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投资组合微型涡轮和吸收式制冷系统

加州投资组合微型涡轮和吸收式制冷系统

一、加利福尼亚投建微燃气轮机和吸收制冷联合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曾德望[2](2019)在《基于化学链氧传递的铁基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再生能源消纳困难,弃风弃水严重等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突出问题。利用无法消纳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技术途径。然而,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严重受制于传统储氢方式(如:高压储氢,液态储氢)较低的安全性和体积储氢密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氧空位储氢原理的新型储氢方式-化学链储氢。围绕如何提高材料的储氢密度和循环寿命,重点探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和材料结构对化学链储氢过程中储氢载氧体吸放氢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材料多尺度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设计合成了二维Cu-Co-Fe-Al复合储氢材料,获得了约80 kg/m3体积储氢密度和60次连续稳定循环。搭建了kW级电解水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示范系统,研究各模块的能量优化匹配规律,验证了化学链储氢-燃料发电这一新型氢储能技术的可行性。为实现高性能储氢材料的理性设计,本文首先研究了载氧体还原氧化氛围,还原和氧化反应温度,储氢介质的选择,材料的孔道结构,材料的界面结构等对材料吸放氢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气浓度的提升,吸氢的速率越来越快,当氢气浓度达到45%以上时,吸氢反应速率基本不变;反应温度从500 oC到900 oC,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吸氢速度快速增加,反应温度达到800oC,吸氢速率不再明显提高。从材料结构特性来看,具有单一超大孔孔隙分布,CuFe二维式结构和界面限域结构的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循环反应性能,CoFe尖晶石,小孔大比表面积结构的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为进一步获得吸放氢过程的晶格动力学本质,利用了原位光电子能谱表征对储放氢过程中的氧族变化进行了追踪,获得吸放氢过程中氧族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了DFT+U方法对吸放氢过程中氧离子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还原反应过程中,表面的氧原子先与反应气反应,形成相应的氧空位,次表面的氧原子迁移到表面填补其氧空位,第三层表面氧原子迁移到次表面填补次表面的氧空位,以此类推。在还原反应后期,迁移的能垒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增大,而表面特性不变,反应由氧原子迁移速率控制。氧化反应阶段,水蒸气气在催化剂体相各表面直接形成Fe-O键的能垒大于氧原子从表面逐层迁移到底层的能垒,催化剂氧化的过程是在表面发生,氧原子逐层进行传递,直到催化剂体相中的氧空位被填满。在氧化反应的前期,反应速率由表面Fe-O键形成的过程控制,在反应后期,由体相内晶格氧的传递速率控制。基于实验和模拟计算的结果,以LDH材料作为前驱体从相态组成,孔隙分布,反应界面三个维度构建了具有复合纳米结构的CoCuFeAl载氧体储氢材料,利用尿素超均匀共沉淀法获得了纯净的LDH前驱物和煅烧尖晶石氧化物。表征和实验结果表明:(1)LDH材料作为一种层状的金属氧化物材料,材料的本身没有空隙结构的存在,而层与层之间构成的二次孔道具有大孔的特征,在化学链的高温循环过程中缓解了孔道由于晶格张力导致的塌陷,增加了材料的孔隙结构稳定性。(2)向铁基LDH材料中掺入Co和Cu元素,Co元素的掺入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储氢能力,Cu元素的与Fe元素形成了维氏体,提高材料的相态循环稳定性。(3)LDH前驱体的分子结构特性决定了活性组分在惰性组分上的均匀分布,由于二维板层的纵向尺度明显小于颗粒状的载氧体,活性组分在很大程度上包覆在惰性组分内部,有效减轻材料内部活性组分的团聚和烧结现象。(4)层状结构的纵向尺度很小,O离子的迁移路径较短,强化了晶格氧传递,提高了材料吸放氢动力学特性。在60次循环实验中,LDH材料体积储氢密度约为80 kg/m3。循环后,材料的储氢密度仍然高达70 kg/m3以上,是纯铁材料的4倍。基于化学链储氢技术,设计搭建了kw级电解水制氢-化学链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示范装置,并对化学储氢技术应用于氢储能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采用开发的CoFeCuAl LDH载氧体作为储氢材料,研究了该装置各模块的运行特性及其能量匹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常压条件下的稳定运行,20次循环内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指标并没有明显变化。储氢系统的平均储氢密度可以达到89.7 kgH2/m3,平均放氢速率为5.09 L/min,大于燃料电池的理论耗氢速率(4.07 L/min),可实现氢流的自平衡。系统的运行温度为中高温(600oC900oC),与燃料电池中发电效率最高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形成了良好的温度匹配,实际运行过程中电解水制氢效率为52.6%,平均储放氢效率可以达到90%,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为46.1%,装置总的电能转化效率为21.8%,达到了现有氢储能装置的先进水平。在此实验结果上对装置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发现制备一吨化学链储氢材料的总成本为5.622万元/吨,该材料每次的储氢成本为4.92元/kg,与目前商业化的高压储氢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以1MW规模的氢储能电厂为对象,建设本装置总成本约为236万元,约合2300元/kW。

段建东[3](2013)在《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微燃机发电系统瞬时功率控制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型燃气轮机(简称微燃机)发电系统作为分布式动力系统的重要形式,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排放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其它工业领域诸如舰船、油气开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适应一些特殊环境的应用,微燃机发电系统的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为了适应冲击负载和提升系统效率,本文基于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深入研究了微燃机发电系统瞬时功率控制,旨在原理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对这些方法进行验证。首先,论文针对微燃机发电系统冲击负载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适于冲击负载的系统结构,该系统能够实现瞬态功率流的平衡,快速提供负载所需的冲击功率,并吸收再生电功率。通过进行系统能量转换过程的瞬时功率流分析,实现各种能量形式转换的理想控制并兼顾到转换效率的提升。建立较为准确的微燃机功率非线性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通过解析的方法反映出微燃机中压气机和透平全工况效率和流量的特性;建立发电、电能变换等环节的瞬时功率模型,并通过上述模型开展系统仿真分析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其次,针对经典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瞬时功率闭环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状态反馈控制参数和状态观测器参数随系统参数变化而改变,通过闭环极点配置实现全工况固定收敛特性,具有全工况运行较强的鲁棒性。利用转速变化对微燃机效率影响的规律,提出微燃机效率最优的变转速控制方法,结果证明效率提高效果较为明显。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瞬时功率控制,在对瞬时功率平稳控制的基础上实现高内功率因数运行,减小铜耗,提高系统效率。针对传统微燃机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调节响应慢的问题,提出冲击补偿的瞬时功率快速控制方法。提出通过微燃机发电机组自身功率响应预测和负载辨识的瞬时补偿功率控制算法。通过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高功率动态响应弥补微燃机输出功率动态响应低的问题,使系统实时处于瞬时功率平衡状态,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平稳,增强微燃机发电系统对冲击性负载的适应能力。最后,为了进行瞬时功率控制和冲击负载补偿的实验研究,通过局部环节的实际样机系统和局部环节的物理模拟等效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种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冲击加载和冲击减载的瞬时功率快速补偿控制的实验结果表明,微燃机输出功率预测和负载功率辨识的快速补偿方法保证了系统功率流的实时平衡,实现了系统带冲击负载时的平稳运行。最终证明瞬时功率快速补偿控制能够很好的解决冲击性负载问题。

董全学[4](2012)在《分布式电源投资策略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分布式发电以其环保、高效、灵活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已成为低碳、智能电力系统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投资管制者以及投资实施者两个角度,通过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引入相应的优化方法,对分布式电源投资的激励策略、引导策略以及行为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建议,对促进分布式电源的投资建设,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投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界定了分布式发电及其投资策略相关概念;其次,从投资管制者角度,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投资政策环境,综合考虑分布式发电投资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基于深层次收费机制的分布式电源投资激励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的管制政策下该策略的适用性;第三,从投资管制者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污染排放补贴的分布式电源投资清洁技术选择引导策略,应用多目标规划,考虑了不同的目标函数(成本及补贴函数),得出了一系列满足帕累托最优的规划机制解集(在帕累托解集中,最优的规划机制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研究了基于排放约束的管制措施,并在配电系统排放约束和节点排放约束两种情形下,验证了激励措施与管制手段联合运用的可行性;第四,从投资实施者角度,在对一次能源市场价格随机波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投资与时序投资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分布式电源投资者行为选择策略,采用三个燃气分布式机组投资扩容及其热电联产改造升级的实例对该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第五,从投资实施者角度,在对电力市场价格随机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分析DG投资者的投资时序及容量选择,提出了分布式发电投资行为选择策略,通过一个分布式风力发电算例对该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实施基于价格歧视的深层次收费机制,可以较好地兼顾分布式发电投资的正外部性,为投资者提供清晰的长期投资信号,有效促进分布式电源投资;引入排放约束对促进分布式电源投资中清洁发电技术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约束来促进清洁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在一次能源价格波动较小的情况下,时序投资策略在单一DG容量投资、单一热电联产投资两种情形下优于直接投资策略,而对于DG容量与热电联产同时投资的情形,策略2(初始投资一个基础的DG-HX系统,在天然气的价格跌幅足够大时,对系统容量进行升级)在一次能源价格波动较小时较优,策略4(初始投资一个基础的DG-HX系统,在天然气的价格波动范围较大时,增大系统容量或者进行热电联产升级)在一次能源价格波动较大时较优;在电力市场价格波动较小的情况下,最佳的投资策略为电价远高于均衡价格的净现值时进行投资,且投资者需要在不同的价格区间投资不同容量的机组,以实现期权价值最大化,而在电力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大型项目的投资机会价值也较大,因此当投资最大项目为最优投资时的投资最优。

连欣乐[5](2008)在《基于短路电流约束的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主要以集中式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网方式,全世界90%以上的电力负荷以这种方式供电。这种容量越来越大的电网虽有其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随着负荷峰谷差的不断增大,电网的负荷率正逐年下降,发电输电设施的利用率都有下降的趋势。电力系统越庞大,事故发生的概率越高,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中,局部事故极易扩散,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于是,直接安置在用户近旁的分布式电源便成为一种替代方案,分布式电源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可靠性、安全性。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分布,配电网的保护系统是按照单电源辐射式电网结构设计的,DG的联网使得配电网变为多电源结构,从而造成其保护不能正常工作。本文正是基于这个问题而展开研究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特点和几种比较关注的分布式电源,阐述了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尽量不调整配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问题,提出了计及短路电流约束的准入容量计算原理和模型,对配电网中计及DG影响的故障计算原理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把短路约束条件表达为分布电源准入容量与其次暂态电抗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单分布式电源和多分布式电源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张永生[6](2006)在《微尺度燃烧及其热电转化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微尺度燃烧是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可携带电子设备的长时间供电和国防上微小型高性能动力源和电源的需求而开展研究的。由于开展研究时间较短,还有许多科学和技术难题需要去攻克。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微尺度燃烧的燃烧特性和产生能量的利用转化而展开的。首先考虑熄火距离的影响建立了火焰燃烧模型;然后对微尺度下的燃烧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以了解其燃烧特性;接着对微尺度下数值模拟方法在燃烧方面的应用给出了作者的看法;随后对微尺度燃烧产生能量的利用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最后给出了设计新型微尺度燃烧器的思路并给出了一种新型微尺度燃烧器的MEMS加工工艺。 在考虑熄火距离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火焰燃烧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定性分析,表明在微尺度燃烧中容易发生熄火和吹熄,不容易发生回火。考虑熄火距离的影响,对火焰传播速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考虑熄火距离后火焰传播速度的表达式,分析表明在微尺度下熄火距离是影响火焰传播的重要因素,同时熄火距离和火焰传播速度在微尺度下相互作用,使燃烧向着不利于稳定的方向发展。 对微尺度下燃烧进行了实验性研究,采用具有稳定燃烧的T型微细管道研究了预混氢气—空气在微尺度条件下的燃烧。在适当的当量比下,预混气在T型管道中一定的混合气流速下可维持长时间稳定燃烧。燃烧中最高温度发生在空气稍微过量的条件下。在一定当量比、能够稳定燃烧情况下,火焰温度随燃料气流量的增大而升高。由于散热的影响,氢气或空气流量小时容易发生熄火。管道散热比例很高,一定条件下只考虑水平管道部分外壁的散热就占反应放热的1/3左右。与大尺度燃烧相比,管道中的燃烧着火浓度范围下限影响不太大,而上限降低。在氢气流量一定时,燃烧效率在完全燃烧当量比附近存在峰值,最高燃烧效率接近100%。 在实验条件下,混和气流速较高时燃烧会发声,随着流量的增加,管内燃烧对应的最大声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而且较大的波峰的数量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时域分析显示声音的波动振幅在较大的流量下一般较大。 在针对热电转化设计的三种燃烧器中,氢气—空气都能在其中稳定燃烧,相同材料的不同燃烧器,容积热负荷高的壁面温度较高。不同材料的燃烧器,其材料的导热能力较强的,散热较强。同一种燃烧器中,预混燃烧比扩散燃烧温度高,但扩散燃烧易于控制火焰位置,而且不易发生回火。由于丙烷的体积能量密度较高,相同燃料流量的丙烷—空气要比氢气—空气燃烧的温度高。 在微尺度管道内对烷烃加氢及催化燃烧进行了实验,甲烷和乙烷在管道内不

尚嘉玥[7](2005)在《ABC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创业机会评价与决策研究》文中提出所有的创业行为都来自于绝佳的新事业机会,创业团队与投资者均对于事业前景寄与极高的期待,尤其创业家更是对新事业机会在未来所能带来丰厚的利润,抱持高度的信心。不过我们都知道,几乎九成以上的新事业梦想最后都会落空。事实上,新创事业获得高度成功的机率大约不到百分之一。创业需要灵感和激情,但当你真的找到创业的思路时,不代表你真的发现了创业机会。并不是每一个想法都会盈利;不是每一个想法都能满足你的需要;不是每个想法都有一个可行的市场;不是每一个想法的时机都很成熟。需要在产生创业灵感时,就开始不断对创业机会进行识别、评价,以做出客观的创业决策。鉴于创业机会评价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创业机会评价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正在筹备的ABC分布式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创业机会评价与决策的案例研究。筹备中的ABC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拟为1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点将设在上海。公司专注于分布式能源在中国的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成功经验,力图把握国内天然气工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与外国公司、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建立互惠而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分布式能源在中国的发展并在该领域中取得共同进步。通过对ABC公司创业机会的市场规模、市场未来的增长、市场结构、机会窗口的跨度、创业时机、目标客户、经济效益、竞争优势、创业团队等关键指标的评价,分析了该项创业机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最终做出了创业开发的决策,为ABC公司进一步开发设计创业的商业计划奠定了可依据的客观对策。

刘道平[8](2001)在《加利福尼亚投建微燃气轮机和吸收制冷联合系统》文中研究表明

二、加利福尼亚投建微燃气轮机和吸收制冷联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利福尼亚投建微燃气轮机和吸收制冷联合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基于化学链氧传递的铁基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可再生能源发展及使用现状
    1.2 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简介
    1.3 氢储能技术
        1.3.1 物理储氢
        1.3.2 化学储氢
        1.3.3 大规模储氢技术发展需求现状
    1.4 化学链储氢技术
        1.4.1 化学链储氢技术原理
        1.4.2 铁基纳米储氢材料
        1.4.3 化学链储氢技术在规模化储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及内容
        1.5.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5.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及步骤
        2.2.3 储氢材料的表征
        2.2.4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工艺特性参数的影响
        2.3.2 材料特性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放氢过程中的氧传递机制
    3.1 引言
    3.2 O离子固相传递理论
    3.3 基于原位O1S光电子能谱的氧传递实验研究
        3.3.1 实验装置和图谱解析方法
        3.3.2 吸放氢过程中不同O族的指纹演变规律
    3.4 基于密度泛函方法的氧传递理论计算
        3.4.1 第一性原理理论基础
        3.4.2 采用DFT+U方法进行铁基载氧体的计算
    3.5 储放氢反应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性能化学链储氢材料的设计及性能
    4.1 引言
    4.2 二维片状铁基复合储氢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4.3 二维片状铁基复合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kW级化学链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示范装置
    5.1 引言
    5.2 装置设计与系统介绍
        5.2.1 装置总体结构及设计特点
        5.2.2 装置的单元结构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步骤及工况
        5.3.3 评价方法
        5.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4.1 消纳电能过程
        5.3.4.2 释氢发电过程
    5.4 技术经济性评价
        5.4.1 电能转化效率
        5.4.2 储氢成本
        5.4.3 装置建设成本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微燃机发电系统瞬时功率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微燃机发电系统构成及其技术现状
        1.2.1 系统构成与主要性能
        1.2.2 微燃机发电技术现状
    1.3 冲击负载问题与瞬时功率研究现状
        1.3.1 冲击负载问题
        1.3.2 瞬时功率
    1.4 微燃机发电系统效率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系统架构与非线性建模
    2.1 引言
    2.2 系统架构与功能
    2.3 微燃机发电系统瞬时功率流
        2.3.1 能量转换过程
        2.3.2 瞬时功率流
    2.4 微燃机功率非线性数学模型
        2.4.1 微燃机工作原理
        2.4.2 数学建模
        2.4.3 模型仿真验证
    2.5 电功率变换系统瞬时功率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燃机发电机组的状态反馈控制及效率提升
    3.1 引言
    3.2 微燃机经典控制特性分析
    3.3 微燃机全工况状态反馈强鲁棒性控制
        3.3.1 控制系统结构
        3.3.2 全工况固定收敛特性状态观测器
        3.3.3 全工况固定收敛特性状态反馈控制律
        3.3.4 仿真验证
    3.4 微燃机效率优化控制
        3.4.1 效率优化条件
        3.4.2 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3.4.3 效率优化对状态反馈控制影响
    3.5 永磁同步发电机瞬时功率检测及控制
        3.5.1 瞬时功率控制系统结构
        3.5.2 滑模观测器锁相环转子位置检测
        3.5.3 瞬时功率检测及控制
        3.5.4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冲击性负载辨识与瞬时功率补偿
    4.1 引言
    4.2 无补偿发电系统冲击性负载特性
        4.2.1 微燃机控制系统输出功率特性
        4.2.2 PWM整流器功率传输特性
        4.2.3 负载冲击扰动时系统响应时域分析
    4.3 冲击性负载辨识
        4.3.1 逆变器功率传输特性
        4.3.2 负载辨识及其直流端等效
    4.4 瞬时功率快速补偿控制
        4.4.1 补偿控制系统结构
        4.4.2 瞬时功率跟踪控制
        4.4.3 微燃机输出功率预测方法
        4.4.4 瞬时功率补偿控制器设计
        4.4.5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冲击补偿实验模拟
    5.1 引言
    5.2 实验系统物理模拟等效方法
    5.3 模拟实验系统构建
        5.3.1 系统结构
        5.3.2 微燃机冲击负载时输出特性模拟
        5.3.3 微燃机启停模型及模拟
    5.4 永磁同步发电机瞬时功率控制实验
        5.4.1 电角度估计
        5.4.2 瞬时功率控制
    5.5 补偿系统瞬时功率控制实验
        5.5.1 冲击加载瞬时功率快速补偿
        5.5.2 冲击减载瞬时功率快速吸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分布式电源投资策略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分布式发电投资激励引导策略研究现状
        1.2.2 分布式发电投资行为选择策略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分布式发电及其投资策略基本概念界定
    2.1 分布式发电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分布式发电的定义
        2.1.2 分布式发电的分类
        2.1.3 分布式发电的用途
        2.1.4 分布式发电的优势
    2.2 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
        2.2.1 投资策略的概念界定
        2.2.2 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分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发电投资激励策略
    3.1 引言
    3.2 分布式发电项目的政策环境
        3.2.1 环境政策
        3.2.2 经济政策
        3.2.3 管制政策
    3.3 基于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均衡的分布式发电项目投资策略
        3.3.1 DG并网的目标
        3.3.2 分布式发电的社会价值
        3.3.3 深层次收费机制的垄断视角分析
    3.4 不同管制政策下投资策略适用性分析
        3.4.1 成本附加规定
        3.4.2 动态补贴机制
        3.4.3 负外部性收费
        3.4.4 收入上限规定
        3.4.5 价格上限规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布式发电投资技术选择引导策略
    4.1 引言
    4.2 分布式电源扩展目标规划
        4.2.1 数学模型
        4.2.2 约束条件
    4.3 求解方法
        4.3.1 多目标优化算法
        4.3.2 蒙特卡洛模拟
    4.4 算例
        4.4.1 情形A:整个配电系统的排放约束
        4.4.2 情形B:每个节点的排放约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次能源市场价格不确定下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
    5.1 引言
    5.2 一次能源市场环境概述
        5.2.1 天然气价格波动概况
        5.2.2 燃气DG简介
    5.3 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
    5.4 算例分析
        5.4.1 模型的数据
        5.4.2 算例1:基荷DG扩容投资策略
        5.4.3 算例2:热电联产升级下的基荷分布式电源投资
        5.4.4 算例3:基荷DG与热电联产同时投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力市场价格不确定下分布式发电投资策略
    6.1 引言
    6.2 电力市场环境描述
    6.3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策略
    6.4 电力市场不确定条件下的DG投资策略
    6.5 算例分析—风电DG接入算例
        6.5.1 模型的建立
        6.5.2 模型计算
        6.5.3 结论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短路电流约束的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分布式电源及其对传统电网的影响
    2.1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
    2.2 分布式电源的分类
    2.3 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特点
    2.4 分布式电源在我国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DG 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和DG 系统的保护
    3.1 DG 的引入对传统电网的影响
    3.2 分布式电源系统保护的控制现状
        3.2.1 分布式电源系统保护的要求
        3.2.2 分布式电源系统保护的配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DG 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4.1 配电网继电保护
        4.1.1 配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4.1.2 配电网继电保护的作用
        4.1.3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2 DG 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4.2.1 系统侧相邻馈线故障
        4.2.2 DG 下游的保护
        4.2.3 DG 上游的保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DG 接入配电网中计及短路电流的计算模型
    5.1 模型的建立
        5.1.1 配电网模型
        5.1.2 分布式电源的模型
    5.2 DG 接入配电网中时短路电流计算的原理
    5.3 单分布式电源考虑短路电流约束的模型
        5.3.1 单分布式电源考虑短路电流约束的模型的建立
        5.3.2 计算过程
    5.4 多分布式电源考虑短路电流约束的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算例分析
    6.1 单分布式电源算例
    6.2 多分布式电源算例
    6.3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程序的主体部分

(6)微尺度燃烧及其热电转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微尺度燃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1 微尺度燃烧的提出及其优点
    1.2 微尺度燃烧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2.1 国防领域的需要
        1.2.1.1 微型飞行器的需要
        1.2.1.2 微型卫星推进系统的需要
        1.2.1.3 科技作战单兵的需要
        1.2.2 对比微型燃料电池
    1.3 微尺度燃烧一些可能的能量利用方式
    1.4 微尺度燃烧的燃烧特性概述
        1.4.1 微尺度燃烧应用的技术难点和理论瓶颈
        1.4.2 散热
        1.4.3 火焰稳定性
        1.4.3.1 着火极限
        1.4.3.2 熄火距离的影响
        1.4.3.3 速度的影响
        1.4.3.4 温度的影响
        1.4.3.5 基本热传递对微尺度燃烧的影响
        1.4.3.6 尺度的影响
        1.4.3.7 不同燃料的稳定性
        1.4.3.8 周期波动
        1.4.4 时间约束
        1.4.5 摩擦损失
    1.5 改进微尺度燃烧的一些方法
        1.5.1 改善散热
        1.5.2 催化燃烧
        1.5.3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
    1.6 数值模拟在微尺度燃烧中的应用
    1.7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微尺度燃烧稳定性理论分析
    2.1 散热对燃烧的影响分析
    2.2 熄火距离对燃烧的影响分析
        2.2.1 考虑熄火距离的火焰稳定条件
        2.2.2 熄火距离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2.2.2.1 简化分析法
        2.2.2.2 无量纲分析分区近似解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尺度燃烧实验研究
    3.1 T型微型管道燃烧实验
        3.1.1 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简介
        3.1.2 燃烧温度分析
        3.1.2.1 流量和当量的影响
        3.1.2.2 不同管道的对比
        3.1.3 根据链反应机理对可燃浓度界限的讨论
        3.1.4 燃烧效率影响
        3.1.5 燃烧波动
    3.2 微型燃烧器燃烧
        3.2.1 燃烧器Ⅰ
        3.2.1.1 氢气—空气燃烧
        3.2.1.2 预混与扩散的对比
        3.2.1.3 丙烷—空气燃烧
        3.2.2 燃烧器Ⅱ
        3.2.3 燃烧器Ⅲ
    3.3 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
        3.3.1 热电偶测温分析
        3.3.2 红外测温分析
        3.3.3 取样时间
    3.4 本章小结
        3.4.1 T型管道燃烧小结
        3.4.2 微型燃烧器燃烧小结
        3.4.3 测量分析小结
第四章 烷烃燃料加氢及催化燃烧
    4.1 问题的提出
    4.2 加氢燃烧机理分析
    4.3 实验布置
    4.4 加氢燃烧实验
    4.5 催化燃烧
        4.5.1 催化原理讨论
        4.5.1.1 催化燃烧的原理和特点
        4.5.1.2 烷烃加氢催化燃烧特点
        4.5.2 实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值模拟在微尺度燃烧中的应用
    5.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内容
    5.2 二维模拟(层流VS紊流)
    5.3 三维模型
        5.3.1 模拟分析
        5.3.2 声音模拟
        5.3.3 热电偶的影响
    5.4 燃烧器Ⅱ的模拟
        5.4.1 扩散燃烧
        5.4.2 预混燃烧
    5.5 小结
第六章 热电转化利用微尺度燃烧能量研究
    6.1 热电利用研究现状
    6.2 热电转化原理和微尺度下利用的优化设计讨论
    6.3 实验装置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6.4.1 燃烧器Ⅰ热电转化
        6.4.2 燃烧器Ⅲ热电转化
    6.5 今后的改进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微尺度燃烧器设计方案
    7.1 燃烧室结构设计原则
    7.2 燃烧室的容积热负荷和面积热负荷
    7.3 燃料选择
    7.4 预混燃烧或扩散燃烧的选择
    7.5 材料选择
    7.6 工艺选择
    7.7 改进方法和思路
        7.7.1 改善散热方法
        7.7.2 强化燃烧
    7.8 微尺度燃烧器设计
        7.8.1 结构设计及版图
        7.8.2 工艺流程
    7.9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8.1 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ABC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创业机会评价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 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创业的理解和研究范围
        1.3.2 对创业机会识别和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对创业机会开发决策的相关研究
    1.4 论文结构
第2 章 ABC 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背景介绍
    2.1 ABC 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及创业动因
    2.2 分布式能源介绍
        2.2.1 什么是分布式能源
        2.2.2 分布式能源所需的主要原料
        2.2.3 分布式能源能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效益
第3 章 ABC 公司创业机会评价与决策研究范围
    3.1 ABC 公司创业机会评价与开发决策研究方案
        3.1.1 研究内容
        3.1.2 关于“好机会”的理论研究
        3.1.3 研究方案
    3.2 研究范围界定
第4 章 ABC 公司创业机会评价与决策研究
    4.1 宏观环境评价
        4.1.1 宏观环境对分布式能源行业主要影响因素的鉴别
        4.1.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3 宏观环境评价
    4.2 市场规模评价与预测
        4.2.1 我国电力供求概况
        4.2.2 我国城市供热行业概况
        4.2.3 我国目前电力、热电产业结构
        4.2.4 国外分布式能源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概况
        4.2.5 分布式能源的市场规模评价与预测
    4.3 市场定位分析与决策
        4.3.1 ABC 公司独特能力及竞争优势分析
        4.3.2 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决策
        4.3.3 产品/服务开发设计
    4.4 目标产品/服务经济效益评价
        4.4.1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4.4.2 经济效益分析模型
        4.4.3 假设目标项目所需系统装机容量
        4.4.4 目标项目年现金流分析
        4.4.5 主要评价指标
        4.4.6 敏感性分析
        4.4.7 经济评价
    4.5 创业时机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4.5.1 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市场概况
        4.5.2 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创业时机评价
        4.5.3 以五力模型为基础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
    4.6 ABC 公司创业决策
        4.6.1 创业机会综合评价
        4.6.2 基于SWOT 分析的创业决策
第5 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附录
    附录A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附录B 我国热电联产现状
    附录C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几个趋势
    附件D 我国分布式能源实现热电冷联产现状
    附件E 我国分布式能源实现热、电、冷联产的前景
    附件F 有关专家建议国家采取的扶值政策
个人简历

四、加利福尼亚投建微燃气轮机和吸收制冷联合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基于化学链氧传递的铁基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D]. 曾德望. 东南大学, 2019
  • [3]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微燃机发电系统瞬时功率控制策略[D]. 段建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
  • [4]分布式电源投资策略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 董全学.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7)
  • [5]基于短路电流约束的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的研究[D]. 连欣乐. 湖南大学, 2008(12)
  • [6]微尺度燃烧及其热电转化基础研究[D]. 张永生. 浙江大学, 2006(01)
  • [7]ABC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创业机会评价与决策研究[D]. 尚嘉玥. 清华大学, 2005(08)
  • [8]加利福尼亚投建微燃气轮机和吸收制冷联合系统[J]. 刘道平.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1(04)

标签:;  ;  ;  ;  ;  

加州投资组合微型涡轮和吸收式制冷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