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单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反应性探讨

五元单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反应性探讨

一、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郑梦启[1](2021)在《活性焦强化生物降解煤热解废水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低阶煤热解技术可将储量丰富的劣质煤分级分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煤基固、液、气产品,但此过程中产生的煤热解废水是一类难降解的高毒性废水,废水近零排放成为煤热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煤热解废水的环状化合物是导致降解性能差、生物毒性高,并制约废水近零排放的关键要素。本课题从降低生物毒性的角度出发,并基于工业产物原位利用的考量,研究了褐煤活性焦(Lignite activated coke,LAC)、纳米Fe3O4负载活性焦(Nano-Fe3O4@LAC)对于强化微氧环境微生物降解煤热解废水中的环状化合物的性能与机制。针对煤热解废水中的典型环状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单组分毒性、联合毒性,揭示了煤热解废水中环状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模式。煤热解废水中酚类是主要的急性毒性来源,容易活化并通过快速提升细胞氧化应激造成不可逆损伤。氮杂环化合物(Nitrog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NHCs)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表现可逆的基线毒性。煤热解废水中环状化合物多以麻醉性化合物为主,多元酚是主要的反应性毒性物质,酚类、NHCs和PAHs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先由疏水性物质的基线毒性主导,后主要表现酚类的不可逆急性毒性,联合毒性随时间延长逐渐加强。探究了活性焦对于煤热解废水中的环状化合物的吸附性能与减毒机制。LAC对废水中环状化合物的吸附性最佳,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酚(Total phenols,Tph)48 h去除率分别为39.07%、44.06%。相比于微孔较多的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介孔、含氧官能团较多的LAC能够选择性吸附甲基酚、NHCs等有毒难降解有机物,而nano-Fe3O4@LAC由于介孔、正电优势对大分子PAHs、电负性NHCs有更强的选择性吸附。活性焦材料可去除废水中的酚类及羟基活化的有机物,降低反应性毒性,并选择性吸附稠环NHCs、PAHs,减轻废水初始联合毒性。另外,活性焦材料吸附位点易于生物原位再生,能够与微生物耦合实现弹性吸附。试验研究了LAC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由于酚的急性毒性,酚浓度对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有显着影响,微氧环境(1.0~2.0 mg/L)污泥体系耐受阈值最低(200 mg/L),NHCs、PAHs协同抑制酚类的降解。微氧环境DO为0.3~0.5 mg/L的条件下LAC吸附可显着降低酚的毒性压力,高酚负荷下提升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也能改善降解性能。HRT=48 h、Tph=500 mg/L时微氧LAC强化体系降解性能最佳,毒性削减87.65%,可生化性(BOD5/COD,B/C)维持于0.24。LAC通过吸附减毒作用促进了污泥生物量增长,絮体凝聚性、稳定性增强。微氧环境DO为1.0~2.0 mg/L的条件下酚类等有毒物质破坏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严重降低物种多样性,使微生物高度集中于Thauera(49.90%)、Zoogloea(6.40%)、Pseudoxanthomonas(5.67%)等酚耐受性较强的菌属。LAC通过选择性吸附去除了废水中部分有毒、难降解有机物,使强化体系微生物多样性更高、分布更均匀,以Alicycliphilus(19.05%)、Acidovorax(7.13%)等兼性厌氧菌为主,并富集了独特的Ignavibacterium(3.07%)等电活性菌,加强了微生物群落的种间协作。LAC吸附对环状化合物的直接去除为20~30%,微生物降解是强化体系的核心,酚类降解以邻苯二酚间位开环方式为主。为强化异化生物铁还原(Dissimilatory iron reducing,DIR)过程,试验继续探究了nano-Fe3O4@LAC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酚浓度、活性焦投量和HRT对LAC、nano-Fe3O4@LAC强化体系COD、Tph去除率影响较小,但nano-Fe3O4@LAC能够更显着地削减废水毒性和改善可生化性,2 g/L的nano-Fe3O4@LAC强化体系出水对四膜虫无毒,可生化性达到0.55,与其对NHCs的降解优势相关,这对于优化难降解废水的生化处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Nano-Fe3O4@LAC增强了污泥的活性、强度和稳定性。同时,nano-Fe3O4@LAC促进了氧化降解环状化合物的Alicycliphilus在悬浮污泥的分布,并且载体上的生物膜富集了厌氧发酵菌属Syntrophorhabdus,以及电活性菌属Geobacter、Ignavibacterium,它们的互营代谢促进nano-Fe3O4@LAC表面吸附的难降解环状化合物开环,并释放小分子酸进入悬浮污泥,提升废水整体的可生化性。Fe3O4富集的电活性菌通过铁氧化还原加速DIR过程,并驱动环状化合物的开环反应。宏基因组学分析表明活性污泥微生物仍以兼性厌氧菌为主,Alicycliphilus属细菌为微生物群落的核心微生物,通过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主导了苯环裂解过程。Comamonas testosteroni是环状化合物降解过程中参与途径最多的物种,能够参与苯环的厌氧、好氧开环反应,同时主导了氮杂环裂解的微生物群,并主要以厌氧途径裂解氮杂环。电活性生物膜和悬浮污泥富集的Ignavibacterium属可通过DIR过程在生物膜、悬浮污泥之间传递电子,促进悬浮污泥的开环反应。因此,nano-Fe3O4@LAC通过促进DIR过程间接增强了悬浮污泥微生物对环状化合物的降解性能。

杨德红,王坤,周婉婷,李冰,冯晓,张振明,张光慈,乔付淇[2](2021)在《小化眉穿越杂环国》文中研究指明芳香性是芳烃和芳杂环等芳香族物质的特性,是有机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论文以苯和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为基础,加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妙趣横生地讲述了大学生小化眉穿越杂环国,变身苯公主,和吡啶、吡咯、呋喃、噻吩四王子一起,带着丫鬟环戊二烯、书童哌啶和四氢呋喃,组成八人团,在万众瞩目下,顺利通过选拔赛,获得芳香国选派资格的故事。旨在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在类比中加深读者对芳香性的本质、判断依据、芳烃和芳杂环结构、性质及应用的理解,引领读者进一步思考芳香性在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并提醒人们关注芳香族化合物的社会影响。

赵小瑞[3](2020)在《Pd@介孔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杂环化合物C–H键功能化研究》文中认为通过C–H键活化实现杂环分子的官能化是合成高附加值杂环化合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惰性C–H键的键解离能(BDE)高,杂环化合物中C–H键化学环境相似,杂原子和芳香共轭体系容易与金属催化剂发生强吸附,导致传统合成过程中面临反应条件苛刻、均相催化剂与产物难以分离、贵金属难以回收、目标产物选择性难以控制、多相金属活性中心容易流失或者中毒、产物易被重金属污染等一系列环境与催化问题。环境催化的核心问题是避免使用和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利用催化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多种介孔碳负载的Pd纳米催化剂,在温和绿色的条件下,成功实现吡咯、呋喃、噻吩、喹啉等杂环化合物高效C–H键功能化反应。此外,探究了介孔碳负载Pd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及表面性质与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方面的构-效关系,提出了多相Pd表面催化C–H键活化的新机制,为今后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合成以及绿色合成反应的设计优化等提供了新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前言和研究背景,主要从绿色合成的角度介绍了杂环化合物C–H键功能化和介孔碳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二章为实验部分,简单介绍了实验所涉及的试剂规格、仪器设备型号、催化剂制备与表征方法、反应的处理与分析方法以及DFT计算方法等。第三章,针对五元杂环化合物sp2 C–H键芳基化反应一步仅能获得单芳基产物的难题,开发了一种介孔碳负载的C,N共修饰Pd间隙固溶体催化剂(C,N-Pd/OMC)。C和N的修饰提高了Pd的d电荷密度(Pd位点上d电子得失数),调控了五元杂环在Pd表面的吸附构型,降低了强吸附质的吸附能,通过多位点吸附活化,在无需任何碱、配体和相转移剂的条件下,实现了温和水相条件下五元杂环化合物的C–H键直接双芳基化反应,TOF值高达107 h-1,选择性接近100%,催化剂使用7次后未见明显Pd流失、团聚及失活现象。第四章,针对8-甲基喹啉sp3 C–H键官能化反应,设计合成了氮掺杂介孔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负载的Pd纳米催化剂(Pd/N-Ti O2/C)。利用Pd-N配位作用及Pd-Ti O2界面相互作用显着调控了Pd电子结构,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Pd/N-Ti O2/C催化8-甲基喹啉sp3 C–H键甲氧基化反应,TOF值可达96 h-1,选择性接近100%,反应经历甲氧基自由基机理。催化剂使用7次未见明显Pd流失、团聚及失活现象。第五章,采用原位碳热还原法,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氮源,H2Pd Cl4为金属Pd源,一步直接合成了氨基修饰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负载的C,N共修饰Pd纳米催化剂(C,Nx-Pd/OMC,x为含氮量)。通过控制正硅酸四乙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比例,可以调控催化剂中的含氮量,有效提高催化剂中的N含量,实现了高效、高选择性8-甲基喹啉sp3C-H键功能化反应。C,N-共修饰显着提高了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剂连续循环使用6次,未见活性明显下降。第六章,针对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传统负载型催化剂流失导致的催化剂失活、产物被金属污染等问题,利用不同氨基修饰方法设计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催化剂。具有强Pd-N相互作用的Pd/c N-OMC催化剂,在溴苯和苯硼酸的Suzuki-Miyaura反应中具有非常高的活性与稳定性,经过6次催化循环,未观察到明显的金属流失、再沉积和团聚现象。相反,Pd-N相互作用较弱的Pd/g N-OMC和Pd/OMC发生不同程度的Pd流失、再沉积及团聚失活现象。该研究有望使精细化学品和药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更具安全性与可持续性。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周锡兵[4](2020)在《钯催化的新型胺羰化和还原偶联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羰基化反应是合成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胺羰基化反应是合成酰胺的高效方法。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反应可以直接由烯烃或炔烃以100%的原子经济性构建酰胺,但是由于作为亲核试剂的胺具有碱性导致催化活性物种钯-氢络合物难以有效生成,并且胺的强配位能力也会通过形成“Werner型络合物”导致钯催化剂中毒。因此,如何通过底物的设计和催化体系的调控来发展高效的策略,克服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反应中的“碱性壁垒”和胺的强配位性导致的催化剂失活,是目前羰基化发展的难题。基于此,本论文分别以碱性和配位性较弱的简单酰胺、含有sp2-N的吡啶、喹啉、恶唑啉、亚胺等为胺基源,通过催化剂体系的调控,发展了一系列高效的新型胺羰基化反应。为酰胺、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的合成方法。在对上述羰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解和CO可以作为还原偶联反应的还原剂的偶然发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以H2作为唯一还原剂的还原偶联反应,有效地解决了传统Wurtz型还原偶联反应需要使用超化学计量的金属还原剂这一问题,为发展绿色的还原偶联反应奠定了基础。1.基于酰基-钯物种与简单酰胺化合物的转酰化反应,使用简单酰胺作为胺基源,在优化的条件下,在30 atm CO氛围中以2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时,反应以最高89%的收率和最高98:2的区域选择性从芳基烯烃构建了支链型酰胺;在10 atm CO氛围中以2 mol%的Pd(MeCN)2Cl2/XantPhos为催化剂时,反应以最高89%的收率和最高>99:1的区域选择性从烯烃构建了直链型酰胺。对于克级反应,催化剂载量可降低到0.02mol%(TON=3500),这证明了反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们通过控制实验证明了催化循环中转酰化反应的发生,基于此,使用5mol%的PdI2/XantPhos作为催化剂发展出了分子内的氢羰基转酰化反应,能够分别得到五至八元环的内酰胺化合物。此外,该方法还可以采用廉价的NMP·DCl或者DMF-d7为氘源以较低的成本合成氘代的酰胺。2.基于芳香性C=N键物种与酰基-钯中间体还原消除-氧化加成的串联反应首次实现了芳香性C=N键对酰基-钯物种的形式插入,并通过独特的底物设计实现了以含有sp2-N的氮杂芳烃为胺基源的钯催化氢胺羰基化环化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在30atm CO氛围中以1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时,反应以100%的原子经济性和最高98%的收率构建了喹啉酮,对于克级反应,催化剂的载量可降低至0.1 mol%。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和控制实验表明,C=N键对酰基-钯物种的形式插入确实发生于反应催化循环中,然后经历了独特的远程质子耦合的电子转移,得到了预期的产物并完成催化循环。通过该方法合成出的喹啉酮是一类具有可调控的发射波长的和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的荧光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还可以通过Pd/C氢化合成相应的哌啶和吡啶酮。3.在论证了酰基-钯物种能被C=N键物种所捕获生成高活性的N-酰基亚胺阳离子物种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的N-酰基亚胺盐来对C=N键进行活化,并使其发生双官能团化反应,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钯催化的C=N键胺羰基化双官能化环化反应,使用未活化的氮杂芳烃或者亚胺作为胺基源,在优化的条件下,在1 atm CO氛围中以5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时,反应以最高97%的收率构建了喹唑啉酮。反应还可以用廉价的原料一步合成具有优秀抗肿瘤活性的吴茱萸碱及其类似物。4.基于酰基-钯中间体的β-氢消除反应,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钯催化氢胺羰基化[2+2]环化反应。使用含有sp2-N的亚胺作为胺基源,以苯基-1,3-丁二烯为模板底物,通过系统的条件筛选,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40 atm CO氛围中以5 mol%的Pd(t-Bu3P)2为催化剂,5 mol%的NMP·HCl为助催化剂,20 mol%的TMSCl和20mol%的吡啶作为添加剂,NMP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小时。在此优化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含有各种取代基的芳基甲醛衍生的亚胺、烷基醛衍生的亚胺和含有各种取代基的芳基-1,3-丁二烯、苯乙烯、环己二烯、1,3-丁二烯之间的反应性能,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这些反应底物在上述反应中显示了较好的反应活性,并最高以94%的收率和一定的非对映选择性以100%的原子经济性构建了β-内酰胺。5.我们使用氢气这一最绿色经济的还原剂,在优化的条件下,当使用烯丙胺作为底物时,在1 atm H2氛围中以2mol%的PdCl2/DPPB为催化剂,反应以最高94%的总收率构建了 1,5-二烯,对于克级反应,催化剂的载量可降低至0.1 mol%;当时用烯丙醇作为底物时,在1 atm H2氛围中以2 mol%的PdCl2/DPPB为催化剂时,加入20 mol%的NEt3作为添加剂,反应以最高93%的总收率构建了 1,5-二烯。该反应克服了氢气参与的反应中常见的氢解和氢化副反应,高化学选择性的实现了 1,5-二烯的高效合成,并且很好地控制了产物中双键的E/Z选择性。动力学实验表明,这个反应对钯呈二级反应,对底物呈零级反应,表明了底物不直接参与决速步骤,并且在反应决速步骤中可能存在着两个钯中心。

冯洋洋[5](2020)在《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与产物的金属防腐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环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另外,这类化合物在金属的防腐蚀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因此,构建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潜力。近些年,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已成为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其中,无过渡金属参与的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吸引了广泛地关注。本论文着重研究碘试剂作用下,烯烃通过极性反转的方式合成杂环化合物以及产物的金属缓蚀性能。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以低毒的硫氰酸钠作为硫氰化试剂,乙酸乙酯作为反应溶剂,易于得到的碘单质作为氧化剂,实现未活化的烯烃底物的氨化硫氰化反应,合成一系列含硫氰基的吡咯烷、哌啶以及吲哚啉类化合物。根据LC-MS分析和控制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此外,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分析,进一步确认该反应产物的结构。该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过渡金属催化剂,底物的普适性广泛、反应收率良好。(2)以环境友好的双醋酸碘苯作为氧化剂,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溶剂,可实现活化的烯烃底物的氨化氧化反应,合成一系列反式三环吗啉衍生物。立体化学研究表明,Z-烯烃的转化被抑制。本论文研究中使用DFT计算顺式和反式烯烃底物的过渡态模型,解释这一现象。此外,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分析,进一步确认反式环加成产物的构型。为构建三环吗啉衍生物,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3)采用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接触角技术分析方法,研究了新合成的含硫氰基的吡咯烷衍生物和三环吗啉衍生物,在0.5 M硫酸溶液中对铜的腐蚀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0.5 M硫酸溶液中,三环吗啉衍生物能够有效地抑制铜的腐蚀。该化合物是混合型缓蚀剂,能够同时抑制铜电极的阴极和阳极反应。

亢丽霞[6](2020)在《五重键双核化合物M2[N(CH3)CHN(CH3)]2(M=Cr,Mo,W)的芳香性和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含有过渡金属的芳香性化合物,既具有芳香性的特征,又表现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特性,从而显示出独特的结构、电子特性及其反应活性。芳香性的研究是当代化学的热点,用于解释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反应活性、分子结构以及一些其他性质。过渡金属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反应(TMC ATRA)是一种有效构建碳-碳键的手段,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关于过渡金属介导的ATRA反应主要涉及后过渡金属,如Cu、Ni、Ru和Fe。然而,由于难以控制金属的氧化还原行为,前过渡金属催化的自由基加成很少被探索。M2[N(CH3)CHN(CH3)]2(M=Cr,Mo,W)是一类新合成的含金属-金属五重键的杂环化合物。因此,研究其芳香性及催化活性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此类催化剂的性质、扩大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为改进此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主要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对五重键双核化合物M2[N(CH3)CHN(CH3)]2(M=Cr,Mo,W)的芳香性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理论探究。所有的构型优化和单点计算均是在Gaussian09程序包下完成的。芳香性分析分别是利用Multiwfn3.6程序(化学位移δzz图、多中心键级Iring、等化学屏蔽表面ICSS)、AICD 2.0程序(磁感应电流图)以及NBO 6.0程序(NICSzz值,CMO-NICS)完成的。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主要是基于过渡态理论(TST)计算的。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M2[N(CH3)CHN(CH3)]2(M=Cr,Mo,W)是一类具有M-M五重键的稠杂环结构的新型化合物。本部分工作在M06-L/Def2-TZVP计算水平上,通过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及NICS(1)ZZ-scan、磁感应电流密度(AICD)、多中心键级(Iring)等多个指标研究了此类化合物及其二价负离子中五元杂环(CM2N2)的芳香性,并确定了其芳香性来源。计算结果表明,在体系M2[N(CH3)CHN(CH3)]2(M=Cr,Mo,W)中,随着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加,分子的芳香性逐渐增加;此类化合物中五元环均表现出明显的π芳香性,σ芳香性和δ芳香性对五元环的贡献较小,可以忽略;增加两个电荷对体系芳香性并未产生明显影响,其原因是M2[N(CH3)CHN(CH3)]22-(M=Cr,Mo,W)中增加的两个电子参与形成了金属间的σ型轨道,而π型轨道个数没有变化。2.过渡金属催化的自由基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效构建碳-碳键的手段。一般来说,在这种金属介导的自由基转化中,金属中心会经历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本部分工作基于ωB97XD/Def2-TZVP计算水平,?以甲’苯为溶剂采用CPCM溶剂化模型,进一步明确了Mo2[N(CH3)CHN(CH3)]2对CCl4和?1-’己烯间自由基加成反应的催化机制,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原子自旋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o2[N(CH3)CHN(CH3)]2介导的自由基加成反应表现了较低的活化能垒,这在理论计算上预测是可以发生的,因此,温和条件下Mo-Mo五重键可以作为该转化的有效催化剂;整个催化反应分为3步,其中两步是金属介导的。首先,Mo2[N(CH3)CHN(CH3)]2催化C-Cl键裂解,生成金属卤化物Mo2[N(CH3)CHN(CH3)]2Cl和·CCl3自由基;其次,·CCl3与1-己烯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Cl3CCH2CH(ηBu),该加成产物进一步与Mo2[N(CH3)CHN(CH3)]2Cl相互作用得到最后的产物并重新生成催化剂Mo2[N(CH3)CHN(CH3)]2。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均表明第二步是速控步;当配位溶剂吡啶参与到催化反应中,它将阻碍金属的活性位点,进而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活化能垒,导致催化反应被抑制,产物产率降低,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李建成[7](2019)在《含硅、锗元素化合物的路易斯酸碱对反应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价态元素有机硅和锗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化学是主族元素化学的研究前沿,该领域仍存在许多挑战性的课题。由于含低价态元素的物种具有较小的HOMO-LUMO能级差,因而显示出很高的反应活性。如何建立有效的非常规方法来合成得到这些物种,进而研究他们的反应化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受阻Lewis酸碱对体系(FLPs)的小分子活化反应化学得到广泛研究,结合低价态元素和受阻Lewis酸碱对反应化学是主族元素化学的新发展。本论文以低价态有机硅和锗化合物为主题内容,研究它们的合成方法学和反应化学;同时在探索受阻Lewis酸碱对及其反应化学时也开展了部分有机铝化学的研究。论文包含以下六部分工作。1.脒基配体稳定的硅宾与铝烷的反应化学及其机理研究探索 了硅宾 LSi-SiL(L=PhC(NtBu)2)和铝烷 AlH3.NMe3 的反应,得到 Al2Si4-杂环化合物LAI(SiH2SiH2)2AIL(2-1)。这是首例通过非常规的方法合成得到的硅铝六元杂环化合物。对2-1进行了 NMR和IR谱学和X-ray单晶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呈热力学能量稳定的椅式最优构象,类似于环已烷结构。进一步设计合成和表征了 LSi-SiL与AIMe3 Donor-acceptor作用的中间体类化合物LSi(AlMe3)-Si(AIMe3)L(2-2),也同时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单核二价硅L(Mes)Si:和AlH3·NMe3氧化加成配体迁移反应的中间体类化合物[LAIHSiH2Mes]2(2-3),进而研究了化合物2-1的形成机理。最后结合DFT理论计算验证上述反应生成Al2Si4-杂环化合物2-1的动力学过程。2.脒基配体稳定的硅宾与卤代硼烷的反应化学研究发展了一种脒基配体稳定的二价硅,即硅宾,和二卤代硼烷的非常规加成反应合成硼基取代的三氯硅烷的方法。L(Cl)Si:(L=PhC(NtBu)2)与PhBC12反应经过硅宾插入、脒基配体重排以及Cl原子迁移,生成化合物LB(Ph)SiCl(3-1);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到化合物 LB(R)SiCl3(R=2,4,6-Me3C6H2(3-2)、N(SiMe3)2(3-3));硅宾 L(Mes)Si:与 MesBBr2 反应得到化合物 LB(Mes)SiBr2Mes(3-4),L(iPr2N)Si:与MesBBr2反应生成化合物LSiBr(NiPr2)(BBrMes)(3-5)。前者的反应过程与3-1的类似,但是后者显示B-Br键对二价硅中心的氧化加成。化合物3-1-3-5都通过NMR谱学表征,其中3-1、3-2、3-4都经过X-ray单晶结构确认。这些研究揭示了基团的电子和空间效应对二价硅化合物的反应性影响,并主导生成热力学稳定的产物。3.分子内GeⅡ/B FLP的合成以及反应化学研究在相对惰性的二价锗,即锗宾,分子中引入Lewis酸性的B中心,组成分子内GeⅡ/B FLPs,研究其反应化学。首先合成了脒基配体稳定的炔基锗宾化合物 LGe(CCPh)(L=RC(NR)2,R=tBu,R’=Cy(4-1);R=tBu,R’=iPr(4-2);R=tBu,R’=2,6-iPr2C6H3(4-3);R=Ph,R’=tBu(4-4)),与 B(C6F5)3 发生1,1-carboboration 反应,得到乙烯基桥联的 GeⅡ/B FLPs 化合物LGe(Ph)C=C(C6F5)B(C6F5)2(L=RC(NR’)2,R=tBu,R’=Cy(4-5);R=tBu,R’=iPr(4-6);R=tBu,R’=2,6-iPr2C6H3(4-7);R=Ph,R’=tBu(4-8))。进一步研究了4-5的FLP反应化学。化合物4-5与酮及烯酮底物分子中的C=O官能基,发生1,2-偶极诱导加成反应,生成两性离子特征的杂环化合物[(LGe)(Ph)C=C(C6F5)(B(C6F5)2)](R1R2C-O)(R1=p-MeC6H4,R2=Me(4-9);RIR2=Ph(Et)C=(4-10));与二苯基乙二酮得到氧化加成产物[(LGe(OCPh)2)(Ph)C=C(C6F5)(B(C6F5)2)](4-11);化合物4-5与腈中C≡N键发生1,2-偶极诱导加成生成[(LGe)(Ph)C=C(C6F5)(B(C6F5)2)](ArC=N)(Ar=p-BrC6H4(4-12);Ar=(p-CF3)C6H4(4-13));对过渡金属氯化物[(COD)RhCl]2发生Rh-Cl加成得到化合物[(LGe)(Ph)C=C(C6F5)(B(C6F5)2)]((COD)Rh-Cl)(4-14);对 AdN3 的端氮原子发生1,1-加成得到[(LGe)(Ph)C=C(C6F5)(B(C6F5)2)](NN2Ad)(4-15)。此外,在高温条件下GeⅡ/B FLP 4-5和4-8均能发生分子内的F原子迁移反应生成化合物[(LGe)(Ph)C=C(C6F5)(C6F4)(BF(C6F5))](L=tBuC(NCy)2(4-16);L=PhC(NtBu)2(4-17))。对所有化合物4-1-4-16都进行了 NMR谱学表征,其中4-3外的化合物都进行X-ray单晶结构确认。这些研究揭示了 GeⅡ/B受阻Lewis酸碱对的高反应活性。4.分子内GeII/BFLP对羰基化合物的脱氧反应化学研究在分子内Lewis酸中心B(C6F5)2基团的协同作用下,二价锗中心能够被异氰酸酯和酮氧化。4-5能够使异丙基异氰酸酯中的C=O键发生完全断裂,随后氧原子片段插入到GeII/B FLPs的Ge11—)B键中而生成GeC2BO杂环化合物[(LGe)(Ph)C=C(C6F5)B(C6F5)2](O)(5-1),脱氧后的异腈片段进一步插入到另一GeH/B FLPs 分子的 GeII→B 键中而生成 GeC3B 杂环化合物[(LGe)(Ph)C=C(C6F5)B(C6F5)2](CNiPr)(5-2)。采用间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及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均发生相同的反应模式,除了产物5-1外,还分别分离得到[(LGe)(Ph)C=(C6F5)B(C6F5)2](CN(/m-MeC6H4))(5-3)和 {[(LGe)(Ph)C=C(C6F5)-B(C6F5)2](CN(p-C6H4))}2CH2(5-4)。进一步研究了 4-5 与叔丁基异腈的 1,1-加成反应,生成[(LGe)(Ph)C=C(C6F5)(B(C6F5)2)](CN/Bu)(5-5);4-5 在高温条件下也能够使酮分子中的C=O发生断裂,氧原子片段插入到GeII/B FLPs分子的GeII→B键中而生成GeC2BO杂环,脱氧的类碳卡宾片段插入到同一 GeII/B FLPs分子的N-GeII键中而形成GeC2N2杂环,生成以 Ge为中心的螺环化合物[(L Ge)(Ph)C=C(C(,F5)(B(C6F5)2)](O)(L*=tBuC(NCy)2(CRR’),R=p-MeOC6H4,R’=Me(5-6);R=C6H5CHCH,R’=Me(5-7);R=R’=Ph(5-8))。研究了 4-5 和异丙基异氰酸酯的动力学反应过程;进一步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反应机理。5.胺基桥联P/Si FLP的合成及其反应化学研究通过在芳胺基引入Lewis酸性的SiMenCl3-n基团和Lewis碱性的PPh2基团合成 了胺基桥联的 P/Si FLP 体系 ArN(PPh2)SiMenCl3-n(Ar=2,4,6-Me3C6H2,n=0(6-1a),1(6-2a),2(6-3a),3(6-4a);Ar=2,6-iPr2C6H3,n=0(6-1b),1(6-2b),2(6-3b),3(6-4b))。随后考察了 P/Si FLP体系与丙炔酸甲酯和丁炔二酸二甲酯(DMAD)的反应,受Si中心取代基的影响而得到两种类型产物:[3+2]偶极诱导环加成产物[2,4,6-Me3C6H2N(PPh2)SiC13](HC=CCO2Me)(6-5c)、[ArN(PPh2)SiMenCl3-n](MeO2CC=CCO2Me)(Ar=2,4,6-Me3C6H2,n=0(6-5a),1(6-6a),2(6-7a);Ar=2,6-iPr2C6H3,n=0(6-5b),1(6-6b),2(6-7b))和开环产物 ArN=P(Ph2)C(C02Me)=C(C02Me)SiMe3(Ar=2,4,6-Me3C6H2(6-8a),2,6-iPr2C6H3(6-8b))。Me3SiN(PPh2)(SiMe3)与 DMAD 反应同样得到开环产物 Me3SiN=P(Ph2)(Me02C)C=C(CO2Me)SiMe3(6-9)。在这些反应中,6-1a-6-4a和6-1b-6-4b作为胺基桥联的P/Si FLP与炔烃发生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6-5a-7a,6-5b-7b和[ArN(PPh2)SiMe3](Me02C C=CC02Me)(Ar=2,4,6-Me3C6H2(6-8a’),2,6-iPr2C6H3(6-8b,))。理论计算表明,加成过程是协同环加成机理,且环加成形成的C2NPSi杂环的稳定性随着硅中心上甲基的增多而降低。因而而在6-8a’和6-8b’中,SiMe3不足以承受所接受的电子通过断裂N-Si键同时形成N=P键的方式发生开环形成热力学稳定产物6-8a及6-8b。另外,为比较,考察了不含Lewis酸中心ArNHPPh2与DMAD的反应,得到 C3NP 杂环化合物 Ph2P[C(CO2Me)CH(OMe)C(O)NAr](Ar=2,4,6-Me3C6H2,(6-10);2,6-iPr2C6H3,(6-11))。Ph2NPPh2 与 DMAD 反应得 1,4-加 成产物Ph2N[(Me02C)C=C(CO2Me)]2PPh2(6-12)。对所有化合物 6-1a-6-12 都进行了 NMR谱学表征,其中6-5a-6-6b,6-7b、6-8b、6-9-6-12的结构得到X-ray单晶衍射表征的确认。这些研究表明了中性四价硅可以作为Lewis酸中心与膦基团组成FLP体系进行典型的偶极环加成反应。6.铝炔化合物与B(C6F5)3的1,1-carboboration反应化学研究发展了一种通过双炔基铝化合物与B(C6F5)3的1,1-carboboration反应合成铝杂环戊二烯的方法。首先 L1AlCl2(L1=CH(MeC=NAr)2,Ar=2,6-iPr2C6H3)与炔基锂试剂LiC^CR发生盐消除反应得到双炔基铝化合物L1Al(C≡CR1)2(R=Ph(7-1);tBu(7-2);SiMe3(7-3))。并考察了其与B(C6F5)3的反应性,只有7-1能够顺利地发生两步1,1-carboboration反应而得到铝杂环戊二烯L1AIC(Ph)C(B(C6F5)2)C(C6F5)C(Ph)(7-4)。同理,苯胺基亚胺配体稳定的双苯乙炔基铝L2Al(C≡CPh)2(L2=o-C6H4(CH=NAAr),Ar=2,6-iPr2C6H3,(7-5))与B(C6F5)3反应得到相似结构的铝杂环戊二烯L2AIC(Ph)C(B(C6F5)2)C(C6F5)C(Ph)(7-6)。然而脒基配体稳定的双苯乙炔基铝 L3AI(OCPh)2(L3=tBuC(NCy)2(7-7))与 B(C6F5)3 的1,1-carboboration 反应停留在中间态 L3Al(Ph)C=C(C6F5)[B(C6F5)2(C≡CPh)](7-8)。对所有化合物7-2-7-8都进行了 NMR谱学表征,其中7-4、7-6及7-8的结构得到X-ray单晶衍射表征的确认

郑少辉[8](2019)在《铼烯基卡拜及环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是一类特殊的金属配合物,这类环状体系具有独特的反应特性和高效催化活性,因而在现代有机反应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金属铼氢化物与多种炔醇有机物或末端炔有机物反应制备多种金属烯基卡拜化合物和多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铼杂环化合物;尝试对铼烯基卡拜化合物反应特性进行研究,并以其为原料来构筑金属杂环化合物。结合本论文中的主要研究工作,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报道,即金属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性研究;金属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介绍本文的研究设想与目的。第二章主要研究含二苯基甲基膦配体的铼氢化物与多种炔醇有机物反应制备铼烯基卡拜化合物并研究该产物的反应特性,通过逆向合成法尝试构筑金属杂环化合物。结果表明膦配体的替换对此类金属铼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反应性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本论文还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含芳基共轭基团的铼烯基卡拜化合物。光谱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在可见光区出现明显的最强吸收峰,对其今后的拓展和材料化应用提供思路。第三章依据“等瓣相似原理”引入金属基团,以二氯铼烯基卡拜化合物与氟化铯反应直接构筑金属二铼[12]脱氢轮烯,反应尝试发现其具有典型的炔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表明,金属二铼[12]脱氢轮烯化合物与母体[12]轮烯化合物与其金属环的π键合相互作用相同,其HOMO-LUMO能级差相似,但电子结构却略有差异。第四章以多种铼氢化物为金属源与含末端炔的有机物反应,直接构筑多种分子内烯基配位的金属铼杂环化合物和含金属卡宾的铼杂六元环。这些具有新颖结构化合物的合成对其今后应用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五章对本文进行全文总结,对今后工作开展进行展望。

丁琳婷[9](2019)在《含氮的锇杂戊搭烯及其并环体系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杂芳香化合物因兼具金属有机化合物与芳香化合物的性质,不仅结构新颖,而且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丰富的反应活性,引起了众多理论化学家和实验化学家的研究兴趣。自2013年起,本课题组报道了一系列金属杂戊搭炔化合物,其环内金属卡拜键由于环张力的影响,具有高反应活性,可用于构筑种类丰富的金属杂稠环化合物。本论文以高活性的金属锇戊搭炔及炔基配位的锇乙烯基化合物为底物,利用环内M≡C键的配位炔基的高反应活性,构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含氮锇杂戊搭烯及其衍生物。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的发展,并结合本论文内容,介绍了金属杂戊搭炔、金属杂戊搭烯和氮杂金属杂戊搭烯的合成方法,同时简述了非环状和环状金属卡拜化合物的反应性。此外,对金属杂戊搭烯/炔化合物的物理性能和应用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上述文献调研,阐述了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锇杂戊搭炔与腈类化合物反应,发现其可通过形式上的[2+2+2]环加成反应合成首例金属杂吡嗪化合物,并分离表征了该反应的中间体,明晰了反应过程。实验及理论计算均表明,锇杂戊搭烯并锇杂吡嗪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芳香性。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可用于构建金属杂戊搭烯并金属杂三元环并环体系的增环反应。首次将经典有机化学中的Simmons-Smith反应拓展到金属卡拜化学中,发展了一种合成金属杂环丙烯并金属杂戊搭烯的新方法。此外,还研究了锇杂戊搭炔与亚磺酰苯胺的反应,获得锇杂戊搭烯并氮杂三元环化合物和锇杂戊搭烯并吡咯化合物。进一步拓展底物,实现了钌杂戊搭炔为底物的增环反应,获得钌杂戊搭烯并氮杂三元环化合物。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炔基配位的锇乙烯基化合物与乙烯亚胺衍生物的反应,一锅法构筑氮杂锇杂戊搭烯分子骨架。该化合物金属中心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可以解离氯配体,螯合CO和O2分子,实现小分子活化,具有潜在的催化性能。第五章对本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林剑锋[10](2019)在《金属杂戊搭烯的反应性研究》文中提出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含有金属-碳键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性能,是化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之一。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分支,金属杂芳香化学的发展备受关注,成果丰硕。本课题组自2013年以来开创了一系列以平面型Mobius芳香体系——金属杂戊搭炔/烯为核心骨架的碳龙化学。金属杂戊搭炔/烯不仅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性,而且性能独特、易衍生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系统研究了铑、锇杂戊搭烯的反应性,藉此构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金属杂环化合物,并结合其性质特征初步探究了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金属有机芳香化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金属卡宾和金属杂三元环的反应性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二章系统研究了铑杂戊搭烯与异腈的反应,获得了一系列异腈单取代和双取代的铑杂茚。这也是首例环内铑卡宾与异腈的反应。通过控制实验证明铑杂戊搭烯与异腈的反应为异腈直接亲核进攻卡宾碳,而非先发生配体取代再迁移插入的过程,为金属卡宾与异腈反应生成烯酮亚胺的经典反应的相关机理提供直接实验证据。此外,本章研究表明,含给电子基的铑杂茚可作为前体,构建多取代茚亚胺季鏻盐,有望进一步发展为全新的铑催化环化反应体系。第三章研究了铑戊搭烯的基本反应性,并基于其反应性质设计以铑戊搭烯作为反应关键中间体的催化体系,实现以RhCl(PPh3)3为催化剂的串联环化反应,一步构筑四苯基季鏻盐。此外,铑戊搭烯也能直接作为催化剂,实现烯丙醇的异构化反应,为进一步探索金属杂芳环体系的催化性能奠定基础。第四章系统研究了铑戊搭烯的氧化反应,获得了氧原子插入的扩环产物。基于氧化反应研究,通过含杂原子亲核试剂的引入,构建一系列杂原子插入的扩环产物。相关反应证实了铑戊搭烯中金属邻位碳的亲电性质,进一步丰富了金属杂戊搭烯化学。第五章研究了氧化条件下锇杂戊搭烯并环丙烯与炔烃的反应,利用吡啶氮氧化物的氧化性和金属杂环丙烯的亲核性,构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金属杂环:1)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反应,炔键被氧化断裂并通过羧基与金属中心结合,形成羧基配位产物;2)与端炔发生扩环反应,生成金属杂戊搭炔并环体系;3)与炔丙醇发生形式上的3+1扩环反应,构建包括金属杂环丁二烯和金属杂呋喃环在内的四并环体系。理论计算表明,金属在桥位的四并环体系中的金属杂呋喃环具有芳香性,而原金属杂戊搭炔的双五元环转变为非芳香的。结合理论计算研究,进一步通过高价碘试剂的引入,将非芳香的双五元环氧化,恢复金属杂戊搭烯结构的芳香性。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活性焦强化生物降解煤热解废水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煤热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1.2 煤热解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1.1.3 煤热解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1.2 煤热解废水中的环状化合物研究
        1.2.1 环状化合物的毒性
        1.2.2 环状化合物的降解性
        1.2.3 环状化合物的生物毒性与生物降解性的关联
    1.3 废水处理工艺对环状化合物的去除性能
        1.3.1 物理化学工艺对环状化合物的去除性能
        1.3.2 生化工艺对环状化合物的去除性能
    1.4 活性焦强化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研究
        1.4.1 活性焦特性
        1.4.2 活性焦强化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作用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的来源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生物毒性试验
        2.2.2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的制备
        2.2.3 吸附试验
        2.2.4 活性焦强化微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静态试验
        2.2.5 活性焦强化微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动态试验
    2.3 分析方法
        2.3.1 常规分析方法
        2.3.2 降解产物测定
        2.3.3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2.3.4 材料理化性质表征
        2.3.5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数据处理
第3章 活性焦吸附去除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
    3.1 引言
    3.2 典型环状化合物生物毒性
        3.2.1 典型环状化合物单组分生物毒性
        3.2.2 典型环状化合物多组分联合毒性
    3.3 活性焦吸附环状化合物性能与影响因素
        3.3.1 活性焦与活性炭吸附环状化合物的性能对比
        3.3.2 活性焦吸附环状化合物过程的影响因素
    3.4 活性焦吸附典型环状化合物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
        3.4.1 典型环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4.2 活性焦吸附典型环状化合物动力学行为
        3.4.3 活性焦吸附典型环状化合物热力学行为
    3.5 活性焦吸附煤热解废水环状化合物作用机制
        3.5.1 活性焦理化性质表征
        3.5.2 活性焦吸附环状化合物及减毒机制分析
    3.6 活性焦吸附位点的原位生物再生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
    4.1 引言
    4.2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4.2.1 酚浓度的影响
        4.2.2 氮杂环和多环芳烃的影响
        4.2.3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4.3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性能
        4.3.1 环状化合物的去除性能
        4.3.2 生物毒性和可生化性的改变
    4.4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生物特性
        4.4.1 活性污泥特性
        4.4.2 微生物群落特性
    4.5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机制
        4.5.1 活性焦的弹性吸附
        4.5.2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群落的分化
        4.5.3 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
    5.1 引言
    5.2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5.2.1 酚浓度的影响
        5.2.2 活性焦投量和HRT的影响
    5.3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性能
        5.3.1 环状化合物的去除性能
        5.3.2 生物毒性和可生化性的改变
    5.4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生物特性
        5.4.1 活性污泥特性
        5.4.2 微生物群落特性
    5.5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微氧生物降解环状化合物的机制
        5.5.1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对微生物体系的电化学强化作用
        5.5.2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环状化合物降解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5.5.3 纳米Fe_3O_4负载活性焦强化环状化合物降解的途径与机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Pd@介孔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杂环化合物C–H键功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环境与催化问题概述
    1.3 杂环化合物概述
        1.3.1 杂环化合物定义与分类
        1.3.2 杂环化合物的应用简述
    1.4 C–H键功能化概述
    1.5 杂环化合物C–H键功能化研究概述
        1.5.1 芳香杂环化合物C–H键直接芳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1.5.2 杂环芳烃化合物C–H键活化构建C–O键反应研究进展
    1.6 介孔材料概述
    1.7 有序介孔碳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概述
        1.7.1 硬模板法
        1.7.2 软模板法
        1.7.2.1 金属离子与超分子模板间的相互作用
        1.7.2.2 金属离子与碳前驱体中官能团间的相互作用
        1.7.2.3 金属离子与功能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
        1.7.3 后负载法
    1.8 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应用概述
        1.8.1 介孔催化剂中的传质和扩散
        1.8.2 介孔碳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应用概述
    1.9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9.1 选题依据
        1.9.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 催化材料制备
        2.2.1 低阶酚醛树脂的合成
        2.2.2 介孔氧化硅负载Pd催化剂Pd/SBA-15 的合成
        2.2.3 介孔碳负载Pd催化剂Pd/FDU-15 的制备
        2.2.4 巯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SH-SBA-15的合成
    2.3 催化剂表征
        2.3.1 氮气等温吸脱附表征
        2.3.2 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2.3.4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表征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表征
        2.3.6 元素分析(EA)表征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3.8 CO脉冲化学吸附表征
        2.3.9 程序升温氢化物分解-质谱联用(TPHD-MS)表征
        2.3.10 程序升温还原-质谱联用(TPR-MS)表征
        2.3.11 核磁共振(NMR)表征
        2.3.1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表征
    2.4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2.5 催化反应及催化剂性能考评
        2.5.1 催化反应
        2.5.2 反应分析处理方法
        2.5.3 反应过程中金属流失动力学
        2.5.4 反应动力学研究
        2.5.5 扩散和传质影响测试
        2.5.6 巯基固体捕获实验
        2.5.7 热过滤实验
        2.5.8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实验
        2.5.9 氘代实验
        2.5.10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实验
        2.5.11 放大反应实验
        2.5.12 平行与竞争反应实验
        2.5.13 自由基捕获实验
第3章 介孔碳载Pd间隙固溶体催化五元杂环化合物C2/C5–H键直接双芳基化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2 C,N共修饰钯间隙固溶体C,N-Pd/OMC催化剂的制备
        3.2.3 C修饰钯间隙固溶体C-Pd/OMC催化剂的制备
        3.2.4 催化剂表征
        3.2.5 DFT计算
        3.2.6 催化反应及催化剂性能考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N-Pd/OMC及参比催化剂结构表征
        3.3.2 C,N-Pd/OMC及参比催化剂电子性质研究
        3.3.3 C,N-Pd/OMC催化N-甲基吡咯直接双芳基化反应
        3.3.4 N-甲基吡咯的单芳基化与直接双芳基化反应对比
        3.3.5 DFT计算
        3.3.6 反应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氮掺杂介孔碳-二氧化钛负载Pd纳米催化剂用于8-甲基喹啉sp3 C–H键功能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介孔N-TiO_2/C复合材料负载Pd催化剂Pd/N-TiO_2/C的制备
        4.2.3 介孔TiO_2/C复合材料负载Pd催化剂Pd/TiO_2/C的制备
        4.2.4 催化反应及催化剂性能考评
        4.2.5 催化剂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4.3.2 催化剂电子结构表征
        4.3.3 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步法制备C,N-共修饰Pd纳米催化剂用于喹啉C–H键功能化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一步法制备C,N-共修饰Pd纳米催化剂C,Nx-Pd/OMC
        5.2.3 催化反应及催化剂性能考评
        5.2.4 催化剂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5.3.2 催化剂电子性质表征
        5.3.3 催化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d-N相互作用抑制Suzuki-Miyaura反应中Pd的流失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Pd/cN-OMC的制备
        6.2.3 Pd/OMC和 Pd/gN-OMC的制备
        6.2.4 催化材料表征方法
        6.2.5 催化反应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材料结构表征
        6.3.2 反应和金属流失动力学分析
        6.3.3 催化剂的固体捕获实验和循环利用研究
        6.3.4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TEM分析
        6.3.5 负载型Pd纳米催化剂中的Pd-N相互作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写说明
附录B 产物鉴定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钯催化的新型胺羰化和还原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卤化物的羰基化反应
        1.2.1 羟羰基化、烷氧羰基化和胺羰基化反应
        1.2.2 羰基化Heck反应
        1.2.3 与有机金属试剂的羰基化偶联反应
        1.2.4 羰基化C-H键活化反应
        1.2.5 还原羰基化反应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
        1.3.1 氢甲酰化反应
        1.3.2 钯催化的氢羰基化反应
    1.4 论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钯催化的氢羰基转酰化反应研究
    2.1 研究背景
        2.1.1 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反应
        2.1.2 转酰化反应
    2.2 研究思路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2.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2.3.3 克级反应
        2.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2.3.5 分子内氢羰基转酰化反应
        2.3.6 含氘酰胺的制备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2.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2.4.4 克级反应实验操作步骤
        2.4.5 氘代酰胺的合成实验操作步骤
        2.4.6 ~(13)C标记实验操作步骤
        2.4.7 监测苯甲酰胺在反应体系中的转化实验操作步骤
    2.5 产物表征数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芳香性C=N键对酰基-钯插入的氢胺羰基环化反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C=C键对酰基-钯物种的插入
        3.1.2 亚胺对酰基-钯物种的插入
    3.2 研究思路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3.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3.3.3 产物荧光性质表征
        3.3.4 合成应用
        3.3.5 反应机理的研究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4.2 底物制备实验操作步骤
        3.4.3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3.4.4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3.4.5 合成应用实验操作步骤
        3.4.6 同位素效应实验操作步骤
    3.5 化合物表征数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钯催化的C=N键胺羰基化双官能化反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喹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4.1.2 喹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4.2 研究思路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4.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4.3.3 合成应用
        4.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4.4 实验部分
        4.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4.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4.4.4 合成应用实验操作步骤
    4.5 产物表征数据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钯催化的氢胺羰基化[2+2]环化反应研究
    5.1 研究背景
        5.1.1 β-内酰胺的应用
        5.1.2 β-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5.2 研究思路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5.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5.4 实验部分
        5.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5.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5.5 产物表征数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氢气作为还原剂的钯催化还原偶联反应研究
    6.1 研究背景
        6.1.1 还原偶联反应
        6.1.2 1,5-二烯的合成
    6.2 研究思路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6.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6.3.3 动力学实验
        6.3.4 克级反应
        6.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6.4 实验部分
        6.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6.4.2 条件优化实验操作步骤
        6.4.3 底物拓展实验操作步骤
        6.4.4 动力学实验操作步骤
    6.5 产物表征数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谱图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与产物的金属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引言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的研究
    1.3 无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的研究
    1.4 芳香性杂环化合物的金属缓蚀性能的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 单质碘作用下的烯烃的氨化硫氰化反应
    2.1 课题的提出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底物的扩展
        2.2.3 反应条件的应用
        2.2.4 反应机理的探讨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化合物1和3 的制备
        2.3.3 产物2和4 的制备与表征
    2.4 小结
3 高价碘试剂作用下的烯烃的氨化氧化反应
    3.1 课题的提出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底物的扩展
        3.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3.2.4 手性碘苯的催化应用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2 化合物6 的制备
        3.3.3 手性碘苯的制备
        3.3.4 化合物7 的制备与表征
    3.4 小结
4 芳香性杂环化合物的金属防腐性能
    4.1 课题的提出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电化学实验
        4.2.3 表征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自组装时间对缓蚀效率的影响
        4.3.2 缓蚀剂浓度对防腐效率的影响
        4.3.3 金属表面测试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产物NMR谱
    B.产物HRMS谱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五重键双核化合物M2[N(CH3)CHN(CH3)]2(M=Cr,Mo,W)的芳香性和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芳香性化合物的发展
    1.2 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的发展与应用
    1.3 选题意义和目的
2 理论基础
    2.1 密度泛函理论
        2.1.1 Hohenberg-Kohn定理
        2.1.2 Kohn-Sham方程
        2.1.3 M06-L近似
        2.1.4 ωB97XD近似
    2.2 自然键轨道理论
    2.3 过渡态理论
3 含M-M(M= Cr,Mo,W)五重键的稠杂环的芳香性分析
    3.1 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M_2[N(CH_3)CHN(CH_3)]_2(M=Cr,Mo,W)的平衡构型
        3.2.2 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分析
        3.2.3 磁响应
        3.2.4 CMO-NICS分析
        3.2.5 磁感应电流密度(ACID)分析
    3.3 结论
4 过渡金属介导的CCl_4与1-己烯自由基加成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4.1 计算方法
        4.1.1 电子结构计算
        4.1.2 动力学计算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催化机理和自旋密度分析
        4.2.2 溶剂效应
        4.2.3 反应动力学
    4.3 结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含硅、锗元素化合物的路易斯酸碱对反应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宾化合物
        1.1.1 脒基配体稳定的硅宾的合成及其反应
        1.1.2 脒基配体稳定的硅宾的Lewis碱性体现
    1.2 锗宾化合物
        1.2.1 β-二亚胺及脒基配体稳定的锗宾的反应
        1.2.2 锗宾的Lewis碱性体现
    1.3 受阻Lewis酸碱对化学
        1.3.1 典型受阻Lewis酸碱对及其反应化学
        1.3.2 基于14族元素的Lewis酸碱对及其反应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脒基配体稳定的硅宾与铝烷的反应化学及其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硅铝六元杂环的合成及其表征
        2.2.2 硅铝六元杂环的形成机理探索
    2.3 本章小结
    2.4 实验部分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脒基配体稳定的硅宾与卤代硼烷的反应化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3.4 实验部分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分子内Ge~Ⅱ/B FLP的合成及其反应化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Ge~Ⅱ/B FLP的合成及表征
        4.2.2 Ge~Ⅱ/B FLP对酮的加成反应
        4.2.3 Ge~Ⅱ/B FLP对腈的加成反应
        4.2.4 Ge~Ⅱ/B FLP对其他分子的加成反应
        4.2.5 Ge~Ⅱ/B FLP的分子内F迁移反应
    4.3 本章小结
    4.4 实验部分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分子内Ge~Ⅱ/B FLP对羰基化合物的脱氧反应化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Ge~Ⅱ/B FLP对异氰酸酯的脱氧反应
        5.2.2 Ge~Ⅱ/B FLP对酮的脱氧反应
    5.3 本章小结
    5.4 实验部分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胺基桥联P/Si FLP的合成及其反应化学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胺基桥联P/Si FLP的合成
        6.2.2 胺基桥联P/Si FLP与炔烃分子的加成反应研究
        6.2.3 胺基桥联P/Si FLP与炔的加成反应过程机理的理论计算研究
        6.2.4 ArNHPPh_2与炔的成环反应研究
    6.3 本章小结
    6.4 实验部分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铝炔化合物与B(C_6F_5)_3的1,1-carboboration反应化学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结果与讨论
        7.2.1 β-二亚胺配体稳定的铝杂环戊二烯的合成
        7.2.2 苯胺基亚胺配体稳定的铝杂环戊二烯的合成
        7.2.3 脒基配体稳定的双炔基铝的1,1-carboboration反应研究
    7.3 本章小结
    7.4 实验部分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铼烯基卡拜及环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烯基卡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金属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合成
        1.1.2 金属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反应性能
    1.2 金属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金属苯和金属苯块
        1.2.2 金属杂戊搭炔和金属杂戊搭烯
        1.2.3 金属轮烯化合物
        1.2.4 金属杂螺芳香化合物
        1.2.5 金属烯基配位杂环化合物
    1.3 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铼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
    2.1 前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铼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合成
        2.2.2 铼烯基卡拜化合物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2.2.3 铼烯基卡拜化合物与氟化铯的反应
        2.2.4 含苯基铼烯基卡拜化合物的合成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二铼[12]脱氢轮烯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子结构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金属二铼[12]脱氢轮烯化合物合成及反应
        3.2.2 金属二铼[12]脱氢轮烯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3.2.3 金属二铼[12]脱氢轮烯化合物的性能研究
    3.3 小结
    3.4 实验部分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属铼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金属铼分子内烯基配位杂环的合成
        4.2.2 金属铼杂六元环化合物的合成
    4.3 小结
    4.4 实验部分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论文总结和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附录一 论文中所涉及的反应式
附录二 化合物3-2和3-3的π-分子轨道
附录三 论文中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附录四 有机配体核磁谱图
附录五 硕士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致谢

(9)含氮的锇杂戊搭烯及其并环体系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简介
        1.1.1 金属杂戊搭炔
        1.1.2 金属杂戊搭烯
        1.1.3 氮杂金属杂戊搭烯
    1.2 金属卡拜化合物的反应性简介
        1.2.1 亲电加成反应
        1.2.2 亲核加成反应
        1.2.3 环加成反应
        1.2.4 环内金属卡拜的反应性简介
    1.3 金属杂戊搭炔/烯及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1.4 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锇杂戊搭烯并锇杂吡嗪的合成
    2.1 前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锇杂戊搭炔与二苯乙腈的反应
        2.2.2 锇杂戊搭烯并锇杂吡嗪的合成及中间产物的捕获
        2.2.3 锇杂戊搭烯并锇杂吡嗪的芳香性分析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杂戊搭烯并金属杂三元环的合成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锇杂戊搭炔的Simmons-Smith反应构建锇杂戊搭烯并锇杂环丙烯
        3.2.2 金属杂戊搭炔与亚磺酰苯胺的反应构建金属杂戊搭烯并金属杂氮杂环丙烯
    3.3 小结
    3.4 实验部分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杂锇杂戊搭烯的合成及其反应性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氮杂锇杂戊搭烯的合成
        4.2.2 氮杂锇杂戊搭烯与一氧化碳、氧气的反应
    4.3 小结
    4.4 实验部分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论文的创新性和展望
    5.1 论文的创新性
    5.2 工作展望
附录一 硕士论文各章节反应式汇总
附录二 论文中部分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10)金属杂戊搭烯的反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杂芳香化学
        1.1.1 芳香性简介
        1.1.2 金属苯及其衍生物
        1.1.3 金属杂戊搭炔/烯的合成及反应化学
    1.2 金属卡宾反应化学
        1.2.1 金属卡宾与亲核试剂的反应
        1.2.2 金属卡宾与异腈的反应
        1.2.3 金属卡宾参与的催化反应
    1.3 金属杂环丙烷/烯的反应化学
        1.3.1 金属杂环丙烷的反应
        1.3.2 金属杂环丙烯的反应
    1.4 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铑杂戊搭烯与异腈的反应研究
    2.1 前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铑杂戊搭烯和异腈的反应
        2.2.2 反应机理研究
        2.2.3 铑杂茚的脱金属反应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铑杂戊搭烯催化性能的初步探索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铑杂戊搭烯的反应性研究
        3.2.2 以铑杂戊搭烯为中间体的催化反应
        3.2.3 铑杂戊搭烯催化的烯丙醇异构化反应
    3.3 小结
    3.4 实验部分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铑杂稠环的氧化开环反应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铑杂戊搭烯前体的氧化反应
        4.2.2 铑杂戊搭烯的杂原子插入反应
    4.3 小结
    4.4 实验部分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锇杂戊搭烯并环丙烯与炔烃的反应研究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锇杂戊搭烯并环丙烯与丁炔二酸二甲酯的反应
        5.2.2 锇杂戊搭烯并环丙烯与末端炔烃的反应
        5.2.3 锇杂戊搭烯并环丙烯与炔丙醇的反应
        5.2.4 芳香性评估及其芳香性转变研究
    5.3 小结
    5.4 实验部分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工作的展望
    6.1 论文的创新性
    6.2 工作展望
附录一 论文各章反应式汇总
附录二 论文中部分化合物单晶结构汇总
附录三 博士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致谢

四、五元单杂环化合物芳香性和反应活性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活性焦强化生物降解煤热解废水环状化合物性能与机制[D]. 郑梦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小化眉穿越杂环国[J]. 杨德红,王坤,周婉婷,李冰,冯晓,张振明,张光慈,乔付淇. 大学化学, 2021
  • [3]Pd@介孔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杂环化合物C–H键功能化研究[D]. 赵小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4]钯催化的新型胺羰化和还原偶联反应研究[D]. 周锡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烯烃的氧化加成环合反应与产物的金属防腐性能研究[D]. 冯洋洋. 重庆大学, 2020(02)
  • [6]五重键双核化合物M2[N(CH3)CHN(CH3)]2(M=Cr,Mo,W)的芳香性和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D]. 亢丽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含硅、锗元素化合物的路易斯酸碱对反应化学研究[D]. 李建成. 厦门大学, 2019(07)
  • [8]铼烯基卡拜及环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郑少辉. 厦门大学, 2019(07)
  • [9]含氮的锇杂戊搭烯及其并环体系的合成研究[D]. 丁琳婷. 厦门大学, 2019(08)
  • [10]金属杂戊搭烯的反应性研究[D]. 林剑锋.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  

五元单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反应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