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粤晚报风格分析

京沪粤晚报风格分析

一、京沪粤三地晚报风格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绍德,沈国麟[1](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至2000年是我国各地区新闻事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各地新闻事业"井喷式"发展,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全面进步。市场经济的引入给各地新闻业注入强劲的动力。通过竞争,初步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形成的行政区划分割,在全国若干城市形成了地区新闻中心和新闻业市场。市场竞争也导致了新闻集团的兼并和垄断。北京是全国新闻中心和舆论中心。科技进步,给新闻业插上飞翔的翅膀,新的传播技术的普及,新媒体的涌现,缩短了各地新闻事业的差距。

张维[2](2015)在《政治、市场与媒体文化的交缠 ——《南方周末》(1984年-2014年)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处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等因素的交错和变动中。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新闻生产是不同诉求角力和协商的关键节点。本文采用新闻生产社会学取向,试图描述和分析《南方周末》从1984年创刊到2014年这三十年中,来自政治、市场和媒体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控制因素是如何影响具体的新闻生产实践的。《南方周末》创刊三十年几乎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和新闻改革的完整历程,可以作为了解社会转型期中国媒体生态的一个样本。本文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南方周末》三十年的新闻生产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以市场为先导的时期(1984年-1995年)、抗争与规训博弈的时期(1996年-2006年)和南周困局凸显的时期(2007年-2014年),这三个阶段新闻生产的主导控制因素分别是市场、政治和媒体文化。研究发现:《南方周末》的新闻生产是处于社会规制力量中的,各种社会控制因素在日常的新闻生产实践中相互交缠相互影响,并处于动态变化中。政治因素在新闻生产中以冲突/协商为表征的权力互动模式加以呈现;市场因素以受众为本位驱动着新闻生产的方向嬗变;而媒体文化因素则是以价值理念作为权力实践的核心对新闻生产施加影响。

侯若菲[3](2014)在《我国不同地区日报特色比较——以京沪粤三地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区日报不同的版块设置进行归纳分析、比较研究。意在更好的寻找规律,更有效的开发利用报纸资源,以达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

向熹[4](2013)在《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文中认为2002年,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全面加速;2012年,因媒体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报业出现行业性下滑;其间的十余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在这个特定阶段,市场力量成为中国报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而市场力量如何作用于中国报业变革?市场力量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效用如何体现?市场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力量极限在哪里?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用“个案研究”法,以《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复盘”一份代表性报纸在2001年至2011年间五次战略性变革的成败来为上述问题求解,即以案例研究成果来回答普遍性问题。本文由六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导论,对论题及产生的背景、既有研究、研究方法、逻辑结构等进行论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南方周末》成功的四项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从“品牌”、“商业模式”、“规模”、“多元化”等四个角度论证市场力量在推动报业变革上如何产生效用及产生怎样的效用。第六章,对《南方周末》未达到目标的“拓展话语边界”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论证市场在推动报业变革上的力量极限。“结语”部分,延伸论述了对本研究的两点认识,即“实践价值有局限性,历史价值大于未来价值”,“研究市场力量的极限不仅对报业变革有意义,还有在其他领域继续研究的价值”。本文对《南方周末》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有解释意义,并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案例呈现的《南方周末》对如何“提升市场化水平”、“走裂变发展之路”、“追求内容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变革商业模式”、“迎接新媒体挑战”、“寻找话语空间”等报业共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对行业有范本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市场力量的效用与极限问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史志高[5](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认为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张雪[6](2012)在《现代中国房地产报纸广告的色彩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腾飞,房地产业发展迅猛,相应的房地产广告行业也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目前,中国的视觉传达色彩传播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在房地产报纸广告中也得到充分的使用。以2011全年的《京华时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的2296幅房地产报纸广告为样本,用12个能够客观阐释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特征的编码标准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统计,从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基本色调的意向和大众认知、影响因素、传播特征三个角度对现代中国房地产报纸广告中的色彩传播现状来剖析,可以发现:(1)主色调按照其各自在房地产报纸广告总样本数中占有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蓝、黄、绿、粉、白、紫、红、灰/黑、橙。蓝色在房地产报纸广告中代表着海洋、理性、大气、低调等含义;黄色以其固有色象征了富贵财富等,绿色在房地产报纸广告的色彩传播中代表着庄园、自然、健康、舒适、绿化、环境等含义;粉色代表了雅致、温馨、柔美、安居等意象;紫色象征了奢华、高贵、豪宅、优雅等意象;红色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家、喜庆、致谢、宅院等意象;橙色出现的次数不多,且绝大多数用在普通住宅上,代表小、活力等意象。黑、灰作为无彩色,通常用来表示稳重、大气、沉静等意象。随着搭配色调的变化,主色调代表的意象也会相应出现一些变化,比如主色调如果仅仅作为底色使用时,往往是来用来加强对比突出口号字体,其原有的意象便会消失或者减弱。(2)北京地区房地产广告偏爱黄色、红色等正统的色彩,上海地区喜欢使用淡雅、温和的色彩,广东地区则对绿色情有独钟。尽管各地区有着自己的特征,但是从整体上看,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一是与特定的色彩文化契合,二是基本色调的一致性,三是基本色彩的延续性,四是与品牌形象的契合。(3)从各种要素对色彩传播的影响——如消费群体心理因素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选择的影响,主流时尚色彩的流行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设计语言要素对于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来分析,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特征表现为,一是运用色彩和谐营造愉悦视觉感受,二是运用色彩的华丽提升商品的档次,三是运用色彩兴奋刺激观看,四是运用不同色温表现不同的商品特性。(4)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存在色彩传播同质化较为普遍、色彩传播形式较为单一等不足,需要从传统建筑色调的应用和继承、本土与国际色的融合与发展、新锐风格的色彩使用与传播等方面进行创新。

王帆[7](2012)在《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 ——中国对外传播研究路径的再审视》文中提出本文在回顾媒介效果、对外传播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支撑,通过对在华外国人媒介使用的现状调查,了解在华外国人对于中国媒体的使用和评价情况,从而获得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现状,寻找影响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因素,检视其得与失,为建立有效的对外传播路径提供实证支持。选择“在华外国人”来代表中国对外传播的受众进行研究,是经过了认真考虑的:首先,在华外国人具有使用中国媒体的需求和条件,来华前后在客观上具备使用两国媒体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合适的聚焦群体;其次,中国对外传播效果归根结底也应该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媒体和国家形象,目前在中国近60万的常住外国人和几倍于此的短期来华外国人,他们来源非常广泛,涵盖各种国家、地区、民族、宗教等人口要素,对这个群体进行深入地分析,既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便于研究的开展;最后,对于在华外国人的媒介效果的深入研究,不但能为针对性地提升中国对外传播效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而且能够为今后在外国开展大规模民意调查积累数据和受众的经验资料。有鉴于此,本次研究从受众的视角,以混合路径研究的并行三角互证策略为指导,以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收集的486份外国人有效问卷和60名外国人定性访谈材料为基础,展开在华外国人媒介使用的实证研究,研究者试图管窥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的现实图景,为受众视域下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研究做出注脚。本次研究表明,首先,在华的外国人媒介使用情况复杂,受众普遍对于新媒体较为依赖,媒介使用的“工具性”和“习惯性”特点明显;其次,在华外国人大多认为虽然外国媒体比中国媒体整体实力要强,但是中国媒体也有自身的优势,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再次,在华外国人使用中国媒体的整体动机并不强烈,尤其电视使用动机较弱,不过网络使用动机较强,互联网使用的时间和用途都非常多。本次研究发现,在华外国人对于Google、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境外网络媒体保持了较为坚决的使用习惯,他们中间超过一半会选择支付网络代理费用的方式“翻墙”登录境外网站;对于中国目前主推的对外传播媒体如CNC或CNTV,受众显示出知晓度很低、但使用潜力大的趋势;同时,在华外国人在中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时,会主要选用外国媒体获知信息,中国媒体在这样的“同源新闻竞争”中,只有在“进一步了解”部分才呈现出显着增长的态势;另外,免费、便捷是在华外国人评价中国媒体的主要优势,受众会因为学习汉语的需要去阅读《人民日报》、收看“新闻联播”,但在获取新闻方面,除了使用境外媒体,中国国内只有China Daily、Shanghai Daily等少数英文媒体获得了受众较高的使用度和好评度。通过对外国人来华前后关于互联网“动机-使用”模型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者还发现:虽然来华前,受众因为从本国媒体获得的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影响了来华后的媒介使用和评价,但受众和媒介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完全的从动机到使用的关系,外国人在来华后的互联网使用,容易受到“社会卷入度”和“消磨时间”两个动机的正向影响,而调节变量“自我认知”对于互联网的“动机”到“使用”的过程也起到了间接的影响作用。本次研究建议,中国对外传播的活动应当了解受众,关注受众所关注的一切,真正研究受众、发现受众,以此作为改变对外传播工作方法,提升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起点。具体来说,就是要认识和理解受众的背景和受众对中国媒体的使用现状、评价等信息,这对于提高中国媒体的整体实力来说,是最重要的基本信息,同时,应当增加中国对外传播受众和效果的实证研究,建立并及时扩大、更新稳定的受众数据库;完善以受众构成情况、收入状况、收看(视、听)率、满意度为代表的受众效果评估指标;并将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扩大到全世界主要国家的受众调查中进行对比研究,最终建立“认知-使用-满足”的对外传播受众效果评估体系。除了上面的发现以外,本次研究显示了受众对于更多高质量的英文和其它小语种媒体的需求,因此,中国要提升对外传播的效果,就应当尝试增加更多软性新闻的来源,增加免费英文媒体的数量,并配合受众口味及时调整媒体的关注方向,综合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使用感受。同时,中国的对外传播应当增加多种语言、覆盖全面的世界新闻,提升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媒体应多观点交锋,媒介版式布局的更加友好,多视频和图片等等,这些都是提升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有力武器。总体而言,本文建议中国的对外传播走进受众,从受众的视角出发,真正提供受众满意的媒体和新闻,从而实现中国对外传播的目标。

王国平[8](2011)在《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体适能私人教练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步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趋势。健身健美俱乐部和各种健身中心在全国各地正逐步发展起来。私人教练也随着这一趋势随之兴起,并受到多数健身健美爱好者的追捧和欢迎。健身私人教练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全球20种最流行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体适能私人教练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也只是局限于大型都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三线省会城市(如南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因此,调查了解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的体适能私人教练现状,寻找提高南昌市体适能私人教练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当前南昌市健身行业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体适能私人教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体适能私人教练以男性为主,且年龄较轻,从业时间较短。绝大部分私教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私教从业前是健身健美爱好者且参加资格认证成为私教。私教中拥有亚洲体适能资格证书的教练较多,其次是拥有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2、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体适能私人教练大部分没有参加过比赛,且自身锻炼的时间基本都在五年以下。器械、有氧课程、垫上运动是私教上课的主要内容,且都是在健身俱乐部中完成,极少数私教选择其它健身场所指导会员锻炼。多半私教每年都参加培训,’大部分私教的月收入不太理想。3、私教在行业态度上男女存在显着性差异。获得经济收入是从事私教行业的主要原因,私教;管理者;会员在行业前景认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行业不规范、高素质教练欠缺是目前南昌市私教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当前南昌市健身俱乐部最需要的是技能指导型人才。4、在文化知识各项指标中,私教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专业知识,且私教对这两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亟需加强。同时,相关知识掌握也不好,需要进一步加强。5、在专业技能各项指标中,私教和会员认为动作讲解与示范能力最重要,在私教专业技能评价上:动作讲解示范、预防纠错的能力排在前列。相关技能中,交际能力比较受重视且评价得分也最高。6、在身心各项指标中,管理者和会员认为私教形象最为重要,其次是体魄和心理;私教认为心理最重要,其次是形象和体魄。目前对私教评价最好的为体魄,心理、形象则一般,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品德各项指标中,对私教最重要且评价最好的均为职业道德。

王芸[9](2011)在《《新民晚报》奥运报道研究 ——以1984-2008夏季奥运会为例》文中认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举世瞩目的大型赛事,既是运动员竞技水平比拼的舞台,同时也是媒体间没有硝烟的“战场”,媒体在奥运报道的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报道、策划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此来提升报道质量,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吸引更多读者。《新民晚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第一家派记者前往美国洛杉矶奥运会采访的地方媒体,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受众和同类媒体,“老大哥”如何起到带头作用,把每一次艰巨的奥运报道做好,如何把最新鲜最真实最生动的新闻报道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受众,让其能在第一时间身临其境的体会奥林匹克运动之精神,这些都是《新民晚报》在每一届的奥运会报道中,需要全方面筹划,多角度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是技术和信息大爆炸的时期,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媒体正在经受着考验,媒体与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无法与新媒体比赛时效和信息量的情况下,《新民晚报》仅仅停留在报道新闻事实,报道奥运赛场上比赛的输赢,选手获胜时欢欣雀跃、感人至深的场景,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新民晚报》总结过往,研究《新民晚报》从1984年到2008年的7届夏季奥运会报道,对总结自身的发展,并吸取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改革继而开拓创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新民晚报》从1984年到2008年的7届夏季奥运会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新民晚报》体育报道的历史、特色风格、7届夏季奥运会报道中稿件题材运用、图片运用、内容编辑、版面安排等方面来对《新民晚报》这7届奥运会期间所作的报道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在历届奥运报道中,《新民晚报》在版面布局、题材特征、报道内容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变化规律与特征,同时更在于探讨新媒体时代《新民晚报》奥运报道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沈国麟[10](200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发展的地区轨迹》文中认为本文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报业市场的结构与竞争、广告与发行、经营体制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来论述这三十年来报业发展的地区轨迹。作者提出了:报业的变革总是从发达地区肇始,然后波及其他地区;北京是中国的信息中心和舆论中心;中国报业的区域特色逐渐被淡化,虽然报业市场还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界限,但跨地区的合作日渐增多等观点。

二、京沪粤三地晚报风格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沪粤三地晚报风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地新闻事业“井喷式”发展
二、地区新闻中心和新闻业市场的形成
三、北京——全国新闻中心和舆论中心
四、新技术的迅速普及,缩小了地区差距

(2)政治、市场与媒体文化的交缠 ——《南方周末》(1984年-2014年)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5 核心概念界定
2 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
    2.1 政治管理的内涵及方式
    2.2 市场控制的内涵及方式
    2.3 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层次
3 以市场为先导的时期(1984 年-1995 年)
    3.1 市场化改革催生周末版
    3.2 专业价值理念雏形初显
    3.3 典型个案:袭警案和连载风波
    3.4 小结:市场作为新闻生产的先导因素
4 抗争与规训博弈的时期(1996 年-2006 年)
    4.1 媒体文化渐趋明晰
    4.2 新闻生产的两次转型
    4.3 从冲突走向协商的权力互动
    4.4 小结:抗争与规训的博弈
5 南周困局凸显的时期(2007 年-2014 年)
    5.1 新闻生产的融合转型
    5.2 价值理念的撕裂与失落
    5.3 小结:待解的南周困局
6 结论:处于社会规制力量中的新闻生产
    6.1 政治管理:以冲突/协商为表征的权力互动模式
    6.2 市场逻辑:受众本位驱动下的新闻生产方向嬗变
    6.3 媒体文化:价值理念作为编辑部权力实践的核心
    6.4 简单总结与研究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南方周末》历任总编
附录二:《南方周末》历年新年献词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4)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2002年至2012年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特定阶段
        1.1.2 对“市场力量”的信任
        1.1.3 为什么是《南方周末》
    1.2 对相关问题的既有研究
        1.2.1 对“报业市场化变革”的相关研究
        1.2.2 在媒介发展方向上对《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
    1.3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1.3.1 “市场力量”
        1.3.2 “南方周末”
        1.3.3 “战略性变革”
        1.3.4 “2001年至2011年”时间段的选取
    1.4 论题的研究意义
        1.4.1 史实意义
        1.4.2 范本意义
        1.4.3 方法意义
    1.5 理论依托与研究方法
        1.5.1 理论依托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2 品牌效能:以“品牌”为核心的变革
    2.1 变革前的外部环境分析
        2.1.1 报刊广告市场变化呈现两个挑战
        2.1.2 政策环境的变化带来转型压力
    2.2 “尊重市场的传统”与“内部压力”分析
        2.2.1 《南方周末》尊重市场的传统
        2.2.2 变革前的内部压力
        2.2.3 2001年改革为2002年变革奠定基础
    2.3 将“品牌”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
        2.3.1 品牌内核是变革的目标——“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
        2.3.2 品牌表述是变革的号召——“6000000知识型读者的选择”
    2.4 战略性变革成功的三个支柱
        2.4.1 产品变革——一年中两次引领风气的报纸改革
        2.4.2 营销渠道变革——“有效发行”的提出与实施
        2.4.3 品牌管理模式变革——从“品牌管理”到“品牌驱动”
    2.5 本章小结
3 模式效能:“两个市场盈利”的商业模式变革
    3.1 战略性变革背景及外部环境分析
        3.1.1 中国传媒格局的变化
        3.1.2 中国广告市场的变化
        3.1.3 报纸行业头上“三把悬剑”的出鞘
    3.2 内部资源分析与业务层战略的制定
        3.2.1 《南方周末》核心竞争力的认定
        3.2.2 关于“内容直接盈利”可能性的论证
        3.2.3 “第一市场盈利”目标的提出
    3.3 战略执行的“关键五步”分析
        3.3.1 品牌诠释的提升——“在这里,读懂中国”
        3.3.2 产品质量的提升——分板块改革的成效
        3.3.3 营销观念的提升——从“有效发行”到“聪明发行”
        3.3.4 时机选择——2008年8月7日,零售提价
        3.3.5 决定性战役——2009年邮局大收订
    3.4 本章小结
        3.4.1 “利润池”检验
        3.4.2 《南方周末》的三件急务
4 规模效能:在纸媒领域的扩张
    4.1 变革启动前的经验分析
    4.2 作为变革背景的“多品牌战略”辨析
    4.3 《南方周末》的多品牌战略规划
        4.3.1 “两报两刊”规划的提出
        4.3.2 未实现项目概述
    4.4 《南方周末》在纸媒领域扩张的变革路径——以《名牌》为例
        4.4.1 创办的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4.4.2 以改制求变革的论证与实践
        4.4.3 以创新实现突围的路径与成效
    4.5 本章小结
5 多元化效能:向相关领域延伸的变革
    5.1 变革背景与战略变革目标的提出
        5.1.1 经济危机爆发后,纸媒的外部环境变化
        5.1.2 《南方周末》全媒体之路的基础和构想
        5.1.3 从构想出发的战略布局
    5.2 低成本的新媒体实验
        5.2.1 作为背景的认识与现实
        5.2.2 “南方周末模式”的新媒体探索
    5.3 专注于策划环节的出版模式
        5.3.1 对进入出版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5.3.2 进入出版领域的模式论证
        5.3.3 《南方周末》图书出版产业的实践
    5.4 视频节目领域的探索
        5.4.1 《南方周末》进入视频节目制作业务的机会分析
        5.4.2 《南方周末》视频项目的模式论证
    5.5 整合营销型业务探索
        5.5.1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出台的背景
        5.5.2 “绿色工作室”的模式
        5.5.3 《南方周末》“绿色”实践
    5.6 本章小结
6 市场力量的极限:为拓展话语边界的变革
    6.1 报纸的话语边界
        6.1.1 法律法规关于报纸话语边界的规定
        6.1.2 实践中对报纸话语的政策限制
    6.2 “以有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6.2.1 典型报道的参与者
        6.2.2 取得全国“两会”报道资格
        6.2.3 国办“信息专报”的开通
        6.2.4 与部队的互动
    6.3 “以取得外宣媒体性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6.3.1 广东媒体“走出去”的现状与局限
        6.3.2 并购境外媒体的尝试
        6.3.3 “借港出海”思路的提出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一) 国家战略
        (二) 企业跟进
        (三) 社会普及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一) 研究总览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四) 研究的启发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一) 华人学者
        (二) 西方学者
        (三) 研究的启发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一) 研究材料
        (二) 分析指标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一) 依托国内媒体
        (二) 依托东亚媒体
        (三) 依托欧洲媒体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三) 后续的构想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一、书信与邮局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一) 固定电话时代
        (二) 手机时代
        三、互联网时代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一) 以时间为序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二) 六小阶段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二) “上海热线”运行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三) 规划电子商务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一) 文明上网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二) 网络服务社会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一) 单机时代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一) 独立网站开通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一) 网上交流
        (二) 网上书店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一、集中整顿网吧
        (一) 管理办法出台
        (二) 工商清查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一) 政府上网年
        (二) 网络生存预演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一) 建设“光城”战略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三) 整顿无证网吧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一) 自由进入阶段
        (二) 加强管理
        (三) 上学与上网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一) 高科技憧憬
        (二) 泡沫破灭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一、电邮魅力
        二、现代信息服务
        (一) 新的需求
        (二) 新的技术
        三、QQ与即时通讯
        (一) 小软件
        (二) 大产业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格局
        (一) 电子政务
        (二) 电子商务
        (三) 电子服务
        二、文明上网工程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一、BBS与网上家园
        (一) 营造虚拟社区
        (二) 注重交流秩序
        二、舆论场
        (一) 牵动社会舆论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三、社交场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一) 城乡差异
        (二) 国别差异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一) 网民互动
        (二) 网站发布
        (三) 网络公开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一) 舆论热点不断
        (二) 言论自由有度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一) 消除治安隐患
        (二) 推行实名登记
        三、治理网络色情
        (一) 强化内容审查
        (二) 强化技术监管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四、拯救网络沉迷
        (一) 减少冲突
        (二) 加强引导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一、手机联网
        二、手机社交
        三、手机分享
        四、手机产业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一) 电子邮件
        (二) 即时通讯软件
        (三) BBS论坛
        (四) 博客与微博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一) 信息更新
        (二) 话题讨论
        (三) 博客圈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一) 模式创新
        (二) 技术支撑
        (三) 虚拟世界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一) 网上知识竞赛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一) 三年行动计划
        (二) 建设无线城市
        (三) 三网融合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一、互联的世界
        二、自由或限制
        三、信息的革命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一) 研究焦点
        (二) 媒介的焦点
        (三) 社会的焦点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一、全媒体时代
        二、网络汇聚舆论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四、网络话语生态
        (一) 网络报道灵活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二、联接日常生活
        三、公共参与渠道
        四、政府监督渠道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不足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确定关键词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一) 标题检索
        (二) 分析指标
        (三) 研究构想
    第三节 结论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一) 快速发展期
        (二) 相继的高峰
        (三) 稿件波动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三) 转向社会新闻
        (四) 转向法制新闻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一) 期盼网络经济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五) 均衡化趋势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六、深度访谈材料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6)现代中国房地产报纸广告的色彩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综述
        0.1.1 国内广告色彩相关研究概况
        0.1.2 国外广告色彩相关研究概况
    0.2 研究对象
        0.2.1 研究文本时间跨度的确定
        0.2.2 选择报纸广告文本的理由
        0.2.3 为何选择京沪粤三家报纸
    0.3 研究目的
    0.4 研究意义
    0.5 研究思路
    0.6 研究方法
    0.7 编码标准
第1章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内涵解读
    1.1 房地产报纸广告概述
    1.2 色彩传播概述
    1.3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中的色彩传播
第2章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中的基本意象与认知
    2.1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基本色调
    2.2 基本色调在现代房地产广告传播中营造的意象
    2.3 大众对现有房地产报纸广告基本色彩的视觉认知
第3章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特征分析
    3.1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区域特征
        3.1.1 《京华时报》房地产广告色彩传播的特征
        3.1.2 《新民晚报》房地产广告色彩传播的特征
        3.1.3 《南方都市报》房地产广告色彩传播的特征
    3.2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总体特征
        3.2.1 色彩文化的契合性
        3.2.2 色调构成的统一性
        3.2.3 色彩运用的延续性
        3.2.4 品牌形象的标示性
第4章 设计要素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4.1 图形、字符、版式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4.1.1 图形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4.1.2 字符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4.1.3 版式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4.2 色相、明度、纯度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4.2.1 运用色彩和谐营造愉悦
        4.2.2 运用色彩华丽提升档次
        4.2.3 运用色彩兴奋刺激观看
        4.2.4 运用色温差异表现特性
    4.3 消费群体心理因素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选择的影响
    4.4 流行色对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影响
第5章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存在的不足与创新方法
    5.1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5.1.1 色彩传播同质化较为普遍
        5.1.2 色彩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5.2 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色彩传播的创新方法
        5.2.1 传统建筑色调的应用和继承
        5.2.2 本土与国际色的融合与发展
        5.2.3 新锐风格的色彩使用与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 ——中国对外传播研究路径的再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注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2 本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总体指导方法:混合式路径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媒介效果
        2.1.1 媒介效果研究的兴起背景
        2.1.2 媒介效果研究的历史脉络
    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2.2.1 理论起源及发展轨迹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析
    2.3 对外传播
        2.3.1 “对外传播”概念的辨析
        2.3.2 “对外传播”概念溯源:从意识形态到理论与实践
        2.3.3 中国“对外传播”实践的历史与现状
    2.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执行
    3.1 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
        3.1.1 核心问题
        3.1.2 问题细化及研究方案
    3.2 问卷设计
        3.2.1 问卷结构的主要思路
        3.2.2 “人口统计学变量”问题设计
        3.2.3 “媒介使用”问题设计
        3.2.4 “媒介使用动机、选择和满足”问题设计
        3.2.5 对中国的态度
        3.2.6 个案分析
    3.3 抽样
        3.3.1 抽样原则
        3.3.2 抽样准备
        3.3.3 抽样实施
    3.4 深度访谈资料收集
    3.5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4.1 数据回收结果概述
    4.2 研究变量描述性分析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
        4.2.2 媒介使用
        4.2.3 媒介选择
        4.2.4 媒介使用动机
        4.2.5 媒介使用的评价、满足与效果
    4.3 研究变量相关性分析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总体相关关系
        4.3.2 媒体公信力总体相关研究
        4.3.3 中国新闻获取的“媒体类别—受众背景”相关分析
        4.3.4 突发事件媒介使用的相关分析
        4.3.5 CNC知晓度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
        4.3.6 媒介的可获得性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
    4.4 研究变量建模分析的尝试:“动机-使用”模型
        4.4.1 在华外国人互联网的“动机-使用”假设的提出
        4.4.2 外国人来华前有关互联网的“动机-使用”模型检定
        4.4.3 外国人来华后有关互联网的“动机-使用”模型检定
        4.4.4 讨论:来华前后关于互联网“动机-使用”模型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研究发现的解读及中国对外传播现状的再审视
    5.1 中国对外传播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5.1.1 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总体要求
        5.1.2 中国对外传播渠道的具体目标
    5.2 中国对外传播的受众效果检定
        5.2.1 受众视域: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客体评估
        5.2.2 受众视域:中国对外传播媒介的使用特点
        5.2.3 受众视域: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评价
    5.3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在华外国人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英文版问卷
附录2:“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访谈提纲
后记

(8)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体适能私人教练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包括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1.1 俱乐部、健身俱乐部的定义
        1.2.1.2 体能、体适能、体适能私人教练的定义
        1.2.1.3 素质、私人教练素质的定义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关于健身俱乐部的研究
        1.2.2.2 关于体适能私人教练现状的研究
        1.2.2.3 关于体适能私人教练素质现状的研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3.1 关于体适能私人教练现状的研究
        1.2.3.2 关于体适能私人教练素质现状的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南昌市体适能私人教练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年龄、性别结构以及从业时间
        3.1.2 学历与从事私人教练之前的经历
        3.1.3 资格认证情况
        3.1.4 参加健身健美活动的时间以及参加比赛的情况
        3.1.5 指导会员健身的内容及地点
        3.1.6 参加培训的频率
        3.1.7 平均每月课时与月收入情况
        3.1.8 对私教行业的认识
        3.1.9 目前南昌市私教行业存在的问题
    3.2 南昌市体适能私人教练素质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文化现状
        3.2.1.1 专业基础知识现状
        3.2.1.2 专业知识现状
        3.2.1.3 相关知识现状
        3.2.2 技能现状
        3.2.2.1 专业技能现状
        3.2.2.1.1 动作讲解与示范能力
        3.2.2.1.2 预防、纠错能力
        3.2.2.1.3 保护、帮助能力
        3.2.2.1.4 体能评估能力
        3.2.2.1.5 制定训练计划能力
        3.2.2.1.6 急救及损伤处理能力
        3.2.2.1.7 不同人群的指导能力
        3.2.2.2 相关技能现状
        3.2.2.2.1 再学习能力
        3.2.2.2.2 团队协作能力
        3.2.2.2.3 交际能力
        3.2.2.2.4 适应能力
        3.2.2.2.5 创新能力
        3.2.3 身心现状
        3.2.3.1 形象现状
        3.2.3.2 体魄现状
        3.2.3.3 心理品质现状
        3.2.4 品德现状
        3.2.4.1 思想政治现状
        3.2.4.2 职业道德现状
        3.2.4.3 敬业精神现状
    3.3 体适能私人教练供需分析
        3.3.1 社会需求分析
        3.3.2 高等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的现状
第4章 结论与建议(以及研究展望)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个人学习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新民晚报》奥运报道研究 ——以1984-2008夏季奥运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奥运会报道的研究文献
        2.1.2 关于《新民晚报》的文献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个案分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内容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新民晚报》体育报道历史
        4.1.1 《新民晚报》办报历史简述
        4.1.2 《新民晚报》体育报道的诞生及其发展
        4.1.2.1 报道定位突出“跃如也”
        4.1.2.2 记者素养要求“专精深”
    4.2 《新民晚报》体育报道的特点及风格
        4.2.1 本土化
        4.2.2 贴近性
        4.2.3 海派风
    4.3 《新民晚报》7 届夏季奥运报道概况
    4.4 《新民晚报》7 届夏季奥运报道特点分析
        4.4.1 奥运报道稿件题材运用分析
        4.4.1.1 以人物题材为中心
        4.4.1.2 以赛事题材为中心
        4.4.1.3 以背景题材为中心
        4.4.2 内容编辑分析
        4.4.2.1 突出了“本土化”特征
        4.4.2.2 现场直击形成“独家新闻”
        4.4.2.3 当日赛事造就核心竞争力
        4.4.2.4 信息来源新成员:手机与网络
        4.4.3 图片运用分析
        4.4.3.1 奥运图片令版面生辉
        4.4.3.2 “漫画传统”老少皆宜
        4.4.4 版面安排分析
        4.4.4.1 特刊“从无到有,一举成功”
        4.4.4.2 内容精致,风格大气
        4.4.4.3 特色专栏,不断加分
        4.4.5 语言文字风格分析
        4.4.5.1 行文图片风格凸显“海派”
        4.4.5.2 拿手好戏之标题创新意
    4.5 奥运报道对《新民晚报》体育报道的作用
        4.5.1 丰富了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经验
        4.5.2 让更多人参与奥运,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4.6 《新民晚报》奥运报道存在的问题
        4.6.1 题材和体裁模式呈现“老套路”
        4.6.2 缺乏受众互动
        4.6.3 面对新媒体急需“利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版面创新增加可读性
        5.1.2 稿件与图片来源逐渐多元化
        5.1.3 报道主题强调“以人为本”
        5.1.4 报道范围日益扩张
    5.2 建议
        5.2.1 奥运报道题材和体裁要多样化
        5.2.2 与读者互动环节要加强
        5.2.3 抓住核心,继续深化深度报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四、京沪粤三地晚报风格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J]. 秦绍德,沈国麟. 新闻大学, 2017(01)
  • [2]政治、市场与媒体文化的交缠 ——《南方周末》(1984年-2014年)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控制研究[D]. 张维. 暨南大学, 2015(02)
  • [3]我国不同地区日报特色比较——以京沪粤三地为例[A]. 侯若菲.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年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4]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D]. 向熹. 武汉大学, 2013(01)
  • [5]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6]现代中国房地产报纸广告的色彩传播研究[D]. 张雪. 湘潭大学, 2012(01)
  • [7]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 ——中国对外传播研究路径的再审视[D]. 王帆. 复旦大学, 2012(03)
  • [8]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体适能私人教练现状的调查研究[D]. 王国平. 南昌大学, 2011(07)
  • [9]《新民晚报》奥运报道研究 ——以1984-2008夏季奥运会为例[D]. 王芸. 上海体育学院, 2011(01)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发展的地区轨迹[A]. 沈国麟.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 2009

标签:;  ;  ;  ;  ;  

京沪粤晚报风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