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

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

一、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论文文献综述)

贺腾飞,弓永华[1](2021)在《建党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育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基本经验。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之路经历了由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从延安时期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一脉传承,确立并坚持学用一致,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理念;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红色育人理念不断发展创新,高等教育确立了立德树人、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红色育人新理念。

贾绍俊[2](2021)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执政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得以巩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对象主体、话语体系、实现目标等方面都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一般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性掌控和全面性领导上,体现为要从整个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理论和价值维度来看,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其“生命线”作用的内在需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条件、重大任务和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从微观角度来讲意味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吸引力、阐释力等话语能力建设的增强,从中观来讲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是党的领导能力特别是思想文化宣传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然而进一步从宏观来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始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建构和建设的中心目标。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乃是功在当今、利于千秋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话语研究的以往理论经验来看,话语权具有流变性的典型特征,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更是受到其自身执政能力、执政合法性的直接影响,与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自觉等息息相关。从历史维度来看,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出: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合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才能够获得政治保证和关键主体力量;只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实现话语传播多样化和话语践行的示范化,才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找准着力点。遵循这些经验启示,针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呈现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向的人民性、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话语传播的自觉性,通过整体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为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发展提供主体保障。本研究正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坚持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相统一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话语研究的成果和智慧,遵循理论、历史、现实、问题和对策的研究理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推进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持。

孙刚成,宋紫月[3](2021)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成功创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不仅在执政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回顾党在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对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坚定信念的优质师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取向,以及美好的理想塑造等合规律性的经验,启发着人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要重视教师信念与教育信仰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切从学生出发,并用共产主义去引领高等教育迈向新征程。

吕增艳[4](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何彦霏[5](2020)在《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在干部。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既离不开社会实践熔炉的锻炼,更离不开党实施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以及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更重要的是统一了思想,保证党的团结与统一,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学习培训中提高干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干部教育第一”,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再到新时代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未松懈过。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考察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之一的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了解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与体系,即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办学机构布局及功能定位。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部门和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等。除了以上实体类培训基地外,还有网络学院、在线学习平台等虚拟类培训基地。本论文主要研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之一的干部学院,这是因为,相较于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覆盖范围更广,服务基层党员更多,组织培训方式更灵活。因此,研究干部学院的干部教育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研究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就是要将其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部分放入到党的理论武装、理论强党和党的思想建设的整体研究当中,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要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要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传承性和发展性;要从宏观文本史料与微观实证调研两种形态结合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特色性和创新性。因此,本论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基础、历史脉络、现状概述、策略趋势为逻辑理路,坚持史料梳理与实践解读相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宏观概述与微观细究相结合,在充分研究理论和历史发展中,结合当前干部学院建设的调研分析,对党的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而言:绪论,阐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价值、述评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研究不足。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相关概念与功能定位。本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格局,界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有关概念,并通过与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对比,明确了干部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基于此,界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内涵、要素及作用,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章,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本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理论,即: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思想到列宁有关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干部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思想。同时,归纳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政策的支持。第三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本章依次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党的干部学院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以一些影响较大的干部学院为例,解剖麻雀,具体分析这些干部学院的建设,探索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以史为鉴,为研究干部学院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章,研究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学院建设面临的情况,接着基于国家级三所干部学院和2019年4月党中央批准备案的64所省部级干部学院为研究对象,围绕办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体制机制进行了有关数据分析与研究,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第五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及趋势。本章基于前几章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并针对国家法制化、社会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等新形势,指出干部学院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表现出更加专业化、制度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王娜[6](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坎坷与坦途并存。一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史,折射出新中国70年来时代的变迁、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青少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新中国同向同行,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又极不平凡的道路,历经了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停滞徘徊时期、恢复与发展时期、继续加强与改进时期、深化与整体推进时期、改革与创新发展时期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等都随着形势的变迁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培养目标看,实现了从工具性的政治需要向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性转变,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不断延伸发展,育人的真正意义不断被挖掘,“立德”与“树人”的内在关系得到根本体现;从课程体系看,实现了从“52方案”“61方案”“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的深刻调整,经历了从政治理论课到“两课”的并驾齐驱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再到全课程育人的过渡,课程体系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日益增强,逐渐走向完备化;从教师队伍建设看,经历了从弱小到壮大,并不断走向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过程;从教材编写看,经历了从借鉴苏联模式到脱离苏联模式、编写具有中国特色教材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从而激励着我们不断花大气力解决问题。只有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其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创新。7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为今后思政课发挥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第一位的,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坚强保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根本遵循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想航标;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

吴同喜[7](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张滢格[8](2018)在《延安时期的学校体育》文中研究说明在延安时期艰苦的战争年代,党在延安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建设,同时也注重开展体育运动,使以延安为中心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配合了军事斗争,丰富和活跃延安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延安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科学理论,奠定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延安时期的学校体育展开了一系列地探讨。

郭强[9](2018)在《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倡导的主流文化。新时代新起点,发挥好高校校园文化功能是发展好高校校园文化的关键。因此,本文想要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对当下高校校园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启迪和思考。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文从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概述。首先,厘定“高校校园文化”“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和“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概念。其次,对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包括创建和重组时期,发展与建设时期,调整与巩固时期。再次,表征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特点。最后,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进行了横纵向的对照。第三部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逻辑内涵。从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理论逻辑、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进行论述。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列宁关于文化的观点和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相关思想体系分析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理论逻辑。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延安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三方面论述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发展逻辑。从相对稳定的办学环境与抗日战争的历史演进、严重短缺的专业人才与斗志昂扬的办学热情的历史契合和中国共产党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历史发展三个维度探讨实践逻辑。第四部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从政治引领功能、凝聚向心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和陶冶激励功能四个方面论述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第五部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反思与启示。本章对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发挥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反思。既看到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所做出的成绩,也了解到了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所存在的问题。反观问题和成绩,从而得到对当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具有启示意义的建议。

陈磊[10](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是苏联模式的翻版,其中既有借鉴苏联的外来性成份,也有继承老解放区高等教育经验及接收旧中国高等教育传统而形成的本土性成份。尽管在院校结构和教学制度上,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苏联模式的特点,但是在本质上延续的却是最初与苏联模式有着相同基础而后又与之平行式发展,建国后再被“正规化”的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初模式,是在1949—1965年间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就其可分解的关键要素而言,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对象、课程体系、教学制度、办学体制、宏观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类型结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为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这些关键要素作为考察的参照点,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内容的研究:首先,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即继承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改造并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支点,即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和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即初始阶段(1949—1951年),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1952—1956年),以转向学习苏联经验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1957—1965年),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考察可以看出,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经验是影响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表现在深层次方面,尤其体现在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上;而苏联经验只是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外在形式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在理清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第三章至第五章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以下述三个阶段所发生的教育改革事件呈现出来:1949—1951年,在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确立了为工农群众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并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引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而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制度,还对旧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接管与改造。除此之外,旧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952—1956年,转向学习苏联经验,形成了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的大学体制和以专业为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继而编译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虽然苏联经验的影响很大,但老解放区的高等教育模式却并没有被“摒弃”,因为在学习苏联的同时,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实行部门办学制度等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同样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1957-1965年,复归并进一步“正规化”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强调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主张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联合群众办理高等教育事业等。虽然在1961—1963年间,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但仍然可以看出这些调整还是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思想和经验为基础,力图建立一种革命的、劳动的、大众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突破苏联科层化、等级化、制度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最后,第六章则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基础,借鉴苏联和旧中国高等教育有用经验改革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在课程体系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制度方面,则是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将移植过来的苏联模式“本土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在办学体制上,只有国家办学这一种体制,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也是来自政府投资;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等教育部与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对口管理的部门办学体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在类型结构方面,分综合大学、多科性工业大学、单科性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四种,并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在层次结构方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教育层次,并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一是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是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二、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建党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确立
    (一)确立学用一致的红色育人理念
    (二)确立“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红色育人理念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发展
    (一)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红色育人理念
    (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红色育人理念
三、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创新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的新理念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的新理念
    (三)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新理念

(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概念界定
        (一)话语与话语权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和影响因素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先在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话语建设的能力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
        (一)话语主体与话语权建设队伍
        (二)话语主题与话语建设内容
        (三)话语方式与话语权建设的载体
        (四)话语效果与话语权建设的实效评价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其科学性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立场及其人民性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使命及其自觉性
        (四)中国共产党“以德为先”的话语践行及其示范性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和经验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一)民主革命早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进行探索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走向成熟
        (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主动开展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一)巩固政权和过渡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加强
        (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三) “文革”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遭遇严重挫折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调适与巩固
        (二)进入新世纪后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充实和提高
        (三)转型发展重要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深化与丰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一)新时代对话语权重要性认识的增强促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提升扩大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力
        (三)新时代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推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平台建设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多样化示范化
    注释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成就
        (一)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系
        (三)迈向媒体融合利用进行话语传播的良好态势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境遇
        (一)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迷惑与应对
        (二)全球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与话语批判
        (三)信息化与虚拟话语场的挑战与利用
        (四)社会利益分化与异质话语立场的挑战与导引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了党的话语公信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在建构话语权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三)党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群众性话语转向和表达不足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仍需改进加强
        (五)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注释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
    一、以理论创新和宣传引导为基础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一)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不断提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水平
        (二)以宣传思想工作为导引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二、以制度建设和从严治党为保障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一)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
        (二)党的制度不断完善可以转化制度优势和话语力量
        (三)制度治党取得实效可以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
    三、以提高话语建设能力为关键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坚持把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二)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大众化
        (三)提高思政课展现“中国理论”世界话语权的能力
    四、以网络安全治理为主要抓手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
        (一)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协同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三)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五、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落实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责任
        (一)明确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主体责任
        (二)要通过完善领导机制来提高领导水平
        (三)要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监督机制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成功创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成功创办高等教育的合规律性经验
    1.有一支信念坚定学识卓越的教师队伍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取向
    4.重视美好而崇高的理想塑造
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成功创办高等教育的启示
    1.教师信念与教育信仰高于学识价值
    2.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
    3.以学生为中心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4.以共产主义为基础的崇高理想塑造是大学之为大的灵魂

(4)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一)理论背景
        (二)实践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梳理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领域新
        (二)研究思路新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概念阐述与功能定位
    1.1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格局
        1.1.1 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是主渠道主阵地
        1.1.2 部门和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重要力量
        1.1.3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是有益补充
    1.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1.2.1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内涵
        1.2.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功能定位
        1.2.3 与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异同
    1.3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概念及作用
        1.3.1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内涵
        1.3.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要素
        1.3.3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作用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
    2.1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教育思想
        2.1.2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内容
        2.1.3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方法
        2.1.4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途径
    2.2 列宁关于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
        2.2.1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性
        2.2.2 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2.2.3 创建专门的干部教育机构
    2.3 党的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1 毛泽东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2 邓小平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3 江泽民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4 胡锦涛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和中央政策法规
        2.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有关政策法规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
    3.1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3.1.1 党创建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学校教育与湖南自修大学
        3.1.2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党政干部学校和红军干部学校
        3.1.3 全面抗战时期延安的各级各类干部学校
        3.1.4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创办的干部学校
    3.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3.2.1 党的执政能力考验与干部学院地位的确立
        3.2.2 恢复、新建各级各类干部院校
        3.2.3 干部学院建设的特殊时期
    3.3 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3.3.1 干部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及干部政策的落实
        3.3.2 确定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明确具体要求
        3.3.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3.3.4 国家级干部学院的建立以及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的形成
    3.4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基本经验
        3.4.1 高度重视党的领导,突出办学原则的政治性
        3.4.2 始终围绕党的任务,彰显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3.4.3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3.4.4 依据时代发展变化,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性
        3.4.5 采用专兼结合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充足性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创新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面临的形势
        4.1.1 国际国内形势带来新挑战
        4.1.2 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
        4.1.3 干部学院现状凸显新需求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4.2.1 办学理念建设
        4.2.2 课程内容建设
        4.2.3 教学方法建设
        4.2.4 师资队伍建设
        4.2.5 运行机制建设
    4.3 取得的主要成效
        4.3.1 干部学院覆盖范围更广,层次划分更清
        4.3.2 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形成整体联动发展
        4.3.3 更加注重办学理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4.3.4 内容、师资、方法和机制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及趋势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遵循的理念
        5.1.1 遵循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
        5.1.2 遵循理论性与业务性相结合
        5.1.3 遵循传承性与创新性相贯通
        5.1.4 遵循本土性与借鉴性相补充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具体路径
        5.2.1 先导:树立科学正确的办学理念
        5.2.2 基础:明确全面精准的课程内容
        5.2.3 途径: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5.2.4 关键:确保充实专业的师资队伍
        5.2.5 保障:完善合理健全的运行机制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发展趋势
        5.3.1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专业化
        5.3.2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制度化
        5.3.3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信息化
        5.3.4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特色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互关系分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1949-1966)
    2.1 1949年至196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2.1.1 培养目标:除旧布新,培育新人
        2.1.2 课程设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主要课程
    2.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2.2.1 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2.2.2 各院校开设课程因校制宜,体现差异性
    2.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2.3.1 过于借鉴苏联模式,自主创新性不足
        2.3.2 片面强调政治的现象开始出现,政治挂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严重受挫时期(1966-1978)
    3.1 1966年至197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3.1.1 培养目标:培养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青年
        3.1.2 课程设置:以毛泽东着作为基本教材
    3.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3.2.1 重视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的结合
        3.2.2 打破唯成分论,为广大工农敞开知识的大门
    3.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3.3.1 片面鼓吹“突出政治”,智育遭到严重忽视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缺、水平低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1992)
    4.1 1978年至199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4.1.1 培养目标: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
        4.1.2 课程设置: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全面恢复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确立与发展
    4.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4.2.1 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4.2.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水平
    4.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4.3.1 对德育重要性的相对忽视
        4.3.2 对外部消极环境缺乏有力回应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继续加强与改进时期(1992-2002)
    5.1 1992年至200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5.1.1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5.1.2 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走向规范化
    5.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5.2.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5.2.2 持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教育走向规范化
    5.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5.3.1 学习任务繁重与学生接受度之间的矛盾凸显
        5.3.2 学生发展需求高与教师水平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加深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深化与整体推进时期(2002-2012)
    6.1 2002年至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6.1.1 培养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6.1.2 课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
    6.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6.2.1 整体建构课程内容,突出系统性
        6.2.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力支撑思政课教学
    6.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6.3.1 思政课教学“育人共同体”还未完全形成
        6.3.2 思政课教学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发展(2012-至今)
    7.1 2012年-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7.1.1 培养目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7.1.2 课程设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7.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7.2.1 构建大思政格局,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7.2.2 坚持用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现合力育人
    7.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7.3.1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
        7.3.2 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8.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8.1 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确保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方向
    8.2 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根本遵循,确保思政课建设与之同向同行
    8.3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8.4 坚持正确的育人目标,推动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统一
    8.5 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8.6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二、研究意义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三、相关概念解读
        (一)人学的理解
        (二)模式的界定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四、研究述评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七、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基本内涵
        (二)基本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一)做到工学整合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三)做实知行合一
        (四)做强企业学院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延安时期的学校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时期学校体育开展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二、延安时期学校体育创新的主要成就
    (一) 创新体育组织方式
    (二) 创新学校体育教学方法
三、延安时期高等学校体育的价值
    (一) 丰富校园文化
    (二) 凝聚和辐射体育文化
四、延安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对当代体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启示
    (一) 高校体育教育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及合理的教学形式
    (二) 高校体育教育应以学生为本,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五、结论

(9)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概述
    2.1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含义
        2.1.1 高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2.1.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2.1.3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界定
    2.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发展
        2.2.1 重组与创建时期(1935.10-1937.7)
        2.2.2 发展与建设时期(1937.7-1945.8)
        2.2.3 调整与巩固时期(1945.8-1948.10)
    2.3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特质
        2.3.1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与延安时期其他群体文化功能的关系
        2.3.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与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关系
第3章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逻辑内涵
    3.1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理论逻辑
        3.1.1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逻辑起点
        3.1.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内容体系
        3.1.3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价值追求
    3.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发展逻辑
        3.2.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成
        3.2.2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3.2.3 延安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3.3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实践逻辑
        3.3.1 相对稳定的办学环境与抗日战争的历史演进
        3.3.2 严重短缺的专业人才与斗志昂扬的办学热情的历史契合
        3.3.3 中国共产党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历史发展
第4章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4.1 引领导向功能
        4.1.1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领
        4.1.2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引领
    4.2 向心凝聚功能
        4.2.1 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
        4.2.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3 规范约束功能
        4.3.1 各项制度民主化
        4.3.2 明确的师生行为规范
    4.4 陶冶激励功能
        4.4.1 陶冶师生的人格品质
        4.4.2 激励师生奋发向上
第5章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反思与启示
    5.1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反思
        5.1.1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成绩
        5.1.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不足之处
    5.2 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启示
        5.2.1 科学先进的思想引领人
        5.2.2 健康向上的精神凝聚人
        5.2.3 以人为本的制度规范人
        5.2.4 吸引力强的行为激励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
        (二)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研究
        (三)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四)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育革命”的研究
    三、概念辨析
        (一) 高等教育模式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
        (三)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
        (四)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
        (五)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案例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支点和阶段性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二) 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
        (三) 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支点
        (一) 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二) 旧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三)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一) 1949—1951年: 以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二) 1952—1956年: 以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
        (三) 1957—1965年: 以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为主要特征
第三章 延续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49—1951年)
    一、为工农大众开门办学教育方针的确立
        (一) 在招生过程中对工农青年和革命干部予以特殊照顾
        (二) 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对工农干部进行文化补习教育
    二、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引入
        (一) 在高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初步尝试
        (二) 注意三个重点和遵循三项规定
        (三) 取消“政治课”的名称
    三、部门办学体制的形成
        (一) 部门办学体制在老解放区的创建
        (二) 部门办学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
    四、对旧中国高等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一) 对旧中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接管
        (二) 对旧中国私立高等学校的改造
第四章 转向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改革阶段(1952—1956年)
    一、进行院系调整
        (一) 院系调整前旧中国高等学校的结构情况
        (二) 1951—1952年的局部调整
        (三) 1952—1953年的全面调整
        (四) 1955—1957年的再次调整
    二、改革教学制度
        (一) 设置专业
        (二) 制定教学计划
        (三) 修订教学大纲
        (四) 编译教材
        (五) 建立教学研究指导组
    三、对于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内容的延续
        (一) 培养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
        (二) 注重思想政治课教育
        (三) 实行部门办学的管理制度
第五章 复归老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阶段(1957—1965年)
    一、高等教育的“大革命”
        (一) 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 高等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
    二、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提高”
        (一) 压缩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
        (二) 实行政治教育和业务教育并重
        (三) 调整理论教学和生产劳动的关系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为教育目的
        (二) 以广大工农群众为教育对象
        (三)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四) “苏联式”的教学制度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体制模式
        (一) 由国家统一办学
        (二) 实行部门对口管理
        (三) 确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结构模式
        (一) 以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要学校类型
        (二) 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培养层次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 高等教育面向工农群众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 高等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党100周年中国高等教育红色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 贺腾飞,弓永华. 江苏高教, 2021(07)
  • [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D]. 贾绍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成功创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 孙刚成,宋紫月. 教育文化论坛, 2021(03)
  • [4]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彦霏. 山西大学, 2020(12)
  • [6]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D]. 王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7]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延安时期的学校体育[J]. 张滢格. 智库时代, 2018(35)
  • [9]延安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D]. 郭强. 吉林大学, 2018(01)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研究[D]. 陈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