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垦优势,做乳业先行者

发挥农垦优势,做乳业先行者

一、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论文文献综述)

胡兆辉[1](2021)在《锚定目标任务 强化担当实干 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文中认为今年,在宏观环境深刻变化、新发展格局逐步构建、行业政策持续调整、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江苏农垦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面落实集团党委决定和董事会决策,扎实有力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集团经济运行符合预期、态势良好。一、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9.97亿元,同比增长16.51%;利润总额45.74亿元,同比增长23.11%;归属集团公司净利润19.16亿元,同比增长44.63%;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55.77%、65.08%、76.12%。

黄丹,樊成琼[2](2021)在《脱贫攻坚践使命 乡村振兴显担当》文中研究指明这是彪炳史册、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奇迹!“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

冯宝东[3](2020)在《以高质量党建聚力高质量发展——东辛农场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法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重大命题,是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江苏省东辛农场是一个建场近70年的老国企,现农场公司党委下设党总支16个、直属支部16个、基层党支部50个,有党员2274名。近年来,东辛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要求,坚持"一岗双责",打造红色引擎,聚焦"创典型、创品牌、创特色",强化党建与公司治理、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聚力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强富美高"新东辛建设进程中高歌猛进。东辛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国有企业"强基提质"工程创新案例一等奖、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

隋凤富[4](2010)在《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战略布局 建设绿色垦区 奋力夺取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的伟大胜利》文中提出这次总局党委(扩大)会议,是在垦区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成

陈春山,刘东[5](2010)在《世博,绿色盛会一起来——光明食品集团迎接世博、对接世博、服务世博纪实》文中研究表明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上海世博会,不仅使中国人民举办世博会的光荣与梦想变成现实,同时也给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

徐海波[6](2008)在《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对接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农产品卖难、农业增效难和农民增收难的战略举措。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天生具有“弱势群体”的特点,以及面临着国际严峻的挑战。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的财政支农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财政支农政策面临新的选择,迫切需要转型。国内外发展的差距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传导作用,实践证明了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化机制中表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扶持农产品加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就是扶持农民”。因此,迫切需要从各方面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探讨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子,以获得财政扶持的预期效果和政策效应。论文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且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与评述。第二章主要界定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范围,以及构架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基础。从公共财政、财政支农、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特点、农产品加工业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家财政实力等角度来探讨财政为什么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第三章介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发展空间)以及政策支持趋势。主要阐述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政府扶持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国内外的实践。国内外实践表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达程度与政府扶持是分不开的。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国内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摸索出了很多宝贵经验。第六章主要分析扶持的目的和原则。第七章结合政府扶持目标,试图构建一个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扶持体系。从而得出政府扶持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整体的结论。第八章对扶持政策的预期绩效分析和模式进行选择。关于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绩效分析,基于这样一个线索:政策评估(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理论上的适应性分析——案例论证来展开论证的。适应性分析主要从财政扶持与WTO协议、与农民增收、与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四个角度来研究。我们得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民人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提高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于促进农村工业产值的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于促进农村GDP的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案例分析分别从全国层面和湖南省层面选取案例来进行绩效的分析。论文最后部分(第九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阐述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扶持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徐彦[7](2008)在《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农民这一主体的能动性越来越强,他们有组织起来对抗单个小农户快速获得市场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应对市场风险的意愿;另一方面也促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在其迅速成长的背后则隐藏着组织发展不规范、合作性不强、成长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建立起运行成本低而又有效率的组织机制来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背景,针对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机制进行研究。本文以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分析工具,分别从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及区域差距分析、成长性评价及实证分析、成长机制的构建和促进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成长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及本质特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界定及其特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化经营、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因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性的判定和成长的动力分析等方面,为下面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部分,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区域差距分析。文中阐述了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区域之间的比较,找出存在的区域差距,从而得出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性评价。本文首先阐明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性评价的基本思路,然后建立了成长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对千阳县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的构建。本文首先从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入手,阐明了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构建的思路及原则,最后构建了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机制。第六部分,促进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成长的对策。本文分别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机制、农民和政府职能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成长的对策。

邹家明[8](2007)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县域所拥有的人口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来看,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是针对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国土面积广阔的特殊国情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依托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信息产业的崛起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文化储备、经济伦理、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新兴制约因素层出不穷,对于县域内的竞争优势如何、竞争力增长点在哪里,怎样培育竞争力人们的认识往往不是很清楚,对竞争力的培育也重视不够。甚至放弃自身固有优势,盲目追逐、模仿克隆先进县的发展模式,造成县域经济产业趋同,县域经济竞争力下降。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本文基于系统的观点探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关问题。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讨培育和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县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界定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及特征。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哈尔滨市所属县域为例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所需要的条件、动力和途径。提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三个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变异机制;指出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四个阶段: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加强要素转化阶段和系统演化阶段。通过研究,本文提出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培育发展企业集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招商引资;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强化特色经济发展;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导,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能;以城镇功能定位为前提,推动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以人才兴县为支撑,完善县域创新体系等7个方面对策来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产业结构合理、投资结构合理、资源配置效能、社会功能完善、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效益显着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和谐龙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雨佳[9](2005)在《呼伦贝尔,扬起民族之魂——呼伦贝尔市两个文明建设走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几何时,呼伦贝尔一直是全区各盟市中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计划经济的弊端凸显,单一的经济结构成为制约发展的桎梏,地方经济陷入徘徊不前的境地。曾红极一时的“呼老大”桂冠失落,雄踞近30年的“老大”位置倾刻间颠覆,迅速滑向谷底。强大的落差、残酷的现实,惊醒了全市上下的“老大梦”,从不服输的呼伦贝尔人第一次感受到寝食难安的危机感。面对其它盟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呼伦贝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呼伦贝尔处在东北资源富集区和亚欧大陆桥的结合部,具有对东北振兴和对俄蒙开放的双重聚散功能,发挥着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纵贯南北的枢纽作用,启动东北振兴的最佳“按纽”应该在呼伦贝尔。于是,呼伦贝尔的各级党政领导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纷纷踏上“取经”之路。借鉴发达地区和发展较快盟市的经验,呼伦贝尔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全面的“体检”,寻找自己的软肋,挖掘比较优势。各级党政领导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落后的主要差距在于:思想观念的滞后。知耻近乎勇。呼伦贝尔在苦苦求索中,终于找到了开启崛起之门的“金钥匙”,从此拉开了翻身“洗耻”奋起直追的序幕。

李伟国[10](2001)在《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文中指出

二、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论文提纲范文)

(1)锚定目标任务 强化担当实干 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聚力核心主业,现代农业质效稳步提高
    (二)优化资源配置,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三)持续推动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
    (四)完善内部治理,企业管理效能有力提升
    (五)抓实民生工程,垦区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六)加强党建工作,强根固魂工程成效显着
二、“十四五”开局之年力争实现高质量“开门红”
    (一)做好“十四五”规划宣贯。
    (二)全力抓实生产经营。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四)全面深化重点改革。
    (五)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六)对标提升管理水平。
    (七)务实推进社会事业。
    (八)驰而不息抓牢党建。

(2)脱贫攻坚践使命 乡村振兴显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开展产业扶贫 全力写好脱贫攻坚“农投答卷”
构建惠民体系 装满“小菜篮”保障“大民生”
守初心担使命 矢志乡村振兴开新局出新绩
发展大事记
党员心声

(3)以高质量党建聚力高质量发展——东辛农场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建+”的主要做法
    (一)党建+公司治理,发挥两个核心作用。
    (二)党建+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三)党建+社会民生,提升惠民指数。
二、“党建+”的主要成效
    (一)创党群共创典型,发挥先锋作用建新功。
    (二)创企业治理品牌,发挥核心作用强内功。
    (三)创富民强场特色,落实一岗双责践初心。
三、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功能转化成举旗定向的组织力。
    (二)改革创新谋发展,用党建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力。
    (三)凝心铸魂筑堡垒,用党建文化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5)世博,绿色盛会一起来——光明食品集团迎接世博、对接世博、服务世博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迎世博, “光明”在行动
迎世博, “光明”打出食品安全“组合拳”
迎世博, 窗口服务企业活动丰富多彩
迎世博, “绿色盛会一起来”
迎世博、抓商机, 主动对接热情服务
我是党员我奉献, 精彩世博我贡献

(6)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1.1 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不断普及
        1.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三农”问题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1.3 财政支农被赋予的新内涵
        1.4 国内不断实践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外研究动态
        3.2 国内研究动态
        3.3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4 农产品加工业和财政扶持政策的概念界定
        4.1 什么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业
        4.2 农产品加工的分类
        4.3 财政扶持政策的界定
    5 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方法
        5.4 技术路线
    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6.1 可能的创新点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依据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依据
        1.1 公共财政理论决定了财政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2 公共财政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财政支农新内涵的一部分
        1.3 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决定财政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
        1.4 政府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1.5 政府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化与分工理论解释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层面的依据
        2.1 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本身特点,客观要求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
        2.2 财政进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于贡献潜力和利益传导机制
        2.3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机遇客观要求扶持
        2.4 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困境迫切需要财政扶持
        2.5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为财政扶持提供了依据
        2.6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基于产业链延伸理论
        2.7 国家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力的可行性
第三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绩、空间与发展趋势
    1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成绩与发展空间
        1.1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伟大成绩
        1.2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凸现的巨大空间
    2 农村公共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实践
        2.1 国内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
        2.2 各省对有竞争力农产品和加工业的财政扶持案例
        2.3 其它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
    3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3.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3.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变化
第四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演变、问题和适应性分析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演变
        1.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1949-1978):负支持阶段
        1.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1979-2003):政策支持阶段
        1.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04-现在):多元化支持阶段
    2 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税收手段
        2.1 财政专项资金
        2.2 财政补贴政策
        2.3 税收优惠政策
    3 目前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3.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总量少、规模小
        3.3 财政扶持结构不佳,扶持效果不好
        3.4 财政扶持手段单一,影响扶持效果
        3.5 财政监管落后影响财政扶持效果
        3.6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3.7 财政扶持中并没有真正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4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角色定位
        4.1 制定“游戏规则”,规范市场行为
        4.2 加大有关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4.3 增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与设备自研创新和引进的支持力度
        4.4 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监督检测体系
        4.5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加大信贷支持
        4.6 把握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
    5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历史贡献:适应性透视
        5.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 WTO协议的适应性分析
        5.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同步性分析
        5.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村工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5.4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第五章 国外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借鉴
    1 国外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
        1.1 美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历史沿革与实践
        1.2 欧盟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历史沿革和实践
        1.3 日本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历史沿革和实践
        1.4 印度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
        1.5 巴西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
    2 西方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1 预算拨款
        2.2 财政信用
        2.3 财政补贴
        2.4 政府采购
    3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财政扶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3.1 遵守并充分利用 WTO规则
        3.2 财政支持目标要进行动态调整
        3.3 增加对农民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补贴
        3.4 建立明确有效的农产品加工业多元化支持体系
        3.5 制定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六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目标与原则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和定位
        1.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
        1.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定位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目标体系
        2.1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总目标
        2.2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具体目标
    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原则
        3.1 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3.2 符合 WTO规则的原则
        3.3 统筹发展原则
        3.4 效率优先原则
        3.5 突出重点原则
        3.6 分类扶持的原则
        3.7 动态调整原则
        3.8 不断创新的原则
        3.9 扶持有度的原则
        3.10 服务“三农”的原则
        3.11 正确处理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七章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扶持体系的构建
    1 财政扶持单位的范围界定和瞄准
        1.1 关键在于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1.2 瞄准被扶持单位范围的标准
        1.3 选择被扶持企业的决策权:是集权还是分权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门槛
    3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内容框架
    4 财政扶持资金的重点投向
    5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方式选择和创新
        5.1 财政扶持的创新模式
        5.2 财政扶持资金存量调整和增量增长相结合
        5.3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是直接扶持还是间接扶持
        5.4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采取输血方式还是造血方式
        5.5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加减乘除法及其综合运用
        5.6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是有偿方式,还是无偿方式的
        5.7 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推进行动和利润拉动相结合
        5.8 充分发挥财政的导向、吸附、膨化和杠杆作用
    6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机制
        6.1 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
        6.2 财政扶持政策的实施主体
        6.3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资金的整合机制
        6.4 形成渠道畅通的资源传导机制
        6.5 建立高效的分合有度的协作机制
        6.6 建立和完善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和监督机制
第八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绩效分析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评估
        1.1 政策评估与评估标准
        1.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预期绩效
        1.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农业综合效益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绩效的案例分析
        2.1 UNDP项目中财政扶持的绩效
        2.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结论
    2 政策建议
        2.1 建立和优化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2.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模式选优
        2.4 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和手段
        2.5 建立灵活的多元投入机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2.6 完善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管理体制
        2.7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提高扶持效果
        2.8 完善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9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
        1.1.2 国家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视程度较高
        1.1.3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机制不完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理论基础
    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及其本质特征
        2.1.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
        2.1.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
    2.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界定及其特征
        2.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界定
        2.2.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特征
    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化经营
    2.4 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因素
    2.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性的判定
    2.6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动力分析
    2.7 理论基础
        2.7.1 企业成长理论
        2.7.2 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区域差距分析
    3.1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3.1.1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总体情况
        3.1.2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3.2 陕浙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区域差距分析
        3.2.1 发展规模比较
        3.2.2 发展类型比较
        3.2.3 产业分布比较
        3.2.4 法律地位比较
        3.2.5 政府支持力度比较
    3.3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性评价
    4.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性评价的基本思路
    4.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4.2.2 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成长性评价的计算过程
        4.2.4 成长性评价结果分析
    4.3 实证分析:以千阳县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为例
        4.3.1 千阳县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4.3.2 对千阳县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性评价
        4.3.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的构建
    5.1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5.1.1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过程
        5.1.2 对我国的启示
    5.2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构建的思路
    5.3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构建的原则
        5.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5.3.2 系统性原则
        5.3.3 效能原则
        5.3.4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5.4 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体系的构建
        5.4.1 利益分配机制
        5.4.2 内部监控机制
        5.4.3 民主决策机制
        5.4.4 多元投资机制
        5.4.5 农民的合作教育机制
        5.4.6 政府支持机制
        5.4.7 市场环境的营造
        5.4.8 产业发展的导向
        5.4.9 技术进步的推动
第六章 促进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成长的对策
    6.1 建立健全组织的内部机制
        6.1.1 提高组织内部竞争力
        6.1.2 引入股份制因素,使股份制与合作制充分结合
        6.1.3 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成长制度
        6.1.4 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形成自己的特色
    6.2 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与能力
        6.2.1 培育农村企业家
        6.2.2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6.2.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6.3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6.3.1 加快政府的立法进程
        6.3.2 加强政府的扶持
        6.3.3 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对竞争力的解释
        2.1.1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
        2.1.2 区域经济理论对竞争力的解释
        2.1.3 从区域经济学看竞争力的差异
    2.2 比较经济学理论
        2.2.1 模式比较法
        2.2.2 数量结构比较法
        2.2.3 系统比较法
    2.3 竞争理论
        2.3.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
        2.3.2 基本竞争战略
        2.3.3 菱形理论
    2.4 自组织理论
        2.4.1 系统科学和系统思维的诞生及其演化背景
        2.4.2 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其完善
        2.4.3 自组织方法论的架构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经济及其核心竞争力
    3.1 县制历史沿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3.1.1 中国县制的历史沿革
        3.1.2 县域经济含义及特征
        3.1.3 县域经济发展的界定
    3.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2.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3.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归纳
    3.3 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规律
        3.3.1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传统阶段
        3.3.2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发展阶段
        3.3.3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一体化阶段
    3.4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基本概念
        3.4.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内涵
        3.4.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结构及功能
        3.4.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1 优势因素
        4.1.1 地缘优势
        4.1.2 资源优势
        4.1.3 产业优势
    4.2 弱势因素
        4.2.1 思想观念落后
        4.2.2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4.2.3 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4.2.4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4.2.5 民营经济发展落后
        4.2.6 主导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低
        4.2.7 招商引资能力弱
        4.2.8 金融支持不到位
    4.3 机会因素
        4.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4.3.2 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4.3.3 黑龙江省相关政策出台
    4.4 威胁因素
        4.4.1 地区竞争加剧
        4.4.2 资源环境状况恶化
    4.5 本章小结
5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
    5.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5.2 评价内容与步骤
        5.2.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内容
        5.2.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步骤
    5.3 实证分析—哈尔滨市所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
        5.3.1 哈尔滨市所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步骤
        5.3.2 哈尔滨市所辖县域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
    6.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步骤
        6.1.1 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
        6.1.2 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
        6.1.3 加强要素转化打造核心竞争力阶段
        6.1.4 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阶段
    6.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机制
        6.2.1 动力机制
        6.2.2 互动机制
        6.2.3 变异机制
    6.3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增强对可流动性资源要素的吸纳能力
        6.3.1 自组织环境条件要求
        6.3.2 基于自组织环境条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6.4 强化竞争与协同—推动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
        6.4.1 竞争与协同的辨证关系
        6.4.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的动力
    6.5 加强市场培育和政府调控—构建县域经济超循环结构
        6.5.1 超循环结构形成的前提
        6.5.2 市场机制的超循环特质
        6.5.3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超循环发展战略
    6.6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7.1 培育发展企业集群
        7.1.1 通过发展企业集群获取县域竞争优势
        7.1.2 黑龙江省发展企业集群的战略思路
    7.2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
        7.2.1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7.2.2 加强县域干部队伍建设
        7.2.3 合理定位县域政府职能
    7.3 强化招商引资
        7.3.1 政策引导机制
        7.3.2 责任推动机制
        7.3.3 环境保障机制
    7.4 确立主导产业
        7.4.1 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7.4.2 黑龙江省产业布局调控重点
    7.5 发展民营经济
        7.5.1 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
        7.5.2 黑龙江省发展民营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7.6 完善县域创新体系
        7.6.1 县域持续创新的基础层面
        7.6.2 县域持续创新的主要层面
        7.6.3 县域持续创新的高级层面
    7.7 加强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
        7.7.1 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7.7.2 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规划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乳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十五”期间将有一个更快的发展
二、发挥农垦科技和加工优势, 当好开创中国乳业新局面的先锋

四、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论文参考文献)

  • [1]锚定目标任务 强化担当实干 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J]. 胡兆辉. 中国农垦, 2021(12)
  • [2]脱贫攻坚践使命 乡村振兴显担当[N]. 黄丹,樊成琼. 贵阳日报, 2021
  • [3]以高质量党建聚力高质量发展——东辛农场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法纪实[J]. 冯宝东. 中国农垦, 2020(10)
  • [4]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战略布局 建设绿色垦区 奋力夺取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的伟大胜利[J]. 隋凤富. 农场经济管理, 2010(12)
  • [5]世博,绿色盛会一起来——光明食品集团迎接世博、对接世博、服务世博纪实[J]. 陈春山,刘东. 中国农垦, 2010(05)
  • [6]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D]. 徐海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7]陕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 徐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8]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 邹家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
  • [9]呼伦贝尔,扬起民族之魂——呼伦贝尔市两个文明建设走笔[J]. 雨佳. 思想工作, 2005(02)
  • [10]发挥农垦优势 当好乳业先锋[J]. 李伟国. 中国农垦经济, 2001(01)

标签:;  ;  ;  ;  ;  

发挥农垦优势,做乳业先行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