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

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

一、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枫[1](2020)在《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对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国家组建自然资源部意在从整体上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管理。而国土资源“一张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张图”是通过将多种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在统一空间框架中,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多规划协调和资源统一利用提供支持。而在目前泰州市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矿产地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等。例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地质资料管理规范,致使地质资料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问题频出。因此,本文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符合泰州“一张图”系统管理的地质数据管理规范。通过对土地资料管理规范、土地数据建库规范、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地质档案汇交规范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符合泰州市矿地“一张图”数据特点的管理规范,实现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为其他地方的“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2)建立了矿产地质数据库。在构建的泰州“一张图”矿产地质数据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建库处理。同时,结合泰州市“一张图”建设需求,研究并设计了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的数据库组织模型、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库更新模式和数据库安全备份模式,满足了泰州“一张图”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3)提出了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数据模型。在对矿产地质数据进行数据建库的基础上,结合泰州市“一张图”业务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和土地资源数据统一管理需求,利用职能域方法分析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设计并构建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业务关联数据模型,为泰州市“一张图”系统实现对矿地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基础。(4)结合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泰州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对泰州“一张图”中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框架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Web GIS技术等,开发构建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为泰州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的完善提供支持。论文设计实现的基于“一张图”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矿产地质数据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强了泰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对泰州地区土地的监管和治理,实现了泰州市对本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土地的及时治理和修复,遏制了土地违法乱建、矿产资源违章开发等问题的产生,保障了国家土地相关政策的实行和落实。

孟钰莹[2](2018)在《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专利价值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被认为是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土地、资本或劳动力,成为产生价值的重要源泉。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载体,且是创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各国家、各地区以及各公司的科技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通过专利权的转移来获取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竞争力。然而,专利价值评价作为专利转移的前提条件,对专利的顺利转化以及专利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如何根据专利的特性,对其进行价值评价一直都是学术研究的难题和热点。传统的专利价值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市场法以及收益法,其都注重专利的经济价值,却忽视了专利本身的技术价值和法律价值。后来,考虑到专利价值的不确定性,将用于股市交易价值的实物期权方法引入其中,但存在公式复杂且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建立指标体系克服此片面性,并运用合理的方法,以实现对专利价值的科学评价。首先,对现阶段专利价值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以明确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全面阐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其次,在总结现存专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关于单个专利指标的文献,构建技术、法律以及经济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同时保证全部指标具有实现客观量化的特点。随后,利用粗糙集的重要性概念计算指标的权重,能够避免人工因素的干扰,而利用云模型作为隶属函数,实现定量和定性概念之间的转化,能够有效解决专利价值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将本文的专利价值评价方法在医疗医药领域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以及个人的理解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从而指出不足并提出展望。

李强[3](2018)在《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作为航空技术标准的一大类基础技术标准已被广泛使用,它约占总量的30%40%。而我国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且存在多版本并行使用的情况,所以很难明确其技术特征、技术属性信息及不同版本间关系规格的区别。然而,我国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是基于文档的方式开展管理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太过单一,造成查询困难、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基于现有航空技术标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开展技术标准资源的全面管理,也就是要面向航空技术标准从发布到实施、更新、作废的全过程开展对应的管理工作。论文以“螺纹连接”为代表的航空技术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首选,采用表格数据驱动图形参数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用Excel表格来管理航空螺纹连接标准件的设计参数,通过CATIA中函数公式功能实现模型的约束参数与表格参数的联动,从而生成模型零件族,并制作了航空螺纹连接标准件的二维电子图及三维渲染效果图,介绍了标准文档的管理方式;然后,对航标知识进行了层次化的分类,运用知识数据库管理的模式,对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优化,从而建立了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知识库;最后,对平台的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通过CAD技术、JSP、JavaBean及数据库访问等技术,开发了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标准文档、标准知识及数据同步管理的目标。基于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还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实际应用中航空技术标准相关数据信息的“检索困难、调用不便、直接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可对各行业技术标准的科学管理探索新的途径。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使技术标准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在产品研发中得到准确有效的共享,进而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缩短航空产品的整个开发周期,而且还可以从技术服务方面完善现行的技术标准形成有力依据。

唐亚蕾[4](2018)在《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知识扩散研究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文中提出欧文·潘诺夫斯基是20世纪极富盛誉的艺术史学家,作为现代图像学方法论的奠定者,潘诺夫斯基不仅给艺术史的内容研究注入了重要的方法,而且其学术思想也对其他多种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出艺术史对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学术渗透力。本文以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包含艺术人文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自然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所收录的欧文播诺夫斯基的6040篇施引文献为研究样本,主要通过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和词频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试图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较全面地解析潘诺夫斯基的学术思想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中的知识扩散情况,客观刻画与评价潘诺夫斯基的学术影响力,为进一步深化认识潘诺夫斯基的学术思想及其价值,并为进一步推动艺术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潘诺夫斯基施引文献的学科分析,潘诺夫斯基主要施引作者及其二次影响力的分析,以及潘诺夫斯基主要共被引作者分析等研究维度,具体呈现了潘氏学术思想在国际学术界的知识扩散图景。研究发现潘氏学术思想首要是在美术、建筑学、音乐、戏剧、广播电视和舞蹈等艺术门类研究方向中扩散,其次在文学、历史和哲学等9个人文学科研究方向中扩散,再次在语言学、信息与图书馆科学和心理学等24个社会科学研究方向中扩散,最后扩散到了计算机科学、精神病学和地理学等47个自然科学研究方向中。潘氏的施引作者主要来自艺术史领域,此外在社会学、文学、历史、科学哲学史和信息与图书馆科学、人类学等学科中也有多次引用潘氏论着的学者。潘氏的共被引作者主要是艺术史学者和西方古代学者、诗人、艺术家,此外也包括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米歇尔·福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等多学科领域的现当代着名学者。本文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重要数据节点展开了进一步的量化与质性研究,包括潘氏对计算机科学、信息与图书馆科学和精神病学等研究方向的具体学术影响,潘氏对布尔迪厄的具体学术影响,潘氏与福柯的具体学术关联等。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在国际学界的知识扩散持久、广泛且影响深远,不仅为艺术史研究者深入解读图像的深层文化含义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整个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藏。潘诺夫斯基在国际学界的知识影响力,说明艺术史研究成果对诸多学科具有启示性、渗透力,同时说明艺术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合作是当代艺术史研究发展的重要特征。

姜守传[5](2016)在《基于LabVIEW的球团虚拟生产线的研究和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球团是钢铁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球团的生产过程现阶段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过度依赖人工控制的问题。科研工作者对球团生产的自动化改造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实际操作中受限于时间与空间等因素,无法随时对球团现场进行研究。同时盲目的对生产线进行控制策略的改造会对生产线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损坏设备。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软件开发为主的虚拟生产线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本文中所述的球团虚拟生产线采用三维动画形式还原现场,同时系统内置的信号发生器可模拟现场的扰动,使系统更加逼近实际现场,可为科研人员提供现场实物的虚拟模型。使用者可利用此系统进行球团控制的理论研究,也可为学生提供扩展性与开放性实验环境,同时对实际生产线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链篦机料层厚度与机速的控制问题进行总结。在原有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结合的方法,解决链篦机段的控制问题。2、结合LabVIEW的工业应用模块以及三维建模技术,在B/S模式建立球团的虚拟生产线。在该虚拟生产线下设置了五个模块:用户信息模块,虚拟生产模块,程序接口模块,在线帮助模块,报表生成模块统。用户信息模块可完成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虚拟生产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该模块下,采用三维动画形式模拟球团现场的设备,并通过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在系统中设置不同的扰动和激励信号。程序接口模块为用户的程序输入提供媒介,报表生成模块可完成在线的报表制作与提交等功能。3、利用球团虚拟生产线,进行理论的研究。分别选取CMAC与FCMAC算法作为前馈控制器,对链篦机的机速与料层厚度进行在线控制仿真,并对两种不同算法下产生的料层厚度和机速的控制效果进行讨论,对进一步实际生产线的设计做出指导。

刘艺[6](2015)在《IETM中过程数据模块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是持续采办与全寿命保障战略(CALS)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以其可集成不同的数据来源和良好的交互功能等优势,逐渐成为技术人员进行装备保障和维修的重要工具。IETM不仅极大了提高了装备故障隔离效率、故障维修的准确率、技术资料的管理效益,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装备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不断提高,人们对IETM的研究不断加深,对过程数据模块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过程数据模块与装备的维修操作联系紧密,IETM的核心交互性只能由过程数据模块体现,描述性、程序性等其他模块都无法体现其交互性能,过程数据模块可以把多个数据模块以顺序、选择或循环方式组织起来,适用于描述类、程序类和故障类数据模块。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综合目前IETM技术中的过程数据模块信息,对现有装备中过程数据模块内容和功能进行研究;依据S1000D标准,结合我国装备的实际情况,建立本课题需要的过程数据模块Schema模型;设计实现了IETM中过程数据模块基本功能,包括逻辑引擎设计实现、数据模块生成、浏览和交互式图形等功能的实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数据模块需求分析。现有的技术资料主要来源于民机和军用飞机的维修手册、故障手册、技术说明书等,以纸质或PDF格式存在的,不同的数据模块有时会混在一起,没有条理性,因此本文先对这些技术资料中关于过程数据模块所需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2)建立过程数据模块Schema。根据S1000D标准,结合我国的GJB6600,依据实际装备中的系统划分和数据模块的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XML描述,构建过程数据模块Schema模型。(3)存储和显示过程数据信息。利用原生XML数据库技术存储数据模块信息,利用CSS和XSL技术来进行页面布局,显示数据信息,Ajax技术实现页面的局部刷新功能。(4)过程数据模块交互功能研究。以某装备发动机液压系统为例,实现过程数据模块信息描述、对话框显示和参考其它模块的操作,实现模块的编辑、查询等交互功能。(5)设计开发IETM过程数据模块功能系统,对数据模块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显示,并实现CGM图形技术、数据信息的存储,以及数据模块生成、浏览等基本功能。

桂照斌[7](2015)在《基于Qt/E的加气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加气机管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据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本课题研究的加气机管理控制系统将嵌入式技术与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紧密结合,采用基于ARM11控制器的“核心板”+“扩展板”的硬件架构体系。运用Qt/E平台下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和Linux驱动程序开发技术来实现系统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设计,课题从操作界面、数据库系统、业务逻辑和系统调试等多个模块实现了应用软件设计,同时详细的介绍了LCM显示模块等驱动设计方法,并通过多组测试用例来对系统的硬件结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进行可靠性测试。同时,本课题还深入研究了加气机的流量计量系统,提出了“双流量计”计量的设计方案,运用PID控制方法对流量计的幅值进行控制,并实现了基于Modbus协议的流量计通信设计。本课题设计出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加气机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基于PID控制的流量计幅值控制算法为此后流量计的自主化设计提供给了理论基础。论文的最后提出了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姚丽萍[8](2014)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基于Java/CORBA的Web数据库访问方案》文中指出医院是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落实与贯彻的关键环节,其服务的效率以及水平直接决定与影响着公众的满意程度,需要医院能够引进先进的Java/CORBA技术建立起高效完善的Web数据库访问方案。文章基于这种背景,介绍了Java/CORBA技术,介绍了基于Java/CORBA的Web数据库访问方案的基本设计,最后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简介,希望能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提供帮助。

卢森微[9](2014)在《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电站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电站不仅是保证船舶顺利航行和船舶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也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它在保证给最恶劣的海洋环境下船舶负载连续供电的同时,也要保证工况多变情况下维持较高的供电品质。因此,除了提高现代船舶电站设备性能之外,还应该提高船舶电气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与素质。但是,传统的各类电站培训系统与实际电站系统差别很大,且需大量投资、受场地影响、存在污染环境、维修保养困难、某些训练项目具有很高危险性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也不可能为满足培训要求,使电站设备停止运行或制造事故来训练学员。本课题依托于江苏镇江船艇学院电站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项目,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有经济性好、交互功能好、安全性高、可视化效果好和训练效率高等优点的船舶仿真训练系统研究的任务。以该实际船舶电站为研究背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船舶电站仿真训练系统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的研究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的相关究现状,并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2.主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深入分析其技术特征,引出与其它仿真技术的区别,通过对实现船舶仿真训练系统的一些主要工具进行比较,得出实现本课题的建模工具和虚拟现实开发工具。3.对船舶电站的组成结构、运行特点、运行要求进行分析,然后建立船舶电站主要电气设备柴油原动机、原动机调速器、调节励磁电压的励磁系统、同步发电机、蓄电池和负载的数学模型,并对同步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4.分析船舶电站设备的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和建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导出后缀名为.nmo三维模型。5.把建立好的三维模型导入Virtools平台下,对场景进行一系列修改之后,在该平台下用鼠标拖拽Building Block/Category/Behavior Name下的漫游控制BB模块进入Schematic脚本编辑区,根据控制逻辑连接起来,并对电站设备的碰撞检测进行设置,实现用键盘和鼠标控制电站环境的漫游。6.先对该仿真训练系统进行分析,创建以Virtools为平台基础船舶电站设备的交互脚本程序,然后以SQL Server2000为基础,建立船舶电站及其相应设备信息数据库数据为桥梁通过ODBC程序驱动数据库,实现Virtools和数据库平台间数据共享和交互,并在MFC开发环境下编写读写数据库的应用程序,以实现数据库与MFC的交互。最后,得到以数据访问为基础的教师机控制学生机的船舶电站仿真训练系统。

甄云恒[10](2013)在《基站告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地飞速发展,对移动运营商网络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整个移动网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基站系统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及时有效地监控基站系统的告警,保证基站系统地正常运行是移动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课题组2011年开发的“移动网络综合告警管理系统”是针对BTS设备产生的告警进行监控,随着3G网络的扩展及BSC设备监控的需求,对2G网络的BSC设备及3G网络的RNC设备的告警监控也迫在眉睫。本文基于移动公司BSC设备和RNC设备,对它们的告警进行实时监控,供设备监控和维护人员及时发现设备告警,以提高移动网络的可靠性。整个告警监控系统由BSC监控模块、RNC监控模块、停站通知模块和闪断分析模块等组成。BSC监控模块主要解决后台采集周期为2Mins的问题,采用多线程技术,使得告警采集过程由串行变为并行,同时告警解析及比对采用内存变量处理技术,克服了数据库查询慢的缺点;RNC监控模块通过设置告警过滤规则,快速、准确地呈现RNC设备的告警信息,以解决RNC告警种类多、数量大的问题;停站通知模块由基于Windows平台的停站通知处理程序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客户端程序组成,两者间的通信格式为JSON;最后,论文针对告警信息中的闪断做了初步分析,给出了造成停站的告警关联性依据,为停站预测规则做初步探讨。论文所实现的告警监控系统在某市移动公司中已运行6个月,BSC告警的采集周期为1Min,告警量2万条/天,RNC告警量1万条/天;停站通知模块能够在3Mins内将停站信息发送到监控和维护人员的手机;基于闪断故障的告警关联性作了初步分析,为今后的停站预警打下了基础。

二、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张图”管理现状研究
        1.2.2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引用技术标准规范
        1.4.1 档案管理类参考依据
        1.4.2 地质类参考依据
        1.4.3 数据建库参考依据
        1.4.4 信息化参考依据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一张图”管理的内涵
    2.2 泰州市矿、地信息管理平台分析
        2.2.1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管理模式分析
        2.2.2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特点
        2.2.3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特点
    2.3 平台相关技术和方法
        2.3.1 Web GIS技术
        2.3.2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现状分析与数据管理
    3.1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现状分析
        3.1.1 泰州市土地管理现状
        3.1.2 泰州市矿产地质管理现状
        3.1.3 存在问题分析
    3.2 “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规范
        3.2.1 数字化资料的组织命名规范
        3.2.2 地质资料着录标准
        3.2.3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3.2.4 地质资料汇交规则
    3.3 矿产地质数据库组织研究
        3.3.1 地质数据组织模型
        3.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3.3.3 数据库更新模式
        3.3.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3.4 “一张图”矿地业务数据关联
        3.4.1 “一张图”矿地业务分析
        3.4.2 矿地业务数据关联分析
        3.4.3 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4.1 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4.1.1 泰州市“一张图”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4.1.2 矿产地质业务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4.1.3 矿产地质资料管理需求分析
    4.2 矿产地质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架构
        4.2.3 “一张图”矿产地质业务管理总体设计
    4.3 矿产地质系统功能设计
        4.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2 地质灾害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台实现与验证
    5.1 平台建库流程
        5.1.1 数据库建库思路
        5.1.2 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5.2 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5.3 平台功能实现
        5.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的实现
        5.3.2 地质灾害管理功能的实现
        5.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专利价值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专利价值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专利价值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专利价值评价的基本问题研究
    2.1 专利的概念及分类
    2.2 专利价值
        2.2.1 专利价值
        2.2.2 专利价值特性
    2.3 专利价值评价
        2.3.1 专利价值的评价对象
        2.3.2 专利价值评价特点
    2.4 专利价值评价方法
        2.4.1 成本法
        2.4.2 市场法
        2.4.3 收益法
        2.4.4 实物期权法
第3章 专利价值的评价指标
    3.1 现专利分析指标类型
        3.1.1 OECD专利指标
        3.1.2 CHI专利指标
        3.1.3 Ernst专利指标
        3.1.4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指标
    3.2 现专利指标存在的问题及选取原则
        3.2.1 现专利指标存在的问题
        3.2.2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 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
        3.3.1 技术因素
        3.3.2 法律因素
        3.3.3 经济因素
第4章 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
    4.1 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的介绍
        4.1.1 综合评价方法的过程
        4.1.2 用于专利价值评价的适用性
    4.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权重确定
        4.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概述
        4.2.2 粗糙集基本概念
        4.2.3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权重计算
    4.3 云模型的生成
        4.3.1 云模型基本介绍
        4.3.2 正态云发生器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待估对象的选取
    5.2 数据的收集
    5.3 实证分析
        5.3.1 指标的独立性分析
        5.3.2 权重的确定
        5.3.3 各指标云模型的形成
        5.3.4 验证集专利的价值评价
    5.4 结果分析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标准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技术标准数据管理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新见解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中新见解
    1.4 论文的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系统设计
    2.1 平台需求分析及要达到的目标
    2.2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的归类及服务模式分析
    2.3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的系统功能和体系结构
    2.4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系统实现结构
        2.4.1 C/S结构
        2.4.2 B/S结构
    2.5 开发工具的选择
        2.5.1 VB(VisualBasic)
        2.5.2 VC/C++
        2.5.3 Java编程工具
    2.6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2.7 本章小结
3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数据的管理
    3.1 尺寸数据的管理方式
    3.2 二维结构图的管理
        3.2.1 二维结构图的管理方式
        3.2.2 二维图片的制作
    3.3 三维模型数据的制作和管理
        3.3.1 建模工具的选择
        3.3.2 航空螺纹连接件的三维建模和管理方法
        3.3.3 航空螺纹连接标准件三维图片数据的制作
    3.4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文档的管理方式
    3.5 本章小结
4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知识的描述与管理
    4.1 知识的基本理论概念
        4.1.1 知识的含义
        4.1.2 知识的分类
        4.1.3 知识、信息及数据的关系
        4.1.4 知识管理与技术标准信息服务
    4.2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知识
        4.2.1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知识的特点
        4.2.2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知识优化处理
        4.2.3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知识结构组成
    4.3 知识管理数据库设计
        4.3.1 概念结构设计
        4.3.2 逻辑结构设计
        4.3.3 物理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的实现
    5.1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1.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5.1.2 文档管理模块设计
        5.1.3 知识库管理模块设计
        5.1.4 标准件库管理模块设计
    5.2 平台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
        5.2.1 平台开发环境
        5.2.2 平台运行环境
    5.3 Oracle数据库的连接
    5.4 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5.4.1 登录模块的实现
        5.4.2 文件管理模块的实现
        5.4.3 知识库管理模块的实现
        5.4.4 标准件库管理模块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知识产权
致谢
附录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清单

(4)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知识扩散研究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知识扩散总体状态分析
    第一节 知识扩散时间分析
    第二节 学术扩散地区分析
    第三节 知识扩散领域分析
第二章 知识扩散广度——潘诺夫斯基施引文献学科分析
    第一节 扩散学科总体分布情况
    第二节 学科演化情况
        一、1960-1979年学科分布情况
        二、1980-1999年学科分布情况
        三、2000-2016年学科分布情况
    第三节 对代表性学科的具体影响
        一、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在计算机科学、信息与图书馆科学中的扩散
        二、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在精神病学中的知识扩散
第三章 知识扩散深度——潘诺夫斯基主要施引作者分析
    第一节 潘诺夫斯基主要施引作者及其二次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潘诺夫斯基主要施引作者演变情况
        一、1960-1979年主要施引作者分析
        二、1980-1999年主要施引作者分析
        三、2000-2016年主要施引作者分析
    第三节 代表性施引作者研究——潘诺夫斯基对布尔迪厄的影响
        一、布尔迪厄高被引施引文献分析
        二、总结:潘诺夫斯基对布尔迪厄的影响
第四章 知识扩散高度——潘诺夫斯基主要亲缘作者分析
    第一节 潘诺夫斯基主要亲缘作者分析
    第二节 潘诺夫斯基亲缘作者演变过程
        一、1960-1979年潘诺夫斯基亲缘作者分析
        二、1980-1999年潘诺夫斯基亲缘作者分析
        三、2000-2016年潘诺夫斯基亲缘作者分析
    第三节 代表性亲缘作者研究——潘诺夫斯基与福柯的共同影响
        一、潘诺夫斯基与福柯高影响力同施引文献分析
        二、对高影响力施引文献的总结
第五章 对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知识扩散的思考
    第一节 对潘诺夫斯基学术影响的客观评价
    第二节 对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及其价值的再思考
        一、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适用性的思考
        二、对潘诺夫斯基的先验主义的思考
    第三节 对进一步提高艺术史研究跨学科辐射力的探索
        一、扎实而严谨的史料研究是提高艺术史跨学科辐射力的基础
        二、建构艺术史的理论基点是提高跨学科辐射力的基石
        三、与其他学科广泛合作是提高艺术史跨学科辐射力的必然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LabVIEW的球团虚拟生产线的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球团生产简介
    1.2 虚拟生产线简介
        1.2.1 虚拟生产线研究现状
        1.2.2 虚拟生产线的开发软件
    1.3 选题背景
    1.4 本文主要工作
2 链篦机—回转窑法简介及过程分析
    2.1 球团生产工艺简介
        2.1.1 造球段
        2.1.2 链篦机段
        2.1.3 回转窑段
        2.1.4 环冷机段
    2.2 球团生产过程分析
        2.2.1 链篦机段分析
        2.2.2 温度场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球团虚拟生产线的体系
    3.1 系统体系的选取
        3.1.1 B/S与C/S简介
        3.1.2 B/S与C/S的比较
    3.2 LabVIEW的数据交互
    3.3 LabVIEW的Web发布
    3.4 系统层次结构
4 球团虚拟生产线的设计
    4.1 信息管理模块
        4.1.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4.1.2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4.1.3 用户注册模块
    4.2 虚拟生产线模块
        4.2.1 整体布局
        4.2.2 配料及造球段
        4.2.3 链篦机机速段
        4.2.4 温度场
    4.3 程序接口模块
        4.3.1 LabVIEW与MATLAB的接口设计
        4.3.2 LabVIEW与PLC的接口设计
    4.4 在线帮助模块
    4.5 报表生成模块
    4.6 虚拟生产线的网络发布
5 链篦机段的控制仿真
    5.1 算法描述
        5.1.1 CMAC算法简介
        5.1.2 FCMAC算法简介
    5.2 以CMAC算法进行控制仿真
    5.3 系统的仿真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IETM中过程数据模块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IETM的产生及发展
        1.3.1 IETM的产生
        1.3.2 国内外IETM技术标准的研究
        1.3.3 IETM的发展趋势
        1.3.4 过程数据模块的发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过程数据模块研究
    2.1 数据模块的概述
        2.1.1 数据模块模型
        2.1.2 数据模块的编码
    2.2 过程数据模块的概述
        2.2.1 过程数据模块基本概念
        2.2.2 过程数据模块信息对象
    2.3 过程数据模块Schema节点
        2.3.1 过程数据模块介绍
        2.3.2 变量声明节点
        2.3.3 执行顺序节点
    2.4 建立过程数据模块Schema模型
        2.4.1 过程数据模块文档描述语言
        2.4.2 建立过程数据模型
        2.4.3 Schema模型部分代码
        2.4.4 过程数据模块举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程数据模块关键技术研究
    3.1 状态机
        3.1.1 状态机原理
        3.1.2 逻辑引擎功能
    3.2 XML文档弹性生成技术
    3.3 原生XML数据库存储技术
    3.4 CSS和XSL页面显示技术
    3.5 Ajax页面局部刷新技术
    3.6 CGM图形技术
        3.6.1 ICN编码
        3.6.2 CGM图形技术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型装备过程数据模块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IETM系统需求分析
    4.2 系统总体架构
        4.2.1 系统架构
        4.2.2 系统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4.3 功能设计
        4.3.1 逻辑引擎功能设计
        4.3.2 数据信息显示功能设计
        4.3.3 CGM图形工作设计
    4.4 系统的功能实现
        4.4.1 逻辑引擎功能实现
        4.4.2 过程数据模块的生成
        4.4.3 CGM图形显示
        4.4.4 浏览功能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1 过程数据模块XML文档

(7)基于Qt/E的加气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内容和研究目标
    1.4 课题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相关技术概述
    2.1 系统开发流程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1 CNG加气机的基本结构与加气流程
        2.2.2 CNG加气机的参数与技术要求
        2.2.3 系统的功能需求
    2.3 系统架构设计与分析
        2.3.1 系统总体架构分析
        2.3.2 系统硬件平台概述
        2.3.3 系统软件平台概述
    2.4 嵌入式开发技术
        2.4.1 嵌入式图形界面系统
        2.4.2 嵌入式数据库系统
第三章 系统硬件与驱动程序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1 系统硬件核心板设计概述
        3.1.2 系统硬件扩展板设计概述
    3.2 系统驱动程序组成与设计
        3.2.1 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原理
        3.2.2 系统驱动程序组成与设计
    3.3 硬件和驱动程序测试成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1 设计框架与开发环境
        4.1.1 应用软件设计框架
        4.1.2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4.2 操作界面设计与实现
        4.2.1 主界面设计与实现
        4.2.2 加气模块设计与实现
        4.2.3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4.2.4 数据查询模块的界面设计
        4.2.5 功能调试模块界面设计
    4.3 调试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系统调试模块设计原理
        4.3.2 应用—驱动模型的实现
        4.3.3 调试模块成果展示
    4.4 业务逻辑设计与实现
        4.4.1 初始化模块
        4.4.2 主循环模块
        4.4.3 累加模块
        4.4.4 关机模块
    4.5 虚拟键盘的设计与实现
        4.5.1 系统虚拟键盘的设计
        4.5.2 系统虚拟键盘实现
    4.6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7 数据库访问模块设计与实现
        4.7.1 数据库模块设计
        4.7.2 数据库模块实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流体计量系统研究
    5.1 系统流体计量系统概述
    5.2 基于PID控制的流量管幅值控制研究
        5.2.1 科里奥利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5.2.2 科里奥利流量计基本结构
        5.2.3. 流量管自激振动系统研究
        5.2.4. 流量管幅值控制方法研究
        5.2.5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5.3 基于Modbus协议的流量计通信设计
        5.3.1 Modbus通信协议概述
        5.3.2 基于ModBus的流量计流量测量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课题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基于Java/CORBA的Web数据库访问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Java/CORBA技术
2 基于CORBA的Web访问数据库机制
3 基于CORBA的Web访问数据库的实现方法
4 结束语

(9)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电站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组织结构
第2章 虚拟现实技术
    2.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技术特征
        2.1.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2.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2.1.3 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仿真技术的区别
    2.2 工具选择
        2.2.1 建模工具的选择
        2.2.2 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平台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船舶电站系统概述及其主要电气设备的数学模型
    3.1 船舶电站概述
        3.1.1 船舶电站系统组成
        3.1.2 船舶电站系统的运行特点
        3.1.3 船舶电站系统的运行要求
    3.2 主要电气设备数学模型
        3.2.1 主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3.2.2 应急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3.2.3 蓄电池组数学模型
        3.2.4 负载数学模型
    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船舶电站设备三维模型的建立
    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数据采集
        4.1.2 三维建模
        4.1.3 模型优化
        4.1.4 添加材质和贴图
        4.1.5 模型的渲染
    4.2 导出电站三维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舶电站虚拟漫游系统的实现
    5.1 虚拟漫游的实现
        5.1.1 导入 3d 模型
        5.1.2 场景的修改
        5.1.3 碰撞检测技术
        5.1.4 Virtools 编程
    5.2 键盘和鼠标实现漫游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船舶电站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实现
    6.1 系统概述
    6.2 系统功能
        6.2.1 训练目标分析
        6.2.2 功能培训内容
    6.3 Virtools 平台下的交互实现
    6.4 数据库的设计
        6.4.1 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 介绍
        6.4.2 仿真训练系统涉及的数据
        6.4.3 数据库数据模型选择
        6.4.4 数据库结构设计
        6.4.5 数据库二维表之间对应关系
    6.5 基于数据库平台间的交互
        6.5.1 Virtools 与数据库交互实现
        6.5.2 MFC 与数据库的交互实现
    6.6 教师机和学员机的实现
        6.6.1 教师机
        6.6.2 学员机
    6.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基站告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GSM系统体系结构
        2.1.1 GSM系统整体结构
        2.1.2 基站子系统简介
    2.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挖掘的应用
        2.2.1 Microsoft关联规则算法
        2.2.2 Microsoft时序算法
        2.2.3 Microsoft Office Excel挖掘工具
3 基站告警监控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业务需求分析
        3.1.2 基站告警监控系统性能指标
    3.2 总体设计
        3.2.1 设计思路
        3.2.2 系统分析
        3.2.3 停站自动通知分析
        3.2.4 总体设计方案
    3.3 BSC告警管理设计
        3.3.1 后台采集
        3.3.2 数据库设计
    3.4 RNC告警管理设计
        3.4.1 方案设计
        3.4.2 数据库设计
        3.4.3 RNC告警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3.5 停站通知模块设计
        3.5.1 停站通知模块结构
        3.5.2 通信协议和格式
        3.5.3 Android服务端模块
        3.5.4 Android客户端模块
4 基站告警监控系统实现
    4.1 BSC告警管理实现
        4.1.1 后台采集
        4.1.2 实时告警查询
    4.2 RNC告警管理实现
        4.2.1 实时告警信息查询
        4.2.2 停站告警信息查询
        4.2.3 实时告警报表统计
    4.3 停站通知模块实现
        4.3.1 Android服务端模块实现
        4.3.2 Android客户端模块实现
    4.4 系统测试与运行
5 BTS闪断告警分析与研究
    5.1 数据收集和选择
    5.2 闪断分析
    5.3 闪断处理的一些优化方法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D]. 吴雪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专利价值综合评价[D]. 孟钰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12)
  • [3]航空螺纹连接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设计[D]. 李强. 西安工业大学, 2018(01)
  • [4]潘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知识扩散研究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D]. 唐亚蕾.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5]基于LabVIEW的球团虚拟生产线的研究和设计[D]. 姜守传. 辽宁科技大学, 2016(07)
  • [6]IETM中过程数据模块的研究与实现[D]. 刘艺. 南昌航空大学, 2015(06)
  • [7]基于Qt/E的加气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D]. 桂照斌.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8]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基于Java/CORBA的Web数据库访问方案[J]. 姚丽萍. 硅谷, 2014(16)
  • [9]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电站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D]. 卢森微. 江苏科技大学, 2014(03)
  • [10]基站告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甄云恒.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Authorware中的数据库引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