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太炎的反满反帝思想

论张太炎的反满反帝思想

一、章太炎反满反帝思想新论(论文文献综述)

毛必祥[1](2019)在《民族主义话语下孙中山“独立”观念研究》文中认为“独立”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词汇。由于英语Nationalism的多义性,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将它翻译作“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国民主义”三种。相应地,“独立”观念也有三种,分别是“国家独立”、“民族独立”和“国民独立”。从1895到1925年,在这30年的革命生涯中,民族主义是孙中山思想观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这期间,恰恰是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时代。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自然也处在转型之中。而研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近代转型,“独立”观念则是关键一环。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独立”观念是基于他对国家出路问题的思考而不断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孙中山的“独立”观念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5到1911年,孙中山的“独立”观念是介于种族与国家之间:既主张“种族独立”,又提倡“国家独立”。前者只是他动员群众、领导革命的一个口号,后者才是他革命的真实目的。第二阶段,从1912到1914年,孙中山的“独立”观念是处于国民与国家之间:既主张“国民独立”,又提倡“国家独立”。这是孙中山“国民国家”观念正式形成的表现,在理论上,这种观念下的“国民”与“国家”是平等的。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处于非独立的状态,使得二者并不平等,“国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家”的附庸,导致“国家独立”相对于“国民独立”更为重要。因此,在“国民国家”观念下,孙中山是希望通过“国民独立”来实现“国家独立”。然而,“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提出“训政”的革命程序,这标志着其“国民国家”观念的搁置,并暂时放弃了“国民独立”观念。吊诡的是,1917年,《中国存亡问题》中又再次提倡“国民独立”。所以,从1914到1919年,是孙中山“国民国家”观念转向“民族国家”观念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从1919到1923年,孙中山走向国家主义,只提倡“国家独立”。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孙中山转向“民族国家”观念,主张形成一个“大中华民族”,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独立”。第四阶段,从1924到1925年,孙中山的“独立”观念为“国家独立”与“民族独立”观念并存。由于苏俄的影响,孙中山被迫接受一些世界主义观念,但并没有放弃此前的国家主义思想。所以,在这阶段,孙中山的“独立”观念是处于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状态。总之,孙中山“独立”观念的更迭、演变,不仅表现了他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转型过程,而且反映了在探索中国出路问题的过程中充满了艰难与曲折,更加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

吴梦婷[2](2018)在《《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章太炎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一位杰出报人,他的报刊活动及思想是中国近代报刊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其在政治上的倾向来说,章太炎的报刊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维新派报刊活动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时期、淡出政治时期,其中在《民报》的工作处于章太炎整个办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报刊思想承接了他早期在维新派报刊工作形成的报刊思想,为后来他作为客观报人系统对其报刊思想进行阐述打下了基础。《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是其学术渊源及时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术渊源上,章太炎在诂经精舍的学习让他走向古文经学并继承了这一学派“实事求是”的治学风貌,其将经学与史学融合起来,由学术上的求真精神推及到报刊思想上的求真精神;对西方和日本社会主义学说的汲取让他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富有批判精神;而狱中对佛教唯识学的学习,使其找到了社会自由、平等的诉求依据,以及提升民德的方法。时代因素上,清政府的衰落和报刊政论的勃兴促使其报刊思想的初步形成,与邹容、孙中山的思想互动,坚定了他通过报刊来推进革命的信念,而与民报社同仁的思想互动拓展和丰富了他革命与治学并进的思想体系。章太炎在《民报》共主编了十四期,担任了一个思想家及宣传家的角色。从报刊功能思想、报刊业务思想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其报刊功能思想体现在对报刊政治功能及思想文化功能的双向开展上,主要内容为以报刊引导革命舆论、以报刊唤起民德、以报刊激发种性及以报刊阐发自由;其报刊业务思想体现在宣传策略的运用,主要内容为设置时效性与公共性贯通的议题、采取缓和与尖锐相结合的文章话语、使用理性与感性相交织的情感基调。这两个部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章太炎《民报》时期的独特报刊思想。这一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特点主要有:重视政治与学术的交融、既强调批判性也重视建设性,以宗教文化作为介入和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重言论轻新闻、文章艰深古奥。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革命斗士,章太炎独特的报刊思想对当时报界和整个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渊雅的文风及激进的革命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中国近代报刊政论写作的新风向,并对后世有着特别的镜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邹俊娟[3](2017)在《《民报》中的哲学世界》文中指出现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对于中国哲学的传播媒体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变化。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中国哲学发展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因此,现代报刊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文本。《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思想性报刊之一,它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民报》的撰稿人当中,集中了一大批革命派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如孙中山、朱执信、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等;也集中了一批投身革命的有学问的经学家,如章太炎、刘师培等。这一思想群体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时,不仅直接涉及到政治哲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历史观与文化观问题,甚至上升到认识论与本体论的高度,章太炎就是在《民报》上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因此,本文以《民报》作为哲学研究对象,提炼并探析《民报》中的哲学世界,力图通过这一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域深入理解和把握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哲学的开展,展现《民报》与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密切关系。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20世纪第一个十年,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国家构建问题,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关注和探讨。《民报》对于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广泛而深入。孙中山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理论;陈天华形成了反帝、反专制的民主革命主张;章太炎在批判代议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建国理论。汪精卫提出了鲜明的排满建国主张。《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引起了《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的驳斥,双方进而围绕“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民主共和在中国是否可行,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一论战,不仅使革命派的民族国家理论得以修正,而且更加深入人心。《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推动了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形成,启迪了后来的思想家、革命家对民族国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主要考察《民报》对革命问题的探讨。“革命”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代主旋律。革命派思想家在宣传革命时,激活了古代革命观念的合理内涵,又融入西方现代革命理论,形成了现代革命观念,孙中山在《民报》上,形成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使中国现代革命观念层层深化、逐渐丰富充实起来。陈天华对“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进行了区分,体现出对现代革命的性质、目标、前途比较清楚、深刻的理解;朱执信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进行了辨析,体现出现代革命对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的追求;章太炎对“革命”与“道德”关系的阐释,体现出现代革命异于古代革命的价值追求。《民报》对革命的宣传和思考,标志着中国人在革命观念上的转变和飞跃,实现了中国革命观念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第三章主要考察《民报》对民生主义的探讨。孙中山在《民报》上第一次把民生主义鲜明的表达出来。它是孙中山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独特思考,它以平均地权为内涵,体现了革命派对平等的追求。孙中山主张,中国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进行社会革命,将资本主义社会问题防患于未然。这引发了《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与《民报》撰稿人,围绕民生主义展开激烈的论战。通过论战,革命派进一步阐明了社会革命必行、可行、能行。由于孙中山将民生主义视为社会主义,他在宣传社会主义时,尤其推崇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了《民报》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的译介和传播。这一传播,较之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前进了一大步。《民报》对民生问题探讨,是革命派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初步思考。这一思考为后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考察《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在看待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出现了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的并存、互立的新特点。《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就显示了这一新特点。孙中山在《民报》上提出了“取法乎上”的,主张引入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民报》撰稿人积极宣扬西方政治学说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理性地面对西学的冲击,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保存国粹”的主张。由此,《民报》也成为“保存国粹”主张的宣传阵地。《民报》上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主张的并存,共同推动了 20世纪初年中西文化观的演进,共同影响了“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共同实现了中西文化观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第五章主要考察《民报》对历史观问题的探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形成了改良派的渐进进化观、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进化观。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在《民报》中得到了集中的阐扬。《民报》撰稿人将进化视作“公理”,以进化言说革命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强调“人力”在革命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发挥众人的革命意志,加速进化的进程。在革命派宣扬激进进化的同时,章太炎开始对直线向上的进化产生质疑,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俱分进化论”。他以“俱分进化论”为理论根据,批判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重建革命道德,认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适合救亡危机的时代要求,但也存在弊端。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不仅对这一弊端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而且在中国科学主义思潮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启了 20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潮。《民报》对进化问题的探讨,将20世纪第一个十年间的进化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第六章主要考察《民报》与章太炎的“真如”本体论。《民报》对“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这一标志就是,章太炎在《民报》上建立起了“真如”本体论。“真如”本体论是章太炎以唯识宗的“八识”、“三性”、“四分”作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这一本体论将宇宙视为非有,提出世界皆是意志的表彰,主张“真如”变现世界万物。“真如”本体论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倡“依自不依他”的革命道德原则。章太炎力图以此重塑国民道德,重建近代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但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时代效果。探求其中的原因,与他构建的“真如”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如”本体论,启发着后来的思想家,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探索,它是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民报》哲学问题的研究,可见《民报》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报》中的哲学探讨推动了 20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显现了现代报刊与20世纪哲学开展的密切联系,展现了学术视域与政治视域之间的内在张力。这对深化20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余康[4](2017)在《章太炎《尚书》研究述论》文中指出章太炎的《尚书》研究,上援汉唐经师之注释,下承清儒之训诂,在论述《尚书序》、解《尚书》和探析《尚书》学史上作出巨大的贡献。他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清末民初的学风和《尚书》研究相关。由于考据学者戴震、段玉裁、王引之、惠栋、焦循等对其治学的反省,及以章学诚为代表的史学家、以唐鉴为代表的理学家和桐城派等对考据学者治学的抨击,曾经占学术主流地位的考据学式微。然占今文经学核心组成部分的公羊学却得到复兴,并逐渐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从庄存与到龚自珍,都不遗余力的倡导公羊学。他们怀疑、斥责古文经,这既引发了学界的经今、古文之争,又进一步解放了人们过于崇信儒家经典的思想,民初学界就爆发了怀疑中国上古史的大讨论。在这种学风影响之下,此时的《尚书》学研究带有浓厚的今文经学色彩,魏源、龚自珍、皮锡瑞、廖平、康有为等推崇今文经学,倡导经世致用,研究《尚书》与社会诉求相结合。同时,《尚书》研究也出现新风尚,孙诒让、王国维、杨树达、董作宾、于省吾等利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成果,并结合传世文献来治《尚书》,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章太炎就生活在此环境中,凭借其具有精深的小学知识修养,利用新出敦煌本《尧典释文》《三体石经》等,获得许多治《尚书》的成绩。章太炎不仅研究儒家经典,还强烈谴责清末民初以来的废经运动,并在晚年大力倡导读经、讲经。他崇尚古文经学,称赞刘歆等治经多用古文说,驳斥刘逢禄、皮锡瑞、廖平、康有为等推崇的今文经学。且他指出宋、明理学家和清代经学家治经的弊病,主张治《尚书》要“通训诂”、“撰大义”、明史事等。其很重视运用《尚书序》《尔雅》《尚书传》等来研究《尚书》,并十分谨慎地改动经文的字形。章太炎赞同汉唐经师主张《尚书序》为孔子所作的观点,提出《尚书序》百篇为孔子所录,坚持古文《尚书》有《尚书序》,今文《尚书》无《尚书序》。对《尚书·尧典序》《大禹谟序》《禹贡序》《甘誓序》《五子之歌序》《胤征序》《盘庚序》《西伯戡黎序》《微子序》《泰誓序》《武成序》《洪范序》《旅獒序》《微子之命序》《君爽序》《立政序》及《文侯之命序》等,他都作了详细的论述。与汉唐人对《尚书序》的解释相比,其对一些重要字、词、句的论述更有新意。对《尚书·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诘》《酒诰》《梓材》《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大诰》《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等里的疑难字、词、句,章太炎站在上千年经学家解《尚书》的基础上,作出补充说明和新疏。他把其放在夏、商、周三代及更远古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注重文字的训诂和字、词的考证。与前人对《尚书》的注释一样,他也是追寻忠实于先秦经典的原义,且其对《尚书》诸篇作出的疏通和新解是后代学者探究该书难以绕过的高峰。章太炎留有《太史公古文尚书说》《尚书略说》等探讨《尚书》学史。他对《尚书》的命名、孔子删《尚书》、秦始皇焚书、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史记》引述《尚书》用古文、东晋伪古文《尚书》及明清《尚书》学史等都有论述。其研究《尚书》学史上的重大问题,对后人写《尚书》学史起了导引作用。章太炎怀疑甲骨文,就没有利用甲骨文治《尚书》,且在他去世之后,学界又在新出的石经、敦煌文书及一些简帛里,发现不少关于《尚书》的出土文献。故其治《尚书》,存有不足之处。他主张今文《尚书》无《尚书序》值得商榷,其在解《尚书》时,对《甘誓》“三正”、《高宗肜日》“孚”字、《金縢》“穆卜”、《无逸》“卑服”等的解释,值得人们去进一步探究。

余康[5](2014)在《章太炎的“明史”撰述新探》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总结章太炎的明遗情结、“明史”研究重要成果及其续修《明史》和所用体例等,并试图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秩序变迁结合起来,探讨章氏的“明史”研究动机及其书写内容和编撰形式,最后作整体评述。笔者通过章太炎对明末以来的江浙文化的反满潜流回顾,以及刻意恢复明代历法记载、尽力裒辑明裔史料、一心慕效明遗顾炎武的言行、拏“明史”作为资源“排满”等,来阐述他厚重的明遗情怀。笔者侧重其与晚明以来社会文化思潮变化的密切联系,重点分析他对以明王朝为代表的汉文化的深情。章氏的明人探索方面,笔者选取章氏对刘基、王阳明及黄宗羲等的叙评来浅作论述,并与学界对此的认识形成互动。章氏的满洲开国史发轫,笔者重在窥探他修史的动机及其求真的态度,还把他的部分成就与孟森的《满洲开国史讲义》简作比较。章氏又续修《明史》,除留有《清建国别录》专着外,还考述明帝及明忠臣后裔、明遗民、李自成和降清贰臣等史料,其补写《明史》的行为,实引领近代以来的晚明史编纂,他所用的别录、事状等体例,蕴含其对史体的深思熟虑,尤其是事状体,有突破我国传统纪事本末体裁倾向。

赵炎才[6](2013)在《道德文化与清末革命志士的价值诉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革命志士的理想追求与道德文化密切相连。详言之,这主要体现在民族道德忧患意识的激发、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感召、历代杰出英雄人物的影响与传统重德文化精神的驱动等方面。这与他们所进行的祛除固有纲常礼教弊害的道德革命具有内在思想一致性,共同推动中国传统道德近代化。

蒋龙龙[7](2012)在《晚清(1895-1911)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研究 ——以严复、梁启超、章炳麟为主要个案》文中提出本文以晚清知识分子群体民族国家观的研究为主题,采用历史、文献分析、个案研究与对比研究的方法。本文首先在绪论中分析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概念,以界定民族国家观的内容。民族国家观主要包括怎样看待国家与国内民众的关系,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怎样看待国家政权。第二部分为晚清知识分子介绍,晚清知识分子大都脱胎于“士人”,他们不可避免带有士人热心参政的痕迹。他们是中国最后一代士大夫,最早的一批知识分子。第三部分将从国家主权观、国家政权观、民族与国家观、国民与国家观等四个维度来展开对晚清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的论述。在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将中国建构成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是晚清知识分子的共识。晚清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权的看法,根据政治态度分为截然相反的两类,君主立宪派和革命共和派。虽然君主立宪派的政治思想较温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立宪主张也渐趋激进,逐步抛弃二元君主立宪的主张而要求实施议会君主立宪。革命共和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晚清知识分子关于民族和国家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方,排满建国的革命派和主张“大民族主义”的改良派,革命派的排满主张日趋缓和,逐渐接受改良派的“中华民族”说。晚清知识分子在处理国民与国家关系时,虽然均认为国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但他们大都支持国家重于个人,个人应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自由、国民权利。本文最后总结出晚清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观为强烈的国家主权观,渐趋激进的政权观,主张国家至上,逐步放弃单一民族国家观而崇尚国族观。这种国家观的形成与中国国际形势不断恶化密切相关。因国家备受侵略而产生的焦躁心态是晚清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逐渐趋同的主要原因。晚清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观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程凯[8](2011)在《浅析革命派思想的“局限性” ——兼论辛亥革命的“失败”》文中提出学界关于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其中持失败论者通常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并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国社会的结构、性质也基本未发生改变,换来的不过是一块共和的招牌。对失败原因的分析则多采用主客二分法,尤集中于批判革命派自身的不足,认为革命派的软弱和局限导致他们最终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拱手让出革命果实,最后采用经典句式来总结这一分析——“由于阶级的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这显然是将革命派与无产阶级进行对比,并用无产阶级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得出的结论。且不说阶级分析的方法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是否仍然普遍有效,起码,这种用后来的标准要求前人的思维肯定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的。笔者认为,主观方面的原因,根源在于自身的思想意识,所谓局限性,应该是指某个阶级(阶层)或者说团体、个人在思想理论方面没有达到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他们的要求或者说与同时代的其他阶级(阶层)、团体或个人(能够与革命派形成对比的显然只有立宪派)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般认为革命派的思想理论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过于强烈的排满思想、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自身民主理论素养缺乏以及急躁冒进的心理。那么,革命派在这几个方面是否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或者不如立宪派呢?这些方面和辛亥革命的结果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辛亥革命是否失败?本文拟从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入手,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并就辛亥革命的实际效果与“革命”的概念进行对比,以期对革命派的思想和辛亥革命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分析革命派的反满、排满思想。孙中山是革命领袖,而民族主义在他的思想理论,尤其是辛亥革命前的早期理论中又占据最大的份额,因此将之作单独分析。接下来分析其他着名革命党人的民族主义思想,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确有大量激烈的反满、排满措辞,过于偏激的言论的亦不在少数。在这一点上,他们的确不如立宪派。不论立宪派出于保皇或者其他目的,他们坚持民族融合、国家统一这一最高原则,况且他们并不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在这一点上革命派确实存在局限,所幸反满言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有学者认为革命派过分专注于反满而忽视了反帝,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至辛亥革命,除了孙中山鲜有反帝言论外,其他几位着名革命党人均有鲜明的反帝思想。第二章分析革命派对西方民主宪政理论的认识及对国情特别是对国民政治素养的认识,同样将孙中山的思想单独列出,然后分析其他着名革命党人。革命派因民主理论素养不如立宪派,在论战中只能人为拔高国民政治素养,用口号来证明共和可行,是典型的政治浪漫主义。但正因为他们是有着坚定共和信念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贪权自保的投机政客,才会受到后人的景仰。同时革命派与立宪派都有急躁冒进的情绪。第三章分析革命概念的演变及辛亥革命是否失败,指出过去我们把暴力因素看得太重,强调彻底摧毁旧社会,但实际上不可能通过一次暴力活动就造成社会的本质变化,即使当年的革命派在思想理论上完美无缺没有任何“局限”,也不可能迅速建立起运转良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革命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开端或者说契机,不能指望辛亥革命一次完成所有任务。辛亥革命开启了变革的大门,这就是最大的功绩。因此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

唐兰慧[9](2010)在《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越来越受到强调和尊崇,其作为中华民族的族源象征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象征却是近代才完成建构的。晚清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国人普遍认识到团结御外的重要性。然而对于长期生活在王朝统治下的国人来说,国家的概念非常模糊,甚至是淡漠。为此急需觉醒“民族意识”,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需要借助“传统”资源。革命派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后,开始借助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祖先传统,大造黄帝神话,排除文化因素,从血统上去划分族群脉络,塑造一个全新的民族意识形态,开启晚清革命派“尊黄”的浪潮。晚清“尊黄”现象既是民族复兴的再现,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将非常有助于理解承载传统文化众多信息的符号——“黄帝”在近代转型时的新活力,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国族”的构建历程,展现近代国人为国抗争的智慧。通过革命派“尊黄”来廊清近代中华民族的族群脉络,给近代中国祖先崇拜以新的历史文化定位,这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构建当代中华民族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进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鲜明的现实作用。在借鉴沈松桥先生、孙隆基先生及高强先生有关晚清“尊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丰富晚清“尊黄”内容。针对人们通常把焦点放在晚清“国族”建构本身的做法,笔者更加强调“尊黄”在“民族意识觉醒”及“民族族群脉络”建构方面的意义,并分析“尊黄”主体者——革命派在“尊黄”中的政治目的及其背后的民族诉求。本文首先叙述了选题的缘由及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相关论题的研究情况。分别从“黄帝”与清末民族主义的关系、“黄帝纪年”的政治文化意义、“黄帝子孙”称谓的错位及其政治文化意义、“黄帝”与早期现代化等四个方面总结目前学术界在晚清“尊黄”思想这一现象上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论述的可能性和立论的基础。本文第二部分追溯了晚清“尊黄”的原因,分析了因时代背景冲击而激发出的种族意识,使政治目的不同的改良派、革命派分别赋予了传统“黄帝”不同的族群内涵,开启20世纪初期尊祖敬宗的热潮。本文的第三部分重点解构革命派的“尊黄”思想内容,分析革命派如何为了其政治目的而塑造黄帝神话,再现传统的现实价值。经过革命派改造,黄帝的史话发生巨大变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成为整个汉族人民的“新灵魂”和“祖先神”,民族意识觉醒。但我们不难看出,为了革命目的,革命派所塑造的民族族群脉络带有明显的一刀切的非理性因素,其并不符合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内涵。本文的第四部分,重点论述晚清革命派之所以能迅速掀起“尊黄”浪潮的根源。无论晚清知识分子赋予了“黄帝”多少新内容,而要影响受“传统”沐浴极深的中国人,则不可能脱离传统因素的影响。从革命派的“种族”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支撑起理论根基的仍是传统的“夷夏观”。在这个过程中,晚清革命派大力渲染血统的重要性,极力排除文化的干扰,把“夷夏观”与近代西方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结合起来,诠释出一套全新的“民族”建构理论,再现革命派“尊黄”的真正目的。最终革命派树立的这套“黄帝”认同符号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促成其“反清”革命的实现。由于革命派所宣扬的“尊黄”带有极大的狭隘性,在完成汉民族意识觉醒之后,革命的知识分子修改其民族理论,扩大“黄帝”始祖的族群脉络,把国内各民族都包含进去,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祖,完成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蜕变。总之,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推翻“满清统治”这一现实目的背后,塑造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民族、国族,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这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张淑娟[10](2010)在《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民族理论的基础是由民族主义对民族现象、民族问题与民族过程的阐述奠定的。本文以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对民族主义的逻辑展开过程的叙述呈现了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民族现象与民族过程的解释和阐发奠定在中国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基础之上。近代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按照主权国家增生和扩展的逻辑实现民族独立,构建民族国家。而这两点正是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民族主义原则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源头,也因为其特殊的关怀成为民族理论的核心。清末民国时期的民族理论始终以民族主义诉求为基本线索。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相适应,民族主义的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民族独立,一是民族建设,二者相辅相成。民族独立是民族建设的前提条件,民族建设是民族独立的必然结果。论文第一章论证了民族主义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基础性作用,第二章“民族自强和振兴的理论”与第三章“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基本策略”说明了民族自立、自强是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必要步骤;第四章“关于民族形成理论及‘中华民族’内涵的确立”以及第五章“民族国家构建的思路”中主要阐述了民族建设问题,其中第四章是理论建构,而在制度安排上的主张和政治实践则由第五章具体展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表明中国既摆脱了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一族一国”的束缚,也克服了中国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族类”观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同时,也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章太炎反满反帝思想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章太炎反满反帝思想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主义话语下孙中山“独立”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内容
    (三)概念的界定
一、种族与国家之间:“种族独立”与“国家独立”观念并存时期(1895—1911)
    (一)种族独立:革命的现实动力
        1.走向革命
        2.“种族独立”的正当性
    (二)国家独立:革命的真实目的
        1.生存竞争学说的影响
        2.“国家独立”的必要性
二、国民与国家之间:“国民独立”与“国家独立”观念并存时期(1912—1914)
    (一)从种族认同到国民认同
        1.提倡“五族共和”
        2.赓续“国民”话语
    (二)“国民国家”观念形成
        1.塑造独立的“国民”
        2.创造独立的“国家”
        3.“国民独立”与“国家独立”的关系
    (三)“国民独立”观念的搁置
        1.“二次革命”的失败
        2.从“国民党”到“革命党”
    (四)《中国存亡问题》中“独立”观念的分析
三、走向国家主义:五四运动影响下的“国家独立”观念时期(1919—1923)
    (一)五四运动的影响
        1.“再造共和”的困境
        2.五四运动的爆发
        3.“反帝”思想的确立?
    (二)“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1.塑造“中华民族”
        2.以“国家独立”为号召
四、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国家独立”与“民族独立”观念并存时期(1924年以后)
    (一)民族主义的裂变
        1.“关余交涉”事件达到高潮
        2.转向苏俄
    (二)话语概念的转变
        1.从“中华民族”到“中国民族”
        2.“反帝”概念的演变
        3.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博弈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章太炎与《民报》
    第一节 章太炎的报刊活动概述
        一、活动综述
        二、报刊思想脉络与分期
    第二节 章太炎在《民报》的主要经历
        一、在《民报》的主要活动
        二、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 《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学术溯源与时代因素
    第一节 章太炎报刊思想的学术溯源
        一、古文经学的影响
        二、西方和日本社会学的影响
        三、佛教唯识学的影响
    第二节 《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清政府的衰落
        二、报业环境:报刊政论的勃兴
    第三节 章太炎与同时代人的思想互动
        一、与邹容的思想互动:坚定了对言论自由的追求
        二、与孙中山的思想互动:以《民报》宣传革命
        三、与民报社同仁的思想互动:革命与治学的并进
第三章 《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报刊功能思想
        一、以报刊宣传革命、引导舆论
        二、以报刊宣传宗教、唤起民德
        三、以报刊宣传国粹、激发种性
        四、以报刊阐发自由、反对禁封
    第二节 报刊业务思想
        一、巧设议题:时效性与公共性的贯通
        二、话语策略:缓和与尖锐相结合
        三、情感基调: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第四章 对《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特点
        一、重视政治与学术的交融
        二、充满批判性与建设性
        三、以宗教文化作为重要手段
    第二节 《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不足之处
        一、重言论轻新闻
        二、文章艰深古奥
    第三节 《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的影响
        一、对报界的影响:跟进与沿袭
        二、对学界的影响:镜鉴与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专着/论文目录
致谢

(3)《民报》中的哲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走进《民报》的哲学世界
    一、《民报》何以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
    二、从思想史到哲学史:《民报》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五、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基本理论
        一、民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
        二、现代性:民族国家起源的动力
        三、西方早期民族国家理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演变
        一、“中国中心”论的舍弃
        二、主权意识的萌发
        三、现代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
        四、变更国体的初步尝试
    第三节 《民报》对民族国家的理论构建
        一、孙中山的民族国家理论
        二、陈天华的民族国家思想
        三、章太炎的民族国家理论
        四、汪精卫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四节 围绕民族国家构建展开的论争
        一、“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
        二、“民主共和”是否可行
    小结
    表1: 《民报》介绍和探讨民族国家问题的主要篇目
第二章 《民报》对革命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古今革命观念的流变
        一、激活古代革命观念
        二、超越古代革命观念
    第二节 《民报》与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完整提出
        一、《民报》中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
        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民报》对革命观念的深入阐释
        一、民族革命的宣传与古代革命观念的继承
        二、区分“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
        三、辨析“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
        四、对“革命”与“道德”关系的阐释
    小结
    表2-1:《民报》介绍和探讨革命问题的主要文章
    表2-2:《民报》介绍中外革命人物和革命场景的图画
第三章 《民报》对民生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生主义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一、民生主义的提出
        二、民生主义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民报》对民生主义的阐扬
        一、对民生主义内涵的阐发
        二、革命派与立宪派围绕民生主义展开的论争
    第三节 《民报》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评介
        二、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评介
        三、关于《资本论》的评介
        四、关于阶级斗争的评介
        五、关于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评介
        六、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评介
    小结
    表3-1:《民报》介绍和探讨民生主义的主要文章
    表3-2:《民报》宣传和译介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第四章 《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观的流变
        一、从“西学中源”说到“师夷长技”说
        二、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
        三、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的并存与互立
    第二节 《民报》取法西学的主张
        一、《民报》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推崇
        二、《民报》对卢梭民权思想的译介
    第三节 《民报》保存国粹的主张及其论争
        一、国粹派的形成及其主张
        二、《民报》对“保存国粹”的阐扬
    小结
    表4-1:《民报》译介西学的主要文章
    表4-2:《民报》宣扬保存国粹的主要文章
第五章 《民报》对历史观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进化观念的多元演进
        一、改良派的渐进进化观
        二、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进化观
    第二节 《民报》中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
        一、以进化言说革命
        二、以“人力”推动进化的进程
    第三节 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一、由接受“物竞天择”向“俱分进化”的转折
        二、俱分进化: 对进化的省思与批判
        三、基于俱分进化论的思想求索及归宿
    小结
    表5: 章太炎在《民报》上阐释俱分进化论的主要文章
第六章 《民报》与章太炎的“真如”本体论
    第一节 章太炎《民报》时期的哲学思想转向
        一、早期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二、向无神论新宗教的转向
    第二节 “真如”本体论的构建
        一、“真如”本体论的构建
        二、立足于“真如”本体的哲学批判
    第三节 “真如”哲学本体论的特征与内在矛盾
        一、高扬主体性原则
        二、“真如”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
    小结
    表6: 章太炎在《民报》上阐释“真如”本体论的主要文章
结语 从《民报》看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
    一、《民报》的哲学探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二、近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密切联系
    三、政治视域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内在张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4)章太炎《尚书》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和创新处与难点
        (一) 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 创新处与难点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风与《尚书》研究
    第一节 经学研究与疑古思潮
        一、考据学式微
        二、公羊学复兴
        三、由疑古文经到疑上古史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尚书》研究
        一、清代《尚书》学研究成果概述
        二、今文学家的《尚书》研究
        三、以出土文献研究《尚书》的新风
第二章 章氏研究《尚书》的目标、原则及着述
    第一节 章氏基本经学思想
        一、“读经有利而无弊”
        二、“专尚古文”
    第二节 章氏探究《尚书》的目标
        一、“通训故”
        二、“言大义”
        三、明史事
    第三节 章氏《尚书》研究的原则
        一、“《书》若无《序》,亦不可解”
        二、“以《尔雅》释《书》”
        三、“《书》以有传”
        四、以“莫高窟《释文》”和《三体石经》治《尚书》
        五、“谨于改字”
    第四节 章氏《尚书》研究的成果缕述
        一、专门研究《尚书》的着述
        二、单篇文章专说《尚书》
第三章 章氏论《尚书序》
    第一节 对《尚书序》若干问题的认识
        一、“《书序》为孔子作”
        二、“《古文尚书》有《序》,《今文尚书》则无《序》”
    第二节 关于《虞夏书序》的记载
        一、对《虞书序》的分析
        二、对《夏书序》的分析
    第三节 对《商书序》《周书序》的探析
        一、对《商书序》的认识
        二、对《周书序》的认识
第四章 章氏补前人解《尚书》之不足
    第一节 补前人解《虞夏书》之不足
    第二节 补前人解《商书》之不足
    第三节 补前人解《周书》之不足
第五章 章氏纠前人解《尚书》之谬误
    第一节 纠前人解《虞夏书》之谬误
    第二节 纠前人解《商书》之谬误
    第三节 纠前人解《周书》之谬误
第六章 章氏《尚书》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尚书》命名和“孔子删《书》”的论述
        一、《尚书》的命名
        二、“孔子删《书》”
    第二节 对“蠃政焚书”和“汉今古文之分”的分析
        一、“嬴政焚书”
        二、“汉今古文之分”
    第三节 对司马迁《史记》引述《尚书》用古文的辨析
        一、《太史公古文尚书说》的成书背景
        二、《太史公古文尚书说》的内容分析
    第四节 对“东晋古文”和“明清人说《尚书》”的探讨
        一、“东晋古文”
        二、“明清人说《尚书》”
第七章 章氏《尚书》研究的局限
    第一节 新出文献与章氏《尚书》研究的不足
        一、章氏轻视以甲骨文治《尚书》
        二、1936年后新出《尚书》类文献述略
    第二节 章氏治《尚书》不足举例
        一、由石经论章氏治《尚书》之不足
        二、由甲骨文论章氏治《尚书》之不足
        三、由清华简论章氏治《尚书》之不足
        四、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5)章太炎的“明史”撰述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 概念厘定
    (二)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三) 章太炎“明史”探究的学术史考辨
    (四) 研究方法及论文架构和创新处与难点
—、殷顽殊未尽,明遗魄凭身——章太炎的明遗情结
    (一) 明末以来的江浙文化与章太炎“排满”
    (二) 章太炎的明遗情结
    (三) 章太炎拏“明史”“排满”
二、钩汲眢沈,字字征实——章太炎“明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章太炎的明人探索
    (二) 章太炎的清开国史考订
三、续修《明史》,体有别裁——章太炎的“明史”编纂
    (一) 章太炎的《明史》补撰
    (二) 章太炎的续修《明史》体例新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道德文化与清末革命志士的价值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道德忧患意识的激发
二、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感召
三、历代杰出英雄人物的影响
四、传统重德文化精神的驱动

(7)晚清(1895-1911)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研究 ——以严复、梁启超、章炳麟为主要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选题意义
        1.选题理由
        2.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1.民国时期研究评述
        2.文革结束前研究评述
        3.文革后研究评述
        4.港台与海外研究评述
        5.结论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选题的研究思路
        2.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1.民族的概念
        2.民族国家的概念
        3.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二、晚清的知识分子
    (一)、知识分子界说
    (二)、士人与晚清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三)、晚清知识分子的特征
三、晚清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的内容
    (一)、国家主权观
        1.国家主权的界说
        2.晚清知识分子的对内主权观
        3.晚清知识分子的对外主权观
    (二)、晚清知识分子的国家政权观
        1.国家政权的一般理论
        2.晚清知识分子的君主立宪观
        3.晚清知识分子的民主共和观
    (三)、民族与国家观
        1.民族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2.排满与大汉族主义
        3.大民族主义
    (四)、国民与国家观
        1.国民与国家关系的一般理论
        2.晚清知识分子的国家至上观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浅析革命派思想的“局限性” ——兼论辛亥革命的“失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革命派与反满、排满
    1.1 革命派代表人物的反满、排满思想
        1.1.1 孙中山的反满、排满思想
        1.1.2 其他革命党人的反满、排满的思想
    1.2 排满思想与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1.2.1 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不同认识
        1.2.2 有关"文明排外"
        1.2.3 革命派对边疆问题的不同看法
    1.3 对反满、排满思想的评
第2章 革命派与民主宪政理论
    2.1 革命派代表人物对民主宪政理论和国民政治素养的理解
        2.1.1 孙中山的有关认识
        2.1.2 章太炎的有关认识
        2.1.3 其他革命党人的有关认识
    2.2 对革命派民主理论素养的评价
第3章 对"革命"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3.1 革命概念的流变
        3.1.1 汉语中"革命"一词的演变
        3.1.2 西方语境下"革命"一词的演变
        3.1.3 近代"革命"一词的演变
    3.2 对辛亥革命作用的再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9)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 "黄帝"与清末民族主义的关系
        (二) "黄帝纪年"的政治文化意义
        (三) "黄帝子孙"称谓的错位及其政治文化意义
        (四) "黄帝"与早期现代化
    三、借鉴与探索
    四、论文结构说明
第一章 "种族"意识的昭苏与晚清"尊黄"思想的出现
    一、民族危机的深重与晚清时期"种族意识"的昭苏
    二、维新派的"保种"意识
    三、革命派的"排满"、"反帝"思想
第二章 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解构
    一、尊"黄帝"为民族始祖
    二、采用"黄帝"纪年
    三、尊"黄帝"为"国民新灵魂"
    四、"中国人种西来说"之困扰
        (一) "中国人种西来说"
        (二) "西来说"与"排满"、"反帝"思想的矛盾
        (三) "西来说"凸显民族艰难创业精神
    五、谒祭黄帝陵及其思想意义
第三章 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的渊源与社会效应
    一、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的渊源
    二、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的社会效应
        (一) 刺激了国人民族自尊和反清意识,为革命作了思想启蒙
        (二) 唤醒了青年学子的"合群意识"
        (三) 推动了国人的革命实践行动
        (四) "尊黄"思想的负面影响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起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及其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影响
    一、民族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一) “文明国家”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
        (二) 西方国际政治体系中的中国及其传统民族观念的嬗变
    二、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
        (一) 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二) 传入的基本内容
        (三)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生成的基本过程
    三、民族主义理论对中国民族理论的影响
        (一) 民族主义理论是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源头
        (二) 民族主义理论是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核心
第二章 民族自强与振兴的理论
    一、在个人与国家之间
    二、维新派为“保国”对国人素质的强调
        (一) 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
        (二)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三、革命派实现“振兴中华”的方法
        (一) 蔡锷的“军国民”思想
        (二) 孙中山“恢复民族地位”的思想
    四、南京国民政府“民族复兴”的思想
        (一) 加强“三民主义”宣传
        (二) 新生活运动
        (三) 国民精神总动员
    五、国家社会党“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主张
    六、战国策派“国命整合”的思路
    七、优生学家“优生救国”的思想
    八、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小结
第三章 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基本策略
    一、对他民族认知的演变
        (一) “他者”理论
        (二) 对他民族感知的演变
        (三) 对帝国主义及其本质的认识
    二、革命派与南京国民政府争取民族解放的方式
        (一) 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思路
        (二)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思想历程
    三、学术界维护民族独立的独特方式
        (一) 史学界的民族形成观
        (二) 对边疆历史与边疆行政的研究
    四、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基本策略
        (一) 中国共产党反帝策略的演变
        (二) 维护民族独立与争取民族解放策略:统一战线思想及应用
    小结
第四章 关于民族形成理论及“中华民族”内涵的确立
    一、“民族”形成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 西方经典“民族”形成理论的中国化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民族”形成理论的中国化
    二、“中华民族”符号的提出与内涵的确立
        (一) “黄帝”的建构
        (二) “中华民族”的提出与内涵的确立
        (三)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符号的接纳
    小结
第五章 关于民族国家构建的理论
    一、对民族国家形成时间及扩展过程的诸多观点
    二、民族国家的整合作用
    三、维新派民族国家构建的思路
        (一) 对少数(满族)民族的态度
        (二) 维新派民族建国思想
    四、革命派民族国家构建的思路
        (一) 对少数民族(满族)态度的演变
        (二) “五族共和”论
        (三) 民族同化论
    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国家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六、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构建思路
        (一) 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利益观念的明晰
        (二) 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构建理论的确立过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章太炎反满反帝思想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主义话语下孙中山“独立”观念研究[D]. 毛必祥.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民报》时期章太炎报刊思想研究[D]. 吴梦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5)
  • [3]《民报》中的哲学世界[D]. 邹俊娟. 武汉大学, 2017(06)
  • [4]章太炎《尚书》研究述论[D]. 余康.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章太炎的“明史”撰述新探[D]. 余康.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道德文化与清末革命志士的价值诉求[J]. 赵炎才. 长江论坛, 2013(04)
  • [7]晚清(1895-1911)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研究 ——以严复、梁启超、章炳麟为主要个案[D]. 蒋龙龙. 山东大学, 2012(02)
  • [8]浅析革命派思想的“局限性” ——兼论辛亥革命的“失败”[D]. 程凯. 吉林大学, 2011(10)
  • [9]晚清革命派“尊黄”思想研究[D]. 唐兰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10]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 张淑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标签:;  ;  ;  ;  ;  

论张太炎的反满反帝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