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调研报告

安徽历史调研报告

问:安徽历史
  1. 答:合肥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夏商时期,合慎哪肥地域居住数兆着淮夷族,为我国东方夷族的组成部分。春秋属楚,战国属吴。秦并六国,建立郡县制,置合肥县,属九江郡。公元581年,隋置庐州治于合肥,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1400余年,均为庐州治所,故又名庐州。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会由金寨迁合肥。解放后,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省会。
    合肥地名,文字记载始见于司马迁著《史记宽毕码》,至今已逾二千二百年。地名的来历,缘由淝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2. 答:龙川气象—徽州
    安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多元。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导致安徽全省分为若干不同的文化区域。皖东地区 芜湖鸠尘唤烂兹广场
    (滁州、马鞍山、芜湖、巢湖)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属于淮扬(即淮左)、金陵文化区,南京都市圈成员。皖中地区(合肥、六安)属于江淮文化淮右区。皖南其他地方则是江南文化和浙、赣文化的相互融合,古徽州(黄山市链闭)文化区和浙江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皖北(宿州、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区由于历史上是北方人南迁的聚居区,文化上保留了古淮河文化,同时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 正是基于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安徽丰富繁荣的文化资源,和渊远流长的灿烂历史。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安徽这片江淮大地上,团结努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创造了安徽繁荣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都在安徽大地上熠熠生辉。徽州文化是安徽文化的代表,也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有力地诠释了儒家文化与经商之道的结合真谛,开创了“儒商”典范。徽商纵横华夏,徽州文化更是广播万里,形成派漏了著名的桐城学派。徽州地区培养出的状元、进士更是数不胜数。如今,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当代中国三大地方学。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3. 答: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4. 答:合肥,古称合淝、庐州、庐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省会,是一个典型的放射型城行岁孝市,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南测,巢湖之滨,淝水穿流而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合肥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园林城市、科教城市。合肥市于2010年正式进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历史
    考古学家发现合肥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他们除了采集狩猎外,还从事农业、手工业等经济活动。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曾为扬州治。
    自古以来,合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曹魏、东吴两国就在合肥大战几十年。三国时合肥较多时间为曹魏控制。
    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曾为淝水之战的主战场。隋初复改合肥县,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南宋时期,合肥是抗金前沿。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
    安徽省建于1667年,合肥在1853年至1862年间为安徽省临时省会。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县、肥西县。1938年春,安庆沦陷临时省会迁至立煌县(今金寨)。民国34年(1945年)9月雀凳,抗战胜利后,省会由金寨迁驻合肥。1952年正式定省会为合肥。1988年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
    地名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档稿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
    《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问:家乡历史文化调研报告摘要怎么写
  1. 答: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升物雹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蚂核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吵帆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问:安徽的黄梅戏的历史
  1. 答:问题提错了,应该是河南的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史!黄梅戏发源于河南,兴盛于安徽!
安徽历史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