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

生物医学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生物医学类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智,徐一新,张颖,梁莹,陈雅琼,郭可愚[1](2021)在《美国医学类化学教材Chemistry and the Living Organism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介绍美国医学类化学教材Chemistry and the Living Organism的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重点分析教材三方面特色:课程内容医学情境化、知识呈现方式图表化、教材资源系统化,并由此获得一些针对我国医学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的启示。

雷亚新[2](2020)在《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科书在课程变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的改革。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经历了从“重视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那么在这一历程中我国教科书内容发生怎样的更新?更新的方向是否和国外教科书一致?为了了解我国新版教科书内容发生了怎样的更新以及和国外教科书更新方向的差异,以提高我国教科书编制水平。本研究以中美不同历史时期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内容的呈现三个维度,比较中美两国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异同。最后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描述研究结果,基于知识论和学习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思考,从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方面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并为我国教科书建设提供一些建议。研究发现,中美教科书内容在更新过程中既有“趋同”也有“存异”。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教科书的更新主要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面,美国教科书的更新主要在内容选择方面。具体来看:在内容选择的更新方面,我国侧重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精选,强调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美国侧重于对用于解释化学性质的理论性知识进行精选,强调学生化学技能的培养。在内容组织的更新方面,我国教科书内容组织转向“学生中心”;美国教科书内容组织依然强调“学科中心”。在内容呈现的更新方面,中美化学教科书均体现出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

刘海涛[3](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李雪[4](2019)在《STSE理念下的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面对新高考政策和当前教育发展的机遇与风险挑战,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导致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这使得原本被边缘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一跃而上成为高中教育体系的重点内容。STSE教育作为化学课程中的新型教育理念,是高中生了解、探究与化学相关职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绪论、STSE理念下的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现状调查与分析思考、内容设计构想及内容编排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思考等六大部分展开。其中第三章从五个维度对学生参与“STSE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即:(1)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及其兴趣的认知;(2)学生对于STSE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情况的认知;(3)学生对于开展化学学科STSE教育的态度;(4)学生对于化学学科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与期望;(5)学生对于化学学科中STSE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两者关系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化学基于STSE理念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设计与编排。通过提出化学学科职业生涯教育的SMART目标、STSE导向功能、化学学科的自我认识和分析、职业定位与专栏、社会信息融合等内容,本文从课本教材、习题特点、高校专业等角度,创新性地将STSE教育融入高中化学学科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中,旨在为我国化学学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经过总结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城镇学生与参与新高考的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度高,但农村学生缺乏对化学STSE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认同感;(2)师生对STSE与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的关注度易受新高考政策影响;(3)我国目前的高中化学教材或教学习题中很少提及与化学相关职业的内容;(4)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与职业要求等内容;(5)化学学科的职业生涯课程应分阶段进行,且教师可以按照SMART目标分析法为学生制定各个阶段的生涯规划目标。

殷婉云[5](2019)在《多元化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基于美国ChemMatters网络期刊资源》文中研究指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并且在帮助世界应对一些最大挑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除了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并逐步建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资源是课程形成的主要要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培养学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实现新课标等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和课程资源(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基础。化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化学教材中关于化学学科发展变化的内容更新不及时。此外,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重,普遍存在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单一,同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很难从化学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形成化学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美国化学会出版的线上网络资源ChemMatters杂志,内容能充分体现化学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领域的重大作用。其内容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事性、前沿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它不仅注重化学和周围世界的联系,还强调在课堂上学习科学概念的实际应用,旨在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成果,进而体会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因此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选择美国化学会ChemMatters,对其资源进行开发并形成教学案例,以丰富我国化学课程资源。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总结我国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研究进展及现状的基础上,调查高中生对不同化学课程资源的了解、应用与态度,以及对美国化学会出版的ChemMatters资源进行归纳和开发研究。研究结果:(1)国外有关化学网站更丰富、系统;国内化学课程资源研究虽成不断发展的态势,但关于生活化、前沿化等不同类型的中学课程资源来源并不系统、更新不及时,离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发展空间。(2)从化学情境、化学科普、化学实验、化学史资源以及化学态度等方面对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①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是获取化学信息的首要途径;②学生目前对化学态度并不好,从四个资源来说,学生普遍很少接触,而且举不出实际的例子。(3)通过研读、分析美国ChemMatters杂志,对不同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开发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情景、科普、趣味实验与化学史的资源,对以上这些资源进行分析,设计教学案例。

陈星冈[6](2019)在《美国AP物理教科书与我国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作为教师的第一手资料,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传授这方面知识时往往由于教科书的编写上表述过于单一,导致这些知识让学生感觉枯燥,难以理解,高中有些内容与大学物理中的内容差异较大,随着大学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在高中学习的物理知识需要加强和大学物理的联系,以便学生在大学进一步学习物理中,不造成知识体系的断层,为学生大学物理的学习与知识的建构做好铺垫。对于所需要改革的内容不仅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需要我们在教育理念上更换思维,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使得我们高中物理教育能更上一层楼。AP物理作为美国高中预科课程,由于AP课程有三大优势即高水平的课程编制、优质的课程教学、政府教育部部门以及社会的倾力支持。AP物理教科书知识丰富,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难度跨度小,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上更加多样,注重显化科学方法教育。通过借鉴和对比AP物理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和理念丰富我们国家教科书的表述方式,呈现方式等。本文首先进行文献和最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查阅后,对于物理教科书应编写的内容、如何更好的呈现教科书中的内容等等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并对比较教育学进行相关书籍和文献查阅,为之后的两版教科书比较奠定基础。而后进行实地的调查和访谈,了解目前学习几种美国留学课程学生的人数变化并对学习和教授这些课程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最后运用比较教育学的科学视角与方法对两本教科书进行对比。在教科书的内容上,分别对物理知识内容、实验内容与类型和习题难度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其次在比较重要的物理内容上,例如牛顿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电动势等内容上比较关于两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表述方式,插图配比、习题难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力求从AP物理教科书中找出能为我国教科书提供值得借鉴的内容与理念,使我国的物理教科书能在培养学生方面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根据新课标和众多经典的教育理论下,总结本文研究,列举我国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与AP物理教科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对我国未来的物理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些启示与补充。

谢嘉玲[7](2019)在《21世纪中学化学教材研究国际比较》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开启了各学科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而且课程标准理念直接体现在教材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不久将启用新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又会掀起一轮教材研究高潮。此阶段,研究教材必然要对国内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领域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才能抓住新视角、运用合适的方法来开展研究。论文中要解决的问题:(1)国内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研究力量有何特点?(2)国内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研究主题分布与发展脉络情况如何?(3)国内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研究范式分布与发展脉络情况如何?(4)国内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哪些?有何发展变化?(5)国内与国际在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研究力量、研究主题、研究方范式、理论基础四个方面有何异同点?论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国内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研究发展经历了平缓期、迅速期、回落期三个阶段。研究力量日渐强大,研究机构学术氛围浓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以周青、张世勇、王后雄为首的国内研究者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选择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中的文本分析、案例研究、历史研究方法来研究教材中的教学指导与活动设计,内容选择的思想性、准确性、选择性,教材中的图文配置问题。研究主题关注倾向顺序为:教学属性>内容属性>表征属性。(2)国际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研究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平缓期、迅速期三个阶段。研究机构学术氛围浓厚,但发文量普遍较少。以Paik Seoung-Hey为首的国际研究者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选择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中的文本分析、历史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来研究教材中的学习者适应性、教学指导与活动设计,内容选择的思想性、准确性以及可读性。研究主题关注倾向顺序为:教学属性>内容属性>表征属性。(3)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国际比较:国内研究发文量以及核心作者数量与发文量均多于国际,国内研究发展速度快。在研究主题与研究范式上,国内与国际研究倾向顺序具有一致性。国际上对表征属性的研究更为重视。微观方面,国内更关注教学指导、习题、补充教材、内容选择的思想性、栏目合理性,而国际更关注学习者适应性、教具及媒体、教材可读性。国际研究对于质性、混合、定量研究的采用比较均衡。国内与国际都主要从文本资料中搜集数据,但国际研究还以调查、观察以及考试测验为辅来收集数据。理论基础都比较薄弱,但国内理论类型比较多,国际更关注人本主义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龚亚奇[8](2018)在《《化学与技术》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正在引领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能使人们更加科学、理性、自信的面对错综复杂的技术世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紧密,能引导学生阐释常见的技术问题,从而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化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思想、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科技教育多年来一直重视科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技术教育。科学和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不能完全割裂两者的关系。因此,在理科教学中还应该向学生渗透技术教育的思想,加强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方面的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社会。本研究针对中学化学技术教育缺失的现状,对现行三套教材“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化学与技术》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中渗透的技术知识、技术方法、技术情意,找出共同特点及不同之处,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技术素养。研究从“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有关技术素养和技术教育的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知识内容、技术实践内容、技术情意内容”三个角度制定了技术教育内容的分析指标;从教材技术教育内容选择、组织编排以及栏目设计三个方面对三版教材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得出结论:人教版正文部分技术知识内容最多;在编排上脉络清晰,连贯性强,以化学视角突出了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栏目所占篇幅较小,选材简洁,彼此连贯,相互承接。鲁科版教材正文部分体现的技术实践内容最多;以“资源”为核心展开教材体系的构建,以自然界的资源利用为主体思想;栏目类型丰富,涉及的技术教育内容广度大,贴近生产实际。苏教版正文部分技术知识内容最少,但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广度大、原理复杂;在编排上以“化学技术”为核心,侧重物质性质及其应用,以技术变化的视角阐释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栏目类型多样化,技术教育内容在栏目中的分布范围广泛,多以问题形式引发学生思考。

张晋[9](2017)在《美国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 Fusion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基于此标准全国陆续出版了10套各具特色的小学科学教材。2011年,我国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从一年级开始设置科学课程。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势必伴随着我国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修订,以及新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制。如何编写出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利教便学的高质量的小学科学教材,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水平教材不失为一条捷径。美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在国际上一直比较领先,Science Fusion是美国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最新出版的一套科学教材,在美国深受好评。我们选择其中15年级的教材进行系统分析,期望能为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提供启示。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与问题,明确教材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综述近十几年间有关教材分析的研究,发现我国有关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不多,这也间接反映了我国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综述我国对国外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发现分析国外教材的特点从而对我国教材编制提供启示和借鉴是近年的研究趋势,但目前尚无对美国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 Fusion的相关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了解我们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版本种类、各版本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科学教材存在的问题;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教材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奠定基础。然后,对Science Fusion教材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通过哈考特官方网站上对Science Fusion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特点的介绍,对该套教材建立整体认识;然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教材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三个方面对Science Fusion进行客观、系统的统计与分析。具体来看,内容选择的分析包括四大科学主题及其所占的比重、教材中的概念及其特点、探究活动的种类以及探究课的呈现和活动内容的选择、各主题中知识内容的选择四部分。内容组织的分析从体系结构和编写体例两个角度展开:体系结构方面,该教材每章节内容都是围绕着基本问题和核心观念设计的,同一主题的知识内容集中式编排,事实理论类知识螺旋式编排、方法技能类知识镶嵌式编排、情感价值类知识渗透式编排,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学生的认识顺序紧密结合;编写体例方面,由宏观到微观分析了教材的组成部分。内容呈现的分析包括图文、栏目和习题三个部分,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种类、特点和意义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Science Fusion教材的特点: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STEM教育,实现科学融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梁琨[10](2005)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材逻辑的设计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的媒介,具有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和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教材逻辑是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等思维活动的规律和结果的反映,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内外联系,是在教材编制中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和决定呈现方式的依据。由于作用的范围、深度和力度不同,教材逻辑有不同的层次。教材逻辑是教材逻辑主线和各副线的总和,教材的逻辑主线反映了教材的基本逻辑,教材的逻辑副线是对教材逻辑主线的补充及完善。在进行教材设计时,必须做好教材逻辑的设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学教材要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进行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本文在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一些值得关注的高中化学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讨论了它们的逻辑特点,以求得到启示和借鉴。作者从课程的结构、功能和目标,化学科学的内在逻辑,教材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社会发展对教材的要求,教学过程的逻辑,教材设计者的认识、经验和水平等方面分层次研究了影响教材逻辑的因素;作者还尝试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进行教材逻辑设计,初步设计了各模块的教材大纲。

二、生物医学类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医学类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医学类化学教材Chemistry and the Living Organism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体系和主要内容
2 教材特色
    2.1 课程内容医学情境化
    2.2 知识呈现方式图表化
    2.3 教材资源系统化
3 对我国医学类专业化学教材建设的启示
    3.1 加强与医学类学科的交叉融合
    3.2 创新内容体系与内容呈现方式
    3.3 完善和拓展教材资源

(2)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关于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
        二、教科书内容更新的必要性
        三、教科书内容更新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二、国内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三、国外化学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四、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化学教科书
        三、更新
    第五节 研究对象
        一、选择的依据
        二、选定的对象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教科书的结构和功能
        二、知识论与教科书编制
        三、学习理论与教科书编制
        四、系统论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建构
        一、已有教科书分析框架述评
        二、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梳理
    第一节 中美化学课程改革历程介绍
        一、中国化学课程改革历程
        二、美国化学课程改革历程
        三、中美化学课程改革历程比较
    第二节 中美课程内容更新机制分析
        一、中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二、美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三、中美课程内容更新机制比较
第四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更新比较
    第一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理论性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理论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理论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技能性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技能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技能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四节 STS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STS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STS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五节 科学史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科学史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科学史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六节 内容选择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第五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组织的更新比较
    第一节 教科书的体例结构
        一、中国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一、中国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内容组织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第六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更新比较
    第一节 外观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外观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外观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栏目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栏目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栏目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插图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插图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插图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四节 目录、附录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目录、附录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目录、附录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五节 内容呈现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变化
        三、中美教科书内容更新的趋同与存异
    第二节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异同的原因分析
        一、中美两国对教科书功能定位的差异
        二、中美两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的不同
    第三节 关于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思考和建议
        一、如何理解基础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基础”?
        二、教科书中时代性知识的引入
        三、理论性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权衡和组织
        四、如何应对教科书的滞后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STSE理念下的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STSE教育理念
        二、职业生涯教育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内容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溯源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STSE教育
        二、职业生涯教育
        三、化学课程内容
    第二节 STSE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
    第三节 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舒伯职业生涯选择与发展论
        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第三章 现状调查与分析思考
    第一节 预测试问卷的编制与分析
        一、项目统计分析
        二、因素分析
        三、信度分析
    第二节 正式问卷的分析
        一、基本信息统计
        二、问卷总信效度分析
        三、各维度的信度
    第三节 结果及分析
        一、性别差异
        二、生源地差异
        三、区域差异
        四、方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高中化学基于STSE的职业生涯内容设计构想
    第一节 内容目标
        一、总体目标:推进化学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阶段目标:兴趣、技能和决策的有机结合
    第二节 内容特点
        一、重视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涯意识培养
        二、明确STSE教育在高中化学的导向作用
        三、加强STSE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两者的关联性
    第三节 内容原则
        一、基础代表性
        二、多元综合性
        三、教育启发性
        四、阶段适应性
第五章 高中化学基于STSE的职业生涯内容编排分析
    第一节 STSE融入高中化学职业生涯内容的切入点
        一、回归基础:契合课本教材
        二、把握资源:契合习题特点
        三、挖掘信息:契合高校专业
    第二节 组织与实施方法
        一、化学学科的自我认识和分析
        二、职业规划的定位与专栏分析
        三、社会信息与职业生涯的融合
    第三节 实践途径
        一、教育整合:学校途径
        二、基础指导:家庭途径
        三、兴趣培养:社会途径
    第四节 生涯教育案例探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正式问卷
致谢

(5)多元化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基于美国ChemMatters网络期刊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1.1.2 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课程资源的高中学生情况调查研究
    2.1 问卷的编制
    2.2 调查对象的选择
    2.3 问卷信度和效度
        2.3.1 信度
        2.3.2 效度
    2.4 问卷数据结果与讨论
        2.4.1 化学素养及知识调查结果
        2.4.2 化学情境资源调查结果
        2.4.3 化学科普资源调查结果
        2.4.4 化学趣味实验资源调查结果
        2.4.5 化学史资源调查结果
第3章 ChemMatters资源的整理与归纳
    3.1 ChemMatters期刊及内容简介
    3.2 ChemMatters期刊历史
        3.2.1 出版物的发展
        3.2.2 出版物的变化
    3.3 Chem Matters期刊近几年来的资源归纳
        3.3.1 期刊文章资源
        3.3.2 ChemMatters Videos资源
        3.3.3 Search by concept资源
第4章 基于ChemMatters的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
    4.1 ChemMatters中时事性化学情境素材-《开放式讨论》资源开发
        4.1.1 “Open For Discussion”栏目资源开发
        4.1.2 《开放式讨论》情境素材设计举例
        4.1.3 设计—“素养为本”教学案例
    4.2 ChemMatters中化学科普性资源开发(科学技术、生活中化学等科普)
    4.3 ChemMatters中化学科技背景下“化学趣味实验”资源开发
        4.3.1 实验资源开发设计
        4.3.2 实验设计举例
    4.4 ChemMatters中现代科技化学史资源开发
        4.4.1 化学史资源开发介绍
        4.4.2 化学史设计举例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基于化学课程资源的高中生问卷调查
    附录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美国AP物理教科书与我国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指导方向
        (二)基于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需要
        (三)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流程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理论探讨
    一、理论基础
        (一)物理课程理论
        (二)物理教学理论
        (三)比较教育理论
        (四)物理学科素养
    二、内容的选取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内容的选取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章 美国留学课程及其教科书调查分析
    一、美国留学考试与相关课程概述
        (一)主要美国留学考试种类
        (二)三种美国留学考试差别比较
    二、ACT、SAT、AP相关课程及教科书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访谈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框架的比较分析
    一、物理知识内容的比较分析
        (一)两版教科书物理知识点差异比较
        (二)两版教科书物理知识分布比较
        (三)两版教科书物理知识要求难度比较
    二、物理实验内容的比较
        (一)物理实验内容设置上的比较分析
        (二)物理实验内容类型上的比较分析
        (三)物理实验难度的比较分析
    三、物理习题的比较分析
        (一)习题配比的种类
        (二)例题难易程度
第五章 两版教科书相同内容的比较分析
    一、呈现方式
        (一)知识顺序的安排
        (二)物理公式的呈现
    二、插图配比
        (一)插图的逻辑性
        (二)插图的多样性
        (三)插图的生动形象
    三、栏目设置
        (一)栏目设置的多样性
        (二)栏目设置的内容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一)两版教科书的相同点
        (二)两版教科书的不同点
    二、研究启示
        (一)对我国教科书编写在内容上的启示
        (二)对我国教科书编写在理念上的启示
    三、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历

(7)21世纪中学化学教材研究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学化学教材研究
        1.3.2 提供丰富有价值的实证数据
        1.3.3 多维度促进中学化学教材研究发展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化学教材
        2.1.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
        2.1.3 元分析
    2.2 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教材研究
        2.3.2 元分析法研究
        2.3.3 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3.1.1 中国知网数据库
        3.1.2 WOS数据库
    3.2 研究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3.2.1 构建思路
        3.2.2 工具构建
        3.2.3 工具检验
        3.2.4 信效度
4 国内中学化学教材研究
    4.1 研究力量
        4.1.1 年度发文量
        4.1.2 核心作者
        4.1.3 研究机构
    4.2 研究主题
        4.2.1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主题整体分析
        4.2.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主题发展脉络
    4.3 研究范式
        4.3.1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范式整体分析
        4.3.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范式发展脉络
    4.4 理论基础
        4.4.1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整体分析
        4.4.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脉络
5 国际中学化学教材研究
    5.1 研究力量
        5.1.1 年度发文量
        5.1.2 核心作者
        5.1.3 研究机构
        5.1.4 国别分布
    5.2 研究主题
        5.2.1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主题整体分析
        5.2.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主题发展脉络
    5.3 研究范式
        5.3.1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范式整体分析
        5.3.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范式发展脉络
    5.4 理论基础
        5.4.1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整体分析
        5.4.2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脉络
6 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国际比较
    6.1 研究力量的比较
        6.1.1 年度发文量比较
        6.1.2 核心作者比较
        6.1.3 研究机构比较
    6.2 研究主题的比较
        6.2.1 宏观比较
        6.2.2 中观比较
        6.2.3 微观比较
    6.3 研究范式的比较
        6.3.1 研究范式比较
        6.3.2 研究方法比较
        6.3.3 实证研究搜集数据方法比较
    6.4 理论基础的比较
7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1.1 国内中学化学教材研究
        7.1.2 国际中学化学教材研究
        7.1.3 国际比较分析结果
    7.2 启示
        7.2.1 增强学术共同体的研究使命感
        7.2.2 教材编写重视教学属性与内容属性
        7.2.3 尝试多类型、多层次、多视角研究
        7.2.4 强化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
    7.3 反思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主题编码分析框架
附录2:中学化学教材研究范式编码分析框架
致谢

(8)《化学与技术》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提高公民技术素养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化学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2 文献综述
    2.1 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2.1.1 整本教材的比较
        2.1.2 教材中某一知识内容的比较
        2.1.3 教材中体现的思想观念的比较
    2.2 有关“技术教育”和“技术素养”的研究综述
        2.2.1 技术教育的界定
        2.2.2 技术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2.3 与“技术教育”和“技术素养”有关的化学教材与教学研究
3 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3.1 研究目的及任务
    3.2 研究方法
4 三套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选择的比较分析
    4.1 教材分析模型
    4.2 教材内容选择与课标要求的一致性分析
        4.2.1 《化学与技术》模块课标分析
        4.2.2 教材内容选择与课标要求的一致性分析
    4.3 教材正文技术教育内容选择特点分析
5 三套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5.1 教材内容整体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5.2 教材内容具体编排比较分析
        5.2.1 人教版教材内容具体编排分析
        5.2.2 鲁科版教材内容具体编排分析
        5.2.3 苏教版教材内容具体编排分析
        5.2.4 三套教材内容具体编排的比较
6 教材内容呈现的比较分析
    6.1 教材栏目设计的比较分析
        6.1.1 技术教育内容出现的频率及讨论
        6.1.2 在教材栏目中的分布
    6.2 图片设计的比较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美国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 Fusion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社会的发展使科学教育得到广泛的重视
    1.2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影响着新一轮科学教材的修订和编制
    1.3 分析国外高水平教材可以给我国提供启示和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教材分析的研究现状
    2.2 对国外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概述
    2.3 国内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研究
        2.3.1 国内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版本及使用情况
        2.3.2 各版本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
        2.3.3 小学科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2.4 教材分析的研究思路的概述
        2.4.1 国内有关教材分析的理论研究
        2.4.2 国内有关教材分析的实践研究
        2.4.3 国外有关教材分析的研究
3 研究的目的、任务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任务
    3.3 研究方法
4 Science Fusion教材概貌
    4.1 教材设计理念
    4.2 丰富的课程资源及使用指南
5 Science Fusion教材的内容选择
    5.1 教材中的科学主题
    5.2 教材中的概念
    5.3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5.3.1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的种类
        5.3.2 教材中的探究课
        5.3.3 探究课活动内容的选择
    5.4 教材各主题中知识内容的选择
        5.4.1 科学本质与S.T.E.M.主题
        5.4.2 生命科学主题
        5.4.3 地球科学(或地球与空间科学主题)
        5.4.4 物质科学主题
6 Science Fusion教材的内容组织
    6.1 编写体系
    6.2 编写体例
7 Science Fusion教材的内容呈现
    7.1 图文
        7.1.1 教材图文的分布
        7.1.2 插图的分类
        7.1.3 插图的特点
    7.2 活动与栏目
        7.2.1 动动脑
        7.2.2 自主阅读
        7.2.3 重要意义
        7.2.4 算一算
        7.2.5 总结一下
        7.2.6 智力测验
        7.2.7 家庭作业
        7.2.8 科学名人、科学事业
        7.2.9 工程与技术
    7.3 习题
        7.3.1 教材习题的分布和种类
        7.3.2 习题的特点
8 Science Fusion教材的特点
    8.1 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8.1.1 科学知识内容广度大,注重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8.1.2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阅读理解能力
        8.1.3 重视学生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建构科学大观念
    8.2 重视STEM教育,实现科学融合
        8.2.1 教材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主体
        8.2.2 教材重视科学的应用,融入了工程与技术内容
        8.2.3 教材中融合了对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
    8.3 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8.3.1 教材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8.3.2 教材中插图丰富,帮助学生理解正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材逻辑的设计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基础概念
    1.1 教材
        1.1.1 教材的界定
        1.1.2 教材应有的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1.3 对教材的基本要求
        1.1.4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材应有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教材逻辑
        1.2.1 教材逻辑释义
        1.2.2 教材的基本逻辑、逻辑主线和逻辑副线
    1.3 教材设计
        1.3.1 教材设计的概念
        1.3.2 教材设计的基本属性
        1.3.3 教材设计的基本过程
        1.3.4 教材设计的基本内容
        1.3.5 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
        1.3.6 教材逻辑设计是教材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2 新世纪我国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1 新课程理念是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1.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背景
        2.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1.3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2 对“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理解
        2.2.1 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2.2.2 高中化学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2.3 新课程实施中的误解和阻力
    2.4 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
3 影响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因素
    3.1 影响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主要因素
        3.1.1 化学科学的内在逻辑
        3.1.2 教材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
        3.1.3 社会发展对教材的要求
        3.1.4 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结构、功能和目标
        3.1.5 教材设计者的认识、经验和水平
        3.1.6 教学实施过程的逻辑
    3.2 影响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其他因素
        3.2.1 课程资源的影响
        3.2.2 文化与传统因素
    3.3 教材逻辑的基本类型
        3.3.1 学科中心式教材
        3.3.2 社会中心式教材
        3.3.3 人本中心式教材
        3.3.4 问题中心式教材
        3.3.5 任务中心式教材
        3.3.6 经验中心式教材
        3.3.7 范例中心式教材
4 国内外几套高中化学新教材逻辑的比较分析
    4.1 国外几套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逻辑分析
        4.1.1 Chemistry: The Study of Matter《化学:物质的研究》
        4.1.2 Chemistry in Context: 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 《背景化学:将化学应用于社会》
        4.1.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
        4.1.4 索尔特高级程度化学教材
    4.2 国内几套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逻辑分析
        4.2.1 山东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4.2.2 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4.2.3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4.3 国内外几套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逻辑特点
5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研究
    5.1 高中化学教材基本逻辑的设计
        5.1.1 高中化学教材宏观逻辑的设计
        5.1.2 高中化学教材微观逻辑的设计
    5.2 高中化学教材各模块的逻辑研究
        5.2.1 必修模块
        5.2.2 化学与生活
        5.2.3 化学与技术
        5.2.4 物质结构与性质
        5.2.5 化学反应原理
        5.2.6 有机化学基础
        5.2.7 实验化学
6 高中化学教材逻辑设计的实践尝试
    6.1 必修模块的设计
    6.2 选修模块的设计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生物医学类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医学类化学教材Chemistry and the Living Organism述评[J]. 刘德智,徐一新,张颖,梁莹,陈雅琼,郭可愚. 卫生职业教育, 2021(18)
  • [2]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D]. 雷亚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4]STSE理念下的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研究[D]. 李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多元化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基于美国ChemMatters网络期刊资源[D]. 殷婉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美国AP物理教科书与我国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对比研究[D]. 陈星冈.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7]21世纪中学化学教材研究国际比较[D]. 谢嘉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8]《化学与技术》教材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D]. 龚亚奇.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美国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 Fusion的分析研究[D]. 张晋.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材逻辑的设计及其实践研究[D]. 梁琨. 上海师范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生物医学化学教材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