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

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

一、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黄国辉,刘燕萍,王声燕,张龙[1](2021)在《脾转移性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脾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56例脾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排除累及脾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结果脾肿瘤139例,占同时期我院脾手术病例的11.82%。脾淋巴造血系统肿瘤44例,非淋巴造血系统肿瘤95例,其中转移性肿瘤56例。脾转移性肿瘤占同时期我院脾手术病例的4.76%,占同时期我院脾肿瘤性病变的40.29%。56例脾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3岁。56例脾转移性肿瘤包括胰腺肿瘤(19例)、卵巢癌(13例)、胃肿瘤(9例)、肝癌(6例)、肠腺癌(4例)、阑尾粘液腺癌(2例)、子宫绒毛膜癌(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肺癌(1例)。脾转移性肿瘤病理学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脾转移性肿瘤原发灶来源广泛,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和胰腺导管腺癌。通过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有助于正确诊断。

张凤艳[2](2021)在《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甲状腺乳头状癌CT诊断的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多种CT征象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且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人,共101枚甲状腺结节,包括49枚甲状腺乳头状癌、52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在所有结节中分析并记录以下8种CT表现,包括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微小钙化、囊性改变、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的独立危险因素征象,并计算单征象及多征象联合在PTC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微小钙化、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四种CT征象在PTC与NG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均与PTC有关,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27.374(95%CI 5.871127.636)、28.587(95%CI4.139197.460)和4.315(95%CI 0.85821.694)。单一CT征象来判断PTC灵敏度最高的是不规则低密度环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87.8%,92.3%,90%,0.80,11.4。特异度最高的为边缘缺损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75.5%,96.2%,86.1%,0.72,19.9。通过三种征象联合模型对PTC进行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及似然比分别为87.8%,94.2%,91.1%,0.82,15.1。结论:不规则低密度环征、边缘缺损征及增强后病变模糊征在PT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征象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PTC诊断的准确性。第二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和CT检查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性评价超声、CT及其联合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检索Medline(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使用超声和CT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主要结果为基于颈水平或基于患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s,DORs)。次要结果是基于中央区和外侧区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DORs。结果:1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6167例患者,11601枚颈部淋巴结。基于颈水平分析,得出超声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35(95%CI 0.34-0.37),0.95(95%CI 0.94-0.95),13.94(95%CI 9.34-20.82),CT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46(95%CI 0.44-0.47),0.88(95%CI 0.87-0.89),7.24(95%CI 5.46-9.62),超声和CT联合检查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为0.51(95%CI 0.49-0.52),0.85(95%CI 0.84-0.86),6.01(95%CI 3.84-9.40)。基于患者的分析中得到的超声检查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是0.41(95%CI 0.36-0.46),0.92(95%CI 0.89-0.94),7.56(95%CI 4.08-14.01),CT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DORs分别是0.49(95%CI 0.44-0.54),0.91(95%CI 0.89-0.94),9.40(95%CI 5.79-15.27),超声和CT联合检查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及DORs分别为0.64(95%CI 0.57-0.71),0.83(95%CI 0.77-0.88),8.59(95%CI 5.37-13.7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术前CT在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起到了对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作用,尤其是外侧区和基于患者的分析。CT和超声检查都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效影像技术。第三部分光谱CT定量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常规CT形态学参数术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术前行颈部光谱双能量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PTC者,根据淋巴结选取标准,选取相应颈水平轴位短径>5mm的淋巴结。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其分为三组,其中34例PTC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95枚(组1),非转移淋巴结55枚(组2)。16例PTC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63枚(组3)。另选取甲状腺良性病变15例作为良性增生组,淋巴结73枚(组4)。分析各组淋巴结常规CT形态学特点并比较平扫、动脉期、静脉期PTC转移、非转移性淋巴结及良性病变淋巴结的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ective normalized,Zeff-N)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得出转移淋巴结NIC、λHU及Zeff-N值临界值及其诊断效能,并与形态学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1、PTC中转移淋巴结动脉期和静脉期测得的光谱曲线斜率(λHU)、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N)均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2、检测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参数为动脉期λHU和动脉期NIC,当动脉期λHU>2.945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811,0.906,0.875,0.855,0.717;当动脉期NIC>0.215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0.642,0.966,0.939,0.769,0.608。与形态学分析相比,动脉期λHU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811 vs.0.789),动脉期NIC具有明显增高的特异性(0.966 vs.0.521)。结论:光谱成像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第四部分CT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影像组学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性能;探讨结合影像组学、CT主观诊断及临床危险因素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147例纳入本研究,所有PTC均为单发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组(训练队列:n=103例;验证队列:n=4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并发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腺瘤(Thyroid adenoma,TA)、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等临床资料。依据手术病理分为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组和未转移组。2、由三名分别从事头颈影像诊断3年、7年及15年的医师根据CT征象独立评估PTC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有转移,可疑转移和无转移三类。3、应用ITK-SNAP软件手动逐层勾画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PTC癌灶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基于高通量、多层次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一阶强度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高维小波特征,各期851个组学特征,每例病人共计2553个组学特征)。通过采用上采样,Z-score和均数标准化及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筛选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多元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方法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CT主观诊断模型及联合模型,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4、结合影像组学特征、CT主观诊断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列线图(Nomogram)。采用校正曲线评估诺模图。采用决策曲线比较各预测模型在临床诊断中的预期受益。结果:1、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年龄、部位、包膜侵犯、前后径、左右径、纵横比、CT诊断1(15年经验医师)及CT诊断2(7年经验医师)在PTC患者LN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20、7.554、15.650、18.693、15.506、13.924、30.093、11.552,P均<0.05)。采用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构建3种临床模型。2、影像组学模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预测性能良好(训练和验证队列,P<0.01)。在验证组中,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三期组合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医师的主观诊断(AUC,0.788,0.788,0.783,0.792vs.0.765)。组学与临床联合模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优于医师主观诊断及其他临床模型(AUC,0.848 vs.0.765,0.735,0.7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CT诊断1、年龄、前后径、纵横比是PT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优势比分别为1.455、-1.301、2.544、1.456,P均<0.01),由此构建临床列线图。4、预测模型示:在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中添加影像组学特征后提高了训练组中的预测效能(AUC由0.857提高至0.907);在验证组中得到了证实(AUC由0.783提高至0.835)。两个队列中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比较吻合。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模型在预测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提供了最大的诊断收益。结论:影像组学与临床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放射科医师;在临床列线图中添加了影像组学特征提高了PTC患者颈部LN转移的术前预测效能,CT影像组学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提供了潜在无创的技术方法。

陈芳妮[3](2021)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MRI诊断及放射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诊断优化一、基于薄层容积CTE成像的MPR及CTA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评价基于薄层容积CT增强(CT enhancement,CTE)图像的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结合半自动肿瘤容积重组(volume reconstruction,V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PSC患者术前的薄层CT和CTE图像、手术记录和病理资料。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CTA结合半自动VR图像显示肿瘤和供血动脉、骨盆。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在直接在工作站的MPR和CTA图像上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邻近结构。根据术后诊断证实的肿瘤与邻近肌肉的分界,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邻近肌肉完好为A组,肿瘤累及邻近肌肉为B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可靠性分析、诊断检验、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PR对肿瘤部位和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6.4%和100%。MPR对邻近肌肉受累检出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93.8%和97.8%;对骶神经受累的检出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91.6%和92.6%。MPR检测直肠后间隙受累的特异度为90.8%。B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A组(p<0.05)。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预测肌肉受累的诊断阈值分别为62.5 mm、92.0 mm和102.5mm。MPR结合CTA检出肿瘤供血动脉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1.7%和94.9%。此外,半自动重组的CTA图像可直观而立体地显示肿瘤与其供血动脉以及骨盆的关系。结论基于薄层容积CTE图像的MPR对PSC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MPR结合CTA有助于检出肿瘤供血动脉,并能更清晰而直观地显示肿瘤的整体形态、病变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二、基于CT图像的放射组学预测S100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目的S100表达与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恶性程度有关。应用基于CT和CT增强(CT enhancement,CTE)图像的放射组学方法预测S100在PSC中的表达。方法纳入77例经病理证实的PSC患者。根据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IHC)标志物S100表达的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阳性59例(76.6%),阴性18例(23.4%)。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Ki67指数的差异。在CT和CTE图像上手动勾画肿瘤,然后从勾画的三维感兴趣容积图像中提取丰富的放射组学特征。对提取的放射组学特征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其区分S100不同表达的有效性。随后采用Ada Boost评估放射组学的结果,以预测S100的不同表达。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Ki67指数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放射组学方面,从CT图像中提取的21个特征和从CTE图像中提取的11个特征有显着的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CT、CTE、CT结合CTE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预测S100在PSC中表达的AUC值分别为0.789、0.795和0.810。结论基于CT放射组学的研究表明S100表达与肿瘤密度有关,阴性组的密度更低,且不均匀。CT放射组学可以通过非侵袭性定量方法区分S100在PSC中的不同表达,从而提高PSC的诊断决策能力。CT结合CTE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可更好地预测S100在PSC中的表达。第二部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MRI征象一、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征象目的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临床表现、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及病理特征,研究其相关性,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9年4月98例PSC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前CT图像及术后病理特征。根据资料类型和分析目的,统计分析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roni t检验,结果以p<0.05/n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8例PSC中,患者就诊时年龄为29-78(58.38±11.46)岁,好发年龄为50-68岁,男女比例为2.2:1,就诊时男女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16)。骶尾部疼痛、肠道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及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为86(87.8%)例、66(67.4%)、47(48.0%)、41(41.8%)。病程为6天-360月,中位数为6个月,众数为6、12、24个月。经典型脊索瘤94例,软骨型脊索瘤1例,脊索瘤伴肉瘤变型1例,去分化型脊索瘤2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及S10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9.0%、96.9%、94.9%、80.6%。Ki67指数为0-46,中位数为3.0,众数为5.0。肿瘤呈分叶状,84(85.7%)例位于骶尾部中线区,49(50.0%)例病变累及骶骨中上部。89(90.8%)例病变椎骨的节段数达3个或3个以上。“夹心饼干征”、“鼠咬甘蔗征”、“骨质漂浮征”、“反引号征”及钙化分别见于81(82.7%)、79(80.6%)、69(70.4%)、48(49.0%)、52(53.0%)例PSC。5(5.1%)例骨质硬化。91(92.9%)例患者中有403(1-8,4.43±1.93)根S1-4神经受累。54(55.1%)例患者中有159(1-8,2.94±1.62)块邻近肌肉受累。直肠后间隙、骶髂关节及髂骨受累分别为36(36.7%)、14(14.3%)及6(6.1%)例。经Bonfferroni t检验,前后径明显小于左右径与上下径(p<0.0167);平扫最低密度、平扫最高密度及增强最高密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独立样本t检验,有钙化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无钙化的肿瘤(p<0.05);肌肉受累组的肿瘤明显大于肌肉未受累组(p<0.05);小便异常组的肿瘤前后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小便正常组(p<0.05)。经卡方检验,S 2神经受累对小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病理学结果与临床症状及CT征象无明显相关联(p>0.05)。结论PSC好发于50-68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及经典型PSC多见。骶尾部疼痛及肠道、膀胱功能障碍较常见。CT征象(大小、密度、形态及其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具有肿瘤内及肿瘤间异质性。肿瘤前后生长受限。常见的CT征象包括:肿瘤多位于骶尾部中线区、呈分叶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多个椎骨节段受累、“夹心饼干征”、“鼠咬甘蔗征”、“骨质漂浮征”、骶神经受侵犯。半数病例见钙化、“反引号征”、椎旁肌肉受侵犯。约1/3的肿瘤可见直肠后间隙受累。肿瘤很少累及骶髂关节间隙及髂骨,瘤内骨质硬化罕见。肌肉受侵犯与肿瘤大小有关。膀胱功能异常与S2神经受侵犯、肿瘤前后径及上下径有关。二、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MRI征象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S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有无关联。结果临床病程6天30年,患者骶尾部疼痛70例,肠道、膀胱、下肢功能障碍分别为56例、35例、35例。病理分型:经典型79例,去分化型1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及S100表达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78例、75例、78例和65例,Ki67指数为0-30%。MRI表现:69例位置居中,68例骶髂关节未受累,46例累及S2或以上;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63例呈囊实性,17例呈囊性;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前后径(p<0.05)。膀胱功能障碍与S2神经受累有关(p<0.05)。结论PSC临床病程长短不一,常见症状为骶尾部疼痛、肠道功能障碍。病理上PSC多数为经典型。MRI图像上多数肿瘤位置居中,呈囊实性,前后生长受限;半数以上累及S2或以上;较少累及骶髂关节。膀胱功能障碍与S2神经受累有关。第三部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MRI分类研究一、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征象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CT图像分型,并分析各分型的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病人的治疗前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最小,d亚型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根据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可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二、MRI分类预测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研究目的对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进行分类分析,并评估MRI分类预测PSC术后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证实的PSC患者的资料。采用3.0 T MRI进行骶尾部多序列平扫及增强检查。观察MRI图像上肿瘤自身的特征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通过二阶段聚类(two step cluster)分析对MRI特征(信号、大小、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进行分类。并评估MRI分类预测PSC患者中RFS的诊断价值。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二阶段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多因素回归方程、Kaplan-Meier(K-M)法。结果通过二阶段聚类分析将七种MRI特征分为3类。经卡方检验(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精确概率)分析,三种类型之间肿瘤的信号(T1WI、T2WI、瘤内是否有出血及强化)、骶髂关节及髂骨受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种类型之间邻近肌肉受累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MRI分类是预测肿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p<0.01)。Ⅰ、Ⅱ、Ⅲ类中PSC术后复发的占比分别为21.4%、39.3%、60.0%,局部无复发生存期(月)分别为39.86±17.27、32.43±16.55、17.70±9.76。采用K-M法分析,三种MRI类型患者之间的术后RFS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种MRI类型患者之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MRI分类之间的特征(信号、骶髂关节及髂骨是否受累、邻近肌肉受累的数量)有显着性差异。MRI分类可预测肿瘤术后复发。从Ⅰ类到Ⅲ类,RFS逐步降低,局部无复发生存周期逐渐缩短。

任军,卢铃铨,殷信道,王丽萍,王利伟[4](2020)在《脾脏良恶性肿瘤的CT增强特征与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三期增强CT图像诊断脾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CT成像采用飞利浦128层螺旋CT机。扫描前分三次口服800 mL温开水,采集范围从右膈顶到右肾下极。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在注射后约25~30、60~70和90~120 s开始采集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图像。应用四格表资料计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指标。结果 3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1例,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中血管瘤较常见,恶性病变中转移瘤和淋巴瘤较常见。CT增强图像诊断脾脏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5%、80.95%和81.10%,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3.08%、19.05%、76.47%和85.00%。Youden指数是0.62。结论 CT增强平衡期的低密度征象可以作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主要特征之一。

邢金子[5](2020)在《CT联合磁共振检测在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CT联合磁共振(MR)检测在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1例疑似腹膜后原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和MR检查,将CT与MR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CT、MR单项诊断和联合诊断腹膜后原发肿瘤的价值。结果:101例疑似腹膜后原发肿瘤患者中病理诊断确诊腹膜后原发肿瘤89例;MR与CT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与MR和CT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与MR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CT和MR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联合诊断在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CT与MR单项诊断。

李颖[6](2020)在《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研究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病理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19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8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合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血供特点及其某些特征性成分(钙化、囊变坏死、脂肪、黏液基质),并对照病理结果,比较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和病理类型估计的差异性。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CT或MRI征象对部分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公式为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2)使用卡方检验对肿瘤形态学(形态、边界)及肿瘤内部成分(脂肪、钙化、黏液基质等)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诊断能力使用敏感性、特异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使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然后制作ROC曲线,得出最佳的诊断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结果:1.在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44例(53%),恶性肿瘤39例(47%),其中间叶源性肿瘤25例(30.1%)、神经源性肿瘤38例(45.8%)、淋巴来源肿瘤9例(10.8%)、生殖细胞源性肿瘤4例(4.8%),其他来源不明肿瘤7例(8.4%)。2、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来源,2例被误诊为肾脏来源,4例被误诊为腹腔来源。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578,P=0.372;x2=1.391;P=0.474;x2=0.576,P=0.748)。3.病变形态、边界、周围组织有无侵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有统计学意义(x2=25.984、87.596;x2=32.435、93.676;x2=17.508、91.646,P<0.001);钙化、囊变或坏死及脂质的有无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的长径、短径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诊断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长径>7.6 cm,短径>6.25 cm为最佳诊断阈值,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6%、69.2%,特异度分别为75.0%、79.5%。综合评分≥2.5时诊断病变恶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6%、90.9%(x2=47.732,P=0.000)。4、囊变或坏死对于副神经节瘤及神经鞘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52.1%及76.9%、52.1%;明显强化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71%;脂肪或脂质对脂肪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93.3%;所有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脊柱两旁或骶前交感神经链区;包绕血管生长对于淋巴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8.7%。结论:1.CT及MRI对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价值相同,但是对于肿瘤内部成分的识别上,两者优势互补。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对周围组织结构是否侵犯对良恶性的判断有价值,而肿瘤内部成分(钙化、囊变或坏死、脂肪)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无价值,但是其可以缩小鉴别诊断。3、综合评分能够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施淑君[7](2020)在《CT纹理分析方法对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研究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诊断头颈部实性局灶性病灶的常用检查方法,而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 TA)可以提供客观、定量的图像描述特征。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upraglot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GSCC)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影响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因素。目的探讨从原发肿瘤病变(primary tumor lesions,PTL)CT图像中提取纹理分析特征术前预测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Lymph node metastasis status,LNMS)的可行性。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经手术并术后病理证实的38例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颈部CT图像,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挑选出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neck nodal dissection,NNU),入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术后送病理检查,有明确的pTNM分期。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8例未发现转移性颈淋巴结,20例有转移性颈淋巴结受累,其中pN0 18例、pN112例、pN2 8例,进一步将其分为非转移性淋巴结组(Nonmetastatic lymph nodes,NLN)即 pN0(n=18)和转移性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MLN)组即 pN+(n=20)。方法选取增强CT图像上肿瘤病灶最大层面图像,运用MaZda4.6软件在CT增强图像上沿病灶边缘手动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0I)进行勾画,用软件自带的提取方法提取纹理参数,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者纳入研究,最终提取5个纹理参数:均值(Mean value)、偏斜(Skewness)、相关性(Correlation)、熵(Entropy)和高低频小波转换系数(WavEnHLS-2)。比较pN0组和pN+组静脉期和动脉期上纹理参数的差别,将筛选出的纹理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进行诊断效能分析,计算出灵敏度和特异度。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鉴别pN0组和pN+组的独立预测因子。用SPSS22.0软件计算出独立预测因子的联合预测因子,并绘制联合因子的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1.差异性检验:Mean value均值、Skewness偏斜、WavEnHLS-2小波转换,3个纹理参数在动脉期和静脉期中PN+组均高于pN0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期中Correlation 相关性(P=0.004)、Entropy 熵(P<0.001)在 pN+组高于 pN0 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中Correlation相关性(P=0.008)、Entropy熵(P<0.001)在pN+组高于pN0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诊断效能:静脉期熵AUC=0.8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5.0%,77.8%,动脉期熵AUC=0.8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0%,83.3%。静脉期相关性AUC=0.76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0.0%,61.1%,动脉期相关性AUC=0.75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5.0%,77.8%。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期的熵和动脉期的熵是鉴别pN0组和pN+组的独立预测因子。两个独立预测因子的联合预测因子诊断效能AUC=0.9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5.0%,94.4%,可见联合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大于单个独立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结论1.纹理参数熵值(Entropy)、相关性值(Correlation)可以术前预测LSGSCC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纹理分析方法或可成为临床新的诊疗技术。2.静脉期和动脉期熵值是独立预测因子,独立预测因子的联合预测因子可以提高诊断效能,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张伟峰[8](2020)在《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分期是评价其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转归、选择合适的初始治疗模式以及个体化手术方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准确可靠的分期,是实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微创化和人文化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逐渐得到普及。2018年10月,FIGO发布了新的子宫颈癌分期系统,取消了对现代影像学检查用于分期的限制,使其得以在子宫颈癌的分期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我国子宫颈癌临床实践中现代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分期的应用情况,并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常见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目的]1、对FIGO临床分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包括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研究。2、评价常见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各分期参数判定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即“1538”项目数据库。截止2018年12月,该数据库共收集中国大陆3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子宫颈癌病例共46313份。1、提取数据库中子宫颈癌病例的原始临床分期,参照同时期的FIGO分期标准,分析其规范情况。再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将其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准确性及不准确的原因。2、提取数据库中符合初始治疗为手术等条件的子宫颈癌病例,根据其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病理分别确定影像学分期、影像学联合临床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再以手术病理分期做为参照,对不同类型分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3、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子宫颈癌病例,同法评估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影像学检查的图像特征。4、提取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ⅠB1~ⅡA2期病例,分别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病理进行ⅢC期分期,然后以ⅢC p为参照,对ⅢC r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第一部分中国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应用情况研究1、剔除1008例术中术后意外发现的子宫颈癌病例后,在剩余的45305份病例中,共10223份(22.6%)存在分期不规范。分期不规范的类型包括分期不完整如Ⅰ B期、Ⅱ期等(5534,54.1%)、未进行临床分期(4502,44.0%)、模糊分期如Ⅰ B2~ⅡA1等(80,0.8%)、与妇检描述不符合(72,0.7%)和术后进行分期修正(35,0.3%)。2、≥70岁的患者分期不规范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32.1%vs 22.1%vs 22.3%vs 21.5%,P<0.001);外生型中分期规范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外生型(86.5%vs 82.6%,P<0.001)。3、共22353例子宫颈癌纳入分期的准确性评估。临床分期整体的准确率为65.8%,分期偏高发生率为20.8%,分期偏低发生率为13.4%。ⅠA、ⅠB1、IB2、ⅡA1、ⅡA2 和 ⅡB 的分期准确率分别为 88.8%、82.7%、74.4%、21.9%、25.9%和7.2%,分期偏高的发生率分别为0%、.0%、19.3%、67.2%、70.8%和92.2%,分期偏低的发生率则分别为11.2%、17.3%、6.4%、10.9%、3.2%和0.6%。4、临床分期不准确的原因依次为:阴道受累(55.8%)、肿瘤最大直径(29.7%)、宫旁侵犯(10.6%)和宫颈实质浸润范围不一致(3.6%)、和膀胱直肠侵犯及远处转移(0.2%)。第二部分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回顾性研究1、分别纳入3771例行MRI检查和3562例行CT检查的子宫颈癌病例。2、在行MRI检查的病例中,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63.1%,MRI影像学分期的符合率为63.9%,MRI联合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 77.2%。3、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MRI检查判定分期参数如肿瘤最大直径、阴道受累和宫旁浸润的kappa值分别为0.262、0.041和0.042。4、在行CT检查的病例中,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65.4%,CT影像学分期的符合率为12.5%,CT联合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73.8%。5、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CT检查判定分期参数如肿瘤最大直径、阴道受累和宫旁浸润的kappa值分别为0.060、0.010和0.009。第三部分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前瞻性研究1、共246例患者入组,其中93例行MRI检查,53例行CT检查,100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2、在行MRI检查的患者中,临床分期、MRI分期和MRI联合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8%、72.8%和77.7%。3、MRI检查诊断阴道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0%和87.80%,高于临床分期的37.50%和77.27%。与术后病理阴道受累的一致性强度检验提示MRI检查的kappa值为0.301,P<0.001。MRI定性判定肿瘤最大直径的kappa值为0.538;但MRI对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不理想,2例MRI提示宫旁浸润的病例,术后均未证实,而2例术后病理为宫旁浸润的病例,MRI均未诊断宫旁浸润;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1.43%,特异性为87.25%,kappa值为0.378,P<0.001。4、在行CT检查的患者中,临床分期、CT分期和CT联合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 66.0%、67.3%和 77.1%。5、CT检查诊断阴道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和95.95%,而临床分期为60.0%和81.08%。与术后病理阴道受累的一致性强度检验提示CT检查的kappa值为0.262,P=0.001。CT定性判定肿瘤最大直径的kappa值为0.404;CT对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同样不理想,CT检查提示宫旁浸润的2例患者,术后均未得到病理证实。CT诊断淋巴结的敏感性为24.00%,特异性为89.06%,kappa 值为 0.142,P=0.076。第四部分2018子宫颈癌FIGO新分期中ⅢCr的准确性验证1、共纳入6662例ⅠB1-ⅡA2期宫颈癌病例,其中961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判定为ⅢC r期,1133例通过手术病理结果被判定为ⅢC p期。2、在行MRI检查的病例中,524例被判定为ⅢC r期,563例被判定为ⅢC p 期,ⅢC r 与 ⅢC p 期的一致性偏低,Kappa 值为 0.138,p<0.001。3、在行CT检查的病例中,428例被判定为ⅢC r期,570例被判定为ⅢC p 期,ⅢC r 与 ⅢC p 期的一致性偏低,Kappa 值为 0.142,p<0.001。[结论]阴道受累和肿瘤最大直径是导致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不准确的主要参数。现代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具有应用价值。在我国以往的子宫颈癌临床实践中,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偏低。

沈冰奇,陈琰,王猛,洪庆奋,蔡华崧[9](2019)在《CT鉴别诊断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CT检查对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2月至2018年1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59例原发血管性肿瘤CT资料。结果 20例脾血管瘤增强扫描后可有3种强化方式;6例错构瘤表现与血管瘤类似;6例淋巴管瘤CT增强后无强化;17例血管淋巴管瘤依其淋巴管和血管构成比例不同而表现不一;8例窦岸细胞血管瘤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呈渐进性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血管肉瘤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瘤内出现坏死和(或)异常肿瘤血管,常伴发转移。结论脾原发血管性肿瘤影像学表现虽然各具特征,但部分征象相互重叠,CT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鉴别与诊断。

路涛,蒲红,陈光文,王娜,陈炜旎[10](2019)在《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2例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52例中,良性肿瘤41例(血管瘤18例,错构瘤1例,淋巴管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9例),潜在恶性肿瘤(窦岸细胞血管瘤) 9例,恶性肿瘤(血管肉瘤) 2例。脾血管瘤易于单发,可有3种强化方式;错构瘤CT表现与血管瘤类似;淋巴管瘤为典型囊性病灶,无强化;血管淋巴管瘤多为多发,兼有血管瘤与淋巴管瘤的影像表现;窦岸细胞血管瘤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呈渐进性强化或轻度强化;血管肉瘤表现为脾大,脾内占位可出现坏死或异常肿瘤血管。结论脾原发血管性肿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也有部分表现重叠,CT检查能够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二、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脾转移性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学检查
    3.4 病理特征
    3.5 治疗与预后

(2)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 CT 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及病灶特征
        2.2 影像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2.3 影像学特征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 讨论
        3.1 概述
        3.2 边缘缺损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3.3 增强后模糊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3.4 低密度环征病理基础及影像表现
        3.5 不足之处及展望
    4 结论
第二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和CT检查的Meta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1.4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特点
        2.2 超声和CT在颈水平分析中诊断的准确性
        2.3 超声和CT在基于患者的分析中诊断的准确性
    3 讨论
        3.1 主要结果及意义
        3.2 优势及不足之处
    4 结论
第三部分 光谱CT定量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淋巴结的选取及分组
        1.3 CT扫描参数
        1.4 图像分析与处理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
        2.2 良恶性淋巴结CT形态学比较
        2.3 良恶性淋巴结CT形态学诊断效能
        2.4 良性淋巴结各组间能谱定量参数比较
        2.5 良恶性淋巴结能谱定量参数比较
        2.6 PTC中良恶性淋巴结能谱定量参数诊断性能
        2.7 CT形态学及能谱定量参数诊断性能比较
    3 讨论
        3.1 能谱CT的发展及光谱CT优势
        3.2 CT形态学诊断性能分析
        3.3 光谱CT能谱曲线诊断性能分析
        3.4 光谱CT碘浓度诊断性能分析
        3.5 光谱CT有效原子序数值诊断性能分析
        3.6 光谱CT各参数在良性淋巴结中的比较及分析
        3.7 不足之处
    4 结论
第四部分 CT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T扫描参数
        1.3 原发灶一般形态学特征
        1.4 CT征象对LN转移的判断
        1.5 感兴趣区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
        1.6 特征筛选降维
        1.7 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8 统计分析
        1.9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病灶特征
        2.2 临床模型构建
        2.3 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
        2.4 临床模型、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比较
        2.5 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性能的可视化
    3 讨论
        3.1 影像组学概述
        3.2 影像组学在甲状腺肿瘤应用中的流程
        3.3 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分析
        3.4 影像组学模型性能的可视化
        3.5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T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MRI诊断及放射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CT诊断优化
    第一节 基于薄层容积CTE成像的MPR及 CTA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CT的放射组学预测S100 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MRI征象
    第一节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征象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MRI征象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MRI分类研究
    第一节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征象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MRI分类预测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脾脏良恶性肿瘤的CT增强特征与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CT检查技术
    1.3 图像和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良性肿瘤的CT增强表现
    3.2 恶性肿瘤的CT增强表现
4 总结

(5)CT联合磁共振检测在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CT、MR图像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2.2 CT、MR单项诊断和联合诊断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6)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CT纹理分析方法对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研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喉声门上型癌流行病学
    1.2 喉声门上型癌的治疗及转移淋巴结的处理
    1.3 常规影像学图像特征和图像纹理分析特征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患者入组情况
        2.1.1 患者资料
        2.1.2 选取标准
        2.1.3 手术方式的选择
    2.2 仪器与方法
        2.2.1 CT检查前准备
        2.2.2 CT检查方法
    2.3 图像的处理分析
        2.3.1 图像导出
        2.3.2 病灶的勾画
        2.3.3 纹理数据的提取及筛选
    2.4 淋巴结送检病理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入组病人临床特征
    3.2 淋巴结转移阴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两组间纹理参数比较
        3.2.1 两组患者统计学结果
        3.2.2 诊断效能评价
    3.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4 联合预测因子诊断效能
第四章 讨论
    4.1 喉声门上型癌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意义与现状
        4.1.1 咽喉部的淋巴管解剖特点
        4.1.2 喉声门上型癌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4.2 纹理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
    4.3 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与喉声门上型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
    4.4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4.5 未来工作的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研究成果
致谢

(8)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子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应用情况调查
    第一章 中国子宫颈癌临床分期应用的规范性调查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中国子宫颈癌临床分期应用的准确性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部分 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回顾性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三部分 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三节、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部分 2018子宫颈癌FIGO新分期中ⅢCr的准确性验证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CT鉴别诊断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设备与扫描方法
结果
    一、血管瘤
    二、错构瘤
    三、淋巴管瘤
    四、血管淋巴管瘤
    五、潜在恶性肿瘤
    六、恶性肿瘤
讨论
    一、良性肿瘤
    二、潜在恶性脾肿瘤
    三、恶性肿瘤

(10)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CT表现
3 讨论
    3.1 良性肿瘤
    3.2 潜在恶性肿瘤
    3.3 恶性肿瘤
    3.4 鉴别诊断

四、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脾转移性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J]. 黄国辉,刘燕萍,王声燕,张龙.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05)
  • [2]能谱CT定量分析及影像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应用研究[D]. 张凤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MRI诊断及放射组学研究[D]. 陈芳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脾脏良恶性肿瘤的CT增强特征与诊断价值[J]. 任军,卢铃铨,殷信道,王丽萍,王利伟. 中国医疗设备, 2020(12)
  • [5]CT联合磁共振检测在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邢金子. 中国民康医学, 2020(11)
  • [6]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 李颖.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7]CT纹理分析方法对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研究价值[D]. 施淑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8]现代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张伟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9]CT鉴别诊断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研究[J]. 沈冰奇,陈琰,王猛,洪庆奋,蔡华崧.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05)
  • [10]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J]. 路涛,蒲红,陈光文,王娜,陈炜旎.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07)

标签:;  ;  ;  ;  ;  

脾原发肿瘤的CT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