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法中的零形式

论语法中的零形式

一、也谈语法中的零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吴婷燕[1](2016)在《二价VO式动词关涉对象的分布选择及其动因与演化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中,二价VO动词的关涉对象可以分别位于VO动词前、中、后三种位置而表达相同或相近的语义。我们把分别形成的表达式称为关涉对象前置表达式,中置表达式和后置表达式。尽管语法学界对它们进行过单独的研究,但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还比较少。VO动词关涉对象的位置分布具有选择性,并非所有的VO动词的关涉对象都能够出现在三种表达式中,即便是满足三种表达式的关涉对象NP在分布时仍具有倾向性。为此,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认知、功能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各个关涉对象表达式的限制条件、差异、分布动因以及历史演化来源和机制。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章分析了关涉对象前置、中置和后置表达式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关涉对象表达式的兼类情况,即关涉对象可同时分布两个或三个位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VO动词进行了分类。第二章首先从句法、认知、功能、语用等多个角度对关涉对象三个分布表达式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异;其次,就各个关涉对象表达式内部的特征及NP的分布倾向进行描写。第三章主要分析各个表达式间转换的动因以及影响关涉对象表达式内部NP选取倾向的原因。第四章分析各个关涉对象表达式的演化来源和机制,前置表达式和后置表达式的演化具有同源关系。并分析表达式间转换机制以及现代汉语中关涉对象后倾分布趋势的原由。

范宁[2](2012)在《汉语“V双+于+NP”格式及其变异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介词,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以“V双+于+NP”结构中的“于”为切入点,通过对“于”的脱落研究,借以把握“V双+于+NP”格式的变异原因及影响。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往学者对“V双+于+NP”格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V双+于+NP”格式中“于”的考察。通过语料库的应用,区分出典型介词“于”和典型词缀“于”;通过数据库中“V双+NP”的统计,对附缀“于”的脱落程度加以排序;再通过对“V双+于+NP”的统计,得出V双与附缀“于”的凝固度。第三章:“V双+于+NP”格式中V双的考察。从V双的结构类型和语义特点探讨入手,总结出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V双以及V双的不同语义特征与“于”脱落的关联性。第四章:“V双+于+NP”格式中NP的考察。从NP的论元角色固定程度和组成结构出发,由NP的虚化路径确认处所NP的原型性,由NP的结构分析得出框式介词的赋元功能,探讨二者对“于”脱落的影响。第五章:“V双+于+NP”格式中“于”的脱落及其后果。探讨“于”脱落的原因,对V双的配价增值和“Vi+NP”的合理化及泛化做出合理的解释,对“V双于”固化成词和“于”的脱落及消亡做出客观的预测。第六章:结语部分。对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和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以后的研究留下探讨的空间。

王文楠[3](2011)在《叙事和议论语篇中的省略研究及韩国学生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韩国学生在学过一段时间的汉语之后,已经能够用口语基本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错误较少并且连贯性也很强。但是在写作中,要表达整篇的思想时,将汉语落到笔端、付诸实践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重复、多余的句子成分,一些必要词语的缺失,导致了语篇整体表现为的不流畅、不连贯。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在于省略使用的不当。省略作为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之一,在篇章结构的连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韩国学生在省略的使用上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的,一直制约着韩国学生篇章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搜集到的中韩学生的叙事类作文和议论类作文为语料来源,通过分析描写所得语料中的省略现象,对中韩学生的省略使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本文采用偏误分析、比较分析及统计归纳等研究方法,归纳了汉语叙事语篇及议论语篇中省略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总结了一些规律;进而探讨韩国学生偏误的类型及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省略教学上的建议。本文试图通过叙事及议论语篇中的省略研究,解决韩国学生写作时出现的偏误,希望能够对韩国学生学习省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张谊生[4](2010)在《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构造看,汉语中存在着专用和通用两类三音节"V/A于"附缀体连续统;绝大多数附缀"于"在后附过程中纷纷脱落,真正的"V/A于"三音节词汇词几乎不可能形成。从发展看,介词"于"错配为附缀进而脱落是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附缀体"V/A于"到零形式"V/A",经历了由语用变异到语法功能的演化过程。从后果看,附缀"于"的脱落会导致原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从成因看,双音节音步的韵律制约是"于"脱落的最基本动因,附缀"于"的羡余性以及零形式表达的经济性更适合严整、简洁的语用需要,也驱动了零形化的发展。

高丽桃[5](2004)在《试论现代汉语省略句》文中指出对于省略现象古人早有觉察和分析,但没有把它当作语法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真正揭开省略句的新篇章的着作应该是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该书使省略句进入了独立自主的语法研究阶段。后来又有不少学者在各自的着作中对省略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例如黎锦熙先生着的《新着国语文法》、吕叔湘先生着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先生着的《中国现代语法》等,这些着作多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出发,因而对省略句没有做出全面的探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提出,许多学者对省略句重新定位,认为它是语用上的一种要求。目前,还存在着对现代汉语省略句界定不一致、研究力度不均衡等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现代汉语省略句的特点及其语用功能。其次,区别了省略和隐含。然后,按照省略的句子成分对现代汉语省略句进行了分类,就主语省略句、宾语省略句和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的省略句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省略成分的语义,即名词性成分的语义格进行了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力求多角度地探讨有关省略句的一些问题,希望这种探讨能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秀平[6](2003)在《议汉语的pro和PRO》文中指出空语类是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PRO和pro在空语类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空语类中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汉语中的PRO和pro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有些观点针锋相对,本文就此课题作了深入探讨,主要着力于汉语PRO和pro的判断机制和所指,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空语类的定义、作用及乔姆斯基的空语类理论,然后着重探讨汉语PRO和pro的判断机制和所指,并指出该研究的重大意义,同时作者也提出汉语定式与不定式之争是汉语空主语归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第二部分是历史的回顾,近几年来众多语言学家围绕定式与不定式、汉语中是否存在pro和PRO展开了一些激烈争论。 第三部分是辩证的分析,语言学家站在不同角度,采用各家理论阐明的观点各有侧重,作者论证了汉语中存在定式与不定式之分,并尝试提出了判别不定式的标准,继此,文章进一步说明不定式的空主语为PRO,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PRO的所指。 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语言学家围绕汉语是否存在pro的争论,然后论证了“管约论”理论框架下的pro约束机制针对不同语言的特殊性,就引起语言学家争论的另一个pro约束机制(Free Inversion)提出了新的设想,提出空主语参数的形态一致是作为pro约束机制的合理性,毫无疑问,也是约束汉语pro的句法机制。另外,鉴于汉语pro的所指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因而作者对乔姆斯基给出的空语类的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总之,这一切也正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所追求的目标。 第五部分为总结。

龚常木[7](2001)在《也谈语法中的零形式》文中研究指明零形式隐含在结构体中 ,它是一个结构项和语义载体 ,但它在普通话的话语中不能出现。它的分布特征为后置定位 ;一般由助词或虚语素 (分析出来的 )充当。零形式与省略、“Pro -脱落”以及合音词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也谈语法中的零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语法中的零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二价VO式动词关涉对象的分布选择及其动因与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1 选题缘起
    2 研究综述
        2.1 关涉对象前置的研究
        2.2 关涉对象中置的研究
        2.3 关涉对象后置的研究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范围
        3.3 研究方法
        3.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性质类别与限制条件
    1 关涉对象NP前置表达式
        1.1 关涉对象前置表达及其限制
        1.2 关涉对象不可前置及其制约
    2 关涉对象NP中置表达式
        2.1 关涉对象可中置及其限制
        2.2 关涉对象不可中置及其制约
    3 后置及相关制约条件
        3.1 关涉对NP可后置及其限制
        3.2 关涉对象NP不可后置及其制约
    4 关涉对象表达式的兼类
        4.1 表达式兼类的条件
        4.2 兼类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义基础与个性特征
    1 表达式的语义共性
    2 表达式间的差异
        2.1 句法差异
        2.2 功能与认知差异
        2.3 语用差异
    3 关涉对象NP的选择差异。
        3.1 前置表达式的内部差异
        3.2 中置和后置表达式的内部差异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动因与选择倾向
    1 表达式间的视角转换
        1.1 句法地位与背景凸显
        1.2 焦点信息与框架成分
    2 前置表达式的组配因素
    3 中置表达式的NP倾向与VO的语义基础
    4 后置表达式中NP的倾向动因
        4.1“V”的约束层级与后置NP倾向
        4.2“O”的语义属性与后置NP倾向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成来源与演化机制
    1 前置与后置的同源与共存
    2 中置与后置的语用转换
        2.1 中置表达式的演化
        2.2 中置与后置的转换机制
    3 后置表达式的演化
        3.1 附缀脱落
        3.2 隐含
        3.3 虚化与增补
    4 关涉对象NP后倾趋势
        4.1 显赫范畴的物尽其用
        4.2 韵律制约
    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汉语“V双+于+NP”格式及其变异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对格式“V双+于+NP”特点的研究
        1.2.2 对“V双+于+NP”格式变异动因的研究
        1.2.3 对“V双+于+NP”格式变异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1.5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V双+于+NP”格式中“于”的考察
    2.1 从语法化过程来判定“于”的词性
        2.1.1 “于”的语法化过程
        2.1.2 典型介词“于”和典型词缀“于”
        2.1.2.1 典型介词“于”
        2.1.2.2 典型词缀“于”
        2.1.3 附缀“于”
    2.2 数据库统计:附缀“于”的脱落程度
        2.2.1 “于”不易脱落
        2.2.2 “于”较易脱落
        2.2.3 “于”极易脱落
    2.3 词频统计:V双与附缀“于”的凝固度
        2.3.1 高使用率与高凝固度
        2.3.2 高使用率与低凝固度
        2.3.3 低使用率与低凝固度
第三章 “V双+于+NP”格式中 V双的考察
    3.1 V双的结构分析
        3.1.1 动宾结构的 V双
        3.1.1.1 类及物动词
        3.1.1.2 类不及物动词
        3.1.2 偏正结构的 V双
        3.1.2.1 条件变体“V双+NP”
        3.1.2.2 自由变体“V双+NP”
        3.1.3 联合结构的 V双
        3.1.3.1 同义或近义联合结构
        3.1.3.2 反义联合结构
        3.1.4 其他结构的 V双
    3.2 V双的语义特点
        3.2.1 场景模式中 V双的语义特点
        3.2.1.1 时间场景型
        3.2.1.2 处所场景模式
        3.2.2 起点模式中 V双的语义特点
        3.2.2.1 当事来源型
        3.2.2.2 受事转移型
        3.2.2.3 施事保留型
        3.2.3 范围模式中 V双的语义特点
        3.2.3.1 封闭范围型
        3.2.3.2 开放范围型
        3.2.4 终点模式中 V双的语义特点
        3.2.4.1 处所终点型
        3.2.4.2 对象终点型
    3.3 V双与“于”脱落的关联性
        3.3.1 V双结构类型的差异与“于”的脱落
        3.3.2 V双语义差异与“于”的脱落
        3.3.3 Vi双和 Vt双的差异与“于”的脱落
        3.3.4 V双对“于”脱落的制约规律
第四章 “V双+于+NP”格式中 NP 的考察
    4.1 NP 的泛化路径
        4.1.1 处所义 NP
        4.1.1.1 动作的终结点
        4.1.1.2 动作的所在地
        4.1.1.3 动作的起始点
        4.1.2 时间义 NP
        4.1.3 对象义 NP
        4.1.4 抽象化 NP
    4.2 NP 的构成分析
        4.2.1 韵律形式不同
        4.2.2 结构关系不同
    4.3 NP 与“于”脱落的关联性
        4.3.1 右项音步作用
        4.3.2 论元角色固定作用
        4.3.3 框式介词后项作用
    4.4 小结
第五章 “V双+于+NP”格式中“于”的脱落及其后果
    5.1 “于”脱落的语用分析
        5.1.1 句子焦点突显原则
        5.1.2 经济性原则
    5.2 “于”脱落的影响
        5.2.1 V双的配价增值
        5.2.2 “Vi+NP”的合理化及泛化
    5.3 “于”的发展展望
        5.3.1 “V双于”固化成词
        5.3.2 “于”的脱落及消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叙事和议论语篇中的省略研究及韩国学生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2 研究综述
    1.3 语料来源
    1.4 判断标准
第2章 中国学生语篇省略分析
    2.1 中国学生的叙事语篇
        2.1.1 名词性主语的顺承省略
        2.1.2 名词性宾语的顺承省略
        2.1.3 动词性谓语的顺承省略
        2.1.4 名词性主宾语的交叉承接省略
        2.1.5 叙事语篇省略规律简析
    2.2 中国学生的议论语篇
        2.2.1 名词性主语的顺承省略
        2.2.2 名词性宾语的顺承省略
        2.2.3 动词性谓语的顺承省略
        2.2.4 名词性主宾语的交叉承接省略
        2.2.5 无对应词的主语省略
        2.2.6 议论语篇省略规律简析
第3章 韩国学生语篇省略偏误分析
    3.1 韩国学生的叙事语篇
        3.1.1 名词性主语的顺承省略偏误
        3.1.2 名词性宾语的顺承省略偏误
        3.1.3 动词性谓语的顺承省略偏误
        3.1.4 名词性主宾语的交叉承接省略偏误
        3.1.5 名词性定语的省略偏误
        3.1.6 叙事语篇省略偏误规律简析
    3.2 韩国学生的议论语篇
        3.2.1 名词性主语的顺承省略偏误
        3.2.2 动词性谓语的省略偏误
        3.2.3 名词性宾语的顺承省略偏误
        3.2.4 议论语篇省略偏误规律简析
    3.3 偏误原因简析
第4章 省略的归纳分析及教学建议
    4.1 省略的归纳分析
    4.2 对韩国学生省略习得的教学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5)试论现代汉语省略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省略句的特点及其语用功能
    (一) 省略句的特点
    (二) 省略句的语用功能
二、 省略和隐含的区别
    (一) 依据可否添补词语来区别
    (二) 依据语义所指是否明确来区别
三、 省略句的分类
    (一) 主语省略句
    (二) 宾语省略句
    (三) 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的省略句
四、 省略成分的语义分析
    (一) 主事格的从缺
    (二) 客事格的从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议汉语的pro和PRO(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in English)
Abstract (in Chinese)
Acknowledgments
Abbreviations#ⅷ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The Empty Categories in Chomsky's eyes
Chapter 1 A Brief Review of Discussions about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Finiteness and Non-finiteness and Those about Pro and PRO
    1.1 Introduction
    1.2 Discussions about Finiteness and Non-finiteness
        1.2.1 Huang Zhengde's View on Chincse Finite and Non-finite Clauses
        1.2.2 Xu Liejiong's View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Finite and on-finite Clauses
        1.2.3 Y.-H.-A.-Li's Point of View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Finite and Non-finite Clauses and the Criticism of Her View
        1.2.4 Hu Jianhua's Point of View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Finite and Non-finite Clauses
    1.3 Regarding pro and PRO
        1.3.1 Pro and PRO in Chomsky's Eyes
        1.3.2 Huang Zhengde's View on Pro and PRO
        1.3.2.1 Huang Zhengde's View on Pro and PRO
        1.3.2.2 Criticism of Huang Zhengde's View on Pro and PRO
        1.3.3 Xu Liejiong's View on Pro and PRO
        1.3.4 Huang Yan's View on Pro and PRO
    1.4 Summary
Chapter 2 Chinese PRO
    2.1 Introduction
    2.2 Analyses of Linguists' Views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Finiteness and Non-finiteness
        2.2.1 PRO in Chomsky's Eyes
        2.2.2 My Analysis of Huang Zhengde and Xu Liejiong's Views
        2.2.3 My Analysis of Li Yanhui's Point of View
        2.2.4 My Analysis of Hu Jianhua's Criteria
    2.3 Comments on Linguists' Views of Chinese PRO
        2.3.1 Comments on Xu and Huang Yan's Views of PRO
        2.3.2 Comments on Huang Zhengde's View of PRO
    2.4 The Licensing of Chinese PRO: My Criterion of Judging Chinese Finite and Non-finite Clauses
    2.5 My Opinion of the Reference of Chinese PRO
        2.5.1 The Reference of PRO in the Work of Chomsky
        2.5.2 The Reference of PRO in Chinese
        2.5.2.1 Co-reference between PRO and Subjects of Matrix Clauses
        2.5.2.2 Co-reference between PRO and Objects of Matrix Clauses
        2.5.2.3 PRO with Generic Reference
    2.6 Summary
Chapter 3 Chinese Pro
    3.1 Introduction
    3.2 Analyses of Linguists' Views on Chinese Pro
        3.2.1 An Analysis of Huang Zhengde's View on Pro
        3.2.2 An Analysis of Huang Yan's View on Pro
        3.2.3 An Analysis of Xu Liejiong's View on Pro
        3.2.4 An Analysis of Hu Jianhua and Ye Qinfa's Views on Pro
        3.2.5 Summary of the analyses
    3.3 The Licensing Condition of Chinese Pro
        3.3.1 My View on Chomsky-headed Linguists' Licensing Condition and Its Summary
        3.3.2 My View on Free Inversion as the Licensing Condition and Its Summary
        3.3.3 The Licensing Condition of Chinese Pro in My Eyes: Null Subject Parameter Theory and its Summary
Conclusions
Works Cited

四、也谈语法中的零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二价VO式动词关涉对象的分布选择及其动因与演化机制[D]. 吴婷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2]汉语“V双+于+NP”格式及其变异考察[D]. 范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3]叙事和议论语篇中的省略研究及韩国学生偏误分析[D]. 王文楠. 吉林大学, 2011(09)
  • [4]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J]. 张谊生. 中国语文, 2010(02)
  • [5]试论现代汉语省略句[D]. 高丽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04)
  • [6]议汉语的pro和PRO[D]. 宋秀平. 郑州大学, 2003(01)
  • [7]也谈语法中的零形式[J]. 龚常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04)

标签:;  ;  

论语法中的零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