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估

客户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估

一、顾客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娟[1](2020)在《基于顾客感知的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检测和校准市场开放后,顾客对检测和校准机构的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检测和校准机构要切实做好检测服务,必须要注重服务质量,满足顾客与市场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检测和校准机构的服务质量为夯实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关系着顾客的产品质量。因此,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一定要围绕顾客需求展开,从顾客感知的角度出发,建立全面的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从中准确评价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水平,获得顾客的信任与忠诚,从而全面提高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基于顾客感知的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进行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分析检测和校准机构的薄弱环节和薄弱实验室,提高检测和校准机构的服务质量,为检测和校准机构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依据,也为同行业机构提供参考。首先,在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服务质量理论和顾客感知理论的基础上,从顾客感知角度出发,按照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流程,分析顾客服务中心、实验室、质量监管部门的构成要素,建立检测和机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其次,对比常用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选取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法,构建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检测和校准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实验室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其服务质量薄弱环节和薄弱实验室提出对策,改进检测和校准机构的服务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和校准机构在保证公平、公正、有效服务的基础上要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要关注整个机构的响应性服务质量,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培养服务人员意识,提高服务人员效率,另一方面要关注服务质量相对效率较低的实验室,分析其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有针对性的稳固优势因素和改进劣势因素。

殷俊杰[2](2020)在《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双边界网络DEA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活动,是实现现代交通运输高效发展的基本途径,反映了交通运输从单一运输模式独自发展向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交通强国背景下,综合运输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生产分工布局的调整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高效化、多样化、便捷化需求增加,对综合运输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综合运输效率是衡量综合运输运行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客货运输组织效率作为综合运输效率的核心层次,是综合运输资源合理配置和客货运输需求满足程度的重要反映。因此,有效地评价和分析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对推进综合运输发展规划、推动客货运输服务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系统梳理目前综合运输效率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运输供给和需求理论界定了客货运输组织效率的内涵和特性,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将综合运输的客货运输生产过程拆分为客运服务过程、货运服务过程和经营收益过程的网络结构,分析各过程的投入产出指标,并结合非期望产出以及投入产出的松弛性,构建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顾客满意度、货损率、运输安全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等定性指标利用区间2-型模糊集进行描述,整合有效生产前沿面和无效生产前面对效率评价的优势,构建区间2-型模糊集动态双边界网络SBM-DEA模型,并通过Charnes-Cooper变换和区间2-型模糊集约简将评价模型转化为简单易处理的数值模型,便于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最后,以吉林省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发展水平为例,在分析吉林省综合运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区间2-型模糊集动态双边界网络SBM-DEA模型对2011-2018年吉林省客货运输组织效率作出评价,分析基于不同生产前沿面的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结果,找出吉林省客货运输发展弊端,为吉林省综合运输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袁志峰[3](2020)在《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新疆农机企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乌鲁木齐、石河子、伊犁等农机产业群,但新疆本地的中小型农机企业众多,各农机企业间难以形成产业分工,且质量成本意识薄弱,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落后。针对新疆农机企业产业间发展不平衡,生产活动中忽略了供应商和顾客对质量成本的影响等问题,构建了符合新疆特征的质量成本体系,并从价值链视角对质量成本体系进行了改进,最后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农机企业的现行质量成本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基础质量成本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和用户访谈的方法,总结了新疆农机企业的不足,对影响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指标进行了汇总,并使用模糊ANP方法对相关指标的重要度进行排序和筛选,构建了符合新疆农机企业的质量成本体系。(2)价值链视角下质量成本体系的改进。从价值链视角对新疆农机企业的质量成本进行了更深入研究,探究了新疆农机企业在价值链内部和外部所存在的质量成本问题,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价值链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选取关联度靠前的因素对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体系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技术工艺投入、协作沟通能力、创新水平和网络优化率等因素对质量成本影响较大,而顾客更关注购买价格、服务满意度、农机动力、质量可靠性和政府补贴等因素。(3)质量成本评价模型的构建。对相关评价方法的优劣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了一种能够同时定性、定量评价的DEA-AHP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改进后的质量成本投入/产出结构比例进行分析,能够选出决策相对有效的投入/产出结构标杆,并对低效或无效的投入/产出结构进行优化,为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进行指导。(4)实例分析和结果优化。选取具有代表性新疆农机企业——R企业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稳定的供应商渠道对企业预防成本成本影响较大,顾客满意度对企业的损失成本影响较大,而售后人员薪酬是损失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对质量本身的提升并不明显。

霍志卿[4](2020)在《互联网+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联网+给外卖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契机。以第三方平台为运转中枢的互联网餐饮外卖业是传统餐饮外卖业同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产业,近几年呈几何数级增长,由于其固有的方便快捷性,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加入,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为互联网餐饮外卖业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传统消费行为中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已较成熟,先后构建了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但存在着研究对象过于宽广、新模型沿袭传统模型、忽视行业特点以及消费者的个体差异的不足之处。考虑到互联网模式下餐饮外卖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现有对互联网模式下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且目前的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平台介入后,研究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的较少,故本文以第三方平台为中心,从商家、第三方外卖平台、外面骑手三个视角分析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并对互联网+背景下和传统经济模式下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的不同进行解析。本文利用从外卖行业的特点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外卖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从顾客基本情况、第三方平台、餐饮商家、送餐骑手四个层次调查顾客满意度现状,并运用SPSSAU数据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合数据,从第三方平台、商家、骑手三个维度分析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并找出提升顾客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从第三方平台、餐饮企业、送餐骑手的角度提出互联网+餐饮外卖业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方法与策略。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餐饮外卖市场出现第三方服务平台,这对餐饮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虽然很重视顾客满意度研究,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时代的到来,现有的提升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研究体系尚不够完善,研究本课题既能为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提供新的思路,也对餐饮外卖业第三方平台开拓市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为餐饮企业,送餐骑手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李倩倩[5](2020)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政策匮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诸多,又加上农产品本身易腐易损的特点,在流通过程中问题频发,供需矛盾突出,整个运作流程效率低下。因此,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效率低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对于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效率、提升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后,发现以下不足:第一,针对物流效率提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效率提高、配送路径优化、技术革新等方面,研究问题针对性强,较为单一,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整体效率的研究较少;第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例如层次分析法、作业成本法等单一方法缺陷明显,不能够真实反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效率水平,为后续因素分析增加难度。基于此,本文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界定,选择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效率测度体系,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DEA评价模型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效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接近三分之二的省份未达到综合效率有效,二分之一左右的省份未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存在某些省份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匹配情况。针对效率分析结果,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从国家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效率提升建议,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整体效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胡雨婷[6](2020)在《利益相关视角下的城市公共交通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变得更加拥堵。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尽管如此,与东京和新加坡等城市相比,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仍不高,公共交通效益不佳。城市公共交通在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身份下,如何保持公共交通系统的生命力即提升公共交通效益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建立一套效益评价机制来分析公共交通服务的具体状况是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公共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盈利性和公益性,涉及政府部门、运营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利益相关主体,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关注重点不一样。公共交通效益评价时,如果仅仅从一维主体的角度进行评价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本文从公共交通利益相关主体的多维视角,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计量模型等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效益评价,研究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城市公共交通社会效益评价。本文选取乘客满意度作为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从乘客视角探索乘客满意度评估模型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公共交通服务的特点,对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进行了修正,构建了乘客满意度模型的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形象对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有显着的直接正向影响,但对乘客满意度没有显着的直接影响。乘客感知质量中的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和迅速性对感知价值和乘客满意度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感知价值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根据此研究结果,公共交通企业在制定满意度提升策略时,可以将重点放在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三个方面。(2)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效益评价。本文选取综合效率(包括服务、社会、环境)作为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效益的量化指标,以政府、运营企业、社会公众视角切入,基于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模型构建公交综合效率评价模型。将36个中心城市2010-2015六年的面板数据代入模型求解出生产效率、服务效率和综合效率。结果显示,各城市的生产子过程效率值差距不大,但服务子过程效率值有很大波动。从综合效率上看,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效率更高,超大和特大城市较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效率更低。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对公共交通服务评价的跟进和探索,能够为公共交通服务评价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公交企业改进公交服务效率提供评价手段。

李欢[7](2019)在《基于AHP/SE-DEA的快递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快递企业起步较晚,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随着近十年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快速崛起,快递企业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快递企业的工作绩效和提升客户满意度成为当前快递业良性发展的不二选择。快递企业的工作绩效对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现有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快递行业宏观层面的工作绩效的有效性,而从微观层面对快递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快递企业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依照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快递行业消费者申诉情况的数据报告,选择了国通、天天、邮政、圆通、顺丰和京东六家具有代表性的快递公司,引入层次分析法,从客户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快递企业绩效的产出指标体系;进一步融合快递企业绩效的投入指标和数据包络法的改进模型,分析评价快递公司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最后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超效率数据包络法的评价模型,对快递公司从超效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进行评价。将模型应用到六家快递公司,分析结果表明:京东快递企业的评价最高,邮政快递评价最低,与实际情况吻合,不仅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而且深入结论分析了六家快递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该模型克服了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的局限性,为企业高效利用资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李歌鹏[8](2018)在《影响住店客人满意度的酒店客房用水问题调研与解决方案探究 ——以南京高档酒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作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之一的酒店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酒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旅游业的进步。酒店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程度。酒店顾客满意度能够客观反映出酒店的建设质量与服务水平。客房作为酒店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是酒店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出行所使用的旅游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酒店经营者意识到,除了酒店客房的设计风格、装修标准、硬件配置、服务水平等感观因素外,酒店客房用水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影响住店客人对酒店的整体评价,进而影响住店客人的满意度,而酒店客房用水问题一直是困扰酒店经营管理人员的一个难题。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酒店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对10位资深酒店工程师和13位酒店客房服务人员的访谈,并通过梳理、细化,制定出了针对酒店客房用水问题的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选择南京市本地15家高档酒店的住店客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研,获取386份调查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再通过因子分析对因素进行拟合。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影响高档酒店客人满意度的客房用水关键问题是:1.用水卫生问题;2.用水噪音问题;3.水温及水压问题。依据分析结果访谈6个酒店工程团队,探寻与之对应的诸如:安装排气阀、使用静音管、加装大口径给水管和增设末端加热装置等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提高酒店顾客的满意度。

方宝[9](2017)在《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推进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发展,近几年来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了多份指导性文件。然而,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依然存在着“过度量化”、“标准异化”、“弹性缺乏”等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科研业绩考评的某一制度建构不当所至,而是考评机制体系整体设置不合理及其交互作用所引发。因此,要较好地解决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激发其教师的科研活力和促进科研创新,有必要从其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研究型大学为研究范畴,以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为研究客体,通过理论思辨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多个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的应然状态进行逻辑架构与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阐释。其次,在宏观层面上,以所建构的“考评机制体系”为分析维度对10所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现状与特点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再次,在微观层面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来对10所代表性大学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进行测评,并通过对2所代表性大学教师与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进一步探究其考评机制设置与运行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调研的主要发现,从合理性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视角提出进一步改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政策性建议与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完整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至少应包含规约机制、运行机制和修正机制三大部分。二是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架构相对完整,但在分类机制、弹性机制、修正机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设置仍存在诸多不足,从而导致其教师个体的理性追求与学校总体目标之间存在部分背离。这主要是由于其机制体系设置对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变化反应失灵所致。三是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中的“弹性因素”对“教师满意”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显着性影响,而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主要以传统的业绩指标为主,且考评机制体系中的弹性机制和修正机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从而导致其机制设置出现“激励不相容”的状态。四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存在过于偏重工具理性以及过度迎合外部利益相关者之诉求等问题,这主要源于其机制设置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取向选择之困境以及其在与外部系统进行资源交换时所处的被动、弱势地位。五是总体上教师对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满意度属中等水平。在满意度均值比较方面,男女教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以及不同年龄段教师组之间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人文社科教师的满意度均值显着小于自然科学教师,且不同职务等级以及不同导师身份教师组的满意度均值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六是总体上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师对考评机制设置现状比较满意,其它教师对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技术机制、分类机制以及弹性机制设置等方面;而管理人员普遍认为,教师们对当下的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比较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思维与学术思维在考虑和处理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方面存在的差异。七是教师在科研业绩考评中面临的最大压力来源于对学生以及项目经费等科研资源的激励竞争,而教师科研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其内在动机。在综合已有调研发现与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与对策:一是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和完善修正机制的设置,加强保障机制中的人性化制度构建,改善科研业绩考评分类机制的设计,以及充分发挥修正机制的作用。二是科研业绩考评应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追加必要的“质性评价”,同时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究考评目标的“异化”问题,并确保工具理性在价值理性的指引下发挥作用。三是研究型大学应将考评机制设置权下放到各个二级院系或部门;同时为了实现机制设计激励相容目标,应充分重视业绩考评的“弹性机制”设计和发挥合同管理的弹性功能,并加强对“科教融合”考评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四是研究型大学应理性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业绩指标的解读与应用;同时积极探索和设置宽容失败的教师科研业绩“过程型考评”机制。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能创新之处包括: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实证研究,从而有效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采取逻辑思辨为主、普遍缺乏实证调研以及实证调研规模偏小、方法相对单一之不足。其次,尝试性地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进行逻辑架构,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理论探索。再次,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机制设计、加强弹性机制设置、注重过程型考评、协调好考评机制设置的“集权”与“分权”问题、不能过度迎合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创新性观点。

孙立超[10](2017)在《基于模糊DEA的C2C快递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给快递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C2C网络购物中,网购用户对快递服务的投诉日渐增多,C2C网络购物中的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很多学者从顾客感知角度,以顾客为评价主体对快递服务质量进行评价,难以客观反映快递企业真实服务水平。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快递服务通常是作为卖家服务的一项内容被买家评价。因此,本文针对C2C快递服务质量评价问题,提出了独立的快递服务质量多方评价模型,即从买方、卖方和第三方机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水平进行等级评定。首先,本文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对电子商务与快递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针对C2C电子商务快递企业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快递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为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再次,根据快递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从买方、卖方和第三方机构三个维度,初步确定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DEA的评价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快递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择C2C电子商务中常用的快递公司为决策单元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价得分将各个快递企业进行等级的划分,对于C2C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改进建议。

二、顾客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顾客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顾客感知的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服务质量概念研究
        1.2.2 服务质量构成研究
        1.2.3 服务质量测度研究
        1.2.4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相关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服务质量相关理论
        2.1.1 服务质量
        2.1.2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2.1.3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2.2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相关理论
        2.2.1 检测和校准机构界定
        2.2.2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
    2.3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顾客感知的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步骤
        3.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依据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理论基础
        3.2.2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流程
        3.2.3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构成要素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准则层评价指标构建
        3.3.2 方案层评价指标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4.1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思路
        4.1.1 服务质量指标权重方法选取
        4.1.2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选取
        4.1.3 服务质量评价概念模型
    4.2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指标权重确定
        4.2.1 判断矩阵构造
        4.2.2 一致性检验
    4.3 检测和校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4.3.1 整体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4.3.2 实验室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5.1 背景介绍
    5.2 问卷设计与问卷统计
        5.2.1 问卷设计
        5.2.2 问卷统计
    5.3 服务质量评价
        5.3.1 整体服务质量评价
        5.3.2 实验室服务质量评价
    5.4 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对策
        5.4.1 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4.2 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对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权重调查表
    附录2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双边界网络DEA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综合运输效率理论的相关研究
        1.3.2 综合运输效率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1.3.3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和区间 2-型模糊集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综合运输相关理论研究
        2.1.1 综合运输的概念
        2.1.2 综合运输的本质与内涵
    2.2 效率相关理论
        2.2.1 效率的概念
        2.2.2 效率的分类
    2.3 区间 2-型模糊集的概念
第3章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的内涵和特性
    3.1 综合运输效率相关分析
        3.1.1 综合运输效率的内涵
        3.1.2 综合运输效率的四层次观
    3.2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3.2.1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内涵
        3.2.2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的特性
        3.2.3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4章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和转换
    4.1 客货运输生产经营过程结构划分
    4.2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模型建立
        4.3.1 传统DEA模型
        4.3.2 区间 2-型模糊集动态双边界网络SBM-DEA模型构建
    4.4 区间 2-型模糊集动态双边界网络SBM-DEA模型处理
        4.4.1 Charnes-Cooper变换
        4.4.2 区间 2-型模糊集约简
第5章 吉林省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与分析
    5.1 吉林省综合运输发展概况
        5.1.1 吉林省综合运输总体概况
        5.1.2 吉林省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现状
        5.1.3 吉林省综合运输服务现状
    5.2 吉林省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过程
        5.2.1 评价数据选取
        5.2.2 评价结果
    5.3 吉林省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发展相关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1.1 论文结论
        6.1.2 论文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3)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研究现状
        1.2.2 基于价值链的质量成本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构建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体系
    2.1 新疆农机产业发展概况
    2.2 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概况
    2.3 构建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体系
        2.3.1 质量成本的构成
        2.3.2 筛选方法构建与描述
        2.3.3 基础指标的筛选
        2.3.4 重要指标的优选
        2.3.5 结果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改进
    3.1 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
        3.1.1 内部价值链的质量成本问题
        3.1.2 外部价值链的质量成本问题
    3.2 价值链外部的质量成本指标筛选
        3.2.1 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影响指标筛选
        3.2.2 价值链下游的顾客影响指标筛选
    3.3 价值链视角下质量成本的改进
        3.3.1 分析方法的比较和优选
        3.3.2 价值链上游供应商的指标关联度计算
        3.3.3 价值链下游顾客的指标关联度计算
        3.3.4 改进的质量成本组成框图
    3.4 价值链视角下质量成本的优化策略
        3.4.1 从价值链内部进行优化
        3.4.2 从价值链外部进行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评价模型
    4.1 指标选择与说明
    4.2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4.2.1 DEA评价方法
        4.2.2 AHP评价方法
        4.2.3 DEA-AHP评价方法
    4.3 实例分析
        4.3.1 R企业背景介绍
        4.3.2 R企业质量成本所存在的问题
        4.3.3 质量成本评价模型的应用
        4.3.4 结果分析及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互联网+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
        1.2.2 互联网+餐饮业顾客满意度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和理论
    2.1 顾客满意
    2.2 顾客满意度
    2.3 顾客满意度理论的发展
    2.4 顾客满意度模型简介
第3章 互联网外卖的现状以及和传统经济模式的区别
    3.1 互联网+餐饮外卖的概念
    3.2 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3 互联网+外卖餐饮与传统餐饮的区别
    3.4 互联网+外卖餐饮的特点
    3.5 互联网+背景下与传统经济模式下餐饮外卖业提升顾客满意度区别
        3.5.1 传统经济模式下餐饮业提升顾客满意度的要求
        3.5.2 互联网+背景下餐饮业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新要求
        3.5.3 两种经济背景下餐饮业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区别
第4章 “互联网+”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问卷调查
        4.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4.1.2 问卷的设计
        4.1.3 问卷的投放与回收
    4.2 数据分析
        4.2.1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3 影响提升顾客满意度的问题及原因
        4.3.1 商家影响顾客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2 第三方平台影响顾客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3 外卖骑手影响顾客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 第三方平台同商家和骑手的关系分析
        4.4.1 第三方平台与商家和骑手的关系
        4.4.2 第三方平台在提升顾客满意度中的作用
    4.5 以第三方平台为中心的互联网+外卖餐饮业提升顾客满意度问题及原因综述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策略
    5.1 商家提升顾客满意度策略
    5.2 送餐骑手提升顾客满意度策略
    5.3 第三方平台提升顾客满意度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物流相关理论
        2.1.1 冷链物流概念及特点
        2.1.2 农产品冷链物流
    2.2 物流效率的定义
    2.3 物流效率评价研究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熵权法
        2.3.3 组合权重确定方法
        2.3.4 DEA评价方法
第三章 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思路
        3.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财务指标
        3.2.2 内部流程运作指标
        3.2.3 发展能力指标
        3.2.4 顾客服务指标
第四章 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评价
    4.1 确定指标权重
    4.2 利用DEA方法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进行效率评价
        4.2.1 DEA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4.2.2 结果有效性分析
第五章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升策略
    5.1 推行农村合作社建立,增加农民收入
    5.2 加大政策支持和物流资产投资
    5.3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4 加快技术革新和信息化建设
    5.5 加速高素质行业人员增长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与项目
致谢

(6)利益相关视角下的城市公共交通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公共交通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2.1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
        2.1.1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视角
        2.1.2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2.1.3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2.1.4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研究现状讨论
    2.2 公共交通服务效率评价
        2.2.1 公共交通服务效率评价指标
        2.2.2 公共交通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2.2.3 公共交通服务效率评价小结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公共交通社会效益评价
    3.1 引言
    3.2 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3.2.1 企业形象
        3.2.2 感知质量
        3.2.3 感知价值
        3.2.4 乘客满意度
        3.2.5 研究假设
    3.3 模型设计
        3.3.1 结构模型
        3.3.2 测量模型
        3.3.3 研究方法
    3.4 实证分析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处理和分析
        3.4.3 结果分析
        3.4.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效益评价
    4.1 引言
    4.2 公交综合效率NDEA模型
        4.2.1 公交综合效率评价体系
        4.2.2 模型建立
        4.2.3 数据获取
    4.3 结果分析
        4.3.1 生产子过程效率分析
        4.3.2 服务子过程效率分析
        4.3.3 运营过程综合效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AHP/SE-DEA的快递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快递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快递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评价方法研究
    2.1 评价方法选取依据
    2.2 层次分析法
        2.2.1 层次分析法简述
        2.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2.3 数据包络法
        2.3.1 BCC模型
        2.3.2 SE-DEA模型
    2.4 AHP/SE-DEA模型
        2.4.1 AHP/SE-DEA评价模型建立的整体思路
        2.4.2 AHP/DEA评价模型的两种方法
        2.4.3 AHP/SE-DEA评价模型建立的步骤
    2.5 本章小结
3 AHP/SE-DEA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选体系选取的原则
    3.2 客户评价快递公司时的考虑因素
    3.3 指标的选取
        3.3.1 投入指标
        3.3.2 输出指标
    3.4 指标数据的来源
    3.5 本章小结
4 模型设计与分析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排序
        4.1.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4.1.2 构造判断矩阵
    4.2 构造DEA模型
        4.2.1 构造BCC模型
        4.2.2 构造SE-DEA模型
    4.3 结果分析
        4.3.1 AHP结果分析
        4.3.2 BCC-综合效率分析
        4.3.3 BCC-纯技术效率分析
        4.3.4 BCC-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分析
        4.3.5 SE-DEA的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分析
        4.3.6 SE-DEA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调查问卷
附录二:AHP结果数据
附录三:BCC结果数据图
附录四:SE-DEA结果数据
附录五: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影响住店客人满意度的酒店客房用水问题调研与解决方案探究 ——以南京高档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顾客满意度研究综述
        2.1.1 国内研究
        2.1.2 国外研究
    2.2 酒店客房用水问题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
        2.2.2 国外研究
3 客房用水问题访谈
    3.1 访谈对象
    3.2 访谈过程
    3.3 访谈小结
4 问卷设计与调研
    4.1 问卷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过程及问卷框架
    4.2 调研对象
    4.3 调研过程
5 调研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3 因子分析
    5.4 回归模型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客房用水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6.1 访谈专家选择
    6.2 关键问题访谈
    6.3 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致谢

(9)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大学教师
        三、科研业绩
        四、科研业绩考评
        五、考评机制设置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理论之维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价值取向
        一、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价值取向的内涵
        二、考评机制设置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取向
        三、考评机制设置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及在本文中的主要应用
        一、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二、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逻辑架构及运行机理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基本架构
        一、制度机制的内涵分析
        二、考评机制的逻辑架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具体构成
        一、规约机制
        二、运行机制
        三、修正机制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内在关系
        一、基于核心地位的规约机制
        二、规约机制的直接衍生机制
        三、运行机制的功用及其实现
        四、规约与运行机制的互动性
        五、具有维护功能的修正机制
    第四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运行机理
        一、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机理整体的基本架构
        二、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主体:利益相关者
        三、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主动力:资源交换
        四、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手段:刺激与管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本分析: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现实架构
    第一节 文本分析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对象
        三、方法应用
        四、文本搜集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架构的现状与特点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不同类型分析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竞争型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分析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合格型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分析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所存在的不足
        一、机制设置的价值取向依然存在诸多非理性成分
        二、机制体系的系统性建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三、机制设置对业绩考评动态性与博弈性应对乏力
        四、机制设置对科研业绩考评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失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问卷调查:研究型大学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现状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应用
        三、问卷调查对象
    第二节 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
        一、满意的内涵
        二、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简介
        三、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与ACSI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四、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确定
    第三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一、教师满意度问卷编制
        二、问卷质量的预测研究
        三、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
        四、量表的内在信度检验
        五、量表的区分能力检验
    第四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一、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
        二、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三、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第五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统计分析
        一、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不同教师群组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性分析
        三、教师满意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度访谈: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深度访谈研究设计
        一、访谈目的
        二、方法应用
        三、访谈对象
        四、访谈提纲
    第二节 深度访谈研究实施
        一、受访人员构成
        二、访谈具体实施
        三、访谈信息记录
        四、访谈信息处理
        五、研究效度保障
    第三节 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样本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的相关情况简介
        二、教师视域下的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
        三、管理人员视域下的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
        四、科研业绩考评弹性机制设置存在的相关问题
        五、科研业绩考评的压力与科研动力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导致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理性取向的困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极向效用冲突与选择困境
        二、资源交换的被动:资源交换地位的不对等性导致大学主导权缺失
        三、激励相容的缺失:教师个体理性追求与学校总体目标指向之背离
        四、系统生成的固化:机制体系对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变化反应失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发现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第二节 基于理性取向理论视角的反思
        一、工具理性的反思:重新权衡“量化”与“量化技术应用”之利与弊
        二、价值理性的反思:深入探究考评目标的“异化”及“反异化”问题
        三、理性融合的反思:从根本目的出发寻求最具成效的考评路径与手段
    第三节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视角的设计
        一、系统的完整性:进一步完善业绩考评机制体系的理性架构
        二、系统的多样性:进一步完善科研业绩考评分类机制的设计
        三、系统的动态性:进一步对科研业绩考评指标体系进行更新
    第四节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视角的改进
        一、提高信息效率:协调好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中的“集权”与“分权”
        二、多样性视角下的激励相容:重视“弹性机制”设计和“弹性”合同管理
        三、颠覆性回归下的激励相容:加强对“科教融合”考评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第五节 基于机制运行机理视角的突围
        一、相关者诉求之回应:理性引导外在利益相关者对业绩指标的科学取用
        二、过程型管控之探索:积极探究和实践宽容失败的“过程型考评”机制
        三、激励型机制之设置:加强以奖励推进为主要形式的正向动力机制设置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三、后继相关研究展望
附录Ⅰ 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聘期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Ⅱ 用于问卷发放的统一邮件内容
附录Ⅲ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Ⅳ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Ⅴ 访谈信息记录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基于模糊DEA的C2C快递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
        2.1.1 电子商务
        2.1.2 C2C电子商务的特点
    2.2 快递服务质量相关概念
        2.2.1 快递与物流的区别
        2.2.2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的特点
        2.2.3 快递服务质量
    2.3 模糊DEA方法介绍
        2.3.1 DEA评价方法
        2.3.2 模糊评价基本方法
        2.3.3 模糊DEA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2C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服务现状分析
    3.1 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2 C2C电子商务快递企业服务现状分析
        3.2.1 我国C2C电子商务中快递企业服务发展现状
        3.2.2 C2C电子商务快递企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3.2.3 C2C电子商务快递企业服务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1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想
        4.1.1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4.1.3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流程分析
    4.2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4.2.2 基于因子分析构建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各维度评价指标说明
        4.3.1 买方评价指标维度
        4.3.2 卖方评价指标维度
        4.3.3 第三方机构评价指标维度
    4.4 快递服务质量多方综合评价体系的比较优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2C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5.1 基于模糊DEA的多方综合评价模型
        5.1.1 多维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1.2 基于买方卖方评价指标的计算
        5.1.3 基于第三方机构评价指标的计算
        5.1.4 多方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2 实证研究
        5.2.1 C2C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5.2.2 评价结果分析
    5.3 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改进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四、顾客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顾客感知的检测和校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刘娟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2]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双边界网络DEA评价[D]. 殷俊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3]价值链视角下新疆农机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评价[D]. 袁志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互联网+餐饮外卖业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 霍志卿.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倩倩.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6]利益相关视角下的城市公共交通效益评价研究[D]. 胡雨婷.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AHP/SE-DEA的快递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李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影响住店客人满意度的酒店客房用水问题调研与解决方案探究 ——以南京高档酒店为例[D]. 李歌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D]. 方宝. 厦门大学, 2017(01)
  • [10]基于模糊DEA的C2C快递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孙立超. 燕山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客户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