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森林景观测量评价及森林景观开发与应用综述

福建森林景观测量评价及森林景观开发与应用综述

一、森林景观计量评价与福建森林景观的开发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杨晓燕[2](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亢楠楠[3](2019)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兼具观光、休闲与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旅游出行的新热点。旅游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游客满意度水平、景区承载状态等面临着严峻考验。深究之,起到资源配置作用的游憩价值信息的缺失是给公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货币化度量国家森林公园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游憩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文献中,陈述性偏好或显示性偏好等传统评价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但这两类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特别是缺少对评估结果背后心理影响因素的探究。此外,个体满意度水平的引入,丰富且完善了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价体系,但尚未发现应用在旅游资源领域的研究。据此,本文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切入,聚焦于“评价方法的创新”、“传统方法的修正”与“评价结果的应用”三个方面,以期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出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游客真实偏好的挖掘、游憩属性的正确定价等市场机制的导入,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森林资源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景区向以“游客为本”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紧密围绕上述三个着眼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概括如下:(1)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识别。结合福利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典型特征,对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与度量方式进行了清晰界定。随后,通过文献归纳与游客在线评论材料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识别出包含“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交通便利程度”、“基础设施”、“游憩设施”与“拥挤水平”等在内的六项主要国家森林公园游憩属性,为进一步价值评价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2)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游憩价值评价模型设计以及实证研究,验证了使用游客满意度为森林游憩资源这一“无形资产”定价的可能。首先,通过游客效用最大化理论与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构造了游客满意度法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随后,利用全国范围内22处国家森林公园的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园的“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基础设施”以及“游憩设施”的改善均对游客满意度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拥挤水平”的增加则负面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水平。不同来源地游客对景区游憩属性的偏好存在显着不同,由此带来游憩价值评估结果的客源地差异,游憩属性的改善对于外地游客意味着更高的价值。最后,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完成了 TSA评估结果在单个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测算结果表明,当前该公园的总游憩价值为11,776.20万元,相较于多年前的测算结果有所上升。(3)首次尝试将游客满意度这一视角与常用的选择实验法CEM相结合,完成了对传统评价技术估计结果的修正。通过在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的选择实验调查,结果发现:游客对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对景区“垃圾数量”改善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交通便利程度”和“植被覆盖率”属性。相比之下,景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游客决策的影响则比较弱。此外,不同满意度水平的游客对于景区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差异。游客满意度越低,其支付门票溢价的可能性就越低。相较于高满意度群体,低满意度组游客的消费者剩余降低了 32.99%。游客满意度水平作为影响景区游憩价值评估背后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对于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游憩价值的贡献率达到12.83%。(4)分别计算了游客满意度法TSA和选择实验法CEM两种评价方法下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并对两者的估计结果做出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前者计算出的该公园的游憩价值(194.10元/人·次)略高于后者计算出的价值(184.95元/人·次)。TSA模型中旅行成本潜在的内生性、CEM实验设计维度的限制以及信息处理策略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上述差异的发生。(5)以游客旅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作为理论支持,从游憩价值评估与游客体验效用结合的角度制定了景区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并以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评价了该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该公园拥挤水平的承载力阈值范围介于20-35人/100m2之间,“植被覆盖率”承载力阈值范围在70%-80%之间,“垃圾数量”处于3-10件/200m之间;游客可接受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为3h以内。通过计算公园当前的游憩属性状态与选择实验过程中模拟的27种方案的净效用水平,得到了“弱载”、“适载”和“超载”三种情况下的各游憩属性状态,为景区将来的承载状态监测、资源开发建设与游客容量控制等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王之峥[4](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确森林系统的生态主体地位和森林经营管理方向,本研究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预测,以实现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溧阳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市域内森林类型多样,但是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森林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溧阳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四种代表性森林类型,选取其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分析其3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其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发展、森林保护和森林开发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法对各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森林发展优化目标及原则,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研究时段内,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较1987年增加53.28%;竹林在森林类型中面积最大,所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服务及功能价值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营养物质积累功能的价值发展最快;单位面积价值量逐年下降,说明不合理森林类型结构阻碍了森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协调发展。(2)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确定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的14项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主导驱动下,影响着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3)结合森林保护要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运用系统仿真法设定自然发展情景、森林保护情景和森林开发情景三种森林发展情景,进行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仿真预测并发现:到2027年,森林开发情景下的生态总价值最高,为548.69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7.07%,高于自然发展情景6.15%;到2037年,森林保护情景下的总价值增长率最大,为30.24%,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增长最为缓慢,仅为前者的92.53%。最后,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从加强生态管控、采取森林保护为长期方针、采用森林开发为短期措施及提升景观品质等四个方面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或参考。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赵瑾璟[6](2019)在《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行林下经济以期实现保护森林资源和增加农户收入的“双赢”。为探究林下经济能否实现其政策目标,本文以邳州、睢宁、铜山、盱眙、宜兴5县市8个乡镇13个林下经济调研案例与江苏省81个县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在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等生态学理论与生产要素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剖析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在生态系统原理、理性小农理论与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与案例分析方法探究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与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收入方面,发展林下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但实践中品种搭配不合理与较高的交易成本制约了林下经济增收作用的进一步提高;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保持水土、促进森林抚育、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森林面积、丰富树种结构进而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但生产中负外部性无法内化使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存在负面影响。同时,不同林下经济模式的生产方式、生产周期、产品特性与经济效益等不同,因而对农户收入与森林资源的影响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仅可降低农户生产与销售环节的交易成本,还大幅降低了农户经营的市场风险;促进林下产品质量认证,降低买者获取产品质量的信息成本,增加产品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力,使生产者获得环境溢价,有助于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提高农户收益的双重目标。

李发明[7](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赵正[8](2018)在《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被誉为“城市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更高的定位。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现代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森林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当前市民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与城市森林提供生态环境服务的能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城市森林的各项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通过提高城市森林的功能水平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满足市民的生态环境需求,成为了一个客观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市民视角下的城市森林功能的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市民主体的反馈和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分析视角,市民的感知、利用行为及偏好需求等都属于城市森林功能研究的范畴。在新的城市发展需要下,相关研究也在努力将研究视野从偏重于“物”转向重视于“人”,研究对象已经从宏观的城市发展分析转向微观的市民主体分析,研究成果的服务对象也已经从偏重于政府机构与企业转向关注市民个体。基于此,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北京城市森林的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及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城市森林功能的对策建议。在相关研究课题的支持下,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市的六个主城区(即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作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市民问卷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975份。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及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按照研究思路及内容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并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北京市实际情况提炼出四个典型的城市森林功能类型,采用熵值法对各项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总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就不同市民特征下各项功能的差异性进行探讨;(2)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多维感知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语义差别法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评价及差异进行进一步探讨;(3)就市民对城市森林的利用方式、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究市民感知价值对其意愿的中介影响机理,以及市民意愿向实际行为转换的内在机理;(4)就市民的城市森林功能偏好及需求进行分析,分别采用条件价值评价法、选择实验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偏好需求、属性偏好需求和格局偏好需求进行分析;(5)对现行城市森林相关法律、政策及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基于市民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政策中的感知及参与行为,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情况进行分析;(6)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从调整、完善、创新、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城市森林功能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就城市森林的功能水平而言,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教育文化功能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需要一方面调整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和发展方式,缓解人口稠密的市区对城市森林功能发挥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突出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特点,提升诸如教育文化功能等城市森林功能的水平。第二,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多维感知而言,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感知主要集中于锻炼身体和休憩娱乐等方面,而违规触摸和践踏草坪等负面感知也普遍存在。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安全感高、布局有序和色调明朗等方面,且对城市森林的空间感、有序性和绿化设施等的感知最为深刻。市民感知也因性别、年龄和学历层次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性,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需要对上述情况加以重视。第三,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利用而言,北京城市森林的市民利用方式逐步多样化、可达性逐步增较强,但使用频率不高,市民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此外,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积极感知判断可以提升其行动意愿,但市民意愿向实际行为转换的幅度还不够高。下一步需要做好城市森林功能相关的宣教和普及工作,使之明确城市森林的多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目的,进而提升市民意愿,增进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第四,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偏好需求而言,需要从市民偏好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来规划城市森林功能结构、创新城市森林功能内容。比如,以实现城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耦合为目标进行城市森林建设,在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纳入自然元素;又如,建立一种“外在自然、内在现代”的城市森林布局形式以满足市民需求、促使城市森林功能更好地发挥。第五,就城市森林相关的政策而言,我国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与城市森林相关的法律及政策都为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有利支持,相关政策也会通过市民感知和利用情况对其功能的发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未来需要继续完善现有的政策及制度体系,重点关注城市森林在管理、公众参与及监督、违法责任及惩处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城市森林的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和系统性分析,为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同时也是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公共物品理论以及公众参与理论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本研究将一般性分析方法与基于实证分析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丰富了已有研究的实证分析环节,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森林功能完善的对策建议,迎合了当前北京市和区域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远征[9](2018)在《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文中指出生态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做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森林生态的特征决定了林业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生态安全的建设与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分不开。林业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及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建立林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系统的基础。林业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安全),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林业生态安全,是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站在林业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角度,从林业产业—生态共生关系的安全性出发,依据协同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来定量测量复合系统内部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生态安全的提升效率。对比分析经典数据包络各模型,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复合系统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存在的松弛改进问题后选取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SBM)对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进行静态的测度分析。根据DEA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最终确定林业产业经济效益、林业产业高级化指数、营林投资占比和林产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等4项投入指标和森林空气质量提升贡献、林产工业单位GDP废水排放量等2项产出指标进行静态的截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2005年—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根据对SBM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值进行整体性分析、区域比较分析和综合效率值聚类分析,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被划归为效率安全区、技术效率主导的效率双高区、规模效率主导的低水平发展区和分解效率双低区。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及分解计算公式从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Malmquist指数波动较大、地区差异明显;(2)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3)技术进步指数偏低,技术进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静态SBM模型和动态的Malmquist指数仅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了效率测量,未考虑系统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借助PSR模型,从复合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压力(P)、资源环境的质量与状态(S)和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R)等的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根据其值域限定在[0,1]之间的截尾数据特点选取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得后续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生态安全提升对策时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考虑外部系统的影响与改进对策。最后,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提升两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维动态创新模型构建了涵盖目标驱动、影响要素和参与主体的多层对策体系。该体系从政府宏观调控、产业中观规范、企业微观参与提升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待实现林业产业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1)促进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林业产业技术效率提升实现林业生态资源消耗的持续减量化;(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效益;(3)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4)加大森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和财税扶持政策以调节林业产业发展保护林业生态安全;(5)强化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建设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蒲向军[10](2017)在《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动力不足、资源约束收紧、城乡差距拉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城乡剪刀差从经济领域蔓延到社会领域,继而到环境领域,出现城乡关系失衡。在城乡发展领域,迫切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涵,以追求转型、绿色、健康为核心目标,深入研究城乡关系,探索城乡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变。城乡耦合侧重从“自下而上”角度进行城乡互动研究,客观揭示城乡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征,反映城乡统筹等工作的实效,以利于科学认识城乡发展规律和开展城乡统筹工作。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空间载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生态文明强调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倡导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近年来我国也提出了“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本文提出进行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特征研究的命题,以系统揭示生态视角下城乡互动的客观规律,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我国城乡发展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城乡生态效益是从生态与城乡居民活动两个维度入手,综合考虑城乡居民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效能及其环境影响,城乡生态效益兼顾了城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子系统。为了从生态视角下揭示我国城乡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科学客观的反映城乡统筹工作的实效,为我国未来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提供科学基础,本文提出以城乡生态效益作为城乡耦合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城乡经济生态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进行城乡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耦合的研究思路,从两个层面构建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的框架和路径:(1)系统层面,以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切入点,进行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通过确定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内容和指标体系,分析比较城乡整体、城镇、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指标的变化,经济社会效能与环境影响的耦合状况和变化,城镇、乡村的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基于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城镇-乡村耦状况和变化,揭示城乡不同系统间的耦合特征;(2)空间层面,以城乡环境生态效益为切入点,以生态用地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基于生态用地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通过将研究范围划分为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和城乡交错区,比较分析以上区域不同时期的生态用地、生态用地效能的变化,以及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区、城乡交错区-乡村地区、城乡整体的生态用地效能耦合状况,揭示城乡不同空间的耦合特征。本文提出了综合应用多种量化分析技术,对城乡系统和空间耦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包括应用RS/GIS技术获取城乡耦合的表征指标和基础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和生态用地效能指标体系构建,应用RS/GIS技术进行城乡生态用地变化分析,应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应用功效函数分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生态用地效能,应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不同层级、不同系统和不同空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多层面、多系统、多尺度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特征显示:产业发展方面,武汉市城乡在产业领域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在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和升级方面,城镇和乡村呈现不同的趋势,城镇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排放逐步脱钩,城镇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依赖不断降低,而乡村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物资大量的投入,农村产业生态化提升滞后于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居民的能源消耗和生活垃圾是改善武汉市城乡人居自然环境的重点,但乡村的社会生态效益低于城镇的社会生态效益,反映出武汉市城乡发展中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二元化特征。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生态用地变化及相互作用呈现出鲜明的时空特征。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问题显示,在产业方面,武汉市城乡产业生态化发展差距加大,农业升级转型滞后;居民生活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质量改善差异明显,乡村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变化分异,乡村生态用地效能下降。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城乡经济统筹中,关注经济增长,对产业生态化同步提升重视不够;城乡社会统筹中,关注生活物质条件改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城乡环境统筹中,关注城市地区和都市发展区生态用地保护和建设,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用地保护重视不够。本文最后提出了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综合统筹和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区-乡村地区生态用地的空间统筹。

二、森林景观计量评价与福建森林景观的开发应用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景观计量评价与福建森林景观的开发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价值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进展
        2.1.1 显示性偏好评价
        2.1.2 陈述性偏好评价
        2.1.3 生活满意度法评价
        2.1.4 研究述评
        2.1.5 本文评价方法提出
    2.2 森林游憩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进展
        2.2.1 森林游憩价值的认知与发展
        2.2.2 价值评价结果的实践应用
        2.2.3 价值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2.2.4 研究述评
        2.2.5 本文研究视角提出
    2.3 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物品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价值理论
        2.3.4 偏好与效用函数
        2.3.5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
        2.3.6 消费者剩余
    2.4 本章小结
3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及评价指标选取
    3.1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
        3.1.1 游憩价值的概念界定
        3.1.2 游憩价值的度量方式
    3.2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3.2.3 游憩属性变量的识别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4.1 TSA的理论背景与评价模型
        4.1.1 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经济分析
        4.1.2 游客满意度法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及变量定义
        4.2.2 研究区域选择
        4.2.3 样本容量确定
        4.2.4 研究数据收集
        4.2.5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分析
        4.3.2 各游憩属性经济价值的计算
        4.3.3 不同客源地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4.3.4 单个公园游憩价值的核算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选择实验法CEM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5.1 包含游客满意度的CEM模型构建
    5.2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调查问卷设计
        5.2.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5.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5.3.1 模型估计结果
        5.3.2 不同满意度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5.3.3 公园游憩价值的计算
        5.3.4 TSA与CEM方法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游憩价值评价结果在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6.1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内涵
        6.1.1 旅游承载力研究
        6.1.2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6.1.3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基本特征
    6.2 基于游憩价值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制定
    6.3 实证研究: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
        6.3.1 单一游憩属性承载力的判定
        6.3.2 多重游憩属性承载状态的判定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TSA所选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基本信息
附录B 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TSA)
附录C 景区游憩属性客观信息调查问卷(TSA)
附录D 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选择实验方案(CEM)
附录E 选择实验问卷对应彩色图片(版本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3.3 森林发展仿真模拟研究进展
        1.3.4 森林发展优化研究进展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动力学理论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技术方法
        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的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
        2.2.1.1 系统动力学及系统仿真法
        2.2.1.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2.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
        2.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2.2.3.1 相关分析法
        2.2.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2.2.3.3 回归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位置及范围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森林概况
        3.1.4.1 森林发展概况
        3.1.4.2 森林资源特点
        3.1.4.3 森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3.1.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2 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3.2.1 涵养水源
        3.2.2 保育土壤
        3.2.3 固碳释氧
        3.2.4 营养物质循环
        3.2.5 净化大气
        3.2.6 生物多样性保护
        3.2.7 林副产品
    3.3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
        3.3.1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
        3.3.2 非遥感数据收集及处理
        3.3.2.1 土地利用数据
        3.3.2.2 森林数据
        3.3.2.3 社会经济数据
        3.3.2.4 实地调研数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分析
    4.1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4.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评价
        4.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
    4.2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1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2 各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3 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及仿真模型构建
    5.1 影响因子的确定
        5.1.1 影响因子的识别
        5.1.1.1 城镇化建设
        5.1.1.2 产业经济发展
        5.1.1.3 政策规划
        5.1.1.4 识别影响因子
        5.1.2 影响因子的确定
    5.2 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5.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5.3.1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模型拟合
        5.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
        5.3.3.1 森林类型结构的回归分析
        5.3.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回归分析
    5.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构建
        5.4.1 仿真模型框架构建
        5.4.2 仿真模型反馈机制构建
        5.4.2.1 因果关系设计
        5.4.2.2 系统流程设计
        5.4.3 仿真模型数学参数构建
        5.4.3.1 影响机制参数构建
        5.4.3.2 过程参数构建
        5.4.4 仿真模型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预测及优化策略研究
    6.1 多情景下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仿真预测
        6.1.1 溧阳森林发展模拟情景设置
        6.1.1.1 自然发展情景
        6.1.1.2 森林保护情景
        6.1.1.3 森林开发情景
        6.1.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仿真预测
        6.1.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仿真预测
    6.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1 多情景下的各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2 多情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发展趋势
    6.3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存在的问题
        6.3.1 森林储备面积不足
        6.3.2 森林类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6.3.3 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6.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目标及原则
        6.4.1 优化目标
        6.4.2 优化原则
    6.5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策略
        6.5.1 加强生态管控
        6.5.2 长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6.5.3 短期开发森林促进经济产出
        6.5.4 加强景观风貌塑造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基于影响机制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
        7.2.2 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模拟预测提出优化策略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
        1.2.2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影响的研究
        1.2.3 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林下经济影响农户收入与森林资源的理论基础
    2.1 林下经济影响农户收入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经济学理论
    2.2 林下经济影响森林资源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系统原理
        2.2.2 理性小农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案例分析
    3.1 案例基本情况
    3.2 林下养殖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2.1 生态公益林养殖模式
        3.2.2 商品林养殖模式
        3.2.3 经济林养殖模式
    3.3 林下种植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1 林药模式
        3.3.2 林花模式
        3.3.3 林油模式
    3.4 森林景观利用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4.1 农户主导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3.4.2 村集体主导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3.4.3 政府主导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3.5 制约林下经济增收效果的问题与分析
        3.5.1 林下种植品种搭配不合理
        3.5.2 林下养殖经营风险高
        3.5.3 销售渠道不畅
        3.5.4 销售价格不理想
        3.5.5 交易成本高是林下经济效益不佳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影响—计量与案例分析
    4.1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
        4.1.1 理论依据与假设
        4.1.2 变量选取与定义
        4.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1.4 模型设定
        4.1.5 计量结果分析
    4.2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影响的案例分析
        4.2.1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正面影响
        4.2.2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7)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8)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1.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2.1.3 公众参与理论
    2.2 基本概念
        2.2.1 城市森林
        2.2.2 城市森林功能
        2.2.3 城市居民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及评价研究综述
        2.3.2 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感知行为研究综述
        2.3.3 城市森林功能的相关政策研究综述
        2.3.4 文献研究评述
3 研究区域和样本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社会经济概况
        3.1.2 城市森林概况
    3.2 调查研究方式
        3.2.1 调研区域选择
        3.2.2 调查问卷设计
        3.2.3 调查方式设计
    3.3 调查数据概况
        3.3.1 数据收集情况
        3.3.2 样本描述统计
4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及评价
    4.1 城市森林功能的类型划分
        4.1.1 城市森林的功能体系
        4.1.2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
    4.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重要性评价
        4.2.1 熵值模型设计
        4.2.2 熵值法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3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综合评价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4.3.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3.3 差异性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多维感知分析
    5.1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概况
        5.1.1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性感知
        5.1.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正负面感知
    5.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评价
        5.2.1 语义差别模型(SD)设计
        5.2.2 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总体感知评价
        5.2.3 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差异分析
    5.3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差异分析
        5.3.1 基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感知评价
        5.3.2 基于不同市民群体的感知评价
        5.3.3 市民感知与市民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利用分析
    6.1 市民利用的基本情况
        6.1.1 市民利用的方式及程度
        6.1.2 市民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6.1.3 市民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市民利用的意愿分析
        6.2.1 结构方程模型(SEM)简介
        6.2.2 基于CBT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6.2.3 SEM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分析
    6.3 市民利用的行为分析
        6.3.1 基于TPB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6.3.2 SEM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偏好及需求分析
    7.1 市民的总体偏好及需求分析
        7.1.1 改进的条件价值评价法(CVM)设计
        7.1.2 市民偏好及需求的概率分析
        7.1.3 市民偏好及需求的数量分析
    7.2 市民的属性偏好及需求分析
        7.2.1 选择实验模型(CEM)设计
        7.2.2 城市森林功能的单项属性需求分析
        7.2.3 城市森林功能的属性组合需求分析
    7.3 市民的格局偏好及需求分析
        7.3.1 多元LOGIT选择模型设计
        7.3.2 多元LOGIT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1 城市森林现行相关政策讨论
        8.1.1 国家层面的城市森林相关政策
        8.1.2 北京市的城市森林相关政策
    8.2 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2.1 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设计
        8.2.2 城市森林总体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2.3 城市森林各类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对策分析
    9.1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评价结果
        9.1.1 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9.1.2 城市森林功能在市民多维感知方面存在差异性
        9.1.3 城市森林功能在市民利用方面存在内在关联性
        9.1.4 城市森林功能因市民偏好需求体现出新的特点
        9.1.5 城市森林相关政策存在完善和提升空间
    9.2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对策
        9.2.1 城市森林功能的调整对策
        9.2.2 城市森林功能的改善对策
        9.2.3 城市森林功能的创新对策
        9.2.4 城市森林功能的保障对策
    9.3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生态安全研究
        1.2.2 林业生态安全研究
        1.2.3 产业经济研究
        1.2.4 林业产业经济研究
        1.2.5 林业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关联研究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协同发展理论
        1.4.2 产业结构理论
        1.4.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1.4.4 生态创新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的变动与贡献分析
    2.2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的现状分析
        2.2.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分析
        2.2.3 林业生态政策的现状分析
    2.3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问题分析
        2.3.1 林业资源总量不足制约产业及生态发展
        2.3.2 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且技术水平落后
        2.3.3 林业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导致发展增长缓慢
        2.3.4 粗放型规模扩张与产业集群度低并存
3 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
    3.1 相关系统的内涵界定
        3.1.1 生态安全的内涵
        3.1.2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
        3.1.3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的内涵
    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关联总体框架
        3.2.1 总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3.2.2 理论框架的运行机理分析
    3.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直接关联框架分析
        3.3.1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关联框架
        3.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复合系统的内部协同分析
    3.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间接关联框架分析
        3.4.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3.4.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压力(P)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3.4.3 基于生态健康理论的状态(S)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3.4.4 基于生态创新理论的响应(R)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4 基于DEA-SBM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静态实证研究
    4.1 SBM模型的构建与效率值分解
        4.1.1 SBM模型的构建
        4.1.2 SBM模型的效率值分解
    4.2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的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SBM模型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4.3.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效率值整体分析
        4.3.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区域空间特性分析
        4.3.3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及冗余率结果分析
        4.3.4 静态聚类分析
5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动态实证研究
    5.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与测度结果
        5.1.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
        5.1.2 Malmquist模型的测度结果
    5.2 Malmquist模型测算结果的多角度分析
        5.2.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
        5.2.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省域比较
        5.2.3 三大地区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比较
6 基于Tobi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描述性统计
        6.1.1 影响因素选取的原则
        6.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6.1.3 影响因素的概要分析
        6.1.4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2 计量模型
        6.2.1 Tobit方法的研究综述
        6.2.2 Tobit回归方程的构建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影响因素对效率值影响的Tobit回归归测度结果
        6.3.2 压力子系统(P)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3.3 状态子系统(S)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3.4 响应子系统(R)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7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多层对策体系构建
    7.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机理分析
        7.1.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
        7.1.2 多层对策体系的运行分析
    7.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宏观层面对策
        7.2.1 推动林业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7.2.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
        7.2.3 完善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财政保障
    7.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产业层面对策
        7.3.1 合理规划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7.3.2 林业生态产业管理科学化
        7.3.3 采取保护性的林业建设与经营
        7.3.4 丰富林业生态文化提升公众参与
    7.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微观层面对策
        7.4.1 提升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7.4.2 强化林业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7.4.3 加快林业生态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生态安全效率的静态分析结论
        8.1.2 生态安全效率的动态分析结论
        8.1.3 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10)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互动规律研究的重要性
        1.1.2 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要求
        1.1.3 学科交叉研究城乡关系的必要性
        1.1.4 武汉市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1.2 研究目标及选题来源
        1.2.1 研究目标
        1.2.2 选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对象
        1.5.2 数据来源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方法意义
        1.6.3 实践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1.1 城乡关系研究溯源
        2.1.2 城乡关系研究内容综述
        2.1.3 小结
    2.2 生态视角下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2.1 生态视角下城乡关系研究溯源
        2.2.2 生态视角下城乡关系研究内容综述
        2.2.3 小结
    2.3 生态效益研究综述
        2.3.1 生态效益及其内涵
        2.3.2 生态效益应用研究综述
        2.3.3 小结
    2.4 系统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2.4.1 系统耦合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综述
        2.4.2 系统耦合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综述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城乡耦合理论基础
        3.1.1 城乡耦合的提出
        3.1.2 城乡耦合基础理论
    3.2 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耦合
        3.2.1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解读
        3.2.2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的关注点
    3.3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的相关理论
        3.3.1 生态经济学理论
        3.3.2 产业生态学理论
        3.3.3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思路
        3.4.1 城乡生态效益的提出
        3.4.2 城乡生态效益应用于城乡耦合研究的适宜性
        3.4.3 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耦合研究思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效益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框架和研究路径
    4.1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框架构建
        4.1.1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特征的多维性
        4.1.2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框架
    4.2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路径
        4.2.1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城乡系统耦合特征研究内容
        4.2.2 基于生态用地的城乡空间耦合特征研究内容
        4.2.3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的实证研究
    5.1 武汉市城乡发展概况
    5.2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系统耦合特征
        5.2.1 基于经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系统耦合特征
        5.2.2 基于社会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系统耦合特征
        5.2.3 小结
    5.3 基于生态用地的武汉市城乡空间耦合特征
        5.3.1 武汉市城乡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5.3.2 基于生态用地效能的武汉市城乡空间耦合特征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思考
    6.1 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问题
        6.1.1 城乡产业生态化发展差距加大,农业升级转型滞后
        6.1.2 城乡生活环境改善差异明显,乡村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6.1.3 城乡生态环境变化分异,乡村生态用地效能下降
    6.2 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6.2.1 城乡经济统筹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产业生态化同步提升
        6.2.2 城乡社会统筹关注生活物质条件改善,忽视环境保护
        6.2.3 城乡环境统筹忽视乡村地区生态用地保护
    6.3 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建议
        6.3.1 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综合统筹
        6.3.2 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区-乡村地区生态系统空间统筹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理论部分
        7.1.2 实证部分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四、森林景观计量评价与福建森林景观的开发应用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3]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D]. 亢楠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D]. 王之峥.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D]. 赵瑾璟.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8]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D]. 赵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D]. 吴远征.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蒲向军.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福建森林景观测量评价及森林景观开发与应用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