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乳多糖联合化学药物局部输注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

香乳多糖联合化学药物局部输注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

一、香茹多糖与局部灌注化学药物联合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许卓[2](2020)在《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细胞增殖率,造血因子,细胞信号通路分子,核转录因子等方面探讨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材料与方法:(1)购置清洁级C57BL/6小鼠60只作为对象,随机取C57BL/6小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50只C57BL/6小鼠建立小鼠动物模型,建模完毕后观察小鼠饮食、排泄、精神状态与体重变化情况。分别在建模前、建模后第4d小鼠眶静脉取血1ml,加入冷凝管中,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完成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进一步确定小鼠建模成功。动物分组。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组(EPO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清洁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取C57BL/6小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50只C57BL/6小鼠建立小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EPO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小鼠10只;空白对照组腹腔常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80mg/(kg·d),连续完成3d干预。第4d各组小鼠均以断颈方式处死,取股骨、胫骨,并将其放置在浓度为75.0%乙醇中连续完成15min浸泡,将小鼠转移到超净工作台上,在在无菌条件下完成取股骨、胫骨的分离、提取;去皮毛、肌肉及两端软骨,充分暴露红色骨髓腔。采用1m L无菌6号注射器,吸取PBS液1m L,并拧弯无菌针头套管,并插入骨髓腔中,冲洗后获得骨髓,放置在平皿中进行反复冲洗;冲出大部分细胞,利用300目滤网进行过滤,制备单细胞悬液,并向细胞悬液中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等量),10min离心,速度2500rpm,分离完毕后去除上清,并加入红细胞裂解液1m L,3min静置后加入PBS溶液9m L,10min离心,速度2500rpm,去除上清,加入浓度为10.0%IMDM完成2次洗涤,利用10.0%IMDM完成沉淀的重悬,利用计数板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 L,并完成细胞的分离、培养,加入96/24孔板中。细胞实验分为六组即空白组,模型对照组、EPO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并配置药物,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药物联合配置。取购置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放置在RPMI-1640培养液中,通过预实验配置研究所需的浓度,即:当归多糖200mg/m L、黄芪多糖200mg/m L、联合用药(当归多糖200mg/m L混合黄芪多糖200mg/m L)中,保证实际药物比例为:黄芪:当归=5:1。将上述药物过滤、除菌后放置在4℃冰箱中,备用。其中EPO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加入等剂量药物干预,并将细胞放置在5%CO2、37℃培养箱中培养;采用MM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2(IL-2)、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γ-干扰素(INF-r)水平;(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信号分子RAS、ERK1、ERK2、p38影响。取各组处理后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信号分子RASm RNA、ERK1m RNA、ERK2m RNA、p38 m RNA表达水平,分析RAS-MAPK信号通路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关系;进一步确定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其配伍对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3)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核转录因子c-jun、c-fos、JNK影响。取各组处理后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核转录因子c-junm RNA、c-fosm RNA、JNK m RNA水平,分析细胞周期、核转录因子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确定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其配伍对核转录因子、细胞周期和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结果:1.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造血因子影响1.1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影响1.1.1造模前后骨髓抑制小鼠体重、外周血细胞及生化指标变化空白对照组未参与建模体重及外周血血细胞、生化指标变化不明显;其余各组较造模前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体重明显下降(P<0.05)。1.1.2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细胞增殖率影响六组细胞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均呈增长趋势。正常组细胞由于未参与建模细胞速率较快;1.1.2.1MTT实验24h结果: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1.2.2MTT实验48h结果: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1.2.3MTT实验72h结果: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造血因子影响1.2.1对造血因子TPO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PO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TPO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TPO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2对造血因子IL-2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2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IL-2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IL-2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3对造血因子GM-CS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M-CS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GM-CS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GM-CS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1.2.4对细胞因子INF-r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NF-r水平明显下降;同模型组比较其余用药各组INF-r上升;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INF-r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低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INF-r均低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2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MAPK信号分子影响2.1对信号分子RAS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S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RAS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RAS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2.2对信号分子ERK1/2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RK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RK1/2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ERK1/2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2.3对信号分子p38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38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p38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p38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3.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核转录因子影响3.1对核转录因子JNK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JNK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JNK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JNK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3.2对核转录因子c-jun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jun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c-jun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c-jun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3.3对核转录因子c-fosm RNA影响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fos水平明显下降(P<0.05),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c-fos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皆高于EPO组(P<0.05);联合用药组c-fos均高于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EPO组(P<0.05)。结论:1.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能促进大鼠细胞增殖,能发挥两种药物协同作用,有助于促进IL-2、TPO、GM-CSF水平及下调INF-r水平。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能促进信号分子RAS、ERK1、ERK2、p38m RNA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c-jun、c-fos、JNKm RNA水平,可能通过调控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细胞增殖、分化。

刘艺[3](2020)在《健脾理气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健脾理气法联合经皮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分为TACE组与结合优化组。TACE组:TACE+基础治疗;采用经皮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予注射用洛铂、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与罂粟乙碘油5~20 ml混悬液栓塞肿瘤血管,同时给予常规保肝、止吐等基本对症支持疗法。结合优化组:在TACE组治疗基础上辨证属于“肝郁脾虚证”,加服健脾理气方常规服用,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共纳入患者64例,结合优化组32例,TACE组32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病灶大小、肿瘤标志物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体质量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等。结果:结合优化组在缩小病灶、降低甲胎蛋白水平、改善中医学症状、增加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单纯TACE组,并且有一定的减少毒副作用、增加疗效的作用。但对癌胚抗原与糖类抗原199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健脾理气法联合TACE的综合治疗模式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缩小病灶,在减毒增效方面的优势明显。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潘伟丽[4](2019)在《刘氏肺癌Ⅰ号方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阴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刘氏肺癌Ⅰ号方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阴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肺鳞癌阴虚证的新方案。本研究方法是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有胸腔积液的肺鳞癌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GP方案化疗)和观察组(GP方案联合刘氏肺癌Ⅰ号方)2组,每组各30例,进行2个化疗周期(21天方案),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间各项证候积分、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胸腔积液量分级、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分级变化并对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显示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性别、两组间各项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结果如下。疗效评价方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咳嗽、胸痛、发热、咯痰、口干咽燥、心悸、心烦失眠、自汗盗汗、腹泻、舌质,苔、脉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痰血、气急、胸闷、神疲乏力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有效率(87%)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有效率(60%),χ2=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胸腔积液量等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分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恶心、呕吐和便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异常变化。本研究结论是在GP方案化疗基础上联用刘氏肺癌Ⅰ号方于改善晚期肺鳞癌阴虚证患者的症状方面更有优势,更有效地降低胸腔积液量等级,缓解骨髓抑制程度,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本病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孟庆龙[5](2018)在《长白山刺五加多糖开发的药理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中药刺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近年来,刺五加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上,且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刺五加多糖作为刺五加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多糖类成分纯化过程十分繁琐,纯化工艺复杂,纯度不理想等因素限制了刺五加多糖在组分、构效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确证。本试验通过对长白山刺五加多糖(ASPS)化学组分的分析,并对其抗炎作用、镇痛作用、药物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结核性胸膜炎辅助治疗作用、抗肿瘤作用、延缓衰老作用以及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深入研究,同时对长白山刺五加多糖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刺五加多糖的临床应用开发提供有利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对长白山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和分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提取分离分析,刺五加苷E得率为93.1%;ASPS得率为96.7%,相对分子量为10KD。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ASPS具有均匀对称单一峰,表明其纯度、极性及均一性均较好。经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分为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摩尔比为7.1:22.3:7.6:1.0。2.本试验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以及棉球致小鼠肉芽肿为模型,对ASPS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PS能够有效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以及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同时,对于不同抗炎模型,ASPS均能够有效改善小鼠免疫器官状况,对机体免疫细胞因子水平起到调节作用。3.本试验通过热刺激对痛阈值的影响和醋酸致扭体反应,对ASPS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PS能够提高热刺激小鼠的痛阈值和镇痛率,降低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扭体次数,提高扭体反应抑制率。同时,对于不同镇痛模型,ASPS均能使得小鼠免疫器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得到有效调节。4.本试验以实验性结核小鼠为模型,对ASPS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PS对抗结核治疗的实验性结核小鼠表现出较好的保肝护肝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实验性结核小鼠血清细胞免疫因子水平和脾细胞T淋巴亚群免疫水平而提高实验性结核小鼠的免疫能力,进而实现其保肝护肝的作用。5.本试验以结核性胸膜炎大鼠为模型,对ASPS的治疗效果极其机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PS能降低结核胸膜炎大鼠胸腔积液及胸膜厚度,并能够改善结核性胸膜炎大鼠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另外,ASPS还能够改善和调节结核性胸膜炎大鼠的细胞免疫因子,这可能是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作用机制之一。6.本试验以肉瘤S180、肝癌H22和宫颈癌U14小鼠实体瘤和腹水瘤为模型,对ASP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其毒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ASPS对肉瘤S180、肝癌H22和宫颈癌U14荷瘤小鼠的实体瘤质量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使得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得到显着改善,同时还能够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细胞因子,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其抗病能力。另外,ASPS还能够延长肉瘤S180、肝癌H22和宫颈癌U14腹水瘤小鼠的存活天数,积极改善其生命延长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ASPS属实际无毒物级物质。7.本试验以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为模型,对ASPS延缓衰老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SPS能够有效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使得机体状况得到改善;还能够有效提高模型小鼠血清、脑、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降低血清、脑、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进一步证实了ASPS在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同时,降低了脂质过氧化对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了延缓衰老的作用。8.本试验以东莨菪碱所致急性记忆障碍大鼠为模型,采用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ASPS增强记忆能力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避暗实验中,ASPS能够有效延长记忆障碍大鼠的避暗潜伏期和明箱停留时间,减少避暗错误次数;而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ASPS能够延长记忆障碍大鼠的避暗潜伏期和原平台停留时间,增多平台探索次数,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并对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起到改善作用,从而起到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9.本试验通过辅料筛选、制粒工艺条件筛选、药粉成型性研究、胶囊制备以及胶囊制剂的检测等方面的考察,对ASPS胶囊制剂的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更适合作为ASPS的辅料应用于胶囊剂型的制备。90%的乙醇浓度,1:1的料液比,60℃的干燥温度,1h的干燥时间可以使ASPS的颗粒外形和制粒效果呈现较好状态。在ASPS胶囊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应将相对湿度严格控制在62%以下以确保药粉的质量。ASPS胶囊内容物含水量为7.04%,平均内容物装量为0.4315g,平均崩解时限为17.43min,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的相关规定。

张丹[6](2018)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居我国各系统肿瘤发病之首。其中,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肠癌合计占恶性肿瘤前十位死亡总数的构成比达40.75%。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已在临床危急重症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作用迅速、生物应用度高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注射剂在治疗肿瘤类疾病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辅助放化疗治疗的同时发挥着抗癌减毒的重要作用。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功能多元等情况,且现尚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之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或相关研究。故而,常出现医务工作者无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出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综合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正基于此,本研究以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为切入点,应用网状Meta分析等方法,全面开展中药注射剂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横向综合评价,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中药注射剂在治疗不同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对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收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运用WinBUGS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运用Stata软件对分析所得结果进行可视化,绘制网状关系图、曲线下面积概率排序图、漏斗图及聚类分析图等,预测治疗措施疗效及安全性的排序,以甄别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的优势品种。2.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与统计分析,包括对中药注射剂的成份、功效、主治和对已发表的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系统评价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共检索到23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5种中药注射剂,81个RCTs,共597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049例,对照组2929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疗效方面,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康艾、香菇多糖注射液与仅用FOLFOX相比,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生存质量方面,FOLFOX化疗方案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人参多糖、香菇多糖、消癌平、参麦注射液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不良反应方面,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香菇多糖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斑蝥维生素B6、参麦、参芪扶正、得力生、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胎盘多肽、香菇多糖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康艾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共检索到23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3种中药注射剂,26个RCTs,共215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XELOX化疗方案上联用中药注射剂不能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XELOX化疗方案上联用参芪扶正、华蟾素、康艾、鸦胆子油乳、艾迪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XELOX化疗方案联用复方苦参、香菇多糖、消癌平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ELOX化疗方案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参芪扶正、康艾、香菇多糖,可以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注射剂治疗食管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液联合放疗(RT)方案治疗食管癌,共检索到69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2种中药注射剂,55个RCTs,共411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艾迪+RT、斑蝥酸钠维生素B6+RT、复方苦参+RT、华蟾素+RT、黄芪多糖+RT、康艾+RT、榄香烯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方面,艾迪+RT、复方苦参+RT、黄芪多糖+RT、康艾+RT、香菇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艾迪+RT、参芪扶正+RT、复方苦参+RT、康艾+RT、香菇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缓解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在放射性食管炎方面,艾迪+RT、复方苦参+RT、黄芪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药注射液联合化疗(CT)治疗食管癌,共检索到69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8种中药注射剂,共计29个RCTs,共1967例患者,均为已发表的中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复方苦参+CT、华蟾素+CT与仅用化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方面,艾迪+CT、参芪扶正+CT、复方苦参+CT、参附+CT与仅用化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艾迪+CT、参附+CT、参芪扶正+CT、复方苦参+RT、消癌平+CT与仅用化疗相比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缓解食管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3)中药注射剂治疗肝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化疗治疗肝癌,共检索到2041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3种中药注射剂,105个RCTs,共7683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生存率方面,在TACE基础上联用鸦胆子油乳、华蟾素、艾迪与单纯使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康莱特、参麦、华蟾素、艾迪与单纯使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TACE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鸦胆子油乳、艾迪、康莱特、康艾、华蟾素、黄芪多糖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复方苦参、鸦胆子油乳、消癌平、康莱特、参麦、参芪扶正、康艾、得力生、华蟾素、黄芪多糖较仅用TACE而言,可以显着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在不良反应方面,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鸦胆子油乳、康莱特、参麦、康艾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降低肝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复方苦参、参麦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降低肝癌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药注射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共检索到820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2种中药注射剂,60个RCTs,共484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方面,得力生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优于仅用FOLFOX化疗方案;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得力生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均优于仅用FOLFOX化疗方案。(5)中药注射剂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辅助化疗治疗胰腺癌,共检索到278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9种中药注射剂,22个RCTs,共132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75例,对照组65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的疗效均优于仅用化疗。在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方面,艾迪联合化疗优于仅用化疗。而在化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注射剂不能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研究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或放疗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化疗或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就中药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而言,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改善生存质量方面,黄芪多糖联合FOLFOX化疗、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在缓解不良反应方面,黄芪多糖联合FOLFOX化疗、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FOLFOX化疗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此外,在中药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在治疗胃癌方面,鸦胆子油乳与复方苦参较其他中药注射剂就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改善生存质量指标上更具优势,香菇多糖就缓解不良反应指标方面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②在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华蟾素、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在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放疗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同样的,在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研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化疗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而且,复方苦参联合化疗在缓解白细胞减少与胃肠道反应方面也占优势。③在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中,相比其他中药注射液的聚类分析结果,鸦胆子油乳、华蟾素联合TACE在生存率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康莱特、黄芪多糖联合TACE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参麦联合TACE在不良反应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④相比其他中药注射液的聚类分析结果,消癌平注射液辅助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⑤在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研究中,复方苦参、康艾、康莱特注射液联用化疗可以显着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牟坤[7](2018)在《黄芪注射液对晚期肝癌治疗的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明确黄芪注射液在晚期肝癌小鼠模型治疗中对小鼠生存期及肿瘤情况的影响,选出在晚期肝癌小鼠模型综合治疗中较为合适的给药模式;2、监测不同给药模式下小鼠血清VEGF、TNF-α及IL-2水平的变化,探讨黄芪注射液对VEGF、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造模成功的肝癌移植瘤小鼠15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A模型对照组、B单纯化疗组、C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D化疗序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E化疗→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每组30只。B、C、D、E组在预定时间予以化疗,每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共进行2个周期。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给药,一天一次。治疗开始后动态监测小鼠生存期;观察小鼠肿瘤一般情况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化疗开始后的第21天、42天和63天,从每组中随机抽取4只小鼠脱臼处死,完整剥离肿瘤组织,用电子天平称重并记录数据,取肝癌组织,HE染色观察肝癌组织病理学变化;第1天、21天、42天和63天,从每组中分别随机抽取4只荷瘤小鼠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血清VEGF、TNF-α和IL-2水平。结果:1、小鼠生存率显着性检验结过显示:C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和D化疗序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A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D化疗序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单纯化疗组和E化疗→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A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鼠肿瘤大小:治疗后第15天开始,C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A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天开始,C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B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天开始,D化疗序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A模型对照组比较,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2天开始,D化疗序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B单纯化疗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42天开始,E化疗→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与A模型对照组比较,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各组别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鼠肿瘤重量:A模型对照组小鼠肿瘤重量与各治疗组在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化疗+黄芪注射液组与D序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肿瘤细胞病理结果:A模型对照组较其他治疗组无明显坏死改变,而各个治疗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肿瘤细胞越多,到第63天时出现大片的坏死区域,其中C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组最为明显。5、VEGF、TNF-α、IL-2水平:治疗后各个阶段B单纯化疗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阶段A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IL-2水平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阶段A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黄芪注射液对晚期肝癌小鼠模型维持治疗中,化疗+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化疗序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持治疗能有效的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可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期。2、黄芪注射液能通过降低小鼠血清VEGF水平,升高IL-2和TNF-α水平来发挥抑瘤作用,或可通过血清VEGF、IL-2、TNF-α水平评估肝癌的疗效。

张苗苗[8](2017)在《中药附子对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患者对照组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干姜颗粒剂6g与治疗组加用附子干姜汤(制附子颗粒剂12g干姜颗粒剂6g)疗效相对比,从而明确附子对胃癌患者外周血PGE2含量以及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既往已行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手段,入我科时,已确诊为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患者40例。4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中医扶正支持治疗(参芪扶正注射液),并将40例患者按照先后入院顺序采用抽签分组方法分成治疗组(附子干姜汤组)和对照组(干姜颗粒剂组),治疗组中选用制附子颗粒剂12g+干姜颗粒剂6g;对照组中选用干姜颗粒剂6g,掌握附子的安全剂量(3-15g);两组患者分别按疗程使用指定治疗方法治疗;治疗前分别抽取外周血,用ELISA技术将所取血分离获得血清,检测服用外周血中PGE2含量,记录数据,分析前后数据对比变化,并同时进行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测定。两个治疗疗程后,将KPS生活质量评分与外周血PGE2含量联系进行比较,观察附子在晚期脾肾阳虚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以及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组通过服用治疗后后,检测外周血中PGE2含量指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软件分析后得出,对照组结果差异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果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中85%的患者卡氏评分评测生活质量检测以及中医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对降低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这些临床功效则主要得益于中药附子的抗肿瘤机制以及温补脾肾、补火助阳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免疫机能,最终成功改善该证型病人生活质量、尽可能的提高该型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慧[9](2016)在《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潜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癌症已成为全球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策略。《科学》、《自然》和《细胞》都相继设专刊报道多糖链是继蛋白质、核酸后的第三条重要的生命信息分子链,在细胞内具有重要作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分化、细胞粘附和识别、细胞间的通讯、细胞感染等。尤其,多糖因具有复杂的结构而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因此备受关注。由此,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已成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第三大里程碑。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生物体都能合成和代谢多糖大分子,因此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并与其分子量、链构象等密切相关。研究已经证明,香菇多糖在水中呈现三螺旋构象,抗肿瘤活性显着依赖于三螺旋结构。而且,香菇多糖作为抗癌药物在日本已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胃癌和肺癌等。由于其抗肿瘤机制尚未阐明,香菇多糖抗肿瘤药物在全球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本论文拟建立几种癌症模型,详细研究香菇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并深入探讨其潜在的抗肿瘤机制,为香菇多糖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香菇多糖(LNT)显着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揭示其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靶向抑癌基因p53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实现其抗肿瘤活性;(2)证明LNT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相互作用,靶向抑癌基因p53抑制HeLa细胞增殖,激活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导致肿瘤生长抑制;(3)阐明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LNT都显着抑制MCF-7移植瘤的生长,同时证明本工作所用LNT试样抗肿瘤效果优于市售香菇多糖注射液;(4)揭示LNT通过肿瘤抑制基因p53和雌性激素受体ERa、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血管生成,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同时激活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诱导MCF-7细胞凋亡; (5)体内试验证明LNT显着抑制HepG2肝癌和SCC-7鳞状细胞癌的生长,揭示LNT可能通过激活p53和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以及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抑制肿瘤生长。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述如下。通过NaOH水溶液浸提法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p-葡聚糖(LNT); LNT为带p-(1,6)支链的p-(1,3)-D葡聚糖,且在水中呈三螺旋构象,在DMSO中呈柔顺单链构象。体内外试验证明它对S-180肉瘤的生长有显着抑制作用,LNT剂量为1mg/kg时,体内抑瘤率高达75%,显着高于阳性药物环磷酰胺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进一步揭示其抑制肿瘤活性的潜在机制。即LNT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活性,诱导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微环境,激活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以及p53依赖的细胞增殖通路抑制S-180肿瘤生长;同时,LNT抑制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Stat 3和VEGF的表达,阻碍S-180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证明LNT与宫颈癌HeLa细胞相互作用,诱导ROS产生,抑制HeLa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体内动物试验证明,LNT显着抑制HeLa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高达61.2%。同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组织化学和siRNA技术进一步揭示LNT靶向p53,促进细胞周期p21蛋白表达,从而阻断细胞分裂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LNT靶向p53上调Bax和下调Bcl-2,并激活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此外,LNT下调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Stat 3和VEGF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HeLa肿瘤的生长。利用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证明LNT对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而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增殖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表明LNT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显示选择性。通过裸鼠体内移植MCF-7肿瘤试验,揭示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LNT都显示抗MCF-7肿瘤活性,而且与阳性药物的抗肿瘤效果相当,表明LNT抑制MCF-7肿瘤的高效性;与阳性药物不同,LNT对机体几乎没有毒副作用,揭示其生物安全性。此外,裸鼠体内移植MCF-7肿瘤试验证明本工作所用LNT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市售香菇多糖注射液,可作为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用于临床。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蛋白免疫印迹法、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技术,揭示LNT体内抑制MCF-7乳腺癌的机制,即:(1)LNT与MCF-7乳腺癌细胞相互作用,诱导ROS产生,促进ERK1/2的磷酸化,阻滞细胞生长周期于G2/M期;(2)LNT靶向p53(上调p53和MDM2蛋白表达)和ERa(下调ERa蛋白表达),抑制MCF-7细胞增殖;(3)LNT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MCF-7细胞增殖;(4)LNT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MCF-7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进展;(5)LNT激活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通过体内外试验证明,LNT在体外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在体内显着抑制HepG2和SCC-7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63.6%和48.8%。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NT显着上调HepG2和SCC-7肿瘤组织中的p53、Bax和caspase 3,并显着抑制PARP1的表达,揭示LNT可能通过p53和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HepG2和SCC-7肿瘤的生长。同时,LNT抑制SCC-7肿瘤可能与它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香菇多糖对不同肿瘤细胞系(肉瘤S-180、人宫颈癌HeLa、人乳腺癌MCF-7、人肝癌HepG2、人鳞状细胞癌SCC-7)都显示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与常用的临床抗癌药物相当,且基本不显示细胞毒性。而且,香菇多糖对不同肿瘤细胞显示共同的作用机制,即靶向肿瘤抑制基因p53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导致抗肿瘤效果。本工作涉及高分子物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础医药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结果为香菇多糖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叶晶琳[10](2016)在《恶性腹水的中医学术源流及中医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恶性腹水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药以其毒副作用小、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在治疗腹水方面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对恶性腹水的中医学术源流进行分析总结;且现代中医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报道缺乏系统研究。导师左明焕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恶性腹水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有独特的认识。目的:笔者通过论述古代医家治疗腹水的历史源流,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总结各时期对该病认识的继承发展及独到之处;并且系统总结了近10年现代中医对恶性腹水的研究趋势、病因病机和辨证用药,指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总结导师临床经验,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对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的治理机制颇有意义。方法:1、目前多将腹水归属于中医“鼓胀”的范畴,笔者主要从“鼓胀”这一病名出发,其次参考“水证”“恶心”“呕吐”等中兼有腹胀、腹痛等腹部症状的文献记载,分别对各时期的主要论着及医家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与特点;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腹水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后等多个方面。对历代与腹水尤其是可能与恶性腹水相关的文献进行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总结。2、以“癌性腹水”、“恶性腹水”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国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恶性腹水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对现代中医治疗恶性腹水的治疗趋势和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总结。结果:1、古代医家对腹水因机证治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①奠基时期:先秦、汉晋南北朝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为后世恶性腹水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奠定了大量的理论基础;②继承与发展时期:隋唐、宋金元时期,补充了大量治疗腹水的方药,金元四大家在继承《内经》理论上有所发展,并从火热、脾虚方面提出腹水的证治;③丰富与完善时期:明清、民国时期,这一阶段医家更深入认识到症瘕积聚与腹水的相关性,中医外治的方药较前有了巨大的飞跃。古代医家多以全身辨证为主,并予口服汤药治疗。2、近10年现代中医药治疗恶性腹水文献共纳入101篇,中医药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报道文献量基本呈上升趋势,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为常用。101篇文献共报道病例6584例:其中97篇文献的临床资料中有性别报道,共6348例,其中男性3385例,女性2963例,男女性别比1.14:1;原发病以肝癌、胃癌、妇科肿瘤、结直肠癌最为常见。3、在病因病机上,现代中医在古代医家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恶性腹水的病机多为全身虚证,可表现为气虚、阳虚或阴虚,局部水裹、气结、血瘀、癌毒是其病理因素,其中癌毒传舍是恶性腹水发生的主要病因=。4、在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以局部辨证、局部外治法为主,其中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应用最为广泛;口服药则以健脾利水为大法,兼有行气利水、活血化瘀;外敷药以泻下利水为主,佐以补益药,攻补兼施,寓补于攻。5、导师将《内经》理论与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认为湿毒是恶性腹水治疗的关键点,且湿毒又有阴阳之分。根据腹水性质的差异,将恶性腹水分为热性腹水和寒性腹水,分别辨证为湿热毒证和寒湿毒证,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中药外敷获得了良好疗效。结论:1、古代医家多以全身辨证为主,并予口服汤药全身治疗;古代中医外科治疗腹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趋于没落。2、近10年文献统计中,本病男性比例稍多于女性;原发病以肝癌、胃癌、妇科肿瘤、结直肠癌最为常见。3、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是未来中医药治疗恶性腹水的主流方向。4、现代中医认为,恶性腹水的病机多为全身虚证,可表现为气虚、阳虚或阴虚,局部水裹、气结、血瘀、癌毒是其病理因素,其中癌毒传舍是恶性腹水发生的主要病因。5、恶性腹水患者往往全身与局部辨证不一致,临床上辨证时应全身与局部辨证分开,重视局部辨证。6、在治疗方面,现代中医临床上以局部外治法为主,其中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应用最为广泛。7、导师认为,湿毒是恶性腹水发生的主要病机,且湿毒又有阴毒和阳毒之分,将恶性腹水分为热性腹水和寒性腹水,治疗时根据症状特征辨证治之。

二、香茹多糖与局部灌注化学药物联合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茹多糖与局部灌注化学药物联合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造血因子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一
    小结
论文二 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配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二
    小结
    附图
论文三 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及两药联合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核转录因子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三
    小结
    附图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当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医疗法治疗骨髓抑制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健脾理气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 一般资料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情况观察
        4.2 安全性指标
        4.3 主要观察指标
        4.4 次要观察指标
    5 疗效评价
        5.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5.1.1 实体瘤疗效标准
        5.1.2 肿瘤标志物变化(AFP、CEA、CA199)
        5.2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评价
        5.3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5.4 体质量的变化
        5.5 肝功能变化情况评价
        5.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7 结果
        7.0 两组实体瘤大小变化疗效比较
        7.1 肿瘤标志物变化(AFP、CEA、CA199)
        7.2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分析
        7.3 两组患者卡氏评分变化分析
        7.4 体质量变化分析
        7.5 肝功能变化情况评价
        7.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
        7.7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2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的研究
    2 西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西医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2.2 原发性肝癌的现代治疗
    3 健脾理气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4 健脾理气方组方研究
        4.1 方剂组成配伍
        4.2 方剂用药研究
        4.3 方剂药理分析
    5 疗效分析
        5.1 主要疗效指标
        5.1.1 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
        5.1.2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
        5.2 次要疗效指标
        5.2.1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5.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
        5.2.3 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分析
        5.2.4 肝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5.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健脾理气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刘氏肺癌Ⅰ号方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阴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
附录

(5)长白山刺五加多糖开发的药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刺五加的研究现状
        1.1 刺五加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2 刺五加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刺五加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2.1 刺五加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2.2 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2.3 刺五加多糖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2.4 刺五加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2.5 刺五加多糖的其他作用
    第三章 刺五加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
        3.1 刺五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现状
        3.2 刺五加片或胶囊的临床应用现状
        3.3 刺五加茶的应用现状
    第四章 植物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4.1 植物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4.2 植物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4.3 植物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4.4 植物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4.5 植物多糖的降血压、抗血栓作用
        4.6 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4.7 植物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抗炎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镇痛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作用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对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作用的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长白山刺五加多糖胶囊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3 讨论
        9.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6)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认识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肿瘤类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下所示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网状Meta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一) 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中药注射剂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一) 中药注射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中药注射剂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肠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黄芪注射液对晚期肝癌治疗的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1.2 实验条件
    1.3 实验用药
    1.4 实验试剂
    1.5 溶液配制
    1.6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作
    2.2 动物模型分组与给药
    2.3 观测指标及检验方法
        2.3.1 荷瘤小鼠生存期观察
        2.3.2 肿瘤一般情况变化及肿瘤生长曲线
        2.3.3 各组小鼠移植瘤重量及肿瘤抑制率
        2.3.4 小鼠肝癌组织病理观察
        2.3.5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2.4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及生存期
    3.2 小鼠肿瘤生长情况
    3.3 各治疗组小鼠瘤重及抑瘤率
    3.4 肝癌组织病理学变化
        3.4.1 H.E染色观察
        3.4.2 H.E染色结果
    3.5 VEGF、IL-2和TNF-α水平
        3.5.1 各组小鼠血清VEGF
        3.5.2各组小鼠血清IL-2
        3.5.3 各组小鼠血清TNF-α
4 讨论
    4.1 西医对肝癌的认识
        4.1.1 肝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1.2 肝癌的治疗进展
    4.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4.2.1 肝癌的中医溯源
        4.2.2 病因病机
        4.2.3 中医的分型治疗
    4.3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4.4 药物的选择及用法
    4.5 中药黄芪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4.6 肝癌小鼠模型评价
    4.7 关于VEGR、IL-2、TNF-α指标的选择
        4.7.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4.7.2 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
    4.8 各治疗组疗效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中药附子对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研究
        1.1 胃癌及其发病机理
        1.2 胃癌的临床诊断与分类
        1.3 现代医学对晚期胃癌的研究现状
    2 传统医学对胃癌的诊治概况
        2.1 中医关于胃癌的认识
        2.2 胃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2.3 胃癌的中医辩证分型
        2.4 晚期胃癌与癌病脾肾阳虚证关系的探讨
        2.5 中医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进展
    3“温阳”理论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3.1“温阳法”防治肿瘤的历史沿革
        3.2“温阳法”代表药附子功效的认知
        3.3 附子及其提取物抗肿瘤的临床研究
    4 PGE2通路与晚期胃癌的关系
        4.1 PGE2通路
        4.2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治疗中紧急情况的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评估
        2.6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对照组、治疗组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
    2 病情情况比较
    3 治疗前两组间外周血中PGE2含量对比分析
    4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组间结果比较
    5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分析
    6 常见症状比较
第四部分 结果分析与展望
    1 结果分析
        1.1 疗效剖析
        1.2 生活质量的改善
        1.3 外周血PGE2含量变化分析
        1.4 安全性能
    2 不足之处以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文献综述 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及思路探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潜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肿瘤的治疗方法概况
    1.3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4 多糖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香菇多糖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长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香菇多糖靶向p53抑制人宫颈癌HeLa生长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不同给药方式对香菇多糖抑制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MCF-7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香菇多糖靶向p53和雌激素受体ERa抑制人MCF-7乳腺癌生长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香菇多糖抗人HepG2肝癌和SCC-7鳞状细胞癌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4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目录
致谢

(10)恶性腹水的中医学术源流及中医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病理生理机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
        2 恶性腹水抗血管生成的治疗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及进展
        1 恶性腹水的病因病机
        2 恶性腹水的辨证论治
        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1 腹水的古代文献研究
        1.1 先秦时期对腹水的认识
        1.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腹水的认识
        1.3 隋唐时期
        1.4 宋金元时期
        1.5 明代对腹水的认识
        1.6 清代及民国对腹水的认识
        1.7 分析讨论
    2 恶性腹水的现代文献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导师经验总结
        2.5 典型病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香茹多糖与局部灌注化学药物联合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当归多糖联合黄芪多糖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RAS-MAPK信号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 许卓.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健脾理气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 刘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刘氏肺癌Ⅰ号方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阴虚证的临床观察[D]. 潘伟丽.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5]长白山刺五加多糖开发的药理基础研究[D]. 孟庆龙.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3)
  • [6]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D]. 张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0)
  • [7]黄芪注射液对晚期肝癌治疗的策略优化研究[D]. 牟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药附子对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 张苗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9]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潜在机制研究[D]. 徐慧. 武汉大学, 2016(01)
  • [10]恶性腹水的中医学术源流及中医治疗研究[D]. 叶晶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香乳多糖联合化学药物局部输注治疗晚期肝癌52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