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

中国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

一、中国的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裴壮壮[2](2021)在《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水相合成过程研究》文中指出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SLG)是一种生物质来源的表面活性剂,其原料月桂酸和谷氨酸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品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低毒性、低刺激性和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因而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日化产品中。早期少量合成SLG时,主要采用月桂酰氯与谷氨酸钠在有机溶剂/水混合溶剂中的肖顿–鲍曼缩合反应,混合溶剂体系反应速率快、传质传热效率高且水解反应副产物月桂酸钠(SLA)少;但使用有机溶剂带来有机挥发物(VOC)水平高、安全性差和溶剂回收成本高等缺陷。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和绿色化学的发展,大量生产SLG时多采用水相法肖顿–鲍曼缩合工艺,可使生产过程绿色化并降低生产成本;但水相法肖顿–鲍曼缩合工艺中月桂酰氯与水相的非均相性使反应速率变慢、传质传热效率降低,导致产品中SLA含量增高,这些已成为发展水相法工艺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将研究在水相法肖顿–鲍曼缩合工艺中,通过强化过程的传质传热以克服原料非均相性带来的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SLG产品中各种活性物质的一次性定量分析方法,以便快速分析产品成分,不仅能控制反应过程、确定产品技术指标,而且能分析其中除SLG以外的其它可能副产物,为水相法工艺调优提供评价方法。其次在釜式反应器中优化工艺参数,考察水相中肖顿–鲍曼缩合反应的内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为水相法合成SLG的过程研究提供技术参数。进而搭建一套泵式反应–釜式老化的串联装置进行过程强化研究,试图适应水相工艺的快反应–慢平衡特点;通过高速剪切、调整原料微观和宏观混合方式等改善传质措施,以及调整物料比、物料在线冷却方式等改善传热措施,共同克服水相法工艺中传质传热效率低、反应速率慢等导致产品中SLA含量增高的弊端。最后测定了该工艺及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的SLG产品的应用性能,与目前市售产品进行对比。本文研究范围内得到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首次报导了水相法肖顿–鲍曼缩合工艺合成的SLG产品中含表面活性物质N-月桂酰谷氨酰谷氨酸钠(SLGG),并通过UPLC-MS、FT-IR和1H-NMR鉴定其结构。该发现对水相中合成脂肪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工艺研究、产品品质控制以及产品应用性能研究等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偶联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方法,能够快速同时定量分析SLG、SLGG和SLA。结果表明,采用WondaCract ODS-2 C18色谱柱,甲醇、水和甲酸混合流动相能使SLG、SLGG和SLA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相关系数均高达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2%、99.56%和98.9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4%、1.65%和1.22%。该法可实现SLG产品中各种活性物的快速同时准确定量分析,可用于水相法工艺的产品指标评价和反应过程监控。(3)在釜式反应器中基于传质传热效应和原料特性,优化了搅拌速率、物料浓度、加料速率、投料比、反应温度及pH等工艺参数,研究水相中肖顿–鲍曼缩合工艺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高物料浓度、谷氨酸二钠溶液对应的体系pH和适宜的搅拌速率和加料速率利于SLG的生成,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400~600 r·min-1、谷氨酸钠初始浓度50 wt.%、碱液浓度30 wt.%、酰氯加料速率1.5 g·min-1、谷氨酸钠与酰氯投料比1.2、反应温度15℃和pH 12.0,此时SLG、SLGG和SLA的产率分别为68.01%、10.92%和21.07%。(4)在泵式反应–釜式老化的串联装置中,利用泵式反应器的高剪切力偶联宏观搅拌改善传质,通过调整物料比、物料在线冷却方式改善传热。通过强化传质和传热的研究,最终得到产品SLG、SLGG和SLA的产率分别为74.14%、7.54%和18.32%,SLG产率较釜式反应器和市售产品分别提高了6.13%和12.10%,SLGG的产率分别降低了3.38%和3.61%,SLA的产率分别降低了2.75%和8.48%。表明强化水相法工艺的传质和传热有利于促进SLG的生成,并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具有提高水相法肖顿–鲍曼缩合工艺合成SLG产品品质的潜能,同时也可提升水相法的工艺效率,获得的40%固含量的产品性状稳定,更便于应用。(5)测定了SLG的性质,并对比了SLG、优化产品和市售产品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SLG二羧基结构致其性质和应用性能具有pH依赖性。在pH 6.0时,优化产品的泡沫力、乳化力、润湿力和去污力均优于市售产品。

张佳佳[3](2021)在《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抑菌性能评价及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衣物洗涤液体化时代的到来,洗衣液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几年细菌病毒感染引发了多种疾病,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消费者对具备抑菌功能的洗衣产品极为关注。抑菌型洗衣液可有效去除残留在衣物上的细菌病毒,使洗衣液在具备润湿、乳化、分散、增容和清洁污渍功能的同时,还可防止细菌病毒的再生。但目前抑菌洗衣液存在以下问题:一、抑菌剂常选用一些化学原料代替,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二、抑菌剂与配方中其他成分的复配存在很多缺陷。对于生物酶应用于洗涤剂的研究已司空见惯,但关于酶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能研究还是一个空缺。基于以上问题,我们研究了洗衣液中表面活性剂和生物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悬液定量等方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蛋白酶单因素以及混合复配组分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均无抑菌性,10%的AES和5%蛋白酶复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起到了抑菌效果,而10%AEO9和5%蛋白酶复配只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接下来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抑菌性能最优配方,考察了AES、AEO9、蛋白酶和PCMX四因素复配体系对抑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AES、5%AEO9、5%蛋白酶和2%PCMX为最佳配比,为之后的配方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极差分析考察了每种因素的对抑菌性的影响。最后我们对有抑菌性能的样品进行了长效抑菌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发现几组样品的抑菌率下降均不明显,具备长效抑菌性能。

吴翠[4](2021)在《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系统普遍以实验室应用为主,存在检测耗时、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不宜用于现场检测,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快速双温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数字核酸扩增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这三种新型技术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便携式系统,以两种典型的农产品病原体(大肠杆菌和柑橘黄龙病菌)为检测对象,实现目标物的快速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实现农产品病原体的快速定性分析,研制了一套快速双温PCR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一台快速双温核酸扩增装置和一台便携式温控荧光可视化检测装置。构建了单一电机驱动的摇杆式双温区自动切换装置实现核酸的快速扩增,使得每个PCR循环中待测样品在双温区之间的转移时间小于1 s。针对形态各异的商业化PCR扩增样品容器,设计了适用于常规0.2 m L PCR管、罗氏玻璃毛细管和柔性毛细管的样品固定盘,提高了双温PCR可视化检测系统的通用性。以0.2 m L PCR管和罗氏玻璃毛细管为例,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评估了这两种样品容器在高速运动下的快速热传导效果,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罗氏玻璃毛细管作为后续实验样品容器,其管内试剂最大升降温速率可达30℃/s。研究开发了一个便携式温控荧光可视化检测装置,避免了核酸开盖检测造成气溶胶污染等问题。该系统可在4 min内完成大肠杆菌DNA的快速可视化检测,且检测限与传统三温PCR一致,均为10 fg/μL。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农产品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2)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病原体的现场相对定量分析,提高系统的便携性和检测准确性,构建了可用于现场的便携式核酸扩增及荧光检测系统,包括便携式核酸扩增及荧光检测仪器样机(IF-Device)、一个无源试剂存储盒和一套现场核酸提取设备。该系统具有无源试剂存储、现场核酸提取、精确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等功能。IF-Device具有较强的抗光干扰特性,在三种不同光强(室外太阳光直射、室内白天日光灯照射、室内黑盒子)环境中,荧光信号数值变异系数(CV)均小于1%;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进口PCR仪器Quant Studio 3比对结果表明,两者对荧光素钠检测灵敏度相当(检测限为1 n M);良好的控温精度,设定值为65℃时控温误差只有0.31%,确保适宜的扩增环境和荧光检测信号的稳定。开发的无源环保试剂存储盒在高温(35℃)环境下,内部试剂温度能持续保持在4℃以下长达8 h,确保现场检测的可靠性。与进口仪器Quant Studio 3对标结果表明,本系统对大肠杆菌DNA和柑橘黄龙病菌检测限分别是10 pg/μL和0.2 pg/μL。对柑橘叶片中黄龙病菌的现场检测性能进行评估,该系统从核酸提取至输出检测结果整个过程可在40min内完成。以40个叶片样本为评估对象,该系统的阳性检出率与Quant Studio 3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便携式系统可适用于农产品病原体的现场快速筛查。(3)为了更进一步实现多种农产品病原体的绝对定量分析,设计了集手动样本分配、核酸扩增和产物检测于一体的双重数字LAMP微流控芯片,实现目标物的快速绝对定量检测。所构建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包括液滴生成区和液滴存储区,总计64个并行出口以提高液滴生成速率,25μL样品可在2 min内完成分配。该芯片对离散相(核酸样品)流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当流速从100μL/hr增加到900μL/hr时,得到液滴的直径均在88-90μm区间内,为手动分配样品提供可能,摆脱了传统样品分配过程对精密设备的依赖。为了实现双重数字LAMP检测,采用荧光探针法进行产物检测。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所设计的微流控芯片上可实现DNA浓度从19.8到1980 copies/μL的数字LAMP检测,检测限为19.8 copies/μL(2.5 pg/μL)。采用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基团分别对大肠杆菌DNA和λ噬菌体DNA的LAMP引物FIP进行修饰,实现两者同时绝对定量检测;在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DNA存在的情况下,相同λ噬菌体DNA浓度的测量值几乎保持一致,CV仅为4.54%。研究表明,该微流控芯片可为研发简便快速的便携式数字核酸检测系统提供硬件支持。

刘硕[5](2021)在《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井粉尘防治与井下职工的人身健康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喷雾除尘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降尘措施之一,在喷雾除尘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降低宏观实验的盲目性和繁琐性,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中雾化、捕尘和保水等环节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表面活性剂在矿井粉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微观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构型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排布方式与各组分相对数密度以及分子的首尾角度分布有关,这种有序排布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雾滴的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2)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煤尘自然吸水实验和构建的煤壁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水与煤尘的结合能力,有利于雾滴对煤尘颗粒的捕获,煤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通过增大与H2O分子的电势差,提高煤表面润湿性,增强雾滴捕尘能力。对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使雾滴捕获能力提升最强。(3)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H2O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头基及无机盐周围的排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验,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极性头基周围形成的多层水合层起到保水作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无机盐会对降尘液的保水作用起到更有益的效果。根据H2O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离解能垒判断四种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保水能力排序为:SDS>BS-12>AEO-7>DTAB。(4)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喷雾降尘实验中针对不同煤种煤尘的降尘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SDS的最优添加浓度。结果表明,添加SDS后,黑岱沟长焰煤、镇城底焦煤、阳煤五矿无烟煤的全尘降尘率分别增加至94.57%、90.80%和87.96%,在实验条件下,确定了SDS对于这三种煤尘降尘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和0.3%。

张奥棋[6](2021)在《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微藻是一类形态微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油脂、色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领域。然而,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微藻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中浮游动物和寄生真菌污染发展快、危害大,常导致培养失败,目前还未开发出高效经济的控制技术。本学科组前期通过对多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试验,首次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感染而对产油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不产生显着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优良藻种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在鉴定关键污染生物的基础上,首次探究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中壶菌污染和蛋白核小球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效果,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微藻生长的安全浓度,对表面活性剂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并在微藻规模培养中进行验证,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控制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微藻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结果为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病虫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论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受感染的雨生红球藻K-0084跑道池成功分离纯化病害真菌EPG02,并鉴定其为类节壶菌Paraphysoderma sedebokerense。在此基础上,选取5种表面活性剂对EPG02进行控制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7-1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6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0-40 m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均可有效控制壶菌感染。其中,7 mg/L SDBS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控制壶菌的感染,而且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的积累没有显着影响。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并非通过破坏壶菌与红球藻细胞表面的识别位点阻止感染,而是通过杀灭壶菌的游动孢子而截断壶菌的感染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SDBS能够造成壶菌游动孢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含物降解,而对藻细胞结构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和壶菌游动孢子具有不同的细胞表面覆盖物和结构。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具有多层细胞壁,可能阻碍SDBS穿透到藻类细胞膜,而壶菌游动孢子缺乏保护性细胞壁,这使得SDBS可以直接破坏壶菌游动孢子的细胞膜,从而导致游动孢子解体。2、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平均产量和虾青素平均产量分别达到55.3 g/m2和1.41 g/m2。在20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同样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产量和虾青素产量分别达到53.9 g/m2和1.32 g/m2。证明将表面活性剂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的开放式跑道池培养可完全控制壶菌感染,能够保持雨生红球藻培养的长期稳定运行。处理1000 L藻液所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费用仅为0.07元(0.01美元),成本低廉,操作简单。3、在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蛋白核小球藻XQ-20044的过程中,发现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对蛋白核小球藻危害最为严重,能够快速并且大量捕食小球藻,使小球藻培养在72小时内崩溃。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稳定的蛋白核小球藻-萼花臂尾轮虫共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5种表面活性剂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控制效果试验,并检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实验室结果表明,SDBS、SDS、AES、AEO-7和CDEA均能有效清除小球藻中萼花臂尾轮虫和卵,有效浓度分别为≥10 mg/L、≥15 mg/L、≥10 mg/L、≥7.5 mg/L和≥10 mg/L。其中,10 mg/L SDBS和7.5-10 mg/L AEO-7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杀灭轮虫,而且对小球藻的生物量无显着影响。综合考虑5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剂量、控制效果、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SDBS更适合于小球藻大规模培养中萼花臂尾轮虫污染的控制。4、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试验中,10 mg/L SDBS处理仍然可以快速杀灭轮虫污染并对微藻生长无显着影响,小球藻生物质干重可达到0.74 g/L以上。与已报道的其他化学药剂相比,SDBS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单次使用10 mg/L SDBS处理5 m2(1000 L)的跑道池,试剂成本仅为0.09元(0.014美元)。因此,SDBS适合于经济微藻和能源微藻大规模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5、建立藻液中及生物质内SDBS检测方法并优化操作流程。优化后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SDBS范围0.04~1 mg/L,相对标准偏差4.6%,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96.4%,萃取时间和萃取试剂大幅减少;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BS范围0.5~100 mg/L,相对标准偏差0.3%,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以上两种方法均满足《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中的规定要求,且检测区间可以形成互补。6、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研究了藻种、光照强度、温度、通气(空气)对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和雨生红球藻均不能降解藻液中的SDBS;光照强度(0、100、200、300μmol·m-2·s-1)和温度(15℃、25℃、35℃)的变化对培养基中SDBS的降解没有显着作用;通入无菌空气96小时,SDBS降解率达到51.8%。在实验室内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微藻通气培养,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雨生红球藻藻液中SDBS迅速降解,培养结束时残余浓度分别为0.37mg/L、0.3 mg/L和0.36 mg/L,均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最低限量(GB18918-2002,0.5 mg/L),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雨生红球藻、小球藻和脂球藻生物质中均未检测到SDBS残留,表明在微藻培养中使用SDBS(≤10 mg/L)控制生物污染不会因SDSB在生物质中富集而产生安全隐患。

黄丽群[7](2021)在《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几乎所有生物学过程的基础,表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重点。蛋白质之间弱相互作用或低聚态的研究也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有分析型超速离心、核磁共振及非变性质谱等,这些方法可以获得精细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且成本高。如何简单、直观且低成本的鉴定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仍然存在挑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鉴定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最常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是SDS-PAGE,能够分离并鉴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由于SDS是一种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结合后破坏了大部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因而SDS-PAGE无法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弱相互作用。Native-PAGE是一种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能够在不使蛋白质变性的基础上分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但是蛋白质的迁移率受分子量大小、形状及带电荷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精确的标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浓度为0.05%w/v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Sarkosyl,SAR)应用于凝胶电泳体系,达到了分离及鉴定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概述如下:本文首先以表面活性剂SAR为研究对象,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发现SAR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且SAR与蛋白质的结合没有构象选择性,且浓度为0.05%w/v的SAR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温和并具有普适性。进一步分析SAR与蛋白质的1H-15N HSQC谱图发现,SAR主要与表面氨基酸结合,不影响蛋白质的折叠状态。在此基础上,用0.05%w/v的SAR替代了传统SDS-PAGE中的0.1%w/v的SDS,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温和的凝胶电泳体系05SAR-PAGE。通过对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进行05SAR-PAGE实验,发现蛋白质在凝胶中按照分子量大小迁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结合的SAR越多,且在凝胶电泳中迁移的速率越快。说明05SAR-PAGE能够用普适的蛋白质Marker对蛋白质分子量进行标定。然后,本文制备了适用于05SAR-PAGE凝胶电泳的蛋白质Marker,一步分离并鉴定了酸性蛋白质PhoBN和碱性蛋白质PhoRCP的同源二聚体;鉴定了酵母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同源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鉴定了膜蛋白CpxA的同源二聚体状态。并将05SAR-PAGE与免疫印迹相结合,鉴定了细胞裂解液中的PhoBN蛋白质的同源二聚体;同时,本文运用05SAR-PAGE方法成功观测到了PhoBN蛋白质的磷酸化态以及细胞色素C的单体和二聚体的甲基化状态。这些结果说明,05SAR-PAGE能够用于分离及鉴定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同源低聚状态及修饰态,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的良好特性。最后,我们将05SAR-PAGE与SDS-PAGE结合,建立了新的二维电泳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与质谱技术相结合,成功鉴定出了大肠杆菌细胞膜裂解液中的膜蛋白异源复合体CpxA-OmpA。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SAR的性质及SA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比SDS-PAGE成本更低廉的温和的新型凝胶电泳体系05SAR-PAGE。该技术能够用于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同源低聚态,修饰态的鉴定。05SAR-PAGE可以与免疫印迹相结合,还可以与其他的凝胶电泳方法如SDS-PAGE相结合将鉴定尺度拓宽至二维水平,发现并在细胞水平上鉴定出蛋白质的异源复合物。相信经过进一步优化发展的05SAR/SDS-PAGE二维电泳技术将有望被应用于更加复杂的蛋白质复合体的鉴定。

梅真泉[8](2021)在《氧气氧化制备长链脂肪族氧化胺的研究》文中认为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是一种较难被氧化的脂肪族长链叔胺,其对应的氧化物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是由外界提供的O与叔胺分子中的N直接化合而成。氧化胺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除了拥有通常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外,还拥有很多如易生物降解、生理毒性小、防霉及杀菌等其他优异的性能,是广泛应用于纺织助剂、日化工业中的基础添加剂。随着人民日常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高档日化用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氧化胺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目前生产效率低、反应工艺能耗大是工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因此开发一条高效节能的新型合成路线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开发了一条新型绿色的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合成路径,即用分子氧替换传统工艺中的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异丁醛活化氧气合成出氧化胺。其相较于传统过氧化氢的合成路径,具有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温度等优点。此外,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影响产品收率的不同因素,如反应温度、异丁醛用量和反应时间,得到反应体系中最优的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醛与原料的摩尔比为3,反应时间2.5小时,产率可以达到80%。并通过加入自由基捕捉剂,证明反应含有自由基反应机理。随后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出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趋势,并且通过实验得到阿伦尼乌斯方程为k=291.961e-38.494/RT,得到氧化反应过程活化能为38.494kJ/mol。在产物的后处理中,由于异丁醛在氧气条件下转化为异丁酸,因此利用胺型阳离子型交换树脂,通过吸附作用除去异丁酸杂质,得到高纯度产物。在以上以醛活化氧气体系上,还发展了醛-酮体系。此体系可以降低醛的用量,醛与原料的摩尔比可降至1.5,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此外,本文在最后还探索了光催化氧气氧化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合成氧化胺,以期望得到更多可行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同时也对其他类似化合物的氧化合成具有一定的参考启发意义。

姜宁[9](2021)在《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缩写AFFF,Aqueous film-forming foam)在灭火过程中能够在油类表面形成封闭的水膜层和泡沫层,可凭借双重作用迅速控制并扑灭火灾,被认为是大规模露天液体火灾最为高效的灭火技术,其使用范围不仅在陆地上,还广泛应用于海上作业场所。随着AFFF在全球范围被大规模使用,人们逐渐发现其核心组分——长链氟碳表面活性剂中所含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严重威胁动植物的生存,因此传统AFFF的应用遭到了极大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学者纷纷致力于寻找或开发长链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替代物,用以研制环保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产品。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于研发无氟配方,或是使用短链氟碳代替长链,但现有研究还远不成熟,产品性能有待于提升;对于无氟配方,由于其无法在油类表面析出水膜层,故已脱离了“水成膜泡沫”的范畴,且主要适用于扑灭森林火或其他固体火灾。因此,本研究将通过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研发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并对配方的一系列性能进行测试评估,此外还需兼顾其耐海水特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和AFFF配方的研究。确定氟碳和碳氢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添加浓度是研发AFFF配方的基础,为此通过文献调研与预实验筛选出两种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FS-50和Cap1157,将其分别与阴离子型(SDS和AOS)、非离子型(APG0810)和两性离子型(CAB-35)共四种碳氢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通过对单一表面活性剂和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粘度和泡沫性能的测试,确定短链氟碳和碳氢表面活性剂添加在AFFF配方中的适合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定AFFF配方,并根据国标(GB15308-2006《泡沫灭火剂》)要求进行灭火和抗烧性能测试与筛选。结果表明,短链氟碳FS-50与四种碳氢表面活性剂之间都存在协同效应,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显着提升,其原因是FS-50改变了碳氢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聚集形态,从而引起复配体系宏观泡沫性能的提高;发现基于FS-50/APG0810复配体系的一系列AFFF配方的性能最好,且当发泡倍数介于7-10之间时,其灭火和抗烧性能最优。(2)无机盐对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为更好探究AFFF的耐海水特性,选取海水中CaCl2、KCl和NaCl等三种主要无机盐,深入探究其对AFFF配方的核心组分FS-50/SDS(阴离子碳氢)、FS-50/APG0810(非离子碳氢)和FS-50/CAB-35(两性型碳氢)三种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对FS-50/APG0810和FS-50/CAB-35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而对FS-50/SDS复配体系则产生较大影响:三种无机盐均可增强FS-50/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但CaC12和KCl会显着削弱复配体系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NaCl对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影响不大;揭示了CaCl2和KCl对阴离子碳氢SDS泡沫的稳泡和消泡机理,在低无机盐浓度下因生成少量KDS晶体引起“桥接”作用而消泡,在高浓度下因生成大量KDS和Ca(DS)2晶体堵塞气泡的柏拉图边界而稳泡。(3)人工海水对三种典型AFFF配方性能的影响研究。根据无机盐对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影响的结果,进一步探究人工海水对分别基于FS-50/SDS(阴离子碳氢)、FS-50/APG0810(非离子碳氢)和FS-50/CAB-35(两性型碳氢)三种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的表面活性、成膜特性、泡沫性能、灭火和抗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FS-50/SDS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的各项性能都因无机盐的存在而被大大削弱,而基于FS-50/APG0810和FS-50/CAB-35两种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则可以较好地抵抗人工海水中无机盐的不利影响,根本原因是无机盐不会因与APG0810和CAB-35发生反应而降低二者的浓度;基于FS-50/APG0810复配体系的系列AFFF配方无论用去离子水还是人工海水进行稀释,都能保持其优异的各项性能。

刘琪灵[10](2021)在《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三步法制备了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n-NEO9),并研究了其表面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选择其中性能较为优异的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8-NEO9)应用于微乳液和洗衣液中,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酯化反应、酰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制备出了Cn-NEO9。298 K测得Cn-NEO9静态表面化学结果表明,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Cn-NEO9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而临界表面张力(γcmc)升高,表面吸附效率(pc20)由大到小依次为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6-NEO9)、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4-NEO9)、C18-NEO9、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2-NEO9)。298 K测得Cn-NEO9动态表面化学结果表明,当Cn-NEO9质量浓度小于cmc时,其在吸附前期为扩散控制吸附,吸附后期为混合动力控制吸附;当其质量浓度大于cmc时,吸附过程为混合动力控制。同时,吸附前期和吸附后期的扩散系数都随着Cn-NEO9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吸附前期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仅在Cn-NEO9的质量浓度大于cmc时体现。Cn-NEO9的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系列Cn-NEO9的浊点均高于60℃;系列Cn-NEO9中C18-NEO9水溶性最好,在2℃下仍然没有凝胶区;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Cn-NEO9的润湿性先减弱后加强,乳化性能逐渐增强,起泡性逐渐降低,稳泡性有所提升。Cn-NEO9对于不同污布的去污能力大小排序为皮脂污布>炭黑污布>蛋白污布,且随着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对不同污布的去污效果都有下降。以C18-NEO9作为乳化剂制备水包油型(O/W型)微乳液。通过拟三相图、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确定较优配方。此时该微乳体系平均粒径为18.6 nm,多分散指数(PDI值)为0.206。当微乳体系含水量大于70%时,可形成O/W型微乳液。透射电镜照片显示,此时微乳液滴分布均匀,呈球形。较优配方的微乳液下的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耐高温性,但不耐酸碱和电解质。以C18-NEO9作为活性物制备了三种洗衣液。其中,浓缩洗衣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洗衣凝珠和含蛋白酶的洗衣凝珠为金黄色透明液体。三种配方均无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三种洗衣液的粘度、p H、耐热耐寒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均达到标准。在泡沫性能方面,三种配方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差异不大,均明显优于标准洗衣液。在去污性能方面,与标准洗衣液相比,浓缩洗衣液去污性能略优;洗衣凝珠和含蛋白酶洗衣凝珠的去污性能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含蛋白酶洗衣凝珠对蛋白污布的去污性能有所下降,但仍优于无蛋白酶洗衣凝珠配方。

二、中国的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的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水相合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1.2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1.2.1 化学合成法
        1.2.2 酶合成法
        1.2.3 化学–酶合成法
        1.2.4 发酵法
    1.3 肖顿–鲍曼缩合反应的合成工艺
        1.3.1 有机溶剂/水法
        1.3.2 水相法
    1.4 N-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产品活性物的快速定量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合成
        2.3.2 溶剂萃取差重法定量分析月桂酸钠方法
        2.3.3 HPLC-RID法定量分析活性物方法
        2.3.4 NaCl和谷氨酸钠的定量方法
        2.3.5 结构鉴定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产品中活性物的结构鉴定
        2.4.2 HPLC-RID法定量分析各活性物方法建立
        2.4.3 HPLC-RID法用于控制反应过程
        2.4.4 月桂酸钠的定量方法比较
        2.4.5 市售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产品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水相合成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原料品质鉴定
        3.3.2 谷氨酸钠的物性参数测定
        3.3.3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水相合成工艺
        3.3.4 产品的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原料品质鉴定结果
        3.4.2 反应方程式和机理
        3.4.3 搅拌速率的影响
        3.4.4 物料浓度的影响
        3.4.5 加料速率的影响
        3.4.6 投料比的影响
        3.4.7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8 pH的影响
        3.4.9 老化条件的优化
        3.4.10 重复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水相工艺过程强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过程方案流程图
        4.3.2 装置的开停车
        4.3.3 产品的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装置的设计思路
        4.4.2 初步实验结果
        4.4.3 物料浓度的考察
        4.4.4 pH的考察
        4.4.5 物料比的考察
        4.4.6 温度的考察
        4.4.7 酰氯进料方式的改进
        4.4.8 优化产品与市售产品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产品的应用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物化性质测定
        5.3.2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产品的应用性能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物化性质
        5.4.2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产品的应用性能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反应装置图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抑菌性能评价及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抑菌洗涤剂的发展及市场状况
    1.3 抑菌洗衣液的概述
        1.3.1 抑菌洗衣液的简述
        1.3.2 生活中有害微生物
        1.3.3 抑菌洗衣液的功能评价方法
    1.4 抑菌洗衣液的未来发展趋势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与蛋白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准备
        2.3.2 样品的配制
        2.3.3 抑菌效果检验方法
        2.3.4 抑菌效果的评价
    2.4 结果与分析
        2.4.1 AES和蛋白酶单因素抑菌性能测试
        2.4.2 AES和蛋白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2.4.3 pH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2.4.4 AES和蛋白酶复配作用机理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_9与蛋白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配制
        3.3.2 实验方案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EO_9抑菌性能的测试
        3.4.2 AEO_9和蛋白酶作用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3.4.3 AEO_9和蛋白酶复配抑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种成分复配对抑菌性的影响及蛋白酶在标准洗液中的抑菌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的配制
        4.3.2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三种酶与AES、AEO_9复配的抑菌性对比
        4.4.2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比及最大影响因素
        4.4.3 长效抑菌测定
        4.4.4 蛋白酶在标准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
    5.1 实验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版简况及联系方式

(4)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检测技术
        1.1.2 柑橘黄龙病菌及其检测技术
    1.2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1.2.1 快速双温PCR技术
        1.2.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2.3 数字核酸扩增技术
    1.3 核酸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
        1.3.1 核酸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概述
        1.3.2 商业化核酸扩增检测系统
        1.3.3 核酸扩增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1.4.1 快速PCR系统
        1.4.2 便携式实时等温核酸检测系统
        1.4.3 数字LAMP检测系统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快速双温PCR系统及荧光可视化检测方法建立
    2.1 引言
    2.2 系统功能
    2.3 系统设计
        2.3.1 系统结构设计
        2.3.2 系统硬件设计
        2.3.3 系统软件设计
    2.4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2.4.1 材料和试剂
        2.4.2 仪器设备
        2.4.3 实验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快速双温PCR装置性能评估
        2.5.2 可视化荧光检测装置可行性评估
        2.5.3 快速双温PCR扩增及可视化系统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重实时荧光便携式等温检测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检测系统功能
    3.3 检测系统设计
        3.3.1 系统硬件设计
        3.3.2 系统软件设计
        3.3.3 系统外观设计
    3.4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3.4.1 材料和试剂
        3.4.2 仪器设备
        3.4.3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便携式系统性能评估
        3.5.2 柑橘黄龙病Las型实际样品测量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重数字等温扩增微流控芯片研究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微流控芯片研发
        4.2.1 双重数字LAMP芯片功能
        4.2.2 双重数字LAMP芯片设计
    4.3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和方法
        4.3.1 材料和试剂
        4.3.2 仪器设备
        4.3.3 芯片制作
        4.3.4 系统评估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数字微流控芯片性能评估
        4.4.2 数字LAMP检测体系的优化
        4.4.3 双重数字LAMP微流控芯片在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1.2.3 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分子模拟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分子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简介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选择
    2.3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简介
        2.3.1 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2.3.2 密度泛函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3.1 表面活性剂界面模型的构建
        3.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基本性质测定
        3.1.2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
    3.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3.2.1 表面活性剂界面构型分析
        3.2.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3.3.2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4.1 煤尘自然吸水实验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煤壁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4.2.1 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的选择
        4.2.2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方法
    4.3 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4.3.1 纯水在煤壁表面的吸附
        4.3.2 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壁表面吸附的影响
        4.3.3 水在煤中扩散特性研究
    4.4 表面静电势与煤润湿性关联分析
        4.4.1 不同煤的润湿性分析
        4.4.2 表面活性剂影响煤润湿性的静电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机理研究
    5.1 溶液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置
        5.1.1 溶液模型的构建
        5.1.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5.2 表面活性剂保水作用的分析
        5.2.1 表面活性剂的水合作用
        5.2.2 平均力势的计算
    5.3 无机盐影响下表面活性剂的保水作用分析
        5.3.1 无机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
        5.3.2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水合作用的影响
        5.3.3 无机盐离子的水合作用
    5.4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能实验研究
        5.4.1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方法
        5.4.2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
    6.1 喷雾雾化及捕尘机理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效果监测方法
        6.2.1 喷雾抑尘测试系统
        6.2.2 测试方案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6.3.1 表面活性剂对黑岱沟长焰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3.2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镇城底焦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3.3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阳煤五矿无烟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微藻简介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1.1.1 微藻简介
        1.1.2 微藻在各领域的应用
    1.2 微藻规模化培养
    1.3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类型
        1.3.1 浮游动物
        1.3.2 真菌
        1.3.3 细菌
        1.3.4 病毒
        1.3.5 杂藻
    1.4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防治
        1.4.1 物理控制
        1.4.2 改变环境条件
        1.4.3 化学控制
    1.5 表面活性剂简介
        1.5.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1.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1.5.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生物体内的积聚
        1.5.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物降解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雨生红球藻中真菌感染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藻种及其培养
        2.2.2 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
        2.2.3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研究
        2.2.4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2.2.5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机理研究
        2.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寄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3.2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效果
        2.3.3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2.3.4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的可能机制
    2.4 小结
第3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中类节壶菌感染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微藻种子培养
        3.2.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
        3.2.3 20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3.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3.3.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3.3.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3.3.4 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藻种培养
        4.2.2 轮虫分离与培养
        4.2.3 轮虫捕食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4.2.4 表面活性剂对轮虫污染控制研究
        4.2.5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4.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初始密度轮虫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4.3.2 表面活性剂处理萼花臂尾轮虫效果
        4.3.3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4.3.4 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机制探讨
    4.4 小结
第5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藻种培养
        5.2.2 轮虫培养
        5.2.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轮虫污染
        5.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5.3.2 SDBS控制5 m~2小球藻跑道池中轮虫污染
        5.3.3 SDBS控制轮虫污染方法应用于小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生产的初步安全评估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微藻培养及纯化
        6.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检测方法
        6.2.3 生物、理化因子对SDBS降解的影响
        6.2.4 通气培养条件下微藻藻液中SDBS浓度变化
        6.2.5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研究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SDBS检测方法
        6.3.2 微藻培养中不同因子对SDBS降解影响
        6.3.3 微藻培养液中SDBS浓度变化
        6.3.4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概述
        1.1.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的发展
        1.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形成机理
        1.1.3 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因素
        1.1.4 蛋白质及多肽的凝胶电泳技术及检测
        1.1.5 非变性凝胶电泳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1.2.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
        1.2.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2.3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2.4 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
        1.2.5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3 蛋白质聚合体概述
        1.3.1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分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1.3.2 蛋白质聚合体的鉴定方法
    1.4 液体核磁共振技术概述
        1.4.1 核磁共振的原理
        1.4.2 常见的核磁共振观测参数
        1.4.3 液体NMR技术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
第2章 SAR溶液构象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样品的配制
        2.2.3 NMR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AR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
        2.3.2 SAR的临界胶束浓度
    2.4 小结
第3章 SA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蛋白质样品制备
        3.2.3 NMR实验
        3.2.4 凝胶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蛋白质对SAR的结合无构象选择性
        3.3.2 0.05% w/v SAR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温和
        3.3.3 SAR与蛋白质结合比例的探究
    3.4 小结
第4章 05SAR-PAGE在一维电泳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4.2.4 制备细胞裂解液
        4.2.5 制备全膜裂解液
        4.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05SAR-PAGE分离蛋白质寡聚体
        4.3.2 05SAR-PAGE分离蛋白质修饰态
        4.3.3 05SAR-PAGE结合Western Blotting实验
    4.4 小结
第5章 二维05SAR/SDS-PAGE鉴定CPXA的复合物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仪器
        5.2.2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5.2.3 BCA法测蛋白质浓度
        5.2.4 2D 05SAR/SDS-PAGE凝胶电泳策略
        5.2.5 质谱测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全膜裂解液的蛋白质浓度测定
        5.3.2 05SAR-PAGE鉴定膜裂解液中CpxA的复合物
        5.3.3 2D 05SAR/SDS-PAGE鉴定膜裂解液中CpxA的复合物
        5.3.4 质谱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改良SAR的结构
        6.2.2 05SAR-PAGE用于鉴定原位水平的蛋白质低聚态及修饰态
        6.2.3 05SAR-PAG与二维电泳、质谱相结合用于鉴定大分子复合物
参考文献
附录A 全文英文简写对照表
附录B 05SAR/SDS-PAGE中CPXA复合物质谱鉴定结果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氧气氧化制备长链脂肪族氧化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氧化胺的分类
    1.3 氧化胺的性质及应用
        1.3.1 水溶性
        1.3.2 表面活性
        1.3.3 生理毒性
        1.3.4 化学性质
        1.3.5 长链脂肪型氧化胺的应用
    1.4 氧化胺合成工艺及研究进展
        1.4.1 氧化胺合成的传统工艺
        1.4.2 改进的双氧水催化氧化法
        1.4.3 氧气氧化法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
    1.6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氧气氧化制备氧化胺的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产物分析及评价
        2.3.1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简介
        2.3.2 产物氧化胺选择性的NMR分析
        2.3.3 产物氧化胺收率的NMR分析方法
    2.4 实验装置及步骤
    2.5 催化剂的筛选
    2.6 实验条件的确定
        2.6.1 反应物浓度的确定
        2.6.2 反应溶剂的确定
        2.6.3 氧气压力的确定
        2.6.4 反应温度范围的确定
    2.7 产物的后处理
        2.7.1 产物杂质判断
        2.7.2 产物后处理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气氧化制备氧化胺的实验条件优化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正交实验设计
        3.2.1 实验目的的确定及质量特性指标的选择
        3.2.2 选定实验相关因素及确定水平
        3.2.3 正交表的选择
        3.2.4 因素水平的配列及实验方案的制定
        3.2.5 实验方案的实施与数据记录
        3.2.6 实验结果分析
        3.2.6.1 直观分析法(极差分析法)
        3.2.6.2 方差分析法
    3.3 热力学、动力学及表观活化能的研究
        3.3.1 吉布斯自由能AG
        3.3.2 动力学研究
        3.3.3 表观活化能研究
        3.3.4 反应机理
    3.4 活性酮部分代替异丁醛的改进实验
        3.4.1 构建醛-酮反应体系思路
        3.4.2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胺的光催化实验探索
    4.1 引言
    4.2 反应溶剂及催化剂的选择
        4.2.1 溶剂的选择
        4.2.2 催化剂的选择
    4.3 光催化的实验装置及步骤
        4.3.1 光催化的实验装置图
        4.3.2 实验步骤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光催化法氧化叔胺总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本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AFFF的发展
        1.2.2 环保AFFF的研究
        1.2.3 无机盐和海水对泡沫性能影响研究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2.1 引言
    2.2 泡沫溶液性质测试方法及装置
        2.2.1 泡沫溶液制备方法
        2.2.2 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
        2.2.3 铺展系数
        2.2.4 粘度
        2.2.5 起泡性与稳定性
        2.2.6 胶束形态
    2.3 泡沫产生方法及装置
        2.3.1 “双注射器”法发泡装置设计
        2.3.2 AFFF泡沫产生方法及装置设计
    2.4 泡沫稳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2.4.1 “双注射器”法产生泡沫的稳定性评估
        2.4.2 AFFF泡沫稳定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设计
    2.5 AFFF灭火有效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2.5.1 AFFF灭火和抗烧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介绍
        2.5.2 AFFF灭火和抗烧实验操作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和AFFF配方研究
    3.1 引言
    3.2 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研究
        3.2.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3.2.2 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
        3.2.3 复配体系水溶液及泡沫性质
    3.3 AFFF配方的拟定与性能测试
        3.3.1 AFFF配方组成成分的选定
        3.3.2 AFFF配方组成工况表
        3.3.3 AFFF配方的制备方法
        3.3.4 AFFF配方的性能测试
    3.4 发泡倍数对AFFF性能的影响
        3.4.1 发泡倍数对泡沫析液特性的影响
        3.4.2 发泡倍数对灭火和抗烧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机盐对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无机盐对阴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4.2.1 表面活性
        4.2.2 起泡性
        4.2.3 泡沫稳定性
    4.3 无机盐对短链氟碳-阴离子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4.3.1 无机盐对FS-50和FS-50/SDS表面活性的影响
        4.3.2 无机盐对FS-50和FS-50/SDS起泡性的影响
        4.3.3 无机盐对FS-50/SDS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4.4 无机盐对短链氟碳-非离子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4.4.1 无机盐对非离子碳氢APG0810性能的影响
        4.4.2 无机盐对FS-50/APG0810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4.5 无机盐对短链氟碳-两性型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4.5.1 无机盐对两性型碳氢CAB-35性能的影响
        4.5.2 无机盐对FS-50/CAB-35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工海水对三种典型AFFF配方性能影响
    5.1 引言
    5.2 人工海水与AFFF配方的选定
        5.2.1 人工海水配方
        5.2.2 三种典型AFFF配方
    5.3 人工海水对AFFF配方溶液和泡沫性能的影响
        5.3.1 AFFF泡沫溶液的基本性能
        5.3.2 AFFF溶液的起泡性
        5.3.3 AFFF的泡沫稳定性
    5.4 人工海水对AFFF配方灭火和抗烧性能的影响
        5.4.1 灭火实验
        5.4.2 抗烧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1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简介
        1.2.2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合成
        1.2.3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研究进展
    1.3 微乳液概况
        1.3.1 微乳液的简介
        1.3.2 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1.3.3 微乳液的应用
    1.4 洗衣液概况
        1.4.1 洗衣液的简介
        1.4.2 洗衣液的配方组成
        1.4.3 洗衣液的发展趋势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合成原理及方法
        2.2.4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2.2.5 产物表征
        2.2.6 产物的表面化学性能测定原理及方法
        2.2.7 产物的应用性能测定原理及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产物表征
        2.3.2 产物的静态表面张力
        2.3.3 产物的动态表面张力
        2.3.4 产物的应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在微乳液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微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3.2.4 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体系构建
        3.2.5 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乳液的结构表征
        3.3.2 微乳液的体系构建
        3.3.3 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在洗衣液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配方的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方的外观及气味
        4.3.2 配方的理化指标
        4.3.3 配方的泡沫及去污性能
        4.3.4 配方的成本核算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中国的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的水相合成过程研究[D]. 裴壮壮. 江南大学, 2021(01)
  • [3]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抑菌性能评价及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D]. 张佳佳. 山西大学, 2021(12)
  • [4]农产品病原体的核酸快速扩增和荧光检测系统研究[D]. 吴翠. 浙江大学, 2021(01)
  • [5]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D]. 张奥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7]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D]. 黄丽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8]氧气氧化制备长链脂肪族氧化胺的研究[D]. 梅真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D]. 姜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10]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刘琪灵. 江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中国表面活性剂市场及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