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春季管理措施

枇杷春季管理措施

一、枇杷春季管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汪末根,潘兰贵,刘灵敏,江雪芳,章秀梅[1](2021)在《枇杷木虱在千岛湖库区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于2015—2020年对千岛湖库区枇杷木虱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虫发生程度与气候、枇杷品种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枇杷木虱在千岛湖库区年发生5~6代,发生高峰期为4月上中旬和11月上中旬;1月、2月、12月的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降水量与枇杷木虱的发生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白肉枇杷品种软条白沙上该虫发生程度重于红肉品种大红袍和夹脚上的发生程度;枇杷与梨混栽果园及栽培管理粗放的果园为害重。建议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实现该虫的可持续控制。

张俞[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吴清林[3](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卢雯韬[4](2020)在《重庆主城区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及其优化》文中提出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国在乡村地区大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村民集中居住,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乡村振兴等政策强调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植物景观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建设中,植物景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建设上存在诸如与周边城市趋同等等问题,且目前关于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规划建设和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重庆主城区5个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为样本,分实地调查研究和景观评价两部分内容展开。首先,运用实地调查法调查社区植物景观各类数据对其种类构成、风格、类型、功能、管护和满意度等进行总结,进一步认知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基于认知并结合内容分析大量居住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并对5个调查对象进行评价。基于调查与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和设计策略,旨在为今后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建设和改造提供一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后得到植物种类共142种,隶属69科、127属。其中,草本植物种类最丰富;47.18%的物种集中分布于禾本科、蔷薇科、豆科等10科;乡土植物有103种,占比为72.5%,应用较充分;以常绿植物为主,常绿与落叶之比约为3:1;观花、观叶植物种数较为多样,观果类植物种数较为单一。与重庆主城区城市居住区数据相比,新型农村社区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乡土植物运用较充分,在极常使用植物种类上重合率较高。(2)植物景观类型丰富,根据功能可划分为生产型、美化型、防护型、综合型4种类型,其中美化型在社区中运用最多,但此类型植物景观模仿城市痕迹明显,缺乏特色。道路、公共绿地植物景观也存在模仿城市倾向,宅旁绿地较具有乡土特色。整体来看,植物景观风格偏向规则精细风格,失去了乡村地域植被原有的自然野趣感。植物景观功能复合性较强,以生产功能为主,美化和防护功能较为次要。(3)植物景观管护水平较差,且社区精细养护型植物景观的使用,导致管护成本增加。原有植物景观破败后被居民开垦种植的现象常见。居民普遍较不满意目前所在社区的植物景观建设成果,居民更看重观赏性与生产性并存的植物景观,偏好种类繁多的美观植物配置,且参与植物景观管护的意愿较强。(4)从美学功能、生态功能、人文特色以及建管成本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办法,包含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层。准则层权重排序为:建管成本>人文特色>美学功能>生态功能。指标层中权重靠前的6个指标依次是乡土植物比例、归属感、群落稳定性、绿地率、环境协调性和居民参与程度,是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综合质量的关键点。对5个调查社区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后,等级属于“良好”的有2个;等级属于“及格”的有2个;等级属于“较差”的有1个。整体来看,水平中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综合调研和评价结果对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丰富植物种类;打造自然、田园、乡土的植物景观风格;依托村庄资源与产业发展营造特色;提升各类绿地植物景观配置合理性;充分运用原场地植物资源;适当引入“公共菜园”模式提高居民参与程度等。并制定具体设计策略,在设计时首先依据村庄环境及资源建立自然乡土的基调风格,其次依据社区各地块功能不同有侧重的打造植物景观,最后推荐可粗养护的、生产性与观赏性并存的植物种类以及配置模式。

李璐[5](2020)在《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杭州农村发展处于新时代下的全面升级阶段,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如何提升乡村植物景观美感度,延续乡村文化形成差异化景观,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植物景观,是当前进行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3个传统型、3个现代型行政村下的13个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计算各村内各植物景观类型的三维绿量、绿色贡献率、绿量贡献率等植物景观指数,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重要值等植物特征指数,结合典型样地测绘,总结归纳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不同乡村类型乡村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不同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杭州乡村特色景观风貌延续和保护、乡村公共游憩绿地的植物景观建设及更新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1)各村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围村景观和生产景观,并以此为生态基底,结合村内特色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乡村面貌。但不管是传统型乡村的景观更新再生,还是现代型乡村的改建新增,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效仿城市景观设计手法,景观的地域性和人文性特征逐渐弱化的现象。(2)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特点总结:生产用地教育互动、多彩生态;村口绿地主题鲜明、色彩丰富;庭院绿地花果飘香、绿意盎然;公共游憩绿地底蕴深厚、开放和谐;水岸绿地竹林丛生、野趣自然;道路绿地树大荫浓、乡韵浓厚。(3)植物景观从早期的遮阴避阳、环境保护的功能,转变为生态防护、村貌提升、空间营造及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整体呈现出“由单一型功能向复合型功能转变”的变化趋势。二、不同乡村类型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1)两种乡村类型绿色贡献率最高的前两种植物景观类型均为公共游憩绿地和道路绿地。庭院绿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度最高。两种乡村类型植物景观中乔木的占比下降,村内植物景观整体趋向于灌木化、小型化,在村口绿地、庭院绿地中表现得更明显。(2)两种乡村类型景观观赏型植物种类占比均为最高。在传统型庭院绿地中经济食用型植物种类占比较现代型更高。传统型乡村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功能占比趋向于风水文化型植物种类占比>生态防护型,现代型乡村则相反,趋向于生态防护型植物种类占比>风水文化型。(3)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在延续传统型乡村以果树、乡土树种为主的植物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中下层观花观叶植物,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更多样化、城市化。在公共游憩绿地中表现尤为明显。(4)水岸绿地、公共游憩绿地是传统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道路绿地是现代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三、两种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1)3个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种类共计61科108属138种,3个现代型乡村为64科110属143种。其中红豆杉科、胡桃科、松科等植物并未用在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中。(2)现代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内乔、灌数量比为1:100,低于传统型3:100。在现代型乡村乔木层中落叶树种比例大于常绿比例,但总体来说,两种类型的乡村均呈现常绿树种数量大于落叶树种数量的趋势。(3)杜鹃、红叶石楠、茶梅、南天竹、红花檵木、鸡爪槭、紫薇、桂花、樟、榉树、银杏等11种主要优势植物在两种类型的乡村中稳定出现,银杏、榉树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显着上升,桂花、南天竹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上升,茶梅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下降。(4)传统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人均绿地面积为4.2m2,现代型乡村为8.09m2,从传统型到现代型乡村,人均绿地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植物体量上趋于小型化;灌木数量的高占比特征在现代型乡村中表现更为明显。(5)与现代型相比,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更具有文化性,美丽乡村建设大多以提高绿化率、村落风貌提升为导向,一味效仿城市绿化模式以及缺乏地方文化挖掘深度,是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特征变化的主导因素。

谭代军[6](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机理与生产力提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经济林是治理生态环境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方式。探究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机理,提出改善经济林生产力的关键技术并示范,对石漠化地区经济林生产力的恢复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演化、人地关系、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经济林生态适应性、土壤养分供应、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和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文献追踪、统计调查、实验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于20162017进行经济林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核桃(Juglns regia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4种特色经济林为研究对象,探究衰退经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量状况和林分光合生理特征,采取措施改善经济林生长环境并提高其生产力。主要结论有:1.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的重要因素。从综合评价结果权重得出: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土壤全磷、速效钾、pH、容重是刺梨衰退的限制性因素;土壤容重、全氮、全钾是核桃衰退的限制性因素。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土壤全磷、速效钾、容重是花椒衰退的限制性因素;土壤全钾、有效磷、容重是枇杷衰退的限制性因素。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地上生物量可反应出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叶片功能性状是影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重要指标之一,净光合速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其中,叶面积、比叶面积大小对撒拉溪和花江衰退特色经济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干物质积累有直接影响。此外,光合作用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3.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的主要问题,本文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潜在-轻度撒拉溪石漠化地区,刺梨、核桃选择生草栽培、林间套种技术为主,土壤施肥、密林疏伐及修枝整形技术相结合;中度-强度花江石漠化地区,关键技术选择修枝整形为主,林间套种、生草栽培、土壤施肥技术相结合。4.从技术示范验证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衰退特色经济林光合作明显增强,生产力与经济效益得到显着提升,形成了一种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立体式、多层次复合经营发展的模式。撒拉溪示范点刺梨、核桃光合速率分别从3.83、4.88μmol·m-2·s-1提升至7.13、8.11μmol·m-2·s-1。花江示范点花椒、枇杷光合速率分别从7.11、8.97μmol·m-2·s-1提升至10.85、15.65μmol·m-2·s-1,单株产量分别上升49.93%、27.38%。

尹丽文[7](2019)在《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绿地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蝶类是最易受城市化影响的群体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重要的保护类群。如何通过植物景观营建蝶类栖息地环境及保护和吸引蝶类物种,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构建中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和蝶类物种资源与群落多样性的调查,研究了植物景观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为蝶类栖息地的营建提出有效策略,并为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配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调查研究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进行,运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公园内三个生境类型中的植物与蝴蝶的种类、数量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多样性指数等对比分析植物景观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其主要结果为:⑴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植物-蝴蝶相互作用加权矩阵,发现植物与蝴蝶物种具有嵌套关系,特定的蝶类对特定的植物物种有依赖性,反之则不成立。且发现蝶类对开花植物某些花卉的偏好具有差异性。⑵共记录到植物63科113属121种,蝶类8科41属57种。经研究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生境,植物与蝶类多样性指数大小同为人工与次生林>湿地>森林,植物均匀度指数大小为人工与次生林>森林>湿地,蝶类均匀度指数大小为森林>人工与次生林>湿地。结果显示植物生境类型和植物群落结构是影响蝶类多样性的重要因素。⑶对1986-2019年中三个时间阶段的江洋畈地区蝶类资源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蝶类的栖息与寄主及蜜源植物等不具有必然联系;春、夏季蝶类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度指数均为夏季>春季。对比分析植物物候变化与蝶类群落组成及分布的关系,发现随时间、环境气候的变化,植物开花、结果等与蝶类觅食有关的植物物候变化,会对蝶类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⑷本次研究从蝶类栖息地植物物种、景观要素与植物景观营建方面,提出适宜城市绿地建设中蝶类栖息地的营建策略,主要包括: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模式的应用;焦点物种栖息地植物景观保护模式构建;引入或恢复乡土植物景观斑块;控制威胁因子干扰。

李果[8](2019)在《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杭州市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常见园林植物香樟、珊瑚树、广玉兰、枇杷、垂柳、日本晚樱、红叶石楠、洒金桃叶珊瑚、山茶、蜡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叶片进行采样,测定滞尘前后植物叶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及叶片相对含水量、比叶重(LMA)、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等生理指标含量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得出植物抗性排名,最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植物滞尘量及抗性,选出综合滞尘能力最强的植物。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综合不同生长型植物全年吸附的颗粒物总和,常绿乔木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最强,落叶乔木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最弱。不同植物全年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同一植物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吸附量也存在显着差异。10种植物全年对于TSP的吸附量排序为:广玉兰>枇杷>香樟>珊瑚树>红叶石楠>洒金桃叶珊瑚>山茶>蜡梅>日本晚樱>垂柳,对于PM10的吸附量排序为:香樟>珊瑚树>红叶石楠>垂柳>枇杷>广玉兰>洒金桃叶珊瑚>山茶>蜡梅>日本晚樱,对于PM2.5的吸附量排序为:香樟>红叶石楠>广玉兰>珊瑚树>垂柳>洒金桃叶珊瑚>山茶>枇杷>蜡梅>日本晚樱。滞尘后植物体内生理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叶片的比叶重、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上升,而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会下降。分析春夏秋三季10种植物的综合滞尘能力,广玉兰、枇杷的滞尘能力受季节变更影响较小,在三季中的滞尘能力均较强,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合在园林建设中广泛种植。红叶石楠与珊瑚树滞尘量相对较大,但抗性较弱,可以考虑作为大气尘污染的检测树种,垂柳滞尘量较低,但抗性与园林观赏特性较强,可适当种植作为景观树种。

张晓磊[9](2019)在《果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环境、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间作是现代复合农业系统中重要的栽培种植方式之一。在茶园间作系统中,茶树与间作植物的种间相互作用,能够影响茶树对环境资源的摄取以及生长空间的利用。不同的间作模式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从而对茶园环境、茶树生长发育以及茶叶品质特征等产生不同影响。本论文试验以苏州洞庭东山主要的三种果茶间作类型茶园(枇杷-茶树、杨梅-茶树、柑橘-茶树)和茶树单作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茶园土壤理化指标和茶树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特征参数等,探究不同间作类型茶园土壤环境、茶树生长发育以及茶叶品质的特征。本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采集不同时节(春季和秋季)0-10厘米、10-20厘米和20-30厘米深度的土壤样本,分析不同类型茶园土壤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类型茶园的土壤养分和矿物元素含量高于单作茶园,而土壤重金属含量和pH水平则相反。其中,柑橘-茶树间作茶园中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最高,重金属含量最低。2.通过测定茶树光合作用特征参数和树体特征指标,分析不同类型茶园中茶树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条件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趋势,而单作茶园中茶树则呈现双峰趋势,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外,果茶间作茶园中茶树冠幅、主干分枝数以及新梢和春季芽叶的生长状况优于单作茶园。3.通过采集两个时期(清明和谷雨)的茶叶样品,分析不同类型茶园中茶叶的理化成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间作茶园中茶叶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单作茶园,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茶叶酚氨比显着低于单作茶园。此外,果茶间作茶园中茶叶的矿物元素含量高于单作茶园,不同间作类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柑橘-茶树间作相较于其他两种间作类型,在优化茶叶内含物水平以及促进茶树对矿物元素吸收方面更具优势。

周蓓[10](2017)在《若干枇杷属植物种及种间杂种叶斑病抗性鉴定、天牛危害与根系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涉及三方面:叶斑病危害、天牛危害及根系生长势比较。枇杷叶斑病是枇杷生产中最普遍的病害,其中灰斑病对果实有直接影响;树干易受天牛危害,严重时树势衰弱;而栽培枇杷的根系较浅不利于枇杷的抗逆性和对肥料的吸收,三者均影响枇杷产量和品质。筛选抗病虫性强和根系发达的枇杷种质是进行枇杷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工作。从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出发,本研究以枇杷属植物26个种类、8个种间杂交组合枇杷及近缘属石楠为材料,从多个方面,包括叶斑病的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室内人工接种灰斑病菌的抗性、天牛危害调查、病虫害防治、根系生长情况对枇杷属植物(Eriobotrya Lindl.)的种质资源进行抗病虫性和抗逆性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枇杷叶斑病、天牛危害,为枇杷抗病性和根系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获得结果如下:(1)对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的叶斑病进行病害调查,对叶斑病的抗性从强到弱依次是野生枇杷、杂交后代栽培枇杷、栽培枇杷品种。(2)根据叶斑病抗性分级标准共评价221份枇杷材料,鉴定出高抗材料9份,抗病材料30份,中抗材料36份,感病材料25份,高感材料121份。野生枇杷中高抗和抗病材料占54.24%,而杂交枇杷高抗和抗病材料只占4.32%,可见野生枇杷中有丰富的叶斑病抗性资源。根据相应的病情指数,对叶斑病抗性最高的野生枇杷依次为:薄叶枇杷、怒江枇杷、香花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长叶柄枇杷和麻栗坡枇杷。杂交后代中,以高叶斑病抗性的台湾枇杷恒春变型、台湾枇杷武崴山变型作亲本,杂交获得的‘解放钟’×台湾枇杷恒春变型、‘解放钟’×台湾枇杷武崴山变型F1代,仍然有较多株系对叶斑病表现出抗性,推测野生枇杷可能把对叶斑病的抗性遗传给了其杂种后代。(3)在25种以野生枇杷为主的材料中,室内人工接种灰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进行抗性筛选,得到对枇杷叶灰斑病抗性强的高抗种类:香花枇杷、石楠、麻栗坡枇杷、窄叶枇杷、南亚枇杷、倒卵叶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8种,抗病种类2种(椭圆枇杷、栎叶枇杷ב解放钟’),其中中抗及以上的种类有15种,占分析材料的60.0%,是开展灰斑病抗性育种的宝贵材料,灰斑病的室内试验结果与前述田间对叶斑病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4)枇杷树干受天牛危害调查发现表明野生枇杷材料中抗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比例最高,占77.42%,是栽培品种材料的约5倍,且抗天牛的各种质类型从强到弱分别为野生枇杷、品种杂交后代枇杷、种间杂交后代枇杷、栽培品种。抗天牛的枇杷属植物有南亚枇杷、大花枇杷、台湾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香花枇杷、窄叶枇杷、广西枇杷、麻栗坡枇杷、倒卵叶枇杷、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老挝变种、怒江枇杷、片马、薄叶枇杷以及‘早钟6号’×栎叶枇杷、‘大红袍’×台湾枇杷武葳山变型。本研究中比较药剂防治与钩杀幼虫的天牛防治效果发现,钩杀幼虫的效果更好,但两种防治方法均有不足。(5)调查麻栗坡的根系生长情况,发现枇杷在播种后9个月和19个月之间是根系快速生长阶段,但具体的生长点仍有待进一步调查。生长6个月、9个月的不同种类枇杷的根系测量、扫描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坡枇杷、普通枇杷(野生)、倒卵叶枇杷、窄叶枇杷、大渡河枇杷等5个野生种类根系较强大。

二、枇杷春季管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枇杷春季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枇杷木虱在千岛湖库区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为害症状
2 发生特点
    2.1 发生规律
    2.2 影响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
        2.2.1 气候条件
        2.2.2 枇杷品种
        2.2.3 种植制度
        2.2.4 栽培管理
3 防控技术
    3.1 农业防治
    3.2 物理防治
    3.3 生物防治
    3.4 化学防治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4)重庆主城区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乡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 重庆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情况
        1.1.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时代要求
        1.1.4 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3.3 乡村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3.4 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4 研究范畴的界定
        1.4.1 新型农村社区
        1.4.2 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
        1.4.3 植物景观评价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植物景观
    2.2 景观生态学
    2.3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
    2.4 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第3章 实地调查
    3.1 调查区域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3.1.2 气候条件
        3.1.3 植物资源及绿化概况
    3.2 调查社区选取
        3.2.1 选取原则
        3.2.2 调查社区的确定
        3.2.3 调查对象概况
    3.3 调查内容及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植物种类构成
        3.4.2 植物景观风格
        3.4.3 植物景观类型
        3.4.4 植物景观功能
        3.4.5 植物景观管护
        3.4.6 植物景观满意度
    3.5 小结
第4章 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的确定依据及步骤
        4.1.1 评价指标筛选
        4.1.2 评价指标修正
        4.1.3 评价指标确定
    4.2 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4.2.1 美学功能指标
        4.2.2 生态功能指标
        4.2.3 人文特色指标
        4.2.4 建管成本指标
    4.3 评价指标赋权
        4.3.1 权重值计算方法
        4.3.2 权重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4.5 综合评价构建
第5章 新型农村社区综合评价与优化
    5.1 评价对象
    5.2 数据获取方法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综合评价结果
        5.3.2 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5.3.3 准则层及指标层评价结果论证分析
    5.4 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5.5 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5.5.1 整体设计思路
        5.5.2 各类型植物景观设计思路
        5.5.3 植物种类及配置推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重庆市主城区农民新村社区建设及市级示范点名单
    附录2 植物名录表
    附录3 社区居民需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4 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
    附录5 评价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6 评价指标赋权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7 定性评价指标社区居民打分问卷
    附录8 各社区定量指标调查数据计算结果
    附录9 各社区定性指标调查数据统计及计算结果
    附录10 样地调查情况表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5)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
        1.2.2 乡村植物景观
        1.2.3 植物景观类型
        1.2.4 植物三维绿量
        1.2.5 植物重要值
        1.2.6 植物功能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进展
        1.4.2 国内进展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查阅
        2.2.2 实地调研
        2.2.3 访谈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2.5 对比分析
    2.3 研究地概况
        2.3.1 荻浦村
        2.3.2 小古城村
        2.3.3 下姜村
        2.3.4 绕城村
        2.3.5 月亮桥村
        2.3.6 指南村
3 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荻浦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1 村内植物景观
        3.1.2 围村植物景观
        3.1.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2 小古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2.1 村内植物景观
        3.2.2 围村植物景观
        3.2.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3 下姜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3.1 村内植物景观
        3.3.2 围村植物景观
        3.3.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4 绕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4.1 村内植物景观
        3.4.2 围村植物景观
        3.4.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5 月亮桥村和指南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5.1 月亮桥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5.2 指南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6 小结
4 杭州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4.1 植物景观面积差异
    4.2 植物种类差异
    4.3 植物功能差异
    4.4 优势植物构成差异
    4.5 植物绿量差异
    4.6 结论与建议
        4.6.1 结论
        4.6.2 建议
5 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5.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群落特征
        5.1.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区别
        5.1.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优势植物及其功能变化
    5.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指数特征
    5.3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景观风貌特征
    5.4 结论与建议
        5.4.1 结论
        5.4.2 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杭州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机理与生产力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经济林衰退与生产力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与生产力
    3 特色经济林衰退与生产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机理
    1 特色经济林的衰退特征
        1.1 撒拉溪刺梨、核桃衰退特征
        1.2 花江花椒、枇杷的衰退特征
    2 特色经济林土壤质量评价
        2.1 撒拉溪特色经济林土壤理化性质
        2.2 花江特色经济林土壤理化性质
    3 特色经济林光合作用
        3.1 撒拉溪特色经济林光合作用
        3.2 花江特色经济林光合作用
四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与生产力耦合
    1 特色经济林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联性
        1.1 撒拉溪特色经济林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联性
        1.2 花江特色经济林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联性
    2 特色经济林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的关联性
        2.1 撒拉溪特色经济林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的关联性
        2.2 花江特色经济林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的关联性
    3 特色经济林光合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3.1 撒拉溪特色经济林光合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3.2 花江特色经济林光合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五 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减缓与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
    1 石漠化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1.1 土壤施肥技术
        1.2 修枝整形技术
        1.3 林间套种技术
        1.4 综合管理措施
    2 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2.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生产力提升技术
        2.2 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生产力提升技术
        2.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六 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生产力提升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1.1 撒拉溪示范点
        1.2 花江示范点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2.1 撒拉溪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2.2 花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 特色经济林林地适宜性评价
        3.1 撒拉溪示范点特色经济林林地评价
        3.2 花江示范点特色经济林林地评价
    4 特色经济林营建设计与验证示范过程
        4.1 特色经济林营建设计
        4.2 特色经济林验证示范过程
    5 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5.1 撒拉溪示范点建设成效
        5.2 花江示范点建设成效
        5.3 撒拉溪示范点与花江示范点验证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7)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时代背景
        1.1.1.2 城市绿地生境破碎化现象严重
        1.1.1.3 生物多样性遭受危机
        1.1.1.4 蝶类资源价值
        1.1.1.5 杭州地区优良的自然状况和蝶类资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进展
        1.3.1 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3 蝶类多样性研究进展
        1.3.4 不同维度蝶类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3.4.1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3.4.2 不同时间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5 适宜蝶类栖息的植物景观结构研究进展
        1.3.6 小结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对象
        2.1.1.1 江洋畈生态公园自然地理概况
        2.1.1.2 江洋畈生态公园环境状况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与样方设计
        2.2.2 调查方法
        2.2.2.1 植物资源调查
        2.2.2.2 蝶类资源调查
        2.2.3 其他影响因子调查
        2.2.3.1 鸟类资源基础调查
        2.2.3.2 景观元素因子调查
        2.2.4 数据处理
        2.2.4.1 数据处理依据
        2.2.4.2 数据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物种组成及植物景观特征研究
        3.1.1 植物物种组成及特点
        3.1.2 生境类型研究
        3.1.2.1 生境分类及植物群落特征
        3.1.2.2 不同生境类型植物组成及特点
        3.1.2.3 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分析
        3.1.3 蝶类寄主与蜜源植物类型及物候特征
        3.1.4 小结
    3.2 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景观与蝶类多样性关系研究
        3.2.1 植物-蝴蝶关系研究
        3.2.1.1 蝶类群落种类组成及特点
        3.2.1.2 植物物种对蝶类物种的影响分析
        3.2.2 不同生境类型蝶类群落分布研究
        3.2.2.1 各生境类型蝶类群落组成
        3.2.2.2 各生境类型蝶类多样性分析
        3.2.2.3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蝶类多样性影响分析
        3.2.2.4 小结
        3.2.3 不同时间蝶类群落分布研究
        3.2.3.1 蝶类多样性年际变化及成因分析研究
        3.2.3.2 蝶类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研究
        3.2.3.3 植物物候变化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3.2.3.4 小结
    3.3 不同生境类型蝶类多样性样方案例分析
        3.4.1 湿地生境
        3.4.1.1 点
        3.4.1.2 线
        3.4.1.3 面
        3.4.2 森林生境
        3.4.2.1 混交林疏林空间
        3.4.2.2 林缘空间
        3.4.3 人工与次生林生境
        3.4.3.1 乔草植物群落
        3.4.3.2 乔灌草植物群落
4 基于蝶类多样性的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原则与策略
    4.1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及景观要素应用原则
        4.1.1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原则
        4.1.1.1 生态性和美学原则
        4.1.1.2 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4.1.1.3 生物通道流动原则
        4.1.1.4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1.2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要素应用原则
        4.1.2.1 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4.1.2.2 寄主与蜜源植物的必要性
        4.1.2.3 其他食源植物与配套景观的招引性
    4.2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4.2.1 蝶类栖息地营建植物物种推荐
        4.2.2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4.2.2.1 蝶类栖息地植物景观模式
        4.2.2.2 焦点物种栖息地植物景观保护模式
        4.2.2.3 引入或恢复乡土植物景观斑块
        4.2.2.4 控制威胁因子干扰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加强跨学科领域合作
        5.2.2 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2.3 蝶类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共同发展
        5.2.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江洋畈生态公园不同生境植物种类组成表
附录2 江洋畈生态公园不同生境蝴蝶种类及寄主植物组成表
附录3 植物-蝴蝶相关作用加权矩阵数据图
附录4 江洋畈生态公园春、夏季蝴蝶种类及生活习性组成表
附录5 蝶类栖息地植物物种推荐名录
附录6 蝴蝶生态照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1.2.1.1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组成
        1.2.1.2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1.2.2 植物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研究进展
        1.2.2.1 植物吸附颗粒物能力研究
        1.2.2.2 不同种植物吸附颗粒物的差异研究
        1.2.2.3 植物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差异研究
        1.2.2.4 植物吸附颗粒物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1.2.3 滞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
        1.2.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2.4.1 存在问题
        1.2.4.2 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采样地点
        3.1.3 试验器材与药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滞尘量测定
        3.2.3 生理指标测定
        3.2.3.1 叶片比叶重测定
        3.2.3.2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3.2.3.3 叶片丙二醛含量测定
        3.2.3.4 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
        3.2.3.5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3.2.4 综合评价
    3.3 数据处理
4 植物叶片表面滞尘量比较分析
    4.1 不同生长型植物滞尘量季节变化
        4.1.1 不同生长型植物吸附TSP季节变化
        4.1.2 不同生长型植物吸附PM10季节变化
        4.1.3 不同生长型植物吸附PM2.5季节变化
    4.2 不同植物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含量分析
        4.2.1 不同植物生长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 不同植物不同季节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1 不同植物春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2 不同植物夏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2.2.3 不同植物秋季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分析
    4.3 小结
5 不同季节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1 春季不同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1.1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5.1.2 单叶滞尘量
        5.1.3 滞尘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5.1.3.1 滞尘对植物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5.1.3.2 滞尘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1.3.3 滞尘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1.3.4 滞尘对植物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5.1.3.5 滞尘对植物叶片脯氨酸影响
        5.1.4 植物抗性综合评定
        5.1.5 植物综合滞尘能力分析
    5.2 夏季不同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2.1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5.2.2 单叶滞尘量
        5.2.3 滞尘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5.2.3.1 滞尘对植物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5.2.3.2 滞尘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2.3.3 滞尘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2.3.4 滞尘对植物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5.2.3.5 滞尘对植物叶片脯氨酸影响
        5.2.4 植物抗性综合评定
        5.2.5 植物综合滞尘能力分析
    5.3 秋季不同植物滞尘能力比较分析
        5.3.1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5.3.2 单叶滞尘量
        5.3.3 滞尘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5.3.3.1 滞尘对植物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5.3.3.2 滞尘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3.3.3 滞尘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3.3.4 滞尘对植物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5.3.3.5 滞尘对植物叶片脯氨酸影响
        5.3.4 植物抗性综合评定
        5.3.5 植物综合滞尘能力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果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环境、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间作的概述
        1.1.1 间作的概念
        1.1.2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1.3 间作对微域环境的影响
    1.2 茶园间作的研究进展
        1.2.1 茶树生长特性及茶叶品质特征的研究
        1.2.2 间作对茶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1.2.3 间作对茶园环境影响的研究
    1.3 苏州洞庭山茶园的概况及相关研究进展
        1.3.1 洞庭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1.3.2 洞庭山茶园的概况及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及目的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果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环境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试剂
        2.1.4 试验主要仪器
        2.1.5 试验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土壤中养分含量特征
        2.2.2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特征
        2.2.3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2.2.4 土壤养分与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2.2.5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杂草群落特征
    2.3 讨论
第三章 果茶间作模式下茶树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试剂
        3.1.4 试验主要仪器
        3.1.5 试验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茶树光合作用特征
        3.2.2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茶树树体特征
        3.2.3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春季营养芽生长发育特征
    3.3 讨论
第四章 果茶间作模式下茶叶品质的特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试剂
        4.1.4 试验主要仪器
        4.1.5 试验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茶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特征
        4.2.2 不同间作类型茶园茶叶矿物元素含量特征
        4.2.3 茶叶品质特征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若干枇杷属植物种及种间杂种叶斑病抗性鉴定、天牛危害与根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进展
        1.1.1 枇杷病虫害研究概况
        1.1.1.1 枇杷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研究
        1.1.1.2 枇杷叶灰斑病病原菌及抗性研究
        1.1.1.3 枇杷树干天牛危害
        1.1.1.4 枇杷叶斑病和天牛防治方法
        1.1.2 枇杷根系研究概况
        1.1.2.1 果树根系研究背景
        1.1.2.2 枇杷根系及抗性研究
        1.1.3 问题及研究展望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内容
2 枇杷属植物的叶斑病和天牛危害情况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枇杷叶斑病的田间调查及防治与灰斑病的样品采集
        2.1.1.1 田间调查枇杷叶斑病材料
        2.1.1.2 枇杷叶斑病的田间调查及数据分析
        2.1.1.3 枇杷生长期叶斑病的药剂防治
        2.1.2 枇杷叶灰斑病病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2.1 枇杷叶灰斑病的样品采集
        2.1.2.2 枇杷叶灰斑病菌的分离
        2.1.2.3 枇杷叶灰斑病菌的纯化
        2.1.2.4 枇杷叶灰斑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2.1.2.5 枇杷叶灰斑病菌的鉴定
        2.1.3 室内人工接种评价体系的建立
        2.1.4 室内人工接种对灰斑病的抗性评价
        2.1.5 枇杷树干被天牛危害的田间调查及防治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叶斑病病状观察
        2.2.2 枇杷叶斑病野外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效果
        2.2.2.1 四个季度枇杷属植物受叶斑病危害情况
        2.2.2.2 叶斑病发病高峰期对枇杷属植物的为害
        2.2.2.3 野生枇杷及其杂交后代抗叶斑病情况
        2.2.2.4 不同类型枇杷抗叶斑病情况
        2.2.2.5 枇杷叶斑病的药剂防治
        2.2.3 枇杷叶灰斑病病原菌的室内接种结果
        2.2.3.1 枇杷灰斑病病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2.2.3.2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2.2.3.3 野生枇杷对室内人工接种灰斑病的抗病性
        2.2.4 枇杷树干天牛危害及防治效果比较
3 野生枇杷的根系强弱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育苗
        3.1.2 测量
        3.1.3 扫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野生枇杷实生苗不同时期根系的观察
        3.2.1.1 不同种类枇杷生长6个月时的根系比较
        3.2.1.2 不同种类枇杷生长9个月时的根系比较
        3.2.2 麻栗坡枇杷根系生长情况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种质类型枇杷对叶斑病的抗病评价
    4.2 枇杷病虫害防治效果
    4.3 几种野生枇杷的根系比较
    4.4 本论文的创新点
    4.5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枇杷春季管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枇杷木虱在千岛湖库区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J]. 汪末根,潘兰贵,刘灵敏,江雪芳,章秀梅. 中国南方果树, 2021(02)
  •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重庆主城区新型农村社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及其优化[D]. 卢雯韬. 西南大学, 2020(01)
  • [5]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D]. 李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衰退机理与生产力提升技术研究[D]. 谭代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7]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蝶类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相关性研究[D]. 尹丽文.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D]. 李果.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果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环境、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特征研究[D]. 张晓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若干枇杷属植物种及种间杂种叶斑病抗性鉴定、天牛危害与根系调查[D]. 周蓓.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枇杷春季管理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