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对皱盘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维生素A对皱盘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一、维生素A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晶云[1](2020)在《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蛋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88周龄罗曼粉蛋鸡1080羽,采用3×3完全交叉因子设计,日粮中VA设三个水平(0、7000、14000 IU/kg),VK3设三个水平(0、2.0、4.0mg/kg),将蛋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预饲期2周,正式试验期持续8周,分为90-93、94-97周龄两个阶段。于试验d28、d56早上空腹采集样蛋及血液,d56采血后颈部脱臼致死并屠宰,取肝脏和蛋壳腺样品待测。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VA时:(1)不同剂量的VA对90-93、94-97和90-97周龄三个阶段蛋鸡ADFI、EP、FCR、产蛋率、蛋重、DER、不合格蛋率和死淘率无影响(P>0.05)。(2)与0 IU/kg VA组相比,7000 IU/kg VA提高了蛋鸡93周龄蛋黄颜色、蛋壳强度(P<0.05),提高了97周龄蛋黄颜色和蛋壳厚度(P<0.05),降低了97周龄水印蛋评分(P<0.05)。(3)不同剂量的VA对蛋鸡93、97周龄血浆中GLU、Ca、P、TP、ALB、TC等含量变化无影响(P>0.05),7000 IU/kg、14000 IU/kg VA提高了93周龄蛋鸡血浆中HDL和LDL含量(P<0.05)。(4)与0 IU/kg VA组相比,14000 IU/kg VA提高了93周龄蛋鸡血浆SOD和CAT活力(P<0.05);添加7000 IU/kg、14000 IU/kg VA提高了97周龄血浆SOD活力(P<0.05)。(5)与0 IU/kg VA组相比,14000 IU/kg VA降低了肝脏GSH-PX活力,下调肝脏GST和HO-1 m RNA相对表达量(P<0.05)。(6)与0 IU/kg VA组相比,7000 IU/kg、14000 IU/kg VA上调蛋壳腺GSH-PX3、CAT、SOD-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2、日粮添加VK3时:(1)不同剂量的VK3对90-93、94-97和90-97周龄三个阶段蛋鸡的ADFI、EP、FCR、产蛋率、蛋重和死淘率无影响(P>0.05);2.0 mg/kg VK3提高了蛋鸡94-97周龄不合格蛋率和DER(P<0.05)。(2)与0mg/kg VK3组相比,2.0 mg/kg VK3提高了蛋鸡93周龄蛋黄颜色和蛋壳重量(P<0.05),降低了97周龄水印蛋评分(P<0.05);与4.0 mg/kg VK3组相比,2.0mg/kg VK3提高97周龄蛋壳重量和蛋壳强度(P<0.05)。(3)不同剂量的VK3对蛋鸡93、97周龄血浆中GLU、Ca、P、TP、ALB、TC等含量没有影响(P>0.05)。(4)与0 mg/kg VK3组相比,4.0 mg/kg VK3组肝脏SOD活力上升,GST m 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0 mg/kg VK3下调了肝脏GSH-PX3 m RNA相对表达量(P<0.05)。(5)2.0 mg/kg VK3组较0 mg/kg VK3组相比,蛋壳腺SOD和GSH-PX活力显着升高(P<0.05);4.0 mg/kg VK3提高了蛋壳腺CAT活力(P<0.05)。3、VA和VK3的互作效应:(1)7000 IU/kg VA和2.0 mg/kg VK3在降低93周龄蛋黄比重和提高蛋壳腺CAT m RNA相对表达量上有协同作用(P<0.05)。(2)在提高93周龄血浆SOD活力方面,14000 IU/kg VA和2.0 mg/kg VK3有协同作用(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7000 IU/kg VA对97周龄蛋鸡的蛋品质有改善效果,这一作用可能与提高了蛋鸡血浆、蛋壳腺抗氧化能力有关。日粮中添加2.0 mg/kg VK3可通过提高蛋鸡蛋壳腺的抗氧化能力来改善93周龄后产蛋鸡的蛋品质。VA和VK3对90周龄后产蛋鸡在产蛋性能上没有互作效应。

喻丽娟,文华,周书华,吴凡,蒋明,杨长庚,刘伟,田娟,陆星[2](2019)在《维生素A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饲料中维生素A不同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确定体质量约为78g/尾左右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最适宜的维生素A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78.09±1.47)g/尾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315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A水平为0(对照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24 000IU/kg的7组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1.00%和7.90%),饲养12周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并对其肌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着饲料维生素A的提高而显着增加(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吉富罗非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先降低后升高,对照组吉富罗非鱼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着高于维生素A添加组(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其中3 000,6 000,12 000和24 000IU/kg维生素A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0,750IU/kg维生素A组(P<0.05)。不同处理组的全鱼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的升高,鱼体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呈升高趋势。各处理组吉富罗非鱼的肌肉硬度、凝聚性、弹性、黏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肌肉品质的影响不显着,但可有效促进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对罗非鱼增重率和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吉富罗非鱼对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为2 954.84IU/kg。

王丽丽[3](2018)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A、D3、E最适需求量的研究》文中认为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因具有较高的食用及经济价值而闻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养殖对象。本文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D3、E,探究其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消化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仿刺参对饲料中维生素A、D3、E的最适需求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本实验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对其生长性能、消化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A1)、2000(A2)、4000(A3)、6000(A4)、8000(A5)、12000(A6)IU/kg的维生素A(实测值:3250、5187、7054、8970、12975、16400 IU/kg),制作六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5.48±0.01)g仿刺参幼参8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A对仿刺参存活率(SR)无显着影响(P>0.05),显着提高了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A1组均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A4组达到最高值;A2至A5组肠体比(IWR)显着高于A1组(P<0.05),A6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维生素A对仿刺参体壁水分及粗蛋白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粗灰分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锌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铁含量呈上升趋势;体壁维生素A的积累量呈上升趋势。3)维生素A对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力无显着性影响(P>0.05);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A1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淀粉酶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A4组达到最高值。4)维生素A对仿刺参肠道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MDA)均有显着性影响。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AKP及T-SOD活力均呈先升后降趋势,A1组AKP活力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A2-A5组T-SOD活力显着高于A1组(P<0.05),A6与A1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GOT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A4组达到最低值;肠道MDA含量呈下降趋势;GPT和CAT活力不受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综上所述: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初始体质量为15.48 g的仿刺参对维生素A的最适需求量为11000 IU/kg。为研究维生素D3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生长、体成分、消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1)、250(D2)、500(D3)、1000(D4)、2000(D5)、3000(D6)IU/kg的维生素D3(实测值:95、334、570、1076、2063、3081 IU/kg),制作六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5.43±0.14)g仿刺参幼参8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D3对仿刺参存活率(SR)无显着影响(P>0.05),显着提高了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D1组均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D3、D4、D5组肠体比(IWR)显着高于其他3组(P<0.05),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维生素D3对体壁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粗灰分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D5组达到最高值;羟脯氨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4组达到最低值;维生素D3显着提高了体壁钙含量(P<0.05);体壁维生素D3的沉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达到最高值,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磷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镁含量呈上升趋势,D1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铁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D5、D6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锰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维生素D3对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4)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肠道碱性磷酸酶(AKP)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初始体重为15.43 g的仿刺参对维生素D3的最适需求量为1587.5 IU/kg。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维生素E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生长、体成分、消化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E1)、80(E2)、160(E3)、240(E4)、320(E5)、400(E6)mg/kg的维生素E(实测值:0、73、152、228、295、364 mg/kg),制作六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5.41±0.03)g的仿刺参幼参8个周。结果显示:1)维生素E对仿刺参的存活率(SR)无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呈先升后降趋势,E4组达到最高值。2)维生素E对仿刺参体壁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粗脂肪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E5组达到最高值;硒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相似趋势;体壁维生素E的积累量呈上升趋势,E1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3)维生素E对肠道蛋白酶活力无显着影响;随着饲料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脂肪酶及淀粉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趋势。4)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肠道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呈上升趋势;谷草转氨酶(GOT)先下降后上升趋势,E4组达到最低值;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E1组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与GOT活力呈相反趋势;各组间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不受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影响。综上: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初始体质量为15.41 g的仿刺参对维生素E的最适需求量为253.33 mg/kg。

赵海峰[4](2016)在《皱纹盘鲍绿卵F1代家系选育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隶属于腹足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各地,肉质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谓海产品中的珍品,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品种之一。然而,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养殖进程的加深,频繁的种间杂交、近亲杂交导致杂交鲍亲本有效群体逐渐减少,遗传多样性不断下降。随之,杂交鲍在生长和品质上的优势逐渐降低,养殖水产品更是无法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因此,培育出品质好、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优质新品种,是提高我国皱纹盘鲍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所有实验材料均是取自于2013年构建的3♀×10♂皱纹盘鲍绿卵全同胞家系F1代。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取16月龄的F1代为实验样品,比较了不同卵色皱纹盘鲍幼鲍样品间生长和免疫的差异;第二部分选取608个来自于30个全同胞家系的二龄F1代样品,以微卫星标记为家系鉴定手段,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亲子鉴定。第三部分在亲子鉴定的基础上,结合生长性状分析各家系的优劣情况,并对壳长、壳宽、总重三个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卵色皱纹盘鲍幼鲍生长与免疫差异性研究随机选取3♀×10♂皱纹盘鲍绿卵全同胞家系f1代100只16月龄的幼鲍为实验材料,进行雌雄、卵色分类后,测量所有样本总重、壳长、壳宽等生长指标,并测定不同卵色幼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zm)的活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方面,不同卵色幼鲍的各生长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但绿卵幼鲍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三种卵色。免疫酶活性方面,四种卵色皱纹盘鲍幼鲍在sod和cat活性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绿卵幼鲍的akp、acp和lzm三种酶的活性与棕色和棕红色卵幼鲍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免疫酶活性高低按照卵色排列依次为:绿色>棕绿色>棕色>棕红色。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卵色进行皱纹盘鲍高产、抗逆新品种的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2.皱纹盘鲍绿卵家系亲子鉴定及微卫星位点信息分析选用8个多态性高的微卫星位点(chd092、chh103、chh126、chd205、chd667、chd818、ch1820、ddh41)对608个皱纹盘鲍绿卵家系的f1代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排除87个污染个体,成功将521个皱纹盘鲍个体分配至单一家系。8个微卫星位点共得到14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4个,观测杂合度(ho)均值为0.527,期望杂合度(he)均值为0.806,pic值在0.6090.908之间,平均值为0.785。通过亲缘关系分析软件cervus3.0分析,8个微卫星位点的累积排除率分别为0.9974、0.9999、1.0000。3.皱纹盘鲍绿卵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在亲子鉴定结果基础上,对各家系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含个数大于20(n>20)的各家系中,S3D1、S7D1、S10D3三个家系的生长指标均优于其他家系,并且个体数量也占优势,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此三个家系个体的存活率高于其他家系,符合选育高产、抗逆新品种的标准,可以为下一步的选育计划提供参考。利用三种遗传力估算模型对皱纹盘鲍壳长、壳宽、总重三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估测。在三个生长性状中,壳宽的遗传力最高,为0.391±0.176;壳长的遗传力次之,为0.385±0.164;总重的遗传力最低为0.350±0.158。三个生长性状遗传力大小相差不大,都属于中高等遗传力。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呈现正相关,遗传相关值均在0.9以上,表型相关值均在0.8以上,两种相关值都为高等相关,表明这些性状经过选育后将获得较大的遗传改良。

朱文欢[5](2014)在《两种规格草鱼对饲料中维生素A和钾需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素的需求常存在较大差异,反应了机体代谢存在本质不同。草鱼生长快,饲料来源广,肉味鲜美,一直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但关于其营养需求研究常在幼鱼阶段开展。本论文探究了饲料中维生素A和矿物元素钾对两种两种规格草鱼(幼鱼和养成中期)摄食、生长、体组成、血液生化成分等指标的影响,确定两个生理阶段草鱼用饲料中适宜的维生素A和钾含量,从而为促进草鱼高效健康养殖和饲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为确定草鱼幼鱼(初重约5.0g)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采用6种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68、328、599、1327、2584和4769IU kg-1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在微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12周的草鱼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草鱼幼鱼特定生长率影响显着(P<0.05),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4769IU kg-1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草鱼幼鱼的饲料系数、摄食率和成活率不受饲料维生素A含量影响(P>0.05)。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草鱼幼鱼的肝体比影响显着(P<0.05),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327IUkg-1组达到最大。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草鱼幼鱼血清中SOD和ALP的活性影响显着(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血清中S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ALP活性随着饲料维生素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327IU kg-1达到最大。随饲料维生素A含量升高,草鱼幼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利用折线模型分析草鱼幼鱼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变化关系显示,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不应低于4769IUkg-1。2.为确定草鱼幼鱼(初重约4.8g)对饲料中钾的适宜需要量,采用7种钾含量分别为1.50、2.32、3.28、5.30、7.12、9.45和10.44g kg-1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在微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12周的草鱼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影响显着(P<0.05),5.30g kg-1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而5.30、7.12和9.45g kg1组饲料效率显着高于其他组。草鱼幼鱼的摄食率和成活率不受饲料钾含量影响(P>0.05)。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幼鱼鳃部Na+-K+ATPase活性影响显着(P<0.05),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12g kg-1组达到最大。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幼鱼血清中SOD、ALP和AST的活性影响显着(P<0.05), SOD和ALP活性随着饲料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中AST活性却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血清中TP和TC含量也随着饲料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血清中ALT活性以及TG、BUN含量则不受饲料钾含量的影响(P>0.05)。随饲料钾含量升高,草鱼幼鱼鱼体体钾和水分含量也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10.44g kg-1组草鱼幼鱼鱼体粗蛋白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草鱼幼鱼鱼体体钙、钠、镁和磷含量则不受饲料钾含量的影响(P>0.05)。当水体中钾含量在1.86-3.10gL-1时,利用多项式模型分析草鱼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鳃部Na+-K+ATPase活性,以及折现模型分析草鱼幼鱼体体钾含量显示,草鱼幼鱼对饲料中钾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65、7.27和5.98g kg-1。3.为确定养成中期草鱼(初重约254.6g)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采用7种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89、732、1129、2378、4688、7218和9802IU kg-1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在池塘中用网箱进行了12周的草鱼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影响显着(P<0.05),4688IU kg-1组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养成中期草鱼的摄食率和成活率不受饲料维生素A含量影响(P>0.05)。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脏体比影响显着(P<0.05),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对养成中期草鱼肝体比影响不显着(P>0.05)。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血清中SOD的活性和GLU的含量影响显着(P<0.05), SOD的活性和GLU的含量随着饲料钾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4688IU kg-1和7218IU kg-1组达到最大。血清中MDA含量则不受饲料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P>0.05)。随饲料维生素A含量升高,养成中期草鱼鱼体水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养成中期草鱼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利用多项模型分析养成中期草鱼特定生长率显示,养成中期草鱼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为5000Iukg-1。4.为确定养成中期草鱼(初重约331.3g)对饲料中钾的适宜需要量,采用7种钾含量分别为0.09、1.21、2.21、4.41、6.38、8.42和10.52g kg-1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在池塘中用网箱进行了12周的草鱼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特定生长率影响显着(P<0.05),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38g kg-1组特定生长率最高。养成中期草鱼的饲料系数、摄食率和成活率不受饲料钾含量影响(P>0.05)。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鳃部Na+-K+ATPase活性影响显着(P<0.05),呈现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6.38gkg-1组达到最大。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血清中SOD的活性和GLU的含量影响显着(P<0.05), SOD的活性和GLU的含量随着饲料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8.42g kg-1和6.38g kg-1组达到最大。血清中AST、ALT活性以及MDA、TC、TG, TP和BUN含量则不受饲料钾含量的影响(P>0.05)。随饲料钾含量升高,养成中期草鱼鱼体粗脂肪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粗灰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养成中期草鱼鱼体水分和粗蛋白含量以及体钾、钙、钠、镁和磷的含量不受饲料钾含量影响(P>0.05)。当水体中钾含量在6.86-9.10mgL-1时,利用折线模型和多项式模型分析草鱼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鳃部Na+-K+ATPase活性显示,养成中期草鱼对饲料中钾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5.38和6.66g kg-1。

王蔚芳,张文兵,麦康森,徐玮,刘付志国,艾庆辉,李会涛[6](2012)在《饲料中钾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钾(0、2、4、8、16、32 g钾/kg饲料),钾源为KCl,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实测钾含量分别为:0.10、2.12、4.39、9.79、20.08和27.26 g/kg),探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鲍对饲料中钾的需求量及其在长期适应不同含量钾的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幼鲍初始体重为(0.24±0.00)g,初始壳长为(12.24±0.04)mm,实验在流水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15周。实验期间水温12—23℃,海水钾含量为(472.94±3.59)mg/L。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含量的钾对皱纹盘鲍的增重率(WGR,%)、贝壳日增长(DISL,μm/d)及存活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皱纹盘鲍软体部的水分、粗脂肪和贝壳的灰分含量受饲料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当饲料中钾含量大于等于4.39 g/kg时,与0.10 g/kg饲料组相比,软体部粗蛋白质含量显着升高(P<0.05)。软体部钾的含量和贝壳中钾、钠的含量受饲料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幼鲍软体部钠含量在饲料钾含量为20.08、27.26 g/kg时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鳃Na+-K+ATP酶活力随着饲料中钾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当饲料中钾含量为20.08、27.26g/kg时,与0.10 g/kg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着。因此研究认为:以生长指标为判据,不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钾,海水中钾和饲料原料中的钾能够维持皱纹盘鲍幼鲍的正常生长;但以生理指标(软体部粗蛋白质和钠含量,鳃Na+-K+ATP酶活力)评判,饲料中钾的适宜含量为2.12 g/kg。

何庆国[7](2011)在《皱纹盘鲍4种多糖裂解基因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是名贵养殖贝类。皱纹盘鲍主要以藻类为食,幼体皱纹盘鲍主要摄食卵形藻(Cocconeis sp)、舟形藻(Navicula sp)、菱形藻(Nitzschia sp)等底栖硅藻、而成体皱纹盘鲍则主要摄食大型海藻,尤其喜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多糖类物质是藻类的主要组分,比如硅藻含纤维素和淀粉,海带含纤维素、褐藻胶和海带淀粉。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皱纹盘鲍体内褐藻酸酶(hdaly)、纤维素酶(hdcel)、α-淀粉酶(hdamyl)和海带淀粉酶(hdlam)等多糖裂解酶基因的定量表达,同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长期培育的皱纹盘鲍体内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旨在通过对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表达的定量研究,揭示皱纹盘鲍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下对食物中各种多糖类物质的利用情况。现将主要结果摘要如下:1.皱纹盘鲍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序列及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根据已发表的盘鲍或皱纹盘鲍多糖裂解酶基因及皱纹盘鲍内参基因β-actin的cDNA序列信息设计适合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的特异性扩增引物,以皱纹盘鲍的DNA和cDNA为模板分别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测序。以cDNA为模板分别得到褐藻酸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海带淀粉酶和β-actin基因的扩增产物116、162、188、177和175bp,及以DNA为模板的扩增产物116、829、626、177和175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1)以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的褐藻酸酶、α-淀粉酶、海带淀粉酶及β-actin基因的序列与已发表的盘鲍(Haliotis discus discus Reeve)或皱纹盘鲍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而纤维素酶基因则存在2个潜在的SNP位点,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引物扩增到了相应的目的产物;(2)在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的基因组序列中分别扩增得到667bp,438bp的内含子序列。采用上述引物分别对成体皱纹盘鲍的鳃、肌肉、触角、外套膜和消化腺等组织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均主要在消化腺中表达,其他组织中未检测到产物或表达量极低。2.皱纹盘鲍多糖裂解酶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我们比较了皱纹盘鲍幼体、幼鲍和成体阶段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变化。从受精卵到45日龄稚鲍的发育过程中,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在整个过程中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上升阶段基因的表达量分为三个水平。结果如下:0h-6d的早期胚胎发育阶段,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量均处于较低的表达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4h处于最低点。7d-22d和30d-45d发育阶段,基因的表达量增加缓慢,但7d-22d表达量显着高于0h-6d的表达量,30d-45d表达量显着高于7d-22d的表达量。饵料转换期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表达量在剥离后24h内急剧下降,24h后表达量开始上升。3.不同温度下长期培育的皱纹盘鲍体内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变化设置7个温度处理:分别为8℃、12℃、16℃、20℃、22℃、24℃和30℃处理组,每个温度内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初始投放壳长在2.3cm左右的稚鲍70头,循环水系统中自然海水温度下适应一周之后,开始逐渐升/降温(1℃/日)操作,直至达到实验要求的目标温度,之后恒温培养。取消化腺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种多糖裂解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长期培育的皱纹盘鲍体内4个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量具有显着差异。在7个温度处理中,24℃时具有最高的相对表达量,8℃2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随着升高,而24℃30℃时,各基因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何亮华,王寿昆,甘平旭,陈强[8](2010)在《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对菲律宾蛤仔3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分别用0、5000、10000、15000、20000 IU.L-1维生素A和维生素D3浸浴菲律宾蛤仔96 h,研究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对蛤仔内脏团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A能提高蛤仔内脏团ACP、ALP和LSZ的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维生素A剂量的增加,ACP、ALP和LSZ活性显着提高(P<0.05),但到96h时20000 IU.L-1维生素A会抑制ACP和LSZ的活性;维生素D3能提高ACP、ALP和LSZ的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维生素D3剂量的增加,ACP、ALP和LSZ活性提高;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微粒悬浮于水层中被蛤仔滤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3种水解酶的活性,以10000和15000 IU.L-1剂量的效果较好.

李明珠[9](2010)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6脂肪酸去饱和酶(△6FAD)基因克隆以及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脂肪酸组成和△6FAD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和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皱纹盘鲍具有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的合成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植物油和鱼油对皱纹盘鲍稚鲍HUFA合成能力的影响,并克隆了HUFA合成关键酶Δ6FADcDNA全长、研究了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Δ6FAD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1、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存活、生长以及肝胰腺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5种不同油脂:橄榄油(Olive Oil,OO)、葡萄籽油(Grape Seed Oil,GO)、亚麻籽油(Linseed Oil,LO)、EPA油(EPA Oil,EO)和ARA油(ARA Oil,AO)作为饲料脂肪源(添加量为3.5%)配置5种精制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对皱纹盘鲍稚鲍(初始体重为(0.38±0.01)g,初始壳长为(15.06±0.21)mm)进行为期120天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的脂肪源显着的影响了皱纹盘鲍稚鲍的生长(P<0.05)。OO对皱纹盘鲍稚鲍的生长效果最好,其次为富含HUFA的AO和EO,而投喂只富含C18:2n-6的GO和富含C18:3n-3的LO则对皱纹盘鲍稚鲍的生长具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模式呈正相关关系。OO和GO处理组稚鲍肝胰腺脂肪酸的组成显示出皱纹盘鲍具有以C18:2n-6和C18:3n-3为底物分别形成ARA和EPA的能力,但由EPA合成DHA的能力较弱。2、Δ6FAD基因的克隆以及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Δ6FAD mRNA表达量的影响。利用同源性克隆和3’RACE、5’RACE技术克隆了皱纹盘鲍Δ6FADcDNA全长。皱纹盘鲍Δ6FADcDNA包括1525个核苷酸,其中开放阅读框包括1320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43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包括Δ6FAD的三个显着特征:组氨酸保守区(和二价铁离子结合形成催化活性中心)、类似于细胞色素b5的血红素结合域-HPGG,以及长的疏水区形成的跨膜结构。其氨基酸序列与脊椎动物的△6FAD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49%)。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析了饲喂不同脂肪源的皱纹盘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6FAD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富含C18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OO)相比,富含HUFA的鱼油显着抑制了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中△6FAD mRNA表达。与其他脂肪源相比,GO则显着提高了皱纹盘鲍稚鲍肌肉中△6FAD mRNA表达(P<0.05)。上述结果首次证明皱纹盘鲍具有利用C18:2n-6和C18:3n-3合成HUFA的能力,并且这种合成能力受到饲料中不同脂肪源的影响。植物油中的C18PUFA可以诱导△6FAD mRNA的表达,并促进HUFA的合成。

孙新瑾[10](2009)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对脂溶性维生素A、D3和K3的营养需要研究》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驰名中外,为我国水产名优中的大宗产品。河蟹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多种形式养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并带动了河蟹人工配合饵料的研制和生产。饲料是水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而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的研究,又是饲料工业进步的基础。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相比,河蟹营养学的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研究更为缺乏。本论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分析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脂溶性维生素A、D3和K3的营养需要。1.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A的营养需要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0、10000、20000、40000、80000、160000和320000IU/Kg的维生素A,得到8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54±0.45g的幼蟹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维生素A添加量为80000 IU/kg时,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82.23%和0.86%;饲料效率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添加量为40000 IU/kg时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为320000IU/kg时,蟹体粗脂肪的含量达到最高,并显着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的升高先在一定水平波动,而后明显下降并在较低水平波动;投喂不同维生素A添加量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眼中维生素A的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采用Broken-line模型分析得出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为69740-70770IU/kg。2.维生素A对中华绒螯蟹复眼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运用组织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对中华绒螯蟹复眼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添加量未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复眼组织结构产生显着影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饲料中维生素A缺乏(0IU/kg)导致小网膜细胞中的色素颗粒颜色变淡甚至裂解,色素颗粒对中华绒螯蟹视觉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多囊体由众多的小囊泡被膜包围而成,板膜体是次级溶酶体,维生素A添加过量(320000IU/kg),感杆束周围胞质中小囊泡和板膜体数量增多,并且发现多囊体破裂的现象。3.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D3的营养需要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D3的适宜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00、2000、10000、50000、100000和200000 IU/Kg的维生素D3,得到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45±0.11g的幼蟹9周。结果表明,幼蟹的生长与存活和饲料中维生素D3的添加量无关;蟹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肝胰腺中总脂的含量也呈现出相似的趋势;粗灰分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量的升高逐渐增加;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3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沉积,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量为50000-200000IU/kg时,中华绒螯蟹体钙含量显着高于维生素添加量为0-400IU/kg的各处理组;中华绒螯蟹血清无机磷浓度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3,可以促进包括钙在内的矿物质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积累,提高血清无机磷的浓度。采用Broken-line模型分析得出,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D3的适宜需要量为90139.40IU/Kg。4.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K3的营养需要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K3的适宜需要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40、80和160 mg/Kg的维生素K3,制成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50±0.13g的幼蟹9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量的提高,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饲料中维生素K3的添加量为10mg/kg时,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4.50%和0.79%/d;维生素K3对中华绒螯蟹钙磷代谢没有显着影响,体钙、体磷含量和血清钙、磷浓度均不受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量的影响,但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饲料中维生素K3的添加量为80mg/kg时达到最大值;投喂不添加维生素K3饲料的中华绒螯蟹血液凝固时间显着高于其他各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的各试验组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3,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且保持血淋巴正常凝固的时间。采用Broken-line模型分析得出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K3的适宜需要量为16.54mg/kg-16.93mg/kg。

二、维生素A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A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VA的研究进展
        1.1.1 VA的理化性质
        1.1.2 VA的吸收与代谢
        1.1.3 VA的生理学功能
        1.1.4 影响VA利用的因素
        1.1.5 家禽饲料中VA添加量
    1.2 VK的研究进展
        1.2.1 VK的理化性质
        1.2.2 VK的吸收与代谢
        1.2.3 VK的生理学功能
        1.2.4 影响VK利用的因素
        1.2.5 家禽饲料中VK添加量
    1.3 VA和VK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1.4 小结与展望
    1.5 试验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2.1.4 饲养管理
        2.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6 检测指标与方法
        2.1.7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2.2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2.2.3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水印蛋评分的影响
        2.2.4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5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2.6 VA和 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组织抗氧化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3.2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2.3.3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水印蛋评分的影响
        2.3.4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生化的影响
        2.3.5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3.6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组织抗氧化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结论和建议
    3.1 主要结论
    3.2 创新点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维生素A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鱼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
    1.4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1.4.1 基本成分
        1.4.2 生长指标
        1.4.3 血清指标
        1.4.4 肌肉质构指标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罗非鱼部分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2.3 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罗非鱼部分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3.3 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罗非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3)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A、D3、E最适需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水产饲料维生素研究进展
    1.1 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1.1.1 维生素A
        1.1.2 维生素D
        1.1.3 维生素E
        1.1.4 维生素K
        1.1.5 维生素C
        1.1.6 B族维生素
    1.2 仿刺参的研究现状
        1.2.1 仿刺参的生物学特征
        1.2.2 仿刺参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1.2.3 仿刺参营养需求及体组成
        1.2.4 仿刺参的免疫系统
    1.3 维生素对水生动物免疫机制的影响
    1.4 研究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A最适需求量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2.1.2 实验用参及实验管理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1 生长指标
        2.1.4.2 饲料及体壁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1.4.3 消化酶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体组成的影响
        2.2.3 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2.4 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肠道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体组成的影响
        2.3.3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3.4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仿刺参幼参肠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结论
第三章 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D3最适需求量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3.1.2 实验用参及实验管理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1 生长指标
        3.1.4.2 饲料及体壁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3.1.4.3 消化酶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1.4.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体组成的影响
        3.2.3 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2.4 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肠道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组成的影响
        3.3.3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3.4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仿刺参幼参肠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E最适需求量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4.1.2 实验用参及实验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4.1 生长指标
        4.1.4.2 饲料及体壁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4.1.4.3 消化酶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4.1.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维生素E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维生素E对仿刺参幼参体组成的影响
        4.2.3 维生素E对仿刺参幼参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2.4 维生素E对仿刺参肠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仿刺参幼参体组成的影响
        4.3.3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3.4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仿刺参肠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皱纹盘鲍绿卵F1代家系选育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皱纹盘鲍概况
        1.1 皱纹盘鲍的生物学特征
        1.2 皱纹盘鲍养殖现状概况
    2.皱纹盘鲍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1 选择育种
        2.2 杂交育种
        2.3 多倍体育种
        2.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 微卫星标记在贝类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3.1 微卫星标记技术
        3.2 利用微卫星进行亲缘关系鉴定
    4. 贝类经济性状遗传力的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第一章 不同卵色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鲍的生长与免疫差异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来源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1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量
        1.2.2 生化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酶活性测定
        1.3.1 蛋白定量测定
        1.3.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
        1.3.3 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测定
        1.3.4 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测定
        1.3.5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1.3.6 溶菌酶(LZM)活性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雌雄及不同卵色比例
        2.2 不同卵色幼鲍的生长差异
        2.3 不同卵色幼鲍的SOD活性
        2.4 不同卵色幼鲍的AKP活性
        2.5 不同卵色幼鲍的ACP活性
        2.6 不同卵色幼鲍的CAT活性
        2.7 不同卵色幼鲍的LZM活性
    3 讨论
        3.1 不同卵色皱纹盘鲍生长与免疫差异性分析
        3.2 皱纹盘鲍性比失调原因分析
第二章 皱纹盘鲍绿卵家系建立及亲子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实验设计
        1.3 苗种培育
        1.3.1 人工受精与孵化
        1.3.2 幼虫培育
        1.3.3 稚鲍养成
        1.4 取样
        1.5 实验方法
        1.5.1 实验仪器与设备
        1.5.2 实验试剂及耗材
        1.5.3 样品DNA提取及浓度测定
        1.6 微卫星扩增
        1.6.1 微卫星位点信息
        1.6.2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1.7 PCR产物检测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 污染个体的鉴定
        2.2 微卫星位点扩增结果分析
        2.3 排除率和累积排除率
        2.4 亲子鉴定
    3 讨论
        3.1 微卫星在家系鉴定中的应用
        3.2 皱纹盘鲍绿卵家系亲子鉴定
第三章 皱纹盘鲍绿卵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实验设计
        1.3 苗种培育
        1.3.1 人工受精与孵化
        1.3.2 幼虫培育
        1.3.3 稚鲍养成
        1.4 取样及数据测量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生长性状表型参数分析
        2.2 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性比较
        2.3 遗传参数估算
    3 讨论
        3.1 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与各家系生长差异
        3.2 各生长性状遗传力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已完成文章
致谢

(5)两种规格草鱼对饲料中维生素A和钾需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 维生素营养的研究状况
        1.1 维生素
        1.2 鱼类维生素A的营养作用
        1.3 鱼类维生素A的缺乏症和过量症
        1.4 维生素A对鱼类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维生素A对鱼类发育、繁殖的影响
    2. 矿物质营养的研究状况
        2.1 矿物质
        2.2 鱼类矿物质钾的营养作用
        2.3 鱼类矿物质钾的缺乏症和过量症
        2.4 鱼虾类矿物质钾的需求量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A需求量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饲料
        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2.3 样品收集与分析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摄食和存活率的影响
        3.2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草鱼幼鱼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3.3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草鱼幼鱼鱼体常规成分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钾需求量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饲料
        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2.3 样品收集与分析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摄食、存活率和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3.2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幼鱼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3.3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幼鱼鱼体常规成分的影响
        3.4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草鱼鱼体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3.5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钾需求量
    4. 讨论
第四章 养成中期草鱼对饲料中维生素A需求量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饲料
        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2.3 样品收集与分析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生长、摄食和存活率的影响
        3.2 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肝体比和脏体比的影响
        3.3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3.4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鱼体常规成分的影响
        3.5 养成中期草鱼饲料维生素A需求量
    4. 讨论
第五章 养成中期草鱼对饲料中钾需求量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饲料
        2.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2.3 样品收集与分析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生长、摄食、存活率和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3.2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3.3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鱼体常规成分的影响
        3.4 饲料中不同钾含量对养成中期草鱼鱼体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3.5 养成中期草鱼饲料钾需求量
    4. 讨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饲料中钾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饲料的配制
    1.2 实验过程及管理
    1.3 饲料中钾溶失的测定
    1.4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饲料溶失
    2.2 生长
    2.3 体成分分析
    2.4 元素含量及Na+-K+ATP酶活力
3 讨论

(7)皱纹盘鲍4种多糖裂解基因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皱纹盘鲍及其养殖、发育概述
    1.2 皱纹盘鲍的营养需求
    1.3 鲍的多糖裂解酶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皱纹盘鲍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序列和组织特异性表达
    第一节 皱纹盘鲍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3 小结
    第二节 皱纹盘鲍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Real-time PCR扩增产物的序列分析
        2.4 材料和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皱纹盘鲍胚胎发育期和饵料转换期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
    第一节 胚胎发育期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二节 饵料转换期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
        3.4 材料与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温度下长期培育的皱纹盘鲍体内4 种多糖裂解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及讨论
    4.3 小结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对菲律宾蛤仔3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维生素浸浴剂量
        1.2.2 试验设计
        1.2.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3 测定方法
        1.3.1 3种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1.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3.3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积累量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生素A对蛤仔ACP、ALP和LSZ活性的影响
    2.2 维生素D3对蛤仔ACP、ALP和LSZ活性的影响
    2.3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不同浸浴剂量对蛤仔内脏团中维生素积累量的影响
3 讨论

(9)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6脂肪酸去饱和酶(△6FAD)基因克隆以及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脂肪酸组成和△6FAD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海水养殖动物必需脂肪酸合成研究进展
    1 脂肪酸简介
    2 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3 脂肪酸的合成
    4 海水鱼类EFA的合成
        4.1 饱和脂肪酸到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4.2 C18:2n-6和C18:3n-3的合成
        4.3 ARA和EPA的合成
        4.4 DHA的合成
    5 海洋无脊椎动物EFA的合成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稚鲍存活、生长以及肌肉和肝胰腺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饲料
        2.2 实验动物及管理
        2.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4 样品分析
        2.4.1 生长指标的测定
        2.4.2 饲料和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以及存活的影响
        3.2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3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第三章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6FAD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以及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6FADmRNA表达量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6FAD基因的克隆
        2.2.1.1 △6FAD基因核心片段克隆
        2.2.1.2 △6FAD基因3’RACE
        2.2.1.3 △6FAD基因5’RACE
        2.2.2 △6FAD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
        2.2.3 不同脂肪源对△6FAD mRNA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2.3.1 体组织总RNA的提取(步骤同前)
        2.2.3.2 体组织总RNA DNase Ⅰ处理
        2.2.3.3 反转录反应合成cDNA一链
        2.2.3.4 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6FAD全长克隆结果
        3.1.1 所提取的肝胰腺组织总RNA质量检验
        3.1.2 △6FAD核心片段克隆结果
        3.1.3 △6FAD3’RACE结果
        3.1.4 △6FAD5’RACE结果
        3.2 △6FAD全长序列和结构分析
        3.2.1 A6FAD基因全长cDNA序列及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3.2.2 A6FAD全长跨膜分析与亲疏水性分析
        3.2.3 A6FAD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3.2.3.1 与其他物种A6FAD序列比对
        3.2.3.2 系统进化树分析
        3.3 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A6FAD mRNA表达量的影响
        3.3.1 所提取的肝胰腺和肌肉总RNA经DNase Ⅰ处理后质量检验
        3.3.2 目的基因(A6FAD)与看家基因(RPS9)的扩增效率验证
        3.3.3 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看家基因RPS9 mRNA表达量的影响
        3.3.4 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肝胰腺和肌肉中A6FAD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致谢

(10)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对脂溶性维生素A、D3和K3的营养需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中华绒螯蟹维生素营养研究概况
    第二节 维生素A、D、K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需要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动物驯化、分组和管理
        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生长和成活
        2.2 体生化成份、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和眼中维生素A的含量
        2.3 非特异免疫指标
    3 分析与讨论
        3.1 维生素A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维生素A对中华绒螯蟹脂肪代谢的影响
        3.3 维生素A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免疫力的影响
        3.4 维生素A对中华绒螯蟹眼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
        3.5 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A的最适需求
第三章 饲料中维生素A对中华绒螯蟹复眼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动物驯化、分组和管理
        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2.试验结果和讨论
        2.1 中华绒螯蟹复眼的外形特征
        2.2 中华绒螯蟹复眼的组织学结构
        2.3 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对中华绒螯蟹复眼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图版说明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D_3的适宜需要量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动物驯化、分组和管理
        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维生素D_3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成活的影响
        2.2 维生素D_3对中华绒螯蟹幼蟹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2.3 维生素D_3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血清钙磷浓度和体钙磷含量的影响
        2.4 中华绒螯蟹对维生素D_3的适宜需要量
    3 讨论
        3.1 维生素D_3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维生素D_3对中华绒螯蟹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3.3 维生素D_3对中华绒螯蟹钙磷代谢的影响
        3.4 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D_3的最适需求
第五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K_3的适宜需要量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动物驯化、分组和管理
        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1.4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成活的影响
        2.2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2.3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血清钙磷浓度和体钙磷含量的影响
        2.4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血液凝固时间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2.5 中华绒鳌蟹对维生素K_3的适宜需要量
    3 讨论
        3.1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钙磷代谢的影响
        3.3 维生素K_3对中华绒螯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
        3.4 中华绒螯蟹幼蟹对维生素K_3的最适需求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维生素A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 徐晶云.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2]维生素A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 喻丽娟,文华,周书华,吴凡,蒋明,杨长庚,刘伟,田娟,陆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3]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幼参对维生素A、D3、E最适需求量的研究[D]. 王丽丽.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2)
  • [4]皱纹盘鲍绿卵F1代家系选育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D]. 赵海峰.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5]两种规格草鱼对饲料中维生素A和钾需求量的研究[D]. 朱文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6]饲料中钾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J]. 王蔚芳,张文兵,麦康森,徐玮,刘付志国,艾庆辉,李会涛.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6)
  • [7]皱纹盘鲍4种多糖裂解基因的表达研究[D]. 何庆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08)
  • [8]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对菲律宾蛤仔3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J]. 何亮华,王寿昆,甘平旭,陈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9]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6脂肪酸去饱和酶(△6FAD)基因克隆以及不同脂肪源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脂肪酸组成和△6FAD表达的影响[D]. 李明珠.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10]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对脂溶性维生素A、D3和K3的营养需要研究[D]. 孙新瑾.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维生素A对皱盘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