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村建设工作座谈会

大理村建设工作座谈会

一、村建工作研讨会在大理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豪[1](2021)在《基于数字足迹的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竞争从单个旅游景区(点)、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竞争逐渐转变为区域协同与跨区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旅游一体化成为多地的发展共识。云南省作为我国旅游发展的先行区,提出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推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助力旅游全面转型升级。正确认识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对于指导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城市等较大的空间尺度,缺少对景区(点)小尺度流向结构的探索。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旅游者传播和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数字足迹,这些数据为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更多的数据来源。本文选择滇西北四州(市)为研究地,基于多个旅游平台的游记和照片信息,运用UCINET、Arc GIS、ROST CM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对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展开分析。并结合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对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形成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根据旅游流网络的“点—线—面”结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的特点,提出具体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游客样本特征:游客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和10月之间。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平均游览天数为8.4天。自驾旅游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出游结伴方式以“和朋友出游”最为常见。游客多数游览5到10个旅游节点,游客线路最长为18。(2)网络结构特征:丽江、大理、迪庆三地的旅游流联系最为紧密,丽江古城及周边节点是旅游流网络的中心,宏观结构呈现“Y”字型结构。网络结构紧密度低,局部联系紧密,整体联系松散,网络结构不协调。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对于核心节点的依赖度较高,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带动作用较差。承担中转功能的旅游节点数量少,阻碍了旅游客流的集聚与扩散,易形成更多的边缘节点。分析不同节点的特征,将旅游节点划分为核心旅游节点、次核心旅游节点、重要旅游节点、一般旅游节点、边缘旅游节点。旅游流网络可以划分为8大板块,各个板块之间旅游流联系不够紧密,个别板块之间无直接联系。(3)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配套服务、交通条件、旅游节点知名度、节点邻近度显着影响着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变化。(4)优化建议:微观节点视角,应巩固核心节点地位,发展次级节点,调整产品体系;中观关系视角,完善交通网络体系,优化旅游线路,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宏观区域视角,加强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互动,推动旅游一体化实质性建设与发展。

陶思翰[2](2021)在《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中央聚焦“三农”问题起,10多年来我国一直掀起乡村建设热潮。如何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解决严峻的乡村问题依旧是当今研究重点。随着传统村落空间从“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和分异化的现象,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和建构,也需要从扁平化认知视角逐渐转向立体式空间解读。本论文以滇东北地区3个具有特色代表的传统村落为例,以村落空间构成格局为基础,从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来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读剖析,系统构建特色化的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空间。研究着眼于国家及地方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政策,根据传统村落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城乡协同体系三大核心体系,建立由度量体系、评估体系和导向体系构成的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分步、分类综合分析传统村落优势与劣势,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考。并通过模型体系的反馈机制持续度量,形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良性循环机制。研究表明,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具有的潜在动力,逐渐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不利局面,形成城乡间的平衡发展和互助机制,有效促进村落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促进村落生态、宜居、绿色、健康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

李传欢[3](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王洋[4](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提出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董艳菲[5](2020)在《旅游发展中乡村精英参与意愿与角色实践》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急切呼唤本地能人回归及外来人才引进,乡村精英相较于普通村民拥有并占据资源、能力、知识等多方面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大,形式不断创新,日渐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其发展离不开社区成员的高度参与,集规则倡导者、产业引领者等角色于一身的乡村精英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意愿及角色演绎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角色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借助调查问卷法与半结构访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探讨乡村精英的参与意愿及实际参与角色两大主要问题。目的是预测乡村精英在旅游发展中的行为参与、角色呈现及功能发挥,通过对乡村精英参与意愿、角色呈现影响因素的探讨,为乡村旅游地的精英培育和吸纳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精英的性别比例并不相当,男性精英依然占有绝大比例;在年龄上,乡村精英多处于31-60岁之间,60岁以上数量显着高于18-30岁年龄段人数;受教育程度上,至少50%的乡村精英拥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而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依然较低;有意愿参与乡村旅游的精英占较高比例,在参与方式上,其主要希望通过经济参与和文化参与方式进入其中;无参与意愿主要由于个人及家庭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缺乏资金、从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精英参与乡村旅游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行为态度影响并不显着,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精英参与意愿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不仅包括周围重要人物或组织对其参与的支持度,还包括自我责任意识。2、不同类型乡村精英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表现出角色差异。(1)政治精英在参与前后其角色由私营企业员工转变为乡村利益代言人,呈现出功利性角色减弱、表现性角色增强的特征,通过与村内群众协商、学习外部先进经验、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等途径进行角色学习。(2)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外来经济精英呈现出饮食文化深入挖掘者、乡村文化产业开发者、乡村居民就业倡导者的“角色丛”,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善于处理政治关系、善于调动整合资源是其能够成功演绎多重角色的主要原因。(3)社会文化精英的角色在参与乡村旅游后得到巩固。不同类型精英的角色实践影响因素亦存在差异。对政治精英而言,初始角色定位与角色期待认知对其角色呈现产生影响;对经济精英而言,资本再生产方式影响了其角色演绎。基于以上结论,对于乡村旅游地的精英吸纳,应着重从精英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层面增强其参与意愿;对于乡村旅游地的精英培育,不同类型精英的培育路径有所差异。

罗志鹏[6](2020)在《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人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集体意识产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关乎国家、社会与人民共同繁荣的大事。近年来,云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强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大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可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与政策,以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着重调查与研究关于大理历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将大理历史文化放在当前主流文化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大理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并以各种形式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展现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际开展状况,凸显其对大理历史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价值与现实作用。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具体分析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在进行大理历史文化传播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以期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本文共有三大亮点。一是将民族文化特别是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联系起来,结合当前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重点关注民族文化力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影响与作用。二是通过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和探讨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了解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对传播大理历史文化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并针对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思路。三是新时期国内以公益讲座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播,也存在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如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几乎每周风雨无阻的坚持,持续三年多坚忍不拔的精神,深得民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其经验可为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具体的、先进典型的、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胡伟斌[7](2020)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村庄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问题关乎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村庄治理是农村集体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耦合下的治理,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村庄治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村庄的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使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以满足农民群众高质量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要变迁,不仅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财产权益,而且对村庄治理改善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更是意义重大。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要内容展开研究。第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总体影响研究。主要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剖析来考察这些影响。首先,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结构的优化,构建了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村庄治理体系。其次,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主体的强化,促进村庄代理人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再是,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机制的完善,对村庄流失的信任机制和民主机制具有较好的修复与增强作用。最后,改革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满意度,实现了村庄治理绩效的提高。第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研究。信任作为一种非契约性互动机制,是村庄治理的关键向度。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信任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研究发现,就制度信任而言,除县乡政府信任外,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党支部信任、村委会信任和司法部门信任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最强,村委会的信任次之;从人际信任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亲友信任、近邻信任、同村人信任和外来人信任的影响也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同村人信任影响最大。第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研究。民主作为一种契约性互动,是村庄治理的另一关键向度。研究发现,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民主增进效应,能显着促进村庄民主化治理。从村庄层面看,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型村庄或是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更强的村庄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农户层面看,发现在低年龄、低教育程度以及有跨县外出务工经历组中,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正向影响更显着。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除了直接影响外,股份合作制还通过提高农户的民主认知来促进其民主参与行为。第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就公共品类型而言,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医疗、环境卫生等关乎民生的公共产品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村庄类型来看,改革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村庄更加明显。此外,股份合作制改革还通过民主效应与信任效应来间接影响村庄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本文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本研究主题为当下中国“三农”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产权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村庄治理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经济层面的影响,而本文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改革对村庄治理影响上,将两个焦点命题进行实证研究是本文主要贡献。其次,本文跳出了传统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将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探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最后,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而本研究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并运用基于较大样本的调研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科学性。但囿于村庄样本量与数据结构等因素,本研究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外。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与村庄治理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并根据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局限进行了研究展望。

热比亚·阿布来提[8](2020)在《旅游扶贫绩效动态评估及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 ——以巴楚县红海景区塔拉硝尔村为例》文中认为新疆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其贫困规模大、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性贫困严重、致贫原因复杂、扶贫脱贫难度大。截止2019年年底,全疆仍有16.58万户贫困人口,185万建档立卡贫困村人口未脱贫,其中南疆四地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产发展十分缓慢、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仍有162.75万贫困人口,是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最大的部分,占全疆总贫困人数的81.84%,是全疆甚至全国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通过旅游业来实现扶贫不仅是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更是具有资源基础的南疆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通过开发贫困地区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创办旅游经济实体的同时,使旅游业成为区域支柱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脱贫致富。2018年,巴楚县全县1991户7271人脱贫,11个贫困村摘帽,仍有6129户24726人口未脱贫,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很重。旅游业作为巴楚县精准扶贫进程中的新模式,对巴楚县旅游扶贫建档立卡重点村塔拉硝尔(14)村居民的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具有带动作用。然旅游扶贫能否如期实现该村脱贫,关系到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综合绩效。因此本文从居民参与角度、以利益者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居民对旅游扶贫绩效满意度和政府扶贫工作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扶贫政策等四个维度出发,对集中连片特困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巴楚县塔拉硝尔(14)村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居民对当地旅游扶贫绩效的认知度可以看出,目前贫困户对旅游扶贫的四类绩效均显满意。虽然旅游扶贫在居民收入、就业、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方面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实地访谈发现,仍有些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和其带来的效益不明显。甚至还有些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消极的态度,旅游发展不太明显,对当地居民生活没什么作用,反而引起了当地环境质量下降、物价上升的趋势。从巴楚县政府扶贫绩效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扶贫开发总体效果显着,但同时出现生态环境绩效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扶贫政策绩效虽逐步提高,但仍存在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不高,政策的落实困难等问题。巴楚县目前的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绩效显着,同时还是存在,自身发展动能不足,培训技能没有融入生产实践、政府引导机制不完善,干部职工能力提升不足,未能有效促进社会扶贫工作、思想观念落后,“依赖”和惰化思想等问题。最后结合以上问题,为提高旅游扶贫效率和效益,提高旅游扶贫对全县稳定脱贫实现减贫的稳、准、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综合分析与评价巴楚县旅游扶贫绩效和贫困户扶贫绩效满意度,并提出了稳定脱贫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内动力机制、分类救助长效政策机制、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和加强扶智扶志工程机制等四类长效机制。

王娜[9](2020)在《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刻文献是以石为载体,用雕刻的方法来记录知识或事件的一种特殊文献,它真实地反映了某一地区的历史面貌,是研究传承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可以将之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用于补充史料和考订史料。本文以《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及《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续编》(以下简称为《灵丘县卷》及《续卷》)中所记载的民国之前石刻、各类书籍中所收录的灵丘石刻以及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的暂未收录于书中的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灵丘石刻内容丰富,数量巨大,涉及朝代广泛,多集中于明清两代;数量最多的为宗教信仰类石刻、地方家族类石刻,最具特色的为北魏文成帝南巡碑以及明代长城敌楼匾与阅视边务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文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及各位学者对于石刻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等方法,对灵丘县石刻进行专题形式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即为灵丘县石刻概况、宗教信仰类石刻文献研究、家族类石刻文献研究、军事类石刻文献研究、石刻刻工辑补以及对《灵丘县卷》及《续卷》收录石刻碑文的辩证与补遗。通过对灵丘石刻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灵丘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胡元妍[10](2020)在《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与利用 ——以元阳阿者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元阳阿者科村的村落格局与民居在整体布局和建筑形式上独具特色,同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梯田农耕活动紧密联系、相互融合,是典型的乡土建筑遗产。本文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文物遗产与乡土建筑遗产内涵的不同,对照当前社会条件下相关政府单位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模式现状,廓清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保护策略。同时,在元阳阿者科村深入的田野调查,驻点研究,以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与归纳以及与大量的实地调研记录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阐述阿者科村传统民居的民居现状、传统村落民居修缮工艺的现状、详细整理记录传统民居修缮的营造技艺。提出完善阿者科村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与利用的策略。从恢复重建、落架大修和局部小修的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以阿者科村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视角,对传统民居的修缮保护提出可行性研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适合的保护策略。希望能够为乡土建筑遗产中的传统民居保护提供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

二、村建工作研讨会在大理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建工作研讨会在大理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足迹的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发展共识——区域旅游一体化
        1.1.2 问题机遇并存——滇西北旅游发展
        1.1.3 应用价值凸显——旅游数字足迹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旅游流
        1.2.2 数字足迹
        1.2.3 滇西北旅游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网络理论
    2.2 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
    2.3 核心—边缘理论
    2.4 点轴理论
    2.5 旅游者行为理论
第3章 滇西北旅游发展概况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滇西北旅游资源
        3.2.1 旅游资源概况
        3.2.2 各州(市)旅游资源比较
    3.3 滇西北旅游发展历程
        3.3.1 区域旅游发展历程
        3.3.2 各州(市)旅游发展路径
第4章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采集处理
    4.2 目的地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体系
        4.2.1 节点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4.2.2 整体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4.3 数据样本特征分析
        4.3.1 游客出游时间
        4.3.2 游客游览天数
        4.3.3 游客出游类型
        4.3.4 出游结伴方式
        4.3.5 游玩景点情况
    4.4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可视化分析
    4.5 滇西北旅游流节点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5.1 点度中心度
        4.5.2 接近中心度
        4.5.3 中介中心度
        4.5.4 结构洞
        4.5.5 节点类型划分
    4.6 滇西北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6.1 网络密度与中心势
        4.6.2 核心—边缘分析
        4.6.3 凝聚子群分析
        4.6.4 块模型分析
    4.7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
第5章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建议
    5.1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旅游资源禀赋
        5.1.2 旅游配套服务
        5.1.3 旅游交通条件
        5.1.4 旅游节点知名度
        5.1.5 旅游节点邻近度
    5.2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建议
        5.2.1 微观节点视角优化建议
        5.2.2 中观关系视角优化建议
        5.2.3 宏观区域视角优化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可能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传统村落
        2.1.2 人居环境
        2.1.3 乡村人居环境
        2.1.4 聚居与聚落
    2.2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2.2.1 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2.2.2 相关政策解读
        2.2.3 传统文化理论研究
        2.2.4 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3.1 自然生态空间
        3.1.1 自然环境
        3.1.2 资源优势
        3.1.3 村落空间格局
    3.2 社会人文空间
        3.2.1 社会发展历史
        3.2.2 物质文化遗产
        3.2.3 人文特色
        3.2.4 人口迁移
        3.2.5 经济发展
        3.2.6 文明素养
    3.3 居住生活空间
        3.3.1 民居建筑
        3.3.2 街巷空间
        3.3.3 景观空间
        3.3.4 设施空间
    3.4 传统村落空间综合分析
        3.4.1 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3.4.2 问题分析
        3.4.3 原因解析
        3.4.4 策略思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体系建构
    4.1 乡村核心价值体系
        4.1.1 生态价值
        4.1.2 生产价值
        4.1.3 生活价值
        4.1.4 社会价值
        4.1.5 文化价值
    4.2 城乡协同体系构成
        4.2.1 城乡融合体系
        4.2.2 多主体结构体系
        4.2.3 机制体系
    4.3 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体系
        4.3.1 协同发展原则
        4.3.2 协同发展观念
        4.3.3 协同因素分析
        4.3.4 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4.4 城乡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系应用
        4.4.1 村落发展模式研究分析
        4.4.2 村落发展模式导向
        4.4.3 村落发展模式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效性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建构
    5.1 时效性人居环境模型体系
        5.1.1 人居环境度量体系
        5.1.2 人居环境评估体系
        5.1.3 人居环境模型导向体系
    5.2 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应用实例
        5.2.1 村落人居环境度量
        5.2.2 村落人居环境评析
        5.2.3 村落人居环境模型导向
    5.3 湾子苗寨---城乡统筹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5.3.1 湾子苗寨综合评估
        5.3.2 人居环境改善
        5.3.3 协同提升发展
    5.4 老街村—城乡共构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5.4.1 老街村综合评估
        5.4.2 城乡共构空间关系建立
        5.4.3 文化优势主导
    5.5 白雾村—城乡互构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5.5.1 白雾村综合评估
        5.5.2 居住系统更新
        5.5.3 农业网络
        5.5.4 文化创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尊重差异,因地制宜
    6.2 统筹互促,协同联结
    6.3 随机而动,应时而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图片索引
附录C 表格索引
附录D1 老街村红色节点特征
附录D2 白雾村建筑遗产特征
附录D3 老街村新民居改造设计图纸
附录D4 湾子苗寨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附录D5 老街村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附录D6 白雾村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附录D7 老街村文化传承具体情况分析表

(3)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回顾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一、原乡与乡愁
        二、文化容器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一、聚落型
        二、田园型
        三、生态型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小结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小结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小结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小结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小结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旅游发展中乡村精英参与意愿与角色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精英流失与缺乏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乡村旅游成为吸纳精英返乡与回流的有效途径
        三、精英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半结构访谈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乡村精英
        二、参与意愿
        三、角色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乡村精英类型划分
        二、乡村精英及其角色研究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精英研究
        四、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意愿与行为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精英理论
        二、计划行为理论
        三、社会角色理论
        四、社会性别理论
第三章 旅游发展中乡村精英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调查区域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
        一、乡村精英筛选的理论依据
        二、乡村精英现实筛选与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一、案例地乡村精英基本情况
        二、精英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及方式
    第四节 旅游发展中乡村精英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建构与变量描述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小结
第四章 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角色实践
    第一节 精英角色扮演的舞台——案例地概况
    第二节 不同类型乡村精英的角色实践过程
        一、政治精英的角色转换与角色学习
        二、经济精英的角色丛
        三、社会文化精英的角色巩固
    第三节 不同类型乡村精英角色实践影响因素
        一、政治精英——角色定位与角色期待
        二、经济精英——资本再生产
        三、社会文化精英——自我认同与身份回归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二节 论文贡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前仓村“精英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产芝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精英角色”研究政治精英WYQ访谈提纲
附录3 :产芝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精英角色”研究经济精英MXE访谈提纲
附录4 :产芝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精英角色”研究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5 :访谈名单
致谢

(6)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与政策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三、云南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发展概况
    一、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文化载体
        (一)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平台设立
        (二)学术交流与对外交往
        (三)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支持
    二、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公益讲座内容,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二)形成雄厚的讲师力量与讲座资源库
        (三)深入挖掘社会资源,融入资源共享洪流
    三、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初心
        (一)创办者的个人初心
        (二)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共同初心
第三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英雄及历史人物
    二、滇西抗战史实
    三、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四、地方民俗风情
第四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各种形式
    一、利用传统媒介,拓展文化广度
        (一)报纸
        (二)书刊
        (三)广播
        (四)电视
    二、善用新兴媒介,挖掘文化深度
        (一)网站
        (二)微信
        (三)微博
        (四)影视
    三、巧用特殊媒介,彰显文化厚度
        (一)民族文化研讨会
        (二)交流推介会
第五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经验提升
    一、提高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效率
        (一)利用传播媒介,发挥渠道优势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顺应文化传播的新要求
    二、打造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
        (一)突出传播非遗项目
        (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三)积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塑造大理地区的文化形象
        (一)助推旅游产业,打造品牌传播
        (二)增加对外互动,提升传播人的影响力
    四、提升民族文化的服务保障
        (一)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1.5.1 案例研究数据
        1.5.2 计量研究数据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集体经济
        2.1.2 股份合作制
        2.1.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2.1.4 村庄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
        2.3.2 村庄治理
        2.3.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村庄治理关系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分析框架
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发展
    3.1 农村集体产权变革与村庄治理的历史演进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1-195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萌芽阶段
        3.1.2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强化阶段
        3.1.3 改革开放早期(1978 至 1992 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变革阶段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 年至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阶段
    3.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与实施
        3.2.1 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
        3.2.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
        3.2.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发展与问题
    3.3 村庄治理视角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度的改革绩效
        3.3.1 改革效率评价:基于一致性同意的分析
        3.3.2 村庄治理视角下的改革绩效
    3.4 本章结论
4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改进: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研究
    4.1 杭州市江干区基本概况及案例选择理由
        4.1.1 江干区基本概况
        4.1.2 案例选择理由
    4.2 江干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历程
        4.2.1 第一轮改革(2002-2010):实施改革、建构制度
        4.2.2 第二轮改革(2011-2016):完善改革、双向探索
        4.2.3 第三阶段改革(2017年至今):深化改革、股社分离
    4.3 江干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社治理的影响
        4.3.1 村庄(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
        4.3.2 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强化
        4.3.3 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
        4.3.4 村庄(社区)治理绩效的提升
    4.4 治理改进的一个例证: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4.4.1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问题解析
        4.4.2 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4.4.3 江干区农村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的制度设计及绩效
    4.5 本章结论
5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理论分析框架
        5.3.1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制度信任
        5.3.2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人际信任
    5.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5.4.1 数据来源
        5.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探讨
    5.5 实证分析
        5.5.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5.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5.5.3 稳健性检验
    5.6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差异
        5.6.1 村庄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5.6.2 农户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5.7 进一步讨论:代理人角色增强与村庄信任增进
    5.8 本章结论
6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
    6.3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6.3.1 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民主增进效应
        6.3.2 民主认知的中介效应
    6.4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数据来源
        6.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6.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讨论
    6.5 实证分析
        6.5.1 基准回归
        6.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差异分析
        6.5.3 中介效应分析
        6.5.4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结论
7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基于公共品供给的视角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历史维度的分析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3.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公共品效率的影响
        7.3.2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
        7.3.3 村庄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作用
        7.3.4 股份合作制改革影响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内在机理
    7.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7.4.1 数据来源
        7.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7.4.3 描述性统计
        7.4.4 基本模型构建
    7.5 实证分析
        7.5.1 基准回归
        7.5.2 稳健性检验
        7.5.3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
        7.5.4 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效应
    7.6 影响差异分析
        7.6.1 公共品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7.6.2 村庄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7.7 影响机制分析
    7.8 本章结论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旅游扶贫绩效动态评估及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 ——以巴楚县红海景区塔拉硝尔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2 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梳理
        2.1.1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
        2.1.2 返贫困
        2.1.3 稳定脱贫
    2.2 旅游扶贫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3 巴楚县旅游扶贫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研究区基本概况
        3.1.1 巴楚县旅游资源状况
        3.1.2 巴楚县社会经济状况
    3.2 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
        3.2.1 贫困现状分析
        3.2.2 致贫原因分析
    3.3 巴楚县扶贫现状
4 巴楚县旅游扶贫绩效动态评价分析
    4.1 研究设计及指标选取
        4.1.1 研究设计
        4.1.2 问卷设计
        4.1.3 指标选取
    4.2 贫困农户对旅游扶贫绩效的认知分析
        4.2.1 贫困农户基本信息分析
        4.2.2 贫困农户参与旅游业的情况
        4.2.3 贫困农户对旅游扶贫绩效的认知分析
    4.3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指标分析
        4.3.1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旅游扶贫绩效测度
    4.4 本章小结
5 巴楚县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构建
    5.1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内动力机制
    5.2 建立和完善分类救助长效政策机制,防止“失血”
    5.3 旅游扶贫与环境保和谐共进,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机制
    5.4 加强扶智扶志工程机制,提高旅游扶贫的社会绩效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灵丘县石刻概况
    2.1 石刻分类
    2.2 石刻分布与存佚情况
    2.3 石刻的文献价值
3 灵丘佛教石刻文献研究
    3.1 佛教石刻概述
        3.1.1 佛教石刻时间分布与地域分布
        3.1.2 佛教石刻分类
    3.2 石刻所见之佛教信仰
        3.2.1 灵丘主要寺院及发展史
        3.2.2 佛教信仰群体及其佛教活动
        3.2.3 佛教寺院经济来源
4 灵丘道教及民间信仰石刻文献研究
    4.1 道教石刻文献研究
        4.1.1 道教石刻概述
        4.1.2 道教石刻文献的内容
    4.2 民间信仰石刻文献研究
        4.2.1 民间信仰石刻概述
        4.2.2 信仰的对象
        4.2.3 碑刻所见灵丘县民间信仰的特征
5 灵丘家族类石刻文献研究
    5.1 家族类石刻概述
    5.2 碑刻中的家族历史
        5.2.1 世家大族
        5.2.2 家训、家风
6 灵丘政治军事类石刻文献研究
    6.1 《武科名碑》中的职官、武举
    6.2 “插字号”、“茨字号”敌楼匾额及“阅视边务”碑
        6.2.1 长城与灵丘段内长城
        6.2.2 敌楼与军事边务碑
7 灵丘石刻刻工研究与辑补
    7.1 石刻刻工研究
        7.1.1 石刻刻工题署称谓及用字
        7.1.2 灵丘石刻刻工的特点
    7.2 石刻刻工辑补
8 灵丘石刻辨证与补遗
    8.1 石刻碑文辨证
    8.2 石刻补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灵丘县石刻分类表
附录 B 灵丘各乡镇庙宇供奉民间神灵石刻概况表
附录 C 灵丘县明清时期各家族成员信息概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与利用 ——以元阳阿者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民居亟待修缮保护
        1.1.2 传统民居与其文物特性的争议
        1.1.3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发展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
        1.3.2 国内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传统民居价值分析
    2.1 乡土建筑遗产政策背景
        2.1.1 我国现行的相关法规与传统民居适宜性辨析
        2.1.2 相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梳理
        2.1.3 理性的“文物”
    2.2 传统民居的价值分析
        2.2.1 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
        2.2.2 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
        2.2.3 传统民居的创作价值
        2.2.4 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
    2.3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与利用原则
        2.3.1 完整性原则
        2.3.2 真实性原则
        2.3.3 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者科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实录
    3.1 阿者科村现状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历史沿革
        3.1.3 社会经济
        3.1.4 日常生活方式
        3.1.5 民族文化
    3.2 传统民居特征
        3.2.1 平面特征
        3.2.2 立面特征
        3.2.3 结构体系
    3.3 传统民居建造工具及工匠体系
        3.3.1 建造工具
        3.3.2 工匠体系
    3.4 传统民居建房文化
        3.4.1 建房时间
        3.4.2 建房风水
    3.5 传统民居建造技艺及修缮技艺
        3.5.1 建造步骤
        3.5.2 基础
        3.5.3 墙体砌筑
        3.5.4 梁柱搭建
        3.5.5 屋顶制作
        3.5.6 室内楼面铺设
        3.5.7 细部构件的制作
        3.5.8 相关经济费用
    3.6 传统民居修缮实践
        3.6.1 传统民居修缮概况
        3.6.2 五户扩建民居的控制
        3.6.3 驻村工作中多方参与的状态及矛盾
        3.6.4 驻村工作经验与建议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者科民居修缮参与主体与所面问题分析
    4.1 村民
        4.1.1 村民的角色:主体参与者
        4.1.2 村民所面临的问题
    4.2 政府
        4.2.1 政府的角色:主导决策者
        4.2.2 政府所面临的问题
    4.3 专业人员
        4.3.1 专业人员的角色:谋划者、指导实施者、协调者、学习者
        4.3.2 设计方所面临的问题
        4.3.3 施工方所面临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者科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与利用的改进策略
    5.1 完善管理监督体制
        5.1.1 改进建议
        5.1.2 民居修缮改造申请审批流程
    5.2 完善传统民居残损鉴定体系
        5.2.1 鉴定程序
        5.2.2 制定传统民居残损情况鉴定标准
        5.2.3 修缮方式建议
    5.3 传统民居设计策略
        5.3.1 建筑师与村民共同参与的设计方式
        5.3.2 设计改造策略
        5.3.3 设计实例
    5.4 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策略
        5.4.1 保护传统工艺的策略
        5.4.2 发展工匠传承人的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与思考:栖身乡村
    6.2 论文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部分修缮档案及测绘图
附录D:部分驻村日志
附录E:部分施工记录

四、村建工作研讨会在大理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足迹的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D]. 王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D]. 陶思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5]旅游发展中乡村精英参与意愿与角色实践[D]. 董艳菲. 青岛大学, 2020(02)
  • [6]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D]. 罗志鹏. 大理大学, 2020(06)
  • [7]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D]. 胡伟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8]旅游扶贫绩效动态评估及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 ——以巴楚县红海景区塔拉硝尔村为例[D]. 热比亚·阿布来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9]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D]. 王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视角下的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与利用 ——以元阳阿者科为例[D]. 胡元妍.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大理村建设工作座谈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