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

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

一、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量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侯慧敏[1](2021)在《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观察研究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8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脑缺血预适应模型组3天(BDP 3d)、5天(BDP 5d)、7天(BD P 7d),中风膏预适应模型组3天(ZFG+I/R 3d)、5天(ZFG+I/R 5d)、7天(ZFG+I/R 7d),每组各8只。S组仅暴露CCA、ECA及ICA,但不阻断MCA,灌服生理盐水;I/R组参照Longa等改进的大脑中动脉二次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DP组制备脑缺血预适应模型;ZFG+I/R组予中风膏悬浊液预先灌胃,再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在麻醉清醒前后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E LISA法进行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含量测定;RT-PCR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内VEGF、MMP-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观察脑缺血大鼠的精神、饮食及体重等情况,说明中风膏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一般情况的恢复;(2)中风膏预适应与脑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改善作用,中风膏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更显着。(3)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脑组织切片发现脑缺血区CD34蛋白表达增加,说明中风膏对缺血区脑组织具有血管重塑作用;(4)通过ELISA法检测出缺血区脑组织VEGF的蛋白含量增高、MMP-9的蛋白含量降低,RT-PCR技术检测出缺血脑组织内VEGF基因表达增加、MMP-9基因表达减少,说明中风膏具有诱导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结论:中风膏预适应能够诱导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机制,而这种机制对脑组织具有延迟保护效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而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了缺血损伤区域CD34蛋白的表达,增加了VEGF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降低了MMP-9的含量及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舒云峰[2](2021)在《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指出1目的通过对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治疗的患者,与单纯行CEA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探求针灸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方案。2方法收集的病例来自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一年间收治的60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符合CEA手术标准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CEA手术治疗,针灸组术后3周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治疗,主穴为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颈夹脊,每天针刺治疗1次,并予以督脉艾灸;对照组仅予以CEA手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6个月的中医证候评分;应用颈动脉彩超和TCD联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6个月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再狭窄或卒中)。3结果3.1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显示针灸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6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的组间比较P<0.05,说明针灸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通督调神针灸结合CEA治疗比单纯CEA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3.2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指标比较: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各方面指标均有显着改善(P<0.05);术后6周、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在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及搏动指数(PI)方面,针灸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督调神针灸配合CEA治疗和CEA手术治疗都可以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的各项指标,但针灸组在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及搏动指数(PI)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3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再狭窄和脑卒中发生的病例;随访1年后,针灸组没有患者进展为再狭窄和发生脑卒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进展为轻度狭窄,无患者发生脑卒中,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灸组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结论4.1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在改善颈动脉狭窄临床症状上优于单纯CEA手术治疗。4.2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与单纯CEA治疗相比,在改善PSV、EDV、术侧MCA的PSV及P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4.3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与单纯CEA手术治疗在终点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针灸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这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性,但也提示针灸在CEA术后患者预防再狭窄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向昱臻[3](2020)在《清脑益元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NPY、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清脑益元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肽NPY、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脑益元汤防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240只SD大鼠按照体重大小分层,再分成A、B两大组,每大组120只大鼠,每大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将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脑益元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参照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在大鼠颈内动脉插入线栓8-10mm,此深度不足以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其余步骤与手术组相同。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按照MCAO术后1d、3d、7d、14d、28d五个处死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空白组正常饲养,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术后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清脑益元汤组术后灌胃等体积清脑益元汤,持续至各个取材时间点。应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切片NPY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CGRP蛋白含量,并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假手术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2)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及清脑益元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相同取材时间点,清脑益元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E染色:(1)空白组、假手术组:脑组织无水肿,细胞排列整齐,形态结构基本正常。(2)模型组:大鼠神经元皱缩变形,呈三角形松散排列,大范围散在坏死的红色神经元,大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周围间隙增大,细胞胞体变形缩小,细胞核固缩浓染,炎性细胞浸润、坏死,细胞溶解消失或见少量固核残留。(3)清脑益元汤组:给予药物后,脑组织梗死区可见少量神经元坏死、核固缩浓染等病理特征,较模型组有显着改善,皮质区域的神经元细胞排列紧密,呈类球形,细胞排列趋于正常,偶见部分细胞变形。表明清脑益元汤能够促使神经元细胞修复,或具有使神经细胞再生,修复神经损伤的作用。(3)免疫组化法检测NPY:(1)在各个取材时间点,空白组及假手术大鼠脑组织中观察到少量NPY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同一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清脑益元汤组大鼠NPY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同一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清脑益元汤组NPY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Western blot法检测CGRP:(1)CGRP在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的脑组织中均有少量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同一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清脑益元汤组CGRP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模型组相比,清脑益元汤组大鼠脑组织内的CGRP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脑益元汤可改善大鼠脑缺血组织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脑缺血损伤后NPY阳性细胞数、增加CGRP蛋白表达,进而调控脑血管的舒缩状态,改善缺血区域的脑血流有关。

毛冬雪[4](2019)在《清脑益元汤对脑缺血损伤性大鼠GFAP、NeuN表达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GFAP、Neu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清脑益元汤保护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健康SD大鼠112只,体重250±50g,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7只)、假手术组(35只)、模型组(35只)、清脑益元组汤(3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脑益元汤组分别按照术后取材时间点1d、3d、7d、14d、28d又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大鼠正常饲养,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假手术组大鼠颈动脉插入约8mm线栓,术后正常饲养,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模型组术前灌胃等体积蒸馏水7d,大鼠麻醉后行MCAO术,制成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术后正常饲养,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清脑益元组大鼠术前灌胃等体积清脑益元汤7d后行MCAO术,灌胃清脑益元汤。参考Longa 5级4分法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按照各取材时间点进行标本采集。大鼠脑组织取材后,应用TTC染色法对大鼠脑梗死体积进行检测;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缺血损伤大鼠梗死区GFAP、NeuN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清脑益元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在同一时间点清脑益元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未见白色梗死灶,模型组及清脑益元汤组大鼠均可见脑组织白色梗死灶;与模型组比较,清脑益元汤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3)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清脑益元组凋亡细胞阳性表达在各取材时间点均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脑益元组凋亡细胞在各个取材时间点的表达均明显减少,TUNEL阳性反应物光密度值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可观察到少量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大量NeuN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清脑益元组在相同时间点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均明显增多,NeuN阳性细胞表达偏少,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GFAP表达于7d达到高峰后下降,与模型组同一取材时间点相比较,清脑益元汤组GFAP表达明显减少,NeuN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益元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GFAP的表达水平,上调NeuN的表达水平有关。

刘军梅[5](2019)在《降气消瘀汤对脑出血患者双靶点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患者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就部分脑出血症状较为严重,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而言,内科保守治疗难以取得显着疗效与预后,另外,传统开颅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虽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远期预后,但开颅手术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创伤,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逐渐开始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该术式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另外,患者术后采用合理的康复治疗模式同时对其手术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并一定程度改善其术后恢复,因此本研究主要就降气消瘀汤对脑出血患者双靶点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使用双靶点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共52例。在手术治疗后,将5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气消瘀汤治疗。观察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临床疗效评估、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脑水肿情况以及治疗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着降低,实验组(5.21±2.10)较对照组(8.18±2.56)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两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治疗4周后,实验组脑水肿(4.45±2.42ml)较对照组减少(8.58±3.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3个月,两组GO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4.49±0.68)明显高于对照组(3.57±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双靶点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治疗结局及预后并不理想,降气消瘀汤是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主要源于中医理论,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4周脑水肿,进而提高患者在院治疗安全性,改善治疗结局与预后。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降气消瘀汤可在保证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同时提高其治疗结局及预后,今后可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辩证论治,加减化裁应用,实现个体化治疗,扩展中医治疗市场,具有广阔的医疗前景。

曹文斋[6](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现有临床证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明确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2.通过建立中药方剂数据库,利用频数聚类分析,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证型及方证分布的特点,初步明确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方规律;进一步利用网络图、Apriori算法、Kohonen建模等文本数据挖掘方法,探索现代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用方提供参考。方法:1.Meta分析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手工检索相关资料,收集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按照中药方剂和中成药进行分组,以相对危险度(RR)和标准化均差(SMD)为效应量,采用Stata MP 14进行meta分析分别汇总两组患者死亡率、有效率、神经缺损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等指标。2.数据挖掘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组方建立基础数据库,釆集一般情况、脑梗死起病时间、糖尿病病程、临床指标等相关信息,釆用药物频数、药味、药性、归经、功效等聚类分析,运用网络节点、Apriori算法、Kohonen建模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用方规律,并探讨治法、用方与临床特征、临床指标的关系,并探索方剂的作用机理。结果:1.Meta分析(1)共纳入104篇临床试验,总共纳入患者10366例,包括治疗组5125例,对照组5011例。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多数为B级,存在中等风险的偏倚。(2)中药方剂+西药治疗组vs.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合并RR=1.12(1.08,1.17);神经缺损评分NHISS积分合并SMD=-1.39(-1.73,-1.04),NFDS积分合并SMD=-1.27(-1.58,-0.96),TCMS积分合并SMD=-1.03(-1.43,-0.63);生活质量评分:BI积分合并SMD=1.03(0.89,1.17),ADL积分合并SMD=1.19(1.08,1.31);血糖指标:空腹血糖合并SMD=-0.82(-1.07,-0.58),餐后2h血糖合并SMD=-0.97(-1.34,-0.59),Hb A1c合并SMD=-0.71(-1.18,-0.24);血脂指标:TC合并SMD=-0.52(-0.66,-0.39),TG合并SMD=-0.52(-0.71,-0.29),LDL-C合并SMD=-0.42(-0.51,-0.33);高切全血粘度合并SMD=-1.23(-1.67,-0.79);IL-6合并SMD=-1.33(-2.00,-0.65),TNF-α合并SMD=-3.32(-8.72,-2.08);不良反应合并RR=1.082(0.24,1.39)。(3)中成药+西药治疗组vs.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合并RR=1.13(1.07,1.19);NHISS积分合并SMD=-1.31(-1.75,-0.86);NFDS积分SMD=-1.68(-2.45,-0.91);生活质量评分ADL合并SMD=0.84(0.38,1.30);空腹血糖合并SMD=-0.65(-1.57,0.28),餐后2h血糖合并SMD=-1.33(-1.73,-0.93),Hb A1c合并SMD=-0.58(-0.90,-0.26);TC合并SMD=-0.53(-0.78,-0.28);TG合并SMD=-1.10(-1.84,-0.35);LDL-C合并SMD=-0.93(-1.34,-0.52);低切全血粘度合并SMD=-1.21(-1.65,-0.76);高切全血粘度合并SMD=-1.83(-2.51,-1.14);全血粘度合并SMD=-1.19(-1.76,-0.61);hs-CRP合并SMD=-1.56(-2.29,-0.84);IL-6合并SMD=-1.20(-1.64,-0.75);TNF-α合并SMD=-1.01(-1.79,-0.23);不良反应合并RR=0.86(0.46,1.61)。2.数据挖掘研究(1)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为(61.45±4.24)岁,女性比例为(0.44±0.09),急性脑梗死起病时间14d内患者比例最高,糖尿病病程5-10年间患者比例最高。(2)方剂中最常用的前十种药物为黄芪、地龙、川芎、生地黄、赤芍、当归、桃仁、红花、丹参和水蛭。活血祛瘀药、补虚补气药、清热凉血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补血药等为高频用药种类。通经活络、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祛瘀和补气升阳功效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甘味、苦味、辛味和咸味药物使用频率较高。药性平、微寒、温性和微温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归肝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3)方剂中共采用5种常用治法,分别为益气活血、清热解毒、健脾通络、镇肝潜阳及镇肝熄风法,其中益气活血法使用最频繁。用方中,自拟养阴活血通络方和补阳还五汤的使用最频繁。(4)Apriori算法建模结果,石菖蒲→川芎;石菖蒲→黄芪;葛根→黄芪;水蛭→黄芪;红花→桃仁为常用药对。石菖蒲、黄芪→丹参;石菖蒲、黄芪→生地黄;石菖蒲、黄芪→川芎;葛根、黄芪→川芎;红花、桃仁→赤芍等为常用药组。(5)Kohonen建模聚类分析结果获得5个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新的中药方剂组合,并揭示了新方剂应用的临床规律。(6)关联图结果显示方剂自拟养阴活血通络方和化浊毒方与空腹及餐后2h血糖降低相关;化浊毒方和复脉饮与血脂改善有关;补阳还五汤、芪葛蛭丹通络方与血液流变学改善有关;补阳还五汤与IL-6水平下降有关。结论:1.现有临床证据表明,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作为辅助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有效,能够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积分,并对临床指标有改善作用,且不增加副作用。2.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男性更为多见,多于诊断糖尿病后5-10年间发生中风。3.益气活血法是中药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最常用治法,活血祛瘀药及补益药是最常用药物。4.活血祛瘀药、通经活络功效药物使用频率高,归肝经药物使用频率高。5.关联规则取得高频药对和药组合并应用,可能增加疗效。6.聚类分析提取新的方剂处方,并根据临床资料提示了可能的应用规律,为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方剂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参考。7.养阴活血通络方、化浊毒方等可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发挥功效。

张杰[7](2017)在《温阳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脾肾阳虚型中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温阳通脉颗粒、常规西药联合治疗脑缺血性疾病(脾肾阳虚型脑梗死)的临床数据收集、观察,分析和研究该方法的临床疗效,为温阳通脉颗粒在辩证论治、病证结合以及中药的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上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选取干部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临床观察要求的患者60例(病例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设立治疗组(温阳通脉颗粒+常规西药组)、对照组(常规西药组)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分别于治疗前、2周、4周后检测相应的观察指标(血流变、凝血),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的脑彩超(TCD)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并应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疗效评估:温阳通脉颗粒在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的愈显率为86.7%、总有效率96.7%,其两者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的60.0%和73.3%(p<0.01或p<0.05);温阳通脉组在体征、症状、中医证候各积分均较单纯西药组有显着的改善(p<0.01或p<0.05),尤其是在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温阳通脉颗粒治疗组临床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66.7%、90.3%)均高于对照组(36.7%、80.0%),其中临床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指标评估:(1)血流变指标方面,温阳通脉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值,其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呈显着下降(p<0.01或p<0.05)。(2)凝血指标方面,治疗组能明显延长PT、APTT、TT,其中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3)经颅超声血流图检查(TCD)方面,治疗组血流速度参数(V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脉动参数(PI)除了B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其余组内、组间PI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3)安全评估: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服用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其结果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且两组患者在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性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温阳通脉颗粒配合西药对患者各项安全指标无不良影响,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结论:温阳通脉颗粒联合常规西药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上临床疗效较为显着,对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较单纯的西药产生较积极的影响,尤其改善症状显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中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于脑缺血性中风的复杂的病理环节,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机体的高凝状态,从而产生肯定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王蔚[8](2016)在《脑出血急性期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及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临床观察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应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对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制定符合临床实际、规范化且行之有效、易于推广应用的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稳定生命体征、控制血压、血糖、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针对急性期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中药汤剂辨证施治,中成药、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NIHSS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讲行检测,并于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天对患者颅内血肿的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凝血等进行检测,从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情况,分析并评价两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NIHSS评分、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颅内血肿体积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西医临床疗效、颅内血肿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血常规、凝血等指标均未造成不良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第二部分:动物实验目的: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并研究该药脑保护的作用机制,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取255只雄性、健康的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又根据指标检测的时间不同划分为12h、48h、72h三个亚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各药物组于术后分别给予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灌胃,每日量分别为0.3g/kg、0.6g/kg和1.2g/kg,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则灌胃与药物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ml/次,给药次数及时间同药物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后,在各规定的时间点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NSS)进行测定,取出脑组织,检测大鼠脑含水量及脑系数,HE染色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行病理学观察,采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电子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Western-blot法检测与脑水肿相关的蛋白AQP-4、MMP-9及TIMP-1的表达,PT-PCR法检测AQP-4、MMP-9及TIMP-1 mRNA表达。结果:1、脑出血模型大鼠在术后12h可见脑组织水肿,48h及72h脑水肿程度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逐渐明显,NSS评分随之升高,脑含水量及脑系数也逐渐升高,HE染色见脑组织明显水肿,间质疏松,血肿周围结构紊乱。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在术后12h、48h及72h,大鼠脑水肿情况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较之下降,脑含水量及脑系数也较之下降(P<0.01),HE染色可见脑组织血肿周围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药物组之间比较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2、脑出血模型大鼠在术后12h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即可发现有明显改变,脑组织EB含量明显升高,术后48h时升高最为明显,72h时稍有下降。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术后48h,整个血管腔形态不规则,基膜厚薄不均,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明显,组织稀疏,电子密度降低,内皮局部膨出,部分与基膜剥离,血脑屏障结构发生破坏。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在术后12h、48h及72h,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较模型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脑组织EB含量较之有所下降,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血管周围水肿程度较为轻微,血脑屏障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3、脑出血模型大鼠在术后12h、48h及72h脑组织中AQP-4、MMP-9、TIMP-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上升,其中,AQP-4蛋白及基因表达呈进行性升高,在72h时升高最为明显,MMP-9、TIMP-1蛋白及基因表达也有明显升高,在48h时上升明显并达到高峰,在72h时略有下降。而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在术后12h、48h及72h时大鼠脑组织AQP-4、MMP-9蛋白及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IMP-1蛋白及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1),不同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1、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减轻,并降低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脑系数,从而使脑组织水肿程度得到明显改善。2、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脑组织EB含量有所减轻,保护血脑屏障的组织结构避免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水肿程度。3、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同时升高TIMP-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4、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上述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以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李凌华[9](2016)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及《实用神经病学》。中医诊断、中医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标准拟定。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4粒tid,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椎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监测。结果:(1)治疗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总的临床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总的临床有效率是75.56%,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总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在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跌倒、舌象几种症状上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仅在眩晕、耳鸣、脉象三种症状上有改善,且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在眩晕、耳鸣症状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对眩晕等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除血浆粘度外其他指标均有所改善,对照组仅红细胞聚集指数与血沉有所改善,且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4)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Vm)均有改善,但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5)治疗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而对照组无改善,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能降低血管的阻力,提高血管的弹性;(6)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后循环供血情况、提高血管弹性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使用有较高安全性。

房明东[10](2016)在《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六味地黄汤对新生大鼠HIBD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中枢神经异常症状[1],如意识障碍、惊厥、肌张力改变等,并且在治疗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国内外对HIE的发病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损伤、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机制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方面。治疗方面,在基本的“三支持”、“三对症”之上,除了传统的高压氧、亚低温、脑细胞代谢激活剂等疗法和药物治疗之外,神经营养因子、自由基清除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干细胞移植疗法等新兴药物和疗法的研究正受到大家的青睐,但并未在临床广泛使用。中医药治疗HIE的报道日渐增多,也取得了一些疗效,比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有大量报道,证明其临床疗效。然而却日渐陷入“中药西用”的境地:多数的报道都是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HIE或者单纯依据中药药理指导临床,缺少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此外,将HIE病位限定于脑,也缺少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而中医“肾-脑”相关既有丰富理论支持,又有广泛临床实践,所以,本研究尝试用补肾代表方六味地黄汤以治疗西医学脑病HIE。研究目的跳出以往中医药研究HIE的思路和模式,基于中医学藏象学说中“肾与脑”的密切联系,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新生大鼠HIBD,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不仅为中医“肾-脑”相关、上病下取等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医学治疗现代脑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模式。文献研究文献研究列举了与HIE相似的中医儿科病名,如胎弱、梦生,等等,对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进行阐述。进而认为这些胎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胎内因素和外感因素。而内因是本,外因是标,所以补肾固本、填精益髓、调理内因,是治疗胎病的最佳手段。在此基础上,从历史源流、物质基础、经络联属、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五个方面充分论证了“肾-脑”相关的合理性。最后对于六味地黄汤的现代药理研究以及其治疗现代脑病的进展也进行了论述。实验研究实验一:健康SPF级7日龄SD大鼠88只,雌雄不限,体重15±2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56只,运用经典Rice-Vannucci模型方法进行常规造模处理;第二组32只,为实验对照组。第一组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两组,即HIBD模型组(A组,n=32)、六味地黄汤组(C组,n=24),实验对照组设为假手术组(B组,n=32)。A组和B组再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组分别在造模完成2h、Id、3d、7d进行动物处死。C组则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在造模完成给药后1d、3d、7d进行动物处死。中药组灌胃量为0.3ml/10g体积,每天1次,连续灌胃7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密切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能力变化情况。各组分别在预先设定时间点断头取脑,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实验二、实验三在分组、造模灌胃方法、处死时间上均同实验一。实验二在断头取脑之前采用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时间点样品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DA, SOD, NSE)的水平。实验三则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测定脑组织中HIF-1α的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1.行为能力改变:造模过程中以及造模后都会出现很多行为能力的改变,尤其是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夹尾右旋,后期眼睑下垂、睁眼困难等改变具有特征性。假手术组无类似情况。药物组初期也有行为能力的改变,而后期逐渐消失2.HE染色:模型组病侧海马锥体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细胞核溶解、消失,细胞体变小,海马区域部分细胞可见水肿、空泡样变;假手术组也存在很轻微的病理改变,后期逐渐修复。药物组在初期的病理改变同模型组,后期逐渐恢复,与假手术组接近。3.NSE:模型组血清NSE水平2h即明显升高,且随时间逐渐升高,假手术组变化不明显,中药组则逐渐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第3d、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MDA:模型组与假手术组MDA水平在2h无明显变化,1d时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而与假手术组接近,但在此后各时间点中药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5. SOD:SOD水平在2h无明显变化,而在1d、3d、7d时,模型组与中药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中药组SOD水平与假手术组接近。6. HIF-1 α:模型组HIF-1α的基因表达在2h即增强,1d时下降,随后又逐渐上升。与中药组相比,在3d、7d时具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组HIF-1α基因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接近。研究结论1. “肾-脑”相关,补肾治脑,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广泛的临床实践,这为六味地黄汤治疗治疗HIBD提供了理论支持。2.六味地黄汤能促进病变脑组织的修复,降低血清NSE浓度,提高脑组织SOD活性,并能下调HIF-1α的基因表达,对MDA含量也有一定的下调作用。3.六味地黄汤对新生大鼠HIBD损伤确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HIF-1α有关: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然后通过二者对HIF-1α的调节机制从而下调HIF-1α的表达,保护缺氧缺血脑组织,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降低血清NSE浓度。

二、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量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量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药物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各实验组大鼠生活状态观察
    3.2 中风膏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3.3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4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浓度的影响
    3.5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浓度的影响
    3.6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 浓度的影响
    3.7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m RNA表达的影响
    3.8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m RNA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研究
    4.2 中药预适应现代研究
    4.3 中风膏主要组成治疗中风研究
    4.4 中风膏在ICVD中的应用研究
    4.5 中风膏预适应对实验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6 中风膏预适应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7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
    4.8 中风膏预适应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VEGF?MMP-9 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4.8.1 中风膏对CD34 蛋白的影响
        4.8.2 中风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4.8.3 中风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
5.结语
    5.1 结论
    5.2 体会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1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
附录2 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
附件

(2)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学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辨证分型
        1.4 中医学治疗中风先兆的研究概述
        1.4.1 中药治疗中风先兆
        1.4.2 针灸治疗中风先兆
    2.西医学的认识
        2.1 颈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
        2.2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2.3 颈动脉狭窄的辅助检查
        2.3.1 数字血管造影术DSA
        2.3.2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
        2.4 西医治疗颈动脉狭窄研究概况
        2.4.1 内科治疗
        2.4.2 外科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手术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样本量的估算
        1.8 随机分组方法
        1.9 盲法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周期
        2.3 观察指标
        2.3.1 中医证候分级评分
        2.3.2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
        2.3.3 安全性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4.1 中医疗效评定
        2.4.2 临床终点事件记录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两组受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受试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比较
        3.4 两组受试患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的比较
        3.4.1 两组受试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比较
        3.4.2 两组受试患者舒张末期流速(EDV)比较
        3.4.3 两组受试患者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比较
        3.4.4 两组受试患者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搏动指数(PI)比较
        3.5 两组患者1 年后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4.讨论
        4.1 通督调神处方分析
        4.1.1 通督调神处方的理论支持
        4.1.2 通督调神处方选穴依据
        4.2 结果分析
        4.2.1 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比较
        4.2.2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指标比较
        4.2.3 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4.3 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意义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中医证候分级评分表
综述 针药治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清脑益元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NPY、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动物饲养条件
    1.2 实验动物药物及给药方法
    1.3 实验主要试剂、仪器及器材
        1.3.1 主要试剂
        1.3.2 主要液体及配制方法
        1.3.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实验模型建立
        2.2.1 麻醉固定
        2.2.2 分离血管
        2.2.3 线栓的制备
        2.2.4 插线与结扎
        2.2.5 缝合与消毒
    2.3 实验模型成功评定标准
    2.4 实验动物取材
    2.5 指标检测
        2.5.1 制备脑组织石蜡切片
        2.5.2 HE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
        2.5.3 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NPY蛋白含量
        2.5.4 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的CGRP蛋白含量
        2.5.5 统计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动物脑缺血损伤后的表现
    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3.3 HE染色评估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3.4 免疫组化法测脑组织NPY蛋白阳性细胞表达
    3.5 Western blot法测脑组织的CGRP蛋白含量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4.1.1 中风病名之源流
        4.1.2 中风病因病机之探究
    4.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阐释概要
        4.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4.2.2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4.3 清脑益元汤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及策略
        4.3.1 探究痰瘀交阻,热毒内生,肾虚髓亏病机理论
        4.3.2 谨守病机,清补兼施
        4.3.3 清脑益元汤组方析义
    4.4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NPY、CGRP肽类的表达
        4.4.1 NPY与局灶性脑缺血的关系
        4.4.2 CGRP与局灶性脑缺血的关联
        4.4.3 NPY与 CGRP间的相互联系
    4.5 清脑益元汤对NPY、CGRP肽类的影响
        4.5.1 清脑益元汤对NPY表达的影响
        4.5.2 清脑益元汤对CGRP蛋白表达的影响
        4.5.3 清脑益元汤对NPY和 CGRP的综合调节效应
    4.6 实验方法分析
        4.6.1 动物的选择
        4.6.2 造模方案的选择
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综述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清脑益元汤对脑缺血损伤性大鼠GFAP、NeuN表达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选择及饲养条件
        1.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1.1.2 实验动物饲养条件
    1.2 实验药物与给药方法
    1.3 实验动物分组
    1.4 主要试剂与药品
    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模型制备
    2.2 实验模型成功标准评分
    2.3 实验动物取材
        2.3.1 麻醉与灌注
        2.3.2 断头与取脑
    2.4 指标检测方法
        2.4.1 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
        2.4.2 TUNEL法检测与免疫组化法检测
        2.4.3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损伤后的表现
    3.2 实验大鼠造模结果
    3.3 实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4 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
    3.5 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3.6 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NeuN阳性细胞的表达
        3.6.1 GFAP在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表达
        3.6.2 NeuN在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表达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4.1.1 中风病的病名的由来
        4.1.2 中风病的病因总论
        4.1.3 中风病的病因探究
        4.1.4 中风病的病机阐释
    4.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认识
        4.2.1 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
        4.2.2 缺血性中风与GFAP的关系
        4.2.3 缺血性中风与NeuN的关系
        4.2.4 GFAP与 NeuN联合检测在缺血性中风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4.3 清脑益元汤对缺血性脑中风防治的研究
        4.3.1 审察病机,辨证论治
        4.3.2 肾脑同治,益精生髓
        4.3.3 随法遣方,扶正祛邪
        4.3.4 清脑益元汤组方及分析
    4.4 脑缺血中风动物实验分析
        4.4.1 实验动物及模型的建立
        4.4.2 实验指标检测的方法
    4.5 清脑益元汤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降气消瘀汤对脑出血患者双靶点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脑出血概述
    1.2 脑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的认识
    1.3 血肿扩大及脑水肿是脑出血后脑损伤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
    1.4 脑出血的西医治疗
    1.5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
    1.6 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1.7 脑出血的降气消瘀汤治疗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CT诊断方法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观察项目
    1.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疗效分析
    2.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2.4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2.5 两组脑水肿比较
    2.6 治疗前后意识变化情况分析
讨论
结论
    1、小结
    2、本研究的不足
    3、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1. 脑出血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2. 脑出血的辅助检查
    3. 中医与脑出血
    4. 降气消瘀法治疗脑出血
    5. 小结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成果
致谢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案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2 文献检索
        1.1.3 结局指标
        1.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1.5 文献质量评价
        1.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分析
        2.2.1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文献特征分析
        2.2.2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文献特征分析
        2.3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2.3.1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meta分析
        2.3.2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有效率meta分析
        2.3.3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神经缺损症状积分meta分析
        2.3.4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meta分析
        2.3.5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糖meta分析
        2.3.6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脂meta分析
        2.3.7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液流变学meta分析
        2.3.8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meta分析
        2.3.9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不良反应
        2.4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4.1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meta分析
        2.4.2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有效率meta分析
        2.4.3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症状积分meta分析
        2.4.4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meta分析
        2.4.5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糖meta分析
        2.4.6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脂meta分析
        2.4.7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液流变学meta分析
        2.4.8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meta分析
        2.4.9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分析
        3.2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分析
        3.3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缺损积分作用分析
        3.4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积分作用分析
        3.5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3.6 纳入文献质量分析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1.1.1 数据检索
        1.1.2 数据准备
        1.2 数据挖掘
        1.2.1 描述性分析
        1.2.2 聚类分析
        1.2.3 网络图分析
        1.2.4 关联规则定量分析
        1.3 数据挖掘工具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2.1.1 患者年龄分布
        2.1.2 患者女性所占比例
        2.1.3 急性脑梗死起病时间
        2.1.4 糖尿病病程
        2.2 描述性分析结果
        2.3 治疗中药类别聚类统计
        2.4 治疗中药功效聚类统计
        2.5 治疗药物药味聚类归纳
        2.6 治疗药物药性聚类归纳
        2.7 治疗药物归经聚类归纳
        2.8 各研究用方聚类
        2.9 各研究治法聚类分析
        2.10 Apriori建模分析结果
        2.11 聚类分析
        2.12 中药方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实验室指标的数据挖掘
        2.12.1 中药方剂与血糖关联分析
        2.12.2 中药方剂与血脂关联分析
        2.12.3 中药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机制的数据挖掘
    3 讨论
        3.1 基本统计指标分析
        3.2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起病时间和病程分析
        3.3 中医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4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治法和用方情况
        3.5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3.6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3.7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作用分析
        3.8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作用分析
        3.9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分析
        3.10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因子作用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温阳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脾肾阳虚型中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观察资料
研究方法
药品仪器
观察指标
检测
疗效的评定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脑出血急性期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及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引言
    临床观察技术路线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2.1 疾病诊断
        1.2.2.2 证候诊断
        1.2.3 疾病分期诊断
        1.2.4 病情严重程度划分
        1.2.5 纳入标准
        1.2.6 排除标准
        1.2.7 剔除及脱漏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情况
        2.2 急性期病程阶段的划分
        2.3 治疗方法
        2.3.1 对照组
        2.3.2 观察组
        2.4 观察指标
        2.4.1 各组一般情况
        2.4.2 疗效性观察指标
        2.4.2.1 中医证候学的观察
        2.4.2.2 卒中相关量表的观察
        2.4.2.3 血肿体积(出血量)的观察
        2.4.3 疗效判定标准
        2.4.3.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2.4.3.2 西医临床疗效评定分级标准
        2.4.3.3 颅内血肿的判定标准
        2.4.4 安全性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3.1.1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3.1.2 两组年龄(岁)比较
        3.1.3 两组身高(cm)比较
        3.1.4 两组体重(kg)比较
        3.1.5 两组发病时间(h)比较
        3.1.6 两组出血部位比较
        3.1.7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3.1.8 两组中医证候分布比较
        3.1.9 两组合并症比较
        3.2 两组疗效性观察指标比较
        3.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比较
        3.2.2 两组NIHSS量表评分前后比较
        3.2.3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前后比较
        3.2.4 两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前后比较
        3.2.5 两组血肿体积(cm~3)治疗前后比较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2 两组西医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3.3.3 两组颅内血肿疗效比较
        3.4 两组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4.1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3.4.2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检验比较
        3.4.3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验情况比较
        3.4.4 两组治疗前后大小便检验情况
        3.4.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4.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4 小结
    5 讨论
        5.1 中医对脑出血急性期的认识及诊治思路
        5.2 关于脑出血临床疗效评判指标的选择
        5.3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引言
    动物实验技术路线
    实验一: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脑水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1.4 动物分组
        1.5 模型制备
        1.6 模型评估
        1.7 给药方法
        1.8 检测指标
        1.8.1 神经行为学功能检测
        1.8.2 脑含水量及脑系数检测
        1.8.3 脑组织HE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测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2.2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
        2.3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脑系数的影响
        2.4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3 小结
        4 讨论:脑出血动物模型制备
    实验二: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1.4 动物分组
        1.5 模型制备及评定
        1.6 给药方法
        1.7 检测指标
        1.7.1 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
        1.7.2 血脑屏障超微结构观察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2.2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影响
        3 小结
        4 讨论:脑出血后脑水肿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
    实验三: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AQP-4、MMP-9、TIMP-1蛋白和基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1.4 动物分组
        1.5 模型制备及评定
        1.6 给药方法
        1.7 检测指标
        1.7.1 待检样品制备
        1.7.2 AQP-4、MMP-9、TIMP-1蛋白检测
        1.7.2.1 蛋白提取及检验
        1.7.2.2 Western blot操作步骤
        1.7.3 AQP-4、MMP-9、TIMP-1 mRNA检测
        1.7.3.1 引物设计
        1.7.3.2 RNA的提取
        1.7.3.3 合成cDNA
        1.7.3.4 RT-PCR扩增
        1.7.3.5 RNA电泳及检测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AQP-4、MMP-9和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2.1.1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
        2.1.2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2.1.3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2.2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AQP-4、MMP-9、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2.2.1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AQP-4 mRNA表达的影响
        2.2.2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MMP-9 mRNA表达的影响
        2.2.3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3 小结
        4 讨论
        4.1 AQP-4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
        4.2 MMP-9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
        4.3 TIMP-1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文献综述
    1 活血化瘀法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2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
附件2: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件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件4: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附件5: Barthel指数(Bl评分)
附件6:安全性监测指标及血肿体积监测信息表
附件7: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论文)
    参考文献

(10)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六味地黄汤对新生大鼠HIBD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HIE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HIE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
        1.3.1 国际诊断标准
        1.3.2 国内诊断标准
        1.3.3 临床分度
        1.4 HIE的发病机制
        1.4.1 能量代谢障碍
        1.4.2 氧自由基损伤
        1.4.3 钙离子超载
        1.4.4 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
        1.4.5 细胞凋亡
        1.4.6 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1.4.7 一氧化氮(NO)的作用
        1.5 HIE的治疗现状
        1.5.1 基础治疗:三支持和三对症
        1.5.2 其他疗法
        1.5.3 小结
    2. 中医药对HIE的认识及治疗
        2.1 与HIE相似的中医病名
        2.1.1 胎怯、胎弱
        2.1.2 不啼、梦生、草迷、闷脐生
        2.1.3 胎惊、胎搐
        2.1.4 五软五迟
        2.1.5 小结
        2.2 中医药治疗HIE的现状
        2.2.1 单味中药提取物
        2.2.2 中药复方制剂
        2.2.3 推拿
        2.2.4 针刺
        2.2.5 小结
        2.2.6 中医药治疗HIE的研究展望
    3. 中医“肾-脑”相关性研究
        3.1 “肾-脑”相关的历史源流
        3.2 “肾-脑”相关的物质基础
        3.3 “肾-脑”相关的经络联属
        3.4 “肾-脑”相关的临床研究
        3.5 “肾-脑”相关的实验研究
        3.6 小结
    4. 六味地黄汤与现代脑病的研究
        4.1 六味地黄汤简介
        4.2 六味地黄汤治疗脑病的现代药理学基础
        4.3 六味地黄汤治疗现代脑病的研究
        4.4 小结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一 SD新生大鼠HIBD模型的制备、鉴定以及药物对其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HIBD动物实验模型制作
        3.2 造模后处理
        3.3 灌胃
        3.4 标本提取
        3.5 HE染色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动物行为学观察
        4.2 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5. 讨论
    实验二 六味地黄汤对新生大鼠HIBD后NSE、MDA、SOD的影响
        1. 前言
        1.1 氧自由基损伤与新生大鼠HIBD
        1.2 MDA、SOD与新生大鼠HIBD
        1.3 NSE与新生大鼠HIBD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动物造模、灌胃及标本采取
        3.2 Elisa法检测MDA、SOD、NSE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
        4.1 血清NSE值
        4.2 脑组织匀浆MDA、SOD值
        5. 讨论
        5.1 NSE实验结果讨论
        5.2 MDA、SOD实验结果讨论
    实验三 六味地黄汤对新生大鼠HIBD后HIF-1α的影响
        1. 前言
        1.1 HIF-1α对HIF-1的作用
        1.2 常氧和缺氧对HIF-1α稳定性的影响
        1.3 HIF-1α对新生大鼠HIBD的双重作用
        1.4 抗氧化剂对HIF-1α表达的影响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动物造模、灌胃及标本采取
        3.2 RT-PCR法检测HIF-1α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综合分析讨论
        6.1 思考:HIF-1α对HIBD是保护作用还是损伤作用?
        6.2 发现:HIF-1α在HIBD中的双相表达及作用
        6.3 推测:六味地黄汤调节HIF-1α表达的机制
结论
创新点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综述 HIF-1a在HIE中的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量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D]. 侯慧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D]. 舒云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3]清脑益元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NPY、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D]. 向昱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清脑益元汤对脑缺血损伤性大鼠GFAP、NeuN表达水平的影响[D]. 毛冬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降气消瘀汤对脑出血患者双靶点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观察[D]. 刘军梅.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6)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D]. 曹文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7]温阳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脾肾阳虚型中风)的临床研究[D]. 张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8]脑出血急性期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及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凌华.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4)
  • [10]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六味地黄汤对新生大鼠HIBD的作用机制研究[D]. 房明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水蛭注射液对犬颈动脉血流及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