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管理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

白银管理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

一、白银管理改革及有关配套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侯冠宇[1](2021)在《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对朝鲜货币改革的影响》文中提出中朝贸易的话题是经济史学家们一直关注的话题之一。明初,统治者将朝贡制度与海禁制度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朝贡—海禁体系。在众多贸易国家中,朝鲜与中国往来频繁且颇具特色。本研究将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朝赐予朝鲜国号视为两国开展贸易的起点。明初,洪武帝详细规定两国官方贸易的品种、数量、价格与结算方式。朝鲜在明朝制定的框架下,以“利权在上”、“务本抑末”作为本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重建国内经济秩序并制定与明朝制度相适应的贸易政策。“靖难之役”时,朝鲜一方面得到明朝的赏赐与册封与明展开贸易,另一方面朝鲜与他国的贸易往来,体现出“有限理性经济人”的特点。永乐时期,中朝两国往来使臣“舞弊之举”频发,明朝出使朝鲜的部分宦官,凭借其身份特权向朝方索取大量物品。朝鲜派遣的使臣、随从“暗自贸易”、“怀挟钱财”现象频发,朝鲜加大处罚力度、严立法程。而倭寇海盗的侵扰,亦增加了朝鲜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贸易的进程。中朝贸易由洪武时期的艰难缓慢、建文时期的稳定发展向永乐时期的规模化转变。本研究将政治局势的变动、倭寇海盗的侵扰、中朝使臣的舞弊、朝鲜与别国的互动均视为中朝贸易变化的影响因素。在两国贸易过程中,朝鲜国内大力推行货币改革,朝鲜政府欲将布匹排除流通领域之外,但贸易中数额庞大的布匹涌入朝鲜国内,这对朝鲜“推行纸币、禁用布币”的货币政策产生负面影响,阻碍朝鲜纸币的发行与流通。论文研究认为:(1)朝鲜在贸易中的机会成本不低,朝鲜多次派遣使臣、逐渐突破规定,更多的是基于本国实际情况采取较小成本的行为来应对贸易中遇到的问题。(2)政治变动、使臣套利行为、倭寇侵扰等都是中朝贸易变化的原因。(3)在朝鲜太宗两次推行货币改革的过程中,中朝两国均展开了规模庞大的官方贸易并用布货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大规模贸易进一步增强朝鲜国内民众对布货的使用信任,这为朝鲜政府货币政策的推行制造重重阻碍,加速了朝鲜货币改革的失败。研究表明:(1)一国的经济政策不应成为另一国直接效仿的对象,需要具体考察、预测此种政策带来何种影响,行之是否有效。(2)朝鲜货币改革的过程中,原制度下的利益主体总会抑制、抵制变革,而利益受损者总会提出计策推动变革。货币改革的失败不仅仅是某一项政策的失败,亦是不同博弈主体之间力量不均所带来的结果。(3)经济政策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减少风险。(4)当每个人功利地为自己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会与其他个体、集团的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加剧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张悦[2](2021)在《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显着进展。2020年是全国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甘肃省于2020年11月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意味着全省75个贫困县、5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巨大的脱贫数字背后,是历年来不断加大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考量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成为了衡量脱贫成效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科学规划扶贫资金投入、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中央制定的绩效评价办法是以扶贫资金的‘投入’为考核重心,这种绩效评价导向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主观评价较多、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的导向与精准扶贫理念存在冲突等。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客观的、定量的评价指标,能够科学反映扶贫资金的‘结果’绩效,并且让精简科学的指标体系达到减少基层应对绩效考核压力的目的,因此本文选取能够综合反映扶贫效益的统计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将运筹学中的统计模型引入绩效评价中,将甘肃省2015年——2018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出效率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对全省及各市州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市州历年资金使用的成效方面的不足。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既得出各地区扶贫资金绩效的结论,同时也证明采用DEA模型运用于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是可行的。因此本文的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是将实证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提升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方面提出提高资金瞄准精度、开拓多元化的扶贫资金渠道、向发展环境方面投入、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等建议;二是将本文的整体思路运用于现实工作中,从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绩效评价管理流程、强化结果应用、优化指标、探索创新等建议。

刘晶[3](2020)在《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人经济收入的提高和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乡村休闲旅游开始起步并逐步迈入了大众游客的日常生活,这为美丽乡村的规范、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性文件,2004年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写入了党章。2013年以来,白银市率先在全省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意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和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打造“自然、生态、休闲、田园”的宜居宜游型美丽乡村。本文是在白银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白银市主城区周边“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的13个乡村为研究对象,以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美丽乡村规划,以期拓展村庄规划思路,丰富村庄规划模式,探索白银市美丽乡村发展新路径、乡村规划建设新方法,为白银市建设、发展美丽乡村(Beautiful country)提供实践指导。论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美丽乡村发展经验,通过实地调研白银市周边地区的13个村庄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区域地理优势、资源禀赋、旅游基础、发展背景等内容,对白银周边地区发展美丽乡村进行了优劣势分析,按照不同的资源禀赋将13个村庄系统化分为四类,明确白银市发展美丽乡村(Beautiful country)的目标、定位和规划重点。通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四个村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即:白银市水川镇顾家善村、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靖远县平堡镇平堡村、水川镇大川渡村),归纳探索出城郊农(渔)家乐的旅游配套服务、自然风光开发的风景旅游、古遗迹保护开发的乡土人文旅游、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的休闲旅游四种适宜于白银市周边地区乡村发展的规划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规划要点进行总结,通过比对四种不同模式规划的定位、理念、原则、重点等差异性和侧重点,进而在休闲旅游视角下,探索白银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规划的总体布局、产业发展、规划模式等内容,为白银周边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提出创新策略,科学、合理、前瞻、可操作性地制定美丽乡村规划,从而为白银市美丽乡村发展找出新的增长极。

丘小玲[4](2020)在《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被列为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前提。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的银器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已发展为滇西、云南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产业之一,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是在民族政策视域下对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本文主要描述和分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华村银器手工技艺的形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新华村“小炉匠”挑着担子“走夷方”的经历。第二,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包产到户,允许从事个体经济,新华村手艺人开始前往藏族地区学习金属器物表面的纹样和工艺,积累了技术和资本。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国家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在新华村大力发展银器产业和旅游业的背景下,大部分新华村工匠陆续带着手艺和订单回到新华村开店办厂,银器产业的发展逐渐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第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华村开始建设特色小镇,再次拉动新华村的旅游市场,促进银器产业发展。第五,分析政策如何推动银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并提出一些政策供给建议。本文运用了民族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学科方法,并且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为民族文化产业,是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市场经济政策持续作用的结果。新华村从一个白族传统村落发展为一个银器产业特色小镇,是政策推动下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传统农业空间重构为商品市场空间的结果。新华银器产业不仅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而且在生态、乡风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村的典型案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赵玉琢[5](2020)在《土地供应视角下城市空间扩张研究 ——以白银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影响下,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区”转“城”有了明确要求。开发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热点。在开发区众多发展实践中,白银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9年至2018年间土地建设面积扩大一倍,同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匹配程度较好。本文基于土地供应视角,解读白银西区空间扩张中政府划拨和市场出让两种土地供应方式的影响机制,探究土地供应方式促进城市扩张的发展模式的行为机制,并研究土地开发时序和空间布局中上述两种供应方式的相互作用时间响应期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利用citespace梳理土地供应和城市扩张的关系,分析土地供应促进城市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基于2009年—2018年白银西区面板数据,对土地供应方式分层次、分类别通过时间顺序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构建ARMA模型和VAR模型分别拟合白银西区土地出让市场变化情况和检验两种土地供应方式的面积对单位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1)白银西区划拨和出让面积之间存在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和较短的持续效应,其中一种供应方式面积有变化后,另一种供应方式面积的响应变化峰值出现在前者变化后的69月;(2)划拨供应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进而提升土地经济区位价值,政府能从土地市场化行为中得到城市建设投资回报;(3)土地供应量增加幅度的正向增加会导致单位土地出让价格的紧缩,同时具备较长的持续效应;(4)土地价值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流量的大小,宗地自身属性因素和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影响土地价值的重要因素;(5)白银西区通过优选划拨建设用地类型和空间,调节土地空间空间经济效益。

王婧婷[6](2019)在《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初探(1901-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选取天津意大利租界作为研究对象,把天津意租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将时间限定在1901年意大利军事占领至1945年租界被正式收回之间。本研究通过对意大利境内现存天津意租界相关档案史料的整合及解读,试图梳理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试图对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定位及其动因进行初步探讨。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重点介绍意大利境内现存天津意租界相关档案史料的分布情况以及内容分类;第二章梳理天津意租界开辟与收回的重要节点及相关历史事件,阐释天津意租界成功开辟的原因和中意谈判过程;第三章梳理天津意租界的管理体制,厘清意租界行政管理机构的演变并分析其动因;第四章梳理天津意租界的前期开发准备工作,重点记述并分析了意租界的初期建设规划、场地处理方案和土地买卖方式;第五章从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系统、环境卫生质量、树立城市形象、医疗教育资源、体育休闲娱乐及意国文化输出七个方面阐述天津意租界的公共设施和配套建设情况,并总结其特色;第六章作为全文收束,总结分析了天津意租界的三个城市发展阶段,并指出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定位——高级居住区。本研究以整合与解读意大利境内现存天津意租界相关档案史料为基础,搭建起天津意租界城市发展建设历程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和理解意大利政府、意大利官员在决策过程中对于意大利的国家利益、租界利益、时局形势以及突发事件的综合考量,将更多的细节填补进框架,逐步厘清和还原出天津意大利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上述研究表明,意租界当局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最终把意租界打造成了发展有条不紊、市政配套完善、城市环境优越、物质生活丰富的高品质居住区。

程胜龙[7](2019)在《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叶,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而诞生,历经长期战乱洗礼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如同助力器,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56项工程”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项目遍布新中国的广阔土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布置在了内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等不易受军事威胁且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此背景下,地处西北内陆而又资源丰富的甘肃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156项工程”中就有8项布置在了甘肃,分布在兰州和白银两地,其中6项布置在兰州,2项布置在白银。落建在白银的两大“156项工程”迅速改变了白银地区荒芜的历史,也促成了白银市的诞生,白银市也因此成为“因矿成名,因企设市”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156项工程”为线索,演绎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历程,归纳演进特征,总结演进规律。文章从共分为内容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研究方法及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一五”时期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的情况,两大工程项目选址白银的原因并对落建白银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分别介绍,随后论述“156项工程”落建白银后对白银城市诞生发展的促生作用;第三章对白银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白银市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进行分期;第四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机制,及其与两大“156项工程”关系;第五章,论文对白银市历版总规中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研究。论述空间格局的演进特征、趋势及原因;第六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范性的演进历程及不同范型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对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对下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田纪云[8](2019)在《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8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以来,距今已有10年时间了。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中,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重要的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平台,信息公开作为衡量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对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绪论部分,综述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的进展和主要观点,介绍了研究方法,厘清了研究思路,明确了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论文参照学术界在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甘肃省14个市州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估,得出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的结果和原因分析,为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论文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二章构建了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围绕“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公开保障、便民服务、政民互动、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等相关评估维度进行了指标体系设计。第三章围绕评估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进行了评估及分析。第四章对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提出完善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工作的优化路径,包括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意识、健全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与运行体系、提升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度、加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五个方面。

张云雷[9](2018)在《新形势下中型房企发展战略研究 ——以30强的A房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近年的房企百强榜发现,从2014年到2016年,短短两年间,有20家房企跌出百强,另有16家虽还在百强内,但名次下滑了 10名以上;同时,又有22家房企首进百强榜单,另有19家榜单内的房企排名上升10名以上。在行业发展道路上,每年都会有不同体量的企业被动退出百强甚至房地产舞台,究其主要原因,往往是公司战略层面出现了问题,比如进入城市的投资布局出现误判,或者拿地的投资时机踏错点……确实,身处这个不好不坏的白银时代,所有房企都感受到了发展的压力。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轮番调控,金融政策收紧,市场普遍降温、甚至冷冻,都让开发商们为企业的未来捏着一把汗。地产行业究竟会向哪里走?三五年后,还能生存下来的房企是哪些?如果说在拿地就能赚钱的黄金时代,“战略”也许并不被开发商所重视,那么当今新形势下,面对着规模赶超和转型升级等决定企业生死的命题,发展战略已成为决定房企未来的重中之重了。本文以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及房地产开发特点的理论基础作为研究基点,通过案例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在现有国家制定的长效宏观调控政策下,以及行业发展30年后的今天,面对地产寡头时代逐渐形成的行业现状,国内大中型房企在发展战略层面的应对策略。同时选择国内30强的典型中型房企—A地产公司作为案例,详细分析了该公司在新形势下的战略目标选择及战略实施方向,以供中型房企作为战略选择及战略实施参考。

姜波[10](2016)在《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合理分布,提高区域调控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健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成为实现高效、协调、可持续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中之重。甘肃省作为落实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与补偿实验区的重点战略省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成功与否在于配套政策是否完善。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在空间结构方面、经济发展阶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确保境内主体功能区战略得以实现,就必须立足省情,制定并完善具有差异性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形成科学的政策体系。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其政策作用方向和力度也应有所区别,这也是解决区域政策尺度不协调问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立足于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发展现状、政策实施现状,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出发,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探讨了甘肃省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的相互关系,从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政策需求及政策功效四个视角,重新辨析了三大功能区的产业、财政、投资、人口、环境、土地等六种政策要点,进行优化组合。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各类主体功能区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约束瓶颈的配套对策。

二、白银管理改革及有关配套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银管理改革及有关配套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对朝鲜货币改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正文图表索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史相关理论
        2.1.2 约翰·罗信用货币理论
        2.1.3 国际贸易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2.2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2.2.1 以明代对外贸易为中心展开的研究
        2.2.2 对明代中朝贸易问题展开的深入讨论
        2.2.3 对朝鲜货币问题的研究
    2.3 文献评述、问题的提出与理论拓展
第三章 洪武建文时期中朝官方贸易及朝鲜货币流通状况
    3.1 洪武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制度的确立
    3.2 洪武至建文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变化及原因分析
        3.2.1 “靖难之役”的影响
        3.2.2 朝鲜与别国的经济政治互动
    3.3 洪武至建文年间中朝官方贸易情况与朝鲜货币流通状况分析
        3.3.1 洪武至建文年间中朝官方贸易情况
        3.3.2 朝鲜太祖至朝鲜定宗年间的货币流通状况
第四章 永乐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对朝鲜货币改革的冲击
    4.1 永乐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变化的原因分析
        4.1.1 中朝使臣往来舞弊之举
        4.1.2 朝鲜太宗时期对倭寇海盗的应对
    4.2 永乐年间的中朝官方贸易情况
    4.3 朝鲜太宗时期的货币改革措施
        4.3.1 朝鲜太宗推行的第一次货币改革
        4.3.2 朝鲜太宗的第二次货币改革措施
    4.4 两次货币改革的绩效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2.1 关于贸易与货币
        5.2.2 关于政策制定与改革的推行
        5.2.3 关于寻租与贪污问题
附表朝鲜与别国的政治经济互动(1398-1418)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财政扶贫资金
        2.1.2 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甘肃省财政扶贫的基本状况
    3.1 甘肃省财政扶贫介绍
        3.1.1 贫困现状及特征
        3.1.2 扶贫成效
        3.1.3 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3.2 财政扶贫资金及其绩效评价体系
        3.2.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来源
        3.2.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运行机制
        3.2.3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指标及问题分析
第四章 基于DEA分析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构建思路
    4.2 研究方法介绍
    4.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1 全省层面财政扶贫资金支出效率分析
        4.4.2 甘肃省各市州的支出效率
第五章 建议
    5.1 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5.1.1 做好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
        5.1.2 完善绩效评价管理流程
        5.1.3 强化结果应用
        5.1.4 优化指标框架、权重和评分标准
        5.1.5 调整评价方向
        5.1.6 建立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支撑体系
        5.1.7 探索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方法
    5.2 提升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
        5.2.1 资金的瞄准精度应体现在扶贫资金投入因素中
        5.2.2 开拓多元化的扶贫资金渠道
        5.2.3 资金应向发展环境方面投入
        5.2.4 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
第六章 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局限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甘肃省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附录B 贫困人口及贫困县统计数据
附录C 扶贫资金统计
附录D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附录E 实证分析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

(3)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范围及案例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休闲旅游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美丽乡村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休闲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乡村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美丽乡村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景观美学原理
        2.2.4 绿色产业理论
        2.2.5 乡村旅游理论
        2.2.6 田园综合体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发展经验分析
    3.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3.1.1 浙江安吉县美丽乡村
        3.1.2 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
        3.1.3 甘肃省兰州市河口村
        3.1.4 甘肃省临洮县王家咀村
    3.2 国外美丽乡村发展经验
        3.2.1 日本美丽乡村发展经验
        3.2.2 欧美国家美丽乡村发展经验
第四章 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4.1 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发展现状
        4.1.1 社会发展现状
        4.1.2 经济发展现状
        4.1.3 生态环境现状
        4.1.4 旅游资源现状
    4.2 白银市周边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存在的问题
        4.2.1 青壮年劳动人口流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4.2.2 资源要素约束过紧,阻碍经济快速发展
        4.2.3 产业方向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4.2.4 生态敏感性强,环境亟待改善
        4.2.5 政策落实程度不均衡,延续性较差
        4.2.6 发展旅游意识不强,示范引导不到位
    4.3 白银市周边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S)
        4.3.2 劣势分析(W)
        4.3.3 机遇分析(O)
        4.3.4 挑战分析(T)
        4.3.5 SWOT分析结论
    4.4 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系统分类
第五章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模式探索
    5.1 基于城郊农(渔)家乐服务配套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顾家善村为例
        5.1.1 顾家善村现状概况
        5.1.2 顾家善村优劣势分析
        5.1.3 顾家善村规划定位
        5.1.4 顾家善村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5.1.5 顾家善村规划主要内容
        5.1.6 适合城郊农(渔)家乐服务配套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5.1.7 基于城郊农(渔)家乐服务配套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5.2 基于自然风光开发的旅游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龙湾村为例
        5.2.1 龙湾村现状概况
        5.2.2 龙湾村优劣势分析
        5.2.3 龙湾村美丽乡村规划定位
        5.2.4 龙湾村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5.2.5 规划主要内容总结
        5.2.6 适合自然风光开发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5.2.7 基于自然风光开发的旅游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5.3 基于古遗迹保护开发的人文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平堡村为例
        5.3.1 平堡村现状概况
        5.3.2 平堡村优劣势分析
        5.3.3 平堡村规划定位
        5.3.4 平堡村美丽乡村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5.3.5 平堡村规划主要内容
        5.3.6 适合古遗迹保护开发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5.3.7 基于古遗迹保护开发的人文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5.4 基于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的休闲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大川渡村为例
        5.4.1 大川渡村现状概况
        5.4.2 大川渡村优劣势分析
        5.4.3 大川渡村规划定位
        5.4.4 大川渡村美丽乡村规划总体布局
        5.4.5 大川渡村规划主要内容
        5.4.6 适合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规划建设模式的其他村庄
        5.4.7 基于农业观光及采摘体验的休闲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要点总结
第六章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经验及实施保障措施
    6.1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特点总结
        6.1.1 规划定位各不相同
        6.1.2 规划理念各有差异
        6.1.3 规划原则因地制宜
        6.1.4 规划重点各有侧重
    6.2 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施保障措施
        6.2.1 强化组织领导
        6.2.2 争取资金保障
        6.2.3 加大宣传力度
        6.2.4 明确责任主体
        6.2.5 引进专家队伍
        6.2.6 争取土地指标
        6.2.7 加强区域交流
        6.2.8 实施动态监测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对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差异化研究
        7.1.2 提出了适合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四大模式
        7.1.3 提出了白银市周边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差异化建议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
    七、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产业兴旺的研究
        (三)关于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的研究
第一章 新华银器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新华银器制作技艺的形成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二)社会政策与制度
        (三)文化特征与商贸活动
    二、新华银器制作技艺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新华银器制作技艺缓慢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新华银器制作技艺曲折发展
第二章 1978-1991年新华银器产业起步阶段
    一、改革开放政策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二、走村串寨的“小炉匠”
        (一)个案一:寸发标
        (二)个案二:寸建伟
        (三)个案三:王四虎
        (四)个案四:段六一
    三、银器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二)文化影响
        (三)社会影响
第三章 1992-2011年新华银器产业形成阶段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二、开店办厂的大老板
        (一)个案一:寸发标
        (二)个案二:李金铭
        (三)个案三:李福明
        (四)个案四:杨标
    三、银器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二)文化影响
        (三)社会影响
第四章 2012年以来新华银器产业发展阶段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建设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特色小镇建设
    二、银器产业的发展
        (一)银器制作工艺
        (二)银器纹样风格
        (三)银器销售情况
    三、银器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二)文化影响
        (三)社会影响
第五章 国家政策与民族乡村产业发展
    一、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国家政策对新华村产业发展的推动
        (二)国家政策对新华村产业发展的支持
    二、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推动乡村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
        (二)推动乡村农业空间向商品经济空间转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政策供给的建议
        (一)增大金融扶持规模
        (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提供人才培养政策
        (五)提高产品品牌效应
        (六)推动传承方式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报刊类
    (五)电子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土地供应视角下城市空间扩张研究 ——以白银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述评
        1.2.1 经济开发区转型研究现状
        1.2.2 土地供应研究现状
        1.2.3 城市土地供应与空间扩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白银西区土地供应视角下空间扩张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分析
        2.1.1 经济开发区
        2.1.2 开发区转型
        2.1.3 土地供应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地租地价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集聚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2.5 紧凑城市理论
    2.3 白银西区土地出让市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2.4 土地供应促进空间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
第三章 白银西区空间扩张中土地供应方式分析
    3.1 白银西区空间扩张发展概况
    3.2 白银西区土地供应时空关系分析
    3.3 白银西区土地出让市场反馈分析
    3.4 白银西区土地供应实证分析
        3.4.1 西山路片区
        3.4.2 银凤湖片区
        3.4.3 体育场片区
        3.4.4 循环产业园区
        3.4.5 滨河路片区
        3.4.6 狄家台片区
        3.4.7 铝厂片区
        3.4.8 广场片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银西区土地供应方式模型拟合检验
    4.1 模型的选择
    4.2 ARMA模型拟合预测土地市场变化情况
        4.2.1 ARMA模型的理论
        4.2.2 ARMA模型的建模步骤
        4.2.3 ARMA模型构建及拟合分析
    4.3 VAR模型检验土地供应变量之间联系
        4.3.1 VAR模型的理论
        4.3.2 VAR模型的建模步骤
        4.3.3 VAR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银西区土地供应视角下空间扩张策略
    5.1 灵活调整土地供应空间区位
    5.2 善用两种土地供应方式的响应周期
    5.3 适度调控土地供应规模,提高土地空间经济价值
    5.4 体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优化投资环境
    5.5 强化引导建设效率,完善各项制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初探(190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对于天津意租界的研究
        1.4.2 对于天津其他单一租界的研究
        1.4.3 对于天津租界和城市史的整体研究
        1.4.4 现存问题
    1.5 意现存档案史料
        1.5.1 基本分布
        1.5.2 分类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1.7 突破与局限
        1.7.1 研究突破
        1.7.2 研究局限
第2章 天津意租界的开辟与收回
    2.1 从“三门湾事件”说起
        2.1.1 从非洲到中国
        2.1.2 目标三门争取英国
        2.1.3 一波三折谈判失败
        2.1.4 参与侵华埋下伏笔
    2.2 天津意租界的开辟
        2.2.1 军事占领
        2.2.2 漫长谈判
        2.2.3 正式签约
        2.2.4 边界调整
        2.2.5 扩张未遂
    2.3 天津意租界的收回
        2.3.1 重庆国民政府宣布收回
        2.3.2 移交给汪伪国民政府
        2.3.3 正式收回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津意租界的管理体制
    3.1 行政管理
        3.1.1 第一阶段:租界摄政和驻津领事
        3.1.2 第二阶段:行政官
        3.1.3 第三阶段:董事会、董事会咨议会和工部局
        3.1.4 第四阶段:市府长官和市府咨议会
    3.2 司法管理
        3.2.1 巡捕房
        3.2.2 审判庭
    3.3 税收管理
    3.5 《天津意国租界章程》
        3.5.1 内容与结构
        3.5.2 细节与特色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意租界的前期开发准备
    4.1 场地原状
    4.2 艰难起步
    4.3 迁让墓地
    4.4 征用盐坨
    4.5 征用村庄
    4.6 填垫洼地与大洪水
    4.7 土地买卖
        4.7.1 公开拍卖
        4.7.2 私下招标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意租界的公共设施和配套建设
    5.1 公共基础设施
        5.1.1 供电和电车系统
        5.1.2 供水和排水系统
    5.2 公共交通系统
        5.2.1 以大马路为示范路的道路体系
        5.2.2 金汤桥
        5.2.3 意租界码头
    5.3 环境卫生质量
        5.3.1 意国花园
        5.3.2 洒水车与花园灌溉
    5.4 树立城市形象
        5.4.1 意驻津领事馆
        5.4.2 意租界市政厅
    5.5 医疗教育资源
        5.5.1 意国医院
        5.5.2 天津私立培植小学校
    5.6 体育休闲娱乐
        5.6.1 意大利俱乐部
        5.6.2 回力球场
    5.7 意国文化输出
        5.7.1 圣心教堂
        5.7.2 中意文化学院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浅析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
    6.1 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阶段
        6.1.1 第一阶段:开辟期(1901-1905)
        6.1.2 第二阶段:开发期(1905-1923)
        6.1.3 第三阶段:发展期(1923-1945)
    6.2 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定位:高级居住区
    6.3 天津意租界城市发展动力总结
    6.4 天津意租界城市发展特色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与白银市的城市发展
    2.1 苏联援华“156 项工程”概况
        2.1.1 “156 项工程”的背景
        2.1.2 “156 项工程”的诞生历程
        2.1.3 “156 项工程”的布局
    2.2 “156 项工程”选址白银的原因分析
        2.2.1 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
        2.2.2 白银地理位置优势
        2.2.3 白银悠久的采矿历史
        2.2.4 国家行政政策的支持
    2.3 “156 项工程”的落建与白银城市的诞生
        2.3.1 两大工程的落建
        2.3.2 企业入轨运营
        2.3.3 白银市诞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56项工程”导向下的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回顾
    3.1 白银市城市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期
        3.1.1 白银市建制沿革回顾
        3.1.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3.2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与分期
        3.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3.2.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分期
    3.3 初创形成期(1954—1957 年)
        3.3.1 1955 年《白银市(郝家川)初步规划》
        3.3.2 1956 年《白银市初步规划》
        3.3.3 1957 年《白银市规划新方案》
        3.3.4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4 波动与停滞期(1958—1976 年)
        3.4.1 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3.4.2 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3.4.3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5 恢复重启期(1977—1984 年)
        3.5.1 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3.5.2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6 转型发展期(1985 年—至今)
        3.6.1 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3.6.2 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3.6.3 200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局部调整》
        3.6.4 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3.6.5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
    4.1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4.1.1 国家的行政决策的推动
        4.1.2 “156 项工程”发展的推动
        4.1.3 城市转型发展诉求的推动
        4.1.4 行政区划调整的推动
        4.1.5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推动
    4.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关联解析
        4.2.1 “156 项工程”与第一版总规
        4.2.2 “大跃进”与第二版总规
        4.2.3 撤销建制与第三版总规
        4.2.4 改革开放与第四版总规
        4.2.5 恢复建制与第五版总规
        4.2.6 转型发展与第六、七版总规
    4.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力机制演进特征分析
        4.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演进的直接动力
        4.3.2 “156 项工程”是推动演进的动力根源
        4.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综合性
        4.3.4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典型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演进
    5.1 白银市城市空间的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形条件的制约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5.1.2 交通线路的约束与引导
        5.1.3 “156 项工程”的影响
        5.1.4 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
        5.1.5 城市转型及城市性质转变的影响
        5.1.6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的影响
    5.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白银市城市空间演进特征
        5.2.1“156 项工程”对城市空间演进影响明显
        5.2.2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东业西居”格局长期保持
        5.2.3 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居”快“业”缓
        5.2.4 城市空间拓展在时空上呈现“N”形
        5.2.5 城市空间拓展以“向西向南”为主
    5.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空间的演进
        5.3.1 工业用地占比较高
        5.3.2 工业与生活用地经历“分-合-分”的演进过程
        5.3.3 工业用地向南拓展明显
    5.4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空间的演进
        5.4.1 比例不断增高
        5.4.2 居住用地向西拓展明显
    5.5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空间的演进
        5.5.1 绿地的延续性强
        5.5.2 公共绿地占比增高
    5.6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行政及商业空间的演进
        5.6.1 与行政区划变动及国家经济制度相呼应
        5.6.2 从“一核到多核,集中到分散”的演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
    6.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范型演进回顾与分期
        6.1.1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回顾
        6.1.2 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分期
    6.2 各阶段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历程及对白银城市的影响
        6.2.1 苏联模式主导阶
        6.2.2 自主探索发展阶段
        6.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6.2.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6.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特征分析
        6.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思想范型演进的直接动力
        6.3.2 “156 项工程”始终影响着思想范型的演进
        6.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代表性
        6.3.4 白银市城市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复杂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评价
    7.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7.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7.2.1 第一版:1957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7.2.2 第二版: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7.2.3 第三版: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7.2.4 第四版: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7.2.5 第五版: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7.2.6 第六版: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7.2.7 第七版: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7.3 对下版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7.3.1 总结历史经验,延续规划脉络
        7.3.2 利用工业基础,促进转型发展
        7.3.3 树立区域眼光,注重区域协作
        7.3.4 提升环境品质,创建宜居城市
        7.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价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
        (三)政府门户网站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知情权理论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第二章 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概况
    二、评估思路与主要原则
        (一)评估思路
        (二)主要原则
    三、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估方法
        (一)指标体系设计
        (二)评估方法
第三章 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结果及分析
    一、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现状
        (一)信息公开途径
        (二)信息公开现状
    二、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结果的整体分析
        (一)评估结果
        (二)整体分析
    三、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结果的指标结构分析
        (一)信息公开指标评估结果及分析
        (二)依申请公开指标评估结果及分析
        (三)公开保障指标评估结果及分析
        (四)便民服务指标评估结果及分析
        (五)政民互动指标评估结果及分析
        (六)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指标评估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公开方面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
        (三)信息公开渠道方面
        (四)信息公开的监督与保障方面
    二、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不到位
        (二)制度设计不完善
        (三)监督参与不通畅
        (四)专业人才较缺乏
        (五)长效机制未建立
第五章 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的优化路径
    一、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意识
        (一)转变政府信息公开观念
        (二)提高公众民主参与意识
        (三)营造信息公开透明氛围
    二、健全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与运行体系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
        (二)建立主动信息公开运行体系
        (三)优化依申请公开运行体系
    三、提升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度
        (一)善于运用新兴媒体促进政民互动
        (二)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三)拓宽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四、加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培养信息公开专业化人才队伍
        (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素养
        (三)强化信息公开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五、推进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一)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二)提升政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能力
        (三)打造“一站式”网上办事平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新形势下中型房企发展战略研究 ——以30强的A房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概述
    第一节 战略管理理论与战略常用方法
    第二节 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
    第三节 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主要特点
第三章 新形势下,国内房地产行业现状思考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政策风向标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现状特征
第四章 A公司介绍及现有业务发展战略方向
    第一节 A公司介绍
    第二节 A公司现有业务发展战略及方向
第五章 A公司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选择
    第一节 A公司战略目标选择
    第二节 A公司战略实施选择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四、相关理论
        (一)国外相关理论
        (二)国内相关理论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主体功能区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
    六、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甘肃省主体功能区政策实施概况
    一、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形成过程
    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实施现状
        (一)产业相关配套政策
        (二)财政相关配套政策
        (三)投资相关配套政策
        (四)土地相关配套政策
        (五)人口相关配套政策
        (六)环境相关配套政策
    三、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体系
        (一)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组成
        (二)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作用
第三章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建设的配套政策
    一、甘肃省重点开发区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二、甘肃省重点开发区的政策需求及其功效
        (一)财政政策及其功效
        (二)投资政策及其功效
        (三)产业政策及其功效
        (四)人口政策及其功效
        (五)环境政策及其功效
        (六)土地政策及其功效
    三、甘肃省重点开发区配套政策的优化组合
        (一)配套政策体系要点
        (二)配套政策的优化组合
    四、案例分析一一以兰白国家级开发重点区域为例
        (一)基木概况
        (二)实现功能定位的挑战分析
        (三)突破约束发展的配套对策
第四章 甘肃省限制开发区建设的配套政策
    一、甘肃省限制开发区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二、甘肃省限制开发区政策需求及其功效
        (一)财政政策及其功效
        (二)投资政策及其功效
        (三)产业政策及其功效
        (四)人口政策及其功效
        (五)环境政策及其功效
        (六)土地政策及其功效
    三、甘肃省限制开发区配套政策的优化组合
        (一)配套政策体系要点
        (二)配套政策的优化组合
    四、案例分析一一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例
        (一)基木概况
        (二)实现功能定位的挑战分析
        (三)突破约束发展的配套对策
第五章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建设的配套政策
    一、甘肃省禁止开发区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二、甘肃省禁止开发区建设政策需求及其功效
        (一)财税政策及其功效
        (二)投资政策及其功效
        (三)产业政策及其功效
        (四)人口政策及其功效
        (五)环境政策及其功效
        (六)土地政策及其功效
    三、甘肃省禁止开发区配套政策的优化组合
    四、案例分析
        (一)基木概况
        (二)实现功能定位的挑战分析
        (三)突破约束发展的配套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白银管理改革及有关配套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中朝官方贸易对朝鲜货币改革的影响[D]. 侯冠宇. 兰州大学, 2021(02)
  • [2]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研究[D]. 张悦. 兰州大学, 2021(02)
  • [3]白银市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D]. 刘晶.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4]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研究[D]. 丘小玲. 大理大学, 2020(05)
  • [5]土地供应视角下城市空间扩张研究 ——以白银西区为例[D]. 赵玉琢. 兰州大学, 2020(01)
  • [6]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初探(1901-1945)[D]. 王婧婷. 天津大学, 2019(02)
  • [7]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D]. 程胜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甘肃省市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评估研究[D]. 田纪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新形势下中型房企发展战略研究 ——以30强的A房企为例[D]. 张云雷. 厦门大学, 2018(02)
  • [10]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研究[D]. 姜波.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白银管理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