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一、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陆雨[1](2021)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财政投入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涉及农村人口最多的大型生态保护工程之一。经过20多年的持续建设,中国已实施退耕还林总面积3433.3万hm2,工程总投入已逾5000亿元,提高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估量为1.38亿万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取得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退耕农户农地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对退耕农户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如何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兼顾农民收入提高是我国政府的重要目标。退耕后其家庭收入能否得到有效提升是关乎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然而,关于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提高退耕农户的收入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目前的结论存在较大争议和分歧,亟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生态建设扶贫工程,也需要在提升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然而,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减贫效应评估,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研究和应有关注。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 2013)中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多项内生转换模型(MESR)和内生转换模型(ESR)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首先,按照参与与否、参与程度、参与时机的逻辑框架,从整体上评估参与退耕还林与否、参与退耕程度高低、参与退耕时机早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厘清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其次,检验退耕还林的减贫效应,评估退耕还林对不同贫困程度退耕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为继续巩固已有退耕成效,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农户退耕程度的高低来看,与未参与退耕的反事实情况相比,退耕程度低会显着降低退耕农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退耕程度高则会显着提高退耕农户的家庭收入。从农户退耕时机的早晚来看,相比未参与退耕的反事实结果,退耕时机早的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显着,而退耕时机晚对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第二,从家庭整体收入水平来看,参与退耕显着增加了一般贫困退耕农户和重度贫困退耕农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且重度贫困退耕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其中,通过人均转移性收入和人均经营性收入对重度贫困农户收入有直接影响,与未参与退耕的反事实相比,参与退耕的重度贫困农户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和人均经营性收入分别增加15.9%和18.6%。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收入的间接效应表现为,非贫困农户、一般贫困农户和重度贫困农户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提高了4.0%、7.9%和24.6%,即通过人均工资性收入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均有正向间接影响,且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间接效应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建立健全退耕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于退耕时机早的农户,为了避免其因为补贴期限到期、收入减少等原因存在“复耕”的可能性,采取延长补偿年限,而对于退耕时机晚的农户,可能存在因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在短时间内不稳定和不明显的现象,故而可以直接提高这部分农户的补贴标准。(2)稳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提升退耕农户参与度。首先,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激励未参与退耕的农户增强参与退耕的意愿。其次,对于退耕程度低的小规模退耕农户,可以通过在工程资金中增加提升农户生产能力(农业和非农就业能力)的预算,增强农户从事非农就业及其替代生计能力,引导农户扩大退耕规模。(3)针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实行差异化补贴。将资金更多地向相对贫困尤其是对退耕补贴更为敏感的重度贫困农户倾斜。同时,将相对贫困人口纳为退耕还林工程优先对象,通过项目和资金的精准瞄准,提高补贴资金扶贫减贫的配置效率以及生态建设工程扶贫绩效。

宋慈[2](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杨均华[3](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温馨[4](2020)在《石漠化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文中认为石漠化贫困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恶化和贫困频发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补偿是国内外探索改善环境质量并兼具缓解贫困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始于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既属于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一种政府购买行为。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退耕还林试点县——东兰县为研究区域,从人地系统互动的角度出发,以GIS遥感技术和数据统计分析技术为平台,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和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东兰县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建立综合生计能力指标体系,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影响程度,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探寻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方面,退耕还林工程使得东兰县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合理。2000-2018年,林地面积增加6601.38公顷,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5019.32公顷和1821.58公顷。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稳中有降,大面积耕地和草地转为林地,小面积林地、耕地和草地转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2)综合生计能力状况方面,农户的生计方式朝着资本多样化方向发展,最低生活需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显着优于退耕还林前。农户抗压能力增强,脱贫步伐加快,贫困户是受益最大的一类农户。(3)农户参与意愿方面,退耕还林前农户生计以单一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最低生活需要、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着负相关影响,人力资本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有显着正相关影响,绝对贫困户和相对贫困户参与意愿较低;退耕还林后农户生计策略趋于多样化,弱化了自然资本对农户生计的重要影响,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着正相关影响,最低生活需要和自然资本有显着负相关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参与对象筛选流程、参与意愿、补偿方式、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方面出发,密切关注农户资产和生计能力的发展状况,以期对保障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以及实现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的双赢提供思路。

张行[5](2020)在《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源风险与多边扰动下,恢复力是维持系统状态和服务的必有特性,生态脆弱区尤为如此。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该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上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影响机制,实践中提出社会—生态景观的适应性管理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将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格局—过程—尺度”基本理论与方法整合应用到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的研究中,按照“社会—生态景观阶段性特征分析——社会—生态景观扰动因子与适应性因子识别——多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多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间尺度关联性探讨——宏观与微观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探讨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化变迁,不同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特征存在显着的差异性。经济体制转换阶段(1980-1990年)属于乡村发展调整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整体特征表现为乡村生态环境逐步变差,社会经济开始发展复苏、农业生产动力开始释放;市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属于市场经济起步到“退耕还林”起始阶段,该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特征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生产经济粗放式发展,社会空间分化显现;早期生态治理阶段(2000-2009年),属于米脂县大规模“退耕还林”的核心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始推行,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治理深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2009-2018年)属于第二轮“退耕还林”阶段,该阶段生态环境显着改善,社会经济开始转向稳步发展方向,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构建了宏观层面的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时空演化。研究认为生态脆弱区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系统可分为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三大核心子维度构成,分析宏观层面米脂县2000-2018年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米脂县2000-2018年生态系统恢复力、社会系统恢复力、生产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着,且均有增强趋势。时间层面上,第一阶段(2000-2009年)三子系统恢复力变化显着,第二阶段(2009-2018年)变化相对缓慢;空间层面上,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东-西走向的带状格局,社会系统恢复力呈北低、南高空间格局,生产系统恢复力呈中部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整体达到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异显着,呈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与生态系统恢复力、社会系统恢复力、生产系统恢复力变化有明显协同关系。总体来说,区域社会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改善对区域整体景观恢复力的维持和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退耕还林”的实施、城镇化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不断提升的主要动力。并运用OWA方法设置情景,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从“不可持续导向型”到“维持现状型”、再到“可持续导向型”,预测的恢复力呈增强趋势且中等以上恢复力空间面积明显外扩。可以看出,系统适应性因素的重视更有利于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维持和提升,系统干扰性影响因素的增大更易诱导恢复力的下降。(3)以典型乡镇高渠乡为例,探讨微观层面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与宏观尺度类似,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三个层面构建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指标体系,分析高渠乡2012-2018年微观层面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结果表明,微观尺度高渠乡2012-2018年各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着。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东北-西南方向带状相间分布,社会系统恢复力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生产系统恢复力呈中部低、周边高的分布。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总体上升11.44%。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整体呈中部低、周围高的空间格局。三子系统变化与总的景观恢复力变化有正向性关系,三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着。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文化的维系是乡村景观恢复力提升的基础,乡村产业经济的调整与发展是恢复力提升的动力。干扰因子对恢复力演化一直很重要,而适应能力因素对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影响有所提高,但干扰因子和适应能力因子交互有明显协同增强效应。(4)以典型乡镇高渠乡作为研究单元,通过栅格叠加方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从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大小与恢复力变化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微观与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间的尺度关联性。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关联性性一般,不同尺度恢复力状态不对应关系区域空间占比为48.64%。宏观尺度得出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状态分布结果,更有利于认识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空间趋势,而微观尺度空间分异更为复杂、精细。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变化趋势关联性性较好,不同尺度恢复力变化趋势完全对应关系与一般对应关系总的面积占比为76.89%。由于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由于受到的外部扰动因素多样,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差异较大,从而导致两个尺度之间的关联性不显着。此外,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与变化关联耦合性较高,完全耦合关系和较耦合关系的空间面积占比为87.17%。可见,景观系统状态与变化趋势间存在一定的对立与统一关系。(5)基于适应性管理理念提出了不同尺度的社会—生态景观的适应路径与策略。就宏观层面而言,以流域为基本评价尺度,从社会—生态景观子系统恢复力组合层面可以将米脂县流域发展权衡划分为5种类型区域:协同提升区、生态恢复区、社会发展区、生产优化区、综合整治区。就微观层面来说,根据乡村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大小和变化趋势特征,将研究区高渠乡各乡村景观分为优势发展型、优势稳固型、优势衰减型、新兴发展型、敏感脆弱型5大类。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应在充分认识各分区主要障碍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社会—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流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应充分识别微观不同乡村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短期变化评价为及时、适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陈卓,张连刚,支玲,付伟,罗明灿[6](2021)在《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特征与展望》文中提出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征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以1999—2018年核心期刊上刊发的1697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应用高频关键词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热点和演进特征等进行阶段性分析;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9—2018年退耕还林工程领域的研究可划分为"探索总结""多维研究""主题深化"和"内涵提升"4个阶段。(2)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包括5个方面:农户主体是最持续的研究对象;农户收入是最重要的衡量尺度;生态效益是最明显的评价目标;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关注; GIS应用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持。(3)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综合评价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是未来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热点。

郑雪[7](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投资大、涉及面广、农户参与度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通过生态补偿激励和引导农户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来达到生态修复与改善社会福祉的目的。截止到2019年,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在植被覆盖、土壤保持与增收减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虽然坚持基本农田毫不动摇的原则,但是在人口增长与城市扩张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会引起大面积的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换,可能会加剧耕地资源紧张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耕地生态系统。因而退耕是否会增加耕地压力,对耕地安全状况又有何影响,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掌握退耕期间耕地利用以及耕地生态安全的变化和空间差异,从实证层面探究退耕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对于后续的退耕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为退耕区耕地生态预警提供借鉴。本文以山西省114个区县为研究区域,首先,分析退耕前后山西省耕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并比较山西省的重点退耕县与非重点退耕县在退耕前后耕地利用变化的差异;其次,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00-2015年山西省各区县的耕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承载力以及耕地生态压力指数,以此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山西省的耕地生态安全;最后,基于山西省114个区县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能够促进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移,有效增加生态脆弱区的林地和草地面积,重点退耕县相对非重点退耕县的退耕强度更大。a.从耕地利用变化来看,退耕后重点退耕县和非重点退耕县的耕地面积均显着减少,但重点退耕县耕地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非重点退耕县;b.就耕地转移情况来看,退耕后重点退耕县的耕地主要转出去向为草地和林地,非重点退耕县耕地的主要转出去向为建设用地;c.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耕地转林草地的效果更显着。(2)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整体表现较好,从时间上看耕地生态安全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从时间上看,a.耕地生态安全以很安全和较安全为主要类型,但2000年-2015年耕地生态盈余的区县数量减少,耕地赤字的区县数量增加,耕地生态安全有所变差;b.从空间上看,耕地生态安全整体以生态盈余区为主,耕地生态赤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对耕地的使用程度高的粮食主产区,以及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3)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退耕强度越大,越有助于减少耕地生态压力,从而提高耕地生态安全。a.累计退耕面积对耕地生态压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累计退耕面积每增加1%,引起耕地生态压力减少0.0664%;b.重点退耕县和非重点退耕县的累计退耕面积都对耕地生态压力有负向影响,重点退耕县的影响更大并且显着,进一步说明了退耕强度大有利于降低耕地生态压力;c.累计退耕面积与耕地生态压力之间为U型关系,在一定区间内随着累计退耕面积的增加,耕地生态压力降低,有助于提高耕地生态安全,但超过一定的阈值后,退耕将不利于耕地生态安全。

余芳芳[8](2020)在《基于差异归因方法的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绿色水库”之称,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是世界上生态治理重点国家之一,黄土高原作为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植被遭受大规模的破坏和损失。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使我国逐渐认识到生态建设的迫切性,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生态环境和植被生长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生态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对科学制定和实施生态政策,提高其针对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植被指数及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空间平台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和植被恢复状况的时空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各因子及两两相互作用下对植被恢复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以气象、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为控制变量,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1999-2015年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效果贡献的空间差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99-2015年耕地大量减少,而林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林草地覆盖率提高了10.9%。从时间上来看,和1999-2010年相比,2010-2015年退耕速度变缓,保有林地、保有草地强度则相对增加;空间上,1999-2010年延安市北部地区退耕强度较大,南部地区主要为林草地保育,2010-2015年,林草地保有在延安市各县区都有分布。(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的共同影响下,从2000年到2015年,延安市植被显着增长,植被覆盖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因子探测器结果显示,延安市各县区植被恢复具有显着差异性。(3)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大都显示非线性增强。自然因子与自然因子,自然因子与人类活动等社会因子,社会因子与社会因子的相互作用都呈非线性增强,对当地植被提升的解释力增大。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着延安市植被提升,人为因子作用于自然因子,影响着延安地区植被的生长和保护。(4)总体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草)强度、林地保有和草地保有等反映生态政策的解释变量对植被恢复均存在一定的正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29、0.212和0.006,说明当地退耕、禁伐、禁牧各生态政策得到积极落实,有效促进了研究区植被恢复。(5)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的结果也显示生态政策促进了当地植被的恢复。植被指数提升是资源禀赋条件下生态退耕、森林保育和草地维护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加权回归在每个局部建立模型,可以计算出每个局部、不同变量的贡献度(回归系数),为因地制宜进行政策制定和高效提升生态环境提供了工具支持。

肖庆业[9](2013)在《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然而,各退耕区工程建设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究竟对各地产生了什么影响?下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策略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工程的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研究不系统、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一致、不科学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准确性,将当前热点的组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并利用组合评价法,对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导下,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按照构建总体框架—理论预选评价指标—专家筛选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四个步骤,建立最终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20项指标。2、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对多种单一评价法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而确定本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组合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常见的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均值组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组合评价理论体系。3、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18)课题的支撑下,以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为研究区,通过植被及林分调查、土壤调查、林地水文调查,收集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资料、统计资料、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材料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静态、动态以及综合、分项细致的实证分析,得出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得分和排名,以及近五年发展变化态势,实证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典型县退耕还林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县域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各县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4、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结果,探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王孔敬[10](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二、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退耕还林效益评估
        1.3.2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
        1.3.3 不同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影响
        1.3.4 减贫视角下的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
        1.3.5 研究述评
    1.4 结构安排和数据来源
        1.4.1 结构安排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点
        1.5.1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
        2.1.2 退耕农户及异质性
        2.1.3 收入及收入结构
    2.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收入理论与机理
        2.2.1 相关理论
        2.2.2 影响机制
第3章 退耕还林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
    3.1 退耕行为选择对农户收入影响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2 实证模型
    3.3 变量选择
    3.4 描述性统计
    3.5 实证结果分析
        3.5.1 退耕程度与退耕时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5.2 不同退耕选择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
        3.5.3 稳健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退耕还林的减贫效应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实证模型
    4.3 变量选择
    4.4 描述统计
    4.5 实证结果分析
        4.5.1 内生转换模型:多项logit模型回归结果
        4.5.2 处理效应和异质性效应
        4.5.3 稳健性检验
        4.5.4 影响机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4)石漠化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2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生计资本研究进展
        1.2.4 石漠化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5 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与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
    2.1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补偿的类型划分
        2.1.3 生态补偿的运作机理
        2.1.4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2.2 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
        2.2.1 可持续生计资本概念
        2.2.2 可持续生计资本方法
        2.2.3 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
3 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分析
    3.1 东兰县概况
        3.1.1 自然生态环境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贫困状况
        3.1.4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2 基于GIS的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东兰县退耕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分析
        3.2.2 东兰县退耕前后土地利用动态对比分析
        3.2.3 东兰县退耕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
4 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贫困农户生计的影响分析
    4.1 综合生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综合生计能力指标权重确定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2 综合评判结果
    4.3 综合生计能力指数的构建
    4.4 农户综合生计能力评估
        4.4.1 退耕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能力的变化
        4.4.2 退耕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标值的变化
        4.4.3 退耕前后各类农户综合生计能力的变化
5 基于问卷调查的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参与意愿的测度研究
    5.1 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参与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5.2 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5.2.1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 石漠化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6.1 参与对象筛选流程方面
        6.1.1 全覆盖建档贫困户
        6.1.2 动态平衡成本损益
        6.1.3 注重退耕还林时限问题
    6.2 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意愿方面
        6.2.1 提高补偿标准,增加农户收益
        6.2.2 完善参与机制,强化能力建设
        6.2.3 考虑异质农户,注重生计积累
        6.2.4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生态意识
    6.3 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方式方面
        6.3.1 政策扶持
        6.3.2 智力支持
        6.3.3 基建建设
        6.3.4 惠农保险
    6.4 参与退耕还林工程配套措施方面
        6.4.1 健全生态补偿法律及规章
        6.4.2 实行差异化绩效监管机制
        6.4.3 拓展石漠化技术监测范围
        6.4.4 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
    6.5 完善石漠化贫困地区生态补偿运行机制方面
        6.5.1 注重因地制宜,增进生态福祉
        6.5.2 落实精准脱贫,保护农户权益
        6.5.3 拓宽资金渠道,保障生态付费
        6.5.4 提振生态产业,盘活生态资本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土地利用趋向合理化
        7.1.2 农户生计资本趋向多元
        7.1.3 农户参与意愿逐渐增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概念的发展
        1.3.2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评价研究
        1.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尺度关联性研究
        1.3.4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
        1.4.1 相关概念辨析
        1.4.2 相关基础理论
        1.4.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理论框架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
        1.5.2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
        1.5.3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及时空演化分析
        1.5.4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关联
        1.5.5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适应性管理与路径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1 宏观与微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1.7.2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尺度关联分析
        1.7.3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及优化路径的探讨
第二章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及特征
    2.1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农业生产概况
    2.2 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阶段划分
        2.2.1 数据来源
        2.2.2 经济体制转换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2.2.3 市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2.2.4 生态治理早期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2.2.5 生态治理深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
    3.1 数据来源与空间化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空间化
    3.2 研究方法
        3.2.1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权重得确定
        3.2.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模拟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 社会—生态景观子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化
        3.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3.3.4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与子系统恢复力演化关系
        3.3.5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情景模拟
    3.4 本章小结
        3.4.1 结论
        3.4.2 讨论
第四章 微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4.1 数据来源
        4.1.1 土地利用数据
        4.1.2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
        4.1.3 耕地地块权属数据
        4.1.4 社会经济数据
    4.2 研究方法
        4.2.1 典型乡镇确定方法与原则
        4.2.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地理探测器
    4.3 结果分析
        4.3.1 典型乡镇的结果确定
        4.3.2 典型乡镇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及其特征
        4.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4.3.4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的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4.4.1 结论
        4.4.2 讨论
第五章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不同尺度关联性分析
    5.1 尺度关联的基本原理
    5.2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尺度关联方法
        5.2.1 栅格叠加分析法
        5.2.2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恢复力状态关联性分析
        5.3.2 恢复力变化关联性分析
        5.3.3 状态与趋势对应关系叠加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结论
        5.4.2 讨论
第六章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
    6.1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内涵
    6.2 研究方法
        6.2.1 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方法
        6.2.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方法
        6.2.3 障碍度模型
    6.3 结果分析
        6.3.1 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
        6.3.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特征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1.1 探索总结阶段(1999—2003年)
    1.2 多维研究阶段(2004—2008年)
    1.3 主题深化阶段(2009—2013年)
    1.4 内涵提升阶段(2014—2018年)
2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分析
    2.1 农户主体是最持续的研究对象
    2.2 农户收入是最重要的衡量尺度
    2.3 生态效益是最明显的评价目标
    2.4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关注
    2.5 GIS应用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持
3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展望
    3.1 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
    3.2 退耕还林工程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3.3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及政策完善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综合评价
    3.5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

(7)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的影响研究
        1.3.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
        1.3.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2.2 耕地生态安全
    2.3 理论基础
        2.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人地关系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GIS空间分析法
        3.3.2 基于改进的耕地生态足迹模型测度耕地生态安全
        3.3.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第四章 退耕背景下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4.1 退耕前后山西省耕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4.1.1 1990-2015年重点退耕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
        4.1.2 1990-2015年非重点退耕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
        4.1.3 1990-2015年山西省耕地转林草地时空格局变化
    4.2 退耕背景下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析
        4.2.1 2000-2015年耕地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变化
        4.2.2 2000-2015年耕地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变化
        4.2.3 2000-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变化
第五章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定
    5.3 变量选取及说明
    5.4 估计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差异归因方法的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1.4.2 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3 生态工程实施绩效评价研究
        1.4.4 文献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植被指数
        2.1.2 生态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第三章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延安市土地利用与植被恢复变化总体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土地利用总量变化
    3.3 生态政策实施强度时空变化特征
        3.3.1 生态政策实施强度时间变化特征
        3.3.2 生态政策实施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3.4 不同土地利用转换类型的植被指数提升差异
    3.5 小结:
第四章 植被恢复影响因子显着性和交互作用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植被增长分异影响要素探测
        4.2.2 交互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5.1 数据及模型
        5.1.1 样本选择
        5.1.2 指数选择
        5.1.3 数据处理
        5.1.4 研究方法
    5.2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影响的全局分析
    5.3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空间差异
        5.3.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统计分析模型
        5.3.2 GWR模型的精度检验
        5.3.3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贡献度的空间差异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线路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系统科学理论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6 外部性理论
    2.7 公共产品理论
    2.8 绿色发展理论
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基本状况
    3.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程
        3.1.1 试点阶段
        3.1.2 全面启动阶段
        3.1.3 优化调整阶段
        3.1.4 成果巩固阶段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
        3.2.1 生态目标
        3.2.2 社会经济目标
    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3.1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3.3.2 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3.4.1 生态效益
        3.4.2 社会经济效益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
        4.1.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4.1.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4.1.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4.1.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4.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4.2.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2.4 评价指标的内涵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单一评价方法
        5.1.1 单一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1.2 单一评价方法介绍
        5.1.3 单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1.4 本文所选用的单一评价方法
    5.2 组合评价方法
        5.2.1 组合评价法简介
        5.2.2 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2.3 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
        5.2.4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介绍
        5.2.5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2.6 本文所选用的组合评价方法
        5.2.7 基于平均值法的组合评价基本思路
6 研究区基本状况与各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简析
    6.1 研究区基本状况
        6.1.1 研究区分布
        6.1.2 研究区基本状况
    6.2 研究方法
        6.2.1 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6.2.2 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方法
    6.3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2 湖北秭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3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4 江西信丰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5 湖南慈利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6 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7 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8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9 海南儋州市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0 安徽全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4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 洪雅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2 秭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3 合川区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4 信丰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5 慈利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6 平果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7 巧家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8 黎平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9 儋州市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0 全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
    7.1 分析方法
        7.1.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
        7.1.2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7.2 研究使用的软件及其特点
        7.2.1 SPSS
        7.2.2 DPS
        7.2.3 EXCEL
    7.3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1 生态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2 经济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3 社会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4 综合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Kendall一致性系数分析
    7.4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1 生态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2 经济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3 社会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4 综合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5 综合效益水平变动情况分析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理论研究方面
        8.1.2 实证研究方面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思路
        8.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主要策略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一、博弈论简介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自然资源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后记

四、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减贫效应研究[D]. 陆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石漠化贫困地区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D]. 温馨.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D]. 张行. 西北大学, 2020(07)
  • [6]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特征与展望[J]. 陈卓,张连刚,支玲,付伟,罗明灿. 林业经济问题, 2021(01)
  • [7]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 郑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基于差异归因方法的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价[D]. 余芳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 肖庆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10]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