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临床观察

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临床观察

一、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次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许明杰[1](2020)在《比较高、低剂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越来越多应用于活动性出血的普通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但临床上因其临床操作繁琐,限制了其推广。目前含钙透析液的透析中使用枸橼酸抗凝的方案并不统一,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了较低剂量的枸橼酸抗凝方案在良好的抗凝效果上可减少甚至取消血气测量,也有学者采取较高剂量的枸橼酸抗凝方案,但需要进行频繁血气监测。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两种不同剂量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用随机编码表,由系统自动随机进入A组或B组。A组先接受低剂量RCA(Low dose-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L-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然后再进行高剂量RCA(High dose-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H-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B组先进行H-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然后再进行L-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观察完成预设时间比率、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抗凝效果以及透析过程中血气变化。研究结果:目前完整完成方案共14人,共84例次,两组方案各42例次。1、L-RCA组枸橼酸速度为[200.00(196.98,205.64)]ml/h,H-RCA组为[260.00(258.92,261.79)]ml/h(P<0.01);L-RCA组枸橼酸使用总量为[780.00(761.81,803.19)]ml,H-RCA组枸橼酸使用总量为[1040.00(974.70,1031.97)]ml,P<0.01;L-RCA、H-RCA完成预定透析时间的比例分别为(90.48%vs.88.10%,P=0.72)。L-RCA、H-RCA组透析时间为(3.86±0.24 vs.3.79±0.44h,P=0.22)。2、不良反应:H-RCA出现心慌3例次,透析后低钙3例次,但无肌肉痉挛等低钙症状;两组均无溶血、过敏、低血压、肌肉痉挛、通路功能不良等症状。3、抗凝效果:将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分为0-3级,2级及以下为有效率,L-RCA组与H-RCA组透析器抗凝有效率分别为(97.62%vs.95.24%,P=1.00)。L-RCA、H-RCA透析器寿命分别为(3.86±0.24 vs.3.82±0.41h,P=0.57)。两组静脉壶抗凝有效率均为83.33%(P=1.00)。4、体内血气和电解质水平变化:LRCA组透析后p H较透析前轻度升高(7.434±0.047 vs.7.490±0.054,P=1.21×e-7);LRCA组体内钙离子较透析前下降(1.16±0.12 vs.1.09±0.09mmol/L,P=2.2×10-5),体内钠离子轻度升高(137.70±2.43 vs.138.89±1.41mmol/L,P=1.16×10-3)。H-RCA组p H升高(7.429±0.054 vs.7.488±0.053,P=3×10-6);钙离子下降(1.15±0.12 vs.1.06±0.08mmol/L,P=4.9×10-5);钠离子升高138.50(137.00,140.00)vs.139.00(138.00,141.00),P=4.82×10-4。低剂量、高剂量RCA组透析前后钙离子变化均值(-0.09±0.10 vs.-0.08±0.10mmol/L,P=0.896),钠离子变化均值(1.19±2.03 vs.1.14±1.75mmol/L,P=0.909),透析2h滤器后Ca2+浓度(1.00±0.10 vs.0.96±0.09mmol/L,P=0.046)。结论:1、L-RCA方案与H-RCA方案完成预设时间比率无明显差异。2、L-RCA方案抗凝效果不劣于H-RCA方案,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低。3、RCA透析后均有p H、Na+上升,游离Ca2+较前降低,建议行枸橼酸透析时可适当降低碳酸氢根浓度以避免碱中毒。透析后钠离子浓度有明显升高,考虑与输注枸橼酸钠量大相关,建议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如血压),调整透析液钠离子浓度。

陈晛,何立群,廖琳,路建饶,胡静,张传富,陈杰,韩海燕[2](2019)在《叶氏升压方脐疗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叶氏升压方脐疗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84例血透相关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脐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血液透析治疗加米多君治疗,中药脐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治疗加叶氏升压方脐疗,疗程共12周,观察透析中及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次数、提前中断血液透析次数及患者0周、12周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中药脐疗组透析中及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次数、提前中断血液透析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2周后中药脐疗组H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而hs-CRP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叶氏升压方脐疗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性低血压,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其升压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及改善炎症状态有关。

费世枝,陈靖[3](2019)在《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行血液净化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8.08岁。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予常温透析(37℃)、低温透析(35.5℃)各144次共288例次。观察发生低血压的次数、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BV)、在线Kt/V值及透析前后患者体温(B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常温透析144例次发生低血压82例次,低血压发生率56.94%;低温透析144例次发生低血压46例次,低血压发生率31.94%。低温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显着低于常温透析(X2=18.225,P<0.01)。常温透析、低温透析的在线Kt/V值分别为1.40±0.07、1.41±0.07,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 0.05)。低温透析结束时△BV小于常温透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5)。低温透析患者透析结束时BT和HR均低于常温透析,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2.859,7.45;P<0.01)。低温透析患者透析结束时SBP、DBP、MAP均高于常温透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4.246、-4.998、-4.382,P<0.01)。结论低温透析能够有效地降低IDH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是一种可有效预防IDH的透析方法。

郑利艳,席庆霞[4](2017)在《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反复发生低血压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透析法实施操作,观察组行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透析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情况、透析后的血压情况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对血容量下降值(△BV)、红细胞比容(HCT)的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1),而脱水量、尿素氮下降率(UR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透析后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血液透析时,采取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透析法实施透析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低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应当在临床上进一步地推行和应用。

蔡震川,李培贵,张万军,宋春燕,吉果,周晓春,曾文超,陈婷婷[5](2017)在《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及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和血钠水平改变情况。结果透析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之前降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两组患者BUN和SCr等肾功能指标及血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SCr等肾功能指标较透析前降低,且研究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透析疗法对预防透析低血压具有明显作用,可显着减少透析后血压的改变,是临床上预防透析低血压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刘华[6](2016)在《不同透析模式对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对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规律性血液透析连续4次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反应≥2次的中老年患者1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分别接受标准透析(标准组)、低温可调钠透析(低温组),每种模式为期4周,透析次数均为12次。监测透析前后体温、心率、血压,透析过程中每30 min监测患者血压、心率1次,并记录低血压发生次数伴随症状及所需的护理干预。结果:低温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护理干预次数均明显少于标准组(P<0.01),低温组透析中及透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高于标准组(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地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患者对透析的耐受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金大治[7](2016)在《低温联合可调钠超滤曲线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低温联合可调钠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在预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 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0例,每例患者透析10次。对照组采用标准血液透析模式,观察组采用低温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每次透析平均脱水量和透析前、中、后患者血钠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整个透析过程中血钠水平无明显波动,观察组虽然透析中血钠水平明显高于透析前,但透析后恢复透析前水平;两组脱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且对脱水量和血钠水平无明显影响。

冯子阳,白建军,王文瀚,尉辉,昝继安[8](2016)在《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6年3月31日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2例患者2865例次血液透析中,患者出现低血压先兆时给予支持治疗,统计患者出现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538例次出现低血压先兆,其中440次例患者症状改善,98例次发生低血压。低血压发生率为3.42%。结论:在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早期表现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和处理,可有效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了透析治疗的安全性。

赵子淇[9](2014)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的观察,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之间的规律,为从中医的角度干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1.所选病例来源于2013.02-2014.02在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和光谷院区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62例患者。平均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每次4小时,且血液透析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2.由医务人员使用欧姆龙HEM-720型号电子血压计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连续观察2个月,记录每次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值,计算平均值,并记录透析中低血压事件的发生频次。3.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的有关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不同证候间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比较,以及不同证候人群间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并以中医理论加以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样本之间均数的比较行方差齐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SNK法,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如下:肝肾阴虚证29例(17.9%),脾肾气虚证59例(36.4%),脾肾阳虚证46例(28.4%),气阴两虚证15例(9.3%),阴阳两虚证13例(8.0%)。2.不同证候人群间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经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比较中:阴阳两虚证人群的血压水平要高于其他证型(p<0.05),气阴两虚证人群的血压水平要低于其他证型(p<0.05);在透析中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中:脾肾阳虚证人群的血压水平要高于其他证型(p<0.05),气阴两虚证人群的血压水平要低于其他证型(p<0.05);在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比较中,脾肾阳虚证人群的血压水平要高于其他证型(p<0.05),气阴两虚证人群的血压水平要低于其他证型(p<0.05)。3.不同证候间人群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阴阳两虚证(48.1%)和气阴两虚证(38.7%)人群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较高。结论: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证候分布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较为常见。2.在透析前血压水平的比较中,阴阳两虚证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最高,而气阴两虚证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最低;在透析中血压水平的比较中,脾肾阳虚证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最高,气阴两虚证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最低;在透析后血压水平的比较中,脾肾阳虚证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最高,气阴两虚证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最低。3.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人群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较高。

李绍兰[10](2014)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低温联合可调钠透析模式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ID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频发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12例,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所有观察对象先作为对照组,按常规透析方案行24周的透析,后转为试验组,再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方案行24周透析,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IDWG)及超滤量(UFV);每月透析前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透析前后血钠浓度、肾功能指标(BUN,SCr);两组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空腹查血脂4项(TC,TG,HDL-C,LDL-C);并计算两组实验过程中的Kt/V值,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1.两组透析患者透析前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在透析中及透析后低温可调钠透析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常规透析组升高,同时低温可调钠透析组在透析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为8.33%,常规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可减少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及提高超滤量,与常规透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种透析方法治疗前后血钠浓度、肾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后,Kt/V由(0.90±0.10)L提高到(1.24±0.08)L,血清白蛋白由(30.62±2.50)g/L升至(35.12±2.65)g/L,血红蛋白由(72.44±11.04)g/L提高到(82.23±8.30)g/L,与常规透析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常规透析及低温可调钠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血脂均无改善作用,两种透析方法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TC,TG, 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反复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有利于超滤脱水,是行之有效的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方法之一。2.低温可调钠透析可以提高透析充分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贫血状况,此外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变化不大,避免了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二、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次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次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高、低剂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叶氏升压方脐疗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 诊断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
        3.2 中药脐疗组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定方法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治疗前两组基线水平比较
    2透析中及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
    3透析患者发生IDH时临床病情严重程度
    4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次数
    5 提前中断血液透析次数
    6 治疗前后Hb、Alb、hs-CRP变化
讨论

(3)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血液透析治疗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透析方法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2.2 两种透析方法超滤量、△BV、在线KtN的比较
    2.3 两种透析方法体温、心率、血压的变化
3 讨论

(4)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1.2.2 透析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透析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透析后的血压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5)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1.2.2观察指标[3]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BUN和SCr等肾功能指标及血钠水平比较
3 讨论

(6)不同透析模式对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透析方法
    1.3 护理干预
    1.4 观察指标
    1.5 透析中低血压的判断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种透析模式低血压发生次数及护理干预情况比较
    2.2 2种透析模式治疗透析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
3 讨论

(7)低温联合可调钠超滤曲线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平均脱水量与透析过程中血钠水平比较
3 讨论

(8)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透析方案
    1.3 判定为低血压先兆
    1.4 判断透析低血压
2 结果
3 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
    3.1 有效血容量减少
    3.2 血管顺应性下降
    3.3 低氧血症与贫血的影响
    3.4 心源性低血压
    3.5 透析过程中降压药物的使用不当
    3.6 自主神经病变和内分泌因素
    3.7 其他因素
    3.8 尿毒症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危害
4 预防及处理
    4.1 正确评估计算病人干体重和脱水量
    4.2 控制原发疾病, 减少长期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
    4.3 透析模式的选择
    4.4 透析过程中
    4.5 低血压的纠正
5 结果分析
6 小结

(9)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西医诊断标准
        2.1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
        2.2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2.3 透析中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4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4.1 入选标准
        4.2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设备仪器及测量方法
        5.2 中医辨证方法
        5.3 观察指标
        5.4 观察时间
        5.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之间的规律
        3.1 不同证候间人群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比较
        3.2 不同证候间人群透析中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比较
        3.3 不同证候间人群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比较
        3.4 不同证候间人群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1 中医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和透析中低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中医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对于透析中低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3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对机体的影响
    4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病机制
    5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对机体的影响
    6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6.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6.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之间的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英文缩写索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次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高、低剂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D]. 许明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2]叶氏升压方脐疗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J]. 陈晛,何立群,廖琳,路建饶,胡静,张传富,陈杰,韩海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11)
  • [3]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J]. 费世枝,陈靖.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9(03)
  • [4]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观察[J]. 郑利艳,席庆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06)
  • [5]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效果观察[J]. 蔡震川,李培贵,张万军,宋春燕,吉果,周晓春,曾文超,陈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17(09)
  • [6]不同透析模式对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J]. 刘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10)
  • [7]低温联合可调钠超滤曲线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中的作用[J]. 金大治. 中国乡村医药, 2016(18)
  • [8]透析低血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J]. 冯子阳,白建军,王文瀚,尉辉,昝继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7)
  • [9]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 赵子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 [10]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D]. 李绍兰.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高钠透析预防透析后低血压46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