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在灵敏度分析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乐[1](2021)在《基于自修复机制的车身零件建模研究》文中认为高度竞争之下的汽车产业,大幅度缩短新车身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已成企业生存的必需。但截至目前,车身及车身零部件曲面模型的建立仍是一个极为耗时的手工过程。一方面,复杂的设计约束和CAE分析优化令曲面模型处于持续性的修改中;另一方面,复杂车身曲面模型的建模机制在模型变更中难以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车身曲面模型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复杂曲面操作序列组成,每步操作成功与否依赖于上一步操作的质量,而本次操作生成的新曲面质量又决定了后续操作的成功与否,现有建模机制由于忽略了这种质量关联导致建模频繁出错。鉴于此,本文从车身零部件设计的实际工程难题出发,尝试构建一种新型机制以大幅度减少复杂车身曲面模型构建过程中的人工干预,通过自动更新实现整体效率的显着提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修复的建模机制,将质量检查和修复机制引入到建模操作的前后,通过“承前启后”的保护手段,阻断建模缺陷的传递,提升建模流程的稳定性,减少人工干预,实现效率提升。本文以车身曲面模型创建过程中频繁出错的“梯形面”“立面”建模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基于自修复的“承前启后”的保护机制诉诸于参数化建模过程,完成如下工作:首先,对不同缺陷(曲线缺陷、曲面缺陷、缝隙缺陷等)提出针对性的识别和判定方法,同时构造针对性的基于中间层的几何修复方案;其次,构造基于模糊评价的数值参数优化机制,等效替代繁琐手工过程,实现复杂约束下的自动修复过程;最后,基于Siemens NX系统上的知识工程平台,本文利用NXOpen API、UFun、Block UI等接口实现了“复杂车身曲面建模过程增强型自修复工具”软件模块的研发及相应测试。自修复工具借助知识工程平台将检测算法与修复方法抽象为特征建模体系中的知识规则,通过内部集成实现参数与数据的自动管理,显着增强了参数化建模序列的稳定性与鲁棒性,明显降低了在产品设计参数和参考几何变更时对人工干预的需求。本研究的测试集由15个典型的复杂车身曲面模型组成,在程序驱动的随机性参数化编辑过程中,由于新机制的引入,建模步骤累积出错的次数平均降低了约40%,即减少了接近40%的人工干预过程,验证了本文基于“承前启后”自修复建模机制的巨大优势。本研究虽然以Siemens NX平台为基础,但其针对的问题却是共性的,因此,其思路与方法对于其他软件平台上的车身模型设计工作具有同样参考价值。

邵梦旗[2](2021)在《空间相机光机结构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相机已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间相机的系统光学性能指标也越来越高。光学机械结构作为实现相机光学系统功能的主要组件,面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发射成本的约束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和足够的轻量化。然而,相机光学性能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口径和焦距的增大,这对光机结构的轻量化和力学性能稳定性的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研究先进的光机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使得光机结构能够兼顾不同指标的需求。本文从相机的光学性能响应量分析方法着手,提出了相机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的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了集成相机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的光机结构构型优化技术和尺寸参数多目标优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研究了基于有限元分析和线性光学模型的视轴稳定性误差和系统波前误差的光机集成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空间相机光学系统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追迹原理,推导了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的理论表达式。基于相机的光线追迹分析模型,分析了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镜面刚体位移和面形误差对系统光学性能的敏感性,建立了用于连接结构分析和光学性能评价的线性光学模型。设计了相机的初始光机结构,并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线性光学模型对相机在重力和温度变化载荷作用下的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的均方根值进行了评价。依据系统光学性能关于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刚体位移的线性灵敏度矩阵,将系统光学性能作为性能评价方程建立在光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中。以光学性能作为性能约束,并添加可制造性约束,以结构刚度最大为目标对次镜主支撑结构和主反射镜的初始构型进行了拓扑优化;以主反射镜面形均方根值为约束,结构刚度最大为目标对主支撑背板的初始构型进行了拓扑优化。利用移动渐近法求解优化模型,直到目标函数迭代收敛。拓扑优化结果显示:在满足光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结构轻量化率达到了44.7%。在拓扑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对次镜主支撑结构和主反射镜进行了详细的尺寸参数化。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试验设计法对各尺寸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比了分别以镜面刚体位移为响应量和以系统光学性能为响应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讨论了以系统光学性能为目标响应量的重要性,并识别出了关键的尺寸参数。以关键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质量最小以及自重载荷和温升载荷作用下的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获得了帕累托最优解集,从解集中选取出了最符合要求的最终解。最终设计结果相比传统设计结果在性能稳定性和轻量化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研制出的各组部件进行了尺寸稳定性测试。对整机的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质量特性校验,然后分别进行了整机的模态分析、正弦和随机振动频率响应分析以及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并检测了相机翻转前后的系统波前误差变化;以考核结构在不同振动条件以及静力学载荷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光机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也证明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同时,仿真分析和检测试验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最终完成了空间相机良好性能稳定性和轻量化的综合设计目标。

王世杰[3](2021)在《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格构式高支架具有长细比较大、结构相对轻柔等特点,对风荷载的作用非常敏感。在台风区修建跨海大桥时,高耸格构式支架体系除受雷暴、大雾及潮汐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大风、台风侵袭的影响,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均面临巨大挑战。在台风区保证格构式高支架的安全和稳定性能是桥梁工程界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以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练岛特大桥新建工程中现浇公路梁桥格构式高支架为研究背景,通过风洞测力试验、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气弹模型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风荷载作用下格构式高支架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以解决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的风工程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ANSYS对四腿和六腿格构式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和时域法对格构式支架模态和顺风向风致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腿单柱支架和六腿单柱支架的前6阶振型基本一致;多腿单柱格构支架前两阶振型的共振贡献比较显着,格构式高支架横桥向的侧向刚度大于纵桥向的侧向刚度;格构式高支架侧边和中线位置存在扭转和平动,而格构式高支架结构在横桥向风向角下的扭转不明显;格构式高支架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支架顶部的位移均方根增长幅值约为12%,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格构式高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竖向构件与斜杆,且高支架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斜杆由于扭转效应应力增幅比较明显。考虑上部结构后,四腿与六腿格构式支架的位移都均有大幅减小,表明上部结构的施加有利于结构的位移控制。(2)基于风洞测力试验测得格构高支架在不同流场和不同风向角下的静三分力系数。基于PIV技术,首次对高墩钢管支架模型水平平面流场和竖向平面流场进行流场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单柱和双柱支架的涡心漩涡强度和湍流度,得出风场风向对格构式高支架气动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格构式高支架在抗风计算时,阻力、升力和扭矩均变化明显,应充分考虑三个方向静风荷载的影响;在45°风偏角时漩涡运动剧烈,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强度最大,导致模型的气动力平均值和脉动值较大;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涡心处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均比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小;格构式高支架各个构件间存在明显的构件干扰,数值模拟时应考虑空间三维特性。(3)根据分段估计法获得格构式高支架的三维设计风荷载,并将等效风荷载施加于四腿和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得到风力等级与格构式高支架各节段位移的相关公式,而后采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DGM(1,1),得出格构式高支架施工拼装阶段在不同风等级作用下的位移,最后拟合出四腿与六腿格构式高支架风荷载等级与施工节段位移的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建筑荷载规范与时域法计算时,各支架结构的位移较实际值偏大,与按等效风荷载计算值接近,采用等效风荷载计算更符合支架位移的变化规律。(4)基于格构高支架1:40全桥气弹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风速和风向角等各参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格构式支架加速度响应和风速、高度均成正相关,在某些风向角下,横风向的位移响应与顺风向位移响应相当,甚至大于后者。获取风振系数并对扭转响应和扭转风荷载进行分析,左右横风向的角加速度响应基本对称且反相位,支架呈整体扭转,各风速下的扭转角加速度均方根基本都在0度风向角下最大,90度风向角时最小,并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5)提出采用最优化准则法对格构式高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格构式高支架立柱选择4根为最佳,节段长度宜控制在15m以内,且总高度不宜超过70m,立柱间距控制在7m~8m之间;在格构式高支架设计优化过程中,格构式高支架顶层位移限值起控制作用,需要更新节点风荷载时程和等效静风荷载,且节点风荷载时程影响大于等效静风荷载。

高辰[4](2020)在《分布式卫星系统概念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参数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空间科学任务中,分布式卫星系统在空间能够形成大尺度的观测基线,或者利用空间构型及其轨道运动形成有针对性的多点采样阵列,通过对多点采样信号进行关联处理有效提升空间科学探测和对地观测的整体性能。通过这种探测方式,分布式卫星系统可以观测到以前难以探测的物理现象和天文数据,使空间探测进一步发展。对于空间科学任务,卫星系统的探测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探测单元记录时序的测量结果。这些测量结果不仅包括有效载荷记录的物理量,也包括卫星平台的物理参数,如位置,姿态,时间,温度等。在卫星系统的设计初期,不仅需要对卫星平台,轨道,有效载荷的具体参数进行设计,也要考虑不确定性参数,如卫星定位精度,姿态测量精度,时钟精度,有效载荷测量精度等。这些不确定性参数的特点是在卫星系统的探测过程中,会引起测量结果的时变误差。在以往的卫星设计中,对这些不确定性参数与最终探测结果精度之间的定量分析通常使用基于抽样仿真的统计方法,时间效率低,且不能对各个参数的重要性进行评估。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不确定性参数在分布式卫星系统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在探测过程中误差传递过程的分析;在传统的基于方差的分析方法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卫星系统中,引起时变误差的不确定性参数在系统中的作用方式,并以具体的工程参数为例分析了不确定性参数的误差传递过程,构建了分布式卫星系统探测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框架,并针对具体任务进行了分析和软件实现;2)为了解决传统的基于抽样仿真方法在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中时间效率低,不同参数重要度不能显性表达的缺点,结合概念设计阶段不确定性分析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用正态分布作为复杂系统不确定性描述范本的方法,将高维非线性的系统在设计区间范围近似降维为一个线性组合。通过构建权重矩阵,求得不同不确定性参数对系统性能评价的影响系数。提高不确定性分析的时间效率的同时,能对不同参数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分布式卫星系统设计阶段的不确定性参数分析提供方法支撑;3)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替代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在拟合回归分析上的非线性特性,针对性的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结构,经实验验证可通过少量仿真计算结果作为训练样本实现收敛并有效反映被替代系统的原有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引起时变误差的不确定性参数在分布式卫星系统设计阶段的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反演算法的分布式卫星系统仿真模型,在传统抽样仿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权重的回归分析方法和两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并用两种典型的分布式卫星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和验证分析。通过与传统基于抽样的仿真统计方法做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及时间效率的改善。为分布式卫星系统在设计阶段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分析提供了方法支撑。

江亚洲[5](2020)在《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软土在我国分布广泛,然而软土力学性质较弱,这些年来,软土震陷的研究一直是土动力学领域研究的难点,但是传统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不适用于进行软土的地震反应分析,同时也尚未出现一套成体系的、可靠的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及方法。因此,本论文进行了基于弹塑性计算的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为充分研究软土场地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本文总结了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优缺点,实施了大量的软土土工试验,进行了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力学特性的分析,完成了多种输入地震动幅值作用下、基于有限元计算的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软土场地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和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并得到以下结论:1.大量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取样场地的软土为强结构性、强压缩性、低渗透性、临界状态线稳定的有机质饱和淤泥质软粘土。2.等效线性化方法原理上比较简单易懂、参数容易获取、计算量小,但是不适用于软土场地的计算分析。3.介绍了变换应力-循环流动(Transformation Stress-Cyclic Mobility:TS-CM)本构模型,并根据土工试验的结果得到了TS-CM本构模型的全套参数。4.TS-CM本构模型对单元体力学试验的模拟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TS-CM本构模型完全适用于研究所用的软粘土,模拟效果较好,并且本构模型所用的参数较准确。5.弹塑性方法得到的结果在趋势上符合规律和对软土场地地震反应的认知,更接近真实场地的结果,能够在地震动输入幅值较大时也得到相对合理的解答,能够实时反映土体任何一点处的有效应力、刚度特性和变形状况,能够得到土体最终的残余变形,但是等效线性化方法几乎不能做到这些;可以认为在软土场地的地震反应分析方面,弹塑性计算方法优于等效线性化方法。

肖扬[6](2020)在《钢桁架梁对称悬臂拼装变形及动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桁梁桥具有匀质且自重轻,易于工厂化制造,便于无支架施工,安装速度快,抗震性好,便于回收利用等优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后续运营管理要求很高,而传统的检测方法面临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实测数据点少以及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数字图像技术具有非接触、多测点、高精度、高空间密度、重复可比性好、无设备损耗等优点,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本文论证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于悬臂梁拼装前后的挠度测量,并且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初步建立起桥梁结构施工过程的仿真体系;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结构的动力响应数据,后续对其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将识别结果与传统试验法结果与有限元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我国桥梁发展的历史以及桥梁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查阅相关资料,综述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2)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对相机标定工作流程及效果具体进行说明。(3)利用传统检测技术,对钢桁梁桥模型进行振动研究,将动力响应导入DASP系统,经过分析获得前五阶频率与振型。(4)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桁梁有限元模型,根据传统检测技术所获取的相关模态参数,基于参数灵敏度分析,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5)利用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对悬臂拼装过程中悬臂段的线形变化进行检测,将数据导入虚拟现实环境,对拼装施工过程进行呈现。(6)利用数字图像检测技术对钢桁梁桥模型进行振动研究,将分析得到的相关模态参数与传统检测技术得到的模态参数进行对比,论证数字图像检测技术的可行性。(7)总结本文所做的工作,分析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对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展望。

刘阔[7](2020)在《水解酸化-IFAS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研究及工程调试运行》文中指出牲畜屠宰过程中产生大量屠宰废水,目前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类,且好氧生物处理一般与水解酸化工艺相结合。为了兼顾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发展出了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IFAS),该工艺在屠宰废水的处理中具有生物量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齐齐哈尔市某屠宰场废水产生量300吨/天,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无法满足需求,有改造的必要。本文针对该屠宰场的生产废水产生情况和现有污水站的污水处理工艺及系统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于需要改造的工艺单元进行了小试试验以及基于GPS-X软件的模拟实验,最后对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并完成运行调试工作,实现升级改造的最终目的。根据屠宰场的生产规模及生产规律,综合考虑屠宰废水的显着特征,本研究采用以水解酸化/泥膜共生工艺为主体工艺的改造方案。小试试验阶段,着重探讨填料类型、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比、溶解氧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初步结论,日清纺新型填料效果好于普通悬浮填料,水解酸化单元最佳HRT为8h,IFAS单元最佳填料填充比为40%,最适DO为4mg/L。采用GPS-X软件对污水处理工程进行模拟运行,分析污水处理工艺运行过程中COD、氨氮、总氮等污染物浓度变化,采用淡季平稳运行时期的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并调整运行参数,同时进行灵敏度和准确性的验证;采用调整好的参数模拟改造后水解酸化-IFAS工艺的处理效果,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污水处理过程分析,结合小试试验的相关结论及运行参数,进行模拟工艺运行。出水COD达到50mg/L以下,氨氮达到20mg/L以下,总氮达到30mg/L以下,可达到屠宰废水相关排放标准。验证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水解酸化过程HRT为12h,IFAS过程HRT为24h,溶解氧浓度为4mg/L,污泥回流比为150%。通过小试试验和GPS-X软件模拟,得到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的最佳参数,对原有工艺进行工艺改造,并成功启动。系统稳定运行期间,企业生产旺季满负荷运行,进水水量为300吨/天,屠宰废水经新系统处理之后,出水COD浓度稳定低于50mg/L,氨氮浓度稳定低于20mg/L,符合设计要求和排放标准。工程改造完成后,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极大改善的作用,且吨水处理成本比原有工艺节省19.5%,具有显着的环境、经济效益。

刘昊汶[8](2020)在《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互联电网仿真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中心与负荷中心的逆向分布使得电网的建设必然向着具有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随着直流输送容量不断的增加,受端电网直流落点越来越密集,现有的直流接入方式对受端电网无功电压支撑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并且不利于受端系统的潮流疏散。所以,国家电网从电网结构入手,提出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电网的方式,即双极运行的直流逆变站每一极的高端、低端换流器通过通过换流变分别接入500KV/1000KV受端电网,在实际工程中已有多条直流输电工程应用。采用分层接入方式的交直流互联电网与常规直流接入方式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上都有很大区别,为保证交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对其拓扑结构的深入了解,本文针对基于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交直流互联电网等效模型和潮流计算方法以及多回分层直流交互作用下系统电压稳定仿真分析做出相应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建立了一种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方式的HVDC等效模型。从LCC换流器的等效结构入手,得到考虑分层结构的基本直流约束,通过提出一种新的等效结构来获得直流母线的导纳矩阵,进而得到具有分层结构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通用等效模型,并且得到其相应换流器关系公式,并且考虑系统不平衡运行对模型做出改进。然后,本文推导了一种等效方法来计算交直流潮流。首先基于等效模型、直流约束方程以及换流器方程,提出具有分层结构的统一潮流模型,然后考虑到因雅克比矩阵位数增加导致的计算负担增加,通过用交流状态变量的等效公式表示直流系统来进一步改进模型,得到等效模型。通过不同潮流算例对统一法和等效法两种潮流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对具有分层结构的HVDC基于雅克比矩阵进行VQ灵敏度分析,同时分析了 LCC换流站对VQ灵敏度的影响。最后,本文以山东电网数据为基础,以PSASP和PSCAD作为仿真工具,对多回分层直流交互作用下系统电压稳定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直流分层结构对受端电网的无功支撑的影响,对比其与常规接入方式下的区别。其次以山东电网数据为基础,通过PSASP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运行方式以及直流注入量的改变对受端接入母线的稳定性影响,同时分析了多回分层直流同层与不同层不同层间电压的关联关系,同时对山东电网、江苏电网下进行了综合电压失稳仿真,并通过以上仿真对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系统与常规直流接入系统在电压失稳时的区别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多回分层直流接入方式下受端系统的电压失稳演化规律通过PSCAD/EMTDC仿真得到多回分层直流层间电压关联关系。最后通过PSASP进行暂态电压失稳仿真,得出常规直流接入与多回分层直流接入在暂态电压失稳仿真上区别。

黄兆忠[9](2020)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血流剪切力测量的研究》文中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门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无辐射、非接触、成像速度快、高分辨率以及性价比高等优势。谱域OCT技术与时域OCT技术都是以Michelson干涉仪作为核心。相比于时域OCT技术,谱域OCT技术在成像速度、信噪比以及灵敏度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提升,并为眼科疾病与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有力的手段。本文首先介绍OCT系统的基础理论以及基本结构,阐述OCT技术较于传统医学影像技术的优越性;指出OCT技术在研究血流流速与血流剪切力方面的优势;分析了OCT系统光谱信号的特性,将光谱信号分为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讨论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本研究对谱域OCT系统的光路设计与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扫描系统与光谱仪作用下,光谱信号被采集传输至计算机。在进行去直流项、色散补偿、去除背景噪声等预处理后实现样品图像重建。介绍搭建仿体实验平台的过程。最后,将谱域OCT系统应用于血流流速与血流剪切力测量的研究。相位差缠绕与相位差噪声是影响血流流速与血流剪切力准确测量的两个主要因素。针对相位差缠绕现象,本文采用新型的相位差解调算法,但该解调算法在高噪声与高流速情况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该解调算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复域小波平均降噪算法对血流相位差进行降噪预处理。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分别设计了仿真实验和仿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够提升血流相位差的测量准确度,而且能够克服相位差解调算法对噪声敏感的问题,最终使系统测量血流流速与血流剪切力的范围提升了90.2%,从而为高速血流与剪切力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许旭[10](2020)在《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监测系统监测点选址布局研究》文中提出矿山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是矿山开采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矿井通风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矿山通风系统现状、分析诊断井下系统故障、危险事故时决策救援,通风监测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相关图纸资料;通过现场井下通风系统环境参数测试,井下巷道三维立体模型建立和Ventsim通风系统进行解算模拟;运用理论分析和聚类算法对通风监测系统风压和风速监测点的选址布局进行了研究分析。(1)本文根据鲁奎山铁矿井下4个中段和10个分层的巷道实测图纸绘制完善了鲁奎山铁矿井下通风图件:鲁奎山铁矿通风系统图和鲁奎山铁矿通风网络图;(2)制定了鲁奎山铁矿井下通风系统现场测试方案,选取了井下特征分支巷道及主要进回风和用风巷道为测试点测试井下通风系统环境参数,统计分析测试数据掌握矿山通风系统现状;(3)建立鲁奎山铁矿井下巷道三维模型导入Ventsim通风模拟软件,建立模拟数据库,完成鲁奎山铁矿通风系统模拟,经过计算校验,鲁奎山铁矿通风模拟系统的主要进回风巷道风量值与现场测试值相对误差在5%以下,模拟系统可用于通风系统管理及分析;(4)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鲁奎山铁矿井下通风系统进行聚类分区,在考虑井下巷道空间和不考虑井下巷道空间位置的两种情况下进行聚类分区,分析对比分区结果得到考虑巷道空间位置的分区更合理。计算聚类评价指标BD值,确定分区数目为6个时聚类分区效果最佳,分别计算分区内节点平均欧式距离,选取与其他节点平均欧式距离最小的节点作为监测点;(5)通过计算鲁奎山铁矿通风系统的灵敏度矩阵、分支巷道的影响度、被影响度数值,根据灵敏度矩阵的特征选取了风速监测点,借助Ventsim模拟软件分析分支巷道风阻改变时其他巷道风量发生变化的巷道集合,验证监测点的合理性。通过Ventsim验证选址布局8个风速监测点的监测范围。

二、计算机在灵敏度分析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在灵敏度分析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修复机制的车身零件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阶段车身及零部件设计研究背景
    1.2 模型缺陷修复和自动化建模研究现状
        1.2.1 基于模型缺陷修复的研究现状
        1.2.2 基于自动化建模的研究现状
    1.3 基于自修复机制建模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自修复建模机制的研究内容
        1.3.2 自修复建模机制的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自修复建模机制的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架构
    2.1 自修复机制的建模方法
        2.1.1 特定的缺陷识别
        2.1.2 智能中间层修复机制
        2.1.3 模糊评价不同中间层修复机制
    2.2 开发平台与解决方案
        2.2.1 工程解决方案
        2.2.2 二次开发函数
        2.2.3 知识融合技术
        2.2.4 交互界面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自修复机制的建模方法
    3.1 典型缺陷识别和判定
        3.1.1 多段曲线/畸形曲线识别
        3.1.2 畸形曲面识别
        3.1.3 曲面缝隙识别
    3.2 中间层缺陷修复
        3.2.1 典型结构设计分析
        3.2.2 高质量曲线修复
        3.2.3 高质量曲面修复
        3.2.4 高质量缝隙修复
    3.3 模糊评价不同智能建模机制
        3.3.1 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集
        3.3.2 确定权重向量矩阵和权重判断矩阵
        3.3.3 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3.4 本章小结
4 自修复机制建模软件系统开发
    4.1 软件系统开发总体框架
    4.2 开发功能的特定实现
        4.2.1 典型缺陷识别判定的开发
        4.2.2 智能中间层修复模块的开发
        4.2.3 模糊评价不同中间层模块的开发
    4.3 系统集成
        4.3.1 开发程序文件目录和调用
    4.4 本章小结
5 方案与系统测试
    5.1 开发测试方案
    5.2 动态系统测试
        5.2.1 曲线曲面缺陷测试案例
        5.2.2 曲面缝隙缺陷测试案例
    5.3 基于拟合优化的派生应用
        5.3.1 车身零部件设计背景
        5.3.2 基于工程多约束优化的分缝线设计
        5.3.3 车门分缝线设计的应用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开发程序菜单设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及奖励
致谢

(2)空间相机光机结构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空间相机光机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间相机光机结构的研究现状
        1.2.2 光机结构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集成光学性能响应量优化方法的技术难点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机结构的光学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光学系统的光线追迹分析
        2.2.1 理论基础
        2.2.2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追迹
        2.2.3 视轴稳定性误差和系统波前误差的理论分析
        2.2.4 某同轴折反式空间相机光学系统光线追迹结果
    2.3 线性光学模型的建立
        2.3.1 光学模型线性化方法
        2.3.2 某同轴折反式空间相机光学模型线性化
    2.4 初始光机结构设计
    2.5 初始结构的光机集成分析
        2.5.1 镜面性能分析方法
        2.5.2 镜面分析结果
        2.5.3 光机集成分析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成光学性能响应量的构型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光机结构拓扑优化模型
        3.2.1 材料属性插值模型
        3.2.2 性能响应灵敏度分析
        3.2.3 可制造性约束
        3.2.4 集成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拓扑优化模型
    3.3 主反射镜构型优化
        3.3.1 主反射镜性能需求
        3.3.2 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3.3.3 拓扑优化结果
    3.4 主支撑背板构型优化
    3.5 次镜主支撑构型优化
        3.5.1 次镜主支撑结构性能需求
        3.5.2 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3.5.3 拓扑优化结果
    3.6 设计结果性能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尺寸参数的光学敏感性分析与集成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4.2.1 基于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与回归分析的试验设计法
        4.2.2 回归分析模型检验
    4.3 尺寸优化模型与求解
        4.3.1 集成视轴稳定性误差和波前误差尺寸优化模型
        4.3.2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4.4 主反射镜和主支撑尺寸优化
        4.4.1 主反射镜和主支撑的参数化
        4.4.2 尺寸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4.4.3 尺寸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
    4.5 主支撑背板尺寸优化
    4.6 设计结果性能评估与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机结构性能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5.1 引言
    5.2 组部件稳定性测试
        5.2.1 形位误差检测
        5.2.2 主镜面形检测
    5.3 整机动力学性能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5.3.1 仿真分析
        5.3.2 振动环境模拟试验
        5.3.3 试验结果及其与仿真分析对比
    5.4 整机静力学性能稳定性试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论文结论
        6.1.2 论文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结构风工程与结构支撑体系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结构支架体系研究现状
        1.2.2 有关风洞试验的相关研究
        1.2.3 格构式支架风致效应研究现状
        1.2.4 格构式支架抗风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程背景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高墩格构式支架风致响应和扭转效应的有限元计算
    2.1 引言
    2.2 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2 基于子结构的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2.2.3 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2.2.4 台风区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分析
    2.3 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计算和比较
        2.3.1 时频域的计算方法
        2.3.2 风致响应的计算结果
        2.3.3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对比分析
    2.4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按规范计算的风致响应
        2.4.1 风荷载作用下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性能分析
        2.4.2 风荷载作用下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在的性能分析
    2.5 两种格构式支架的扭转效应计算和分析
        2.5.1 扭转效应的计算工况
        2.5.2 扭转角的计算和分析
        2.5.3 考虑扭转效应与否的杆件内力分析
    2.6 考虑上部结构的作用
        2.6.1 四腿格构式支架
        2.6.2 六腿格构式支架
    2.7 本章小结
3 格构式高支架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测力试验方案
    3.3 PIV试验方案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静三分力系数
        3.4.2 水平平面绕流场特征
        3.4.3 竖向平面绕流场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格构式高支架HFBB风洞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HFBB的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4.2.1 基底力谱的半刚性模型修正
        4.2.2 基底力谱的分段估计方法
        4.2.3 基于HFBB试验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
    4.3 基于HFBB试验结果的等效风荷载计算
        4.3.1 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4.3.2 各种工况等效风荷载计算
        4.3.3 风作用等级与支架各节段位移的公式拟合
    4.4 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4.5 台风过程风特性
        4.5.1 台风概况
        4.5.2 风场特性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格构式高支架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5.2.1 气弹模型的相似准则
        5.2.2 模型的制作
    5.3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
        5.3.1 风洞试验的流场模拟
        5.3.2 传感器测点布置
        5.3.3 气弹模型的动力标定
    5.4 气弹模型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5.4.1 加速度信号处理
        5.4.2 支架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5.4.3 顺风向和横风向响应的组合
        5.4.4 基于加速度测试结果的风振系数计算
        5.4.5 基于加速度计结果的扭转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修正的最优准则法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构优化的有限元模型
        6.2.1 节点移动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6.2.2 截面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6.3 格构式支架设计中的参数影响分析
        6.3.1 格构式支架钢管直径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6.3.2 格构式支架立柱根数的影响分析
        6.3.3 格构柱节段长度与总高度变化影响分析
        6.3.4 格构式支架纵横向间距变化影响分析
        6.3.5 格构式支架斜撑的影响分析
    6.4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与极值条件
        6.4.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6.4.2 库恩-塔克条件
    6.5 最优准则法
        6.5.1 最优准则法原理
        6.5.2 最优准则的修正
        6.5.3 拉格朗日乘子的求解方法
    6.6 基于静力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
        6.6.1 优化数学模型
        6.6.2 位移与应力约束工况
        6.6.3 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6.6.4 位移、应力与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6.7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分布式卫星系统概念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参数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1 分布式卫星系统概念及优势
        1.2.2 分布式卫星探测系统对时空关联信号的探测意义
        1.2.3 分布式卫星系统在协同论证阶段存在的问题
        1.2.4 航天任务复杂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
        1.2.5 分布式卫星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论文的组织结构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不确定性分析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不确定性相关概念及定义
        2.2.1 变量不确定性表现形式
        2.2.2 不确定性对实际工程的影响
    2.3 常见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3.1 基于方差的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3.2 蒙特卡洛抽样仿真方法
    2.4 小结
第3章 多航天器不确定性分析工程实现框架
    3.1 引言
    3.2 分布式卫星系统效能不确定性分析
        3.2.1 分布式卫星系统构型对探测效能的影响
        3.2.2 分布式卫星系统被测对象对于探测效能的影响
        3.2.3 分布式卫星系统不确定性参数
    3.3 分布式卫星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框架
        3.3.1 分布式卫星系统不确定性分析建模
        3.3.2 航天任务不确定性分析需求
        3.3.3 分布式卫星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流程框架
    3.4 空间激光干涉测量系统不确定性仿真
        3.4.1 空间引力波探测
        3.4.2 影响因素分析
        3.4.3 不确定性分析软件实现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权重回归分析的分布式卫星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传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2.1 基于微分解析法的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
    4.3 分布式卫星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3.1 基于权重的回归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仿真参数配置
        4.4.2 蒙特卡洛仿真结果
        4.4.3 基于权重的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4.4.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神经网络替代模型方法的分布式卫星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灵敏度分析方法设计
        5.2.1 神经网络基本介绍
        5.2.2 使用神经网络进行灵敏度分析的方法
    5.3 仿真系统流程
        5.3.1 不考虑不确定性参数情况下的仿真流程
        5.3.2 考虑不确定性参数的仿真流程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基本仿真参数配置
        5.4.2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不确定性分析
        5.4.3 将神经网络作为仿真过程模型替代的分析方法结果
        5.4.4 将神经网络作为整个分析过程模型替代的分析方法
        5.4.5 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实验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主要贡献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本构模型方面的研究
        1.2.2 软土试验及相关力学性质的研究
    1.3 选题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等效线性化土层反应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等效线性化方法简介与缺陷
    2.3 模量阻尼比试验及误差分析
        2.3.1 软土模量阻尼比试验
        2.3.2 模量阻尼比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2.3.3 模量阻尼比试验误差分析
        2.3.4 软土模量阻尼比特性
    2.4 小结
第三章 软土土工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软土背景、基本性质试验及参数
        3.2.1 密度试验
        3.2.2 比重试验
        3.2.3 含水率试验
        3.2.4 液塑限试验
        3.2.5 有机质含量试验
        3.2.6 饱和度计算
        3.2.7 初始孔隙比计算
        3.2.8 试样取样质量评估
    3.3 软土固结试验
        3.3.1 侧限固结试验
        3.3.2 等向固结试验
        3.3.3 两种固结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与适用性探讨
    3.4 软土静三轴剪切试验
        3.4.1 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U)
        3.4.2 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
    3.5 软土渗透试验
    3.6 软土灵敏度试验
    3.7 软土动三轴压缩试验
    3.8 小结
第四章 软土弹塑性力学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软土弹塑性本构模型
    4.3 软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参数及其他参数确定
    4.4 软土力学特性单元试验验证
        4.4.1 等向固结试验模拟结果
        4.4.2 CU剪切试验模拟结果
        4.4.3 CD剪切试验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软土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5.1 引言
    5.2 弹塑性土层反应分析程序
    5.3 软土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基本设置及弹性验证分析
        5.3.1 模型参数、输入地震动及人工边界
        5.3.2 软土弹性验证分析
    5.4 弹塑性分析结果
        5.4.1 脉冲波输入分析结果
        5.4.2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1 gal)
        5.4.3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10 gal)
        5.4.4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50 gal)
        5.4.5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100 gal)
        5.4.6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200 gal)
        5.4.7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300 gal)
        5.4.8 弹塑性分析方法结果总结
    5.5 小结
第六章 弹塑性与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对比
    6.1 引言
    6.2 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
        6.2.1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1 gal)
        6.2.2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10 gal)
        6.2.3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50 gal)
        6.2.4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100 gal)
        6.2.5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200 gal)
        6.2.6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300 gal)
        6.2.7 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结果总结
    6.3 弹塑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钢桁架梁对称悬臂拼装变形及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的相关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1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研究
        1.3.2 静动载试验研究
        1.3.3 桥梁悬臂拼装研究
        1.3.4 数字图像技术与虚拟现实研究
        1.3.5 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字图像与虚拟现实技术基本原理
    2.1 引言
    2.2 数字图像技术
    2.3 视频图像的采集及处理
        2.3.1 视频图像的采集方法
        2.3.2 视频图像的预处理
    2.4 图像边缘检测技术
        2.4.1 整像素边缘检测
        2.4.2 亚像素边缘检测
    2.5 相机的标定
    2.6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及工具
    2.7 虚拟模型的动态仿真
        2.7.1 Simulink简介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2.7.2 Simulink与虚拟模型的连接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传统检测法的钢桁梁空间振动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动载试验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3.2.1 试验仪器准备
        3.2.2 传感器的标定
        3.2.3 模态试验及分析过程
        3.2.4 模态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灵敏度方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修正基本原理
        4.2.1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方法分类
        4.2.2 待修正参数的选定
        4.2.3 目标函数的构造
        4.2.4 参数优化过程
    4.3 钢桁梁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4.3.1 螺栓连接刚度计算
        4.3.2 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3 初始动力特性分析
    4.4 钢桁梁初始有限元模型的修正
        4.4.1 初始模型边界条件的修正
        4.4.2 待修正参数灵敏度分析
        4.4.3 待修正参数的选取
        4.4.4 目标函数的确定及优化分析
        4.4.5 修正后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桁梁对称悬臂拼装变形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钢桁梁模型对称拼装试验
        5.2.1 基于传统测量方法的变形测量
        5.2.2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变形计算
        5.2.3 基于数字图像方法的变形测量
    5.3 测量结果汇总及误差分析
    5.4 模型拼装过程动态仿真
        5.4.1 各工况虚拟模型的建立
        5.4.2 有限元结果导入虚拟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字图像法的钢桁梁模态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数字图像法的模态试验
        6.2.1 振动视频的采集与剪辑
        6.2.2 图像的预处理
        6.2.3 图像的边缘检测
        6.2.4 测点时域信息
    6.3 基于DASP系统的分析结果
    6.4 结果对比及误差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水解酸化-IFAS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研究及工程调试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屠宰废水处理现状
        1.1.1 国内屠宰业发展现状及屠宰废水污染现状
        1.1.2 屠宰废水的来源
        1.1.3 屠宰废水的特征
    1.2 国内外屠宰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好氧生物处理
        1.2.2 厌氧生物处理
    1.3 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技术
        1.3.1 水解酸化技术
        1.3.2 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技术
    1.4 常用污水处理模拟软件及其研究进展
        1.4.1 常用污水处理模拟软件及其研究进展
        1.4.2 GPS-X技术特点及优势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方法
        2.1.1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2.1.2 生物膜量测定方法
    2.2 小试实验用水水质
    2.3 实验用填料特性
    2.4 接种污泥
    2.5 GPS-X模拟软件的使用
第3章 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系统处理屠宰废水小试研究
    3.1 水解酸化工艺小试研究
        3.1.1 摇瓶实验设计
        3.1.2 水力停留时间和填料种类对水解酸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3.2 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系统小试试验研究
        3.2.1 IFAS反应器设计及进水参数
        3.2.2 IFAS反应器的运行
        3.2.3 溶解氧对IFAS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PS-X软件的模拟工艺运行情况研究
    4.1 活性污泥法模拟
        4.1.1 模型的构建
        4.1.2 污水厂运行模拟
        4.1.3 模型准确性验证
        4.1.4 污水处理过程分析
    4.2 水解酸化-IFAS工艺模拟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污水厂运行模拟研究
        4.2.3 污水处理过程分析
        4.2.4 污水处理影响因素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屠宰废水系统改造及调试
    5.1 改造前的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5.1.1 废水来源及特点
        5.1.2 原有工艺流程
        5.1.3 原有工艺存在问题
    5.2 污水处理改造项目方案设计
        5.2.1 设计条件及范围
        5.2.2 改造方案提出及工艺流程的设计
        5.2.3 改造工艺综合说明
    5.3 改造工程及工艺启动
        5.3.1 改造工程
        5.3.2 运行前期的参数调试及处理效果
        5.3.3 工艺稳定运行期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5.4 工程效益分析
        5.4.1 环保效益分析
        5.4.2 运行成本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互联电网仿真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电网的研究现状
        1.2.2 交直流互联系统潮流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电压稳定分析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第2章 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互联电网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LCC换流站的等效结构
    2.3 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HVDC模型
        2.3.1 考虑分层结构的基本直流约束
        2.3.2 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HVDC网络通用等效模型
    2.4 考虑正极和负极不平衡运行的模型改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及分层直流接入的交直流混联潮流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带有分层结构的统一潮流模型
        3.2.1 功率平衡方程式的描述
        3.2.2 统一迭代法的雅可比矩阵
    3.3 具有等效直流公式的潮流模型
        3.3.1 计算注入带有分层接入结构的HVDC的功率
        3.3.2 等效法的过程分析
    3.4 不同潮流模型的算例分析和比较
    3.5 LCC换流站对VQ灵敏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回分层直流交互作用下系统电压稳定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直流分层结构对受端电网无功支撑的影响
        4.2.1 常规接入方式下无功需求
        4.2.2 分层接入方式下换流站无功需求
        4.2.3 常规与分层结构下对受端无功需求量的对比
    4.3 分层直流接入功率流大范围波动下的仿真分析
        4.3.1 在500kV母线故障下电压轨迹演化
        4.3.2 在1000kV母线故障下电压轨迹演化
        4.3.3 在500kV与1000kV母线故障点不同带来的电压轨迹演化趋势的差别
        4.3.4 多回分层直流不同层间电压关联关系
        4.3.5 多回分层直流同层间电压关联关系
        4.3.6 在山东电网、江苏电网下的综合电压失稳仿真
    4.4 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系统与常规直流输电接入系统在电压失稳时的区别
        4.4.1 多回分层直流与常规直流接入系统在静态电压失稳分析上的区别
        4.4.2 多回分层直流与常规直流接入系统在暂态电压失稳仿真上的区别
    4.5 多回分层直流接入方式下受端系统的电压失稳演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血流剪切力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血管疾病现状
        1.1.2 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1.1.3 OCT成像技术的应用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OCT成像技术发展现状
        1.2.2 血流剪切力测量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谱域OCT系统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性能参数
    2.1 生物组织光学成像基础
    2.2 谱域OCT的基本原理
    2.3 谱域OCT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2.3.1 轴向分辨率
        2.3.2 横向分辨率
        2.3.3 焦深
        2.3.4 信噪比
        2.3.5 灵敏度
        2.3.6 成像速度
        2.3.7 动态范围
    2.4 本章小结
3 谱域OCT系统与仿体实验平台
    3.1 谱域OCT系统
        3.1.1 谱域OCT系统光路设计
        3.1.2 系统光源
        3.1.3 扫描系统
        3.1.4 CCD探测器
        3.1.5 实验相关组件选择
    3.2 OCT软件系统与图像重建算法
        3.2.1 光谱整形
        3.2.2 去除直流项信号与背景噪声
        3.2.3 色散补偿
    3.3 仿体实验平台
    3.4 本章小结
4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流剪切力测量方法研究
    4.1 血流剪切力测量的理论基础
        4.1.1 血流剪切力与血流流速
        4.1.2 多普勒OCT的流速测量原理
        4.1.3 血流相位差的提取算法
        4.1.4 血流相位差信号的解调算法
        4.1.5 血流相位差信号的降噪算法
    4.2 实验设计
        4.2.1 仿真实验设计
        4.2.2 仿体实验设计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仿真实验算法效果的验证
        4.3.2 仿体实验算法效果的验证
        4.3.3 血流流速与血流剪切力的测量研究
        4.3.4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监测系统监测点选址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通风系统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矿井监测系统研究进展
        1.2.3 监测点选址布局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山基本概况及系统现状
    2.1 矿山基本概况
    2.2 矿山通风系统现状
    2.3 矿山通风系统图件
        2.3.1 通风系统图绘制
        2.3.2 通风网络图绘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鲁奎山铁矿通风系统测试及仿真模拟
    3.1 鲁奎山铁矿井下通风系统测试
        3.1.1 通风系统测试计划
        3.1.2 通风系统测试方法和测点选取
        3.1.3 通风系统测试结果
    3.2 通风系统仿真模拟
        3.2.1 三维通风仿真Ventsim系统简介
        3.2.2 Ventsim三维通风系统建模
    3.3 通风系统测试和模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压监测点选址布局
    4.1 矿井风压监测点选址原则
    4.2 聚类分析理论基础
        4.2.1 概述
        4.2.2 聚类定义
        4.2.3 “类”的定义
        4.2.4 相似性和相异性度量
        4.2.5 常见聚类算法分类
        4.2.6 聚类算法的一般步骤
    4.3 基于K-means算法分区选址
        4.3.1 K-means算法原理
        4.3.2 基于K-means算法分区结果分析
        4.3.3 分区内风压监测点选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速监测点选址布局
    5.1 矿井风速监测点选址原则
    5.2 基于网络分支灵敏度的风速监测点选址分析
        5.2.1 灵敏度的理论基础
        5.2.2 灵敏度计算
        5.2.3 监测点选址布局
    5.3 风速监测点选址模拟验证
        5.3.1 分支巷道稳定性描述及分析
        5.3.2 基于分析分支巷道稳定性验证监测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A.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A.2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 B 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网络图
    附录 C 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测试数据
    附录 D 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系统测试点分布图
    附录 E 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系统监测点分布图

四、计算机在灵敏度分析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修复机制的车身零件建模研究[D]. 周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空间相机光机结构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邵梦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D]. 王世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分布式卫星系统概念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参数分析方法研究[D]. 高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6)
  • [5]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 江亚洲.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钢桁架梁对称悬臂拼装变形及动力特性研究[D]. 肖扬. 广州大学, 2020(02)
  • [7]水解酸化-IFAS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研究及工程调试运行[D]. 刘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考虑多回分层直流接入的互联电网仿真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刘昊汶. 山东大学, 2020(12)
  • [9]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血流剪切力测量的研究[D]. 黄兆忠.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鲁奎山铁矿矿井通风监测系统监测点选址布局研究[D]. 许旭.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计算机在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