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长江流域生态退化居全球21条河流之首

报告称长江流域生态退化居全球21条河流之首

一、报告称全球21条河流生态退化长江流域列榜首(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1](2021)在《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文中提出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方面,成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合物种类之一。近年来,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环境水相中检测到的药物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越来越高。这些物质不仅对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因此对药物产生的潜在毒性和环境影响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研究围绕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研究和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优先控制药物的毒性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为研究人员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药物对人类和生态健康风险的指导,同时克服传统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部性,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环境影响的科学依据。基于中国药物使用、污染及深度处理现状,采用综合评分法,选取实际环境浓度、环境暴露风险和生态影响作为指标,建立了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并通过筛选体系确立了包括10种抗生素(红霉素、脱水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乙酰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唑啉)、3种消炎药物(布洛芬、双氯酚酸、吲哚美辛)和1种降血脂药(苯扎贝特)在内的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通过研究发现,抗生素是中国七大河流中风险最高的药物种类,磺胺类则是中国七大河流中风险最高的抗生素类别。此外,长江、珠江和海河流域的药物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流域,珠江流域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最高,松花江和海河流域的潜在风险最低。本研究对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流域中药物污染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了新型决策支持体系。基于药物理化特性、降解速率、生物蓄积性、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等输入参数,利用USEtox模型进行39种药物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分析,并分析了我国七大河流中药物的潜在毒性影响。在我国七大河流中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生态毒性影响最高的药物种类,其生态影响分别在ND-1.29×10-6CTUe和3.96×10-8-9.37×10-7 CTUe之间。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人体毒性影响最高的药物种类,其人体影响分别在2.67×10-17-4.09×10-15 CTUh和ND-5.98×10-12 CTUh之间。对造成流域中药物污染现状的排放源进行分析,基于综合评分法,选取预测环境浓度、药物去除率、生态影响和健康影响四个指标,确立了适用于中国污水处理厂的优先控制药物清单。采用USEtox方法和CML2001方法分别对颗粒活性炭、纳滤和臭氧氧化三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包含优先控制药物在内的39种药物的毒性影响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确定纳滤工艺去除药物生态及人体毒性影响效果最佳且产生的环境负荷最小。纳滤工艺对进水中药物生态和人体毒性分别降低了92%和95%,且运行过程中产生毒性影响最小,电力和化学物的生产使用是造成毒性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电力对非生物性资源耗损、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影响类别的贡献度最大,分别为88.25%、87.16%、73.38%和76.36%;化合物对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等环境影响类别的贡献度最大,分别为60.20%和59.55%。

高展[2](2019)在《青岛市李沧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党决议中的重要体现,是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这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下一步奋斗目标的具体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水环境——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重要自然要素——更加需要进行跨专业、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性研究,改变以往工程治理与养护管理相脱节,行业管理与执法整治相分隔的局面,综合协调地方党、政、企、群的关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引入先进技术手段,结合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最终目的。本文利用公共管理的有关理论,着重从相关法律法规、河长制、海绵城市、环境工程、水利、给水排水、城市综合管理等方面出发,详细了解市辖区(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当前的水环境总体状况,探究市辖区水环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相应问题成因;借鉴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的典型案例,并以上述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分析水环境综合治理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今后类似的市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宝贵经验。本文使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的几个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理论技术”“规划建设”“宣传发动”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运作模式。从而,在此基础上针对市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结合中央机构改革和职能变化,进一步理顺水环境管理部门职权;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期规划,建立治管结合长效机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具体治理措施;结合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参考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考核方法,进一步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考核办法。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闫昭宁[3](2019)在《中印关系下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水资源属于较为凸出的战略资源,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国际河流共享国之间因国际河流水资源产生的争端与日俱增。其中,流域各国国内需水供不应求、国际河流不合理开发和分配、水污染严重以及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增强是国际河流水争端现象产生之因。水资源争端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样等特点。水争端对河流共享国之间政治、流域各国经济以及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冲击。然而,在争端与合作并存的国际河流水资源发展模式中,水合作能够提升河流共享国之间的经济效益,加强河流共享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优化国际河流生态环境。处于崛起中的两大亚洲国家中国和印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两国之间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有限,中国和印度在如何开发利用并分配其水资源等问题上产生纷争。在中印领土问题的悬而未决、水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分配等问题的影响下,印度炒作的"中国水利威胁论"甚嚣尘上。这涉及中印间水利益分配、领土问题以及政治互信问题,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开发问题一时成了众国焦点。域外大国的趁机介入对中印之间的所存在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问题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已成事实。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加剧了两国政治互信赤字,深化了领土争端的复杂性,阻碍了双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双边贸易摩擦。不过,基于中印两国关系近年来由冷到暖转变的大背景,我们需要客观而辩证地去看待这个问题。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问题既为两国关系发展增添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因此,要解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中印两国需要从平息水资源争端的角度入手,以两国的共同行动和深入合作为基础,以兼顾两国利益为目标,加强两国的政治互信与战略互信,扩大两国在水资源领域的交流互动,积极开展水合作,共同应对域外势力的干涉。

黄炎[4](2018)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文中提出后工业化时代在创造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类对风险的不可感知性,滋生全球性的风险和危机。海洋酸化、气候变暖、物种灭绝、水源污染等等,诸如此类的风险开始蔓延。与传统社会的风险相比,后工业时代的风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自然风险转变为人为风险,从经验性风险转变为不可预测性的风险,从个别风险转变为全球性的风险。在此过程中,环境风险逐渐呈现“科学不确定性”的特质,即现有的科学证据无法证明风险与损害之间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科学不确定性”风险引发的环境威胁,愈来愈多的国际环境宣言及条约纳入风险预防原则。然而,风险预防原则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该原则毫无疑问地处于国际环境法学理讨论的风口浪尖。本文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为论题,试图考察国际水法条约、软法文件及相关国际判例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采纳程度,解构风险预防原则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实施要件和具体措施,探讨该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洞悉世界各主要流域委员会的风险预防程序,并尝试构建适用于中国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风险预防合作机制。风险预防原则的国内立法缘起于德国1974年《清洁空气法》,其后在瑞典、挪威、荷兰、瑞士等国得到普遍应用与发展。即使是起初反对风险预防原则的国家(如美国)以及长期崇尚损害预防原则的国家(如英国、法国)也逐渐在成文法和判例法中明确规定该原则。北海会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风险预防,历次北海会议通过的最终宣言均明确采纳了风险预防方法或原则。随着国际环境法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联合国也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宣言,如《世界自然宪章》、《卑尔根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等等,在不同程度上确认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尽管国际宣言对签署国并不具有拘束力,但其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规定却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国际条约。20世纪末,一系列国际环境条约及议定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马科公约》、《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保护波罗的海海洋环境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9.24号决议”等均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该原则逐渐由国际宣言中的“政治承诺”转变为国际条约中的“法律义务”。在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1992年《跨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与使用公约》是首个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的公约。该公约要求缔约方应遵循风险预防原则,不应延迟避免危险物质排放造成的潜在跨界影响,即使科学研究尚未完全证明这些物质与潜在的跨界影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国际法委员会在1997年《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评注意见中明确指出,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国际水道生态系统的保护”、“污染防控”和“外来物种的引进”等三个方面。2004年《柏林水规则》是首个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协会涉水文件。该规则指出,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时,流域国应采取所有合适措施,防止、消除、减少或控制水生环境危害,即使没有结论性的证据证明污染排放与其预计影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2008年《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的起草过程中,特别报告员、国际法委员会以及各国政府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客观上体现出该原则作为一项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规则的特点。在区域性流域协定方面,欧洲地区的流域协定因受1992年《跨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与使用公约》的影响,直接在“一般条款”或“基本原则”中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并在协定正文中列举实施该原则的具体措施。非洲地区水资源匮乏,为防止经济活动对水道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流域协定均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亚洲地区水安全环境较为复杂,其中东南亚流域较之中亚和南亚流域更注重对水体环境的风险预防。这些区域性流域协定是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水法中的具体实践,促进该领域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风险预防原则之所以在近三十年来迅速占据国际环境法学理讨论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其实施机制引导着环境法从预防规制向风险预防规制转变,是国际环境规制政策的变革驱动力。不过,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实施措施因环境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分。通过研究国际水道公约、宣言及国际案例,可以认为,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风险预防措施不仅包含一般的实体性措施,如“风险预防禁令”和“最佳科学技术措施”,且包括该领域特有的程序性措施,如“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程序”、“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程序”以及“跨界水体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等。其中,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实体性措施主要是指“风险预防禁令”和“最佳可行技术措施”。前者是“强风险预防原则”的体现,要求政府在面临科学不确定性且有严重环境威胁的项目时,采取禁止、限制或警告措施。后者则是“弱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表现,旨在通过法定的科学技术标准为排污者设定一个可预测的行为边界。近年来,风险预防禁令及最佳可行技术措施已广泛地适用于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通过考察国际水道立法和国际司法实践,本文认为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程序性措施主要包括同一流域内国家之间的“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程序”、“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程序”以及“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等。其中,“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程序”是沿岸国开发跨界水资源的前置性程序,对于促进各国水资源合作、减少国家间水争端、预防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程序”能够帮助沿岸国了解水文环境变化的性质、程度以及有害影响;“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跨界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工具,该项程序能够基于不断更新的科学证据评估风险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于跨界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20世纪下半页以来,跨界水资源的环境风险逐渐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淡水资源不仅受到源自工业废水排放、化学和危险物质泄漏等水体生态内部的污染,更面临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国际合作成为沿岸国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路径。风险预防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奉行风险预防原则是否意味着跨界水资源的环境保护与沿岸国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对立的,或者说,环境保护本身就优于公民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其他所有的利益。如何应对风险预防原则实施效果的质疑?本章认为,成本收益分析是目前而言较为均衡和全面的分析方法。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考虑到不同沿岸国的社会经济需求,确保跨界水资源得到公平合理利用,还应考虑到沿岸国长远的社会经济利益,保障跨界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风险预防原则实施过程中的另一项挑战体现在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当环境风险的科学不确定性成为跨界水资源开发争端的核心问题之一时,科学证据可能成为影响案件成败的关键。但是,科学证据在向司法机构彰显真相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在科学证据的采信规则与举证责任方面。本章提出,当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牵涉到大量的科学证据时,国际法院可以委托独立第三方提供公开或秘密的专家意见,从而掌握阅读和理解科学方法所必需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程序让法官拨开大量科学证据的迷雾,对案件事实、证据材料以及法律依据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其国际法地位问题,即该原则是否具有法律拘束力并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施的问题。风险预防原则自产生之日起,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抑或是法律措施、国际标准的争议从未间断。本章认为,尽管风险预防原则在特定情形下的适用需要个案解释,该原则已从《里约宣言》延伸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理、跨界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之中,愈来愈明显地反映出一种广泛认可的法律确信,是一项正在形成中的习惯国际法。中国是境内绝大多数国际河流的上游国,特殊的区位使中国成为亚洲大陆的“水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与下游国之间冲突与博弈的焦点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影响“一带一路”战略进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必要重视并利用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国家合作采取适当的风险预防措施,努力将跨界水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降至较低程度。就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机制而言,1995年《湄公河协定》是下游四国合作开发跨界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该协定框架下设立的湄公河委员会是湄公河下游流域唯一以跨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为宗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然而,《湄公河协定》的起草者并未参考同一时期国际涉水条约中的通行做法,也未能采纳欧洲地区流域协定的成功经验,在适用范围、风险预防程序、水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规定得不够科学合理。湄公河委员会则始终无法调和下游四国之间不同的利益主张,并难以影响成员国的国家政策。同时,位于湄公河上游的中国和缅甸均不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国,客观上影响了事先协商等风险预防程序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包括全流域所有沿岸国,尤其是上游国在内的风险预防合作机制。在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建构方向上,选用宣言、声明等国际软法作为跨界水资源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建构方向,已不仅是沿岸国之间无法达成流域条约时的次优选择,而是有效清除上下游国之间合作障碍的更优选项。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供给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包括水文信息交流机制、水体生态保护与利益分享机制以及因应气候变化的流域适应性管理机制。建议以澜湄合作机制为范例,构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元江—红河等流域的合作模式,与“一带一路”倡议大格局形成了互补互进的配合机制。这将跨界水资源开发机制引向一条新路,即由上、下游国共同构建的,在公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合作机制。

李恒[5](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叶林[6](2016)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陈启文[7](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认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于开红[8](2016)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一个与人类发展相生相伴的问题,自人类诞生以来,贫困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问题。虽然,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反贫困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成功。但是,所有这些贫困问题都只是人类的物质贫困,并未涉及到贫困的生态层面。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的不断交织融合,使生态贫困逐渐发展并显露出来,成为当前人类面临并亟需解决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当代中国,生态贫困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矛盾的重要诱因,反生态贫困是中国政府及人民在追求“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全力以赴,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追根溯源,我们发现,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就外部原因而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是中国当前生态贫困的“罪魁祸首。”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资本对利润的不断疯狂追逐,导致生态贫困这一后果逐渐凸显出来,并像传染病一样,从一国国内蔓延至全世界。世界上只要有资本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生态贫困,不同的只是产生的时间和发作的程度而已。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化思想和生态殖民主义政策就像“苍蝇”一样飞了进来,从而使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严重的生态贫困问题。因此,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既要通过国内反生态贫困的努力,也要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进步力量的合作,共同抵制和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才能最终消除生态贫困。沿着这一思路,文章对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表现、矛盾根源以及矛盾的体现、反生态贫困的方案设计等进行了逐步的分析。(1)梳理并评论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包括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贫困、生态贫困、生态危机的研究,以及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综述,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3)国内学者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包括国内学者对贫困地区和城市生态贫困的研究,以及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模型的运用;4)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既肯定了西方学者在研究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方面的成果,也指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尚存值得进一步推敲之处;国内研究虽然在生态贫困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创新,但更多的研究还集中在对西方学者及其观点的介绍和评价,以及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外理论的中国验证,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完全建立。(2)归纳和总结了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生态与生态学、贫困及其分类、生态贫困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分类和生态返贫困)、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对生态贫困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讨论,认为生态贫困问题与一般的物质贫困问题不同,其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人们无法满足其基本的生态资源需求;2)物质贫困的人口因为生态退化而更加贫困,陷入了一种“生态贫困陷阱”(Ecological Poverty Trap,EPT);3)某些物质财富富裕的人口因为生态问题而重返物质贫困。简而言之,生态贫困可以是生态财富的贫困,也可以是生态贫困陷阱,还可以是生态财富缺乏与物质返贫困的复杂结合体,它既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既存在于农村,也存在于城市。(3)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现状,并做了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有两个板块:1)论述了改革开放来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自然资源供给锐减与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贫困;经济滞后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陷阱:经济后退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返贫困等四个方面;2)为了检验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理论对我国生态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检验结果做了分析和评论,笔者认为EKC理论尚存进一步商榷之处,其结果并不能全面解释我国当前生态贫困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如果要清楚认识我国当前生态贫困,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4)分析了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产生的矛盾根源,主要涉及两方面:中国当前的生产关系失衡和市场机制失灵。1)中国当前的生产关系失衡,包括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的失衡;2)中国当前市场机制失灵,包括供求关系的失衡、外部性与机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混乱等方面。这一部分主要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矛盾的原理、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当前中国生态贫困之所以出现的矛盾根源。(5)针对中国当前生态贫困之矛盾的具体表现,正文的第六部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1)从国内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是建国后的“三大运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阻碍和破坏;二是改革开放后发展方式的扭曲带来的生产异化、公仆异化、分配异化和消费异化;三是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引起的城乡关系的异化。2)从国外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技术封锁;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贸易限制。因此,我们在分析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时候,不仅要看到自身在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足,更要注意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施加的不平等手段。生态环境问题既是其生态殖民政策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其唱衰中国、颠覆中国的重要手段。(6)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当前反生态贫困方案进行了设计。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全协调发展,必须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这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建设至少要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中叶才能完成。因此,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还必须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恢复基础上。1)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一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观念的教育与普及;二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三要提倡适度消费与绿色消费;四要辩证地看待生态资本理论,提高生态资源存量。2)基于解增长理论与“新常态”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必须做到: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公有制地位;三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统筹。3)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一是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建设;二是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反生态贫困;三是加强反生态贫困的国际合作。

于洪蕾[9](2016)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持续,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滨海城市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人口密集,同时由于其陆海相连的特殊地理区位,其遭受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更高,提升滨海城市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防灾御灾能力是当前我国城市防灾建设的重点。本文以灾害学、城市防灾、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应急管理等理论思想为指导,总结分析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案例,结合滨海城市极端气候特征、作用机理和滨海城市暴露度与脆弱性的分析,通过致灾因子与承灾体作用机理的耦合建立滨海城市防灾体系,并从基于致灾因子减灾、基于孕灾环境防灾和基于承灾体避灾等三个方面提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滨海城市防灾策略。论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与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对极端气候事件进行概念辨析,明确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通过对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灾害风险、滨海城市防灾规划三个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整理,以及灾害学、防灾城市、城市生态安全、城市应急管理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与切入点,为下一步的滨海城市御灾策略体系建构奠定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第二部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与策略体系框架建构。根据“风险三角形”理论从致灾因子(极端气候灾害特征)、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对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和城市承灾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IPCC提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建议,以及国外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城市规划关键要素解析与总结,构建了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滨海城市“减、防、避”御灾策略体系。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结合前文分析研究,从滨海城市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与缓解、城市常态防灾、城市应急避灾等三个方面提出防灾策略。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与缓解策略是针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害特征与作用机理展开减灾研究;城市常态防灾策略从城市空间结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空间等提出策略,并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典型脆弱地段进行具体防御策略研究;城市避灾策略对滨海城市应对台风、暴雨和高温事件的避灾策略、非工程性应急避灾措施以及应急避灾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四部分为案例实践分析。以天津市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现状概况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御策略。

陈启文[10](2014)在《绝地上的诞生——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浪底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报告文学《绝地上的诞生》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失误入手,全方位描写小浪底工程的巨大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治理黄河的智慧与雄心。作者视野开阔,文笔雄浑大气,内容扎实厚重。是一部具有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优秀作品。

二、报告称全球21条河流生态退化长江流域列榜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告称全球21条河流生态退化长江流域列榜首(论文提纲范文)

(1)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与中文解释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中国水体中药物污染现状
        1.2.1 中国药物消费现状
        1.2.2 水体中常见药物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迁移转化
        1.2.3 水体中药物的危害
        1.2.4 水体中药物污染现状
        1.2.5 中国污水处理厂中药物去除现状
    1.3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建立研究
        1.3.1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的建立方法
        1.3.2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的建立研究现状
        1.3.3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研究现状
    1.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1.4.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述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1.5 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方法
        2.1.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2.1.2 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2.1.3 中国污水处理厂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2.1.4 指标的选择及计算
        2.1.5 风险分数分析
    2.2 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方法
    2.3 基于LCA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药物的毒性及生态影响分析
        2.3.1 工艺概况及耗能分析
        2.3.2 毒性及环境影响评价
        2.3.3 敏感性分析
第3章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
    3.1 引言
    3.2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3.2.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的数据集分析
        3.2.2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中各指标分数计算
        3.2.3 筛选分组后各组别内药物分析
        3.2.4 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3.2.5 不确定性分析
    3.3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浓度及检测频率分析
        3.3.1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的数据集分析
        3.3.2 长江与黄河流域
        3.3.3 海河与淮河流域
        3.3.4 松花江与辽河流域
        3.3.5 珠江流域
        3.3.6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浓度分析
    3.4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研究
    4.1 引言
    4.2 用于USEtox模型的输入参数分析
    4.3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4.3.1 药物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分析
        4.3.2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潜在毒性影响分析
    4.4 中国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4.4.1 药物去除分析
        4.4.2 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4.4.3 药物排入不同环境介质产生的生态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削减及环境影响评估
    5.1 引言
    5.2 中国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5.2.1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中各指标分数计算
        5.2.2 筛选分组后各组别内药物分析
        5.2.3 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5.2.4 不确定性分析
    5.3 不同处理工艺对药物的去除
        5.3.1 药物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深度处理工艺对药物的去除率分析
    5.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生命周期方法下的毒性影响评估
        5.4.1 工艺运行毒性影响对比分析
        5.4.2 造成毒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5.4.3 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药物毒性分析
        5.4.4 敏感性分析
    5.5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生命周期方法下的环境影响评估
        5.5.1 工艺运行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5.5.2 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5.5.3 敏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建立的数据集
附录2 我国主要河流中药物检测情况
附录3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建立的数据集
附录4 不同权重分布下的药物排名
附录5 三种深度处理工艺的LCA清单分析
附录6 药物的各指标得分和总分
附录7 中国主要河流中药物浓度数据
附录8 药物暴露风险及生态影响指标分数
附录9 USEtox中计算所研究药物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所需的输入参数
附录10 USEtox中生态毒理学和人体毒性表征因子计算所需的毒性参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青岛市李沧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三)比较分析法
    五、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水环境
        二、水环境治理
        三、城市水环境管理模式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系统原理
        二、公共物品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岛市李沧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青岛市李沧区水环境及整治情况概述
        一、河道、排水基本情况
        二、前期治理项目及规划
        三、现行政策法规
        四、水环境治理管理体制
        五、水环境整治现状
    第二节 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
        一、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二、访谈情况分析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成因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水环境治理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内水环境治理案例分析
        一、海河流域
        二、上海市苏州河
        三、太湖
        四、国内案例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国外水环境治理案例分析
        一、欧洲莱茵河
        二、英国的泰晤士河
        三、日本的琵琶湖
        四、国外案例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 青岛市李沧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创新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理顺水环境管理部门职权
        一、进一步发挥河长制的引领作用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全过程一体化管理
    第二节 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期规划和治管结合长效机制
        一、依据总体目标制定治理规划
        二、结合大数据建立治管结合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制定因地制宜和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模式
        二、采取全民参与的科学治理措施
    第四节 积极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
        一、引入专家团队进行培训指导
        二、建立拥有专业性年轻人才的干部梯队
    第五节 进一步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考核办法
        一、构建以公众水环境满意度为核心的指标考核体系
        二、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合理水质考核目标
        三、构建以PPP项目绩效考核办法为依据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考核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印关系下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第一节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概况
        一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概念
        二 国际河流水资源争端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河流水资源易引发河流共享国间水争端
        一 国际河流共享国之间水资源争端产生的原因
        二 国际河流水资源争端的特点
    第三节 国际河流水资源对河流共享国间关系的影响
        一 国际河流水资源争端对河流共享国间关系的影响
        二 国际河流水合作对河流共享国间关系的影响
第二章 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争端
    第一节 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概况
        一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能资源概况
        二 中印国内水资源状况
    第二节 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争端
        一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的开发
        二 印度的“中国水利威胁论”
    第三节 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产生水资源争端的原因
        一 中印两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二 中印两国政治互信较为薄弱
        三 域外大国的介入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争端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及出路
    第一节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争端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一 水资源争端加剧两国政治互信赤字
        二 水资源争端导致中印领土争端复杂化
        三 水资源争端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双边贸易合作
        四 中印关系进展中水资源争端影响的两面性
    第二节 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争端的解决路径
        一 平息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的基础与前提
        二 中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争端的解决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选题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风险预防原则一般理论
    第一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风险社会与后现代化理论
        二、环境风险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环境风险规制原则的变革
    第二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立法进程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国内法缘起
        二、风险预防原则之宣言承诺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条约规定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概念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定义纷争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文本表述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水法中的体现
    第一节 国际水法条约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一、1997年《国际水道公约》
        二、1992年《赫尔辛基公约》
    第二节 国际水法文件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一、国际法协会的软法性文件
        二、2008年跨界含水层法草案
    第三节 流域协定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采纳
        一、欧洲地区之主要流域协定
        二、非洲地区之主要流域协定
        三、亚洲地区之主要流域协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沿岸国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机制
    第一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实体性措施
        一、风险预防禁令措施的适用
        二、清洁生产技术措施之实践
    第二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程序性措施
        一、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的程序
        二、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的程序
        三、跨界环境影响评价之程序
    第三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合作性机制
        一、沿岸各国合作义务之确立
        二、流域委员会组织管理机制
        三、流域适应性环境评估机制
        四、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险预防原则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
    第一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风险预防原则实施效果的质疑
        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法律价值
        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适用风险预防原则中的科学证据问题
        一、科学证据的独立性可采性问题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国际司法实践
        三、科学证据采信规则的优化构想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探析
        一、风险预防原则地位的理论纷争
        二、习惯国际法识别要素理论流变
        三、风险预防原则地位的发展路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预防原则在中国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适用
    第一节 中国的跨界水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的跨界水资源概貌及特征
        二、中国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三、上游国困境理论的化解与突破
    第二节 风险预防原则在湄公河流域的适用
        一、湄公河下游合作开发制度演变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下游国的适用
        三、下游风险预防程序的内生缺陷
    第三节 构建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中国贡献
        一、中国主导构建国际制度的机遇
        二、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建构方向
        三、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供给模式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术语解释
    附录二:图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
        1.1.2 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
        1.1.3 绿色空间重要性凸显
    1.2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
        1.2.2 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
    1.3 绿色空间建设问题及内因
        1.3.1 建设存在问题
        1.3.2 问题内因引出
    1.4 研究基本点
        1.4.1 研究范围—城市规划区界与建成区界之间区域
        1.4.2 环境特征—“山水林田湖”编织的生态基底
        1.4.3 空间尺度—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三个层次
        1.4.4 土地类型—E类非建设用地和部分H类建设用地
        1.4.5 功能构成—“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在物质空间的表征
        1.4.6 研究基点—绿色空间与建设空间构成城市空间整体
    1.5 研究目的与重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重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绿色空间本体认知
    2.1 内在多维属性认知
        2.1.1 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
        2.1.2 绿色空间的社会属性
        2.1.3 绿色空间的经济属性
        2.1.4 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
    2.2 外在复杂结构认知
        2.2.1 自然系统的空间结构
        2.2.2 社会系统的空间结构
        2.2.3 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
    2.3 自然与非自然演进动力认知
        2.3.1 自然力的作用
        2.3.2 非自然力的作用
        2.3.3 力的不均衡作用
    2.4 绿色空间规划的社会政策局限认知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与应对思路
    3.1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
        3.1.1 国内外规划实证
        3.1.2 需求导向的规划范式
        3.1.3 供给导向的规划范式
        3.1.4 复合导向的规划范式
    3.2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3.2.1 国外经验借鉴
        3.2.2 国内实践思考
        3.2.3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
    3.3 生态整体规划应对思路
        3.3.1 生态整体规划的认识论基础
        3.3.2 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3.3.3 生态整体规划思路的适应性
    3.4 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
        3.4.1 规划的四个基本问题
        3.4.2 绿色空间利用分类建议
        3.4.3 规划程序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
    4.1 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的任务
        4.1.1 战略制定与空间结构响应
        4.1.2 结构规划衔接相关专业规划
        4.1.3 结构规划的焦点问题
        4.1.4 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4.2 战略与结构的纽带:空间管制分区
        4.2.1 国土与城市空间管制分区经验
        4.2.2 绿色空间管制分区政策指引
    4.3 响应“生态优先”战略:构筑区域绿色安全结构
        4.3.1 认知功能价值与生态过程
        4.3.2 维护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4.3.3 编织城乡绿色渗透网络
        4.3.4 合理确定生态用地总量
    4.4 响应“绿色生产”战略:提升城市绿色产业结构
        4.4.1 建立绿色产业集群
        4.4.2 都市农业纳入规划统筹安排
        4.4.3 游憩服务业促进绿色增值
    4.5 响应“宜居生活”战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结构
        4.5.1 城镇化转型区精明拓展
        4.5.2 近郊村庄精明收缩
    4.6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的任务
        5.1.1 复合功能导向与用地布局响应
        5.1.2 用地布局衔接相关专项规划
        5.1.3 用地布局的焦点问题
        5.1.4 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5.2 保障生态功能:生态网络与关键区规划建设
        5.2.1 生态网络结构基本要素
        5.2.2 生态网络分级分区管控
        5.2.3 划设城市生态功能红线
        5.2.4 关键生态廊道规划建设
        5.2.5 关键生态斑块规划建设
        5.2.6 生态网络结构修复
    5.3 引导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与游憩业规划建设
        5.3.1 绿色产业空间复合布局
        5.3.2 都市农业用地规划安排
        5.3.3 维护农田景观多样性
        5.3.4 组织环城绿道游憩体系
    5.4 控制生活功能:城镇化转型区和村庄规划建设
        5.4.1 适应环境紧约束的建设用地管控
        5.4.2 城镇化转型区建设管控
        5.4.3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5.4.4 道路生态化建设措施
    5.5 响应复合功能导向的用地布局规划集成
        5.5.1 基本空间管制
        5.5.2 五大核心计划
        5.5.3 实施行动计划表
    5.6 本章小结
6 用地单元绿色空间详细控制
    6.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任务
        6.1.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目标
        6.1.2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焦点问题
    6.2“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控制体系
    6.3 单元引导的编制
        6.3.1 基于实施主体的单元划分
        6.3.2“一主三副”的单元发展导则
    6.4 片区/场地控规的编制
        6.4.1 探索适应环境特征的控制要素
        6.4.2 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划分
        6.4.3 控规指标体系
    6.5 片区/场地控规的控制模式
        6.5.1“项目图则”控制模式
        6.5.2“地块图则”控制模式
    6.6 本章小结
7 绿色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1 完善规划编制途径
        7.1.1 空间规划走向空间政策
        7.1.2 开放型协作式规划模式
        7.1.3 主动衔接法定规划体系
        7.1.4 自下而上推动公众参与
    7.2 优化管理工具
        7.2.1 借鉴资源管理区划工具
        7.2.2 灵活运用土地管理工具
        7.2.3 合理释放激励救济工具
    7.3 创新管理机制
        7.3.1 弹性选择多元管理模式
        7.3.2 部门协作实现综合管理
        7.3.3 配套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8)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逻辑结构以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逻辑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学者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研究
        2.1.2 国外学者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
        2.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2.1 国内学者对贫困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城市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
        2.2.3 国内学者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模型的运用
    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3.1 贫困的概念
        3.1.1 西方主流学者对贫困的界定
        3.1.2 马克思主义对贫困概念的界定
        3.1.3 国内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界定
        3.1.4 对贫困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3.2 贫困的分类
        3.2.1 西方主流学者对贫困的分类
        3.2.2 马克思主义对贫困的分类
        3.2.3 国内学者对贫困的分类
        3.2.4 对贫困分类的评析与选择
    3.3 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贫困根源的剖析
    3.4 生态与生态学
        3.4.1 生态的含义
        3.4.2 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
    3.5 生态贫困的基本理论
        3.5.1 不同学者对生态贫困的界定
        3.5.2 生态贫困内涵与外延的进一步挖掘
        3.5.3 生态贫困的特征
        3.5.4 生态贫困的分类
        3.5.5 生态返贫困的概念以及预防生态返贫困的现实紧迫性
    3.6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理论
        3.6.1 生产力与生产关的矛盾的理论
        3.6.2 劳动异化理论
        3.6.3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3.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3.7.1 科技的异化引发的人类行为与生态规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7.2 异化消费引发的“虚假消费”和“被迫消费”
        3.7.3 增长极限理论与激进的生态社会主义
        3.7.4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与双重危机
        3.7.5 生态学唯物主义理论
4.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现状及实证分析
    4.1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主要表现
        4.1.1 自然资源供给锐减与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4.1.2 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贫困
        4.1.3 经济滞后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贫困陷阱
        4.1.4 经济后退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返贫困
    4.2 对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
        4.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4.2.2 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2.3 我国当前EKC曲线的评析
5. 我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矛盾根源
    5.1 中国当前生产关系的失衡
        5.1.1 中国当前所有制结构的失衡
        5.1.2 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
        5.1.3 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失衡
        5.1.4 中国当前消费结构的失衡
    5.2 中国当前市场机制失灵
        5.2.1 供求关系的失衡
        5.2.2 资本与生态的矛盾
        5.2.3 外部性与机会主义
        5.2.4 市场竞争的混乱
6. 引发中国当前生态贫困之矛盾的具体表现
    6.1 基于国内分析的角度
        6.1.1 建国后的“三大运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阻碍和破坏
        6.1.2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方式的扭曲带来的生产关系异化
        6.1.3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引起的城乡关系异化
    6.2 基于国外分析的角度
        6.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
        6.2.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华技术封锁
        6.2.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贸易限制
7. 中国当前反生态贫困方案的设计
    7.1 基于异化理论的角度
        7.1.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观念的教育与普及
        7.1.2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
        7.1.3 提倡适度消费与绿色消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7.1.4 辩证地看待生态资本理论,提高生态资源存量
    7.2 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角度
        7.2.1 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市场化和市场的资本主义化
        7.2.2 严格规定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
        7.2.3 充分发挥中央计划的优势,进行产业调整
        7.2.4 制定严格法令,分散生态脆弱区的产业
        7.2.5 坚决制止不平等合作,防止生态贫困的区际转移
    7.3 基于解增长理论与“新常态”理论的角度
        7.3.1 解增长理论与“新常态”理论的主要观点
        7.3.2 “新常态”下反生态贫困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7.3.3 “新常态”下反生态贫困必须巩固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7.3.4 “新常态”下反生态贫困必须加强中央全面统筹和协调发展
    7.4 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
        7.4.1 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
        7.4.2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反生态贫困
        7.4.3 加强反生态贫困的国际合作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极端气候事件辨析
        1.2.2 极端气候与气候变化
        1.2.3 极端气候事件与极端天气事件
        1.2.4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范围界定
        1.2.5 滨海城市界定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文献综述研究
        2.1.1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相关研究
        2.1.2 灾害风险相关研究
        2.1.3 滨海城市防灾规划相关研究
    2.2 主要理论基础研究
        2.2.1 灾害学基础理论
        2.2.2 防灾城市相关理论
        2.2.3 城市生态安全相关理论
        2.2.4 城市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灾害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灾害特征分析
        3.1.1 极端气候事件作用机理
        3.1.2 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特征
    3.2 极端气候条件下滨海城市暴露度与脆弱性分析
        3.2.1 城市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3.2.2 城市暴露度分析
        3.2.3 城市脆弱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减、防、避”御灾策略体系建构
    4.1 御灾原则
        4.1.1 平灾结合原则
        4.1.2 减灾、防灾与避灾相结合的原则
        4.1.3 整合性、系统性城市防灾设计原则
        4.1.4 因地制宜原则
    4.2 IPCC提出的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建议
        4.2.1 IPCC提出的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理论框架
        4.2.2 IPCC提出的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减灾对策
        4.2.3 对于滨海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启示
    4.3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城市御灾体系框架
        4.3.1 关键规划要素解析
        4.3.2 防灾体系技术支撑
        4.3.3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滨海城市御灾体系建构
第五章 “减”——基于致灾因子的滨海城市减灾策略
    5.1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策略
        5.1.1 城市“海绵系统”
        5.1.2 城市“自降温”系统
        5.1.3 城市“防避结合”系统
    5.2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减缓策略
    5.3 小结
第六章 “防”——基于孕灾环境的滨海城市防灾策略
    6.1 城市层面的灾害防御策略
        6.1.1 城市空间结构防灾策略
        6.1.2 城市用地布局防灾策略
        6.1.3 城市道路交通防灾策略
        6.1.4 城市基础设施防灾策略
        6.1.5 城市开放空间防灾策略
    6.2 城市脆弱地段灾害防御策略
        6.2.1 基础设施之殇——旧城区防灾策略
        6.2.2 人口之殇——流动人口聚居区防灾策略
        6.2.3 产业之殇——沿海化工园区防灾策略
        6.2.4 环境之殇——沿海海岸带防灾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避”——基于承灾体的滨海城市避灾策略
    7.1 应对台风、暴雨事件避灾策略
        7.1.1 应急避难场所
        7.1.2 应急疏散通道
    7.2 应对高温事件避灾策略
        7.2.1 “高温避难所”
        7.2.2 避暑服务据点
    7.3 非工程性避灾策略
        7.3.1 灾害监测预警
        7.3.2 灾中应急救援
    7.4 应急避灾管理策略
        7.4.1 应急管理流程
        7.4.2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体制实践与经验
        7.4.3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构
    7.5 小结
第八章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防灾规划应用
    8.1 天津中心城市概况
        8.1.1 自然环境概况
        8.1.2 城市建设概况
    8.2 中心城市灾害风险评估
        8.2.1 极端气候历史灾情
        8.2.2 暴雨洪涝灾害评估
        8.2.3 高温灾害评估
        8.2.4 台风风暴潮灾害评估
    8.3 极端气候条件下中心城市防灾策略提升
        8.3.1 中心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减灾策略
        8.3.2 中心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防灾策略
        8.3.3 中心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避灾策略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绝地上的诞生——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河的命门
二、小浪底不是三门峡
三、不止是完美的假定
四、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
五、假如没有小浪底

四、报告称全球21条河流生态退化长江流域列榜首(论文参考文献)

  • [1]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D]. 李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青岛市李沧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研究[D]. 高展. 青岛大学, 2019(02)
  • [3]中印关系下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争端问题研究[D]. 闫昭宁. 郑州大学, 2019(08)
  • [4]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 黄炎. 华东政法大学, 2018(12)
  • [5]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7]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8]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D]. 于开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3)
  • [9]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策略研究[D]. 于洪蕾. 天津大学, 2016(12)
  • [10]绝地上的诞生——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J]. 陈启文.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4(07)

标签:;  ;  ;  ;  ;  

报告称长江流域生态退化居全球21条河流之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