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

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

一、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赵彦,张志强,海棠,特木尔布和,米福贵[1](2021)在《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文中提出为探索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将优质网络资源共享、讨论式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经过运行一轮教学实践发现,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范彦[2](2021)在《对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总结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成就和分析牧草育种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牧草育种目标和发展途径。

宋丽君[3](2020)在《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畜禽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饲料周年种植模式,是促进南方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以夏季饲料玉米为核心,研究其与4种冬季饲料作物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益。选用黑麦草、毛苕子、油菜、紫云英4种冬季饲料作物,设置3个播期,4个密度,进行大田试验,以确定4种冬季饲料作物的最佳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复种模式下周年饲料产量差异形成的机理。玉米间作大豆是解决饲料玉米粗蛋白含量偏低的有效途径,但大豆耐荫性是间作整体效益的限制条件。本文为简化间作下饲料大豆耐荫性筛选程序,利用遮阳网遮光筛选耐荫大豆基因型,2年分别选取8个和1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大豆和玉米间作、大豆单作、苗期遮光、分枝期遮光、开花结荚期遮光5个处理,建立了大豆耐荫性评价体系、筛选出了可用来评大豆耐荫性的鉴定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季饲料作物产量有显着影响。在本试验中,在9月下旬播种,黑麦草播种量为20.25 kg/hm2、毛苕子播种量为37.50 kg/hm2、饲料油菜种植密度为6.00×105株/hm2、紫云英播种量为40.50 kg/hm2时,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分别为21.21 t/hm2、7.59 t/hm2、21.30 t/hm2、4.94 t/hm2。此时毛苕子粗蛋白含量最高,油菜和紫云英粗蛋白含量相近,约为毛苕子的40%,但比黑麦草高出约30%。2. 冬季饲料作物收获后,各高产小区(黑麦草:P1D1;毛苕子:P1D3;油菜:P1D4;紫云英:P1D4)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显着差异。种植黑麦草后5~3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较高,种植油菜后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种植毛苕子后拟杆菌门(本试验区优势菌门)较高。种植黑麦草后,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显着降低;种植毛苕子和紫云英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而种植油菜后,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高。3. 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生长有显着影响,前茬为黑麦草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茎秆伤流量、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前茬为毛苕子、油菜、紫云英的处理。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养分吸收有显着影响,前茬为毛苕子、紫云英时,有利于后茬玉米对N的吸收,不利于P的吸收;前茬为黑麦草时,有利于后茬玉米对P的的吸收,不利于N的吸收;前茬作物为油菜时,则有利于玉米对P、N的吸收;不同前茬对后茬玉米K的吸收无明显差异。毛苕子-玉米复种模式下,玉米生物量最高。4. 不同复种模式间周年饲料作物产量、蛋白质产量有显着差异。毛苕子-玉米、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下,收获的粗蛋白产量高,分别为3.47 t/hm2、3.38 t/hm2;黑麦草-玉米、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下收获的饲料产量高,分别为35.12 t/hm2、36.97 t/hm2。综合考虑饲料产量及粗蛋白产量,油菜-玉米复种模式优于其他三种复种模式。5. 饲料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下,不同基因型大豆的耐荫性存在明显差异,各大豆材料的耐荫性与大豆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呈显着正相关,可利用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来简便快速筛选适宜于与玉米间作的饲料大豆材料;根据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综合评价,将供试材料聚类为3类,结果与玉米间作大豆的耐荫性高度吻合;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材料的耐荫性进行预测,结果与综合评价值(D)高度一致,说明利用花结荚期遮光处理后少数几个单项指标耐荫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玉米间作大豆模式下耐荫材料的快速评价与筛选。

赵悦[4](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彭安琪[5](2019)在《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文中认为玉米(Zea mays)和高粱(Sorghum bicolor)是常见的一年生饲料作物,是草食型牲畜优良的饲料资源,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玉米和高粱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本研究以6个饲用玉米品种和10个饲用高粱品种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全株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差异,筛选出适宜雅安地区种植的优势品种,为雅安地区利用饲用玉米、饲用高粱提供品种选择参考,为弥补饲料缺口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6个饲用玉米品种中,雅玉青贮8号、正红311和瑞德1号干物质(DM)产量较高,分别为11.36 t·hm-2、12.29 t·hm-2和10.89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粗蛋白(CP)产量也较高,分别是雅玉青贮8号为0.61 t·hm-2,正红311为0.57 t·hm-2,瑞德1号为0.65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产量也较高,分别为1.46 t·hm-2、1.40和1.43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的相对饲用价值(RFV)分别为149.64、133.69、139.17,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三者的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三。综上,雅玉青贮8号、正红311以及瑞德1号较具优势,较适宜在雅安地区种植。10个饲用高粱品种中,晋草8号、晋草11号、晋牧1号和AS7193青贮甜高粱的DM产量较高,分别为18.80 t·hm-2、20.11 t·hm-2、13.17 t·hm-2和14.64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晋草8号和晋草11号CP产量较高,分别为1.44 t·hm-2和1.06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其次为AS7193青贮甜高粱和AS6016高丹草,均为0.91 t·hm-2;WSC产量以晋草8号最高,为1.88 t·hm-2,其次为晋草11号和AS7193青贮甜高粱,分别为1.62和1.53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根据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品种排名前四的为晋草12号、晋草8号、晋牧1号、AS6023青贮甜高粱,且这四者的RFV均在130.00以上。因此,晋草8号、晋草12号、晋牧1号和AS6023青贮甜高粱较其他高粱品种更适宜在雅安地区种植。2.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有显着影响(P<0.01)。各品种株高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逐渐增加。雅玉青贮8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均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H2)收获较大,分别为22.03 t·hm-2、6.47%和1.43 t·hm-2;正红311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均在乳熟期推迟2周后(H1)收获较大,分别为21.29 t·hm-2、7.64%和1.48 t·hm-2;瑞德1号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H2)收获具有较高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分别为13.62 t·hm-2、6.69%和0.91 t·hm-2。综上,在各个饲用玉米品种适宜的收获期时,正红311具有较大DM产量、最大CP含量和最大CP产量。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和营养价值有显着影响(P<0.01)。各品种株高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逐渐增加。晋草8号于乳熟期(CK)收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8.80 t·hm-2、7.81%和1.48 t·hm-2;晋草12号在乳熟期推迟2周后收获(H1)收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4.72 t·hm-2、6.60%和0.97 t·hm-2;AS6023青贮甜高粱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收获(H2)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6.08 t·hm-2、5.12%和0.82 t·hm-2;晋牧1号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收获(H2)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6.78 t·hm-2、6.02%和1.01 t·hm-2。综上,在各个饲用高粱品种适宜的收获期时,晋草8号具有最大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综合草产量与品质,饲用玉米品种最优的为正红311,饲用高粱品种最优的为晋草8号,适宜收获期分别为乳熟期推迟2周后收获和乳熟期收获。

石慧[6](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胡宇[7](2017)在《我国寒生旱生灌草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与趋势》文中提出草原(Rangeland/Grassland)是通过干旱、火灾、放牧和冰冻温度所维持下来的植被覆盖地区。草原包括温带无树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寒带冻原、林地和灌木地等类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资源研究所,2002)。我国《草原法》第二条指出,该法所称草原,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第七十四条对第二条中所称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的范畴作了界定: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甘肃农业大

李建钦[8](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翟桂玉[9](2015)在《发展牧草与饲料作物 振兴草食畜牧业(下)》文中指出二、牧草与饲料作物发展的前景展望牧草与饲料作物产业发展是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的重要纽带,在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农业、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消费市场对农产品、畜产品需求多样性的演变,牧草与饲料作物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一)发展

王楠,詹秋文[10](2014)在《我国饲料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概述了我国饲料作物育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主要饲料作物的播种时期、密度、施肥及留茬高度等栽培技术,指出了我国饲料作物育种与栽培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二、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建设目标
2 教学内容
    2.1 学习单元规划
    2.2 课程单元设计
        2.2.1 教学目标
        2.2.2 重点与难点
        2.2.3 学习活动设计
        2.2.4 本单元待准备的教学资源
3 学习活动设计
    3.1 课前活动
    3.2 课堂活动
    3.3 课后活动
4 教学评价
5 教学设计总结

(2)对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现状
    1.1 优良牧草品种选育
    1.2 收集、保存、鉴定牧草种质资源
    1.3 牧草育种队伍日渐扩大
2 重庆市牧草育种主要目标
    2.1 重庆市牧草育种,必须抓住抗性关键育种这个关键
    2.2 培育高产优质、适用于农区多种熟制栽培的短季型牧草品种是重庆牧草育种主攻目标
    2.3 加强青贮饲料作物的育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3 重庆市牧草育种的途径
    3.1 继续加大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和培育工作
    3.2 深入开展抗热耐旱优异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研究工作
    3.3 提高育种技术手段
4 小结

(3)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方饲料生产基本情况
    1.2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
        1.2.1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的必要性
        1.2.2 饲料作物周年高效生产技术
        1.2.3 复种增产的机理研究
    1.3 玉米间作大豆系统中大豆耐荫性评价
        1.3.1 间作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1.3.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饲料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2.1.1 试验地点、土壤状况
        2.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大豆耐荫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点、土壤状况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周年作物生产模式
        3.1.1 冬季饲料作物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3.1.2 不同冬季饲料作物对土壤的影响
        3.1.3 不同前茬作物对夏季饲料玉米花期生长的影响
        3.1.4 不同复种模式饲料产量及品质比较
    3.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3.2.1 间作玉米冠层透光率
        3.2.2 各处理下各单项耐荫系数分析
        3.2.3 间作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4 苗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5 分枝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6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2.7 各处理下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值的联系
        3.2.8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间作耐荫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4 讨论
    4.1 长江中下游饲料复种模式研究
        4.1.1 播种时期和密度对冬季饲料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4.1.2 不同冬季饲料作物对土壤的影响
        4.1.3 不同复种模式下玉米产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4.1.4 不同复种模式间比较
    4.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4.2.1 间作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
        4.2.2 间作大豆耐荫性与各生育时期耐荫性间的联系
        4.2.3 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间作耐荫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5 结论
    5.1 长江中下游地区饲料周年复种模式
    5.2 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5)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符号对照及缩写
1 立题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饲用玉米发展概况
    2.2 我国饲用高粱发展概况
    2.3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产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2.3.1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3.2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生理的影响
    2.4 饲用价值与营养成分的关系及评定
3 研究内容
    3.1 试验目的
    3.2 技术路线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地概况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设计
    4.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4.1 农艺性状测定
        4.4.2 产量测定
        4.4.3 营养成分分析
        4.4.4 相对饲用价值
        4.4.5 隶属函数值
    4.5 统计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玉米品种筛选
        5.1.1 农艺性状
        5.1.2 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
        5.1.3 相对饲用价值
        5.1.4 隶属函数值
    5.2 高粱品种筛选
        5.2.1 农艺性状
        5.2.2 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
        5.2.3 相对饲用价值
        5.2.4 隶属函数值
    5.3 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3.2 营养价值
    5.4 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4.2 营养价值
6 讨论
    6.1 品种和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6.2 品种和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二、主产区的形成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二、主产区的发展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二、主产区的现状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一、整地
        二、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收获和贮藏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一、青绿饲料
        二、青贮饲料
        三、干草饲料
        四、放牧和肥田
        五、豆粒喂养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二、豆油的利用
        三、豆粕的利用
        四、大豆食品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一、产品加工公司
        二、工业制造公司
        三、作物种子公司
        四、产品贸易公司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一、美国大豆协会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一、大豆补贴政策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效率因素
        二、产销体系因素
        三、政策导向因素
        四、消费结构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我国寒生旱生灌草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寒区旱区灌草新品种选育的意义
    1.1 我国寒区旱区的划分
    1.2 寒区旱区灌草新品种选育的意义
2 国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各国育种现状
        2.1.1 美国
        2.1.2 德国
        2.1.3 波兰
        2.1.4 日本
        2.1.5 前苏联
        2.1.6 加拿大
        2.1.7 南非
    2.2 育种方法
3 国内现状与发展趋势
    3.1 我国草地的规模及分布
    3.2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情况
    3.3 我国牧草育种、引种情况
4 灌草育种的趋势
    4.1 常规育种
    4.2 基因工程及分子辅助育种
    4.3 引种驯化
    4.4 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4.5 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
    4.6 新技术的应用

(8)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经历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视角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生物多样性
        2.1.4 民族源流
        2.1.5 传统文化
    2.2 研究社区概况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2.2.2 维西县柯功村
        2.2.3 德钦县古达村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4.3.2 集体林管理
        4.3.3 经济林管理
        4.3.4 神山管理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5.1.1 混作的概念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5.2.1 轮作的概念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6.3.3 种子储藏技术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创新之处
    8.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9)发展牧草与饲料作物 振兴草食畜牧业(下)(论文提纲范文)

二、 牧草与饲料作物发展的前景展望
三、 对策与建议

(10)我国饲料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饲料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1. 1 筛选优异种质资源选育饲料作物品种
    1. 2 利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饲料作物品种
        1. 2. 1 高丹草品种的选育
        1. 2. 2 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
        1. 2. 3 黑麦草品种的选育
        1. 2. 4 饲用玉米品种的选育
        1. 2. 5 其他饲料作物品种选育
    1. 3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太空诱变等手段选育饲料作物品种
2 中国饲料作物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 1 关于饲料作物播期及栽培密度
    2. 2 关于饲料作物施肥及留茬高度
3 问题与展望

四、牧草与饲料作物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J]. 赵彦,张志强,海棠,特木尔布和,米福贵. 草原与草业, 2021(04)
  • [2]对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J]. 范彦. 草学, 2021(03)
  • [3]长江流域饲料作物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宋丽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D]. 彭安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我国寒生旱生灌草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与趋势[J]. 胡宇. 甘肃畜牧兽医, 2017(05)
  • [8]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9]发展牧草与饲料作物 振兴草食畜牧业(下)[J]. 翟桂玉. 农业知识, 2015(18)
  • [10]我国饲料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J]. 王楠,詹秋文. 种子, 2014(03)

标签:;  ;  ;  ;  ;  

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