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交通安全报告

美国交通安全报告

一、来自美国的交通安全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鲍巍[1](2020)在《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建筑业安全水平低下与建设高质量工程目标要求背道而驰,建筑安全生产的形势面临挑战,同时也制约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改善国内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迫在眉睫,这对加强我国基建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业项目规模大、施工时间长、施工环境相对复杂且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相较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建筑工地需要重视和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找到哪些因素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诸多不同的因素之间有着不同的影响,造成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因此在分析和预测建筑安全事故的时候需要采用一个好的算法模型。本文首先通过文本挖掘技术获取298份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对报告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得到不同关键词的数量和词频,并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将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等级分类。接着利用遗传算法对获取的关键词数据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得到不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值大小,这些因素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人员伤亡,通过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值大小构建权值矩阵。其中构建的权值矩阵中,物的因素和人员伤亡之间有因果关系且影响值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建筑安全事故报告中对物的因素的相关关键词提及频率大于其他因素,导致物的因素对人员伤亡的影响值较大。最后,构建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s,FCM)模型来预测哪些因素会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模糊认知图模型能很好的分析多个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场景,可以清晰的表明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影响值大小,这也是不同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优点。本文提出的FCM模型的在迭代计算31次后,系统趋于稳定,此时所有的因素状态值保持不变。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管理因素是建筑安全事故中的主导因素。通过对建筑安全事故实例进行建模分析,管理因素成为建筑施工单位最需要值得关注的因素,提醒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定期培训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事故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灾难的发生。

彭锁[2](2020)在《兰德公司对中国军事安全的研究(2016-2019)》文中认为兰德公司是全球顶尖军事问题研究机构,作为着名智库,从其建立一直与美国军方保持密切的合作,成为美国着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对一些重大决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兰德公司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较早,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一些推断和预测,深刻影响着美国对华决策。了解兰德公司最新对华军事研究,分析其对美国官方对华政策的影响及变化趋势,为我们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2016年初,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开始进入深化和改革新阶段,兰德公司相应研究成果的数量也持续增加,集中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也是了解和掌握国外对中国军改态度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6年至2019年兰德公司对军事安全的研究成果,军事安全具体包括对军事威胁和军事能力。在评估中国军事方面存在的威胁,特别是在海外利益和新兴空间领域兰德公司给予较多关注。在评估中国军事能力发展时,兰德公司认为,中国军事能力的发展是根据对外界威胁评估不断调整变化的,相应在评估中国军事能力中的军事改革、军事训练、军事战略和军事装备等方面,兰德公司在评估中国军队基础能力,也围绕中国在保护海外利益和新兴空间领域方面的能力发展发布一系列报告,如中国军队的运程能力和远程装备,并且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兰德公司认为,中国军队联合化、系统化发展突出,在军事改革、训练、战略等都可以体现,这也是本文总结的重点。兰德公司在研究中国军事安全方面的同时,也在给出美国相应的应对策略,其中有竞争也有合作,但按照年份的不同,2016年—2017年,兰德公司给美国的应对建议的总特点是竞争性和合作性建议并存,但到2018年—2019年的研究报告,经梳理,竞争性报告呈上升趋势,甚至有些报告将中国列为美国的“威胁”因素。为研究兰德公司对美国政府官方的影响。本文选取2019年美国国防部办公室年度报告《中国军事与安全研究报告(2019)》文本,将其中与兰德公司对华军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罗列出部分观点相一致的地方,发现有些对华军事方面的研究内容高度一致,甚至重合,体现出兰德公司在美国军方的影响力,并从兰德公司与美国军方的关系、美国自身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张浩洋[3](2020)在《基于知识地图的民航航空法规知识管理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支柱性产业,而民航业更是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战略产业。安全作为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直面的主题,在民航空管中也无法回避。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了一部民航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二十七部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一百一十五部现行有效规章,这些法律文件组成了中国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框架。但中国民航局和各地方民航局还在不断地增删大量新的法规和管理条例,这就增大了法律制定者和法律执行者的工作难度。对于法律制定者而言,想要确保法律条文在设立时既不会与已知法律产生冲突,也不会在废止时留下与其它法律的关联,日益成为一件困难的事;对于法律执行者而言,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出与当前状况相关联的最新、有效的法律条文,也成为其首要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民航空管中的安全管理系统为背景,针对安全管理过程中法律文件不能及时更新、法律条文数量及信息量过大及法律适用性等问题,首先将改进的GHSOM算法用于民航航空法规知识地图的构建,随后采用Doc2Vec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挖掘法规文本之间的相似性及关联关系以用于在知识地图中快速搜索法规内容和知识地图的更新,切实提高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民航安全管理能力。本论文对系统中使用的关键技术作出了详细阐述,对系统的主要功能给出了实现,具体工作如下:1.对民航航空法规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总体框架,对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同时也详细分析了系统中主要功能模块处理流程。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HSOM聚类分析算法。K-means等文本聚类算法聚类后簇的数量往往需要被提前指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精度。改进的GHSOM算法克服了事先固定地图大小与非阶层式调整地图架构的问题,可根据资料的结构去动态发展地图大小与阶层架构,动态分配簇数目。本文在GHSOM算法验证级内终止条件时增添了赤迟信息量准则,以动态调整算法中?1的值,使结果更加精确。3.提出了基于Doc2Vec算法的民航航空法规文本相似性判断算法。本文对Doc2Vec算法在文本相似度比对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尝试将该算法应用到对文本聚类结果的更新和对相近知识内容的查询中,提出了基于值域的三区间分类法。4.对民航航空法规知识管理系统的背景及应用进行了具体描述,给出了法律文本关联查询、危险源识别等功能的系统实现,并设计了基于用户错误报告的知识地图寿命监控机制,实现对文本聚类结果和地图更新结果的参数化追踪。

陈晓玮[4](2020)在《药物警戒制度下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版被表决通过,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执行。《药品管理法》第一次将药物警戒入法,标志着国家将药物警戒制度正式纳入药品监管工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完善,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已经完备,趋于稳定。目前,我国药物警戒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局限于被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药物风险信号和对药物警戒数据利用不足等。本文通过查询药物警戒的文献以及相关资料,对比我国和欧美现有药物警戒制度、相关立法、政府机构设立的差异,发现我国的药品警戒制度更偏重监管而轻视风险控制。主要表现在:药物警戒制度不完善;药品全生命周期风险控制不够重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药物警戒责任未有严格落实;主动收集报告机制有待建设;药物警戒信息发布机制滞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国内药物警戒的进展,本文以上海某地区为代表,收集了该地区2008年-2018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在我国药物警戒制度中存在来源单一、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比例极少、不合理用药等情况。同时,本文进一步对该地区2008年-2018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再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地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与一些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等存在关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本文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譬如:完善药物警戒制度的建设、提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关注合理个性化用药、合理利用抗生素、减少注射剂使用以及提高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赔偿等。我国现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尚行之有效,将来的药物警戒制度建设应当着力于药品的生产和使用环节,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比国内外的药物警戒制度差异、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数据,针对基层药品不良反应体系建设、医务工作者的培训、促进上市许可持有人上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发布、建设药品不良反应主动收集体系、设立药品不良反应补偿制度等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加强药物警戒制度,促进药物警戒立法,完善药物警戒组织与人员的设立,完善药物警戒信息发布机制;加强风险控制,严格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药物警戒责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药物警戒培训;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力度,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加快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机制建立。

申达宏[5](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蒲天佐[6](2019)在《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体系的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加之国家政策支持,民航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乘坐飞机出行的速度更快,能够实现短时间的跨区域运行,甚至可以到达其他地面交通难以到达的地区,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和选择。民航运输的安全性一直是舆论和人们讨论的焦点。在民航业内,安全一直放在运行的首位。在过去,我们的民航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起步较晚,发展受限的缺点。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和技术的不断支持,以及中国民航业内安全管理理念和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今无论是从民航的发展规模,还是从安全管理水平上来看,中国民航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民航运输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除了飞行、乘务、机务维修、空中交通管理和机场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部门,即运行控制。运行控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航空公司的核心部门,是其日常运行的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处理飞行运行的放行和监控,也是集中处理航班不正常情况和应急事件的决策机构,更是航空公司开展安全管理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因此,对现有的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研讨和探索安全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能够进一步推动航空公司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水平。本文基于安全管理体系(SMS)理论,以国内外的民航业内优秀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例作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开展了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安全文化、个人安全素质、员工安全报告信息、人力资源和安全防控系统。通过对现状和成因的分析,结合D航空公司的建设规划的发展方向,分别从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加强安全培训、完善员工安全信息处理、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和加强安全防控系统的建设出发,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对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有效的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方面提升其安全建设的水平。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运行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安全管理的实施和改进,从小放大,这对航空公司乃至整个民航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张胤[7](2018)在《上海互联网网络安全共治机制研究 ——以重点互联网平台(前50家)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互联网在上海市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也开始显现,作为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上海市网络安全态势亦不容乐观。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标志着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宣告着我国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已经迎来新的转折点。本文以网站统计平台“站长之家”(ChinaZ)关于上海网站排行榜前50名的网站平台为调查对象,在政府治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等公共理论框架指导下,结合有关文献研究和政府监管实践,从相关互联网平台的安全管理组织、安全审计监督和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调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各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不完善以及安全培训考核缺失等主要问题,并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上海互联网平台信息公共秩序以及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危害。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挖掘,笔者从政府关于网络安全监管的限制因素和互联网平台关于自身安全管理的态度因素等角度分析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政府治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建立共治机制强化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的建议,并从三个方面阐述网络安全共治机制:一是强化平台责任落实,建立政府与平台企业间安全响应机制;二是强化安全态势感知,建立安全事件监测和处置机制;三是强化全员培训考核,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分级准入机制。

陆健健[8](2017)在《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安全问题本身由来已久,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新时期、新空间、新环境下信息安全领域衍生出的新生领域,核心在于切实把握网络时代的本质规律,厘清网络时代给信息安全带来的根本性影响,继而立足我国各方面现实,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和再研究。今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有鉴于此,本文积极呼应习总书记的科学论断,采取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即网络时代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网络时代给中国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什么?如何体系化的应对威胁?等三个问题,问题之间逐一相扣,环环递进,力求在理论性上兼顾前沿和深度,在实践性上突出落地,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有明确的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关于网络时代本质规律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空间的概念特点入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网络空间外延内涵给出界定。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时代衍生的信息主权、信息边疆、信息国防等诸多新兴概念的基本内涵,梳理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在本质规律基础上,提炼出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即本文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于网络时代带来威胁的问题,本文重点立足实际案例,从潜在、现实和长期三个层面梳理了 12类威胁,涉及产业模式、核心设备、技术标准、思想文化、规则制定、系统运行、体系支撑、网络安全、法理博弈、意识形态、舆情控制、宣传导向等各个方面,基本覆盖威胁程度深、影响大的主要领域,形成了较为具体的问题清单。关于如何系统解决的问题。战略层面在综合比较各类战略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采取“自主合作型”发展战略,以“能够有效保证我国信息空间及空间中各类设施、系统、数据等的安全;能够有力支撑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保证我国网络空间的健康、繁荣、有秩序;能够有力支撑我国整体战略利益的维护和拓展”为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可控等5条战略实现的途径。机制层面,在分析现有机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纵向自上而下,运转顺畅,横向关系清晰,无缝衔接的层级化组织领导机制”;“分类建设针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的管理运行机制”;“在领导体系、资源共享、安防行动、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力量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的军民融合机制”;“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区域合作组织为平台,以立法和国际联合信息空间反恐为载体的国际合作机制”。法律层面,在分析网络时代对信息安全立法冲击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模式,客观审视我国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立法的不足,提出信息安全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模式、基本立法构想等。技术层面,在传统安全防护技术之外,还重点研究了追踪溯源技术和战略威慑技术,力争形成攻防一体的技术体系。人才层面,从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李杨[9](2016)在《大数据时代中美网络空间博弈探究》文中认为大数据的出现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变革。我国"十三五规划"也将大数据纳入"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范畴。目前对大数据的搜集、处理主要依赖于云计算,而互联网是云计算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网络空间的存在给予了大数据搜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有效渠道,因此互联网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科技。大数据时代大国博弈的关键在于制网权,当前各国对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实力优势和制度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制网权的最有力争夺者,而作为新兴互联网大国的中国在网络空间内的利益诉求与美国在网络空间内的既得利益形成了结构性矛盾,虽然在网络领域内两国的权力角力与利益冲突日趋激烈,但以合作求共赢将仍然是两国的主题。

范嫣[10](2016)在《大陆地区的境外出版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许多出版企业开展国际化战略,开拓全球市场,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出版业的国际交流日益兴盛。由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人口市场,境外出版机构十分看重我国广阔的图书市场。自我国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不少境外出版机构得以进入大陆开展业务,但同时也面临着政策法规和语言文化的双重障碍。目前,许多实力雄厚的境外出版机构采用各种方式进入我国大陆图书市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是直接投资,即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在大陆设立机构。受限于政策法规,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机构,合法的机构类型共有四种: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独资企业和大陆办事处或代表处。本文以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的机构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出版领域的境外出版机构直接投资在大陆设立的机构实体的业务范围、经营现状等,得出四类机构在大陆经营的优势和劣势。通过阅读整理各类相关文献,选取三家机构作为案例研究以及采访三位资深出版人获取机构经营情况等资料,本文最终揭示了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机构的特征以及对大陆出版机构的影响,总结出境外出版机构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大陆需要思考的问题,设计在大陆生存的合理策略。结论可供未来选择以直接投资设立机构方式进入大陆的境外出版机构借鉴,也对我国出版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提供参考,对我国出版业“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国内外网站和大量出版类报刊文献,笔者搜罗并整理出一份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的机构名录。以此为基础,介绍境外出版机构进入大陆的背景,给出研究意义,并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同时界定本文涉及的概念,明晰研究范围,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至四部分是文章主体,从合资或独资的角度,每一部分研究一种机构类型。第二部分研究“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合资经营企业或合作经营企业”,以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为例;第三部分研究“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独资企业”,以南京康轩文教图书有限公司为例;第四部分研究“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以励讯集团大陆办事处为例。这三部分的基本框架相同,首先介绍每一种机构类型的发展现状,然后辅之以具体案例分析。第五部分,从出资方式、业务范围和受限程度三个层次,分析境外出版机构设立的不同机构类型在大陆经营的优势或劣势。第六部分,总结全文,首先是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机构的特征:不同出版领域的境外出版机构在机构类型的选择上有所偏好,大部分境外出版机构仅选择—种机构类型,少量境外出版机构选择两种以上机构类型组合开展业务等。基于此,从境外出版机构的角度看,在大陆设立机构需要参考多种因素,立足于自身的出版领域和特色资源,慎重选择机构的业务布局和经营策略。而从大陆出版机构的角度,应和境外出版机构合作共赢,学习出版“走出去”的经验;同时也要严格遵守大陆出版政策,保证大陆出版业的安全。最后,指出了本文尚存的不足。

二、来自美国的交通安全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自美国的交通安全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的建筑安全形势
        1.1.1 国内的建筑安全现状
        1.1.2 国外的建筑安全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建筑业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分析
    2.1 项目建设施工特点
        2.1.1 建筑施工项目特点
        2.1.2 建筑施工生产特点
        2.1.3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研究
    2.2 建筑安全事故理论分析
    2.3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危险因素
        2.3.1 人的因素
        2.3.2 物的因素
        2.3.3 环境因素
        2.3.4 管理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建FCM模型相关技术研究与实现
    3.1 FCM 模型概念特点
    3.2 FCM模型推理与表示
        3.2.1 FCM的结构表示
        3.2.2 FCM的数理表示
        3.2.3 FCM的推理机制
    3.3 文本挖掘技术研究与实现
        3.3.1 文本挖掘技术
        3.3.2 特征选取
        3.3.3 建筑安全报告处理和数据分析
    3.4 遗传算法(GA)概念原理
        3.4.1 遗传算法理论
        3.4.2 遗传算法工作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建筑安全事故报告的FCM模型构建
    4.1 基于建筑安全事故报告的FCM模型构建概述
    4.2 基于建筑安全事故报告的模糊认知图模型构建
        4.2.1 建筑安全事故FCM模型因素的分析并确定
        4.2.2 基于建筑安全事故报告的FCM模型构建
        4.2.3 FCM模型关系权值求解
    4.3 基于FCM模型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结果
        4.3.2 实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兰德公司对中国军事安全的研究(2016-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资料来源
    五、研究框架内容
    六、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兰德公司及其研究概况
    第一节 兰德公司背景与管理
        一、兰德公司背景
        二、兰德公司的管理
    第二节 兰德公司研究特点与成就
        一、兰德公司研究特点
        二、兰德公司的研究成就
    第三节 兰德公司关于中国研究概况
        一、兰德公司关于中国的研究
        二、兰德公司关于中国军事安全研究分析(2016‐2019)
第二章 兰德公司对中国军事安全威胁评估
    第一节 领土争端与美国军事存在
        一、日本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威胁
        二、南海领土争端
        三、美国军事干预与军事存在
    第二节 海外和新兴领域
        一、海外利益面临的威胁加剧
        二、网络和空间领域军事竞争日益激烈
第三章 兰德公司对中国军事能力的评估
    第一节 军事改革
        一、组建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应对新安全领域威胁
        二、重组军队组织结构服务于军事现代化
        三、组建解放军火箭部队取得显着成就
        四、中国空军后勤系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兰德公司对中国军队远程投射能力的关注
    第二节 军事训练
        一、训练环境更加接近现实场景
        二、多兵种联合化训练加强
        三、演习训练趋向复杂化
        四、中国空军强化海上训练增强远程能力
    第三节 军事装备
        一、测试和部署新的高科技装备
        二、远程战略平台与装备持续发展
        三、投资研究新空间领域装备
    第四节 军事战略
        一、完善并实践战略威慑概念
        二、积极防御和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是中国军事战略重点
        三、系统思维贯穿解放军军事活动
第四章 兰德公司对美国政府的建议
    第一节 2016-2017年总特点:竞争与合作性建议并行
    第二节 2018-2019年总特点:竞争性建议上升
第五章 兰德公司在美国对华军事评估的影响及原因
    第一节 兰德公司在美国对华军事评估的影响
    第二节 兰德公司影响美国对华军事研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知识地图的民航航空法规知识管理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知识地图技术研究现状
    1.3 知识地图更新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民航航空法规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系统数据分析
        2.1.2 系统功能需求
        2.1.3 系统性能需求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框架设计
        2.2.2 系统功能设计
    2.3 关键技术
        2.3.1 知识地图构建方法
        2.3.2 知识地图更新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HSOM算法的知识地图构建方法研究
    3.1 相关概念
        3.1.1 SOM算法的发展与原理
        3.1.2 GHSOM算法基本原理
        3.1.3 改进的GHSOM算法设计
    3.2 基于GHSOM算法的民航航空法规知识地图构建
        3.2.1 民用航空法规集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利用GHSOM算法构建民航法规知识地图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定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3 实验结果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oc2Vec算法的知识地图更新方法研究
    4.1 相关概念
    4.2 Doc2Vec深度神经网络算法
        4.2.1 中文文本向量化
        4.2.2 文本相似度计算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待测文本选择及预处理
        4.3.2 段落向量的训练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应用
    5.1 项目背景
    5.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5.2.1 系统开发环境
        5.2.2 系统运行环境
        5.2.3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5.3 系统功能流程
    5.4 系统运行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药物警戒制度下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促进药物警戒制度的建设
        1.3.2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1.3.3 促进新药研发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比较分析
        1.4.3 数据分析
    1.5 总体框架图
第二章 国外药物警戒制度介绍及对我国启示
    2.1 美国的药物警戒制度
        2.1.1 机构设置
        2.1.2 法律依据
        2.1.3 药物警戒主要内容
    2.2 欧盟的药物警戒制度
        2.2.1 机构设置
        2.2.2 法律依据
        2.2.3 药物警戒主要内容
    2.3 日本的药物警戒制度
        2.3.1 机构设置
        2.3.2 法律依据
        2.3.3 药物警戒主要内容
    2.4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药物警戒制度总结
        2.4.1 拥有完善的药物警戒法规
        2.4.2 重视对风险的控制
        2.4.3 强调持有人在药物警戒中的责任
        2.4.4 注重主动收集药品安全信号
        2.4.5 及时发布警戒信息
    2.5 中国的药物警戒制度
        2.5.1 我国药物警戒运行体系分析
        2.5.2 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建设的建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08 年-2018 年上海某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3.1 11287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3.1.1 数据情况
        3.1.2 结果分析与评价
    3.2 123 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3.2.1 数据情况
        3.2.2 结果分析与评价
    3.3 本章讨论
        3.3.1 明确监测主体责任,提高报告质量
        3.3.2 关注差异,提倡个性化给药
        3.3.3 合理利用抗生素,减少注射剂使用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完善药物警戒制度建设
    4.2 强化风险管理理念
    4.3 加强宣传,促进社会共治
    4.4 完善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前言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三 新欧亚主义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一 外部影响因素
        二 内部影响因素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一 谋略性
        二 务实性
        三 可行性
        四 机制性
        五 持续性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6)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体系的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运行控制安全管理理论
    2.1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和安全管理概述
        2.1.1 运行控制
        2.1.2 运行控制体系
        2.1.3 安全管理和航空安全管理
    2.2 安全管理体系(SMS)理论
        2.2.1 安全管理体系的“四大支柱”
        2.2.2 闭环的安全管理体系
    2.3 安全管理的经典理论
        2.3.1 海恩法则
        2.3.2 SHEL模型
        2.3.3 REASON模型
第3章 国内外民航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3.1 美国民航安全管理经验
        3.1.1 实施民航安全计划,组织结构完善
        3.1.2 规章体系完善,覆盖面广
        3.1.3 建立委员会,部门间共享经验
        3.1.4 科技推动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3.2 加拿大民航安全管理经验
    3.3 新加坡航空的安全管理经验
    3.4 中国台湾长荣航空的安全管理经验
        3.4.1 强调全员参与
        3.4.2 建立推进委员会
        3.4.3 倡导优质的安全文化
        3.4.4 利用先进的电子系统,强化风险控制
    3.5 中国海南航空的安全管理经验
        3.5.1 重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3.5.2 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参与
        3.5.3 科技创新,重视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3.6 国内外民航安全管理启示
        3.6.1 合理的公司架构,完善的法律法规
        3.6.2 转变安全思维,进行非惩罚式的安全管理
        3.6.3 重视安全文化,鼓励员工参与
        3.6.4 重视安全投入,加强以科技为导向的安全系统建设
第4章 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管理现状
    4.1 D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概况
        4.1.1 D航空公司概况
        4.1.2 D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架构
    4.2 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状况
        4.2.1 运行控制系统
        4.2.2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4.2.3 安全政策
        4.2.4 风险管理
        4.2.5 安全保证
        4.2.6 安全促进
    4.3 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防控系统
        4.3.1 建立背景
        4.3.2 建设情况
        4.3.3 系统应用
第5章 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5.1 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
        5.1.1 安全培训的效果和形式
        5.1.2 中西方对待SMS的认识差异
        5.1.3 安全环境的影响
    5.2 个人安全素质的问题
        5.2.1 个人对待安全的态度
        5.2.2 个人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
    5.3 员工安全报告信息存在的问题
        5.3.1 流程不够简化,闭环反馈时间过长
        5.3.2 报告信息未充分利用
        5.3.3 员工参与性不高
    5.4 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5.4.1 飞行签派员流失
        5.4.2 安全岗位人员问题
    5.5 安全防控系统的问题
        5.5.1 版本更新改进速度过慢,研发投入不够
        5.5.2 机场风险数据库更新滞后
        5.5.3 功能单一,界面操作有待提高
第6章 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议
    6.1 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
        6.1.1 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6.1.2 改善安全环境,营造安全氛围
        6.1.3 领导重视,引入安全理念
        6.1.4 定期做好安全文化评测
    6.2 加强安全培训,强化考核机制
        6.2.1 丰富教学模式
        6.2.2 重视培训效果和反馈
        6.2.3 组建专业教员队伍
    6.3 完善员工安全信息报告的处理
        6.3.1 完善员工安全报告机制
        6.3.2 加强对安全信息报告的利用
        6.3.3 积极分析安全案例
    6.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6.4.1 完改善薪酬设计
        6.4.2 改善员工激励方法
        6.4.3 重视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6.5 加强安全防控系统的建设
        6.5.1 加强安全投入,做好系统的改进
        6.5.2 完善防控系统专家团队建设
        6.5.3 加强机构合作研发和对外宣传
    6.6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B 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实施情况说明

(7)上海互联网网络安全共治机制研究 ——以重点互联网平台(前50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网络安全
        二、网络安全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政府治理理论
        二、安全管理理论
第三章 上海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实证分析
    第一节 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情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问卷设计与编制
        三、调查对象的确定
        四、调查开展过程
        五、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二节 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安全组织管理
        二、安全监督管理
        三、安全意识管理
    第三节 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不完善
        三、安全培训考核与应急演练机制未建立
第四章 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的公共危害和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上海互联网安全管理问题的公共危害分析
        一、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危害
        二、对上海互联网平台信息公共秩序的危害
        三、对互联网用户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的危害
    第二节 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关于网络安全监管的限制因素分析
        二、互联网平台关于自身安全管理的态度因素分析
第五章 建立共治机制强化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强化平台责任落实,建立政府与平台企业间安全响应机制
        一、推动平台落实责任,全面贯彻等级保护制度
        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深化主体间的安全响应与协作
    第二节 强化安全态势感知,建立安全事件监测和处置机制
        一、加强信息预警通报,完善对安全管理漏洞的监测处置流程
        二、推动安全能力提升,建立网络安全常态化督查机制
    第三节 强化全员培训考核,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分级准入机制
        一、加强安全培训演练,推进全员性安全意识培养
        二、强化内部考核激励,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分级准入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新时期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 新规律新威胁下牵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 新对抗新环境下掌握未来大国博弈主动权的需要
    二、论文选题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论文的总体框架与结构安排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论文的主要创新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网络空间和信息安全的特征
    一、网络空间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二) 网络空间的主要特性
        (三) 网络空间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一) 信息主权的概念内涵
        (二) 信息边疆的概念内涵
        (三) 信息国防的概念内涵
    三、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
        (一) 信息海量膨胀,信息处理识别难度大
        (二) 信息用户数量剧增,信息安全服务对象复杂
        (三) 信息传递渠道快捷,信息管控难度大
        (四) 网络空间成为霸权主义发力的新领域
        (五) 网络空间军事化势头明显
    四、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 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二) 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三) 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
        (四) 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第二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美长期占据信息技术上游资源,我信息安全存在被釜底抽薪潜在威胁
        (一) 在产业模式上复制强敌
        (二) 在基础设备上依赖西方
        (三) 技术标准上跟随西方
        (四) 在思想文化上受制西方
    二、美国正在形成网络空间霸权,我国面临网络被控的现实威胁
        (一) 我国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中无法发声
        (二) 我国网络系统存在根本隐患
        (三) 我国国家运行支撑体系存在较大风险
        (四) 我国面临被大量渗透的现实威胁
        (五) 我国在法理博弈中存在劣势
    三、美国凭借网络实施文化渗透,我政权稳定面临长期威胁
        (一) 通过社交网站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
        (二) 培植网络水军控制社情民意
        (三) 通过反动网站恶意宣传和策动事件
第三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支撑
    一、信息安全战略制定的几点考虑
        (一) 体系性
        (二) 借鉴性
        (三) 针对性
        (四) 特色性
    二、信息安全战略模式
        (一) 信息安全战略的基本类型
        (二)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模式选择
    三、信息安全战略目标
        (一) 防好信息空间
        (二) 用好信息空间
        (三) 管好网络空间
        (四) 支撑其他空间
    四、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一) 积极防御,攻防兼备
        (二) 打牢基础,体系发展
        (三) 导向清晰,内外并重
        (四) 预留弹性,稳定推进
    五、信息安全战略实现途径
        (一) 与信息化战略嵌入式推动
        (二) 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
        (三) 坚持以自主可控
        (四) 对现有能力进行挖掘和催化
        (五)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第四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机制支撑
    一、组织领导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二、管理运行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三、军民融合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四、国际合作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第五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法律支撑
    一、网络时代对信息安全立法带来的冲击
        (一) 信息安全威胁主体多元化
        (二) 信息安全威胁手段多样性
        (三) 信息安全威胁行为隐蔽性
        (四) 信息安全威胁过程不确定性
    二、美国引领信息安全立法的势头强劲,争夺信息安全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一) 法规政策主题明确,法规架构初成体系
        (二) 建设路线日渐清晰,法规施行延展有序
        (三) 安全法规多边介入,网络军控预留伏笔
    三、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现状及不足
        (一) 缺少针对性的法规依托
        (二) 推进信息安全科学发展需要顶层法规的支撑和牵引
        (三) 日趋常态的信息安全行动呼唤完善的制度保证
    四、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模式
        (一) 建设指导
        (二) 基本原则
        (三) 立法模式
    五、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基本构想
        (一) 国际法规构想
        (二) 国家法规立修构想
第六章 中国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
    一、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一) 主机安全技术
        (二) 网络安全技术
        (三) 数据安全技术
    二、追踪溯源技术体系
        (一) 通用网络追踪溯源技术
        (二) 匿名网络追踪溯源技术
    三、战略威慑技术体系
        (一) 信息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二) 威慑反制技术
第七章 中国信息安全的人才支撑
    一、人才结构需求分析
        (一) 信息安全人才特点
        (二) 信息安全人才构成分类
        (三) 信息安全人才素质结构
    二、人才建设培养模式分析
        (一) 合理统筹顶层设计,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二) 科学探索联培模式,拓宽交流选拔渠道
        (三) 创新构建管理模式,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中文论文
    英文着作
    英文论文
    网络资源

(9)大数据时代中美网络空间博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网权是大数据时代一项关键的国家权力
二、美国在网络空间的优势
    (一)实力优势
    (二)制度优势
        1. 主导国际互联网组织ISOC
        2. 利用网络空间的制度优势维护和扩展自身利益
三、网络空间内的中美竞争
    (一)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角力
    (二)网络安全困境下的利益冲突
四、网络空间内的中美合作
    (一)数字经济合作日趋紧密
    (二)携手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五、结束语

(10)大陆地区的境外出版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的合资经营企业或合作经营企业
    2.1 总体概况
    2.2 案例分析:凤凰阿歇特
        2.2.1 基本情况及业务范围
        2.2.2 经营模式及经验教训
3.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
    3.1 总体概况
    3.2 案例分析:南京康轩
        3.2.1 基本情况及业务范围
        3.2.2 经营模式及经验教训
4.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的办事处或代表处
    4.1 总体概况
    4.2 案例分析:励讯集团大陆办事处
        4.2.1 基本情况及业务范围
        4.2.2 经营模式及经验教训
5.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经营的优势和劣势
    5.1 出资方式层面
    5.2 业务范围层面
    5.3 受限程度层面
6 结论与不足
    6.1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机构的特征
    6.2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设立机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6.3 境外出版机构在大陆的生存策略
    6.4 境外出版机构进入大陆市场对大陆出版机构的影响
    6.5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四、来自美国的交通安全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D]. 鲍巍.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2)
  • [2]兰德公司对中国军事安全的研究(2016-2019)[D]. 彭锁. 国际关系学院, 2020(08)
  • [3]基于知识地图的民航航空法规知识管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 张浩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药物警戒制度下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研究[D]. 陈晓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6]D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体系的安全管理研究[D]. 蒲天佐. 南昌大学, 2019(02)
  • [7]上海互联网网络安全共治机制研究 ——以重点互联网平台(前50家)为例[D]. 张胤.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8]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 陆健健. 南京大学, 2017(05)
  • [9]大数据时代中美网络空间博弈探究[J]. 李杨.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6(06)
  • [10]大陆地区的境外出版机构研究[D]. 范嫣.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  ;  ;  ;  

美国交通安全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