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人类的聚宝盆

湿地,人类的聚宝盆

一、湿地,人类的聚宝盆(论文文献综述)

唐杨[1](2020)在《休闲农业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划研究 ——以合肥康来生态农庄为例》文中认为休闲农业是解决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它可以振兴产业,平衡城乡一体化。如今休闲农业定位和方向都是大而化之,没有针对性,同质化严重,缺乏乐趣。而城市儿童缺乏农业自然认知和操作实践能力,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潜力。本文以儿童活动、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心理学、环境行为学、景观感知理论基础理论出发,采用理论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儿童活动作为切入点,根据有初步活动能力的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分析儿童喜爱的活动场所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挖掘休闲农业场所空间的特点,对物质型景观和非物质性景观特征逐一分析,得出休闲农业场所设计元素。再将二者结合形成休闲农业儿童活动类型。在调查分析上,本文选取了海西农业园,富田农场和母亲农场,总结出园区特点,并对园区中儿童活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设置儿童活动的依据和场所规划的方向。在休闲农业儿童活动的表达策略上,根据上述的理论成果和案例分析反推休闲农业规划,得出儿童活动在农业景观元素和土地利用类型两个角度中的特征和表达形式。在理论实践上,以合肥市蜀山区康来生态农庄为实践案例,在考虑儿童活动需求和表达农业文化基础上,兼顾教育儿童农业耕作知识和活动趣味性,将场地归为“一核一环两轴七区域”。对园区的景观元素水体、地形、植物、设施小品和文化分别进行讨论,设置合理的儿童活动场所;再从园区土地利用类型园地、耕地、草地、坑塘水面、建设用地等分别分析,因地制宜阐述场所特点,依据特点进行儿童活动的规划。期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完善休闲农业规划的指导体系,为后续的规划研究提供有效地方法参考。

徐凤秀[2](2020)在《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文中提出“祈雨”习俗作为一个地方的信仰符号在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进而经过民众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被塑造为地方文化传统,这一过程是离不开礼俗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地方文化传统的塑造,是由社会历时性和共时性延展开来,它既是朝代更替、文化传承的表现,又是国家官绅乃至民间社会上下贯通皆认同的产物,在仪式中体现出各地方之间、各组织之间内外的礼俗交往。礼与俗展现了国家与地方、精英与大众的互动机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当时,雩祭作为是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雩祭礼制已不单纯为祈雨仪式,更是一种君民同行的祭典仪式,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科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此种人神沟通的形式祈求上天保佑万民。祈雨节是雩祭的现代转变和化身,祈雨祭祀是君民在旱灾无奈之下作为应对旱灾的一种生存策略。“祈雨”现象出现在山西朔州各地区,本文以田野作业法为研究方法,以日常生活整体为研究视角,尝试解读祈雨习俗的地方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下社会治理和文化重构中民间俗信的价值和存续的内在动力。此课题在探究原来祈雨仪式本来面目之外,旨在探讨乡土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和民间俗信在乡村治理下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祈雨活动时亲历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具体感受以及神圣性仪式的具体环节与操作,探究祈雨仪式活动下乡土社会的礼俗互动和具体实践方式。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以较为丰富的田野实证,结合文献碑刻、口述叙事、集体活动多方论据,将祈雨和仪式进行详细的田野深描,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探索祈雨的本质和民俗意蕴、社会功能以及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民间俗信对村落治理的作用等内容。论文由六部分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从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选题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述评三方面进行;第二部分即朔州“祈雨”习俗形成与发展概况,从朔州自然、社会等因素导致的灾害记忆和朔州各地流传的祈雨民间传说两个维度阐释朔州祈雨习俗的形成。期间以村庙、相关的旅游景点为主要调查点,经多次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三部分即“祈雨”仪式的民俗实践,较为全面的展示朔州民间祈雨的场所、对象、仪式,第四部分是祈雨后的酬神演剧,各地风俗不同,演剧略有差异,有野场“赛赛”、朔县秧歌、右玉道情、雁北耍孩儿,第五部分是与祈雨相关的节日俗信和民众日常生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当代人对龙文化资源重构,给社会管理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重借鉴。

段璟雅[3](2019)在《城市健康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往往依水而建,历史悠久的城市河道成为城市文脉延存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河流由最初的自然生态功能演变为以自然生态功能为基础并兼具社会、经济功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城市河流廊道作为城市中面积较大的水资源,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和亲水活动空间。通过建立河流生态系统,实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河流污染,景观构建等手段,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城市健康河流廊道发展的趋势。针对城市健康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借助河流生态修复、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和学科知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归纳城市河流廊道的现状和问题,探究如何构建国内河流城市段景观连续的健康河流廊道方法和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对各分区进行现状分析并制定恢复治理措施。本文分析和借鉴了国内外河流廊道的相关实例,在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河流廊道景观内涵在广义的景观概念下做出了新的定义;对健康河流廊道分别从河流自身结构的健康、河流生境功能的健康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健康三方面进行全新定义,即河流廊道本身的结构和功能都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良好的状态,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达到正常的生态标准,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亲水的社会功能需要。从历史、景观、生态等多角度深入探究河道景观的连续性内容及相应措施,通过对整体河流廊道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景观连续性策略。突破了传统的仅以河流为唯一研究要素,建立在充分了解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为城市服务等结构和社会功能的景观连续性研究,将为河流廊道景观环境连续性发展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结合汉中市河流廊道现状,从水域、岸线、陆域三个方面,运用行为识别系统BIS及本文研究成果对汉中市河流廊道景观进行分析,结合参与者的行为活动提出实现景观连续性的方法,并初步提出汉中市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的优化策略。通过实践方案为城市河道景观连续性建设提出有效方法和途径,为今后城市河流廊道景观的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杨青[4](2019)在《《纠正》的异化主题研究》文中认为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1959一)是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他凭借小说《纠正》(The Corrections,2001)一举成名,获得了 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沙龙图书奖,2003年布克奖和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纠正》是一部久违了的美国小说巨着,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认为《纠正》的巨大成就足可与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和德里罗的《白噪音》比肩。然而,这本内涵极丰富、研究价值极高的小说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目前,学术界对《纠正》的主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未有人对其主题做专题性的研究或从异化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因此本文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比较文学等批评方法,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四个方面去解读其异化主题,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探讨《纠正》异化主题的形成原因。最后,本文还将探讨乔纳森·弗兰岑小说的社会批判性。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从资本主义制度、消费主义文化和科技三个方面分析《纠正》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首先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异化:私有制造成了立陶宛的贫穷、混乱和美国企业主的自私贪婪;立陶宛的民主选举充满了虚伪与血腥,群众只是被政客愚弄和利用的对象;货币拜物教使美国人民疯狂追逐金钱,把财富凌驾于人性之上;经济危机使人们陷入了饥饿与贫穷之中,给人留下了可怕的心理阴影。其次分析消费主义文化对人的异化,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人们贪慕虚荣、追求享乐,为消费而消费,成为物的奴隶。最后分析科技对人的异化,科技不仅成为人谋取私利、违法犯罪的工具,同时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第二章分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本章分析了《纠正》中僵持的夫妻关系、有性无爱的情侣关系、不和的婆媳关系、对立的父子关系、疏远的胞亲关系和异常的情敌关系,僵持的夫妻关系表现为艾尔弗雷德的压迫和伊妮德的反抗、加里与卡罗琳的争吵与冷漠。有性无爱的情侣关系表现为沉迷性爱的奇普与贪恋享乐的朱莉娅、渴求性爱的丹妮斯与以性谋私的唐·阿莫。不和的婆媳关系表现为卡罗琳对伊妮德不满、伊妮德对卡罗琳的无视。对立的父子关系表现为艾尔弗雷德与加里的互不理解,阿伦、凯莱布对加里的排斥。疏远的胞亲关系表现为加里对奇普的冷漠和嫉妒、加里对丹妮斯的嫉妒和诽谤。异常的情敌关系表现为基塔纳斯对奇普的友善、奇普对基塔纳斯的依赖。第三章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本章从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城市环境的破坏、危险物对人的摧残四个方面来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资源枯竭表现为能源危机和砂石资源短缺;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表现为湿地破坏、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白色污染;城市环境的破坏表现为纽约的脏乱和圣裘德的破败;危险废物对人的摧残表现为氡污染和废弃建筑污染。第四章分析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在《纠正》中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主要体现在奇普的人格分裂、丹妮斯的人格分裂和罗宾的人格分裂上。奇普的人格分裂表现为不伦性欲与羞耻感的交织,丹妮斯的人格分裂表现为其双性恋人格,罗宾的人格分裂表现为同性性爱、婚外恋与宗教信仰的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异化主题的形成原因。《纠正》的异化主题形成一方面与乔纳森·弗兰岑的人生经历和其作为严肃小说家的责任感等个人原因有关,另一方面与传统伦理观的消解、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社会心理疾病的流行等社会原因有关。结语部分探讨了乔纳森·弗兰岑小说的社会批判性。《纠正》是一部现实主义之作,弗兰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对人的压抑和摧残,呼吁建立一个绿色、和谐、健康的现代社会。

张雯茜[5](2019)在《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交通要道,是甘肃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河西走廊地区还是甘肃、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河西走廊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生态特征决定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但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复杂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突出,加上政府生态治理不规范彻底,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状况不容乐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认识,成为我国解决生态治理问题的指导思想,这也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问题提供了根本方向和解决思路。本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生态特征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情况、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政府生态治理体系和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五个方面,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的生态治理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本文剖析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地方与中央生态保护条例不一致、保护区内存违规开发项目、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和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归纳为五个方面: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不畅通和政府生态治理方式手段单一。针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在观念层面应政府应当改变传统政绩观,树立绿色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治理政策体系方面,要不断强化政府法治意识,加强政策执法力度,完善政策内容体系建设;在生态治理监督方面,要将生态保护作为增强民生福祉的主要内容,建立政府生态治理责任与监督体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生态诉求;在府际合作治理方面,政府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合作意识,构建开放协调共享的政府合作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与治理手段方面,政府要发挥技术和宣传教育对生态治理的作用,丰富生态治理的方式手段,同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曾文[6](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提出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杨博[7](2018)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以通江县坪溪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及人工湿地资源的一种可行及高效的方式,目前因城市湿地系统而兴起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大多数城市湿地旅到市谐游破湿共的坏地本生开,建文的生发设从相物缺的理关多乏科论概样科学上念性学性探及减合对讨国少理城了内等的市湿外各系发地研种统展、究湿发地展公各规至样划关的,重现园不不要状及同良。,城概市括湿了地城程后度果的,因造此成、市城湿市地湿公地园公的园湿改了善湿城地市资湿源地的保、地人类与浪护费和,型自及然特和环增境强遭城X:?点,研究了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相关理念,分析比较国内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归纳概括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手法、研究内容和设计原则。并以通江县坪溪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进行整体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思想,将坪溪湖湿地公园定位为城市级湿地公园,在遵循现场地形状况,水生生态等基础上,整合基地原有景观,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以生态保护为中心,联合周边衍生旅游开发与发展,促进城市湿地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发展为社会生态。本次实践规划通过将目标项目从功能上分区,结合生态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思想来对场地的湿地环境进行科学布局,营造出特色的景观节点。此外通过对园内的植物、景观节点、水电系统、滨水驳岸、生态材料等的专项设计,把生态性的原则实际应用到设计的每个细节,于细微处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湿地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实现人的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的反哺作用,体现人与自然在城市湿地环境下的和谐共生。

王敬照[8](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赵禧琳[9](2017)在《高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上海市高二《地理》教材的修订和编写是上海市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地位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上海市高二《地理》教材有大量篇幅采用案例形式编写。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案例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客观、科学地评价上海市高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不仅是修订和编制新教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材使用效率和教学整体水平的前提。文章从案例与《上海市地理课程标准》的契合度、案例结构与分布、案例拓展性、案例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以及案例数据的时效性角度,对上海市高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做出了系统性的评价。

徐松浚[10](2017)在《居民视角下湿地旅游区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及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湿地生态旅游是一种有利于协调生态安全与社区发展关系的旅游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湿地生态旅游成为我国积极倡导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社区居民是湿地旅游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一,对促进旅游发展和维护旅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聚焦湿地旅游区居民的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及其对居民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这一研究问题,探讨居民的感知、态度和行为在促进旅游生态安全和资源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将湿地旅游区视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和态度-行为理论,以古劳水乡湿地旅游区为例,从社区居民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同行评议、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提出了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和生态安全行为的概念,并开发了相应的测评量表和研究了这两个变量的结构维度。此外,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了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对社区参与意向、支持旅游态度和生态安全行为的影响。经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规范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1)旅游生态安全感知由“资源与环境安全”、“社会文化安全”、“政策制度安全”、“基础设施水平”和“经济发展安全”五个维度构成;在居民感知视角下,古劳水乡旅游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水平;(2)生态安全行为由“环境责任行为”、“文化保护行为”和“规范经营行为”三个维度构成;总体上,古劳水乡居民表现出较高的生态安全行为;(3)旅游生态安全感知正向影响支持旅游态度;(4)支持旅游态度正向影响社区参与意向和生态安全行为;社区参与意向对生态安全行为的作用不显着;(5)支持旅游态度在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和生态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6)支持旅游态度在旅游生态安全和社区参与意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理论与管理启示、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讨论。

二、湿地,人类的聚宝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地,人类的聚宝盆(论文提纲范文)

(1)休闲农业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划研究 ——以合肥康来生态农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础概念
        1.1.1 休闲农业
        1.1.2 儿童活动
        1.1.3 农业景观
    1.2 相关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休闲农业儿童活动场所研究
        1.3.2 国内休闲农业儿童活动场所研究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宏观因素
        2.1.2 微观因素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研究路线
第三章 休闲农业相关概念及儿童活动场所研究
    3.1 休闲农业景观元素
        3.1.1 物质性景观元素
        3.1.2 非物质景观元素
    3.2 儿童活动场所的研究
        3.2.1 儿童活动类型
        3.2.2 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
        3.2.3 活动场所特点
    3.3 休闲农业中儿童活动的分类
        3.3.1 观光教育活动
        3.3.2 休闲体验活动
        3.3.3 素质扩展活动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海西农业观光园
        4.1.1 园区概括
        4.1.2 园区特点
        4.1.3 园区儿童活动场所设置
    4.2 北海道富田农场
        4.2.1 园区概括
        4.2.2 园区特点
        4.2.3 园区儿童活动场所设置
    4.3 母亲农场
        4.3.1 园区概括
        4.3.2 园区特点
        4.3.3 园区儿童活动场所设置
    4.4 案例分析总结
第五章 儿童活动场所在休闲农业中的表述
    5.1 休闲农业中儿童活动场所规划原则
        5.1.1 设计因素
        5.1.2 设计原则
    5.2 儿童活动在景观要素中表达
        5.2.1 地形
        5.2.2 水体
        5.2.3 植物
        5.2.4 设施和小品
        5.2.5 文化
    5.3 儿童活动场所在不同土地类型中表达
        5.3.1 农用地
        5.3.2 建设用地
        5.3.3 未利用地
第六章 基于合肥康来生态农庄的实例规划
    6.1 康来生态农庄概况
        6.1.1 地理位置
        6.1.2 自然条件
        6.1.3 文化资源
        6.1.4 土地利用现状
    6.2 康来生态农庄场所结构
        6.2.1 发展策略和定位
        6.2.2 规划理念
        6.2.3 规划空间布局
        6.2.4 功能分区布局
    6.3 康来生态农庄中景观元素的场所设计
        6.3.1 水体
        6.3.2 地形
        6.3.3 植物
        6.3.4 设施及小品
        6.3.5 文化
    6.4 康来生态农庄土地类型活动设置
        6.4.1 耕地
        6.4.2 园地
        6.4.3 草地
        6.4.4 坑塘水面
        6.4.5 设施农用地
        6.4.6 建筑用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2 朔州祈雨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2.1 朔州自然灾害的集体记忆
    2.2 民间祈雨传说的文化诠释
3 朔州祈雨的民俗事象
    3.1 祈雨场域和对象
    3.2 仪式中的集体实践
    3.3 祈雨反映的信仰本质
4 朔州祈雨酬神演剧
    4.1 野场村“赛赛”风俗
    4.2 朔州地方小戏
    4.3 酬神演剧的民俗意蕴
5 祈雨俗信与龙文化传承
    5.1 祈雨相关节俗“在地化”
    5.2 朔州龙文化重构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田野调查录音整理
附录 B:碑文整理校对
附录 C:田野调查图片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城市健康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河道研究现状
        1.2.4 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城市河流廊道相关概念
    2.1 河流廊道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河流廊道的定义
        2.1.2 健康河流廊道的定义与内涵
        2.1.3 景观连续性的定义
        2.1.4 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2.1.5 城市河流廊道的特征
        2.1.6 城市河流廊道的功能
        2.1.7 城市河流廊道的结构
    2.2 城市河流廊道建设问题调研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健康河流廊道案例分析
    3.1 马德里RIO河流廊道案例分析
        3.1.1 项目概况
        3.1.2 景观连续性策略
    3.2 香港启德河案例分析
        3.2.1 项目概况
        3.2.2 景观连续性策略
4 河流廊道的景观连续性
    4.1 景观连续性的特征
        4.1.1 形式特征
        4.1.2 布局特征
    4.2 景观连续性的内容表达
        4.2.1 历史连续性
        4.2.2 空间形式连续性
        4.2.3 结构功能连续性
        4.2.4 色彩景观连续性
        4.2.5 生态系统连续性
        4.2.6 参与者行为活动的连续性
    4.3 实现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的关键途径
        4.3.1 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
        4.3.2 景观空间形式的连续
        4.3.3 构建水系廊道网络结构
        4.3.4 色彩景观连续性
        4.3.5 生态景观的连续性
        4.3.6 参与者行为活动的连续性
    4.4 景观连续性的设计原则
        4.4.1 融合性
        4.4.2 地域性
        4.4.3 安全性
        4.4.4 生态性
        4.4.5 可持续性
    4.5 河流廊道分段的景观连续性设计
        4.5.1 河床景观设计
        4.5.2 河床边、河漫滩、堤岸景观设计
        4.5.3 河岸高地景观带设计
        4.5.4 紧邻城市空间景观带设计
5 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实践——以汉江汉中段为例
    5.1 汉江汉中城市段健康状况及评价
        5.1.1 汉江自身结构的健康状况
        5.1.2 汉江生境功能的健康状况
        5.1.3 汉江社会功能的健康状况
        5.1.4 汉江河流廊道健康评价
    5.2 汉江汉中段区位及上位规划
        5.2.1 区位分析
        5.2.2 上位规划分析
        5.2.3 规划布局
    5.3 汉江汉中段景观连续性设计策略
        5.3.1 三大连续性发展战略
        5.3.2 保护并延续汉中市历史文化
        5.3.3 连续景观空间的设计形式
        5.3.4 构建汉中市水系廊道网络
        5.3.5 色彩景观连续性设计
        5.3.6 生态景观连续性设计
        5.3.7 市民参与行为活动设计
    5.4 分区景观连续性设计
        5.4.1 河床设计
        5.4.2 河床边缘及漫滩设计
        5.4.3 岸上高地过渡带设计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索引
    表索引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参与的实践项目
    2.发表的论文

(4)《纠正》的异化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外《纠正》研究现状
        (三) 国内研究现状
        (四) 国内《纠正》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对人的异化
        一、私有制对人的异化
        二、货币拜物教对人的异化
        三、经济危机对人的异化
        四、“民主”选举制对人的异化
    第二节、消费主义文化对人的异化
        一、羡慕奢侈消费的伊妮德
        二、渴望“优越感”的加里
        三、向享乐生活屈服的奇普
    第三节 科技对人的异化
        一、立陶宛网站的经济诈骗
        二、电子设备对儿童的异化
第二章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第一节 僵持的夫妻
        一、艾尔弗雷德的压迫与伊妮德的反抗
        二、加里与卡罗琳的争吵与冷漠
    第二节 有性无爱的情侣
        一、沉迷性爱的奇普与贪恋享乐的朱莉娅
        二、渴望性爱的丹妮斯与以性谋私的唐·阿莫
    第三节 不和的婆媳
        一、对伊妮德不满的卡罗琳
        二、对卡罗琳无视的伊妮德
    第四节 对立的父子
        一、艾尔弗雷德与加里的互不理解
        二、阿伦、凯莱布对加里的排斥
    第五节 疏远的胞亲
        一、加里对奇普的冷漠和嫉妒
        二、加里对丹妮斯的嫉妒和诽谤
    第六节 异常的情敌
        一、基塔纳斯对奇普的友善
        二、奇普对基塔纳斯的依赖
第三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枯竭
        一、能源危机
        二、砂石资源的短缺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
        一、湿地破坏
        二、植被破坏
        三、水体污染
        四、白色污染
    第三节 城市环境的破坏
        一、脏乱的纽约
        二、破败的圣裘德
        三、危险废物对人的摧残
第四章 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
    第一节 奇普的人格分裂
        一、不伦性欲与羞耻感的交织
        二、“自我”对“超我”:顺从与动摇
        三、“自我”对“本我”:放纵与约束
    第二节 丹妮斯的人格分裂
        一、双性恋人格
        二、“自我”对“超我”:顺从与背叛
        三、“自我”对“本我”:放纵与抵抗
    第三节 罗宾的人格分裂
        一、同性恋爱、婚外恋与宗教信仰的冲突
        二、“自我”对“本我”:顺从—压抑
        三、“自我”对“超我”:回归—反叛
第五章 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个人原因
        一、作家的人生经历
        二、严肃小说家的责任感
    第二节 社会原因
        一、传统伦理观的消解
        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
        三、社会心理疾病的流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河西走廊
        2.1.2 生态文明
        2.1.3 政府生态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第3章 河西走廊生态基本情况和生态治理现状
    3.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基本情况
        3.1.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
        3.1.2 河西走廊地区的总体生态特征
        3.1.3 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生态危机
    3.2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现状
        3.2.1 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现状
        3.2.2 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
        3.2.3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
        3.2.4 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3.2.5 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
第4章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政府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
        4.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
        4.1.3 保护区内违规开发问题突出
        4.1.4 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
        4.1.5 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
    4.2 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4.2.1 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
        4.2.2 生态政策制定中法治意识淡薄
        4.2.3 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4.2.4 缺乏有效的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
        4.2.5 政府生态治理方式缺乏系统性
第5章 新时代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选择
    5.1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5.1.1 改变政府传统政绩观
        5.1.2 树立绿色经济发展观
    5.2 坚守生态红线思维,规范生态治理政策体系
        5.2.1 提升领导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
        5.2.2 落实政策制定的法定程序
        5.2.3 依法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5.3 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5.3.1 建立健全生态治理责任体系
        5.3.2 建立全面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5.4 构建生态共同体,加强区域政府治理合作
        5.4.1 培育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意识
        5.4.2 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合作治理模式
        5.4.3 加强政府合作治理的法律保障
    5.5 把握生态福祉论,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
        5.5.1 建立以民生为核心的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5.5.2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手段现代化
        5.5.3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化生态治理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二、污水的治理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二、血防压力加大
        三、水质污染加剧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二、形势依然严峻
第五章 评价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一、主要经验
        二、主要教训
结语: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以通江县坪溪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湿地
        2.1.2 湿地公园
        2.1.3 城市湿地
        2.1.4 城市湿地公园
        2.1.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与内涵
        2.1.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意义
    2.2 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相关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游憩学理论
        2.2.3 湿地修复理论
        2.2.4 城市规划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表达方式
        2.3.1 遵从不同地域环境的方式
        2.3.2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兼具的方式
        2.3.3 游憩性与科普教育性双重满足的方式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3.1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
        3.1.1 场地概况
        3.1.2 项目规划建设面临的挑战
        3.1.3 规划设计理念
        3.1.4 项目规划设计策略
        3.1.5 借鉴与总结
    3.2 山东潍坊白浪河国家湿地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设计定位及途径
        3.2.3 白浪河湿地公园对城市的影响
        3.2.4 借鉴与总结
    3.3 伦敦湿地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设计理念
        3.3.3 规划设计手法
        3.3.4 借鉴与总结
    3.4 西班牙桑坦德大西洋湿地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设计手法
        3.4.3 借鉴与总结
    3.5 小结
第四章 通江县坪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4.1.1 区位分析
        4.1.2 上位规划分析
        4.1.3 场地现状分析
        4.1.4 坪溪湖湿地公园综合现状SWOT分析
    4.2 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坪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4.2.1 主要规划设计依据
        4.2.2 规划指导思想
        4.2.3 规划原则
        4.2.4 规划设计目标
    4.3 总体规划
        4.3.1 总体结构构思
        4.3.2 总体布局规划
        4.3.3 功能分区规划
        4.3.4 交通及游线规划
    4.4 分区节点详细设计
    4.5 专项设计
        4.5.1 植被景观设计
        4.5.2 水生生物规划
        4.5.3 水系驳岸设计
        4.5.4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4.5.5 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4.5.6 铺装设计
    4.6 坪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白洋淀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2.2.1 数量分析
        2.2.2 内容分析
        2.2.3 效果分析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2.3.1 整体分析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3.1.1 报道主体分析
        3.1.2 报道理念分析
        3.1.3 报道手段分析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3.2.2 新闻来源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3.2.4 报道基调
        3.2.5 报道细节
        3.2.6 结论与讨论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2.1 数量分析
        4.2.2 效果分析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9)高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缘起及依据
    1. 案例效果不理想
    2. 美国地理教材中的案例特点及其启发
三、高二《地理》教材中案例的分析
    1. 案例的内涵及特征
    2. 对高二《地理》教材中案例的分析
四、高二《地理》教材中案例的评价和建议
    1. 高二《地理》教材中案例与《课程标准》要求总体契合
    2. 案例结构与分布不合理
    3. 案例的拓展性不足
    4. 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有待加强
    5. 案例数据需要更新

(10)居民视角下湿地旅游区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
    2.2 生态安全
    2.3 社区参与
    2.4 居民旅游发展态度
3 理论基础
    3.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2 社会交换理论
    3.3 态度-行为关系理论
4 研究设计
    4.1 案例地:古劳水乡
    4.2 研究内容
    4.3 测量量表
    4.4 调研过程
    4.5 数据分析
5 居民旅游生态安全感知量表开发
    5.1 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原始题项的生成
    5.2 旅游生态安全感知题项的提纯与修正
    5.3 旅游生态安全感知量表的探索性研究
    5.4 旅游生态安全感知量表的确认性研究
    5.5 旅游生态安全感知量表的编制结果
6 居民生态安全行为量表开发
    6.1 生态安全行为概念的提出
    6.2 生态安全行为原始题项的生成
    6.3 生态安全行为题项的提纯与修正
    6.4 生态安全行为量表的探索性研究
    6.5 生态安全行为量表的确认性研究
    6.6 生态安全行为量表的编制结果
7 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对居民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概念模型
    7.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7.4 可靠性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7.5 测量模型检验
    7.6 结构模型与假设检验
    7.7 古劳水乡旅游生态安全和居民生态安全行为评价
    7.8 结果与讨论
8 理论与管理启示
    8.1 理论启示
    8.2 管理启示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访谈提纲
附录 2:预调研问卷
附录 3:正式调研问卷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湿地,人类的聚宝盆(论文参考文献)

  • [1]休闲农业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划研究 ——以合肥康来生态农庄为例[D]. 唐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D]. 徐凤秀.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城市健康河流廊道景观连续性研究[D]. 段璟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纠正》的异化主题研究[D]. 杨青.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D]. 张雯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以通江县坪溪湖湿地公园为例[D]. 杨博.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8]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9]高二地理教材中的案例研究[J]. 赵禧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7(03)
  • [10]居民视角下湿地旅游区旅游生态安全感知及其影响[D]. 徐松浚. 暨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湿地,人类的聚宝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