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浅析白承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村》

具有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浅析白承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村》

一、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品——浅析白诚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乡》(论文文献综述)

吴跃跃,邓炜,袁媛[1](2020)在《从白诚仁作品看湖湘地域文化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文中认为以白诚仁的音乐创作为例,可以从湖湘风物名胜(音乐创作之灵)、湖湘历史文学(音乐创作之魂)、湖湘民间音乐(音乐创作之源)、湖湘方言衬词(音乐创作之韵)、湖湘故土情怀(音乐创作之情)五个方面来阐述湖湘文化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作为母体的湖湘文化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风姿独具的湖湘音乐;湖湘音乐也在其自身的创造、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湖湘文化。二者之间体现出生动的母体与子体、哺育与反哺、相依与互存的关系。

孙玉楼[2](2020)在《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多元性特征研究(1978-2000)》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器乐表演艺术同器乐文化发展一样,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现代化”、“开放化”、“城市化”,这三者是上海最鲜明的印记。上海以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历史变革中积淀了自身的音乐文化品格。改革开放后,在文艺政策的扶持下,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是有关上海地区古筝表演实践及理论问题的探讨,主要关注“乐人”、“乐曲”、“乐器”三个发展要素与之相关联的音乐事项,从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古筝创作、古筝表演中演奏技术以及古筝表演实践三方面的深入研究,梳理上海古筝表演艺术的发展脉络,探寻其多元性发展特征。第一章以上海地区为大背景,对生长工作在上海的古筝演奏家及作曲家生平、创作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就群体特征进行详尽的阐释,了解该群体“研究、创作、表演、传播”的创作轨迹,充分把握筝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第二章主要介绍上海诞生的古筝、作品演奏技法与表演方式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致使古筝的表现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古筝演奏技术也进入了多样化的探索时期。通过对第一、二章古筝音乐创作、古筝演奏技术的研究,表明乐人是音乐表演主体,乐曲是音乐表演的基础,而乐器是音乐表演的载体,三要素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前两章的研究为第三章古筝音乐团体的活动提供实践基础。第三章从古筝表演艺术的实践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古筝音乐团体的国内外实践活动,看改革开放后古筝表演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第四章从文化的角度阐释1978-2000年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发展多元性的原因。笔者认为,上海地区古筝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中国区域古筝表演艺术发展的代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受社会文化环境、时代观念、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多元性的发展特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古筝表演艺术发展的潮流。

侯发荣[3](2019)在《何纪光声乐演唱艺术特征探微》文中指出本文以我国声乐演唱艺术家何纪光为研究主体,通过音乐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对何纪光生平、声乐演唱风格特征、唱法的形成以及对我国声乐事业的贡献等方面加以深入研究。本文共三个章节:第一章,何纪光生平。该章节对何纪光的出生、成长、求学、歌唱成就等方面进行介绍。第二章,何纪光声乐演唱风格特征。该章节通过对何纪光演唱歌曲的题材、唱法、演唱处理和二度创作、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第三章,何纪光对我国声乐艺术的贡献。该章节主要对何纪光在传承、弘扬我国民间及传统音乐;创立新型湖南高腔唱法;作为先行者,为我国声乐唱法探索了新方向;对当下声乐教育者、学习者、演唱者等群体在学习、舞台实践、教学等起到借鉴和启发的积极作用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孙雯[4](2018)在《浅析湖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以《五更留郎》《思情鬼歌》《张家界情歌》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将出于研究和学习的目的,从历史背景、民歌艺术的流传与发展等多方位的角度切入,以《五更留郎》、《思情鬼歌》、《张家界情歌》三首风格各不相同的湖南民歌代表作品为例,对其进行创作风格的分析,并结合自身演出经验,对三首作品的演唱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并对湖南民歌的音乐结构、歌词艺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求总结、归纳出湖南民歌中具有地方特征的艺术特色。同时以湖南民歌为基点向外发散,结合个人的理解,对传统民歌的转型以及传承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借此引起更多人对于湖南民歌的关注和研究。

沈欣蕾[5](2017)在《世界合唱比赛(WCG)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合唱比赛(WCG)是目前合唱领域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合唱赛事。在前九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湖南组队参与了多个组别的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将“湖湘之音”传播到世界舞台。在世界合唱比赛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主要分为两类,即一类是改编合唱作品,另一类则是编创的合唱作品。改编的合唱作品大多来自于对湖南民歌也就是对传统单声部民歌旋律的改编,可分为以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改编的合唱作品等。另一类编创的合唱作品则是属于作曲家的原创作品,其主要运用了湘西特色音调与湘中特色音调这两种风格的音乐元素进行合唱创编。在创作手法上,湖南地方音乐创编的合唱作品在旋律上对传统民歌进行了保留和创新,在和声语汇上进行了填充与丰富,在衬词语言上进行了添加与增色,在唱腔上进行了韵味与润色,在表演形态上采用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域风采。近年来关于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音乐界同仁们的重视。而面对新时期多元化发展的冲击,对历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赛事的影响下,湖南地方音乐的合唱创编获得了新的发展思路。世界合唱观念对本土创编思路的新启发,促进作曲家们为其寻求更为广阔的创编方式;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对创编提出的新要求,促使作曲家们在创编过程中提升创作的艺术性与内涵;舞台表演在多元化冲击下的新演绎,促使作曲家们的作品能够在表演形式上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世界合唱比赛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的研究旨在探索将中国民族性与西方合唱艺术审美范畴完美结合的合唱创编之路,为湖南地方音乐合唱作品的创编带来新理念,新方向。

熊玉媛[6](2016)在《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丰富多彩。这些丰富的音乐资源成为了作曲家创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源泉。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云南本土作曲家在创作时取用民间音调作为创作素材来创作,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是何种体裁的创作,大都能从其作品中捕捉到来自民间音调的声音。而笔者这里选用“合唱”这种体裁作为本文行文论述的突破口,其具体的研究对象是以运用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创作的合唱作品为核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首先笔者从历史的角度上去梳理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发展的脉络,看不同的时期有哪些作品的产生,并纵观整体特征的呈现。其次从具体的合唱作品分析入手,目的是想要分析出作曲家在创作时是如何运用云南民间音调的,并概括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手法和方式来陈述分析的内容。最后是对云南民间音调合唱作品的现代性历程的分析和反思。在现代性历程之下,云南民间音调合唱作品究竟有哪些变迁;以及作曲家、演唱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将根据具体的作曲家采访,演唱者的自我感受,当地音乐学者的观点来综合阐释,并引发相关反思,云南民间音调合唱作品未来之路将何去何从?

韩淋[7](2016)在《中国区域性群众合唱分析与思考 ——以长沙市群众合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逐渐对幸福指数、精神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群众合唱艺术因其入门门槛低、受众面广、艺术形式独特,逐步被广大市民所接受并成为群众艺术活动的最主要形式。同时,因群众合唱艺术的良性发展可以为城市的文化树立良好的品牌,是城市形象宣传的有力形式,,对推进全民的文化进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的群众文化思想阵地。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代背景下,群众合唱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并且得以迅速的发展,全国各个地区以及城市的合唱队伍逐渐壮大,群众合唱不仅从量上有了很大发展,更从质上有了显着提高。相较于我国当前正如火如荼般开展的群众合唱活动而言,学术界对于群众合唱发展的研究却是薄弱的,突出表现在于有关群众合唱艺术的文献资料数量很少且研究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选择研究中国群众合唱发展相关课题具有学术价值。另外,受各类因素影响,尤其是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我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水平并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占了大多数,代表着中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最根本的状况,关注这类区域的群众合唱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长沙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中等发达城市,群众合唱艺术发展现象对我国经济中等发达城市群众合唱艺术发展具有参考性价值。然而,时至今日尚没有一篇针对长沙市群众合唱活动展开研究的文献。故本文选择长沙市的群众合唱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撰写过程中,在充分查找研究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现状调查,最大限度的争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为清晰的了解了长沙市群众合唱艺术的发展历程。全文由绪论、三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绪论将对本文的构思做简要说明,三个章节分别从中国区域性群众合唱艺术现状(包括中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概述)、长沙市群众合唱现状分析(包括长沙市音乐文化概述、长沙市群众合唱艺术概述、长沙市群众合唱现状)、对长沙市群众合唱现状的思考(长沙市群众合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长沙市群众合唱发展问题的策略、未来长沙群众合唱的发展走向)这三个大方向进行论述。重点对长沙市群众合唱团的发展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其走访及问卷调查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通过本次调查分析,笔者对影响长沙市群众合唱发展的因素作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良好建议,望能够对长沙群众合唱未来的发展有启发意义,同时希望能够通过对长沙群众合唱艺术发展的调查研究来填补经济中等发达区域在群众合唱领域研究的学术空白。

刘俊杰[8](2016)在《师者有道 行者无疆——周跃峰教授“大道留痕”的合唱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跃峰,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现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主席、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合唱协会大学生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多次率团赴

倪俊杰[9](2014)在《中国民歌改编合唱曲研究综述(1985-2012)》文中研究表明民间歌曲(简称为民歌)是产生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超级艺术品"[1]。一百多年来,中国音乐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创作出优秀的多声部合唱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同时,学界也在对民歌风格合唱改编进行多方位的立体研究,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秉承踏实严谨的治学方法和开明融通的治学思路,学界通过对民歌风格合唱改编的系列研究之后,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拓展和

陈世扬[10](2014)在《湖南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之道及其启示》文中指出湖南风格的创作歌曲在当代中国歌坛产生的巨大影响,离不开词、曲作家的精心创作,也离不开对湖南传统音乐风格进行过深入研习,具有良好的民族音乐素养,既得湖南民歌、戏曲等演唱的真传,又掌握了当代舞台民族声乐表演技法的优秀歌者在二度创作时声情并茂的演唱,本文着重阐述在湖南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中,优秀歌者们在唱法、艺术表现上的成功之道,并对其加以概括和总结,对中国民族唱法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二、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品——浅析白诚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品——浅析白诚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乡》(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多元性特征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名词概述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古筝创作群体与作品呈现
    第一节 古筝创作群体的主体构成
    第二节 古筝创作群体的作品呈现
        一、演奏家创作
        二、作曲家创作
    小结
第二章 上海古筝演奏技术的多样性探索
    第一节 乐器改革
    第二节 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
        一、浙江筝派演奏技法的继承
        二、现代演奏技法的创新
    第三节 古筝表演形式的变化
        一、江南丝竹中的乐器伴奏
        二、独奏、重奏、协奏等不同乐器组合形式
    小结
第三章 上海古筝表演的多元化实践
    第一节 古筝专业教学—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
    第二节 古筝社会教学
        一、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
        二、上海社区筝乐团
    第三节 古筝学会的学术交流和考级活动
        一、东方古筝研究会
        二、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
    小结
第四章 上海古筝表演艺术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时代观念与古筝审美意识的变化
    第二节 文化环境影响下古筝的表演创作
        一、地域文化互融下古筝人才高地的形成
        二、中西文化碰撞下古筝表演创作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何纪光声乐演唱艺术特征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章 何纪光生平
    1.1 乐海出生音乐乳之
    1.2 亮嗓家乡勇夺桂冠
    1.3 顺逆皆至不卑不亢
    1.4 高腔结缘求乐似渴
    1.5 遇见伯乐传承创新
    1.6 艺无止境博采众长
    1.7 艺海泛舟巨星陨落
第二章 何纪光声乐演唱艺术特征
    2.1 题材
        2.1.1 民歌
        2.1.2 带有湖南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2.1.3 其他地域的民歌及曲艺唱段
        2.1.4 影视作品主题曲
        2.1.5 外国作品
    2.2 唱法
        2.2.1 何纪光一生的唱腔演变
        2.2.2 初始唱法
        2.2.3 传统湖南高腔唱法
        2.2.4 新型湖南高腔唱法
    2.3 演唱处理与二度创作
        2.3.1 音色
        2.3.2 装饰音
        2.3.3 力度
        2.3.4 语言处理
第三章 何纪光对我国声乐艺术的贡献
    3.1 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
    3.2 创立新型湖南高腔唱法
    3.3 作为先行者为我国声乐唱法探索了新方向
    3.4 对于当下声乐演唱者和教育者有着借鉴作用
        3.4.1 唱法只是工具与手段
        3.4.2 作为声乐表演者应该深入文化土壤
        3.4.3 九死不悔的追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浅析湖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以《五更留郎》《思情鬼歌》《张家界情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湖南民歌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1.湖南民歌的历史背景
    2.湖南民歌的流传
    3.湖南民歌的发展
第二章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1.湖南民歌的音乐结构
    2.湖南民歌的歌词艺术
第三章 :湖南民歌演唱特点的继承与发展
    1.《五更留郎》作品演唱分析
    2.《思情鬼歌》作品演唱分析
    3.《张家界情歌》作品演唱分析
第四章 :演唱作品时的感受与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谱例附注

(5)世界合唱比赛(WCG)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世界合唱比赛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的类型
    2.1 传统单声部民歌旋律改编的合唱作品
        2.1.1 号子改编的合唱作品
        2.1.2 山歌改编的合唱作品
        2.1.3 小调改编的合唱作品
        2.1.4 风俗歌改编的合唱作品
    2.2 民间特色音调编创的合唱作品
        2.2.1 湘西特色音调编创的合唱作品
        2.2.2 湘中特色音调编创的合唱作品
第三章 世界合唱比赛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的创作手法
    3.1 民歌旋律的保留与创新
        3.1.1 民歌旋律的保留
        3.1.2 民歌音调的创新
    3.2 和声语汇的填充与丰富
        3.2.1 和声技法的中西融合
        3.2.2 复调技法的多样化运用
    3.3 衬词语言的添加与增色
        3.3.1 衬词强化音乐形象
        3.3.2 衬词凸显地域风采
    3.4 特色唱腔的韵味与润色
        3.4.1 特色的咬字与发音
        3.4.2 独特的润腔韵味
    3.5 表演形态的多元与多彩
        3.5.1 静态的舞台色彩
        3.5.2 动态的舞台情景
第四章 世界合唱比赛对湖南地方音乐合唱作品创编的启示
    4.1 世界合唱观念对本土创编思路的新启发
    4.2 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对创编提出的新要求
    4.3 舞台表演在多元化冲击下的新演绎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清单
致谢

(6)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以及资料来源
    三、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发展的历时描述
    第一节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创作的滥觞(1907-1949年)
        一、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产生的源头
        二、歌咏中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的出现
        1、以进步青年为中心的歌咏队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歌咏队
        3 、以农民为中心的歌咏队
    第二节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创作的成长(1949—1979年)
        一、“田野”中产生的合唱曲
        二、“云南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多声部音乐作品
        三、“文革”时期的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
    第三节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创作的发展(1979—2000年)
        一、省外作曲家对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的创作
        二、本土作曲家对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的创作
    第四节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创作的推进(2000—至今)
第二章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
    第一节 以完整民歌为核心编创而成的合唱曲研究
        1、从《老圭山》到《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 、三个不同版本的合唱曲《小河淌水》
        3、从“古”飞到今的《美丽的白云》
        4、由花灯调衍变成的合唱曲
        5、“多首彝族民歌”到“一首合唱”
    第二节 以特定音调素材为依据创作而成的合唱曲研究
        1、方言所衍生出的音乐旋律
        2、特定衬词运用
        3、核心音的贯穿
        4、不同音阶调式混合运用
第三章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的现代性历程及反思
    第一节 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的现代性历程中的变迁
        一、从音乐内容上看
        1、以抗战救亡为主题的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
        2、以歌颂祖国、家园为主题的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
        3、以少数民族民俗生活,故事传说为主题的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
        二、从作曲家创作观念以及技法上来看
        1、整体的特征
        2、作曲家的个人选择
    第二节 对于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现代性进程的反思
        一、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对于文化持有者而言
        二、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对于创作者而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中国区域性群众合唱分析与思考 ——以长沙市群众合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中国区域性群众合唱艺术现状
    第一节 中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概述
        一、中国合唱艺术发展概述
        二、中国群众合唱艺术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区域性群众合唱艺术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达地区群众合唱发展现状
        二、经济中等发达区域群众合唱发展现状
        三、两个区域之间群众合唱艺术的发展差距
第二章 长沙市群众合唱现状分析
    第一节 长沙市音乐文化概述
        一、长沙市城市发展史概况
        二、长沙市音乐文化概述
    第二节 长沙市群众合唱艺术历史沿革
        一、长沙市群众合唱历史概况
        二、对长沙市群众合唱艺术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合唱团体
    第三节 长沙市群众合唱现状
        一、长沙市群众合唱团概况
        二、长沙市群众合唱团现状
        三、近十年来长沙市群众合唱活动的举办情况
第三章 对长沙市群众合唱现状的思考
    第一节 长沙市群众合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解决长沙市群众合唱发展问题的策略
    第三节 对长沙市群众合唱艺术发展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国民歌改编合唱曲研究综述(1985-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于民族色彩的研究
    (一) 首先最为研究者所关注、目前成果亦最为丰富的是蒙古族民歌风格合唱改编研究。
    (二) 较受关注的是对新疆民族地区的研究。
    (三)
二、植根于地域色彩的研究
    (一) 西北色彩区。
    (二) 西南地区。
    (三)
    (四)
三、着眼于其它方面的研究
    (一) 对作曲家及民歌风格合唱改编作品的研究。
    (二) 民歌风格合唱改编技法的总结。
    (三) 民歌风格合唱改编纲领性问题
结语

(10)湖南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之道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没有优秀作者、歌者的创造,就没有湖南风格创作歌曲今日的辉煌
二、湖南风格创作歌曲的成功演唱之道
    (一)通过个性化演绎来直接体现演唱的湖南风格
    (二)在传承湖南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拓展出新型的湖南民族唱法
    (三)在演唱艺术的个性与共性的两极张力中保持演唱的湖南特色
三、湖南风格的演唱之道对中国民族唱法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四、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品——浅析白诚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乡》(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白诚仁作品看湖湘地域文化与音乐创作的关系[J]. 吴跃跃,邓炜,袁媛. 艺术传播研究, 2020(Z1)
  • [2]上海古筝表演艺术多元性特征研究(1978-2000)[D]. 孙玉楼.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3]何纪光声乐演唱艺术特征探微[D]. 侯发荣. 山东大学, 2019(09)
  • [4]浅析湖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以《五更留郎》《思情鬼歌》《张家界情歌》为例[D]. 孙雯.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5]世界合唱比赛(WCG)中湖南地方音乐创编合唱作品研究[D]. 沈欣蕾. 湖南科技大学, 2017(02)
  • [6]云南民间音调素材合唱作品研究[D]. 熊玉媛. 上海音乐学院, 2016(02)
  • [7]中国区域性群众合唱分析与思考 ——以长沙市群众合唱为例[D]. 韩淋.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师者有道 行者无疆——周跃峰教授“大道留痕”的合唱之路[J]. 刘俊杰. 歌唱艺术, 2016(01)
  • [9]中国民歌改编合唱曲研究综述(1985-2012)[J]. 倪俊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 [10]湖南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之道及其启示[J]. 陈世扬. 中国音乐, 2014(03)

标签:;  ;  ;  ;  ;  

具有湖南民歌特色的合唱代表作——浅析白承仁创作的合唱《洞庭鱼米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