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中的隐式条件

数学问题中的隐式条件

一、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英[1](2016)在《例谈数学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文中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解数学题是一个从题目所列条件中不断地挖掘并利用其中的隐含条件,进行推理和运算的过程.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剖析解题时导致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俞旭华[2](2012)在《揭开“面纱”化险为夷——谈数学题中巧用隐含信息化归解题》文中认为我们知道文字、图形或符号是数学题的几种构成表述。因此,这些文字、图形或符号或多或少蕴含着与解题有关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鲜明的,具有指向性,解题时会引起解题者的有意注意,因而解答起来会有路可循,得心应手。但很多数学题的设计,将条件隐含在题目之中,它的提示作用往往不易察觉,这就给解题带来一定困难,甚至不能求解,以至于掉入"陷阱"。所以,我们在解题时,必须注意挖掘隐含信息,一旦揭开这些隐含条件的"面纱",就可使许多难题化险为夷,

涂荣豹,郑庆全[3](2008)在《关于数学“陷阱”题的讨论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数学学习与教学中设置"陷阱"题的问题,已有众多的研究者发表了相关的论文,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针对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是否设置"陷阱"题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观点是反对设置"陷阱"题,另一种观点是倡导设置"陷阱"题,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者回避了这个问题。笔者在这里拟对数学学习与教学中设置"陷阱"题的几个具体问

李自成[4](2004)在《例谈数学题中的“零”陷阱》文中研究表明 “零”在初中数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许多同学在解题时常忽视“零”的存在,因而造成解题失误,目前许多命题专家总是精心设置“零”陷阱,从而构成竞赛和中考中一类考查基本概念和辨析能力的好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免疫力”,本文例谈一些初中数学题中的“零”陷阱。

陈玉堂[5](2002)在《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文中提出

阎忠伟[6](1999)在《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华启[7](1997)在《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含条件是指那些隐在题设中,半明半暗、含蓄不露的条件,它们常巧妙地隐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人们觉察。充分发掘隐含条件,使之明朗化、具体化,往往成了解题的关键。

二、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例谈数学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一、 挖掘隐含集合元素的条件
二、挖掘隐含某一变量的条件
三、挖掘隐含函数奇偶性的条件
四、挖掘隐含向量夹角是锐角的充要条件

(2)揭开“面纱”化险为夷——谈数学题中巧用隐含信息化归解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揭开文字面纱, 化归解题
二、揭开图形面纱, 化归解题
三、揭开符号面纱, 化归解题

四、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例谈数学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J]. 杨秀英. 甘肃教育, 2016(03)
  • [2]揭开“面纱”化险为夷——谈数学题中巧用隐含信息化归解题[J]. 俞旭华. 山西教育(教学), 2012(08)
  • [3]关于数学“陷阱”题的讨论与思考[J]. 涂荣豹,郑庆全. 教学与管理, 2008(19)
  • [4]例谈数学题中的“零”陷阱[J]. 李自成. 中学生数学, 2004(06)
  • [5]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J]. 陈玉堂.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S1)
  • [6]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J]. 阎忠伟. 石油教育, 1999(11)
  • [7]谈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J]. 刘华启. 中学数学教学, 1997(S1)

标签:;  

数学问题中的隐式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