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科技电子武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对策

浅谈高科技电子武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对策

一、浅谈高技术电子兵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程文[2](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李响[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提出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赖燕茹[4](2016)在《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创新是全球格局演化的重要诱因,也是大国竞逐世界的重要筹码。从人类发展历史上来看,竞争存在与各个种族、民族和国家,在这个不断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上演着惊心动魄,但同时也把科技创新的非凡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冷兵器战争时代到机械化全面应用战争而打破世界格局,从核武器让两个半球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到世界两大军事力量的军备竞赛,都塑造了当今社会的世界格局。从瑞士长矛、德国铁路到美国曼哈顿工程,我们在历史深处窥见到了一个隐秘之手,那是拨动全球格局演化的科技之手,它在20世纪重新给世界带来了惊奇与躁动。如果说,在人类20世纪的天空中寻找一项最耀眼的科技创新,这一王冠非“互联网”莫属。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资助下,全球第一个网络“阿帕网”问世。无论从经济、军事及政治等哪一个维度而言,这项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它就好像是一场蝴蝶效应而引发的的飓风。有社会学家称之为“后工业社会”也有未来学家称之为:正向我们迈开脚的信息时代。于是,我们看到,在这场变革的发源地——美国,它不仅用呼啸的导弹与飞机引领了一场信息化军事变革,它又借所谓的“自由”与“开放”试图在全球掀起一场信息化政治变革。显然,对于美国主导的这种军事霸权与政治霸权,其背后的支撑是“互联网”这一科技霸权。军事也是政治的继续,破解美国的霸权魔咒,亟需我们对互联网从科技政治学的视角进行全新审视。本文从科技政治学的视角出发,以作为一个科学技术体系的互联网技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互联网早期的政治塑造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选择,以最能代表互联网全面扩张时期新安全观的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后对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此展现互联网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文章梳理了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学科设置、学科发展及研究视域,对科学技术与政治权力转移的逻辑进行思考,以科技政治互动观展开本文的研究。本文发现,互联网技术体系在其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影响,而随着其不断的生长,尤其是催生“信息革命”后趋于稳定发展,反过来又对政治结构和权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构建了一个权力上从根本上分散的世界。美国塑造全球信息政治霸权,实际上背离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本质。互联网的不断扩张意味着信息垄断将不复存在,美国的全球信息政治霸权受到挑战,权力的分享将成为世界格局重塑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该将互联网治理提上日程,重视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积极参与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在科技与政治紧密耦合的时代,本文将科技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美国互联网的研究之中,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与科技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而且也对我国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张媛媛[5](2013)在《科技的人本意蕴—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是马克思科技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充分体现,又是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彰显。科技就其自身而言,归根结底,是人类长期实践智慧的结晶。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明、创造都是人类探索真理、尊重事实的结果。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巨大杠杆。因此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历史的有力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不但为人类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为这种过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然而,近代以来,科技异化现象愈演愈烈,就此马克思从人的生存问题入手,高度概括了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并指出了科技异化的根源是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技异化现象进行了人本主义批判,认为科技对人的奴役其实是人对人的奴役。其理论出发点与宗旨均是从人出发认识科学技术,着眼于科学技术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对人的深刻关怀。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科技哲学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本意蕴,他对于在他生活时代的科技异化根源的揭示,为我们今天深入地研究、挖掘、考察科技异化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回到马克思,深入、全面、系统考察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对促进知识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技的人化以及当下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把论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阐明了论文选题的缘起、意义、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创新和不足等。结合当前科技异化凸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研究的紧迫性,并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特点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尝试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人与科技:伴随人类始终的一对矛盾。本章首先追溯了人与科技关系的历史演变。具体分析了古代科技乃为人之存在、中世纪科技乃为神之存在、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是富有人性的、近代以来科技远离人的存在这四个主要时期人与科技关系的变化。其次,在明确了人与科技关系的历史演变后,指出了人与科技关系的根本所在——即科技造福于人与奴役于人的两个方面。科技造福于人是人与科技关系矛盾的统一性,科技奴役于人是人与科技关系矛盾的对立性。科技造福于人是因为科学技术是“人为”的和“为人”的,是科技的本性使然;而科技奴役于人就表现为科技异化现象的出现。由于科技异化产生于近代社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异化现象尤为凸显,所以过渡到马克思对科技异化问题的看法,也就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人与科技关系的考察。第三章,马克思视域中的人与科技关系。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得出“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的论断。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一种工具,它是人类的创造物,它本身不是一种消极的、统治人的异己力量,而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它能够增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人们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但马克思在对科学技术积极作用做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深刻地洞见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马克思看到了科技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发生的异化,即科技成为奴役人的力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成为资本的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手段。因而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科学与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对立的,科学表现为同劳动对立的力量。资产阶级为一己之私利而运用科学技术,必然会使科学技术失去人道主义的前景。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综合马克思对近代科技产生的异化现象的分析,提出了马克思关于人与科技关系的基本观点——科学本质上是人的科学,科技具有人本意蕴。第四章,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的现代演进。马克思所主张的科技的人本意蕴和对科技异化问题的批判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深化。它的现代演进主要呈现以下两种路向:一种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异化思想研究,另一种是在东方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研究。前者的典型代表是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后者的典型代表是江泽民。本部分以此为出发点对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的现代演进进行详细的梳理和阐释。第五章,科技回归人的存在:知识经济社会与科技人化。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异化的科技能否在这样的社会回归人的存在?马克思所认为的科技的人本意蕴在知识经济社会能否实现?本章立足于知识经济社会,以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三形态”说和人类文明形态的划分为起点,对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作进一步地探索与思考。结语:直面现实与寻求超越——当代中国对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的正确回应。当代中国一方面在完成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迎来了知识经济社会的曙光。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找到扬弃科技异化的路径,彰显科技的人本意蕴。本部分立足于论文的论点,指出当代中国对于科技异化现实的正视和寻求科技人化道路的具体措施。内容虽然简短,却是直面现实思考的结果。

王姝[6](2012)在《留日学生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兵器工业发展的贡献及其影响》文中提出留日学生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清政府战败于甲午海战之后,一方面希望探寻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另一方面希望间接学习已经被日本吸收消化的西方科学技术,再加上日本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积极鼓动,便向日本派遣了为数众多的留学生。此后,虽历经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时期,留日学生的数量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这以后,随着中日关系逐渐恶化,留日学生集中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陆续归国。彼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从内部来说,蒋介石虽然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地方势力割据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外部来说,日本已经逐渐暴露全面侵华的野心。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决定了南京国民政府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兵器工业体系,以应对战事之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留日学生利用自身学识背景,纷纷投身于南京国民政府兵器工业事业,并成为兵器工业各部门的主管官员和技术骨干,为兵器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充分说明留日学生对南京国民政府兵器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本文在对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档案资料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详细归纳、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留日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兵器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归纳来看,这些留日学生在对南京国民政府兵器工业现状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兵器工业发展方向、选定兵器制式和兵工科技发展路径,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兵器工业走上科学发展道路提供了前提保证;另一方面紧抓具体落实,组建兵工管理机构、整顿并新建各类兵工厂、仿制和改良各类兵器、兴办兵工学校,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器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在兵器科技方面单纯引进西方的尴尬局面。

白龙飞[7](2012)在《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处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和域内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昆明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始于战国时期环滇池地区城市出现之时,只是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的核心略有不同而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流域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滇池流域的生态承载力与昆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制约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很多生态指标失去了自我修复的功能,生态系统进入了恶化期。对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城市发展进行历史学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揭示这种关系在当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变迁的原因、表现的内容和形成的特点,而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定位流域内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论文分析的时间段是1949-2009年。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原由和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交待,为全文的展开提供知识基础。正文分为六章,从内容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与昆明城市历史发展的简单背景考察,第二部分为1949年后60年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第一章主要考察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迁历史、城市发展史,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种知识背景。第二章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昆明城市发展与滇池流域生态的关系。这个时期滇池流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当时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提供了城市发展中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同时,人们在获取最大化的物质利益驱动下,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盲目的开发利用,如流域内森林的乱砍乱伐与土地的盲目开荒等。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主导了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加上当时特有的战略考量,在流域内大量兴建工业、对滇池进行围海造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活动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表现在20世纪60-70年代,流域内工业点源污染突出,有的水体污染开始严重,破坏了流域内部生态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1970年开始,滇池流域进入了人为治理流域污染的时期。第四章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流域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滇池流域的城市,特别是昆明主城区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加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滇池流域生态恶化加剧。决策者开始注意到了城市发展中流域生态对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制约,并采取了大量的行动。然而,整个社会治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考量下,治理工作更多是政治宣言式的表态,缺少执行的决心,效果很差,根本没有遏制住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五章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成为阻碍流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成为流域城市发展的关键。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具体表现在两个规划的出现以及治理计划投资额的增加。然而,在对经济发展数量的追求下,整个治理工作无法遏制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污染的速度,导致整个流域出现污染速度与治理速度并进,且污染速度超过治理速度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已不能承受流域内城市发展之重。第六章总结了21世纪前10年,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状况,在全国各地城市竞争驱动下,决策者重新定位了昆明城市的性质,想在流域生态恢复与都市化的蓝图中找到两者的平衡。于是,在城市快速发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推进,各种污染物数量在排放上与前期相比得到遏制。不过,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在城市激剧扩张中仍然无法实现成功的修复。结语认为,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滇池生态关系经历了人为破坏、无序发展到人为恢复、协调生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复杂过程。时间上,可以分为1949年至1979年前30年和1980年至2009年后30年。前30年流域生态环境基本能自我净化,为流域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支持。当然,前30年的无序发展,为后3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埋下伏笔。后30年在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治理上,虽然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少,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生态关系的特点有六个方面:反复多变的城市功能定位;理想的规划与城市现实发展无法合拍;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自然资源的超限消耗;掠夺式的发展与脆弱的生态体系冲突严重;生态理想与城市扩张难以融合;滇池流域生态变迁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正向关联。笔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采用的是一种行动的理性,而不是理性的行动。笔者提出,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必须采用一种理性的行动,在整个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下规划城市发展的规模,放弃昆明城市发展规划中采用近代数量标准为指标的城市模式,而应采用一种生态宜居的指标作为提升昆明城市的影响力,让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在良性运行下培育出云贵高原中真正宜居的生态城市。

卢斌[8](2011)在《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部社会生活,被网络社会交往的普遍化逻辑以不同的强度所贯穿。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同时发生、相互联系的三个过程:信息网络以技术不断创新、功能向后兼容的方式迅猛发展,在全球尺度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深度渗透和全面覆盖;个体拥有了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工具——网络终端(PC、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社会劳动、交往自由和意见市场上获得了更大自主性;社会组织在政府、公司和NGO(非政府组织)/NPO(非盈利组织)这三种传统方式之外,出现了以价值认同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群体,他们不需要现实接触却能通过网络交往迅速组织起来并达成行动目标,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的“第四种力量——网络群体”。这三个过程的互动和它们所触发的社会反应,带来一个以网络中介为载体的新的支配性社会结构,即以网络社会交往为核心的社会发展图景:一个新经济,即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个新文化,即真实/虚拟的文化。而深植于这种经济、社会和文化之内的网络交往逻辑,已经成为整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的社会运行与制度供给的基础。本文立足于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对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基于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网络社会交往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通过对社会交往、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梳理和现实探索,努力发现和发掘网络社会交往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理论基础、理论主体和结论四个大的部分。1、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框架和研究的主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研究现状和评析以及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2、理论基础部分为第一、二章。第一章“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重点回顾和梳理传统哲学思维中的社会交往观,为后续展开的网络社会交往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开头开宗明义地建立了社会交往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顺序整理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交往思想、现象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社会交往思想、社会资本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与社会交往思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并结合网络交往现实进行了初步理论展开。第二章“网络与网络社会交往”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以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和特征为主线,分析网络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基础。这部分讨论了语言、交通、媒介和货币在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以及在“摩尔定律”、“梅特卡夫规则”影响下的网络社会交往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扁平化、两极化、集成化和协作化等特征。3、理论主体部分为第三、四、五章,讨论网络交往与社会(个体和组织)、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互动及影响。第三章“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与组织”,分析了个体在网络交往中的发展阶段、动机和特征,如网络交往对“六度空间”理论和人际交往“150原则”的创新与突破等,然后分别研究了网络交往对传统社会中的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影响。第四章“网络社会交往与经济”则着力分析了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协作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经济交往形式和发展特点,如“众包经济”、“长尾经济”、个体商业行为的可计量性、消费偏好分析、网络货币等。第五章“网络社会交往与政治”关注了传统政治活动被网络交往所改变的现象、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了网络交往对选举、政权更迭(如2011年上半年发生于北非的网络民主化浪潮)的影响,研究了跨国政治组织、地缘政治弱化、政见多元化、网络意见市场等概念。4、结论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结语。第六章“网络社会交往的文化反思”分析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典型文化现象如黑客文化、粉丝文化、网络语言、游戏文化等,总结了网络交往中介对文化生产的影响及其时代特征,辩证地反思了网络社会交往对传统道德、法律和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冲击。结语是在对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和主体分析部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网络社会交往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指出网络社会交往的继续发展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和对社会个体行为组织形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把握和利用好网络社会交往的发展规律对于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郭承录[9](2009)在《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流域作为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人类,灌溉着农田,净化着环境,以干支流为联系纽带沟通着全流域,以宝贵的资源为流域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流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致使流域的水土资源失衡,环境恶化。石羊河流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最严重的内陆干旱盆地,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由远古时期的天然利用演变为地表和地下水的过渡开发,上下游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荒漠化问题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濒临崩溃,到了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不协调,其要害是水问题。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其水资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近中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拟定了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的经济社会生态规模和流域综合管理策略,应用逻辑框架法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难以承载目前的人口压力、不足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2.石羊河流域需要采取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进步策略要以人为本,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经济进步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沙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产业与发展布局,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施工业富市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生态治理策略应坚持“南保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基本原则;水资源保障措施以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为基本途径,加大水源工程的保障程度,充分利用和保护沙漠水资源,论证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建立以水权为主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分水到户为主的水权改革体系、以农民为节水主体的节水管理体系、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主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和以征收农业水资源费为主的水价改革体系。3.建立了评价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效果的逻辑框架法模型。模型的垂直结构以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为目标,上中下游治理和节水措施为目的,以灌区节水、水资源配置、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为产出,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保证工程建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投入;模型的水平框架以重点治理规划、可研设计的批准、实施、验收和水权水价改革、管理参与机制的建立为基本假设,以工程投资、节水量、调水量和地下水削减量等为验证指标,以现场记录资料、峻工验收报告、统计年报(年鉴)、监测评估报告等为验证方法。应用该模型对2007—2008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结果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8年较2006年节水37729万m3,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6634万m3,民勤蔡旗断面累计下泄水量5.5亿m3,较前三年增加37%,重点治理项目成效显着。4.构建了预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果,评价了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因素、互适性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预测了2010、2020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未来变化。得出流域综合治理后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可基本得到控制、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将更加协调、下游民勤绿色走廊将得以抢救和恢复,绿洲自然植被将得以保护的预测结论,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的信心。

冉北栋[10](2009)在《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人类战争形态的演变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前发展,部队的全面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铁路运输作为作战部队陆地防卫和未来作战的一种主要远程机动方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国情特点,我国现阶段的军事运输主要依赖于铁路运输。虽然铁路运输在我国军事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铁路军事运输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为提升我国铁路军事运输能力,促进我国铁路军事运输的长远发展,在信息化战争形态下制定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信息战争形态下铁路军事运输特征及规律有较深认识的基础上,用比较、SWOT以及系统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铁路军事运输的战略地位,指出了信息化战争对我国铁路军事运输的影响及挑战。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本文还分析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状况、主要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我国铁路军事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按照信息化条件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我国未来铁路军事运输的发展战略及实施对策。

二、浅谈高技术电子兵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技术电子兵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科学技术政治学:理论与逻辑
    2.1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视域
        2.1.1 STS的多元化转向
        2.1.2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与发展
    2.2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
        2.2.1 关于科技与政治的三种传统视角
        2.2.2 科技与政治的互动
    2.3 重大科学技术与权力转移
        2.3.1 铁路与德国陆权的崛起
        2.3.2 无线电与美国通信权力的崛起
        2.3.3 原子弹与美国霸权的确立
第三章 互联网技术构建中的政治塑造
    3.1 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技术
        3.1.1 互联网预设价值
        3.1.2 互联网重塑权力
        3.1.3 互联网消解意识
    3.2 阿帕网诞生的政治介入
        3.2.1 冷战阴影下ARPA的建立
        3.2.2 核战背景下分布式网络应运而生
        3.2.3 核心技术人员与国防部关系紧密
    3.3 根服务器的国家控制
        3.3.1 互联网关键性技术的政治载荷
        3.3.2 根服务器初期的实际控制机构
        3.3.3 根服务器与域名系统的争夺
        3.3.4 美国政府的干涉和ICANN的创建
第四章 互联网技术的社会选择
    4.1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关键性技术
        4.1.1 1960-1985:早期计算机网络
        4.1.2 1985-1995: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增长
        4.1.3 1995年至今:创造商业内容和应用
    4.2 美国INTERNET技术的兴起与启示
        4.2.1 INTERNET技术的崛起
        4.2.2 分组交换技术的启用
        4.2.3 TCP/IP协议的扩散
    4.3 欧洲网际互联的衰竭与教训——以法国CYCLADES为例
        4.3.1 促进CYCLADES项目上马的社会因素
        4.3.2 制约CYCLADES项目推进的社会因素
        4.3.3 决定CYCLADES项目下马的社会因素
第五章 互联网全球扩张时期的政治霸权:基于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考察
    5.1 从信息自由到适度控制:“9·11”之前的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5.1.1 早期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的酝酿
        5.1.2 克林顿政府防御为主适度控制的网络安全战略
        5.1.3 文本分析:PDD-63与《全球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5.2 强力控制: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5.2.1 “9·11”事件变革美国传统安全观
        5.2.2 小布什政府调整网络安全战略
        5.2.3 文本分析:《综合性国家网络安全倡议》
    5.3 灵巧塑造: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网络安全战略
        5.3.1 奥巴马灵巧塑造战略的形成
        5.3.2 文本分析: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5.3.3 案例分析:社交网络在“阿拉伯之春”中的运用
第六章 互联网治理与国际信息新秩序的建立
    6.1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及困境
        6.1.1 网络霸权主义拓展
        6.1.2 信息恐怖主义频发
        6.1.3 全球“数字鸿沟”加深
        6.1.4 中美网络空间的分歧及其原因
    6.2 互联网全球治理困境的根源
        6.2.1 互联网的联接性与安全性的矛盾
        6.2.2 互联网“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矛盾
        6.2.3 网络空间全球公域与国家主权独立的矛盾
    6.3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进路”
        6.3.1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几种模式
        6.3.2 构设全球互联网“命运共同体”
        6.3.3 搭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合作机制
        6.3.4 制定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行为规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科技的人本意蕴—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人与科技:伴随人类始终的一对矛盾
    2.1 人与科技关系的历史演变
        2.1.1 科技是为人的存在:人与科技的自在统一(古代)
        2.1.2 科技是为神的存在:人与科技的初步分离(中世纪)
        2.1.3 科技是富有人性的:人与科技的基本相融(文艺复兴时期)
        2.1.4 科技远离人的存在:人与科技走向对立(近代以来)
    2.2 造福人还是奴役人:人与科技关系的根本
        2.2.1 造福人:人与科技的统一性
        2.2.2 奴役人:人与科技的对立性
        2.2.3 造福人还是奴役人:人与科技关系的根本所在
第3章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与科技关系
    3.1 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
        3.1.1 人的感性活动是科技产生的基础
        3.1.2 “技术(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3.1.3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2 科技具体实践中的消极结果是科技异化
        3.2.1 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异化
        3.2.2 马克思的科技异化思想
    3.3 科学本质上是人的科学
        3.3.1 作为概念前提的“一门科学”
        3.3.2 作为逻辑起点的“现实的人”
        3.3.3 作为终极目标的“人的自由解放”
第4章 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的现代演进
    4.1 马尔库塞:技术工业造就单向度的人
        4.1.1 科技异化的内在前提:科技的非中立性
        4.1.2 科技异化的外在表现:科技的四重异化
        4.1.3 科技异化的认识根源: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
        4.1.4 科技异化的克服:新技术与科学
    4.2 哈贝马斯:技术与科学成为新的意识形态
        4.2.1 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
        4.2.2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
        4.2.3 科学技术走向话语民主
    4.3 江泽民:科学技术应服务于全人类和世界和平
        4.3.1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3.2 科学技术应服务于全人类和世界和平
        4.3.3 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解决
第5章 科技回归人的存在:知识经济社会与科技人化
    5.1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与当代学者对文明形态的划分
    5.2 工业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5.2.1 “商品经济关系泛化”的社会发展特征
        5.2.2 “追求剩余劳动”的劳动特征
        5.2.3 “人的物化”的人的发展特征
        5.2.4 “理性主义”的文化特征
    5.3 工业文明必然造成科技异化
        5.3.1 工业文明人的自我迷失
        5.3.2 工业文明价值观的扭曲
        5.3.3 工业文明科技理性的扩张
    5.4 知识经济社会全面彰显科技的人化
        5.4.1 知识经济社会社会财富形态发生重大转变
        5.4.2 知识经济社会人的创新能力成为社会财富生成的主要源泉
        5.4.3 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创新将成为人类实践方式的主要形态
        5.4.4 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语:直面现实与寻求超越——当代中国对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的正确回应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留日学生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兵器工业发展的贡献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近代留日学潮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兵器工业概况
    2.1 近代留日学潮概况
        2.1.1 赴日留学兴起的背景
        2.1.2 留日学生在日学习概况
    2.2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兵器工业概况
        2.2.1 兵工建设
        2.2.2 兵器制造能力
        2.2.3 兵工专业人才培养
第三章 留日学生对兵器工业的统筹规划
    3.1 组建国防设计委员会
        3.1.1 留日学生与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
        3.1.2 国防设计委员会对兵器工业状况的调研
    3.2 规划兵器工业制造业
        3.2.1 兵器制造业的规划
        3.2.2 原材料制造业的规划
    3.3 规划兵器制式
        3.3.1 枪械口径制式的统一
        3.3.2 兵器制式的全面统一
    3.4 引进兵工科技发展路径
第四章 留日学生促进兵器工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4.1 成立兵工管理机构
        4.1.1 兵工署的初创与管理
        4.1.2 兵工署的改革与发展
    4.2 整顿旧有兵工厂
        4.2.1 厂务改革
        4.2.2 旧厂改造
    4.3 生产制式兵器
        4.3.1 枪械的仿制与改良
        4.3.2 火炸药的生产
    4.4 兴办兵工学校
        4.4.1 探索培养方案
        4.4.2 改革教学内容
        4.4.3 编着军事技术书籍
第五章 影响及启示
    5.1 留日学生对兵器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其影响
        5.1.1 注重科学规划与管理,为兵器工业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5.1.2 坚持兵工制造业的发展,为兵器工业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5.1.3 加强兵工科技的引进和推广,为兵器工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5.1.4 紧抓兵工人才队伍建设,为兵器工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5.2 留日学生对兵器工业发展的局限性
        5.2.1 谋取“一己”之私,缺乏国防战略的长远眼光
        5.2.2 科技知识基础薄弱,对兵器工业后期发展贡献有限
        5.2.3 过分依赖国外援助,在兵器工业自主创新方面贡献不大
    5.3 几点启示
        5.3.1 对兵器工业发展的启示
        5.3.2 对开展军事留学教育的启示
结束语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原由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的说明
    四、使用材料说明
    五、基本研究方法
    六、研究主要内容与难点
第一章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概述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简况
        一、战国—隋代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二、唐宋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三、元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四、民国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第三节 历史上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
        二、滇池流域自然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二章 优良生态环境抚育下的城市发展:1949-1959
    第一节 原始的生态与城市的获取
        一、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撑
        二、滇池流域城市发展规划
        三、滇池流域城市的状况
    第二节 激情中工业、农业等的发展
        一、工业的激增
        二、土地的垦殖
        三、水利的大兴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微变
        一、森林覆盖率下降快
        二、滇池人为改变明显
        三、水土流失现象加重
        四、工业排放物污染增加
第三章 政治理想下的生态环境改造与转折:1960-1979
    第一节 政治调整中的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规划重新调整
        二、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人定胜天下的发展冲动
        一、继续兴修水利
        二、持续垦荒
        三、工业在间断中发展
    第三节 改造中的生态环境破坏
        一、大规模围海造田及危害
        二、乱砍乱伐致使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与行动
第四章 城市经济增长下的生态之变:1980-1989
    第一节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滇池流域地区
        一、城市规模的增长
        二、人口的迅速增加
        三、土地使用压力的增加
        四、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
        五、农业、水产业的发展
        六、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第二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病变
        一、水质等级普遍下降
        二、大气污染物的增加
        三、森林面积锐减和绿化欠缺
        四、水土流失加重
        五、地下水的超采和污染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代价的呈显
        一、滇池流域生态恶化的表现
        二、以经济获取为目标的治理方案
        三、不同区域的治理工作与成效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中环境治理的失败:1990-1999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一、规划中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二、真实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
        三、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第二节 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流域生态中心滇池水体指标恶化加快
        二、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生态状况堪忧
        三、城区内的生活污染增加
        四、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五、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第三节 政治决心大于行动的环境治理
        一、两个规划的目标
        二、滇池流域不同区域的治理措施
        三、令人失望的治理效果
        四、生态危机的城市之痛
第六章 国际都市目标下的生态理想:2000-2009
    第一节 不断变化的城市定位
        一、定位的选择:生态城还是国际都市
        二、城市规划布局的变化及其特点
        三、定位的困惑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的现实
        一、加速度中的城市规模激增
        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中的城市
        三、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努力
    第三节 10年两个计划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一、两个规划中的滇池流域生态治理目标
        二、行动与力度
        三、两个五年计划后生态的现实
        四、滇池流域三个区域的生态现状及治理
        五、不能承受之重的城市理想与生态之痒
结语
    一、关系变迁过程:一个轮回
    二、治理历程:不成正比的投入与产出
    三、六十年滇池流域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特点
    四、选择:行动的理性还是理性的行动
参考文献
致谢

(8)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学术目标
第一章 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经典哲学中的社会交往思想
        1.1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 社会交往观
        1.2 西方古典思想中的社会交往理论
        1.3 近代西方哲学中社会交往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交往理论的现代化过程
        2.1 “超人”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2.2 现象主义与存在主义对社会交往的致思之路
        2.3 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网络
        2.4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和主体间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观
        3.1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过程
        3.2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中的重要概念
        3.3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网络与网络社会交往
    第一节 媒介、交通与社会交往
        1.1 语言与形体交往时代
        1.2 交通技术与文字交往时代
        1.3 电子视听觉交往与大众传媒
        1.4 交互型超媒介与全球化
    第二节 网络作为社会交往的新中介的特征
        2.1 客体间性与网络中介的生产
        2.2 影响网络中介生产的三大外部因素
        2.3 网络中介的特征
    第三节 网络交往的本质与特征
        3.1 网络社会交往的本质
        3.2 网络社会交往的特征
第三章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与组织
    第一节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
        1.1 网络社会中个体交往方式的演进
        1.2 个体网络社会交往的动机分析
        1.3 个体网络社会交往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与传统社会组织
        2.1 网络社会交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2.2 网络社会交往与政府组织的变革
        2.3 网络社会交往对企业组织的重塑
        2.4 网络社会交往对非政府组织的促进
    第三节 新兴力量‐网络群体
        3.1 网络群体的形式
        3.2 网络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异
        3.3 网络群体中的个体关系
第四章 网络社会交往与经济
    第一节 网络经济交往的生产力特征
        1.1 网络经济交往的发展基础
        1.2 网络经济交往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经济模式
        2.1 网络交往对传统经济的直接影响
        2.2 传统经济在网络上的延伸
        2.3 网络上的全新经济交往形式
    第三节 个体在网络上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3.1 锁定客户与持续服务
        3.2 个人需求与定制生产
        3.3 网络商业交往的可计量性、信息捕捉与偏好分析
        3.4 网络经济交往个体更为自由
第五章 网络社会交往与政治
    第一节 网络交往对个体政治参与的影响
        1.1 个体政治参与和网络工具
        1.2 个体网络参与网络政治的特点
    第二节 网络政治交往的运行机制及特征
        2.1 国际政治与网络交往
        2.2 国内政治与网络交往
        2.3 网络交往时代政治事件的特征
    第三节 网络交往影响下的政治趋势
        3.1 全球网络交往导致政治同质化
        3.2 地缘政治的弱化
        3.3 网络交往中政见多元化与平民化
第六章 网络社会交往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网络社会交往与文化
        1.1 网络社会交往文化
        1.2 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发展历史
        1.3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文化现象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中介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2.1 文化信息的传播-自媒体
        2.2 文化与知识的传承-网络教育
    第三节 网络社会交往文化的特征
    第四节 网络社会交往文化中的道德、法律和价值观
        4.1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观念
        4.2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法律
        4.3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
结论、 网络社会交往的未来
附录 参考文献

(9)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2.1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2.1.1 古代的石羊河流域
        2.1.2 近代的石羊河流域
        2.1.3 现代的石羊河流域
    2.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2.2.1 地表水资源状况
        2.2.2 地下水资源状况
        2.2.3 石羊河流域水系及灌区分布状况
        2.2.4 石羊河流域地理分区
        2.2.5 石羊河流域冰川的变化趋势
        2.2.6 石羊河流域历史文化背景
        2.2.7 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背景
    2.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
        2.3.1 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
        2.3.2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
        2.3.3 影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自然因素分析
        2.3.4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1 石羊河流域自然概况
    3.2 石羊河流域供用水现状分析
        3.2.1 供水量现状分析
        3.2.2 用水量现状分析
        3.2.3 耗水量现状分析
        3.2.4 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3.3 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3.4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3.5 石羊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自然环境差,面临生存危机
        3.5.2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3.5.3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落后
        3.5.4 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规模拟定
    4.1 经济理论
        4.1.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4.1.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4.1.4 区域创新理论
        4.1.5 梯度理论
        4.1.6 贫困理论
        4.1.7 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4.1.8 经济起飞理论
        4.1.9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4.1.10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4.2.1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
        4.2.2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4.2.3 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研究
    4.3 流域发展规模拟定
        4.3.1 农业发展规模与结构
        4.3.2 工业发展规模
        4.3.3 社会发展规模
        4.3.4 生态发展规模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1 水资源总量预测分析
    5.2 可供水量预测分析
        5.2.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5.2.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5.2.3 总可供水量预测
        5.2.4 基于耦合法的可供水量预测
    5.3 需水量预测分析
        5.3.1 行业水资源需求
        5.3.2 区域水资源需求预测
    5.4 供需水平衡分析
        5.4.1 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5.4.2 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
        5.4.3 供需平衡预测
第六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6.1 建立和谐社会
        6.1.1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1.2 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6.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1.4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6.1.5 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
        6.1.6 发展文化产业
        6.1.7 发展社会服务事业
    6.2 经济可持续发展
        6.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2.2 积极发展沙产业
        6.2.3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6.2.4 构建培育经济增长极
        6.2.5 产业优化与发展布
        6.2.6 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
        6.2.7 县域经济发展
        6.2.8 加强区域合作
        6.2.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2.10 发展第三产业
        6.2.12 加强交通能源建设
    6.3 生态治理措施
        6.3.1 生态学理论
        6.3.2 生态功能区
        6.3.3 总体治理措施
        6.3.4 分区治理措施
        6.3.5 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措施
        6.3.6 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
    6.4 水资源保障措施
        6.4.1 节水型社会建设
        6.4.2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6.4.3 水源保障工程
        6.4.4 外流域调水工程
    6.5 综合治理制度措施
        6.5.1 推行水、土地、森林资源统一协调管理
        6.5.2 完善水资源管理
        6.5.3 建立有效地水权水价机制
        6.5.4 引进虚拟水
        6.5.5 生态补偿
        6.5.6 提高持续用水意识
    6.6 水权改革与水量配置
        6.6.1 水权改革
        6.6.2 水资源合理配置
第七章 逻辑框架法在石羊河综合治理评价中的应用
    7.1 逻辑框架法
        7.1.1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7.1.2 逻辑框架法的结构
        7.1.3 逻辑框架法的应用条件
    7.2 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1 垂直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2 水平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7.2.3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第八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与评价
    8.1 综合治理效果趋势预测
        8.1.1 水资源供需趋于平衡
        8.1.2 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度减少
        8.1.3 荒漠化趋势逐步减缓
        8.1.4 农业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8.1.5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8.1.6 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8.1.7 粮食总产量将减少
        8.1.8 用水结构调整合理
        8.1.9 地下水位缓慢抬升
        8.1.10 红崖山水库入库水量增加
    8.2 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8.3 综合治理效果社会评价
        8.3.1 社会评价概念和特点
        8.3.2 社会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8.3.3 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8.3.4 社会影响分析
        8.3.5 社会互适性评价
        8.3.6 社会风险性评价
        8.3.7 社会效益评价
    8.4 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分析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10)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信息化战争内涵及其对铁路军事运输影响
    2.1 信息化战争内涵界定及其特征分析
    2.2 铁路军事运输在我国军事运输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2.3 信息化战争对铁路军事运输的影响及挑战
第3章 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
    3.1 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美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状况及其启示
        3.1.1 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美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状况
        3.1.2 美国铁路军事运输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3.2 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外部环境
    3.3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内部环境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3.3.1 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内部环境
        3.3.2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的制约因素
    3.4 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内外环境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选择
        3.4.1 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内外环境的SWOT分析
        3.4.2 基于SWOT分析的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选择
第4章 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对策
    4.1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对铁路军事运输的需求分析
    4.2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总体思路
        4.2.1 确立转型的指导思想
        4.2.2 奠定转型的坚实基础
        4.2.3 加强转型的组织领导
    4.3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的战略目标
    4.4 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4.4.1 加强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4.2 强化铁路军事运输可视性系统建设
        4.4.3 加强应急应战铁路军事运输能力建设
        4.4.4 促进铁路军事运输快速化、重载化发展
        4.4.5 促进铁路军事运输信息化人才培养
        4.4.6 加强应急抢修能力建设,提高铁路"再生"能力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浅谈高技术电子兵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D]. 赖燕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5]科技的人本意蕴—马克思人与科技关系思想研究[D]. 张媛媛. 吉林大学, 2013(09)
  • [6]留日学生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兵器工业发展的贡献及其影响[D]. 王姝.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4)
  • [7]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D]. 白龙飞. 云南大学, 2012(08)
  • [8]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 卢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9]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D]. 郭承录.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1)
  • [10]信息化战争形态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 冉北栋.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浅谈高科技电子武器对电气化铁路的威胁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