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盐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和粘合剂

亚硫酸盐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和粘合剂

一、亚硫酸法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及粘合剂(论文文献综述)

朱增科[1](2020)在《玉米秸秆甲醇法制浆及废液回收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秸秆作为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如何进行高值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缓解能源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来,生物质精炼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生物质精炼是通过高效分离组分并分别实现高值化利用的新方向。有机溶剂制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作为新型环保技术可实现与生物质精炼的高效衔接。如何通过有机溶剂制浆实现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选用甲醇作为溶剂进行制浆,并从制浆废液回收分离高附加值产物。此研究初步研究了甲醇法制浆工艺条件,研究内容包括工艺参数优化,洗浆方式优化,添加碱土金属盐、甲酸、H2O2等辅助剂的优化,三段煮浆效果的考察,对制浆和废液回收所得的各主副产品进行检测评价。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无助剂催化的甲醇制浆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渣浆率过高。甲醇浓度固定在50%,液比1:8,保温3h,在175℃下,粗浆、细浆得率分别为56.11%、32.89%。保温温度降低到160℃,细浆得率只有18.06%,说明低温条件下大多数细胞没有达到纤维分离点,成浆性较差;降温到170℃,增加液比到1:10,成浆质量未提高。如若不提高保温温度,无助剂催化的较低温度甲醇制浆可行性低。2.碱土金属盐有一定催化作用,可以提高甲醇法制浆的木素脱出率、成浆性能。Ca Cl2和Mg SO4催化下总体保持相对较低的卡伯值和较高的细浆得率,Mg SO4可以在保持较高p H下催化降解木素,高p H值也减了碳水化合物的酸性水解。Mg Cl2整体催化效果弱于Mg SO4。Ca Cl2和Ba Cl2催化下都有较高的细浆得率,Ca Cl2对应的卡伯值低比Ba Cl2有更好的催化效果。在2.5mmol/L极低浓度的Ca Cl2催化下,浆料卡伯值较低,细浆得率高,比Mg SO4催化更有优势。3.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75℃,液比1:10,甲醇浓度50%,保温时间2.5h,催化剂Ca Cl2浓度2.5mmol/L。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甲酸和H2O2不能起到增加脱除木素和提高细浆得率效果。尝试三段抽提也未起到很好的效果。4.纸浆残留的甲醇木素有较高的憎水性,采取常温自来水和热水的普通洗浆方式无法很好的降低卡伯值,采用较高温度的蒸煮液多次洗涤才能达到更好洗出木素的效果。通过SEM观察纤维表面,发现木素部分残留在上面,是纸浆卡伯值较高的原因之一。洗浆方式是降低残留木素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索氏抽提器模拟多段洗涤,能在一定温度下以较高浓度的新鲜甲醇多次洗涤纸浆,并防止甲醇散失,再用热水洗去残留的甲醇等物质,这种洗涤方式能有更好的洗浆效果。5.纸浆性能检测结果:通过Kajaani FS300纤维质量分析仪分析发现,生产出的纸浆具有较高的杂细胞含量和细小组分含量。洗涤时杂细胞易破碎流失造成纸浆得率低,废液和洗涤液中残留的细小纤维会使回收的木素纯度下降;纸浆中的细小组分会影响纸张物理性能。抄造的纸张白度低,物理强度较低,建议进行筛分处理或与其他浆配抄。6.木素和降解糖的回收检测结果:以1.0倍洗涤液稀释废液较为合适,通过降低木素溶解度使其析出后过滤实现分离,木素得率是30.22%,分析木素红外光谱发现含有很多种活性基团。滤液中的溶剂通过减压蒸馏回收,得到的蒸馏残余物用离子色谱进行糖分分析,在最佳制浆条件下木寡糖(DP:2-6)相对于原料聚戊糖的提取率为16.55%。废液中糖类的回收具有较高价值,可考虑进行后续提纯工作。

王潇[2](2020)在《亚麻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制浆废液的处理和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具有本色浆白度较高、易漂、得率高、纸浆强度高、适用材种多等特点。然而,在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污染负荷大、排放困难,大大限制了纸浆的产量。本论文以亚麻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为原料,采用絮凝-生化-芬顿工艺联合处理废液,以期实现降低废液的污染负荷,以及分离废液中的木质素磺酸盐并制备活性炭以达到高值化利用的目的。首先,探究了不同混凝剂对废液性能的影响,筛选得到#3 PAC在去除废液中化学需氧量(COD)、色度和木质素浓度方面表现优异。当#3 PAC添加量为7.0 g/L,废液pH 7.0时,废液中COD去除率为49.7%,色度去除率为95.9%,木质素去除率为59.4%。其次,采用筛选的最佳混凝剂(#3 PAC)与助凝剂(PAM)复配处理废液,探究了絮凝工艺条件对废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PAM复配絮凝处理废液的较优工艺(#3 PAC添加量为5.0 g/L,CPAM添加量为2.0 mg/L,pH 7.0)下,废液中COD、色度和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49.5%、95.4%和54.1%。再次,将复配絮凝处理下所得的废液进行活性污泥处理和芬顿处理。活性污泥处理后,COD、木质素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50.9%、24.3%和16.4%。进一步芬顿处理后,废液中COD、色度、木质素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4.7%、86.6%、67.2%和 79.8%。最后,进行木质素的分离、表征和应用:(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酸析法和超滤法)从亚麻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中提取分离出木质素,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滤木质素和酸析木质素中均含有木质素典型的芳香环结构和官能团;酸析木质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2)通过氢氧化钾(KOH)活化,将酸析木质素制备成木质素基活性炭,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基活性炭材料是高度无序的,具有微孔和介孔共存的分层孔结构,并且微孔结构大量存在。经KOH活化后,木质素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881.12 m2/g,总孔容为0.806 cm3/g,其中微孔体积为0.692 cm3/g,这意味着木质素基活性炭材料有望在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李波[3](2016)在《基于超循环理论的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制浆造纸和纸张消费的大国,以稻草、秸秆、芦苇等禾草类为原料的草浆造纸虽然在造纸行业中的比重只占15%,但COD排放量却占造纸行业总排放量的80%以上。以辽宁为例,辽河流域共有草浆造纸厂200多家,其草浆造纸废水COD排放量占工业废水COD总排放量40%,已经成为辽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急待解决。本研究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辽河流域重化工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造纸行业节水减排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示范”(2009ZX07208-002-003)研究课题资助下,运用自组织超循环理论,研究草浆造纸产业的水循环经济超循环模式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草浆造纸行业的节水减排和污染治理,为改善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摘掉辽河重污染的帽子,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丙容和结果如下:(1)论文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了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系统的超循环驱动力的“内外催化剂”,提出了产业政策和法规标准为“外部催化剂”;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废水处理技术为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超循环模式驱动力的“内部催化剂”。通过对辽宁省各个行业污染贡献率分析,发现造纸行业是辽宁产业结构性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修订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促使辽河流域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造纸企业清洁生产与节水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发挥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的重要功能。(2)应用超循环理论构建草浆造纸工业水循环经济的超循环模式。从反应循环层面通过开展清洁生产,使造纸企业实现源头减量化,在取水-用水-排水环节中提升用水效率,实现节水减排;从催化循环的层面通过开展造纸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造纸用水网络优化的方式大幅提升水的循环利用效率,节约新鲜水资源;从超循环的层面构建芦苇湿地-造纸一体化超循环复合生态系统,通过芦苇湿地深度处理实现造纸废水良性二元水循环。(3)构建了超循环模式的技术支撑体系。从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化方面,开展了碱性过氧化氢低温蒸煮清洁制浆法的研究,结果表明NaOH/H2O2清洁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用量为10~11%,H202用量为15~18%,二者投料间隔时间为1 h,总蒸煮时间为2.5 h;采用NaOH/H2O2清洁制浆工艺较传统烧碱制浆工艺降低草浆造纸黑液的COD浓度和排放负荷,生产的纸浆性能和质量也得以大副提升。对制浆黑液资源化方面,开展了黑液合成木质素磺酸钙粘合剂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液合成木质素磺酸钙粘合剂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原液浓缩后,在反应釜中首先加入固形物含量5%的甲醛,加热至60℃反应1 h,然后加入固形物含量10%的亚硫酸钙,升温至130℃反应2 h,木质素制备活性炭载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料比为3.5: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 mmin,粘合剂性能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从水循环经济过程方面,开展了梯形平板膜SMBR技术优化研究。通过对Vries建立的气泡与竖直平板相互作用模型的分解、演算,重新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描述气泡与梯型平板膜的相互作用,从而对SMBR中梯型平板膜组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同等条件下提高曝气冲刷利用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对于半径较小的小气泡(0.5-1.51mm)最佳的梯形膜倾斜角度为8.1°,对于半径较大的气泡(1.5~2.5mm)最佳的梯形膜倾斜角度为6.8°,用梯形膜组件的SM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COD.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5%、95.1%,梯形膜组件比平板膜组件具备更好的抗污染性能;多级串联湿地系统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等草浆造纸水循环技术研究。寒冷地区多级串联湿地系统对草浆造纸废水表现出较好的造纸污染物去除效果,该系统中各污染物的脱除效果受进水负荷影响显着,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混凝—氧化沟—气浮—氧化塘—苇田湿地”三级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出水水质较稳定在COD 20~50 mg/L、SS 10~20 mg/L,达到了《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限值要求;造纸废水生化处理后经氧化塘处理后进入苇田深度灌溉芦苇湿地对其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对芦苇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对芦苇制浆企业用水网络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草浆造纸企业的用水网络优化模型与节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模型可以识别草浆造纸企业用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的对制浆造纸企业用水系统进行分析与优化。利用草浆造纸企业的用水网络模型,对辽宁某大型苇浆造纸企业A进行用水网络优化,节水效果显着:吨纸水消耗量减少了49 m3/t,吨纸新鲜水消耗减少98 m3/t,吨纸废水排放量降低到0 m3/t,水资源效率提升268.1%,水环境效率提升+∞,水循环率提升了24.2%。

张晓蒙[4](2015)在《荻蒸煮和漂白工艺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荻为原料,对传统的中性亚硫酸钠-蒽醌(NS-AQ)法蒸煮工艺进行了改良;并改进了 NS-AQ浆及烧碱-蒽醌浆的漂白工艺。首先,在保证纸浆质量的条件下,为了将蒸煮废液直接作为胶黏剂应用于刨花板的制备,对蒸煮工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其次,为提高脱木素的选择性,改进了 NS-AQ浆及烧碱-蒽醌浆的漂白工艺,将高pH值的过氧化氢强化的碱抽提(Ep)段放在漂白的第一段,并与氧脱木素进行了作用效果的比较。经改良,荻NS-AQ法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最高温度165℃,升温时间100min,保温时间120min,Na2SO3用量14%,Na2CO3用量2%,AQ用量0.1%,液比1:5。在此条件下蒸煮后细浆得率为60.63%,卡伯值为17.9,废液pH值7.9,废液黏度25.9 mPa·s。漂白实验部分,研究了碱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荻烧碱-AQ浆及NS-AQ浆Ep段漂白的影响,实验得出:碱用量增加,则木素的脱除率提高,但碱用量增加太多,对木质素的脱除及漂后浆的白度影响不大,漂后浆的黏度反而下降;漂白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木素脱除。温度在65℃-75℃之间,木素的脱除率增加幅度最大,但85℃之后木素的脱除率趋于平缓,白度变化也不大,而黏度显着下降;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木素的脱除,但纸浆的黏度迅速降低;H2O2用量适当增加,脱木素程度增大,纸浆的白度大幅度提高,并且黏度降低很少。荻烧碱-AQ浆Ep段漂白的适宜条件为:浆浓10%、温度95℃、NaOH用量2%、H2O2用量为0.5%、反应时间12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漂后浆卡伯值为8.81,黏度为1208mL/g,白度为41.5%ISO,得率为95.71%。荻NS-AQ浆Ep段漂白的适宜条件:浆浓10%、温度85℃、NaOH用量33%、H2O2用量为0.55、反应时间间220min。在此条件下漂后浆卡伯值为9.65,黏度为1281 mL/g,白度为43.2%ISO,得率为96.64%。荻NS-AQ浆经EpDP三段漂后浆黏度为1100 mL/g,白度为84.5%ISO,漂后总得率为 91.0%。并且对荻NS-AQ浆进行了氧脱木素实验,与Ep段漂白进行对比,在漂后浆达到相同卡伯值(卡伯值为10.2)时,Ep段漂后浆白度为43.1%ISO,与氧脱木素后的相差不大,氧脱木素后浆白度为43.3%ISO。Ep段漂白对碳水化合物的损伤程度较小,其漂后浆黏度为1208 mL/g,比氧脱木素高出28 mL/g;漂后浆得率为96.73%,比氧脱木素高出3.92%。Ep段漂白对木素的选择性为13.48,远远大于氧脱木素的。此外,Ep段漂白在常压下即可操作,方便简单且设备投资少。

寇晓萌[5](2014)在《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它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水资源。因此,研究并开发木质素磺酸盐的高附加值产品,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在制浆造纸过程中,制浆方法不同,产生的木质素磺酸盐性质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研究了酸性亚硫酸镁法的木质素磺酸盐,碱性亚硫酸钠法的木质素磺酸盐,以及市场采购的标准木质素磺酸钠性质的不同,并通过测定其木质素含量、红外光谱扫描、离子色谱、热重分析等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碱法木质素磺酸盐中木素含量最多,标准木质素磺酸钠次之,酸法木质素磺酸盐中木素最少;碱法木质素磺酸盐与标准木质素磺酸钠中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更接近;酸法木质素磺酸盐与碱法木质素磺酸钠都在340-400℃有一个由于磺酸基团的分解引起的失重过程,但酸法木质素磺酸盐比碱法木质素磺酸盐更纯。另外,研究利用碱沉淀法处理酸性亚硫酸镁法制浆红液时,发现在pH值10、11、12、13时得到沉淀具有明显分层现象,针对此现象分别研究了沉淀上下层的Mg/木素、红外光谱图、离子色谱、平均分子量及热重分析等,分析上下层沉淀物的区别所在。结果表明,下层沉淀比上层沉淀Mg含量更高或木质素含量更低;红外光谱中,木质素磺酸盐的磺酸基吸收峰在1200cn-1-1170cm-1和1040cm-1磺酸根离子的出峰时间是6.350min,上下层沉淀物中都有磺酸基存在而且阴离子种类一致;下层沉淀的相对分子量比上层大;下层沉淀中有比上层沉淀更多的不易分解、氧含量低而碳含量高的基团。通过木质素磺酸镁与苯酚的反应发现,在木质素磺酸镁与硫酸固液比(W/V)小于1:4时得到的产物,具有很好的重金属吸附能力。结果显示:木质素磺酸镁在不加硫酸酸化时得到的产物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98.71%;而在固液比(W/V)分别为1:5,1:6,1:7,1:8时与苯酚发生反应,得到的是两相体系,通过测定其灰分、木质素含量、原子吸收、表面张力、粘度等等对两相体系进行性质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深色层是有机层,浅色层是酸液层;然后将得到的有机层化合物与木质素磺酸镁、木质素磺酸钠进行性质比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离子色谱、热重分析等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有机层化合物与之前的木质素磺酸镁相比,脱除了原有的镁盐基,进而生成了磺酸酯基。

何秀院[6](2012)在《麦秸化学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有机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针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禾草类秸秆资源丰富却没有适合的工业化高效利用技术;有用于制浆造纸但只利用了其中40%的纤维素,其余60%的有机质因钠碱蒸煮制浆,黑液污染未能实现有机肥功能,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生态环境;生产中缺乏既能补充土壤有机质养份,又可保持水土、保温保墒,还能固定流沙、改良沙地的多功能生态有机肥,用于我国沙化治理和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等诸方面的技术问题;以突破“秸秆资源工业化高效利用、麦秸制浆造纸黑液资源化再利用、生态地膜肥料固沙植被”三个技术难题为思路,选择山西鸿昌农工贸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作为协作单位,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纸—肥”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制浆黑液联产生态地膜有机肥的技术方案。论文以小麦秸秆和制浆化学原料及新产品应用为研究对象,从制浆原料入手,通过对传统麦秸化学制浆工艺的研究改进,试验采用对生态环境友好并具传统蒸煮剂化学性质的KOH(K2O)、K2SO3,Mg(OH)2(MgO)、MgSO3,NH4OH(NH3·H2O)、(NH3)、(NH4)2SO3,AQ(蒽醌)等复盐、复碱,代替传统的钠碱蒸煮制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碱性亚硫酸镁钾铵[Mg KNH4(SO3)2]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固沙保土有机肥试验:采用3种原料3个剂量3次重复,分别设计不同量的复盐制成9个系列配方的蒸煮剂,对照采用传统的NaOH+Na2SO3蒸煮剂。根据试验的蒸煮效果和经济成本筛选确定的工艺是:采用(NH4)2SO3 +K2SO3 + MgSO3复盐组合,其中 MgO(MgSO3)用量为 6%,K2O(K2SO3)为 10%,NH3(NH4)2SO3 为 15%,AQ 为 0.05%;液固比为 4:1,装草后空转20 min后开始升温,升温时间60min,最高温度150℃,保温时间60min,喷放时间10min。蒸煮结果经测试,该亚硫酸镁铵钾蒸煮剂对麦秸木质素的脱除率达86.5%,纸浆得率49.7%,高锰酸钾值13.6%。同时利用其清洁制浆黑液联产固沙保土有机肥已获得成功。2.氢氧化镁钾铵(MgKNH4(OH)4)复合蒸煮剂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试验:分别设计不同量的镁钾铵制成8个配方的蒸煮剂,对照采用传统的NaOH+Na2SO3蒸煮剂,三次重复;根据试验的蒸煮效果和经济成本优化确定的工艺是:采用Mg(OH)2 + NH4OH + KOH复合蒸煮剂,其中 MgO(Mg(OH)2)用量为 6%,K2O(KOH)为 6%,NH3(NH4OH)为20%,AQ为0.05%;液固比为5:1,升温时间60min,最高温度150℃,保温时间90min。结果经测试,该镁钾铵复合蒸煮剂对麦秸木质素的脱除率达86.3%,纸浆得率48.35%,高锰酸钾值12%。同时,将其黑液再引入磷酸、尿素及粘合剂,进行酸析中和及粘结改性,以改善其性能,再经过喷雾干燥包装为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联产的固沙保土有机肥及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经中科院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部门五次检验测试结果,有机质含量36.66%--42.2%,无机养分含量7.2%——13.92%,腐植酸含量27.72%,固结强度 160kPa--250kPa。3.固沙保土有机肥及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固沙植被试验: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风沙环境风洞实验室和沙漠实验观测站进行了抗风蚀性能和固结强度、施工技术、操作方法、植物生长等项试验,实施了野外固沙保土与植物种子喷播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抗风蚀性能优良,适于野外作业,固沙效果明显,不失为一种新型良好的固沙植被材料”。近年来,先后在中科院野外沙漠实验站、甘肃省张掖林场、青海省共和县、晋南黄河沙滩地试验示范2358 hm2。从应用结果看:治沙效果明显且经济合算,每m2沙地固沙成本仅0.45元,比国内同类产品低4.5元,比国际同类产品低0.55元。4.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1)研制出镁钾铵复盐MgNH4K(SO3)2和 MgKNH4(OH)4复合蒸煮剂及麦秸清洁制浆工艺。在麦秸化学制浆蒸煮剂替代关键技术上,选用对生态环境友好并具蒸煮性质的镁钾铵复盐代替传统的钠碱蒸煮麦秸、制浆造纸,使所伴生的黑液成份彻底改善为有机复合液肥;实现了麦秸40%纤维素制浆造纸和60%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质与镁钾铵化合制成有机复合肥。从而突破了钠碱制浆造纸黑液污染负荷重、资源浪费多、治理成本高和亚铵法制浆存在的白度差、易反黄、影响纸质和腐蚀设备的技术难题。开创了麦秸资源工业化利用和制浆黑液再利用的新途径,使其回收资源化高效利用。基本可以消除制浆造纸黑液污染。(2)研制出多功能新型环保肥料—固沙保土有机肥和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利用上述清洁制浆黑液中大量的聚戊糖和木质素的粘结性和大量的有机质,经蒸发浓缩、改性复合和干燥固化,研制成了具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吸湿保水、抗旱保墒、缓释长效作用的多功能新型环保肥料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不仅固沙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富含对植物有益的有机质和氮、磷、镁等营养元素,所以能增加荒漠沙地中的养份,利于植物生长而形成植被、建成农业生态环境和牧草生产系统。同时,探索出一条农纸肥联产的循环经济和清洁制浆新工艺技术模式。(3)研究制定出一套本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结合,用于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地、河流沙滩地、工矿复垦区培肥改良、水土保持、生态植被、牧草生产的技术模式。在播种抗旱沙生植物的同时喷洒生态肥。生态肥可承担固沙的前期功能三年左右;在植物生长形成群体的过程中,生态肥可提供养份和水份,促使植物功能群体植被建成而长期持续固沙。从而解决了固沙材料成本大、费用高、难以推广的问题。5.本研究成果解决的问题和应用领域本成果的实施不仅可使制浆造纸产业由纸浆单产走向资源化利用的农纸肥联产之路;而且能将制浆造纸黑液从有费用的治理变为有效益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还可解决沙化、荒漠化土地生态植被和牧草生产的技术难题。有望实现农业秸秆-制浆造纸-生态肥料-固沙植被-牧草生产-反哺农业的农纸肥体化的循环经济。本工艺技术可应用于我国广大的中小型造纸厂麦秸清洁制浆及黑液资源化利用,联产的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适于我国西部沙化土地生态植被和牧草生产、河流沙滩地改良培肥、工矿复垦区植被恢复以及普通沙质旱地施肥保水。

丁字娟[7](2010)在《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回用及浆料洗涤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乙醇法制浆是对现有化学法制浆的革命性改革,而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又是乙醇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严格的今天,该法有着其他制浆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与其他溶剂法制浆相比,自催化乙醇法的特点是蒸煮过程中的脱木素段不需要添加任何助剂或催化剂。乙醇法制浆废液中乙醇可回收循环利用,其木素易回收而且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然而乙醇法制浆对于纸浆的洗涤不能采用传统的洗涤方式,因为有机溶剂制得的纸浆用水洗涤,容易使溶解的木素重新沉淀在纤维上,乙醇溶出的木素为憎水木素,需要用热的乙醇水溶液洗涤。本实验采用的蒸煮工艺条件为: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液比:1:10;蒸煮用乙醇浓度:60%(质量分数);最高蒸煮温度:205℃;保温时间150min。在此条件下,对所得浆料进行了洗涤条件的探讨以及对所得废液的循环利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浆料洗涤的探讨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手工洗涤。洗涤过程中尽量保证洗涤时间、洗涤强度等参数的一致性。论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乙醇浓度、洗涤温度、液比及洗涤段数对乙醇浆料卡伯值、细浆得率及白度的影响规律,从而评价浆料的洗涤效果。结果表明:较优洗涤条件为洗浆乙醇水溶液浓度:60%;洗浆温度:60℃;液比:1:20;洗涤段数:3段。试验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又用浓度为60%、50%和4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三段洗涤。采用不同浓度进行三段洗涤后,浆料的洗浆得率可达87.38%,卡伯值22.91,细浆白度为25.8%ISO。实验关于回收废液反复回用对浆料的影响的探讨是通过多轮煮浆来实现的,每一次的蒸煮液都要回用前一轮废液回收的乙醇溶液和洗浆液回收的乙醇溶液。废液回用过程中固定每一轮的浓缩体积比V2/V1=205ml/470ml=0.44,同时固定每一轮的废液回用体积比V3/V2=170ml/205ml=0.83,即每一轮的废液回用体积均为170ml。回用五次后的实验结果为:废液pH值从4.02下降到3.43;回收废液pH值从4.54下降到4.18;细浆得率从49.23%下降到43.87%;纸浆卡伯值从27.71下降到19.15;回收废液中乙酸含量从0.23%上升到1.12%。结果表明,随着蒸煮的进行,乙醇制浆体系的pH值不断减小,回收废液中乙酸含量不断升高。因此,在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过程中废液回用对浆料产生了正面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有利于木素的进一步脱除。随着乙酸含量的积累,纸浆卡伯值会一直降低,因此要控制回用次数。在本论文中当回用到第四次时候,即当细浆得率为45.33%,卡伯值为22.37,回收废液中的乙酸含量为0.97%时,建议将回收废液中的酸与醇进行分离,回收的乙醇继续使用。实验将回用四次后的废液进行蒸馏回收,取回收的205ml废液进行乙醇与酸的分离,结果消耗了272.9ml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蒸馏分离后的乙醇溶液浓度为76%。实验最后将分离酸后的乙醇溶液进行下一轮的煮浆,蒸煮后测得:细浆得率48.54%,纸浆卡伯值26.73,废液pH值3.98,回收废液pH值4.53,回收废液乙酸含量0.25%。由此可知,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回用可以实现。

王哲[8](2008)在《亚铵法草浆废液固氮技术及木质素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规律》文中提出系统研究了麦草亚硫酸铵法制浆废液的固氮技术及超滤技术提取高分子木质素的工艺和木质素的化学结构与物化性能之间的规律性,找到了合适的处理和应用该废液的技术及其规律性。对废液固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氨挥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并提高了缓释氮肥中铵态氮含量。适宜的甲醛用量为10%,此时,残余亚铵已耗尽,游离氨基本固定,反应后的pH值为6.0-6.5。固氮前后的磺酸基分别为1.474 mmol·g-1和1.918 mmol·g-1,增加的磺酸铵为30.12%,其中木质素磺酸铵占87.4%。同时表明,温度对固氮规律影响不明显。研究了超滤技术处理麦草亚铵法废液过程中的规律,给出了超滤膜的选择、温度、操作压力等操作参数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截留分子量为10kDa的超滤膜较适合于分离此废液,并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在操作压力200kPa、温度为25℃下进行超滤,随着体积浓缩倍数的增加,灰分的透过率增加,截留液被浓缩。对超滤处理前后的废液进行了物化性能的对比研究表明:超滤后截留液中的木质素高分子量部分比例增加;截留液中的主要官能团—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的含量均比废液中的高;组成与结构上的变化对物化性能的影响表现在:截留液在1%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为54.7 mN/m,较原液下降了2.2mN/m;净浆流动度提高了45.7%,即通过超滤能增强废液的应用性能。采用超滤法处理该废液时可以得到不同纯度木质素溶液样品,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木质素的含量从31.96%提高到68.67%;而灰分含量从23.10%下降到6.25%;糖类物质从45.52%下降到25.08%;超滤使截留液中木质素高分子量部分所占比例增加;截留液中的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的含量也都增加,但随着超滤的进一步进行,各基团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各样品都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且超滤后截留液的表面张力较原液有所降低;不同纯度木质素截留液对水泥的净浆流动度是原液的1.5倍;各样品都对二氧化钛-水体系有一定的分散能力,随着样品的加入量的增加,对二氧化钛的分散作用提高,除原液外,各截留液的用量达到1.0%时,对二氧化钛-水体系的分散作用稳定,不再增加。废液中木质素分子量对废液的应用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论文讨论了几种改性方法对木质素的分子量分布和性能的影响。氧化反应同时发生了氧化降解和氧化缩合反应,羟甲基化反应过程中也发生了缩合反应,尤其活性基团含量高时缩合反应也越剧烈;氧化反应能提高木质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木质素改性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时氧化反应较适合;有适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必要条件,发现羟甲基化改性效果明显,对水泥的净浆流动度提高幅度较大;但在利用氧化反应制备木素磺酸盐的减水剂时,要控制氧化反应的条件,使它主要以缩合反应为主。通过对磺化度和分子量综合研究发现,提高磺化度和分子量都能提高对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但在一定的磺酸基含量下,提高分子量对物化性能的影响更大。研究了亚硫酸铵法废液与Fe2+的氧化螯合反应及其结构特性。研究表明:木质素磺酸铵较适宜的螯合条件是:pH值3,H2O2用量10%,FeSO4用量40.9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此时对Fe2+的螯合率为15.08%,此螯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不生成Fe(OH)3沉淀。同时研究了在螯合反应过程中,不同H2O2用量对木质素磺酸铵结构特性的影响。发现氧化后木质素磺酸铵中能与金属离子螯合的羧基、酚羟基和共轭羰基的含量增加,因此,木质素磺酸铵对Fe2+的螯合能力增强。此外,还发现氧化后木质素磺酸铵高分子量部分比例增加,说明在氧化过程中发生了氧化降解和氧化缩合等反应,但以氧化缩合为主,说明木质素分子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木质素磺酸铵螯合能力的提高。

赵群祝[9](2008)在《芦苇乙醇法黑液性状分析与乙醇木素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乙醇法制浆是溶剂法制浆的一种,具有投资小、得率高、副产物能有效利用等优点,并可彻底解决传统制浆的污染问题。本文选取芦苇为原料,探索了乙醇法制浆规律和特点,并系统地研究了乙醇法制浆废液的回收及利用。乙醇法制浆规律的探索以比较自催化乙醇法和过氧化氢催化乙醇法两种制浆工艺路线的方式进行。首先,研究成浆得率,制浆选择性,浆中残留木素,pH等因素随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过氧化氢在乙醇法制浆过程中的作用。然后,为了更清晰了解乙醇法制浆木素脱出规律,利用SEM+EDAX分析了木素在细胞壁的微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法制浆,细胞壁木素脱出速率ML+P>S1>S3>S2。在木素的各个脱出阶段,ML+P层的脱出速率远远大于其它三层。乙醇水溶液中加入H2O2,加速细胞壁中木素的脱除,而细浆得率下降较少。但H2O2的加入没有使纤维分离点所对应的保温时间提前。H2O2乙醇法制浆脱木素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仍然分为大量脱木素和残余脱木素两个阶段,与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相比,反应速率常数有所提高。制浆黑液首先采用酸析法将木素提取出来。然后,采用常压蒸馏法分离已提取出木素的乙醇法制浆废液,所得馏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每生产一吨浆,自催化乙醇法制浆过程中可从制浆废液中回收4.50吨乙醇(乙醇回收率为69.6%),0.17吨木素(木素回收率为63.2%)及0.14吨甲酸;过氧化氢催化乙醇制浆过程可回收4.67吨乙醇(乙醇回收率为70.5%),0.21吨木素(木素回收率为68.7%)及0.18吨甲酸。本论文还研究了以(NH4)2S2O8和NaHSO3做引发剂,芦苇乙醇木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乙醇木素质量比1:1(质量比),引发剂用量为50mmol/L,引发剂摩尔配比4: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的产率达到95%,接枝效率为90%。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产物中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且主要以醚键互相连接。在此基础上,对接枝共聚产物用作纸页增强剂的应用效果做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影响纸页强度性质最敏感的因素是单体用量,其次是引发剂用量;随着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纸页强度不断增大;经过条件优化后所得的接枝共聚产品可使纸页抗张指数提高18%,撕裂指数提高6%,耐破度提高20%。乙醇法制浆经济估算显示,本试验条件下,芦苇乙醇法制浆的产品价值还低于制浆成本,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乙醇法制浆黑液中各副产物的有效回收利用。

甄娜[10](2007)在《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生产微生物饲料》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目的是以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为原料发酵生产微生物饲料。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但富含大量的有机物、N、P、K等营养成分,根据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的这一特点可以将其资源化利用。因此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同时,又可以生产微生物饲料,从而达到双重功效。本实验首先对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进行了分析检测,并以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AS2.616和白地霉AS2.1035等为菌种发酵处理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在原废液浓度9°Be、培养液pH6.0、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40rmp、接种量3%、摇瓶装液量50mL/250mL,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AS2.616和白地霉AS2.1035分别在48h、60h、60h的优化条件下,三种菌种的菌体干重分别为5.442g/L、5.530g/L和6.110g/L,发酵液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27.24%、26.83%和28.12%。在优选条件下,白地霉AS2.1035的菌体干重大于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AS2.616的菌体干重;白地霉AS2.1035发酵液的CODcr去除率均好于其它两个菌种。由此可见,白地霉AS2.1035作为利用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发酵生产微生物饲料的优选菌种。对白地霉AS2.1035发酵处理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生产微生物饲料的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讨论,得出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为:废液浓度7°Be、培养液pH 6.0、发酵温度27℃、摇瓶发酵时间54h、磷酸氢二钾用量2.0g/L、摇床转速140rmp、接种量3%、摇瓶装液量50mL/250mL、ZnSO4·8H2O用量1.0g/L,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发酵效果,菌体干重达到8.332g/L,发酵液CODcr去除率达到58.71%,微生物饲料中所含蛋白质为38.21%,含铅、铬和镉量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可作为实际生产微生物饲料的生产条件。以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为原料生产微生物饲料,这种资源化技术既消除了污染又因获得产品而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该项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亚硫酸法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及粘合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硫酸法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及粘合剂(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秸秆甲醇法制浆及废液回收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甲醇制浆
        1.1.1 催化甲醇制浆
        1.1.1.1 碱土金属盐催化
        1.1.1.2 酸催化
        1.1.1.3 其他催化方法
        1.1.2 甲醇在亚硫酸法纸浆中应用
        1.1.2.1 甲醇-亚硫酸盐制浆
        1.1.2.2 ASAM工艺
        1.1.3 甲醇在碱法制浆中的应用
        1.1.3.1 甲醇-烧碱制浆
        1.1.3.2 MD Organocell工艺
    1.2 甲醇制浆废液回收
        1.2.1 制浆废液回收研究动态
        1.2.2 溶剂回收
        1.2.3 木素的回收和利用
        1.2.3.1 木素提取
        1.2.3.2 木素的应用
        1.2.4 低聚糖的分离和利用
        1.2.5 其他副产物的回收
    1.3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选题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仪器
    2.4 原料组分分析
    2.5 蒸煮实验
        2.5.1 蒸煮液的配制和蒸煮过程
        2.5.2 蒸煮工艺优化
        2.5.3 洗浆
        2.5.4 筛浆
    2.6 废液回收
    2.7 产物分析与检测
        2.7.1 浆料分析
        2.7.2 木素分析
        2.7.3 糖分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原料组分分析
    3.2 蒸煮预实验
        3.2.1 甲醇蒸煮预实验
        3.2.2 盐催化蒸煮预实验
    3.3 洗浆方式优化
    3.4 蒸煮工艺的优化
        3.4.1 蒸煮温度的优化
        3.4.2 盐催化剂的优化
        3.4.3 甲醇浓度的优化
        3.4.4 液比的优化
        3.4.5 蒸煮液p H对蒸煮效果的影响
        3.4.6 添加H_2O_2对蒸煮效果的影响
        3.4.7 保温时间对蒸煮效果的影响
    3.5 三段蒸煮试验
    3.6 产品检测分析
        3.6.1 浆料分析
        3.6.1.1 显微镜观察
        3.6.1.2 扫描电镜
        3.6.1.3 纤维质量分析
        3.6.1.4 纸张性能检测
        3.6.2 木素分析
        3.6.2.1 不同稀释倍数下木素的沉淀量
        3.6.2.2 红外光谱分析
        3.6.3 糖分分析
        3.6.3.1 粗糖红外分析
        3.6.3.2 糖含量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亚麻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制浆废液的处理和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2 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3 造纸植物纤维原料概述
    1.4 化学法制浆概述
    1.5 化学法制浆废液
    1.6 化学法制浆废液的处理方式
        1.6.1 混凝法
        1.6.2 膜分离技术
        1.6.3 高级氧化法
        1.6.4 生物法
    1.7 化学法制浆废液中木质素的资源化利用
        1.7.1 木质素
        1.7.2 木质素的分离
        1.7.3 木质素的应用
    1.8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8.1 研究对象
        1.8.2 研究内容
        1.8.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方法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化学药品及设备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4 实验流程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学组分测定
        2.2.2 酸析处理
        2.2.3 混凝处理
        2.2.4 PAC/PAM复配絮凝处理
        2.2.5 活性污泥处理
        2.2.6 芬顿处理
        2.2.7 木质素的分离与表征
        2.2.8 活性炭的制备
        2.2.9 活性炭的表征
3 结果与讨论
    3.1 废液化学组分分析的研究
    3.2 废液的处理
        3.2.1 酸析处理
        3.2.2 混凝剂处理对废液特性的影响
        3.2.3 PAC/PAM复配的处理效果
        3.2.4 活性污泥处理
        3.2.5 芬顿处理
    3.3 木质素的分离与表征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热重分析
    3.4 活性炭的表征
        3.4.1 酸析木质素的化学组分分析
        3.4.2 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分析
        3.4.3 活性炭的N_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
        3.4.4 活性炭的孔径分析
        3.4.5 活性炭的XRD分析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3)基于超循环理论的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草浆造纸行业水污染分析
    1.3 草浆造纸废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进展
        1.3.1 草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概述
        1.3.2 草浆造纸清洁制浆技术研究现状
        1.3.3 制浆造纸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展
    1.4 循环经济的超循环理论及研究进展
        1.4.1 超循环理论概述
        1.4.2 循环经济系统的驱动力
        1.4.3 实现循环经济“催化剂”的途径
        1.4.4 超循环理论应用进展
        1.4.5 超循环理论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的超循环结构与模型构建研究
    2.1 前言
    2.2 草浆造纸大系统的结构和边界条件
    2.3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系统研究
        2.3.1 水循环经济原理及运作模式
        2.3.2 草浆造纸用水排水及水循环系统分析
    2.4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超循环模式构建
        2.4.1 循环经济中的超循环运行机制
        2.4.2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反应循环
        2.4.3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催化循环
        2.4.4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超循环
    2.5 小结
3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的超循环驱动力及对策研究
    3.1 前言
    3.2 循环经济的超循环驱动力分析
    3.3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超循环驱动力“外部催化剂”
        3.3.1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
        3.3.2 排放标准驱动力
    3.4 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内部催化剂”
        3.4.1 规划选址驱动力
        3.4.2 建立可持续废物处理技术体系,提高废水处理循环化的经济性
        3.4.3 开发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构建禾草纤维素-纸浆一体化生态循环模式
    3.5 小结
4 草浆造纸水循环关键技术—黑液减量化、资源化研究
    4.1 前言
    4.2 草浆造纸黑液减量化-清洁制浆技术研究
        4.2.1 清洁制浆工艺流程
        4.2.2 试验检测方法
        4.2.3 清洁制浆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4.2.4 清洁制浆工艺实际运行效果
        4.2.5 结果分析与小结
    4.3 黑液资源化技术研究
        4.3.1 黑液合成木质素磺酸钙粘合剂技术
        4.3.2 黑液制备活性炭技术
    4.4 本章小结
5 草浆造纸超水循环技术及水网络优化研究
    5.1 前言
    5.2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优化研究
        5.2.1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5.2.2 梯型平板膜组件
        5.2.3 曝气气泡与梯型平板膜相互作用模型
        5.2.4 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5.2.5 梯型平板膜SMBR处理草浆造纸废水实验效果
    5.3 草浆造纸废水湿地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5.3.1 湿地概况
        5.3.2 多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深度处理实验及结果分析
        5.3.3 工程背景
        5.3.4 多级串联湿地系统对造纸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
        5.3.5 造纸废水对苇田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5.4 草浆造纸造纸厂用水网络优化研究
        5.4.1 物质流分析
        5.4.2 草浆造纸企业水循环系统构成
        5.4.3 草浆造纸企业水循环系统优化模型
        5.4.4 用水指标
    5.5 案例分析
        5.5.1 辽宁省某草浆造纸企业A
        5.5.2 草浆造纸企业A用水网络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荻蒸煮和漂白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非木材原料(荻)利用状况
    1.3 非木材纤维原料及其制浆的特征
    1.4 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
        1.4.1 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1.4.2 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的综合利用
    1.5 纸浆环境友好型漂白
        1.5.1 氧脱木素技术
        1.5.2 碱抽提的强化
        1.5.3 二氧化氯漂白
        1.5.4 过氧化氢漂白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蒸煮实验
        2.3.2 漂白实验
    2.4 分析及检测方法
        2.4.1 浆料得率和筛渣率的测定
        2.4.2 浆料卡伯值的测定
        2.4.3 浆料白度的测定
        2.4.4 浆料黏度的测定
        2.4.5 木素脱除率
        2.4.6 制浆废液及漂白废水的分析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荻NS-AQ法蒸煮工艺条件的确定
        3.1.1 亚硫酸钠用量对NS-AQ法蒸煮的影响
        3.1.2 缓冲剂碳酸钠用量对NS-AQ法蒸煮的影响
        3.1.3 液比对NS-AQ法蒸煮的影响
        3.1.4 最高温度对NS-AQ法蒸煮的影响
        3.1.5 保温时间对NS-AQ法蒸煮的影响
        3.1.6 小结
    3.2 荻NS-AQ法浆Ep段漂白工艺的研究
        3.2.1 NaOH用量对NS-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对NS-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2.3 H_2O_2用量对NS-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2.4 反应时间对NS-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2.5 小结
    3.3 荻NS-AQ法浆Ep段漂白与氧脱木素对比
    3.4 荻NS-AQ法浆EpDP三段漂白
        3.4.1 NS-AQ法浆D段漂白工艺的研究
        3.4.2 NS-AQ法浆EpDP漂白结果
    3.5 荻烧碱-AQ法浆Ep段漂白工艺的研究
        3.5.1 NaOH用量对烧碱-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5.2 反应温度对烧碱-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5.3 H_2O_2用量对烧碱-AQ法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5.4 反应时间对烧碱-AQ洼浆Ep段漂白的影响
        3.5.5 小结
    3.6 荻NS-AQ法浆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的研究
        3.6.1 H_2O_2用量对NS-AQ法浆P段漂白的影响
        3.6.2 反应温度对NS-AQ法浆P段漂白的影响
        3.6.3 反应时间对NS-AQ法浆P段漂白的影响
        3.6.4 小结
4 结论
    4.1 荻NS-AQ法蒸煮工艺条件的确定
    4.2 荻NS-AQ及烧碱-AQ浆Ep漂白
    4.3 荻NS-AQ法浆Ep与氧脱木素对比
    4.4 荻NS-AQ法浆EpDP三段漂白
    4.5 荻NS-AQ法浆过氧化氢漂白
5 创新及展望
    5.1 创新
    5.2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5)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方法
        1.1.1 喷雾回收木质素磺酸镁
        1.1.2 膜分离技术浓缩红液
    1.2 木质素磺酸盐的综合利用
        1.2.1 红液中糖类的利用
        1.2.2 红液中木质素磺酸盐的利用
        1.2.2.1 木质素磺酸盐的简介
        1.2.2.2 木质素磺酸盐的性质
        1.2.2.3 木质素磺酸盐盐基的作用
        1.2.2.4 木质素磺酸盐的改性
    1.3 木质素磺酸盐的应用
        1.3.1 木质素磺酸盐在工业中的应用
        1.3.2 木质素磺酸盐在农业中的应用
        1.3.3 木质素磺酸盐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3.4 木质素磺酸盐改性物的应用
        1.3.4.1 土壤调节剂
        1.3.4.2 表面活性剂
        1.3.4.3 其他方面的应用
        1.3.5 木质素磺酸盐改性的现状
        1.3.6 木质素磺酸盐国内外研究动态
        1.3.7 木质素磺酸盐的应用前景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药品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固形物和灰分含量的测定
        2.2.2 紫外光谱分析
        2.2.3 木质素磺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2.2.4 镁原子含量的测定
        2.2.5 zeta电位、粒径分析
        2.2.6 S元素分析的测定
        2.2.7 表面张力的测定
        2.2.8 阴离子的测定
        2.2.9 热失重分析
        2.2.10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2.11 木质素磺酸钠标准曲线的绘制
        2.2.12 酸法木素磺酸镁的制备
        2.2.13 碱法木素磺酸钠的制备
        2.2.14 木质素的测定方法
        2.2.15 木质素磺酸镁与苯酚的反应
        2.2.16 重金属吸附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酸碱木质素磺酸盐性质的比较
        3.1.1 木质素磺酸盐的紫外光谱分析
        3.1.2 木质素磺酸盐红外光谱分析
        3.1.3 离子色谱测定结果分析
        3.1.4 热重分析测定结果分析
    3.2 不同pH碱沉淀物上下层的性质比较
        3.2.1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中固形物含量的分析
        3.2.2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中灰分的分析
        3.2.3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中Mg/木素值的分析
        3.2.4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中官能团的分析
        3.2.5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中阴离子的分析
        3.2.6 不同pH上下层沉淀的zeta电位、粒径和分子量的分析
        3.2.7 不同pH上下层沉淀的元素分析
        3.2.8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的热重分析
        3.2.9 不同pH值上下层沉淀的分子量
    3.3 木质素磺酸镁的酚化改性
        3.3.1 不同酸用量时的沉淀物及上清液灰分变化
        3.3.2 不同酸用量下沉淀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3.3 不同酸用量下沉淀物的吸附效果
        3.3.4 未经酸化得到沉淀物的热重分析
    3.4 木质素磺酸镁苯酚脱镁
        3.4.1 两相体系上下层的区别
        3.4.1.1 两相体系上下层的灰分
        3.4.1.2 两相体系上下层的的木质素含量
        3.4.1.3 两相体系上下层的镁含量
        3.4.1.4 有机层和酸液层的表面张力
        3.4.1.5 有机层和酸液层的粘度
        3.4.2 有机层化合物的结构判断
        3.4.2.1 有机层与木质素磺酸盐紫外光谱图的比较
        3.4.2.2 有机层与木质素磺酸盐离子色谱图的比较
        3.4.2.3 有机层与木质素磺酸盐红外光谱图的比较
        3.4.2.4 有机层与木质素磺酸盐热重分析的比较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麦秸化学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有机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业秸秆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1.1.1 农业秸秆的特
        1.1.2 麦秸秸秆的特点及化学结构
        1.1.3 作为造纸原材料与国家政策定位
        1.1.4 我国秸秆资源及其特征
        1.1.5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1.6 国内外秸秆资源利用的不同特点
        1.1.7 麦秸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问题
        1.1.8 麦秸秸秆资源利用的对策
    1.2 国际制浆造纸工业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1.2.1 世界制浆造纸工业发展概况
        1.2.2 国际造纸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1.2.3 全球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的特点
    1.3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3.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1.3.2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原因
        1.3.3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1.3.4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对策
        1.3.5 关于我国非木材制浆造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3.6 科学合理利用禾草类纤维资源的研究
        1.3.7 麦秸化学制浆黑液废水污染现状
        1.3.8 制浆造纸黑液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1.3.9 我国麦秸化学制浆黑液污染的原因
        1.3.10 麦秸化学制浆黑液废水治理技术现状
        1.3.11 麦秸清洁制浆工艺研究
        1.3.1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清洁制浆新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1.3.13 我国麦秸化学清洁制浆研究进展
    1.4 我国新型多功能肥料研究概况
        1.4.1 我国肥料使用及生产现状
        1.4.2 有机复合(混)肥料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4.3 我国多功能肥料的发展概况
    1.5 土地沙化荒漠化现状与我国防治技术研究
        1.5.1 土地沙化的成因与国内外治沙技术研究现状
        1.5.2 有待解决的课题
    1.6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6.1 研究课题背景
        1.6.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3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第二章 麦秸镁铵复盐制浆工艺及黑液生产固沙保土剂的研究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工艺流程
        2.3.1 亚硫酸镁铵Mg(NH_1)_2(SO_3)_2复盐蒸煮剂制备
        2.3.2 麦秸镁铵复盐蒸煮工艺
        2.3.3 黑液分离提取工艺流程
        2.3.4 黑液蒸发浓缩
        2.3.5 喷雾干燥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新工艺产品质量检测
        2.4.2 技术成果鉴定及结论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麦秸镁钾铵复合蒸煮剂清洁制浆工艺研究
    3.1 研究目的意义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
        3.2.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4 试验结果
        3.4.1 K_2O (KOH)用量确定
        3.4.2 氧化镁Mg(OH)_2用量确定
        3.4.3 液氨NH_3试验及用量确定
        3.4.4 蒸煮温度的试验
        3.4.5 液固比的试验及确定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1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脱除木质素
        3.5.2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对半纤维素溶出分析
        3.5.3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3.5.4 制浆黑液分析
        3.5.5 黑液蒸发浓缩、改性复合、干燥制粉
        3.5.6 清洁制浆工艺与钠碱制浆工艺的成本对比
        3.5.7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清洁制浆黑液回收利用情况
    3.6 本章结论
第四章 麦秸MGNH_4K(SO_3)_2清洁制浆黑液联产固沙保土有机肥研究
    4.1 研究目的意义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 试验采用设备
        4.3.1 主要设备及技术特征
        4.3.2 制浆蒸煮剂制备
        4.3.3 试验方法及过程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制浆蒸煮试验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4.3 亚硫酸镁钾铵复盐蒸煮制浆黑液的特性及资源化利用
        4.4.4 氢氧化镁钾铵复合清洁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应用
        4.4.5 黑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产品展望
        4.4.6 制浆工艺确定
        4.4.7 与传统工艺对比成品纸技术指标变化
    4.5 新工艺经济指标
    4.6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麦秸制浆黑液联产固沙保上有机肥产业化研究
    5.1 产业化研发概述
        5.1.1 项目产品方案及建设地点
        5.1.2 市场需求分析与产品销售方向
        5.1.3 项目实施可行性
    5.2 工艺技术路线
        5.2.1 主流程
        5.2.2 中段水处理工艺
        5.2.3 工艺特点
        5.2.4 清洁生产指标
        5.2.5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5.2.6 循环经济分析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利用麦秸直接制备生态液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
    6.1 试验目的意义
    6.2 室内实验情况
        6.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碱用量对小麦秸秆的转化率的影响
        6.3.2 乙醇对小麦秸秆的转化率的影响
        6.3.3 超声波对小麦秸秆转化率的影响
        6.3.4 加热反应时间对小麦转化率的影响
        6.3.5 不同的碱进行碱解对小麦秸秆转化率的影响
        6.3.6 碱解和酸解共同作用对小麦秸秆转化率影响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固沙保土有机肥与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检测试验
    7.1 固沙保土有机肥检验测试
        7.1.1 固沙保土有机肥的检验结果
        7.1.2 清洁制浆环保型黑液检验结果
        7.1.3 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检验结果
        7.1.4 本工艺生产的双面书写纸的检测结果
    7.2 抗风蚀和固结强度试验及野外中试
        7.2.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7.2.2 野外中试
    7.3 检测试验结果
        7.3.1 风蚀角15℃不同风速风沙流条件下各配方风蚀量
        7.3.2 风蚀角30℃不同风速风沙流条件下各配方风蚀量
        7.3.3 抗压强度试验
        7.3.4 野外中试样品植物生长情况
    7.4 沙化土地固沙肥与牧草结合生态植被试验研究
        7.4.1 试验地概况
        7.4.2 试验材料的选用
        7.4.3 试验方法
        7.4.4 试验结果
        7.4.5 结果分析
    7.5 野外固沙实验示范案例
        7.5.1 青海省共和县沙朱玉乡上卡力岗村
        7.5.2 宁夏腾格里沙漠南端的包兰铁路北侧的沙丘
        7.5.3 晋南黄河沙滩地的示范应用
        7.5.4 中科院野外沙漠实验观测站试验示范
        7.5.5 内蒙古临河市沙化土地生物修复对比试验
        7.5.6 野外试验示范应用结果
    7.6. 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
        7.6.1 在豆科作物上的试验
        7.6.2 花生施用生态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
        7.6.3 在枣树上的应用试验
        7.6.4 在菊花观赏品质的试验
        7.6.5 小麦施用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结果
        7.6.6 小麦示范应用
    7.7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7.8 主要技术与经济指标
        7.8.1 产品技术指标
        7.8.2 节能减排技术指标
        7.8.3 综合经济指标
        7.8.4 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与现行产品技术比较
    7.9 本章结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建议
    8.1. 全文结论
    8.2 研究的新见解
        8.2.1 防沙治沙应以牧草植被为主、辅之于种树
        8.2.2 生态治沙应以农业部门为主
    8.3 建议与设想
        8.3.1 技术产品产业化问题
        8.3.2 改进思路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2. 主持与参加的研究开发项目
    3. 获得的科技奖励

(7)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回用及浆料洗涤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溶剂法制浆的发展情况
        1.1.1 国外溶剂法制浆的发展情况
        1.1.2 国内溶剂法制浆的发展情况
    1.2 溶剂法制浆的优缺点
        1.2.1 溶剂法制浆的优点
        1.2.2 溶剂法制浆的缺点
    1.3 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1.3.1 概述
        1.3.2 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1.4 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的组成与资源化综合利用
        1.4.1 乙醇
        1.4.2 木质素
        1.4.3 其它副产物的利用
    1.5 杨木及其制浆特性
        1.5.1 杨木简述
        1.5.2 杨木制浆性能简述
    1.6 浆料洗涤概述
        1.6.1 纸浆洗涤的目的与要求
        1.6.2 浆料洗涤原理
        1.6.3 洗涤方式
        1.6.4 洗涤的影响因素
        1.6.5 洗涤设备简介
        1.6.6 洗浆过程中泡沫的形成与消泡
    1.7 乙醇浆的特性及洗涤方法
        1.7.1 乙醇浆的特性
        1.7.2 乙醇浆的洗涤方法
    1.8 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分离与回收
        1.8.1 乙醇
        1.8.2 木质素
        1.8.3 乙酸和糠醛
    1.9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设计
        2.1.1 洗涤方案设计
        2.1.2 废液回用设计
    2.2 原料与蒸煮
    2.3 洗浆
        2.3.1 设计正交实验方案
        2.3.2 配制洗液
        2.3.3 洗浆
    2.4 洗浆浆料性能指标的检测
        2.4.1 得率
        2.4.2 卡伯值的测定
        2.4.3 浆料白度的测定
    2.5 废液回用
        2.5.1 蒸馏实验
    2.6 乙醇与乙酸的分离
    2.7 乙醇与乙酸分离后再制浆试验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杨木自催化乙醇浆浆料洗涤条件
        3.1.1 洗浆条件的优化
        3.1.2 再现性实验
        3.1.3 条件实验
    3.2 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回用对浆料的影响
        3.2.1 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回用的目的及原理
        3.2.2 废液回用效果分析
        3.2.3 回收废液中乙醇与乙酸的分离
        3.2.4 后续制浆试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亚铵法草浆废液固氮技术及木质素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
    1.2 课题的意义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草浆废液污染处理现状
        2.1.1 碱回收法
        2.1.2 酸析法
        2.1.3 化学混凝法
        2.1.4 物理处理技术
        2.1.5 生物处理方法
        2.1.6 综合利用法
        2.1.7 小结
    2.2 超滤法回收制浆废液中木质素
        2.2.1 超滤原理
        2.2.2 超滤膜
        2.2.3 膜形状与组件
        2.2.4 超滤技术在处理制浆造纸工业废液中的应用
        2.2.5 小结
    2.3 木质素的结构及其改性
        2.3.1 木质素的结构
        2.3.2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
    2.4 木质素的应用现状
        2.4.1 分散剂
        2.4.2 络合剂与螯合微肥
        2.4.3 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2.5 结束语
第三章 麦草亚硫酸铵法制浆废液的固氮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室中蒸煮工艺
        3.3.2 废液分析
        3.3.3 总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3.3.4 残余亚铵的测定
        3.3.5 游离氨的测定
        3.3.6 游离甲醛的测定
        3.3.7 总氮的测定
        3.3.8 铵态氮的测定
        3.3.9 有机氮含量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废液在固氮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3.4.2 麦草亚硫酸铵废液固氮规律研究
        3.4.3 麦草亚硫酸铵法废液固氮生产实验研究
        3.4.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铵法麦草浆废液超滤纯化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超滤操作
        4.3.2 成分分析
        4.3.3 分析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废液的性质与膜的选择
        4.4.2 透过通量在超滤过程的影响因素
        4.4.3 超滤的浓缩作用
        4.4.4 PES100的超滤膜在不同超滤条件下对各种氮含量的影响
        4.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麦草亚硫酸铵废液中木质素纯度与物化性能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成分分析
        5.2.2 分析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纯度木质素废液的成分分析
        5.3.2 木质素纯度对废液的化学结构特性的研究
        5.3.3 木质素纯度与物化性能的研究
        5.3.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木质素的分子量分布和磺化度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2.1 超滤操作
        6.2.2 改性方法
        6.2.3 磺化反应
        6.2.4 分子量及其分布
        6.2.5 表面张力的测定
        6.2.6 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聚砜膜PS60的大型超滤试验
        6.3.2 几种原液改性产物中的木质素分子量的变化分析
        6.3.3 几种截留液改性产物中的木质素分子量的变化分析
        6.3.4 改性产物的表面张力
        6.3.5 改性产物的净浆流动度
        6.3.6 不同磺化剂用量对截留液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6.3.7 磺化度和分子量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6.3.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亚硫酸铵法制浆废液氧化螯合性能与结构特性的关系
    7.1 实验材料
    7.2 实验方法
        7.2.1 氧化螯合反应
        7.2.2 分子量及其分布
        7.2.3 磺酸基、羧基、酚羟基含量的测定
        7.2.4 共轭羰基的测定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实验原理
        7.3.2 氧化螯合反应
        7.3.3 氧化螯合反应对结构特性影响
        7.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详细摘要

(9)芦苇乙醇法黑液性状分析与乙醇木素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溶剂法制浆概况
        1.1.1 有机溶剂制浆特点
        1.1.2 非木材原料的有机溶剂制浆技术
        1.1.2.1 麦草原料的甲醇-水溶液制浆技术
        1.1.2.2 草类原料的 MILOX 制浆技术
        1.1.2.3 草类原料的乙醇法制浆技术
        1.1.2.4 Chempolis 制浆技术
    1.2 乙醇法制浆概况
        1.2.1 乙醇制浆方法简介
        1.2.1.1 自催化乙醇法制浆
        1.2.1.2 碱催化乙醇法制浆
        1.2.1.3 盐催化乙醇法制浆
        1.2.1.4 酸催化乙醇法制浆
        1.2.1.5 乙醇/O2法制浆
        1.2.2 国内外乙醇法制浆研究动态
    1.3 木质素的改性方法
        1.3.1 磺化改性
        1.3.1.1 磺化
        1.3.1.2 磺甲基化
        1.3.2 接枝改性
        1.3.2.1 木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
        1.3.2.2 木素与多元单体接枝共聚
        1.3.3 聚合改性
        1.3.2.1 交联反应
        1.3.2.2 缩合反应
        1.3.4 木素氧化氨解改性
        1.3.4.1 高温加压反应
        1.3.4.2 常温常压反应
        1.3.5 其他改性方法
        1.3.5.1 硫化改性
        1.3.5.2 稀硝酸氧化改性
    1.4 乙醇法制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1.4.1 乙醇制浆的特点
        1.4.1.1 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工艺
        1.4.1.2 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特点
        1.4.1.3 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废液的特点
        1.4.1.4 乙醇木素的特征
        1.4.2 木素的综合应用
        1.4.2.1 制备粘合剂
        1.4.2.2 合成聚氨酯(PU)
        1.4.2.3 合成环氧树脂
        1.4.2.4 开发可降解塑料
        1.4.3 糠醛资源化利用
        1.4.3.1 糠醇
        1.4.3.2 合成树脂
        1.4.3.3 制取顺丁烯二酸酐
        1.4.4 其他副产物的利用
        1.4.4.1 醋酸
        1.4.4.2 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独创性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1 试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原料分析方法
    2.4 浆料制备
    2.5 黑液物理性状分析方法
        2.5.1 黑液总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5.2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的测定
    2.6 扫描电镜观察
        2.6.1 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AX)
        2.6.2 试样制备
        2.6.3 扫描电镜观测
    2.7 浆料的化学分析
    2.8 黑液成分分析
        2.8.1 木素的提取
        2.8.2 黑液常压蒸馏
        2.8.3 气相色谱分析
        2.8.4 木素含量测定
    2.9 接枝共聚反应
        2.9.1 接枝共聚反应
        2.9.2 产物处理
        2.9.3 产率与接枝效率的计算
    2.10 红外光谱测量
    2.11 纸张性质检测
        2.11.1 抄片
        2.11.2 强度性质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分析法探索乙醇法制浆规律和特点
        3.1.1 H_2O_2对保温时间的影响
        3.1.2 得率与制浆选择性
        3.1.3 pH 对制浆的影响
        3.1.4 纤维分离点
        3.1.5 反应速率常数
        3.1.6 灰分的变化
        3.1.7 木素红外光谱分析
    3.2 木素脱除规律研究
        3.2.1 两种制浆方法木素含量比较
        3.2.2 木素脱出次序对比
        3.2.2.1 电镜图
        3.2.2.2 Mn 离子峰度测量结果
    3.3 芦苇乙醇法制浆废液性状初步分析
        3.3.1 黑液物理指标的测定
        3.3.2 黑液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3.2.1 制浆废液的常压蒸馏
        3.3.2.2 100℃以下馏分的分析
        3.3.2.3 100℃以上馏分的分析
        3.3.3 黑液有效成分的回收
    3.4 芦苇乙醇木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研究
        3.4.1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3.4.1.1 单体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3.4.1.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3.4.1.3 引发剂摩尔配比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3.4.1.4 反应温度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3.4.1.5 反应时间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3.4.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3.4.3 再现性实验
        3.4.4 合成条件的改进与优化研究
        3.4.5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3.5 木素接枝改性产物作为纸页增强剂的应用研究
        3.5.1 抗张指数
        3.5.2 撕裂指数
        3.5.3 耐破指数
        3.5.4 验证性试验
        3.5.5 优化试验
    3.6 芦苇乙醇法制浆初步经济估算
        3.6.1 芦苇乙醇法制浆成本估算
        3.6.2 木素改性成本估算
        3.6.3 芦苇乙醇制浆经济估算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附录Ⅱ

(10)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生产微生物饲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麻
        1.1.1 红麻的生长结构
        1.1.2 红麻纤维特征
        1.1.3 红麻制浆优点及红麻纸的用途
        1.1.3.1 红麻制浆的优点
        1.1.3.2 红麻纸的主要用途
    1.2 亚铵法制浆
        1.2.1 亚铵法制浆的发展
        1.2.2 亚铵法制浆的特点
        1.2.3 亚铵法蒸煮脱木素的特点
        1.2.3.1 蒸煮脱木素历程及纸浆质量
        1.2.3.2 蒸煮方法的脱木素反应机理
        1.2.4 亚铵法制浆废液的处理方法
        1.2.4.1 生产肥料
        1.2.4.2 生产饲料
        1.2.4.3 生产粘合剂
    1.3 微生物饲料
        1.3.1 微生物饲料选用菌种的原则
        1.3.2 生产微生物饲料的原料
        1.3.3 微生物饲料生产菌种及特性
        1.3.3.1细菌
        1.3.3.2 酵母菌
        1.3.3.3 霉菌
        1.3.3.4 放线菌
        1.3.3.5 担子菌
        1.3.3.6 微型藻类
        1.3.4 微生物饲料种类及特性
        1.3.4.1 单细胞蛋白(SCP)或称菌体蛋白(MBP)饲料
        1.3.4.2 发酵饲料
        1.3.4.3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
        1.3.4.4 酶制剂
        1.3.4.5 赖氨酸
        1.3.5 微生物饲料的作用
        1.3.6 微生物饲料的作用机理
        1.3.7 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
        1.3.7.1 固体表面发酵法
        1.3.7.2 大罐液体发酵法
        1.3.7.3 厌氧发酵
        1.3.8 我国微生物饲料发展的意义
        1.3.9 我国发展微生物饲料的优势
        1.3.10 我国微生物饲料的发展趋势
    1.4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废水
        1.4.1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危害性
        1.4.2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特点
        1.4.3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际运用
        1.4.3.1 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和硫酸盐废水
        1.4.3.2 处理有机含油废水和解决剩余污泥的问题
        1.4.3.3 处理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
        1.4.4 酵母菌处理有机废水的经济效益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材料
        2.1.1 红麻原料
        2.1.2 亚铵法制浆废液
        2.1.3 菌种
        2.1.3.1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2.1.3.2 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
        2.3.1.1 麦芽汁的制备
        2.3.1.2 培养基的制备
        2.3.2 菌种的培养
        2.3.2.1 菌种活化
        2.3.2.2 液体种子的制备
        2.3.2.3 摇床培养
        2.3.3 废液成分分析
        2.3.3.1 废液pH的测定
        2.3.3.2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3.3.3 残余亚铵的测定
        2.3.3.4 活性有机碳的测定
        2.3.3.5 有机氮的测定
        2.3.3.6 氨态氮(NH_4-N)的测定
        2.3.3.7 含磷量的测定
        2.3.3.8 总糖的测定
        2.3.3.9 还原糖的测定
        2.3.3.10 半纤维素的测定
        2.3.3.11 BOD_5的测定:
        2.3.4 发酵结果分析
        2.3.4.1 菌体干重的测定
        2.3.4.2 CODcr的测定
        2.3.4.3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2.3.4.4 含铅、含铬和含镉量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红麻全杆亚铵法制浆原废液分析检测
    3.2 三种不同菌种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3.2.1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3.2.1.1 发酵时间的影响
        3.2.1.2 培养液pH的影响
        3.2.1.3 发酵温度的影响
        3.2.1.4 发酵接种量的影响
        3.2.1.5 菌体接种方式的影响
        3.2.1.6 再现性实验
        3.2.1.7 发酵液分析
        3.2.2 白地霉AS2.616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3.2.2.1 发酵时间与菌体接种方式的影响
        3.2 2.2 培养液pH的影响
        3.2.2.3 发酵温度的影响
        3.2.2.4 发酵接种量的影响
        3.2.2.5 再现性实验
        3.2.2.6 发酵液分析
        3.2.3 白地霉AS2.1035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3.2.3.1 发酵时间与菌体接种方式的影响
        3.2.3.2 培养液pH的影响
        3.2.3.3 发酵温度的影响
        3.2.3.4 发酵接种量的影响
        3.2.3.5 再现性实验
        3.2.3.6 发酵液分析
        3.2.4 菌种的筛选
    3.3 优选菌种——白地霉AS2.1035发酵工艺条件的进一步探讨
        3.3.1 正交实验
        3.3.2 再现性实验
        3.3.3 添加营养物质的探讨
        3.3.3.1 氮源的加入
        3.3.3.2 磷源的加入
        3.3.4 转速的影响
        3.3.5 无机盐的添加
        3.3.6 再现性实验
        3.3.7 有关计算
        3.3.7.1 理论生产酵母菌体与实际生产酵母菌体的比较
        3.3.7.2 白地霉AS2.1035菌体处理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的效果计算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亚硫酸法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及粘合剂(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甲醇法制浆及废液回收的工艺研究[D]. 朱增科.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2]亚麻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制浆废液的处理和利用的研究[D]. 王潇.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基于超循环理论的草浆造纸水循环经济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D]. 李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6)
  • [4]荻蒸煮和漂白工艺的改进[D]. 张晓蒙.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6)
  • [5]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应用[D]. 寇晓萌.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5)
  • [6]麦秸化学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有机肥的研究[D]. 何秀院. 太原理工大学, 2012(04)
  • [7]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废液回用及浆料洗涤方法的研究[D]. 丁字娟. 大连工业大学, 2010(06)
  • [8]亚铵法草浆废液固氮技术及木质素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规律[D]. 王哲.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1)
  • [9]芦苇乙醇法黑液性状分析与乙醇木素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D]. 赵群祝. 大连工业大学, 2008(06)
  • [10]红麻亚铵法制浆废液生产微生物饲料[D]. 甄娜. 大连轻工业学院, 2007(06)

标签:;  ;  ;  ;  

亚硫酸盐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酒精和粘合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