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一、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昌[1](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梦梦[3](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曾宇龙[4](2020)在《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与农村、内地与边疆、中心与边缘在投入与发展的差距,生活的便利度、获得感、公共服务保障的差别,以及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的原因,云南边境农村地区部分村寨的边民以个体和群体方式,以接受教育、外出务工等为途径实现个体和家庭发展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迁离原生村寨。同时,周边邻国外籍边民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缘政治和生存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不断流入我国边境地区,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推拉力量和虹吸效应下,云南边境农村出现了与内地农村“空心化”不同的“虚空化”现象,在人口数量、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看似实,实则虚”的状态。其现象的产生有着历史性、长期性,但更有着隐蔽性,应从边民个体、区域和国家目标实现的协同性角度,以边民产业内生为基,区域发展保障为要,开发开放大格局为目,构建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文化多元可持续之实,与城镇、与周边国家相邻地区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和谐空间。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地区衰败、“空心化”、“虚空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研究对象边民、研究问题“虚空化”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采用推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表现特征、发展态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第二部分以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官方公布数据和调研收集材料,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人口“虚空化”、产业“虚空化”、文化“虚空化”、公共服务“虚空化”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据此总结出“虚空化”具有复杂性、变动性、扩散性的特征及对比性由弱到强、可观测性由隐至显、时效性由短变长的发展态势,并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三方面深入剖析“虚空化”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社会稳定三个层面论述了“虚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导致国家安全呈现出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重重隐患,区域发展面临着基础十分薄弱、“硬件”有待加强、“软件”亟需补充的重重困境,社会稳定暴露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难、留守妇女坚守家庭难、空巢老人无忧养老难、返乡边民适应生活难、跨境婚姻家庭发展难、入境务工人员管理难的重重难题。第四部分从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设计了“虚空化”治理目标,对政府、社会组织、边民主体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最后提出由防范“虚空化”危机到削弱“虚空化”影响再到消除“虚空化”现象的治理路径。

冯斐[5](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秦冉[6](2020)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保护对象等重要自然资源进行管控保护,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通过分析指标选取,既能从宏观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境进行把握,也可以对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进行精确保护。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因为游客骤增、管理不善、保护意识较低等诸多原因,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生境问题。面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恶化,为了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生境、保护对象进行更好的保护,合理的功能区划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论文以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多因子叠加等研究方法,遵循“指标选取——权重计算——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功能区划——保护建议及发展策略”这一主线研究分析,分析研究区域的敏感性分布及功能区划,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划,限制人为活动区域,给保护区生态系统合理的生存、恢复空间,达到引导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相关研究指标的频度分析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人为活动以及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十一个分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权重值,分别为高程0.0577、坡度0.0264、坡向0.0373、水域缓冲0.1265、珍稀植被0.3410、植被盖度0.0831、土壤类型0.0214、土地覆被0.1169、坡度0.0304、道路缓冲0.0398、景观资源0.1194。(2)对十一个指标逐一进行单因子分析,按照按生态敏感性指数值的高低分为5级: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较低敏感和低敏感,利用ArcGIS对各个分析指标转换为30m*30m的GRID格式的栅格数据,按照专家判断矩阵的权重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泸沽湖湿地敏感性在1.5761—7.6751之间,低敏感区域面积1519hm2,占比9%,较低敏感区域面积4764hm2,占比28%,中敏感区域占比24%,面积为4115hm2,高敏感区域占比17%,面积2775hm2,极敏感面积3694hm2,占比22%。(3)按照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依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为目标进行分区规划,一般控制区6485.8hm2,占比38%,包含低敏感区、较低敏感区,核心保护区面积10381.2 hm2,占比62%,包含中敏感区、高敏感区、极敏感。(4)在完成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结果对自然保护区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为保护区制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栖息地建设、资源研究、泸沽湖管控、草海生态恢复为主的保护措施和强化中心城镇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和摩梭文化发展的发展策略。

张江峰[7](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王江江[8](2019)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 ——以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文中提出土地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土地的利用不再是单纯为人类发展提供食物,而要满足日益增加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需求,土地利用功能逐渐多样化,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与其他区域相比,更加独特与敏感。本文根据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区生计和土地利用情况研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对指导保护区社区土地实际利用,提升土地利用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发展现状,总结出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特征。根据已有研究,运用经济贴现、收益还原等估算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估算方法,分析不同功能间的关系及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并以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论证。最后,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这一特殊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与普通区域无明显差别,但其生态服务功能较为特殊。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种植、林业采集、畜牧业养殖、渔业和旅游业几个方面;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价值中的粮食保障,基本保障价值中的养老保障、就业保障方面,生态服务功能除提供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保持土壤、废物处理、维持生物多样性、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美学景观功能外,还体现在物种保护与恢复、外来入侵物种、农业生产资料3个方面。(2)文章参考已有的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估算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特征,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功能价值估算中,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价值可以参照普通区域的估算方法,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需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这一特殊区域进行改善。经济功能价值指标涉及种植业、采集业、养殖业、渔业以及旅游业5个方面,使用收益还原法进行估算;社会功能价值的估算涉及养老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以及社会稳定功能3个方面;生态服务功能需进行系数修订,同时考虑保护区周边社区对物种保护与恢复的投入、农业生产资料和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损失。(3)相对普遍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生态会有相应的破坏,但在保护区周边社区这一特殊区域,案例研究所反映出的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协同发展,同时,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功能的发展并不矛盾,因此,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可以根据土地利用功能的相关特征,采取相应发展措施,实现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协同发展。

孙静[9](2019)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变化显着。区域土地面积为338万hm2,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区域东西跨度大,自然因素差异显着,使得土地利用类型具有大分散、小集中、镶嵌交错的分布特点。奇特多样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给农、牧、林业、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在西藏自治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农牧业是区域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而农牧用地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长时间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形成区域独特的农牧用地格局。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以发展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实现农牧用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护尤为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效率评价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基于村域尺度对区域农牧用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促进珠峰自然保护区农牧用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发现如下:①珠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异显着,在区域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随海拔变化而不同的特点。海拔对区域农牧业发展限制较大,区域海拔>5200m,基本无农牧用地发展价值。而海拔较低的区域,虽然气候适宜农牧用地发展,但是坡度较陡,林区面积较大,给地区农牧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限制。②本文通过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发现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还有待改进,仍有75%的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和89%的村域畜牧业用地效率呈现非有效状态。而导致农牧用地效率损失的因素各有不同,区域种植业用地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农技培训投入冗余大、化肥投入冗余大、人均收入产出不足,而草地投入冗余大、牧业费用投入冗余大、人均收入产出不足则是导致区域畜牧业用地效率损失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此外,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和畜牧业用地效率均差异显着,且呈现随着效率值升高其差异波动缩小的趋势。③珠峰自然保护区种植业用地发展受限较大,在要素投入上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影响区域的用地效率提升。但是区域农业补贴种类和力度均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区域农村种植业用地产出的经济效果。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的评价结果,验证了区域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在种植业用地效率提升上的效用,同时提供了在珠峰自然保护区这样一个种植业发展受限的边境地区实现区域农业更好发展,有效保护资源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而从畜牧业用地现状及其效率评价结果来看,研究区村域畜牧业用地发展情况差异巨大。对区域畜牧业用地效率进行优化,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分类调整策略。对位于高海拔地带的行政村应着重草场建设,考虑饲草种植补充冬季牲畜草料的不足;而位于水热条件较好地带的行政村则应合理分配从事农牧生产的劳动力,协调农牧用地投入要素,发挥农牧结合的效应;而位于区域低海拔陡坡带的行政村,则应考虑调整牧业饲养结构,加强圈养牲畜的投入,进一步增加牧业收入。④研究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状态,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即较高/较低用地效率的区域相邻,且两类用地效率空间关联性也较强。根据村域农牧用地效率的空间关联性综合分析,可将研究区村域农牧用地发展模式总结为5种农牧用地组合发展类型:农牧用地发达均衡型、牧业用地主导型、农业用地主导型、农牧用地欠发达均衡型、农牧用地发展受限型,研究区可根据各行政村不同的农牧用地发展状况,实施有差别的用地效率提升策略,合理调整农牧用地要素投入,加强农牧用地结合发展效应,促进区域农牧用地协调发展。

邱成[10](2019)在《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是保护生物学和保护区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保护地管理和优化的重要基础。在区域宏观尺度上,很难针对每个保护地的保护对象开展详查去实施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目前也缺乏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亟待探索。由于人为压力(或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生态系统是绝大多数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或为主要保护对象提供生境,人为压力指数和植被指数常被用来评估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状况,用以间接反映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已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保护地体系,取得较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但对其整体保护成效缺乏研究和认识,难以为云南省迫切需要开展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支撑。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区,以云南省20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收集了 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云南省人口和经济(GDP)数据、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了云南省1998-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年的SPOTVegetationNDV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为土地利用率三类人为活动因子来构建并计算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外部(边界外2 km环形区域)的人为压力指数(1995、2000、2005、2010、2015年),利用SPOTVegetation-NDVI数据(1998-2015年)计算自然保护区内、外部植被指数,通过时序变化和空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对比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单项指标、两者耦合的区域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揭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识别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并从区域宏观和局地(自然保护区)两个尺度上探索优化策略。主要的结论如下:(1)人为压力现状(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总体以低和较低为主;省级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较高或高的内、外部土地利用压力;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人为压力大致由高而低依次为地质遗迹类、湿地生态类、森林生态类、野生动物类、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压力来自土地利用,其次是人口,且两者相伴相生。(2)基于综合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综合人为压力变化趋势表明,云南省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1995-2005年较好、2005-2010年一般、2010-2015年明显变差。内外人为压力增长差异表明,1995-2010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好;2010-2015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差。从自然保护区级别来看,国家级比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好,但2010-2015年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相对下降。从自然保护区类型来看,保护成效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生态类、野生植物类、野生动物类、湿地生态类、地质遗迹类,但2010-2015年时段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相对下降。(3)基于NDVI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1998-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保护成效较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总体上要好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较好,野生植物类和野生动物类保护成效一般,湿地生态类和地质遗迹类较差。(4)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58个自然保护区中,综合保护成效良、中、差的数量分别为14、28、16个;国家级相对比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要好;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和野生动物类综合保护成效较好,而其他类型综合保护成效为中等甚至差(湿地生态类);滇中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差,以滇中为中心向东(曲靖)、向西(大理)一带的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较差,是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5)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有17个需优先关注,其中苍山洱海、大山包和文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剑湖、珠江源和沾益海峰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应重点优先关注。本研究表明,人为压力指数、植被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评估区域保护地的保护成效。前者能较好地揭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现状特征,后者能更好地揭示植被生态的保护成效,两者耦合能反映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这一研究为区域宏观尺度上的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探索提供了参考。

二、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构成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1.3.3 研究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1.4.1 技术路线
        1.4.2 实施步骤
    1.5 主要创新点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2.4.2 主要管理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4.1.1 数据收集
        4.1.2 研究方法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4.5 本章小结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5.2.2 研究方法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视角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视角
第二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现状、特征、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概况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特征及发展态势
        一、复杂性
        二、变动性
        三、扩散性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地缘政治因素
第三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影响
    第一节 国家安全隐患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第二节 区域发展困难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硬件”有待加强
        三、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软件”亟需补充
    第三节 社会问题增多
        一、大量我方边民流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外籍边民流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第四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治理路径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及要求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要求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及思路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思路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一、防范“虚空化”危机,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
        二、削弱“虚空化”影响,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三、消除“虚空化”现象,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现状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
        1.2.3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关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主要保护对象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现状
        2.2.2 经济现状
    2.3 保护区典型性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权重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3.1.2 分析指标选取方法
        3.1.3 层次分析法构建
        3.1.4 指标体系内涵
    3.2 指标权重
第4章 单一指标生态敏感性分析
    4.1 数据库建立
    4.2 敏感等级界定
    4.3 指标因子分析
        4.3.1 生境敏感性
        4.3.2 人为活动强度
        4.3.3 地质灾害敏感性
第5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5.1 敏感性分析结果
        5.1.1 生境敏感性分析
        5.1.2 人为活动强度
        5.1.3 地质灾害敏感性
        5.1.4 综合分析
    5.2 区划结果
        5.2.1 区划功能
        5.2.2 功能区划结果
    5.3 区划对比分析
        5.3.1 区划与活动现状矛盾调整
        5.3.2 区划与保护对象矛盾调整
        5.3.3 区划与风景名胜区矛盾调整
        5.3.4 圈层调整
    5.4 保护区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
        5.4.1 生态环境保护
        5.4.2 发展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8)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 ——以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梳理法
        1.5.2 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
        1.5.3 实地调查
        1.5.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1.5.5 案例研究法
    1.6 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
        2.1.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3 系统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
        2.3.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与自然保护区关系
        2.3.3 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
    3.1 经济功能
        3.1.1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
        3.1.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
    3.2 社会功能
        3.2.1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
        3.2.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社会功能
    3.3 生态服务功能
        3.3.1 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
        3.3.2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
        3.3.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
    3.4 功能关系分析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4.1 经济功能估算方法和指标
    4.2 社会功能估算方法和指标
    4.3 生态服务功能估算方法和指标
    4.4 土地功能总价值
第五章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析
    5.1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概况
        5.1.1 研究区选择依据
        5.1.2 天池保护区概况
        5.1.3 周边社区社会经济概况
        5.1.4 典型社区选取
    5.2 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2.3 周边社区土地利用现状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现状分析
        5.3.1 经济功能现状
        5.3.2 社会功能现状
        5.3.3 生态服务功能现状
    5.4 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估算
        5.4.1 经济功能价值估算
        5.4.2 社会功能价值估算
        5.4.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4.4 综合对比价值估算
    5.5 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分析
        5.5.1 经济功能价值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
        5.5.2 社会功能价值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
        5.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
    5.6 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牧用地效率研究
        1.2.2 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牧交错区
        2.1.2 村域
        2.1.3 产业用地
        2.1.4 农牧用地效率
        2.1.5 空间分异
    2.2 基础理论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2 空间异质性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农牧用地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2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3.2.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3.2.2 农牧用地并举
        3.2.3 土地利用垂直分异显着
    3.3 农牧用地现状
        3.3.1 种植业用地现状
        3.3.2 畜牧业用地现状
4 农牧用地效率评价
    4.1 农牧用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
        4.1.2 评价模型
    4.2 种植业用地效率评价
        4.2.1 种植业用地效率综合测度
        4.2.2 种植业用地效率差异分析
        4.2.3 种植业用地效率损失分析
    4.3 畜牧业用地效率评价
        4.3.1 畜牧业用地效率综合测度
        4.3.2 畜牧业用地效率差异分析
        4.3.3 畜牧业用地效率损失分析
5 农牧用地效率空间分异
    5.1 空间自相关
    5.2 农牧用地效率村际空间差异分析
        5.2.1 农牧用地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农牧用地效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农牧用地效率空间关联性分析
        5.3.1 农牧用地效率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农牧用地效率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 农牧用地效率优化对策
    6.1 合理调整农业投入要素
    6.2 加强村际间合作交流
    6.3 实施差别化的用地效率提升策略
    6.4 积极发展与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保护成效评价是保护地管理优化和区域保护地体系优化的重要基础
        1.1.2 云南保护地体系优化亟待开展保护地体系保护成效研究
        1.1.3 人为压力增长下的云南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和优化迫在眉睫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界定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2.3 区域宏观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2 对比空间确定
        1.4.3 基于人为压力的保护成效评估
        1.4.4 基于NDVI的保护成效评估
        1.4.5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与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
        1.4.6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1.5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河湖水系
        2.1.3 气候
        2.1.4 植被
        2.1.5 土壤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人口增长态势
        2.2.2 经济发展态势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
        2.3.1 物种多样性
        2.3.2 生态系统多样性
        2.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2.4 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2.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变化
        2.4.2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其覆盖率变化
        2.4.3 云南省不同类型、规模及等级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变化
第三章 基于人为压力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
        3.1.2 人为压力数据
        3.1.3 人为压力指数构建与计算
        3.1.4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判识
    3.2 结果分析
        3.2.1 当前人为压力状况
        3.2.2 人为压力动态变化
        3.2.3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分析
    3.3 讨论
        3.3.1 现状人为压力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启示
        3.3.2 人为压力增长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影响
        3.3.3 2010-2015年人为压力快速增长对保护成效的可能影响
    3.4 小结
        3.4.1 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现状
        3.4.2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第四章 基于NDVI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内外部NDVI计算
        4.1.2 基于NDVI变化趋势的保护成效分析
        4.1.3 基于内外部NDVI变化稳定性的保护成效分析
        4.1.4 均值比较和检验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时段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4.2.2 1998-2015年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4.2.3 1998-2015年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4.2.4 1998-2015年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4.3 讨论
        4.3.1 NDVI动态变化与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4.3.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4.4 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分析
    5.1 方法
        5.1.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模式构建
        5.1.2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和排序
    5.2 结果分析
        5.2.1 基于单一指标评估的保护成效
        5.2.2 基于综合评估的保护成效
        5.2.3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
    5.3 讨论
        5.3.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的可信度
        5.3.2 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
    5.4 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1 数据与方法
        6.1.1 优化思路
        6.1.2 基于保护成效评估的优化类型划分
        6.1.3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保护成效类别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2.2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表2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3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访谈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D]. 曾宇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D]. 秦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8]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 ——以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D]. 王江江. 云南大学, 2019(02)
  • [9]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 孙静.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D]. 邱成. 云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云南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