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优良的办学软环境

努力营造优良的办学软环境

一、努力建设优良的办学软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瑞[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赖文静[2](2021)在《学习型组织视域下西部高校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W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欧阳润[3](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唐慧[4](2020)在《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L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适应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其中明确指出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文化育人。文化育人倡导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打造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从而将学校变成优良的育人场所。而班级既是每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又是构成学校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先打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才能构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只有班级成为育人的场所,校园才能成为育人的场所。因此,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对响应文化育人号召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新课改中也强调,教育应该面对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该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改变以往那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培养人的方式,而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情感与思想去熏陶、影响与教化学生,通过对班级文化进行建设,把班级变成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片沃土,让学生们在班级中不仅能更好地学知识,还能通过人人参与、共同合作等活动方式来促进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但从当下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于班级文化的研究颇多,但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宏观层面,研究也不够深入,较少把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城市初中新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刚从小学步入初中新环境,会因出现不适应而产生焦虑感和迷茫感,班主任需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帮助其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本研究建立在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通过设计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对L中学初中新生班级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L中学初中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进行访谈,归纳出城市初中新生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两个问题:墙面文化内容单一、班级物品缺乏美化;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四个问题:班级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级人际关系不和谐、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三个问题:班级规章制度不健全、班干部制度不合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被忽视。在对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并结合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学生文化素养薄弱。最后,根据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初中新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城市初中的软硬件资源优势,笔者分别提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打造熟悉的墙面文化,让新生感到“宾至如归”;美化班级物品,浸润新生心灵。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利用军训,让新生树立班级目标意识;抓住班风生成期,定好班级风向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新班级营造和谐的软环境;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引导新生融入新集体。制度文化建设策略:通过反省小学不良行为,引导新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快速组建班干队伍,引领新班级朝积极方向发展;培养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新生发挥主体作用。笔者希望通过对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为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为城市初中新生打造一个优良的班级文化环境,使新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司文超[5](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欧阳秀敏[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应当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而需要深入探析的“新课题”。说它“老”,因为从本质上看,中国共产党自孕育与诞生以来就已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逐步探索并不断丰富着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活动。说它“新”,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新时代命题的提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对象特征、领域载体、实践目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基于守正创新的原则,处理好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中“变”与“不变”的关联问题?如何围绕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把牢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如何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自信与践行?如何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与成才需要,以革命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从而真正培养出既堪担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之大任,又具有国际情怀的时代新人?这些显然都是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都具有理论解析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的紧迫性。从本质上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应当在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研究需从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实践、现实境况、实践目标、特征原则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加以阐释。在理论基础上,文章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从源头上探索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品格、核心要义和价值旨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由此,以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时代创新性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论证基础。在历史实践上,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以革命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在现状分析上,文章在对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认知、认同、自信、践行以及具体的教育情况展开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因分析。在路径建构上,文章基于“时移备变”的理念,在探析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特征、原则的前提下,明晰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进而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强调要通过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全课程”育人体系、“多样式”实践平台和“常态化”发展模式,构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总而言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项融合着“古”与“今”、“内”与“外”、“魂”与“体”、“显”与“隐”、“主”与“次”、“旧”与“新”等辩证逻辑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工程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融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发展的时代性诉求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性需要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是既能够彰显时代价值,又极有必要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析的新时代的“新课题”。

姚科敏[7](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郭书剑[8](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张斯文[9](2020)在《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鲜明、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焕发大学生激情,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崇高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信仰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体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立了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大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进行论述,阐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在分析大学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对策,构建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孙潇怡[10](2019)在《广西地区高校人才引进的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软实力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是各所高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高校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各高校间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当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时,人才就会被吸引;同样的,优质的人才资源会提高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现阶段,高校之间人才的竞争大都采用有形的物质资源来吸引人才。面对各高校人才争夺的日益激烈,以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人才、引进人才是各高校争夺人才的关键,而如何认识高校核心竞争力、怎样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各到高校最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在提高各高校人才引进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各高校往往比较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所代表的“硬实力”,将提高高校硬实力作为吸引人才的关键手段。相比硬实力的被重视程度,“软实力”在高校综合实力中和各高校的人才争夺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对于广西这样欠发达地区高校来说,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长期投入不足,硬实力与位于发达城市的高校无法相比,想要在高校人才争夺过程中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广西高校应从现处于被忽视发展的软实力角度出发,提高软实力,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不同于高校硬实力的独特竞争优势,以良好的大学软实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问卷法和访谈法,通过对大学软实力的涵义、结构和功能的探讨和对比四所高校的软实力发展现状,根据广西地区大学软实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现阶段广西地区高校要以提高软实力为主要手段,从软实力方面增强高校竞争力,从而提升高校引进人才的竞争力。

二、努力建设优良的办学软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建设优良的办学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2.3 研究述评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1.1.1 大思政的内涵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1.2.1 就业概念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2.1.1 劳动分工理论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3.3 职业锚理论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2.4.1 双元结构理论
        2.4.2 人力资本理论
        2.4.3 择业动机理论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3.3.1 样本结果分析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4.6.1 责任意识
        4.6.2 就业观念
        4.6.3 就业适应
        4.6.4 就业态度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5.1.1 总体目标
        5.1.2 工作原则
        5.1.3 育人模式
        5.1.4 实施内容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5.3.2 职业素养教育
        5.3.3 职业规划教育
        5.3.4 社会实践教育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由
        1.响应文化育人的号召
        2.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有助于充实校园文化研究
        2.有助于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
        3.有助于优化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的文化建设
    (四)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五)概念界定
        1.文化
        2.班级文化
        3.班级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
        2.具体研究方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理论
    (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三、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呈现
    (一)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状况
        1.教室墙面的设计
        2.班级物品的美化
    (二)城市初中新生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状况
        1.班级目标的确立
        2.班徽的设计
        3.班训的确立
        4.班歌的确立
        5.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三)城市初中新生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状况
        1.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
        2.班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四、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墙面文化内容单一
        2.班级物品缺乏美化
    (二)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班级目标不明确
        2.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3.班级人际关系不和谐
        4.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
    (三)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班级规章制度不健全
        2.班干部制度不合理
        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被忽视
五、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二)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三)学生文化素养薄弱
六、有效进行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
        1.打造熟悉的墙面文化,让新生感到“宾至如归”
        2.美化班级物品,浸润新生心灵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1.利用军训,让新生树立班级目标意识
        2.抓住班风生成期,定好班级风向标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新班级营造和谐的软环境
        4.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引导新生融入新集体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1.通过反省小学不良行为,引导新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2.快速组建班干队伍,引领新班级朝积极方向发展
        3.培养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新生发挥主体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5)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一、现实需要
        二、理论诉求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趋势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一、维护正当权益
        二、促进德法兼修
        三、保障全面发展
        四、推动法治建设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调查抽样方案
        三、问卷施测过程
        四、调查样本分布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一、法治课堂教学
        二、法治社会实践
        三、法治文化涵养
        四、法治队伍建设
        五、治理体系建设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一、融入
        二、引领
        三、创新
        四、协调
        五、联动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内容更加完善
        二、标准更加健全
        三、运行更加科学
        四、保障更加有力
        五、成效更加显着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学科教学体系
        二、法律武装体系
        三、日常教育体系
        四、队伍建设体系
        五、治理服务体系
        六、评估督导体系
        七、实施保障体系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一、顶层设计机制
        二、协同推进机制
        三、资源共享机制
        四、合作交流机制
        五、监测评价机制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附录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阐释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生成轨迹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影响
    第二节 列宁的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
        一、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内容解析
        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
        三、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价值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文化教育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宣传阵地,激发革命斗争意识
        二、组织学生运动,坚持意识形态领导
        三、创办各类学校,培养革命需要人才
        四、开展整风运动,促进革命思想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以马克思主义奠定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石
        二、以党的革命历史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以革命英雄主义涵育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二、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发展
        三、丰富革命文化教育的仪式化活动
        四、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法治化水平
        五、发展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化模式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化教育的全面领导
        三、坚持革命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四、坚持一以贯之地发挥革命精神的涵育功能
        五、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革命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样态-基于福建省 7 所高校的调查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主要特征
        三、样本情况
        四、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数据分析
        一、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态势
        二、对革命文化的认同程度
        三、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心理
        四、对革命文化的践行情况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评价度高与主动关注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二、党对革命文化理论教育重视度高与现实成效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弱与学生实践体验诉求强之间存在矛盾
        四、学校革命文化教育方式单一与传播媒介多元之间存在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约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面临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本质消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崇尚心理
        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弊端削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冲击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政治认同
    第二节 文化多元化发展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一、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同
        二、多重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践行
        三、各群体信仰的多元化加大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崇尚与学习的难度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趋势给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带来新的冲击
        一、虚拟空间的难控性削弱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正向传播的有效度
        二、网络舆论的复杂性降低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兴趣度与认知度
        三、信息平台的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线下教学的参与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具有新旨归
        一、在阐释复兴使命中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三、在强化初心指引中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呈现新特征
        一、革命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定位更加鲜明
        二、革命文化涵育人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三、以革命文化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更加全面
        四、革命文化教育的场域和载体更加丰富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教育内容的历史性与教育目标的政治性相统一
        二、坚持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环境建设的创新性相融合
        三、坚持线下教育的主导性与线上教育的辅助性相促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打造革命文化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二、以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打造革命文化校本课程
        三、以“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确立革命文化的价值自觉
    第二节 创设革命文化教育“多样式”实践平台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革命文化育人品牌
        二、创建各类活动组织,提升革命文化育人实效
        三、打造红色研学精品,强化革命文化精神体验
        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自觉践行意识
    第三节 构建革命文化教育“常态化”发展模式
        一、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信息场”
        二、构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共同体”
        三、优化革命文化教育的国际“软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9)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文化的基本概述
    2.1 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2.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2.1.2 大学文化的特征
    2.2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2.2.1 思想引领功能
        2.2.2 熏陶塑造功能
        2.2.3 凝聚激励功能
        2.2.4 传播辐射功能
    2.3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3.1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3.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3.3 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大学文化建设调查设计
        3.1.1 问卷调查的构建维度
        3.1.2 具体调查方法
        3.1.3 调查对象
    3.2 大学文化建设基本现状调查及分析
        3.2.1 大学外部物质建设变化显着
        3.2.2 大学更加重视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3.2.3 大学不断完善更新规章制度
        3.2.4 大学逐渐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3.2.5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不断加大
    3.3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显着特点
        3.3.1 物质文化彰显现代科技
        3.3.2 精神文化突出文化底蕴
        3.3.3 制度文化更加健全规范
        3.3.4 行为文化引领学生行为
    3.4 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1 物质文化存在单—趋同化现象
        3.4.2 精神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
        3.4.3 制度文化存在局部功利化倾向
        3.4.4 行为文化存在表面肤浅化情况
第四章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构建特色物质文化,打造环境育人基础
        4.1.1 借鉴先进理念,创新校园整体设计
        4.1.2 美化校园景观,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4.1.3 注重建筑保旧建新,传承优秀校史文化
        4.1.4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4.2 提升精神文化内涵,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4.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4.2.3 注重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
        4.2.4 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始终
    4.3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科学育人保障
        4.3.1 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4.3.2 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创新大学制度文化
        4.3.3 以立德树人为制度设计前提,创新育人软环境
        4.3.4 以学生第一教师优先为理念,坚持服务育人导向
    4.4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4.4.1 加强“三风”建设,带动校园风气
        4.4.2 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内涵
        4.4.3 强化榜样教育,明确行为导向
        4.4.4 发挥网络优势,规范网络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广西地区高校人才引进的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选题的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独创或新颖之处
    1.6 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校软实力相关理论及界定
        2.1.1 软实力
        2.1.2 高校软实力
    2.2 高校人才引进
    2.3 高校软实力对人才引进的作用
第三章 广西高校人才引进实力的现状分析
    3.1 高校软实力的结构
        3.1.1 思想力
        3.1.2 管理力
        3.1.3 服务力
        3.1.4 影响力
    3.2 高校人才引进实力的测量指标
    3.3 广西高校人才引进的整体实力状况
        3.3.1 广西高校与山东高校硬实力对比
        3.3.2 广西高校与山东高校软实力对比
        3.3.3 实力对比总结
第四章 广西高校人才引进中的软实力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缺乏办学特色,人才引进存在盲目性
        4.1.2 大学文化淡薄,文化建设滞后
        4.1.3 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
        4.1.4 服务观念淡薄,服务能力不强
        4.1.5 品牌建设不足,高校知名度不高
    4.2 原因分析
        4.2.1 高校软实力与人才引进关系认识不足
        4.2.2 地区经济与软实力提高不相适应
        4.2.3 硬实力基础薄弱,软实力建设不足
        4.2.4 管理体制尚存不足,人才管理水平落后
第五章 广西地区高校人才引进的软实力提升策略
    5.1 明确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
        5.1.1 明确办学理念提升人才认同感
        5.1.2 树立特色意识,加强特色学科发展
    5.2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5.2.1 立特色高校文化,保持高校文化吸引性
        5.2.2 加大财政投入,培养发展高校文化建设骨干力量
        5.2.3 优化已有高校文化,建立良好校园风气
        5.2.4 建立特色文化环境,为人才引进提供良好软环境
    5.3 建立高效管理制度,完善高校治理机制
        5.3.1 人才引进制度“因校制宜”
        5.3.2 制定前瞻性、全局性人事制度
        5.3.3 建立健全学术制度,保障学术健康发展
        5.3.4 建立合理有序的大学人才引进机制
        5.3.5 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5.4 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
        5.4.1 明确服务目标,完善服务体系
        5.4.2 优化服务机制增强服务人才能力
    5.5 塑造大学品牌,提升大学知名度
        5.5.1 强调品牌塑造,增强高校社会影响力
        5.5.2 扩大高校知名度,提升高校人才吸引力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努力建设优良的办学软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2]学习型组织视域下西部高校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W大学为例[D]. 赖文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4]城市初中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L中学为例[D]. 唐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5]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6]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欧阳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建设研究[D]. 张斯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广西地区高校人才引进的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D]. 孙潇怡.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努力营造优良的办学软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