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

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

一、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论文文献综述)

宋才见,李谭伟,叶颖颖,姚伟,曾芳[1](2020)在《南岭地区千里山岩体的空间形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文中认为千里山岩体是南岭地区与锡钨等矿产成矿关系密切的重要岩体,研究其空间特征与控矿作用,对于深部地质填图以及深部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比例尺重力资料,确定了千里山岩体的隐伏边界;通过对千里山岩体进行二维、三维模拟反演,揭示了千里山岩体与王仙岭岩体的连接关系和空间形态特征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推断认为:千里山岩体与王仙岭岩体在深部相连,呈大岩基产出,并受到深大断裂控制;两岩体三维形态整体表现为气球膨胀式轮廓。结合地质资料,探讨了千里山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分析认为深部岩基和构造为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热源及上升通道。

李聪[2](2020)在《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锡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也是我国关键新兴战略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多年的开采和利用,使得我国的锡矿资源面临危机,从锡矿主要出口国变成依赖进口的国家。因此加大找矿力度,寻找新的锡矿资源,保持我国锡矿资源量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对于锡矿床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资料,但资料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总结。本论文搜集了各类文献中有关我国重要锡矿床的分析资料,建立了我国锡矿矿产地数据库、成矿年代数据库、锡矿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锡矿床研究程度的提高、进一步锡矿的找矿勘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主要取得的以下进展:(1)厘定出我国与锡矿床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22个,与锡矿有关的成矿区带有44个,重要矿集区15个。(2)重要锡矿成矿时代数据成果的总结显示,中国锡矿的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以燕山期的160~130Ma和100~80Ma为主,其次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喜山期;不同成矿时代的锡矿床的具有集中分布特征,其中前寒武纪锡矿主要分布在川西及桂北矿集区;加里东期锡矿主要分布在祁漫塔格矿集区;海西期锡矿主要分布在东准与星星峡矿集区;燕山期锡矿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桂北、滇东南、湘南、林西-锡林浩特等矿集区;喜山期锡矿主要分布在三江矿集区。在锡矿时空规律总结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锡矿成矿谱系。(3)以重要矿集区为单元,全面搜集了我国典型锡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包括硫、铅、氢氧、碳氧、铷锶、钐钕、铪同位素),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锡矿的硫源主要有两种:(1)岩浆来源;(2)岩浆为主,有地层的混合;氢氧同位素表明锡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来自于岩浆水以及岩浆水为主、有大气降水的混合;铅同位素显示不同锡矿床铅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为上地壳铅和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总体上,我国与锡矿床有关的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以及地壳为主、少量幔源混合。(4)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讨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燕山早期—晚期、大兴安岭南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有关锡矿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廖煜钟[3](2019)在《千里山花岗岩及其与柿竹园矿田矿化分带的成因联系》文中指出柿竹园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矿石储量大,矿产丰富。以千里山为中心,向南依次有W-Sn-Mo-Bi、Pb-Zn和Hg-Sb三个南北跨度约8 km的矿化分带。成矿温度由内带到外带逐渐减小。前人对柿竹园矿田成矿热液系统的时长等的研究有待深化,而成矿热液系统的成岩成矿时长可能是超大型热液矿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不同封闭温度的定年分析、矿石中的黄铁矿原位成分特征、硫化物和钾长石的Pb同位素研究、成矿效率的计算,以期厘定柿竹园矿田成矿热液系统的时间跨度、空间延伸及各个成矿元素的成矿生产率。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作为矿带中心的千里山花岗岩为整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提供成矿物质和热量。千里山花岗岩为多次侵入的复式杂岩体,具有很高的U、Th、K含量,平均产热率为9.7μW/m3,属于高产热花岗岩。由于强放射性产热和高F含量,千里山花岗岩不仅固结时间被延长,产出高分异的细粒花岗岩,而且其固结后的热液系统时间也得到了极大幅度地拉长。通过一系列不同封闭温度的热年代学分析可知,千里山花岗岩的冷却时长为40-69Ma。(2)根据详细的野外考察、岩相学、热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将千里山花岗岩重新划分为四期:第一期,似斑状花岗岩(氧逸度为IW-MH);(2)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氧逸度为FMQ-MH);(3)等粒黑云母花岗岩;(4)花岗斑岩。(3)通过三个矿化分带的黄铁矿元素成分分析,发现其具有渐变过渡的特征:从内带至外带,Bi、Ag元素逐渐减少,Mn、Sb元素逐渐增加。同样地,Pb同位素也有从内带向外带的渐变特征。这表明南北延伸约8km的柿竹园矿田成矿热液系统的整体性。(4)通过对柿竹园的加权成矿效率计算可知,柿竹园矿田成矿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W>Sn>Mo>F>Cu>Pb>Zn>Hg>Ag。这与柿竹园矿田探明的储量排序基本一致,说明成矿元素的加权成矿效率可以表明它们的成矿潜力。由具有最高加权成矿效率的几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覆盖区域是多金属矿床的有利位置,因此是进一步勘探的靶区。综上所述,千里山花岗岩提供了大量的放射性产热和成矿物质,使得自花岗岩接触带往南延伸8km的柿竹园岩浆热液系统持续了约70Ma的时间。这很可能是形成柿竹园超大型矿床和发育完善的矿化分带的关键因素。

王登红[4](2016)在《对华南矿产资源深部探测若干问题的探讨——以若干超大型矿床深部找矿突破为例》文中提出华南是中国近百年内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比较高的地区,形成了赣南钨矿、桂北锡矿、湘南铅锌矿等一大批老矿山。随着已探明资源的快速消耗,"深地"探测、深部找矿已是大势所趋。基于对华南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企业矿山生产情况的了解,文章对矿产资源的深部探测问题,从探测的目标、理论、深度、程度、效益等诸方面加以探讨,认为: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1坚持国家目标、科学目标和人才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宜灵活运用各种成矿理论,充分发挥"五层楼+地下室"等勘查模型的作用,把"层状含矿地质体"作为矿产资源深部探测的主要目标;2坚持从已知到未知和由浅入深的原则,重点在老矿区和浅部地质与矿产资源比较清楚的工作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优先部署工作,既可以降低风险又可以满足现实需要;3宜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2000 m、3000 m乃至于5000 m深钻的部署,宜相应地部署在矿床、矿田和矿集区工作程度最高的地区,达到立体探测和"透明化"的目的;4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综合调查、综合评价、综合研究,学科也要综合,避免单打一,避免单学科冒进。以问题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合理的探测深度和工作程度,抓住关键,有针对性地布设工作量,才能取得成效。

吴胜华[5](2016)在《湖南柿竹园花岗岩体远接触带Pb-Zn-Ag矿脉成矿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柿竹园矿区由近接触带W–Sn–Mo–Bi矽卡岩和云英岩和远接触带Pb–Zn–Ag矿脉组成。远接触带脉状Pb–Zn–Ag矿体受NE向断层控制,主要由硫化物和硫盐组成,包括三个成矿阶段:(1)早期黄铁矿和毒砂;(2)中期闪锌矿和黄铜矿;(3)晚期方铅矿、载Ag、Sn和Bi的硫盐和磁黄铁矿。流体包裹体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远接触带脉状Pb–Zn–Ag矿床早阶段成矿在400°C条件下,流体在200bar静岩压力发生沸腾作用,晚阶段降低到200°C。早阶段成矿的硫逸度在10–810–6bars之间,而晚阶段在10–1610–13bar之间。矽卡岩中方解石δ13C和δ18O值在-6.5-3.6‰和4.88.4‰之间,Pb–Zn–Ag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和δ18O值在-3.5-1.5‰和8.115.8‰之间,指明矽卡岩形成于岩浆流体的渗滤交代作用,而远接触带碳酸盐脉来自脉状充填过程中的水岩反应。块状云英岩中石英的δDH2O和δ18OH2O值分别为-77‰和5.1‰,矽卡岩中石榴石的δDH2O值为-97‰,δ18OH2O值范围在9.29.4‰,远接触带石英脉中石英样品的δDH2O和δ18OH2O值分别为-83‰和2.8‰,表明近接触带矽卡岩和云英岩与远接触带石英脉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的特征。远–近接触带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的范围在0.39.9‰,具有岩浆硫特征,部分样品混入了地层中硫。远–近接触带中方铅矿的206Pb/204Pb值范围在18.56518.622,207Pb/204Pb值范围在15.69415.738,208Pb/204Pb值范围在38.81938.986,表明Pb等金属元素来源于上地壳岩石,少量地幔物质加入。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表明当时南岭地区下部地幔物质上涌诱发的地壳物质大范围的熔融形成原始的载有W–Sn多金属岩浆,侵位到地壳浅部造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近接触带矽卡岩–云英岩W–Sn–Mo–Bi矿床与远接触带脉状Pb–Zn–Ag矿床经历多阶段的流体演化过程:早阶段以岩浆流体为主的渗滤交代作用形成多金属矽卡岩,随即发生了退化蚀变作用,晚阶段岩浆热液流体沿着裂隙上升充填交代形成Pb–Zn–Ag矿脉。远接触带Pb–Zn–Ag矿床的成矿过程为:在千里山岩体结晶的晚阶段,流体从熔体中出溶,并沿着裂隙上升,当它温度将到<400°C,在静岩压力200bar条件下,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在温度降低到200°C,硫逸度逐渐减少的过程中,硫化物和硫盐相续从热液流体发生沉淀。

何晗晗,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赵芝,黄凡,于扬,张怡军[6](2016)在《湘南地区骑田岭与香花岭岩体的成矿特征对比》文中提出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香花岭则以锂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为主;骑田岭花岗岩具有高硅碱、弱过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而香花岭花岗岩较骑田岭更富硅碱,分异程度更高,且高度富集挥发分氟,是高酸富碱氟、高度分异的碱性-过碱性花岗岩;高分异的香花岭岩体发育钨、锡、铌、钽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床,而同时期的骑田岭岩体仅形成钨、锡矿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含矿性角度,骑田岭花岗岩中稀有金属含量远不如香花岭岩体;香花岭花岗岩的高分异演化有利于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的逐步富集成矿;骑田岭岩基已遭受高度风化剥蚀作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综合骑田岭岩体的地球化学成矿图解推断,岩体西北部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香花岭小岩体的成矿,认为尽管在受风化剥蚀影响较大的岩体西北部找到矿化并非易事,但若附近有出露或隐伏的小岩体,将会是有利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化部位。

朱筱婷[7](2016)在《江西省永平矿田铜、钼矿化矿床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永平铜钼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城南东13km永平镇。它包括一个大型永平铜矿和一个中型十字头钼矿。对永平铜矿一直以来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两种成因观点,但是缺乏详细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十字头钼矿是近年危机矿山找矿新发现的矿体,其与永平铜矿是否为同期产物,其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都缺乏约束和探讨。永平铜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在藕塘底组,与火烧岗岩体空间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块状矿石和矽卡岩矿石为主。十字头钼矿体位于十字头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内部与围岩接触带上,以细脉状、薄膜状矿石为主。矿田主要构造为侯家村倒转背斜和发育于背斜东翼的一系列压扭性断裂构成,总体上呈一近南北向,略向东突出的弧形断裂构造。矿田主要侵入岩为燕山期火烧岗和十字头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以及石英斑岩脉等。本文对燕山期侵入岩开展了系统的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同时开展了铜、钼矿化流体包裹体、H-O-S-Pb-He同位素、黄铁矿Pb-Pb同位素定年、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等成矿流体、成矿年代学研究,并获得如下新认识。锆石U-Pb定年数据显示十字头岩体(160.1±1.0Ma)和火烧岗岩体(160.1±1.0Ma)为同期侵入,而石英斑岩脉则稍晚(147.5±1.6Ma)。地球化学显示,永平矿田两类侵入岩以高钾钙碱性为特征,微量元素具有较相似的一致演化趋势,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似斑状黑云母花岗的LREE/HREE比值为10.0-20.1;(La/Yb)N值变化于12.4-40.6之间,重稀土分馏相对不显着,(Gd/Yb)N比值仅为2.0-5.5,MgO变化范围为0.40-1.88。石英斑岩的LREE/HREE比值为 13.6-23.6;(La/Yb)N值变化于 16.4-36.9之间,重稀土分馏相对不显着,(Gd/Yb)N比值仅为1.8-2.9,MgO变化范围为0.68-0.93%。永平矿田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初始87Sr/86Sr比值变化在0.708397-0.712051之间,εNd(t)值在-5.0~-10.4之间,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1.47-1.96Ga。石英斑岩的初始87Sr/86Sr比值变化在 0.707695-0.711204 之间,εNd(t)值在-9.4~-10.9之间,利用2阶段模式(Liew and Hofmann,1988)计算出来Nd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79-1.93Ga。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εHf(t)值主要为-2~-12,计算的TDM2值主要为1.3~2.1Ga。石英斑岩的εHf(t)值主要为-10~-15,计算的TDM2值主要为1.7~2.3Ga。TDM2值的年龄范围指示侵入岩的源岩可能为中元古代地壳。全岩分析数据显示,石英斑岩均落在花岗闪长岩区域内,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绝大部分落在花岗岩区域内。在SiO2 vs K2O图解上,两种侵入岩绝大多数落入高钾钙碱性区域,少量的落入钾玄岩系列。永平矿田侵入岩具有高Sr含量,高Sr/Y比值,高La/Yb比值,以及低Y和Yb含量的特征。岩石具有一致的较缓的右倾型配分曲线,轻重稀土分馏非常明显,轻稀土较富集,重稀土较平坦。根据(La/Yb)N vs.YbN图解,永平侵入岩具有埃达克岩石的亲属性。永平矿田铜矿化主要发育三类流体包裹体:包括I型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Ⅱ型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Ⅲ型含子晶包裹体,其中Ⅰ型包裹体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均有分布,但是Ⅱ和Ⅲ型包裹体仅分布在成矿期阶段。成矿前Ⅰa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0-380℃,盐度3.6-8.1 wt.%NaCl eqv;成矿期阶段,发育Ⅱ型与Ⅲ型包裹体共生组合,两者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和两极分化的盐度。Ⅱ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1-324℃,盐度为0.4-3.2 wt.%NaCleqv;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3-318℃,盐度为28.2-39.0 wt.%NaCl eqv。成矿后阶段Ⅰb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250℃,盐度在0.2-6.8 wt.%NaCleqv。拉曼探针单个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表明,微量C02主要分布在成矿前阶段的Ⅰa型包裹体和成矿阶段的Ⅱ型包裹体,仅成矿后阶段缺乏CO2。H-O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为岩浆水,成矿后阶段有大气水的参与。永平矿田钼矿化主要发育三类流体包裹体,包括Ⅰ型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Ⅱ型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Ⅲ型含子晶包裹体,其中Ⅰ型包裹体在成矿前期、成矿期和成矿后期均有分布,但是Ⅱ和Ⅲ型包裹体仅分布在主成矿期阶段。成矿前期Ⅰa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91-376℃,盐度2.2-0.5wt.%NaCl eqv;成矿期阶段,发育Ⅱ型与Ⅲ型包裹体共生组合,两者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和两极分化的盐度。Ⅱ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6-351℃,盐度为0.6-3.5wt.%NaCl eqv;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5-336℃,盐度为28.0-36.2wt.%NaCI eqv。成矿后期Ⅰb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9-288℃,盐度在0.5-5.0wt.%NaCl eqv。激光拉曼分析,成矿前期和主成矿期阶段,流体包裹体气相组分有微量的CO2。H-O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在成矿晚期阶段有大气水的加入。十字头钼矿成矿流体贫CO2,形成压力较低,与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以强烈的黄铁绢英岩化为主,钼矿体与铜矿体在时空上共生。上述特征均与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中Climax型钼矿不同,与北美西部的Endako型钼矿更为相似。铜矿体黄铁矿Pb-Pb同位素定年给出了 159±26Ma(全部点),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显示钼矿化成矿年龄为160±1Ma,其与火烧岗岩体年龄一致,表明其成矿时代为约160±1 Ma。采用分步淋漓技术获得的黄铁矿Pb-Pb同位素年龄为144±13Ma(8个点),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给出了 148±5Ma的年龄,两者与与石英斑岩年龄(148±2Ma)相近,可能为后期热事件将早期Pb-Pb同位素系统重置的结果。硫化物硫同位素成分指示了永平铜矿的硫源来自于岩浆释放的硫,或者成矿热液是从侵入岩体中淋滤出来的。铅同位素数据显示,块状矿石和矽卡岩矿石的Pb同位素投汇点位于造山带和下地壳之间,与岩体的Pb同位素投汇点几乎一致,说明铜矿体和岩体成矿物质来源应当一致,铅来源应为燕山期岩浆热液。黄铁矿He同位素结果显示铜矿石矿物来源为壳幔混合来源。本次研究表明,永平铜矿更倾向为燕山期矽卡岩型铜矿床,但不否认古生代海底喷流作用对成矿的贡献;十字头钼矿是Endako型斑岩型钼矿。两者同属于燕山期与斑岩有关的岩浆热液体系的矿床。

成雷振[8](2016)在《湘南锡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湘南地区是南岭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以有色金属矿着称,找矿潜力巨大。湖南郴州白腊水超大型锡矿床、柿竹园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和红旗岭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是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矿床。本文在收集研究区内三个典型锡矿床地质资料和区域岩石、蚀变岩与矿石、区域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中大比例尺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三个典型锡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建立了湘南锡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湘南锡矿集区岩石化探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有W、Sn、Mo、Bi、Pb、Zn、Cd、Ag、Be、Nb、Th、U、Y计13项,主成矿元素Sn的异常强度基本大于5;伴生元素Mo的异常强度也常大于4;伴生元素W、Bi、Be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3;伴生元素U、Y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2;伴生元素Pb、Zn、Cd、Ag、Th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1,伴生元素Nb的异常强度为1。湘南锡矿集区化探普查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有W、Sn、Mo、Bi、Cu、Pb、Zn、Au、Ag、As、Sb、Hg、F、Co共计14项,主成矿元素Sn的异常强度基本大于5;伴生元素W、Cu、Pb、Zn、Ag、As的异常强度也常大于5;伴生元素Mo、Bi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4;伴生元素Au、Sb、F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3;伴生元素Co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2;伴生元素Hg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1。湘南锡矿集区区域化探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有W、Sn、Bi、Cu、Pb、Zn、Cd、Ag、As、Sb、F、Be、Th、U、Y共计15项,主成矿元素Sn的异常强度基本大于5;伴生元素Pb的异常强度也常大于5;伴生元素W、Bi、Cd、Ag、As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4;伴生元素Cu、Be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3;伴生元素Zn、Sb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2;伴生元素F、Th、U、Y的异常强度一般大于1。湘南锡矿集区中W、Sn、Bi、Pb、Zn、Cd、Ag、Be、Th、U、Y从基岩到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过程中其富集特征具有良好的继承性,但由于受到风化淋失和富集作用的影响,其异常强度存在一定的变异性,即具有强度减弱或加强的变异特征。综上所述,湘南锡矿集区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W、Sn、Bi、Pb、Zn、Cd、Ag、Be、Th、U、Y共计11项。

唐分配,安江华,李大江,邓蕾,付胜云[9](2015)在《湖南省主要成矿作用与矿床成矿系列》文中研究指明湖南省地处扬子与华夏陆块结合部,构造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成矿作用有沉积、岩浆热液与热卤水3种类型。省内地层分布广泛,从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沉积类型较多样,伴随着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铁、锰、铜、镍、钼、钒、石膏、芒硝、石盐、煤等沉积型矿床。全省构造运动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有色金属矿床大都与中性-酸性侵入岩及浅成斑岩有关,且同时代不同地区、同地区不同时代、同地区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岩石特征的岩体其成矿作用不同。与热卤水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雪峰隆起区及两侧,矿化以锑、金为主,另有铅锌、汞等。笔者在深入分析成矿作用与矿产特征的基础上,依据陈毓川等(2006)划分的"全国矿床成矿系列",将全省矿产资源划分为10个矿床成矿系列,20个亚系列,并归并为3个系列组。其中,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划分了5个成矿系列,13个亚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划分了3个成矿系列,4个亚系列;与热卤水作用有关,划分了2个成矿系列,3个亚系列。该划分方案基本涵盖了省内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可为地质找矿"按图索骥"提供依据,将对全省找矿部署起着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

付胜云,唐分配,李大江,黄革非[10](2015)在《湖南省铜矿成矿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介绍了湖南省铜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湖南省铜矿主要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成矿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当前国内铜矿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研究湖南省内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总结其成矿规律,对推动湖南省内铜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1)南岭地区千里山岩体的空间形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质背景
3 密度特征
4 千里山半隐伏岩体的解释推断
    4.1 千里山岩体的定性解释与推断
    4.2 千里山岩体剖面重力二维反演推断
    4.3 千里山岩体三维空间形态反演
5 推断花岗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5.1 岩体与矿产的成因关系
    5.2 岩体与成矿的时空关系
    5.3 矿产空间分布规律
    5.4 找矿方向简析
6 结论

(2)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锡矿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锡矿的矿床类型划分
        1.2.2 在锡矿物学上研究的进展
        1.2.3 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现状
        1.2.4 锡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现状
        1.2.5 锡石测年的研究现状
        1.2.6 我国锡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的目标任务
        1.3.2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第二章 锡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锡资源概况
    2.1 锡的地球化学特征
    2.2 锡资源概况
        2.2.1 世界锡资源分布
        2.2.2 中国锡资源概况
第三章 我国锡矿床成矿系列厘定和成矿区带划分
    3.1 成矿系列的概念
    3.2 有关锡矿成矿系列的厘定
        3.2.1 以往划分方案
        3.2.2 成矿系列的厘定
    3.3 论文采用划分方案
        3.3.1 与锡矿有关的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3.3.2 锡矿矿集区划分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4.1 中国锡矿的时间分布规律
        4.1.1 前寒武纪锡矿
        4.1.2 加里东期锡矿
        4.1.3 海西期锡矿
        4.1.4 印支期锡矿
        4.1.5 燕山期锡矿
        4.1.6 喜山期锡矿
    4.2 中国锡矿的空间分布规律
    4.3 中国锡矿的成矿谱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锡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硫同位素
    5.2 铅同位素
        5.2.1 林西-锡林浩特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2 三江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3 湘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4 滇东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5 桂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6 粤东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7 我国锡矿主要成矿时代铅同位素特征
    5.3 碳氧同位素
    5.4 氢氧同位素
    5.5 钐钕同位素
    5.6 铷锶同位素
    5.7 铪同位素
    5.8 小结
第六章 有关锡矿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识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千里山花岗岩及其与柿竹园矿田矿化分带的成因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定年方法研究现状
        1.2.2 成矿效率研究现状
        1.2.3 高产热花岗岩研究现状
        1.2.4 千里山岩体研究现状
        1.2.5 柿竹园矿田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6 存在问题
        1.2.7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4.1 技术路线(基本论点与研究方法)
        1.4.2 研究计划安排(资料收集方法、工作步骤、时间安排)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层
        2.1.1 地层层序及其岩性组成
        2.1.2 成矿元素丰度
    2.2 区域构造
    2.3 岩浆岩
第三章 矿田地质
    3.1 矿田地层
    3.2 千里山花岗岩
    3.3 矿化分带及蚀变类型
第四章 千里山花岗岩
    4.1 千里山花岗岩年代学研究
        4.1.1 研究方法
        4.1.2 测试结果
        4.1.3 千里山花岗岩热历史
    4.2 千里山花岗岩岩石学研究
        4.2.1 分析方法
        4.2.2 全岩分析结果
        4.2.3 分异演化
        4.2.4 氧逸度
        4.2.5 期次划分
    4.3 小结
第五章 矿化分带
    5.1 研究方法
        5.1.1 硫化物原位成分测试
        5.1.2 Pb同位素原位测试
    5.2 结果
        5.2.1 黄铁矿原位成分
        5.2.2 Pb同位素
    5.3 讨论
        5.3.1 元素组合与赋存特征
        5.3.2 分带元素特征
        5.3.3 Pb同位素
    5.4 小结
第六章 成矿效率
    6.1 流体聚焦是高效成矿作用的重要前提
        6.1.1 侵入岩顶上带的流体聚焦成矿
        6.1.2 “小岩体成(大)矿”中的流体聚焦成矿
    6.2 流体聚焦的控制因素和成矿效应
        6.2.1 流体聚焦中的渗流理论
        6.2.2 聚焦条件下的储量形成机制
    6.3 从流体聚焦到成矿效率
        6.3.1 单个矿床成矿效率的计算
        6.3.2 区域成矿效率计算与实例
        6.3.3 柿竹园矿田的成矿效率
    6.4 柿竹园ME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次工作成果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

(4)对华南矿产资源深部探测若干问题的探讨——以若干超大型矿床深部找矿突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深部探测的理论问题
2 深部探测的深度问题
3 深部探测的目标问题
4 深部探测的程度问题
5 深部探测的“技巧”问题
6 深部探测的原则问题
    (1)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2)由浅入深的原则
    (3)点面结合的原则
    (4)综合评价的原则
7 结语

(5)湖南柿竹园花岗岩体远接触带Pb-Zn-Ag矿脉成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外花岗岩体远接触带脉状Pb–Zn–Ag矿床研究现状
        1.2.2 华南花岗岩体远接触带脉状Pb–Zn–Ag矿床研究现状
        1.2.3 柿竹园远接触带Pb–Zn–Ag矿床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岩浆岩
    2.3 构造
第3章 矿田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千里山花岗岩体
    3.3 矿田构造
    3.4 近接触带蚀变与矿化
        3.4.1 云英岩
        3.4.2 矽卡岩
        3.4.3 大理岩化
    3.5 远接触带Pb–Zn–Ag矿脉
        3.5.1 矿体特征
        3.5.2 远接触带蚀变与矿化
        3.5.3 矿石岩相学
第4章 远接触带硫化物与硫盐地球化学
    4.1 分析方法
    4.2 矿石组成
    4.3 早期—黄铁矿与毒砂
        4.3.1 黄铁矿
        4.3.2 毒砂
    4.4 中期—闪锌矿与黄铜矿
        4.4.1 闪锌矿
        4.4.2 黄铜矿
    4.5 晚期—方铅矿、磁黄铁矿与在Ag、Sn和Bi的矿物
        4.5.1 方铅矿
        4.5.2 磁黄铁矿
        4.5.3 辉银矿
        4.5.4 含银黝铜矿
        4.5.5 银黝铜矿
        4.5.6 含银斜方辉铅铋矿
        4.5.7 铁硫铜锡锌矿
第5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 流体包裹体类型
    5.3 均一温度与盐度
    5.4 拉曼光谱特征
第6章 同位素特征
    6.1 分析方法
    6.2 硫同位素组成
    6.3 碳氧同位素组成
    6.4 氢氧同位素组成
    6.5 铅同位素组成
第7章 成矿作用地质过程
    7.1 远接触带中成矿元素组成与沉淀过程
    7.2 成矿物质来源
    7.3 成矿流体演化
    7.4 成矿过程与模式
    7.5 成矿动力学背景分析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湘南地区骑田岭与香花岭岩体的成矿特征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及岩体特征
    1. 1 侵位时代
    1. 2 岩石学特征
2 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 1 主量元素
    2. 2 成因类型
3 成矿特征
    3. 1 不同矿种类型
    3. 2 成矿特征分析
        3.2.1成岩与成矿的关系
        3.2.2造成成矿差异的可能因素
        3.2.3有利的成矿地区
    3. 3 香花岭对于小岩体成矿的指示意义
4 结论

(7)江西省永平矿田铜、钼矿化矿床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2. 选题依据
    3. 完成工作量
    4. 取得新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1. 区域地层
    2. 区域构造
    3. 区域岩浆岩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1. 火成岩的分析方法
    2. 矿床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 永平矿田铜、钼矿化地质特征
    1. 矿田地质背景
    2. 永平铜矿
    3. 十字头钼矿
第五章 矿田侵入岩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1. 矿田侵入岩
    2. 矿田侵入岩研究
    3 讨论
第六章 成矿流体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1. 永平铜矿成矿流体
    2. 十字头钼矿成矿流体
    3 讨论
第七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1. 永平铜矿成矿年代的厘定
    2. 十字头钼矿成矿年代的厘定
    3. 讨论
第八章 成矿地质模型和勘查意义
    1. 矿床成矿模型
    2. 矿体形成深度及其勘查意义
第九章 主要结论
    1. 永平铜矿
    2. 字头钼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参考文献

(8)湘南锡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锡矿床研究现状
        1.2.2 湘南锡矿床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湘南矿集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湖南郴州白腊水锡矿床
    3.1 地质特征
        3.1.1 区域地质特征
        3.1.2 矿区地质特征
        3.1.3 矿体地质特征
    3.2 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3.2.1 区域化探
        3.2.2 化探普查
        3.2.3 岩石地球化学
        3.2.4 找矿模型
    3.3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
        3.3.1 区域化探异常的继承性
        3.3.2 区域化探异常强度的变异性
第4章 湖南郴州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
    4.1 地质特征
        4.1.1 区域地质特征
        4.1.2 矿区地质特征
        4.1.3 矿体地质特征
    4.2 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4.2.1 区域化探
        4.2.2 化探普查
        4.2.3 岩石地球化学
        4.2.4 找矿模型
    4.3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
        4.3.1 区域化探异常的继承性
        4.3.2 区域化探异常强度的变异性
第5章 湖南郴州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
    5.1 地质特征
        5.1.1 区域地质特征
        5.1.2 矿区地质特征
        5.1.3 矿体地质特征
    5.2 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5.2.1 区域化探
        5.2.2 化探普查
        5.2.3 岩石地球化学
        5.2.4 找矿模型
    5.3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
        5.3.1 化探异常的继承性
        5.3.2 化探异常强度的变异性
第6章 湘南锡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6.1 岩石地球化学勘查
        6.1.1 岩石化探找矿元素组合
        6.1.2 岩石化探找矿元素组合异常强度
    6.2 化探普查
        6.2.1 化探普查找矿元素组合
        6.2.2 化探普查找矿元素组合异常强度
    6.3 区域化探
        6.3.1 区域化探找矿元素组合
        6.3.2 区域化探找矿元素组合异常强度
    6.4 湘南锡矿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6.4.1 湘南区域化探异常的继承性
        6.4.2 湘南区域化探异常强度的变异性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湖南省主要成矿作用与矿床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成矿作用与矿产分布特征
    1. 1 沉积作用与矿产特征
    1. 2 岩浆作用与矿产特征
    1. 3 热卤水作用与矿产特征
2 成矿系列划分
    2. 1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
        2.1.1与第四纪表生地质作用有关的Mn(Fe)、砂金、金刚石、独居石、离子吸附型REE、高岭土、砖瓦黏土、砂石矿成矿系列
        ( 1) 湘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壳中的离子吸附型REE高岭土矿床成矿亚系列
        (2)邵阳-永州-桂阳地区与风化淋滤作用有关的Mn(Fe)矿床矿亚系列
        (3)沅江-洞庭湖流域砂金、金刚石、独居石矿床成矿亚系列
        2.1.2与晚三叠世—古近纪陆相沉积有关的煤、铜、石膏、芒硝、石盐、石灰岩矿床成矿系列
        (1)衡阳-洞庭湖盆地白垩纪—古近纪陆相蒸发沉积的石膏、芒硝-石盐矿床成矿亚系列
        (2)沅麻、衡阳盆地白垩纪河湖三角洲沉积的Cu矿床成矿亚系列
        (3)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碎屑岩、泥质岩有关的煤矿床成矿亚系列
        2.1.3下扬子及华南与晚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的Fe、Mn、Cu、Pb、Zn、V、硫铁矿、石膏、煤、黏土、碳酸盐岩矿床成矿系列
        (1)华南与二叠纪沉积作用有关的Mn、Al、煤、硫铁矿、耐火黏土、海泡石、菊花石、石灰石矿床成矿亚系列
        (2)华南东部早石炭世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的Mn、磷、石膏(钙芒硝)、煤、白云岩、耐火黏土矿床成矿亚系列
        (3)泥盆纪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的Fe、硫、石灰岩、白云岩矿床成矿亚系列
        2.1.4扬子地台与寒武纪海相沉积有关的石煤、磷、V、Ni、Mo、Mn、U、REE、PGE、重晶石、石膏、石盐矿床成矿系列
        (1)湘西北与早寒武世黑色页岩有关的重晶石、磷、V、Ni、Mo、PGE、U、石煤矿床成矿亚系列
        (2)湘中地区与奥陶系黑色岩系有关的Mn矿成矿亚系列
        2.1.5扬子地台东南缘与新元古代(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Cu、Fe、Mn、磷块岩矿床成矿系列
        (1)湘西地区马底驿期与沉积作用有关的Cu、陶土矿床成矿亚系列
        (2)湘中-湘西地区与南华纪—震旦纪沉积作用有关的Fe、Mn、磷块岩矿床成矿亚系列
    2. 2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
        2. 2. 1 南岭与燕山期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REE、稀有、有色金属及U矿床成矿系列
        (1)湘南地区与燕山期壳(幔)源花岗岩类有关的W、Sn、Pb、Zn、Cu、Ag、Au、Nb、Ta、Li、Cs、REE、Ga、In、Be、Mo、Cu、Fe、B、Sb、萤石及U矿床成矿亚系列
        (2)水口山-铜山岭地区与燕山期幔源花岗岩类有关的Pb、Zn、Cu、Au、Ag、W、Mo矿床成矿亚系列
        2.2.2江南地轴与燕山期壳源花岗岩有关的W、Sn、Mn、Hg、Sb、Be、Nb、Ta、Pb、Zn、萤石矿床成矿系列
        2.2.3江南古陆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Nb、Ta、W、Sn、Au、Ag、Mo、Pb、Zn、红柱石、刚玉、萤石矿床成矿系列
    2. 3 与热卤水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组合
        2.3.1武夷-云开及周边地区与构造运动有关的W、Sn、Na、Ta、Cu、Au、Be、白云母矿床成矿系列(图5)
        2.3.2上扬子台褶带沉积岩容矿的Pb、Zn、Hg、Ag、Sb、As、萤石、重晶石矿床成矿系列
        (1)湘中南海西-印支期坳陷带古生界碳酸盐岩、泥质岩及前寒武浅变质岩容矿的Sb、Pb、Zn、Au、Fe、Mn、W矿床成矿亚系列
        (2)湘西北地区震旦系—奥陶系碳酸岩盐容矿的Pb、Zn、Hg、As、萤石、重晶石矿床成矿亚系列
3 结论及建议

(10)湖南省铜矿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成矿地质背景
2铜矿床地质特征
3铜矿成矿规律
    3.1地层对铜矿成矿的控制
        1)与内生铜矿床有关的主要地层层位
        2)沉积型及沉积变质型铜矿床严格受层位控制
        3)沉积—改造型铜矿床受层位与构造双重控制
    3.2岩性对成矿的控制
    3.3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3.4岩浆岩控矿
        1)岩体与成矿在时、空上的一致性
        2)岩体的产状与成矿的关系
        3)岩体的规模与矿化的关系
        4)岩石类型与矿化的关系
        5)岩石学特征与矿化的关系
    3.5铜矿的时空分布规律
    3.6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3.7找矿标志
        1)地层标志
        2)构造标志
        3)岩浆岩标志
        4)地球物理标志
        5)地球化学标志
        1岩石地球化学标志
        2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标志
        3土壤地球化学标志
        6)蚀变标志
        7)色异常标志
        8)流体包裹体标志
4找矿方向

四、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岭地区千里山岩体的空间形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 宋才见,李谭伟,叶颖颖,姚伟,曾芳. 中国地质, 2020(04)
  • [2]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李聪. 长安大学, 2020(06)
  • [3]千里山花岗岩及其与柿竹园矿田矿化分带的成因联系[D]. 廖煜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对华南矿产资源深部探测若干问题的探讨——以若干超大型矿床深部找矿突破为例[J]. 王登红. 中国地质, 2016(05)
  • [5]湖南柿竹园花岗岩体远接触带Pb-Zn-Ag矿脉成矿机理[D]. 吴胜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6]湘南地区骑田岭与香花岭岩体的成矿特征对比[J]. 何晗晗,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赵芝,黄凡,于扬,张怡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01)
  • [7]江西省永平矿田铜、钼矿化矿床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D]. 朱筱婷. 南京大学, 2016(05)
  • [8]湘南锡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D]. 成雷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9]湖南省主要成矿作用与矿床成矿系列[J]. 唐分配,安江华,李大江,邓蕾,付胜云. 矿床地质, 2015(06)
  • [10]湖南省铜矿成矿规律[J]. 付胜云,唐分配,李大江,黄革非.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5(06)

标签:;  ;  ;  ;  

湖南东坡矿田钨锡成矿系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