1 发达国家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
        3.1.2 发达国家生猪饲养规模演变的机理
    3.2 我国生猪饲养规模
        3.2.1 我国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
        3.2.2 我国生猪饲养业规模化程度演进的机理
    3.3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趋势
    4.1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总成本构成变动趋势
    4.2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每头生产成本构成变动趋势
    4.3 不同规模饲养50KG 生猪生产成本构成变动趋势
        4.3.1 不同规模饲养50kg 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构成变动趋势
        4.3.2 不同规模饲养50kg 生猪人工成本变动趋势
    4.4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效益变动趋势
        4.4.1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每头生猪效益变动趋势
        4.4.2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50kg 生猪效益变动趋势
        4.4.3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饲养日增重量和饲料转化率分析
    4.5 中美两国生猪规模饲养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4.6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因素分析
    5.1 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变动因素分析
        5.2.1 农户散养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5.2.2 小规模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中等规模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5.2.4 大规模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5.3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效益变动因素分析
        5.3.1 散养饲养效益影响分析
        5.3.2 小规模饲养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5.3.3 中等规模饲养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5.3.4 大规模饲养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报酬(收益)水平分析
    6.1 规模报酬(收益)的含义及测量
        6.1.1 规模报酬(收益)的含义
        6.1.2 规模报酬的测量方法
    6.2 生猪不同规模饲养报酬水平的测定
        6.2.1 生猪小规模饲养报酬
        6.2.2 生猪中等规模饲养报酬
        6.2.3 生猪大规模饲养报酬
    6.3 产生规模经济(报酬)的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生猪饲养规模选择
    7.1 选择的依据及方法
        7.1.1 选择理由
        7.1.2 选择方法
    7.2 生猪饲养规模的构建
        7.2.1 生猪饲养规模经营方式决策的确定
        7.2.2 生猪饲养规模的确定
    7.3 适度饲养规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7.3.1 政策的支持性
        7.3.2 人力资源的可行性
        7.3.3 资金上的可行性
        7.3.4 技术上的可行性
        7.3.5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7.3.6 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可行性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实现生猪适度规模饲养的政策建议
    8.1 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养殖环境
    8.2 培育适宜的生猪饲养组织形式
        8.2.1 生猪饲养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现状
        8.2.2 生猪饲养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中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8.2.3 适宜组织形式的选择与培育
    8.3 引导生猪主产区之间进行协作
    8.4 建立生猪饲养风险管理防范机制
    8.5 大力发展生猪饲料业
结论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养猪效益低 原因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太差
2 饲料单一
3 喂养不当
4 猪舍简陋
5 习惯放养
6 不重防疫
7 忽视驱虫
8 不及时出栏

四、养猪效益低原因在哪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位地租和Sentinel-2时序数据的甘谷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马引弟.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0)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中国食物主权的无声实践——基于对恩施州猪草猪的田野研究[J]. 吴旭. 青海民族研究, 2020(03)
  • [4]进贤县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益研究[D]. 陈义辉.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D]. 王裕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及其效果评价[D]. 廖翼.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宏观社会经济变迁与农户生计策略 ——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村为例[D]. 王琦. 西南大学, 2012(10)
  • [8]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研究[D]. 綦颖.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9]生猪饲养规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D]. 李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10]养猪效益低 原因在哪里[J]. 强丽平. 河南畜牧兽医, 2006(08)

标签:;  ;  ;  ;  ;  

养猪效率低是什么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