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解剖结构观察

鱼腥草解剖结构观察

一、鱼腥草的解剖结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董晶,王帅珂,吴苹,王硕,刘晋倩,冀芦沙,陈芳[1](2021)在《鱼腥草多酚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该研究探讨了鱼腥草多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效果。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鱼腥草多酚低、中、高剂量组。使用浓度为3.5%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溶液连续灌胃9 d制备小鼠肠炎模型。造模后第3 d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采用酶联法(ELISA)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IL-6),γ干扰素(IFN-γ);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肝肾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分析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鱼腥草多酚干预组小鼠的便血减轻、结肠平均增加至8.35 cm(低剂量组)、9.53 cm(中剂量组)、10.87 cm(高剂量组)。DAI指数分别降低了29.83%、46.45%、54.82%。血清中TNF-α、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同时,鱼腥草多酚各剂量组降低了ALT、AST、Cr、BUN水平(p<0.05)。鱼腥草多酚可以有效改善DSS诱导KM雄性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相关。

许永智[2](2021)在《基于“治未病”理论应用清消洗剂防治湿热下注型Ⅳ期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观察清消洗剂对湿热下注型Ⅳ期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如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情况、术后排便疼痛与出血情况及其对创面愈合率的影响,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于术前3天及术后第2天至第7天予清消洗剂熏洗,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20min/次,共外用9天;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1:5000)2000ml,以相同的方法进行熏洗治疗,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观察、记录并分析每例样本的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情况,术后24小时内最大疼痛强度(24h Max)评分,术后首次感到疼痛(疼痛程度≥4分)的时间点,术后排便疼痛、出血情况,创面愈合情况,通过干预组自身前后比较以及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的比较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选取的90例患者,干预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8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患者一般情况对比: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无显着性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现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肛门疼痛比较情况:两组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的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的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前1天与术后1天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小时内最大疼痛强度评分及首次感疼痛(疼痛程度≥4分)的时间点的比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肛缘水肿比较情况:两组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肛缘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的肛缘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排便比较情况:两组在首次、第2次、第3次术后排便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次术后排便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首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术后排便肛门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创面愈合比较情况: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14天创面愈合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比较情况:两组在治疗14天后的总体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论,对湿热下注型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行清消洗剂熏洗可达到清热祛湿、消肿止痛、凉血止血的作用,较快缓解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症状,改善术后排便,早中期较明显,可缩短创面愈合周期。该方式具有安全、价廉、简便、痛苦小等优点,在防治痔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笃智[3](2021)在《基于文献分析的鼻渊病机演变及古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梳理中国古代医学对于鼻渊病因病机认识的理论沿革,对古代鼻渊用药与现代临床治疗鼻渊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古今治疗鼻渊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比较古今鼻渊用药异同,为现代临床及科研提供研究思路和灵感启发。方法 1.用“鼻渊”、“脑漏”等关键词在《中华医典》进行全文检索自先秦至明清时期的有关资料,收集提取其中关于鼻渊病因病机及论治方药的内容,总结历代鼻渊病因病机认识沿革及理论演变特点,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古代治疗鼻渊的方药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建立古代方药数据库。2.以“鼻渊”或“鼻窦炎”以及“中医药”或“辨证论治”等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自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鼻渊的临床文献,筛选出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现代临床治疗鼻渊的方药,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建立现代用药数据库。3.将数据库上传至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平台中的频数统计功能分别对古今用药数据库的高频药物、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频数统计,对现代用药数据库进行证型的频数统计,并生成各参数下的古今用药数据分析图表;运用平台中的方剂分析功能,根据各数据库的样本特点,通过设置合适的支持度与置信度,对古今用药数据库分别进行用药模式以及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并通过运用平台内的网络拓扑功能,将经过数据挖掘出的古今用药数据库中的关联规则进行网络图生成与展示。结果 1,中国古代医学对于鼻渊的研究肇始于《黄帝内经》,宋金元时期出现大量治疗鼻渊的名方验药,并开始将外感病因引入鼻渊的发病机制中。明清时期鼻渊的探讨达到兴盛,开始注重鼻渊发病的内外因以及鼻渊虚证病机,至清代关于鼻渊病因病机研究逐渐完备,走向相对成熟的辨证论治阶段。2,经过数据收集与筛选后,纳入古代文献数据库的有110首处方,涉及药物193种;纳入现代文献数据库的有272首处方,涉及药物212种。古今用药频次前十中有七味药相同,分别是白芷、辛夷、苍耳子、甘草、川芎、黄芩、薄荷。而古今文献用药中各有三味药不同,现代文献中另有桔梗、细辛、金银花;古代文献中另有茯苓、人参、当归。3,古今用药功效使用分布呈现出古今用药的一致性,仅有部分功效在比重分布上有所差异。现代用药在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以及频数占比方面与古代用药基本类似,古今均以温性药与寒性药占比最多;五味方面均以辛、苦、甘味为主;而归经方面古今用药归经最多的均为肺经,其次为胃、肝、脾、心经。4,古今用药模式中,古代药物数据以甘草与川芎组合为最高,现代则以白芷与辛夷的组合最高;而在药物关联度方面,古今均呈现以白芷、薄荷、辛夷等药物为核心的用药关联模式。结论 古今中医学治疗鼻渊的理论与方法存在一致性,现代中医临床在继承古代鼻渊论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进步,基于现代临床实际情况,对于鼻渊的论治既有不足,在某些方面亦有所创新。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古代医学关于鼻渊的理论掘和经验总结,实现临床与研究的突破。

刘坷[4](2021)在《醒窍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以及对E-cadherin、α-SMA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醒窍冲洗液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的优越性,钳取患者部分鼻腔黏膜组织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性指标,以此来探究醒窍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术后上皮化治疗中的优势,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患者中,收集60例需要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不伴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均采用FESS手术,从术后第3天起,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组予醒窍冲洗液鼻腔冲洗,余治疗相同,为期12周。并于术前1周、术后第12周,分别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评分,利用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法进行客观评估,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进行评定。钳取患者上颌窦窦口后缘黏膜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样本中E-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1)术后12周对两组的VAS主观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发现,除流涕外,治疗组的鼻塞、头痛、嗅觉减退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术后12周两组的Lund-Kennedy评分进行比较发现,除瘢痕外,治疗组的水肿、鼻漏、结痂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3)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3.33%,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治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4)治疗结束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的鼻腔黏膜组织样本,治疗组的E-钙黏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醒窍冲洗液疗效明确,术后应用于胆腑郁热型慢性鼻窦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抑制鼻黏膜上皮间质转化,加速术腔黏膜的上皮化进程,促进黏膜恢复。本课题肯定了醒窍冲洗液用于慢性鼻窦炎术后治疗的效果,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文英[5](2020)在《鱼腥草挥发油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鱼腥草是三白草科蕺菜属,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性食材,鱼腥草挥发油活性显着,具有抗炎、抗氧化、心肌保护、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因此,在食品功能因子和制药领域中挥发油具有较高的活性价值市场前景,但其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提取鱼腥草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体外测定抗氧化及抑菌作用,通过建立DOX心肌损伤模型,探究鱼腥草挥发油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后应用UPLC-Q-TOF/MS仪器分析大鼠尿液代谢变化,揭示鱼腥草挥发油心肌保护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明确了鱼腥草挥发油的成分分析、抗氧化及抑菌活性: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得率为0.1097%;GC-MS仪器测定鱼腥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鉴定得到28种化合物;鱼腥草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还原力的测定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以及鱼腥草挥发油抑菌活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和抑菌稳定性的因素的测定,提示鱼腥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2)鱼腥草挥发油对DOX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DOX建立SD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大鼠一般情况观察,检测大鼠全血血常规,心脏组织中LDH活力的测定,心脏组织HE染色,大鼠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测定。血常规和SCFAs检测结果表明,DOX对血液中血小板和白细胞及盲肠内容物SCFAs有影响,大鼠给予鱼腥草挥发油后,各组白细胞、血小板及SCFAs有所上升,但无显着性差异,鱼腥草挥发油对DOX诱导的骨髓毒性和肠道毒性无显着影响,但LDH活性和HE染色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鱼腥草挥发油对DOX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讨: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显着提高SOD、CAT和GSH活力以及降低MDA含量,可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NF-κB途径,降低TLR-4、NF-κBp65和IL-1β的活性,起到抗炎作用;通过增加NF-κB p62的表达以及降低LC3-Ⅱ的表达发挥调节细胞自噬作用;此外,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同时显着降低caspase-2、caspase-3和caspase-12的水平以及显着增加Hsp70活性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提示鱼腥草挥发油从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自噬和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存在协同作用,保护心脏组织。(4)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UPLC-Q-TOF/MS仪器检测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采集,通过PCA和PLS-DA进行筛选差异代谢物,结合二级质谱与数据库鉴定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在尿液中鉴定了 17个显着差异物,将鉴定的生物标志物输入MetaboAnalyst平台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得到4个代谢通路,其中苯丙氨酸代谢最为显着。

汪婉莹[6](2020)在《鱼腥草挥发油、新鱼腥草素纳抗肺癌活性研究及脂质体的制备》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的体内外抗肺癌活性及其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同时改善鱼腥草挥发油易挥发,生物利用度低的不足之处,制备包封率符合要求,长效缓释的PEG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MTT法检测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FITC-AnnerxinV/PI双染法检测新鱼腥草素钠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PI单染检测新鱼腥草素钠对A549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初步考察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的毒性,确定给药浓度,进行裸鼠皮下荷瘤实验。分别采用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干预A549细胞,提取收集总RNA和蛋白质。以GAPDH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薄膜分散法制备PEG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以蛋黄卵磷脂/挥发油、蛋黄卵磷脂/胆固醇和PEG2000-DSPE质量分数为主要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考察制剂的外观形貌、粒径、电位、PDI大小,并进行稳定性因素试验。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鱼腥草挥发油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大鼠眼眶取血,离心收集含药血浆,气相色谱检测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用DAS 3.0软件分析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均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新鱼腥草素钠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主要以早期凋亡为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晚期凋亡率稍有增加,总凋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鱼腥草素钠给药之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G0/G1期的细胞数目增加,S期的细胞数目减少,G2/M期的细胞数目基本保持不变(P<0.05)。急性毒性试验得出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的LD50值分别为1904 mg/kg和197 mg/kg。荷瘤小鼠体内实验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250 mg/kg、200 mg/kg、150 mg/kg;40 mg/kg、30 mg/kg、20 mg/kg。结果显示顺铂的抑瘤率为61.97%,鱼腥草挥发油的抑瘤率最大达到65.41%,新鱼腥草素钠的抑瘤率最大达到62.62%,抑瘤率均呈现浓度依赖性。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鱼腥草挥发油组和新鱼腥草素钠组均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对A549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对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不明显。本文使用鱼腥草挥发油干预后,以GAPDH为内参基因,对RAF/MEK/ERK-Bcl-2 信号通路的 6 种基因:RAF-1、MEK-1、MEK-2、ERK-1、ERK-2 和 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鱼腥草挥发油对RAF-1、MEK-1、ERK-1和Bcl-2四种基因的表达量有影响,对MEK-2和ERK-2无太大影响。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四种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并与阴性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鱼腥草挥发油对RAF-1、MEK1/2和ERK 1/2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Bcl-2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鱼腥草挥发油浓度的增加,P-RAF1、P-MEK1/2、P-ERK 1/2和Bcl-2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并与阴性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使用新鱼腥草素钠干预,以GAPDH为内参基因,对相关通路的TNF-α和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新鱼腥草素钠对TNF-α和NF-κB基因的表达量有影响。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并与阴性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IKKα的相对蛋白表达量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NF-κB p65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新鱼腥草素钠浓度的增加,P-IKKα、P-NF-κB p65和NF-κB p65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并与阴性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制备PEG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的最优处方:蛋黄卵磷脂/挥发油为4.6:1、蛋黄卵磷脂/胆固醇为3.6:1、PEG2000-DSPE的质量分数为2%。制备所得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0.42±0.12%和8.35±0.01%。平均粒径为114.43±1.39 nm,PDI为0.27±0.01,Zeta电位为-25.8±0.25 mV。释放度实验显示该脂质体具有一定缓释作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鱼腥草挥发油的含量,该方法精密度好、误差小,结果稳定可靠。标准曲线为Y=0.061X+0.0672,R2=0.9992,在线性范围0.15μg/mL~149.7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鱼腥草挥发油制备成PEG修饰脂质体后,其半衰期T1/2延长1.69倍,消除率CL/F下降1.56倍,曲线下面积AUC增大1.89倍。结论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体外对A549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均可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最大抑制率可分别达到65.41%和62.62%。其中鱼腥草挥发油是通过抑制RAF/MEK/ERK通路,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进而下调Bcl-2的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而新鱼腥草素钠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进而诱导A549细胞凋亡。制备所得PEG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包封率符合要求,4℃避光条件下放置。与鱼腥草挥发油相比,制成PEG修饰脂质体后半衰期长,体内的清除速率减慢,生物利用度高,具有长效缓释的作用。

陈媛[7](2019)在《慢性鼻—鼻窦炎FESS术后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冲洗鼻腔对于修复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腔创面黏膜,促进黏膜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个用药组,分别为曲安奈德鼻喷组(以下简称曲安奈德组)、中药鼻腔冲洗+曲安奈德组(以下简称中药组)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曲安奈德组(以下简称生理盐水组)。所有患者均为FESS术后,并于术后常规鼻腔换药,曲安奈德组采用曲安奈德鼻喷剂,术侧鼻腔早晚各喷1次;中药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鼻腔冲洗,每2天1剂,水煎2次,去滓过滤,水煎为400ml,鼻腔冲洗2天4次,冲洗后使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术侧鼻腔早晚各喷1次。生理盐水组用400毫升生理盐水治疗,分2天4次鼻腔冲洗,每次100ml,然后采用曲安奈德鼻喷剂,术侧鼻腔早晚各喷1次。三组均为连续治疗8周,并嘱咐患者在冲洗时进行有规律的张口呼吸,将药液装入洗鼻器瓶身后,倒置瓶身,再将喷头放入术侧鼻腔,使药液从术侧鼻腔进入口腔,最后将口中药液吐出。于术后第7天开始用药,用药前、第8天、第15天、第36天,第56±2天分别记录120例患者中医症状的积分。同时,在用药前和用药结束后(第56±2天)记录患者的糖精清除时间及鼻内镜体征评分,将三组两两比较,评价疗效。结果1、8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如下:曲安奈德组总有效率:77.5%。中药组总有效率:92.5%。生理盐水组总有效率:85%。三组有效率显示有差异性(P<0.05)。可以看出中药组总体有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与曲安奈德组。2、在糖精清除时间方面: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三组治疗后均有效;而治疗后三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糖精清除时间的减少中药组优于曲安奈德组和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优于曲安奈德组。3、三组VAS积分结果比较:8周治疗结束后,VAS总积分明显降低,三组的鼻塞、流涕存在统计学差异,中药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均较曲安奈德组和生理盐水组高。4、三组鼻内镜积分结果比较:8周治疗结束后,鼻内镜检查总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在各体征上,手术后入组患者鼻息肉均切除,且术后未见复发患者;在指标水肿、结痂的比较上,显示出三组有差异性(P<0.05),中药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均较曲安奈德组和生理盐水组高。结论1、中药冲洗鼻腔、曲安奈德喷鼻、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三种方法对于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和鼻内窥镜体征积分都有疗效。2、中药组的改善效果优于曲安奈德组和生理盐水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珍珍[8](2018)在《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随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虽然近年来在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上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严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相关数据显示,在众多心脏疾患中,80%的心源性猝死都来源于心律失常。因此,对新型的、有效的、毒副作用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前治疗心脏疾患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中药制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中草药历经了数千年的应用实践以及不断改善,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点。但是由于中药制剂成分繁杂,各成分间的相互生物活性作用大多不清楚,使得其质量标准很难提高,导致了中药制剂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中草药提取物单体不仅保留了中药低成本、毒副作用小的优点,而且其具有明确的化学组成,便于药物的分析与应用。因此,以中草药提取单体为研究对象,探索药效高、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本课题中,我们从黄芩苷、芦荟苷、三七皂苷R1、银杏内酯B、芹菜素以及鱼腥草素钠等多种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中通过实验筛选出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这两种单体,研究其对兔心室肌细胞各种跨膜离子通道电流和收缩力以及Langendorff-灌流心脏的作用,以探讨这两种中药提取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影响兔心室肌细胞钠、钾和钙电流中草药单体的筛选我们通过研究黄芩苷、芦荟苷、三七皂苷R1、银杏内酯B、芹菜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以及鱼腥草素钠等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中草药提取单体对兔心室肌细胞峰钠电流(INa.P)、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和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来筛选潜在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实验结果显示黄芩苷、三七皂苷R1、银杏内酯B、芹菜素、人参皂苷Rg1以及人参皂苷Rg2等对INa.P、IK1和ICa.L均无显着作用,而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INa.P和ICa.L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细胞水平以及器官水平的实验研究来探索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的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第二部分芦荟苷通过调节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目的:探讨芦荟苷对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以及各种跨膜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并通过探究其对Langendorff-灌流心脏的作用来明确芦荟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为开发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奠定电生理学基础。方法:通过酶解法进行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已分离的单个心室肌细胞的AP及心室肌细胞主要离子通道电流。分别使用海葵毒素II(ATX II)和高钙诱导心室肌细胞产生早期后除极(EADs)和延迟后除极(DADs)等细胞性心律失常,并用乌头碱诱导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然后观察比较芦荟苷干预前后的AP、EADs、DADs、各种离子通道电流以及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100μmol/L和200μmol/L芦荟苷可显着地缩短兔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并减小其最大上升速率(Vmax)以及APD的反向频率依赖性。200μmol/L芦荟苷能够有效地消除ATX II诱导产生的兔心室肌细胞EADs和高钙诱导产生的DADs。除此之外,芦荟苷可浓度依赖性的抑制ICa.L和INa.P,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7.06μmol/L和559.8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芦荟苷对ATX II诱导增大晚钠电流(INa.L)的抑制率分别为36.6±3.3%和71.8±6.5%。然而,100μmol/L和800μmol/L芦荟苷对IK1以及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没有明显的作用。进一步的器官水平研究显示200μmol/L芦荟苷可抑制乌头碱诱导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芦荟苷可有效地消除兔心室肌细胞的EADs和DADs、抑制ICa.L、INa.P以及ATX II诱导增大的INa.L,并且芦荟苷还能抑制乌头碱诱导的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芦荟苷有潜力成为一种低成本、安全性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第三部分鱼腥草素钠通过调节心室肌细胞门控性离子通道及收缩力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主要跨膜离子通道及收缩力的作用,以探讨鱼腥草素钠的潜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在使用酶解法分离心室肌细胞后,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的INa.P、INa.L和ICa.L,并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观察鱼腥草素钠干预前后心室肌细胞各离子通道电流及收缩力的变化,以探讨鱼腥草素钠的抗心律失常潜力。结果:鱼腥草素钠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Na.P,其IC50为78.89±5.68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的鱼腥草素钠对ATX II诱导增大INa.L的抑制率分别为30.1%和57.1%。其次,鱼腥草素钠还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大兔心室肌细胞ICa.L,其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37.10μmol/L,并且100μmol/L鱼腥草素钠还能减慢ICa.L的稳态失活以及加快ICa.L的失活-复活过程。此外,鱼腥草素钠还可有效地增强兔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结论:鱼腥草素钠具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并且鱼腥草素钠可增大ICa.L以及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使其对于心力衰竭等心功能不全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鱼腥草素钠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应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陈灿,黄璜,郑华斌,邓广湘,王天喜[9](2017)在《不同居群野生鱼腥草地下茎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我国南方地区8个不同居群的野生鱼腥草,对各居群野生鱼腥草的地下茎组织结构(茎壁厚、地下茎横截面直径、髓腔大小、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及维管束数量)及地上、地下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证明,部分野生居群鱼腥草地下茎的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的指标有极显着差异。总体对照比较,鱼腥草的地下茎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以云南昆明、重庆合川、广西南宁三个居群表现较好,其结果对野生居群的栽培选育、合理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沈洁[10](2016)在《鱼腥草液冲洗鼻腔对FESS术后鼻腔黏膜转归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此项研究运用鱼腥草液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进行冲洗,在内镜下观察其对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比较分析术后患者主观症状及鼻内镜下积分,探究中药鼻腔冲洗在术后治疗上的优效性,为中药在慢性鼻-鼻窦炎FESS术后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临床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研究方式:收入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例,分成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予相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术后均予抗感染、止血等。在内镜下清洁术腔后,配合相同的滴鼻剂及口服用药,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实验组予鱼腥草液冲洗鼻腔。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4、8周时症状及内镜下情况的积分,最后进行比较分析,评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术后8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其中试验组治愈率为15%,对照组治愈率为1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4周时头痛单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鼻内镜下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8周时鼻内镜水肿、鼻漏单项评分和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应用鱼腥草进行鼻腔冲洗,可有效改善其主观症状,尤其在头部胀痛、嗅觉方面效果突出;同时,鼻腔冲洗可促进术腔清洁,减轻黏膜炎症反应,在黏膜竞争转归期效果突出。综合而言,中药鼻腔冲洗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治疗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和优势,且安全性高,为中医外治法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治疗上提供了临床依据。

二、鱼腥草的解剖结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腥草的解剖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鱼腥草多酚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鱼腥草中总酚含量测定
        1.3.2 动物分组与造模
        1.3.3 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
        1.3.4 组织病理学检查
        1.3.5 酶联免疫法测定结肠中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IL-1β
        1.3.6 小鼠血清中AST、ALT、Cr和BUN水平测定
        1.3.7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HC多酚含量测定
    2.2 HC多酚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2.3 HC多酚对小鼠DAI评分和结肠外观的影响
    2.4 HC多酚对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2.5 HC多酚对UC小鼠结肠长度/重量的影响
    2.6 HC多酚对UC小鼠肝肾指数影响
    2.7 HC多酚对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2)基于“治未病”理论应用清消洗剂防治湿热下注型Ⅳ期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及处理办法
        1.6 病例分组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
        2.2 术后治疗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一般性观察指标
        3.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3.4 不良反应事件
    4 质量控制
    5 伦理考虑
    6 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
第二章 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
        1.1 性别比较
        1.2 年龄比较
        1.3 病程比较
    2 治疗后观察结果与分析
        2.1 肛门疼痛情况比较
        2.2 不同时段肛缘水肿情况比较
        2.3 术后排便情况比较
        2.4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2.5 第 14 天创面愈合率情况比较
        2.6 总体疗效
    3 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4 安全性检验及不良反应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痔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2 现代医学对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 中医学对痔的理论研究
        2.1 祖国医学对痔病因病机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3 关于“治未病”理论
    4 关于“超前平衡镇痛”理论
    5 中药熏洗坐浴的作用机理
    6 清消洗剂组方及药理研究
    7 研究结果及分析
        7.1 清消洗剂对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
        7.2 清消洗剂对术后肛缘水肿的影响
        7.3 清消洗剂对术后排便情况的影响
        7.4 清消洗剂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治未病”思想在痔病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文献分析的鼻渊病机演变及古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鼻渊病因病机理论渊源及沿革研究
    (一) 汉唐时期: 确定病名及核心病机
    (二) 宋金元时期: 强调风邪致病,创制名方
    (三) 明代: 病因病机理论全面发展创新
    (四) 清代: 走向相对成熟的辨证论治
二、古今文献治疗鼻渊用药规律研究
    (一) 古今文献治疗鼻渊方药数据库的规范与建立
        1. 数据来源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 数据规范化处理
        4. 数据库建立与分析方法
    (二) 古代文献方药数据挖掘结果
        1. 古代文献高频药物统计
        2. 古代文献用药功效统计及代表药物
        3. 古代文献用药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
        4. 古代文献组方用药分析结果
    (三) 现代文献方药数据挖掘结果
        1. 现代文献高频药物统计
        2. 现代文献用药功效统计及代表药物
        3. 现代文献用药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
        4. 现代文献组方用药分析结果
        5. 现代文献证型统计及组方用药特征
    (四) 古今文献方药分析与讨论
        1. 古今方药高频药物讨论
        2. 高频药物属性及功效分类讨论
        3. 古今方药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4. 古今方药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5. 现代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鼻渊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醒窍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以及对E-cadherin、α-SMA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鼻窦炎的认识
        1.1 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及诊断
        1.2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慢性鼻窦炎的西医治疗
    2. 祖国医学对鼻渊的认识
        2.1 鼻渊的病名
        2.2 鼻渊的病因病机
        2.3 鼻渊的治疗
    3. 鼻内镜术后处理的相关研究
        3.1 鼻内镜术后黏膜的恢复与转归
        3.2 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术后治疗中的研究
    4. 慢性鼻窦炎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方法
        3.1 治疗安全性观察
        3.2 疗效评判标准
        3.3 E-cadherin、α-SMA的检测
        3.4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数据分析
        4.1 两组间一般资料分析
        4.2 临床疗效比较
        4.3 不良反应
        4.4 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
第三部分 结果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组内治疗前后分析
        1.3 术后12周组间分析
        1.4 两组综合疗效分析
    2. 组织中E-cadher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
        2.1 两组术中标本E-cadher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
        2.2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E-cadher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
        2.3 两组术后12周标本E-cadher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
    3. 方药分析
        3.1 醒窍冲洗液的立方依据
        3.2 方解及药理学研究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鱼腥草挥发油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鱼腥草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1.2.1 鱼腥草的分布
        1.2.2 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方式
        1.2.3 鱼腥草挥发油的生物活性
    1.3 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机制
        1.3.1 氧化应激
        1.3.2 炎症反应
        1.3.3 自噬
        1.3.4 细胞凋亡
        1.3.5 其他
    1.4 代谢组学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鱼腥草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及得率
        2.3.2 鱼腥草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2.3.3 鱼腥草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3.4 鱼腥草挥发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2.3.5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鱼腥草挥发油得率
        2.4.2 鱼腥草挥发油GC-MS化学成分鉴定
        2.4.3 鱼腥草挥发油抗氧化实验
        2.4.4 鱼腥草挥发油抑菌试验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鱼腥草挥发油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3.3.2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3.3 样本收集
        3.3.4 大鼠脏器指数的测定
        3.3.5 大鼠全血血常规的测定
        3.3.6 心脏组织HE染色
        3.3.7 心脏组织LDH活性的测定
        3.3.8 大鼠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测定
        3.3.9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大鼠的一般状态观察
        3.4.2 挥发油对DOX致心肌损伤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3.4.3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心脏的脏器指数的影响
        3.4.4 挥发油对DOX致心肌损伤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3.4.5 挥发油对DOX致心肌损伤大鼠心脏微观结构的影响
        3.4.6 大鼠心肌组织中LDH活性的测定
        3.4.7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盲肠内容物中SCFAs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鱼腥草挥发油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4.3.2 样本收集
        4.3.3 血清中LDH活力的测定
        4.3.4 氧化应激的测定
        4.3.5 心肌组织TLR-4和NF-kB p65的测定
        4.3.6 炎性因子IL-1β的测定
        4.3.7 NF-κp62和LC3-Ⅱ的测定
        4.3.8 流式细胞仪对凋亡率的测定
        4.3.9 调亡标记物caspases的评价
        4.3.10 Hsp70活性的测定
        4.3.11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鱼腥草挥发油对DOX损伤的血清LDH活性的影响
        4.4.2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3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心肌中TLR-4和NF-κB p65的影响
        4.4.4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心肌炎症因子的影响
        4.4.5 鱼腥草挥发油对NF-κBp62和LC3-Ⅱ的影响
        4.4.6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心肌凋亡率的影响
        4.4.7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心肌凋亡标记物caspases的影响
        4.4.8 鱼腥草挥发油对Hsp70活性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收集
        5.3.2 样品前处理
        5.3.3 系统稳定性检测
        5.3.4 UPLC-QTOF/MS条件
        5.3.5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总离子流图
        5.4.2 主成分分析(PCA)
        5.4.3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的建立
        5.4.4 差异代谢物筛选
        5.4.5 代谢标志物确定
        5.4.6 代谢通路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鱼腥草挥发油、新鱼腥草素纳抗肺癌活性研究及脂质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鱼腥草
        1.1 鱼腥草药材
        1.2 鱼腥草挥发油
        1.3 新鱼腥草素钠
        1.4 阳性药的选择
    2 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
        2.1 MAPK信号通路
        2.2 NF-κB信号通路
    3 脂质体
        3.1 概述
        3.2 DSPE-PEG
        3.3 PEG化脂质衍生物提高脂质体稳定性机制
        3.3.1 粒子间斥力
        3.3.2 立体位阻假说
        3.3.3 水化膜结构
        3.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3.4.1 薄膜分散法
        3.4.2 逆向蒸发法
        3.4.3 溶剂注入法
        3.4.4 化学梯度法
        3.5 PEG化脂质加入方式对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
        3.6 表征方法
    4 本文的意义及创新点
        4.1 本文的研究意义
        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鱼腥草挥发油、新鱼腥草素钠体内外抗肺癌活性研究
    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及瘤株
    2 鱼腥草挥发油、新鱼腥草素钠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2.1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2.1.1 溶液的配制
        2.1.2 实验步骤
        2.1.3 数据处理
        2.2 新鱼腥草素钠对A549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影响
        2.2.1 FITC-Anner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2.2.2 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
    3 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体内抗肺癌活性研究
        3.1 溶液的配制
        3.2 急性毒性实验
        3.3 裸鼠皮下荷瘤实验
        3.3.1 肺癌A549细胞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3.3.2 随机分组和给药
        3.3.3 检测指标
        3.3.4 病理切片
    4 结果
        4.1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4.2 FITC-Anner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4.3 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
        4.4 急性毒性考察
        4.5 鱼腥草挥发油和新鱼腥草素钠体内抗肺癌活性研究
        4.5.1 荷瘤小鼠生存质量和肿瘤体积变化
        4.5.2 荷瘤小鼠肿瘤质量及抑瘤率
        4.6 病理切片分析
    5 讨论
    6 总结
第三章 鱼腥草挥发油、新鱼腥草素钠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内容
        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2.1.1 总RNA的提取
        2.1.2 提取RNA样品的纯度测定
        2.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1.4 RNA反转录
        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2.2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
        2.2.1 蛋白的提取
        2.2.2 BCA蛋白定量
        2.2.3 蛋白样品的处理
        2.2.4 制胶
        2.2.5 加样电泳
        2.2.6 转膜
        2.2.7 封闭
        2.2.8 一抗孵育
        2.2.9 二抗孵育
        2.2.10 曝光显色
        2.2.11 条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3.2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
    4 讨论
    5 总结
第四章 PEG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的制备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
        2.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 配制溶液
        2.2.2 色谱条件
        2.2.3 专属性考察
        2.2.4 线性关系考察
        2.2.5 稳定性考察
        2.2.6 精密度考察
        2.2.7 检测限和定量限考察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9 重复性试验
        2.3 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的制备
        2.3.1 制备工艺
        2.3.2 计算公式
        2.3.3 单因素试验
        2.3.4 响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2.3.5 验证试验
        2.4 制剂的表征
        2.4.1 形貌观察
        2.4.2 粒径、电位测定
        2.4.3 体外累积释放度的测定
        2.5 影响因素试验
        2.5.1 高温试验
        2.5.2 强光照试验
        2.6 初步稳定性考察
        2.6.1 4℃稳定性
        2.6.2 室温稳定性
    3 结果
        3.1 鱼腥草挥发油的含量测定方法
        3.1.1 专属性考察
        3.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3 稳定性试验
        3.1.4 精密度考察
        3.1.5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
        3.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3.1.7 重复性试验
        3.2 脂质体的制备
        3.2.1 脂质体制备处方与工艺的筛选
        3.2.2 响应面优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3.3 验证试验
        3.4 制剂的表征
        3.4.1 形貌观察
        3.4.2 粒径、电位测定
        3.5 体外累积释放度的测定
        3.6 影响因素试验
        3.6.1 高温试验
        3.6.2 强光照试验
        3.7 初步稳定性考察
        3.7.1 4℃稳定性
        3.7.2 室温稳定性
    4 讨论
    5 总结
第五章 鱼腥草挥发油及其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法
        2.1.1 色谱条件
        2.1.2 溶液的配制
        2.1.3 含药血浆的处理
        2.2 方法学考察
        2.2.1 定量指标的选择
        2.2.2 专属性考察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4 稳定性考察
        2.2.5 精密度考察
        2.2.6 方法回收率考察
        2.3 实验方法
        2.3.1 操作步骤
        2.3.2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方法学考察
        3.1.1 专属性考察
        3.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3 稳定性考察
        3.1.4 精密度考察
        3.1.5 提取回收率考察
        3.2 药代动力学结果与参数
        3.2.1 药时曲线
        3.2.2 药代动力学参数
    4 讨论
    5 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 基本信息
    2. 教育经历
    3. 在校发表论文
致谢

(7)慢性鼻—鼻窦炎FESS术后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症状
        1.2.2 检查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中止、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观察方法
        2.1.1 分组
        2.1.2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疗效评定标准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安全性评价标准
        2.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1.1 治疗前三组的CRS分型、性别比照
        3.2 治疗结果比较
        3.2.1 治疗结束后临床总体疗效
        3.2.2 治疗结束后糖精清除时间的比较
        3.2.3 三组用药前后的VAS总积分、鼻内镜体征总积分对比
        3.2.4 三组用药结束以后的各项症状的比较
        3.2.5 三组治疗结束后鼻内镜各项体征积分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4 疗效分析
        4.1 一般资料及治疗前VAS、鼻内镜体征积分分析
        4.2 客观疗效方面
        4.3 主观疗效方面
第二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1.1 定义
        1.2 发病机制及病因学
        1.2.1 环境因素
        1.2.2 宿主局部因素
        1.2.3 宿主系统因素
    2 传统医学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2.2 慢鼻渊的病因病机
    3 慢性鼻-鼻窦炎的术后治疗方法
        3.1 现代医学治疗措施
        3.1.1 西药治疗
        3.1.2 鼻腔局部治疗
        3.2 传统医学治疗方法
        3.2.1 中药治疗
        3.2.2 针药结合
        3.2.3 中医外治法
    4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腔冲洗之现状
        4.1 鼻腔冲洗的定义
        4.2 FESS术后鼻腔黏膜的特点
        4.3 FESS术后鼻腔冲洗的应用
        4.3.1 盐水鼻腔冲洗液
        4.3.2 糖皮质激素类鼻腔冲洗液
        4.3.3 抗生素类鼻腔冲洗液
        4.3.4 中药鼻腔冲洗液
        4.4 加味补阳还五汤的组方依据及当代药理分析
        4.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致谢
附录
    附录1 视觉模拟量表与评分表
    附录2 CRF表
    附录3 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发表文章
        (二)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影响兔心室肌细胞钠、钾和钙电流中草药单体的筛选
    1.1 前言
    1.2 结果
    1.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芦荟苷通过调节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抑制室性心律失常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2.2.2 溶液和试剂
        2.2.3 兔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的记录
        2.2.4 Langendorff-灌流的兔心脏心电图的记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
        2.3.2 芦荟苷对ATXⅡ-诱导产生的心室肌细胞APD延长和EADs以及Ca~(2+)诱导产生的DADs的作用
        2.3.3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I_(Ca.L)的作用
        2.3.4 芦荟苷和海豚毒素(TTX)对心室肌细胞的I_(Na.L)作用
        2.3.5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I_(Na.P)的作用
        2.3.6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I_(Kr)和I_(K1)的作用
        2.3.7 芦荟苷对乌头碱诱导产生的离体兔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鱼腥草素钠通过调节心室肌细胞门控型离子通道及收缩力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溶液
        3.2.2 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3.2.3 兔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
        3.2.4 兔心室肌细胞收缩的检测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I_(Na.P)的作用
        3.3.2 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I_(Na.L)的作用
        3.3.3 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I_(Ca.L)的作用
        3.3.4 鱼腥草素钠对心室肌细胞收缩的作用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离子流的关系及中草药单体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9)不同居群野生鱼腥草地下茎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地下茎组织的测定
        1.3.2 农艺性状测定
    1.4 数据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居群地下茎茎壁和直径变化
    2.2 不同居群地下茎组织结构变化
    2.3 不同居群鱼腥草的主要农艺性状
3 讨论
    3.1 不同居群鱼腥草地下茎组织结构差异分析
    3.2 不同居群鱼腥草的地上部农艺性状分析

(10)鱼腥草液冲洗鼻腔对FESS术后鼻腔黏膜转归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慢性鼻窦炎的现代研究进展及中医认识
        1.1 定义及临床分型
        1.2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1.3 慢性鼻-鼻窦炎的西医治疗
        1.4 祖国医学对鼻渊的认识
    2 鼻腔冲洗液在鼻科疾病治疗中的进展
        2.1 盐水鼻腔冲洗剂
        2.2 糖皮质激素类鼻腔冲洗剂
        2.3 抗生素类鼻腔冲洗剂
        2.4 中药制剂类鼻腔冲洗剂
    3 鱼腥草在鼻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3.1 口服用药
        3.2 滴鼻治疗
        3.3 鼻腔冲洗及灌注
        3.4 雾化治疗
        3.5 穴位注射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临床分型
        2.4 纳入病例
        2.5 排除病例
        2.6 脱落病例
    3 研究方式
        3.1 围手术期治疗
        3.2 手术操作步骤
        3.3 术后鼻腔的处理
        3.4 冲洗方式及制剂
    4 观察内容
        4.1 疗效评分
        4.2 疗效评定标准
        4.3 术腔黏膜转归的表观视觉判定
    5 数据统计与管理
    6 临床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术前组间症状积分对比情况
        6.3 术前与术后时段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分别比较
        6.4 两组术后1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6.5 两组术后2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6.6 两组术后4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6.7 两组术后8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6.8 两组综合疗效分析
        6.9 不良反应报告
第三部分 讨论
    1 鼻黏膜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
    2 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病理组织改变
    3 鼻内窥镜鼻窦术后黏膜修复过程
    4 术后鼻腔处理方式与黏膜转归
    5 鱼腥草液在FESS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分析
        5.1 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症状、体征分析
        5.2 组内分析
        5.3 组间比较
        5.4 近期疗效观察
    6 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鱼腥草的解剖结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鱼腥草多酚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J]. 董晶,王帅珂,吴苹,王硕,刘晋倩,冀芦沙,陈芳.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 [2]基于“治未病”理论应用清消洗剂防治湿热下注型Ⅳ期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许永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文献分析的鼻渊病机演变及古今用药规律研究[D]. 王笃智.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醒窍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以及对E-cadherin、α-SMA表达影响的研究[D]. 刘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鱼腥草挥发油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D]. 吴文英. 南昌大学, 2020(01)
  • [6]鱼腥草挥发油、新鱼腥草素纳抗肺癌活性研究及脂质体的制备[D]. 汪婉莹. 郑州大学, 2020(02)
  • [7]慢性鼻—鼻窦炎FESS术后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D]. 曹珍珍. 武汉科技大学, 2018(10)
  • [9]不同居群野生鱼腥草地下茎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J]. 陈灿,黄璜,郑华斌,邓广湘,王天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03)
  • [10]鱼腥草液冲洗鼻腔对FESS术后鼻腔黏膜转归的临床观察[D]. 沈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鱼腥草解剖结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