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温 80-(NH_4)_2SO_4-H_2O 酚醛的液固萃取

吐温 80-(NH_4)_2SO_4-H_2O 酚醛的液固萃取

一、吐温80-(NH_4)_2SO_4-H_2O液-固萃取酚类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成雅彤[1](2021)在《煤与秸秆共降解产甲烷的秸秆组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增产煤层气技术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煤产甲烷的特性,能够实现煤的生物转化,增加煤层气的储量以及延长煤层气井的服务年限。秸秆作为外源碳增产煤层生物甲烷主要通过激活微生物菌群和煤分子,加速微生物代谢,以增速甲烷生成、提高甲烷产量。尽管秸秆与煤共降解表现出显着的甲烷增产效果,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建立秸秆原始组分(根、茎、叶三个部位)、萃取组分(不同试剂/不同时间萃取物、萃余固体)、预处理组分(化学预处理、生物预处理)与煤共降解增产生物甲烷的实验体系,从微生物群落结构、中间代谢产物、煤和秸秆结构等方面分析秸秆原始组分、萃取组分、预处理组分对煤生物转化甲烷的影响机制,寻求秸秆和煤共降解的关键秸秆组分,探究秸秆增速煤降解的机理。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秸秆与煤共降解的甲烷产量显着高于单独煤降解甲烷产量、单独秸秆降解甲烷产量、以及二者单独降解甲烷产量之和。秸秆根和茎对生物甲烷产量的促进作用比秸秆叶更加显着。煤粒径对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大于秸秆粒径。当煤粒径为<0.075 mm、秸秆粒径为10 mm时,共降解的甲烷产量最高,达597.01μmol,比单独煤降解的生物甲烷产量高279.46%。结合扫描电镜结果及共降解后秸秆与煤的质量变化,认为甲烷产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刺激煤的生物降解结果,且关键秸秆原始组分为纤维素与半纤维素。(2)不同试剂(甲醇、乙醇、石油醚)萃取秸秆所得萃取物与煤共降解均未对生物甲烷产量表现出显着促进作用,而萃余固体则可以显着增加生物甲烷产量。生物甲烷产量随萃取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最大为298.81μmol,比单独煤降解的生物甲烷产量高138.10%。萃余秸秆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萃取导致秸秆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化合物更容易受到厌氧微生物的攻击,从而提高了生物降解性。且液相萃取物中检测到抑制生物降解的呋喃类物质,这可能是生物甲烷产量不高的原因。(3)秸秆化学处理的液体产物和残留秸秆与煤共降解的甲烷产量增产效果不显着。而微生物预处理秸秆的液体产物与煤共降解能显着提高煤的厌氧生物降解效率,每克煤的最大甲烷产量为649.52μmol,比单独煤降解的生物甲烷产量提高了1579.65%。残煤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秸秆生物降解液与煤共降解破坏了煤分子芳香环上的部分侧链结构,导致芳环上的氢原子增多,更加有利于微生物的降解。共降解以及煤单独降解过程中,有机酸是甲烷生成过程中的重要有机物,其含量及变化规律与生物甲烷的产生相关。其中丁酸和4-甲基戊酸很可能是共降解过程中必需的有机酸。(4)综合不同秸秆组分与煤共降解的甲烷产量结果,秸秆预处理组分,尤其是秸秆生物降解液(秸秆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与煤共降解的增产效果最好。秸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微生物预处理、化学预处理进行液化,秸秆预处理液体产物或有机酸可注入煤层或采空区,从而显着提高煤层气产量。在共降解中,煤与秸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两者混合共降解可以共同促进生物甲烷的生成。这将对进一步提高生物甲烷产量以及充分、合理、高效综合利用秸秆生物资源促进煤层气产量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孟宪明[2](2021)在《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高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是东北重要的用材树种,同时含有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胡桃醌。为了使胡桃楸更好的生长对胡桃楸进行修枝是必要的,但修枝后的枝叶一般扔在原地或者当做薪柴,胡桃楸废枝中含有大量的胡桃醌,很多研究表明,胡桃醌具有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将废枝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本文以胡桃楸的枝叶为原料,测定不同生长月份各部位的胡桃醌、内源激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对胡桃醌与内源激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进一步以剪枝后的废枝为研究对象,制备一个胡桃醌的微乳体系当做提取溶媒,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微乳萃取的提取工艺。制备了 GO/ND/Fe3O4磁性复合材料,以其替代传统纯化材料,采用反胶束微乳萃取联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对胡桃醌提取样品进行高效纯化,最终分离纯化获得纯度90.68%的胡桃醌样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胡桃醌的HPLC检测方法。色谱柱:HIQ sil C18W,进样量20 μL,柱温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流动相为甲醇(50%):0.2%磷酸水(50%)等度洗脱30 min。在检测范围内胡桃醌线性关系良好。确定了胡桃楸中四种内源激素(3-吲哚乙酸,3-吲哚丁酸,萘乙酸,脱落酸)HPLC的检测方法:流动相为0.06%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条件为:0~15 min,51.3%A;15~22 min,51.3-49.3%A;22~26 min,49.3-49.2%A;26~30 min,49.2-44.2%A;30~34 min,44.2-43.4%A;34~36 min,43.4-45.0%A;36~45 min,45.0-70%A。方法学验证表明,四种激素在测定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并且该分析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2.以胡桃楸为材料,对不同月份(5月到10月)、不同部位(枝和叶)中的胡桃醌、激素以及NSC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测定胡桃醌、激素以及NSC含量因组织部位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枝中的胡桃醌含量在5-10月份呈增长趋势,9月、10月相差不大,分别为2.88±0.10 mg/g、2.93±0.11 mg/g;叶中胡桃醌含量先升高后降低,7月份含量最高为0.53±0.03 mg/g;枝中IAA和NAA含量呈双峰型变化,IBA呈单峰型变化,在IAA、IBA、NAA含量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23±0.19 ng/g、58.99±0.10 ng/g、28.46±0.14 ng/g;在叶中的IAA和I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份三种激素含量最高分别为 115.26±0.46 ng/g、105.11±0.23 ng/g、84.07±0.14 ng/g;在胡桃楸枝叶中的A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逐渐增加,10月枝中的ABA含量最大为88.84±2.58 ng/g,9月叶中ABA含量最大为96.63±2.02 ng/g;枝叶中NSC含量变化趋势也相似,都是先降低后增加,6月份NSC含量都最低,分别为73.17±1.06 mg/g和51.05±1.33 mg/g。研究发现,在胡桃楸枝或者叶中的四种内源激素与胡桃醌并无相关性,NSC与胡桃醌呈正相关趋势(P<0.05)。3.建立了用于胡桃醌提取的专属微乳体系,以辅料对胡桃醌的溶解能力以及互溶成乳液为指标,初步筛选各种辅料,然后通过三元相图进一步筛选辅料,最终得到最佳的微乳体系比例为吐温80(27%):正丙醇(13.5%):正已烷(4.5%):水(55%)。此微乳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微乳是澄清透明的W/O型微乳,平均粒径为46.8 nm,在低速或高速离心以及长期放置下不会破乳,在高温中长期放置会出现絮凝现象,建议在室温中保存。4.对微波辅助微乳提取胡桃楸枝中胡桃醌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微乳液pH为5.60、提取时间:63 s、微波温度:40℃、微波功率:400 W、液固比:20:1 mL/g。在此条件下,胡桃醌的平均得率为4.58 mg/g。与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比后发现,微波辅助微乳提取后胡桃醌的得率分别是乙醇微波提取和乙醇热回流提取的1.86和6.65倍。对提取结束后的胡桃醌微乳进行了反萃取实验,确定了最佳反萃取条件为相比:4(Vw/Vo,mL/mL)、KCl 浓度:1.6 mol/L、摇床时间:25 min、摇床转速:140 r/min,在此条件下,进行反萃取实验,胡桃醌反萃取率为65.32%。通过实验证明该微乳体系可使用3次。5.制备了磁性复合材料GO/ND/Fe3O4,并对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微乳萃取纯化胡桃醌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为时间14 h;料液比30 mg/mL;pH 5.5;摇床转速200r/min。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时间16h;解吸剂种类为甲醇;解吸剂体积分数100%;pH=8;料液比40 mg/mL。此条件下,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微乳萃取重复三次,胡桃醌提取液纯度可达90.68%,按原料计得率为3.82 mg/g,回收率为83.32%。通过实验证明磁性复合材料可使用9次。本文通过对胡桃醌与内源激素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获得胡桃醌的最佳的采收时间;并提出对修枝剪枝所产生的废枝进行胡桃醌提取,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的想法;同时本文所提出的提取纯化工艺解决了传统提取纯化方法溶剂用量大,低效,繁琐,毒性大,难回收等问题;并开发了一种新颖高效,低溶剂用量,绿色可回收的提取纯化体系。本论文可为胡桃楸枝叶中胡桃醌的高效提取分离和胡桃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邵莹[3](2020)在《镀钌废液中三氯化钌的再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地矿中钌资源稀缺,从二次资源废料中回收的钌在工业用原料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内外对钌的回收尤为重视,尤其工业发达国家。钌资源极大的需求量导致其产生的废料也多,因此对钌回收的技术需求愈发迫切。本论文以镀钌废液为原料,采用蒸馏—萃取联合法、液膜法以及离子膜电解法对三氯化钌的回收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得到了三种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减少了钌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第一部分是蒸馏—萃取联合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考察了蒸馏过程与萃取过程的工艺条件对三氯化钌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蒸馏温度为80℃,蒸馏时间为60 min,以H2SO4-KMnO4为氧化体系,6 mol/L HCl为吸收剂,蒸馏收率最高可达到89.87%。此时,对蒸余液进行处理,预氧化剂为10%NaClO,萃取剂N503的浓度为30%,相比为1,反萃剂为2 mol/L NaOH溶液,反萃相比为1时,钌反萃率最高为80.39%。与单一蒸馏法相比,蒸馏-萃取联合法再生钌总回收率达到了96.90%,提高了7.90%。三氯化钌产品的钌含量为38.80%。第二部分是液膜法萃取回收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比较得到乳状液膜的萃取效果优于大块液膜,考察了乳状液膜法萃取钌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3 mol/L HCl条件下,N503、span 80、磺化煤油、液体石蜡的体积比为9:4:84:3,油内比(Roi)为0.5,乳水比(Rew)为2,制乳时间为20 min,内相解析剂为2 mol/L NaOH溶液,采用化学-加热联合破乳法,水浴温度为80℃,破乳时间为40 min,破乳剂(正辛醇)用量为3 m L时,萃取率最高达到95.41%,破乳率最高达到63.37%。第三部分是离子膜电解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先用阳膜电解沉积单质钌,再用阴膜造液制备三氯化钌晶体,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钛网为阴极,电解温度为35℃,电解时间为10 h,电流强度为0.05 A,电流密度为83.33 A/m2,电解质(NaCl)加入量为1~1.5 g/L,阴极液钌浓度为1.106 g/L,极板间距为30 mm,钌单质沉积率最高为98.40%;电解温度为30℃,盐酸浓度为1.25mol/L,电流密度为250 A/m2,极板间距为30 mm,电解时间为3 h,三氯化钌收率最高达到93.85%,钌含量为37.42%,电流效率最高为15.76%,单位电耗最低只有17.33kW·h/kg。综上所述,比较三种工艺方法,传统蒸馏吸收法工艺参数成熟,结合萃取法可有效提高回收率;液膜法较为新颖,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得到不同类型的钌产品,操作简单,回收率较为可观;离子膜电解法所制备的三氯化钌产品纯净、质量高,该方法经济环保、节约能耗,可实现工业生产,有较好的的社会前景。

杨秋璇[4](2019)在《[6]-姜烯酚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抗高尿酸血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6]-姜烯酚([6]-Shogaol,[6]-S)主要是从姜的干燥根茎中提取而成的具有辛辣气味的化合物,其药理活性广泛,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具有刺激性和辛辣味,且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6]-S的在医学上的应用和临床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选用自微乳化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作为[6]-S的载体,以增加[6]-S的溶解度,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抗高尿酸血症(HUA)的效果,全文主要从以下五个章节阐述。第一章综述本章对[6]-S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以及制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再介绍了SMEDDS的性质,组成和研究前景,最后对HUA这一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第二章[6]-姜烯酚提纯工艺、体外检测方法及其基本性质研究本章首先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和C18柱纯化工艺,制备了纯度为97.15%的[6]-S单体。采用ESI-MS对单体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分子量约为276。1H-NMR、13C-NMR结果证实该单体为[6]-S。建立了体外测定[6]-S浓度的HPLC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了[6]-S在不同pH(1.2,6.8和7.4)介质及双蒸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平衡溶解度结果显示[6]-S在pH 7.4PBS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为34.40±2.61μg/mL,说明[6]-S难溶于水。摇瓶法测定双蒸水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2.95±0.24,表明[6]-S疏水性较强。第三章[6]-姜烯酚自微乳的制备及体外表征本部分测定了[6]-S在各组分中的溶解度,将预筛出的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进行相容性考察。随后结合伪三元相图的结果,确定了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为油酸乙酯,吐温80,PEG400。再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6]-S自微乳水分散体系的透光率为指标,模拟出[6]-S自微乳的最佳处方为[6]-S 8.92%,油酸乙酯18.62%,吐温80 46.32%,PEG400 26.77%。并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为:搅拌速度300 rpm,搅拌温度37℃。对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得的[6]-S自微乳进行体外质量评价,包括采用染色法确定微乳的类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PDI);超滤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透析袋法测定在四种介质(pH 1.2 HCl,双蒸水,pH6.8 PBS,pH 7.4 PBS)中的体外释放等。结果显示,[6]-S自微乳为O/W型体系,在双蒸水中能快速均匀分散,形成大小均一的圆形或类圆形的纳米液滴,平均粒径为20±0.26 nm,Zeta电位为-19.68±0.37 mV,PDI为0.18±0.022。平均包封率为82.08%±1.12,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示,[6]-S自微乳的释放速率与累积释放率明显高于[6]-S原料药。第四章[6]-姜烯酚自微乳大鼠体内药动及小鼠体内分布特性的研究本章建立了一种专属性强,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的HPLC体内检测方法,用于研究[6]-S原料药和[6]-S自微乳大鼠体内药动和小鼠组织分布特性。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原料药组和SMEDDS组,口服给药剂量均为100mg/kg,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原料药和[6]-S自微乳的的tmax分别为45min,60 min,t1/2分别为50.16 min,202.33 min,MRT分别为72.38 min,291.96min,说明[6]-S自微乳有缓释的作用。原料药的Cmax为0.89±0.16μg/mL,[6]-S自微乳的Cmax提高至3.70±0.19μg/mL,两者的AUC0-720 min分别为148.14±14.75min*ug/L和846.14±59.37 min*ug/L,[6]-S自微乳相比于原料药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71.18%,说明[6]-S自微乳能够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50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平均分成原料药组和SMEDDS组,口服给药剂量均为25 mg/kg,进行组织分布研究。结果显示,[6]-S自微乳组在口服给药0.25,0.5,1,2,4 h的药物浓度大多数高于原料药组,并且增加了[6]-S的肝、脾等被动靶趋向性。第五章[6]-姜烯酚的抗高尿酸血症活性研究本章建立了一种专属性强,精密度高,回收率高的UA体内检测方法,用于评价[6]-S原料药和[6]-S自微乳对氧嗪酸钾和次黄嘌呤诱导的大鼠HUA的作用。药效结果显示,[6]-S原料药和[6]-S自微乳均能显着降低模型组大鼠的血UA值和XOD值,同时还能降低HUA大鼠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水平。病理切片可观察到不同剂量的[6]-S原料药组和[6]-S自微乳组主要通过减少胞浆的空泡化并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修复HUA引起的肾损伤。因此,[6]-S可作为治疗HUA及其并发症的潜在治疗剂,而将其制备成自微乳体系能大大提高此药效。

黄学茹[5](2016)在《铁氧化物与有机质对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酸性土壤硝化作用具有空间变异性,很难直接用土壤pH、NH3的可利用性及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进行解释。说明其他未发现的影响因素可能在酸性土壤硝化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Fe氧化物及有机质在土壤,尤其是酸性土壤中大量存在。Fe氧化物在不同pH、水分及Fe氧化/还原细菌作用下对土壤N素转化的影响不同,从而土壤的硝化作用产生差异。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组分不可缺失的物质之一,其不仅可以通过自身降解产生N源,也可对土壤无机N进行固定,从而影响N循环。因此,弄清Fe氧化物及有机质与硝化过程的关系对理解其对N循环过程的影响尤其重要。此外,氨氧化细菌(AOB)和古菌(AOA)的群落组成不同但生态功能相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AOB和AOA可能存在生态共存机制。因此,针对酸性土壤中存在的科学问题:非生物因子有机质和Fe氧化物在酸性土壤中扮演的角色及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机理、NH3分子的来源、硝化作用的主导微生物类群及共存方式,本文采用15N示踪和最大近似数(MPN)法、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克隆、焦磷酸测序,从宏观到微观对酸性土壤中Fe氧化物与有机质主导的生物/非生物耦合作用过程及氨氧化微生物主导的硝化作用过程的影响机理及共存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本文采用常规培养法,从宏观角度初步探索了非生物因子Fe氧化物与有机质在土壤pH、水分含量差异影响下的土壤硝化作用过程。主要得到的结果是:水分含量被控制条件下,加入Fe氧化物与有机质的土壤在田间持水量的100%(100%WHC)时较50%WHC和200%WHC表现出较高的硝化作用。在硝化作用表现优异的水分条件100%WHC水分含量下,强酸性土壤(pH4.3–4.8)中,Fe氧化物与有机质加入或未加入,测得的强酸性土壤的硝化作用都为负,表明Fe氧化物与有机质无法改变和影响强酸性土壤的硝化作用过程。100%WHC水分含量下,Fe氧化物或Fe氧化物与有机质同时加入,显着刺激了pH5.1土壤的硝化作用,而抑制了pH7.8土壤的硝化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Fe氧化物在100%WHC水分条件下的氧化还原活性受土壤pH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在低pH和高pH土壤中不同的硝化作用强度。100%WHC水分含量下,有机质的加入显着抑制了pH5.1、pH6.0和pH7.8土壤的硝化作用。接着,根据常规实验得到的结果,100%WHC水分含量下,Fe氧化物或Fe氧化物与有机质同时加入,显着刺激了pH5.1土壤的硝化作用,而抑制了pH7.8土壤的硝化作用。利用15N示踪技术,深入探究了Fe氧化物受土壤pH差异影响而导致的土壤硝化作用差异的机理。结果发现:低pH土壤中,Fe氧化物的加入可以增加土壤的净硝化作用和总N矿化率,但是会降低微生物N的固定;而在高pH土壤中,Fe氧化物加入的影响刚好相反。与对照相比,Fe氧化物加入降低了低pH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N约50%,而增加了高pH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约45%。这些发现为我们在常规实验得到的结果给出了很好的解释。说明低pH土壤中,NH3分子主要来源于Fe氧化物作用下的有机质的矿化;Fe氧化物在土壤N素转化过程中受土壤pH的影响,对于不同pH的土壤,Fe氧化物在其中的作用机理不同。其次,本文结合15N示踪技术和最大近似数(MPN)法,对酸性水稻土不同深度土壤Fe还原/氧化细菌影响下的Fe氧化物与土壤硝化作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索。主要结果有:水稻土不同深度土壤总硝化速率与总矿化速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变化趋势相同。土层0–10、10–20和20–40 cm的总硝化速率是>40 cm土层的总硝化速率的7、7和5倍,土层0–10、10–20和20–40 cm的总硝化速率差异不显着。Fe还原和Fe氧化细菌在0–10、10–20和20–40 cm土层的含量较>40cm土层大10到100倍,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与土壤硝化作用的变化趋势相同。10–20cm和20–40 cm土层的总NH4+固定速率比0–1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71%、29%。Fe还原细菌与全Fe和有效Fe含量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Fe氧化细菌与有机质和NH4+的量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Fe和有效Fe间具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和全Fe与NH4+的量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Fe氧化物与有机质直接影响了土壤NH4+的转化,而该过程中Fe还原/氧化细菌的作用不可忽略。Fe氧化物很可能在Fe氧化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促进了有机质的氧化,从而增加了NH3分子的浓度。水稻土不同深度土壤硝化作用的差异受土层中Fe氧化物与Fe还原/氧化细菌的共同影响。最后,本文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技术针对硝化微生物在土壤中可能存在的生态位分异机能,研究了酸性森林土的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结果发现:酸性森林土只有加入尿素后具有明显的硝化作用。而酸性森林土中,氨氧化古菌(AOA)的aom A基因丰度明显高于氨氧化细菌(AOB)的aom A基因丰度,但只有加入尿素的AOB被13C标记。说明酸性森林土硝化作用由AOB主导,其作用机理在于AOB具有脲酶活性,尿素的加入可促进AOB的增长并同时可通过水解提高NH3底物的浓度,从而提高土壤的硝化作用。研究还发现5%中性紫色土加入酸性森林土后,土壤中不论加入尿素还是加入硫酸铵,土壤中发生了明显的硝化作用,且两种施肥方式下AOB都被13C标记。相比酸性森林土,加入5%中性紫色土的酸性森林土加入尿素后的硝化速率的增加量是酸性森林土的3倍,且AOB的aom A基因丰度的增加量是酸性森林土的27倍。5%中性紫色土的加入扰动了酸性森林土AOB amo A基因的类群。酸性森林土和加入5%中性紫色土的酸性森林土中发挥氨氧化作用的硝化微生物为AOB amo A基因的Nitrosospira属和Nitrosomonas属。不同处理的酸性森林土AOB的amo A基因类群会选择性刺激土壤的硝化作用。酸性森林土和加入5%中性紫色土的酸性森林土AOA的aom A基因序列在Group1.1b。综上所述,土壤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子如Fe氧化物与有机质可能对土壤的硝化作用及N素转化的其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不同。Fe还原/氧化细菌与Fe氧化物共同影响土壤的硝化作用。硝化微生物AOB和AOA的群落差异可能是造成土壤硝化作用驱动者不同的主要原因,且5%中性紫色土的加入使得酸性森林土壤中AOB的类群发生变化并以共存方式表达氨氧化功能。

张锐[6](2014)在《石墨型氮化碳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是重要的生命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快速高效的将蛋白质从复杂基体中分离出来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关键环节。本论文将石墨型氮化碳材料首次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建立了固相萃取分离纯化血红蛋白的新方法,拓展了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第一章简要综述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石墨型氮化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进展。第二章制备并利用石墨型氮化碳材料(g-C3N4),建立了固相萃取选择性分离纯化全血中血红蛋白的新方法。以具有三嗪结构的三聚氰胺为原料,550℃保持4h,热聚合得到淡黄色的石墨型氮化碳。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Zeta电位对石墨型氮化碳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在血红蛋白分离纯化中的性能,在pH 8.0的条件下,5 mg g-C3N4材料对1.0mL50mg·L-1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为98%,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及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的血红蛋白可用B-R (pH4.0)进行洗脱,洗脱率为60%。圆二色光谱表明吸附洗脱过程对血红蛋白的构象没有明显影响,说明g-C3N4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人全血中血红蛋白的选择性分离,纯化的样品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纯度较高。

司静[7](2014)在《白腐真菌绒毛栓孔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合成染料的广泛应用造成大量印染废水,这些废水不仅会影响水体的美观性,还会使水体的透光性和气体溶解度减小,从而阻碍光照的投射,造成自然水体的污染、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生态系统的失衡,直接或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己成为处理废水的关键问题,而寻找高效稳定且能够对多种染料均有脱色作用的白腐真菌菌株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42株白腐真菌菌株中筛选获得相对高效的脱色菌株,分析脱色过程中生物降解及吸附作用两个方面,并对在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漆酶进行了纯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固体及液体培养,从42株白腐真菌菌株中筛选得到菌株绒毛栓孔菌(Trametes pubescens (Schumach.) Pilat) Cui7571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能力最强。在此过程中,其菌丝体可被连续使用3次,且循环次数与染料脱色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线性关系。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GC-MS)分析确定了经绒毛栓孔菌降解的染料刚果红代谢产物为萘胺、联苯胺、联苯和叠氮萘。植物毒性试验证明绒毛栓孔菌对偶氮染料具有一定的脱毒作用。液体培养过程中,绒毛栓孔菌的产漆酶能力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P<0.01)、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水平(P<0.05)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A)含量(P<0.05)呈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P<0.01)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Restraining ability to hydroxyl free radical, RAHFR)(P<0.05)呈负相关,这说明白腐真菌绒毛栓孔菌合成漆酶的能力与其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而这一过程可通过活性氧进行调控。绒毛栓孔菌在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过程中,漆酶Tplac的活性最高,经三步纯化后,比活力可达18.543U/mg,是粗酶液的16.016倍。经纯化的酶是一类单体蛋白,分子量为68.0kDa。最适底物为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50℃,此时催化速率(kcat/Km)为8.34s1-μM-1。此外,Tplac对碱性条件(pH7.0-10.0)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和耐受性。添加终浓度为250mmol/L的金属离子后酶活力仍可维持起始活力的88%,此过程中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也较高,说明Tplac对金属离子的耐受力较强。低浓度的叠氮化钠(NaN3)、二硫苏糖醇(DDT)和L-半胱氨酸可导致Tplac活力下降,而金属螫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Tplac活力没有明显影响。由于漆酶Tplac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质,因此可被应用于较多工业领域,如染料废水处理等。为提高漆酶Tplac的稳定性和回收率,通过采用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其进行了固定化处理。在此过程中,交联剂戊二醛的最适浓度为0.8%(v/v)最适交联时间为3h,最适给酶量为2.0mL(约为43.672U/mL),最适固定时间为4h。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Tplac的pH适应能力和抗热变性能力均有所增强,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此外,利用热处理(121℃、20min)方法将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制备成的生物吸附剂对偶氮染料刚果红同样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Box-Behnken Design全因子设计得到脱色过程中最适盐度、吐温80添加浓度、温度、pH和染料浓度分别为1.1%(w/v)、3.5%(v/v)、41℃、6.2和114.3mg/L。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化学改性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得到,生物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它们结构中所含基团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所致。试验发现利用海藻酸钠或大孔树脂D201固定化处理也可显着提高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吸附能力。在此过程中最适pH为2.0,最适初始染料浓度为100mg/L,并且该吸附作用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小。此外,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对刚果红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分析发现,生物吸附剂吸附染料前后的显微结构、表面官能团及晶体性质等发生了明显变化。解吸附试验证明该生物吸附剂可被连续使用。无营养条件并未明显减弱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能力,表明该种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成本,提高染料处理的实用性。在此过程中,菌丝体可被连续使用2次,且其所分泌的酶系可降解染料;最适初始pH、温度、染料浓度和盐度分别为2.0、30。C、80mg/L和2.5%(w/v),此时染料脱色率达80.5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得到其降解产物为萘胺、联苯胺和叠氮萘。植物毒性试验显示无营养条件下经绒毛栓孔菌菌丝体降解后的染料代谢产物对植物的毒性大大降低。上述通过对白腐真菌绒毛栓孔菌催化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过程中涉及的生物降解及吸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与分析,阐明了绒毛栓孔菌对染料刚果红的脱色途径,意在为染料的无污染化处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白腐真菌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殷艳飞[8](2012)在《慈竹制丁醇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讨了慈竹材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条件与水解过程单糖转化率和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8011)发酵生产丁醇的关系,考察了慈竹为原料生产丁醇的可行性。研究了竹材经过六种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包括化学法预处理: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机械-化学法预处理:盘磨-氢氧化钠(NaOH)、盘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NaOH/H2O2)、盘磨-氨水、盘磨-氨水/氢氧化钾(KOH)、盘磨-氨水/磷酸钾(K3PO4)等)对其酶水解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方法预处理后的物料的化学组成、水解产物中糖的种类和组分变化。综合考虑预处理方式改善水解效率的程度,证实化学法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预处理效果最优。优化了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预处理后物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工艺条件。采用优化后的酶水解工艺条件,制备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预处理物料的纤维素酶水解液,选用丙酮丁醇梭菌作为发酵菌株,优化该菌株的最优培养基组分,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法,分别进行厌氧发酵制取丁醇,测定了丁醇的浓度。1)为了提高纤维素酶水解的转化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工艺参数对酶水解液还原糖产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优化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盘磨-氢氧化钠(NaOH)预处理过程中,NaOH段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90oC、固液比1:5(g/ml,下同)、时间2h、NaOH用量12%(g/g绝干),此最佳条件下处理得到的物料,在pH4.8、加酶量20FPU/g、反应温度50oC的条件下酶解24h,还原糖产率为37.50%;②盘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NaOH/H2O2)预处理过程中,增加H2O2用量,还原糖产率下降,说明添加H2O2不利于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③盘磨-氨水预处理过程中,温度对还原糖产率的影响较明显;④氨水预处理液中加入强碱氢氧化钾,不仅加速了预处理的脱木素过程,还提高了还原糖产率及酶解纤维转化率,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预处理方法;⑤盘磨-氨水/磷酸钾(K3PO4)预处理过程中,还原糖产率比未加K3PO4时高,但是还原糖产率增加不显着。2)选择六种不同预处理方法的较优预处理条件进行大样预处理,比较预处理过程中物料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酶水解后物料的还原糖产率等因素,筛选出一种较好的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预处理后,木质素的脱除率很高,可以达到96.96%。预处理后物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实验中,硫化钠/氢氧化钠预处理所得物料的酶解还原糖产率可以达到86.67%、相对于原料的还原糖产率可以达到44.81%,葡萄糖产率以及纤维素转化率都较高,是一种较好的纤维原料预处理方法。3)以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预处理后物料为原料,研究了纤维素酶水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pH、温度、底物浓度、酶用量、时间、打浆度和吐温80用量;并对吐温80影响纤维素酶水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可知,在pH值5.2、温度50oC、底物质量浓度28.6g/L、酶用量25FPU/g、吐温80用量1mg/g的条件下水解52h,打浆度13°的物料还原糖产率可以达到47.33%。4)对慈竹硫化钠/氢氧化钠(Na2S/NaOH)预处理后物料进行酶水解,得到以葡萄糖含量为主的纤维素酶水解液。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丁醇发酵的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优化得到生物素:1.31mg/L、吐温80:2.27g/L、FeSO4·7H2O:5.13mg/L时,预测的丁醇产量为2.34mg/L,验证试验得到丁醇产量为2.21mg/L,与预测值2.34mg/L较为接近,丁醇产量从优化前的1.78mg/L提高到优化条件下的2.21mg/L,产量提高了19.46%。

高云涛[9](2008)在《丙醇—盐双水相和盐诱导浮选法分离贵金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了一类贵金属新型分离方法-低级醇-盐双水相萃取和盐诱导浮选分离方法,针对目前报道的贵金属分离方法一般只能实现铂、钯、金的分离,对难分离的惰性贵金属铑、铱和锇的分离较少涉及的不足,本文的分离方法能有效实现铂、钯、铑、铱、金、锇、钌多达7种贵金属元素的分离,与传统的贵金属分离方法比较,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条件温和,对操作者无危害,分离速度快、能耗较小,易于放大和连续化等优势。本文研发出6种新型分离体系:(1)丙醇-硫酸铵-碘化钾双水相萃取体系;(2)丙醇-硫酸铵-氯化亚锡双水相萃取体系;(3)丙醇-硫酸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水相萃取体系;(4)氯化钠存在下氯(溴)化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5)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6)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罗丹明B体系。研发的6种分离体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较明显的分离效果,甚至于能实现难分离的惰性贵金属铑、铱、锇的分离。体系对铂、钯、金的回收率高于97.0%,浮选体系对钌的浮选率高于96.0%分离,对于具有复杂溶液性质、惰性、难分离的的铑、铱、锇,本文通过强化反应条件,将其转化为活性更高的氯化亚锡配合物,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铑、铱、锇的回收率高于95.0%。其二是与目前报道的多数贵金属分离体系不同,本文提出的分离体系不仅考虑到贵金属的回收,还将贵金属与其它共存离子之间的分离作为研究的重点,并辅助以过滤等措施克服CuI沉淀的干扰,以反洗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分离效果。通过合成样的分离,并以ICP-AES法测定检验贵金属与共存离子的分离效果,6种体系均能有效分离贵金属与其它共存离子,对实际样品的分离效果较好。结果,在实现贵金属定量分离的同时,将10倍以上贵金属量的其它共存离子的萃取或浮选率控制在3.0%以内。本文基于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的实验事实提出双水相体系形成、双水相萃取和浮选的相关基础理论,提出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和盐诱导浮选分离法中的3个机制:(1)双水相体系形成机理;(2)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离子缔合萃取机制;(3)盐诱导浮选的复杂非化学计量缔合物模型。双水相体系形成包括两步:(1)丙醇从盐水相中分离,丙醇开始从盐水相中析出形成富醇的上相;(2)水从富醇相中析出,夹带的少量水离开富醇的上相。(NH4)2S04量,丙醇初始体积和酸度是影响双水相体系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双水相体系形成包括丙醇从盐水相中析出形成富醇的上相及富醇相中夹带的少量水离开富醇的上相两步。硫酸铵量,丙醇初始体积和酸度是影响双水相体系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双水相离子缔合萃取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萃取反应,其二是分配行为,在丙醇-盐双水相萃取中,盐的用量是控制分配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建立了萃取反应,导出萃取的分配比D表达式和分配系数K表达式。提出盐诱导浮选的“复杂非化学计量缔合物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浮选物由化学计量稳定电中性缔合物中心(吸附中心),及周围非化学计量不稳定吸附层所构成的复杂缔合型离子,吸附中心中与SnCl3-之间基于σ-π配键形成异常稳定的配阴离子离子,吸附中心与吸附层之间是易分解的弱相互作用;(2)复杂非化学计量浮选加合物具有更大的体积,更轻,电荷密度更小,疏水性增强,在盐的存在下自发地聚集浮到液面,从而实现浮选分离。通过对6种体系机理研究的归纳,得出贵金属盐诱导相分离三个共性特征:(1)可萃取物/浮选物种形成服从“最小电荷密度原理”,既离子势(Z/r)越小的物种愈容易被萃取/浮选,获得大体积低电荷的离子是实现分离的关键;(2)贵金属离子与常见基体金属离子在形成卤素或亚锡酸形配阴离子时具有明显差异性,利用这种差异性可使贵金属离子形成低表面电荷密度,可萃性/可浮性较强的配阴离子,从而有效实现贵贱分离;(3)盐的作用其一是盐析作用;其二是有利于贵金属配阴离子与阳离子相互缔合成疏水明显增强的大分子,并导致溶液的极性增大,导致贵金属离子可萃取性或可浮选性更强。盐也导致水溶液的密度增加,有利于较轻的非剂量缔合物上浮至盐-水溶液表面而实现分离。

张婷[10](2008)在《Aspergillus 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主要由霉菌产生的氧化酶类,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工具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利用一株实验室保存的黑曲霉Z-25作为生产菌株,通过培养条件优化提高了葡萄糖氧化酶的产量;通过对酶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酶,并对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以黑曲霉Z-25为实验材料,对其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摇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相关研究。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不同因素(葡萄糖浓度、有机氮源试验、际蛋白胨浓度、无机氮源试验、硫酸铵浓度、吐温80浓度)影响产酶的大致范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10%、(NH4)2SO4 0.5%、际蛋白胨1.5%、吐温-80 3%。最佳外部发酵条件为:发酵7天、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2.5%。培养基优化后的酶活力提高了2.4倍;发酵条件优化后的酶活力提高了19.6倍。对葡萄糖氧化酶的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吐温80-硫酸铵分离体系,通过分级分离,一步纯化倍数达到15倍左右,接下来进行了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和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两步处理后,获得纯的葡萄氧化酶。粗酶被纯化了约597倍,比活力达到了525U/mg,活性回收率为3%。对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量为160kDa,由两个80kDa的亚基组成。最适反应温度是40℃,最适反应pH为5.5;该酶在酸性条件下的pH稳定性较好,在pH3-pH5的范围内,室温下放置10小时后,酶的活性仍保持在70%以上。酶的热稳定性较好,在50℃保温1小时,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Cu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pb2+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Ag+对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按照Lineweaver-Burk作图法,测得该酶对β-D-葡萄糖的Km为0.01mmol·L-1,Vmax为25.12μmol·min-1·mL-1。

二、吐温80-(NH_4)_2SO_4-H_2O液-固萃取酚类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吐温80-(NH_4)_2SO_4-H_2O液-固萃取酚类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煤与秸秆共降解产甲烷的秸秆组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微生物增产煤层气研究现状
    1.3 秸秆与煤厌氧共降解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秸秆原始组分与煤共降解增产生物甲烷实验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微生物菌群和厌氧培养
        2.1.3 共降解实验设计
        2.1.4 气相色谱仪测定气体成分
        2.1.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 结果和讨论
        2.2.1 秸秆原始组分对煤与秸秆共降解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
        2.2.2 共降解对煤表面结构的影响
        2.2.3 共降解过程中秸秆原始组分与煤的相互作用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秸秆萃取组分与煤共降解增产生物甲烷实验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样品处理和微生物菌群
        3.1.2 不同化学试剂/不同时间萃取秸秆
        3.1.3 共降解实验设计
        3.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
        3.1.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试剂萃取秸秆的萃取物有机组成分析
        3.2.2 乙醇萃取秸秆不同时间萃取物的有机组成分析
        3.2.3 萃取后秸秆官能团结构变化分析
        3.2.4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对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
        3.2.5 萃取时间对共降解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
        3.2.6 降解后液相有机物组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秸秆预处理组分与煤共降解增产生物甲烷实验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秸秆生物预处理
        4.1.3 秸秆化学预处理
        4.1.4 共降解实验设计
        4.1.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4.1.6 高通量测序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秸秆预处理液中的有机物组成分析
        4.2.2 预处理液体产物对煤与秸秆共降解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
        4.2.3 有机酸在秸秆与煤共降解过程的重要作用
        4.2.4 共降解作用下煤官能团结构变化分析
        4.2.5 共降解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秸秆与煤共降解应用模式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高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胡桃楸概述
        1.1.1 胡桃楸简介
        1.1.2 胡桃楸的价值
        1.1.3 胡桃楸的药理作用
        1.1.4 胡桃醌概述
        1.1.5 胡桃醌的提取方法
        1.1.6 胡桃醌纯化方法
    1.2 药用植物
        1.2.1 药用植物的概念
        1.2.2 药用植物采收季节
        1.2.3 药用植物采收部位
        1.2.4 采收季节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2.5 采收部位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2.6 激素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2.7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1.3 微乳的应用
        1.3.1 微乳液萃取分离金属离子
        1.3.2 微乳液萃取分离有机物
        1.3.3 微乳液萃取分离生化物质
        1.3.4 微乳液提取分离药物活性成分
        1.3.5 反萃取富集
    1.4 磁性固相萃取
        1.4.1 概念
        1.4.2 原理
        1.4.3 磁性吸附剂
        1.4.4 磁性固相萃取应用
        1.4.5 磁性固相萃取评价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胡桃楸中胡桃醌、激素和NSC时空动态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胡桃醌含量测定
        2.1.3 激素测定
        2.1.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胡桃醌色谱条件优化
        2.2.2 胡桃楸中胡桃醌含量的变化
        2.2.3 激素色谱条件优化
        2.2.4 胡桃楸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2.2.5 胡桃楸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2.2.6 激素与胡桃醌的相关性分析
        2.2.7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胡桃醌的相关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胡桃醌专属微乳体系的配方筛选及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溶解度实验
        3.1.3 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油相、助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
        3.1.4 Km值的筛选
        3.1.5 微乳类型的鉴别
        3.1.6 形态观察
        3.1.7 粒径的测定
        3.1.8 稳定性实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溶解度的结果
        3.2.2 伪三元相图筛选结果
        3.2.3 Km值的筛选结果
        3.2.4 微乳类型的鉴别结果
        3.2.5 形态
        3.2.6 粒径
        3.2.7 稳定性实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的微波辅助微乳提取工艺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微波辅助微乳提取工艺流程
        4.1.3 最佳实验条件的研究
        4.1.4 反萃取实验
        4.1.5 微乳体系的回收及再利用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乳液提取机制
        4.2.2 微乳体系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3 液固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4 微波提取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5 微波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6 微波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2.7 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4.2.8 不同工艺提取效果比较
        4.2.9 各因素对胡桃醌反萃取的影响
        4.2.10 微乳体系的回收及再利用
    4.3 本章小结
5 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纯化胡桃醌工艺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2 磁性固相萃取胡桃醌工艺流程
        5.1.3 磁性材料—GO/ND/Fe_3O_4的制备
        5.1.4 制备材料的表征
        5.1.5 GO/ND/Fe_3O_4萃取胡桃醌
        5.1.6 GO/ND/Fe_3O_4的重复利用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制备材料的表征
        5.2.2 磁性固相萃取机制
        5.2.3 GO/ND/Fe_3O_4萃取胡桃醌静态吸附工艺优化
        5.2.4 GO/ND/Fe_3O_4萃取胡桃醌静态解吸工艺优化
        5.2.5 磁性固相萃取联用反胶束萃取纯化胡桃醌
        5.2.6 GO/ND/Fe_3O_4的重复利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镀钌废液中三氯化钌的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钌的概述
        1.1.1 钌的来源
        1.1.2 钌的性质
    1.2 钌的回收工艺方法与现状
        1.2.1 蒸馏吸收法
        1.2.2 直接氧化法
        1.2.3 还原沉淀法
        1.2.4 溶剂萃取法
        1.2.5 醇热还原法
        1.2.6 活泼金属置换法
    1.3 液膜分离技术的概况及其应用
        1.3.1 液膜分离技术的概述
        1.3.2 液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1.3.3 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4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及其应用
        1.4.1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的概述
        1.4.2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馏—萃取联合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
    2.1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2 工艺流程
        2.1.3 工艺原理与方法
        2.1.4 分析方法与参数计算
    2.2 蒸馏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2.2.1 温度与时间对蒸馏收率的影响
        2.2.2 氧化剂的选择对蒸馏收率的影响
        2.2.3 吸收剂的选择对钌收率的影响
    2.3 萃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2.3.1 预氧化剂的选择对萃取率的影响
        2.3.2 萃取剂的选择对萃取率的影响
        2.3.3 萃取相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2.3.4 反萃剂的选择对反萃率的影响
        2.3.5 反萃相比对反萃率的影响
    2.4 三氯化钌产品的质量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膜法萃取回收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
    3.1 试验装置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2 试验原理
        3.1.3 试验方法
        3.1.4 分析方法及参数计算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乳状液膜法与大块液膜法的比较
        3.2.2 流动载体对萃取率的影响
        3.2.3 内相解析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3.2.4 表面活性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3.2.5 油内比(Roi)对萃取率的影响
        3.2.6 乳水比(Rew)对萃取率的影响
        3.2.7 破乳方式的选择对破乳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膜电解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
    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4.1.1 试验原理
        4.1.2 试验材料及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分析方法及重要参数计算
    4.2 阳膜电沉积钌影响因素的研究
        4.2.1 电极材料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2.2 电介质含量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2.3 阴极液钌浓度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2.4 电解电流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2.5 电流密度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2.6 电解温度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2.7 极板间距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4.3 阴膜电解制备三氯化钌影响因素的研究
        4.3.1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4.3.2 盐酸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4.3.3 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4.4 三氯化钌产品的质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艺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5.1 市场应用分析
    5.2 工艺成本分析
    5.3 经济与环境效益初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6]-姜烯酚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抗高尿酸血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6]-S研究概况
        1.1.1 药理作用研究
        1.1.2 [6]-S制剂的研究进展
    1.2 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1.2.1 自微乳的组成
        1.2.2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口服吸收
        1.2.3 SMEDDS的研究现状
    1.3 HUA研究进展
        1.3.1 HUA的发病机理
        1.3.2 HUA的治疗药物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6]-姜烯酚提纯工艺、体外检测方法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2.1 [6]-S的提取、分离、纯化步骤
        2.2.2 [6]-S的纯度鉴定
        2.2.3 [6]-S的结构鉴定
        2.2.4 [6]-S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5 色谱系统与色谱条件
        2.2.6 方法学验证
        2.2.7 [6]-S基本性质研究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6]-姜烯酚自微乳的制备及体外质量评价
    3.1 仪器与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6]-S自微乳的处方研究
        3.2.2 [6]-S自微乳的制备工艺
        3.2.3 [6]-S自微乳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
        3.2.4 [6]-S自微乳的体外质量评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6]-姜烯酚自微乳大鼠体内药动学及小鼠组织分布研究
    4.1 仪器、试药与动物
        4.1.1 仪器
        4.1.2 试药
        4.1.3 动物
    4.2 方法与结果
        4.2.1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4.2.2 [6]-S自微乳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
        4.2.3 [6]-S自微乳小鼠口服给药组织分布特性研究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6]-S自微乳的抗HUA效果
    5.1 仪器、试药与动物
        5.1.1 仪器
        5.1.2 试药
        5.1.3 动物
    5.2 方法与结果
        5.2.1 相关溶液的配制
        5.2.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5.2.3 大鼠急性HUA模型的建立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本学位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5)铁氧化物与有机质对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N素循环及硝化作用
        1.1.1 土壤N素循环意义与危害
        1.1.2 土壤硝化作用与硝化微生物
    1.2 硝化作用的决定因子
        1.2.1 NH_3分子浓度
        1.2.2 硝化微生物活性
    1.3 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1.3.1 土壤pH
        1.3.2 有机质
        1.3.3 Fe氧化物
        1.3.4 氧化还原条件
    1.4 酸性土壤中的硝化作用
    1.5 土壤硝化动力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方法
        1.5.1 土壤硝化动力学研究方法
        1.5.2 土壤硝化微生物研究方法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2.3.2 Fe氧化物对不同pH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机理研究
        2.3.3 Fe还原/氧化细菌参与Fe氧化物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2.3.4 酸性森林土活性氨氧化微生物及生态竞争的共存机制
    2.4 实验方案与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3.2.2 土壤化学分析
        3.2.3 供试有机质与Fe氧化物
        3.2.4 土样处理
        3.2.5 实验设计与N添加培养
        3.2.6 土样浸提及测定
        3.2.7 数据计算
        3.2.8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水分含量下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土壤硝化、矿化作用作用的影响
        3.3.2 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pH不同的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水分差异下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3.4.2 pH差异下Fe氧化物与有机质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Fe氧化物对不同pH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土样与采样点
        4.2.2 土壤化学分析
        4.2.3 Fe氧化物处理的制备
        4.2.4 土壤的 ~(15)N基质培养
        4.2.5 土样浸提与N分析
        4.2.6 Fe(Ⅱ)含量分析
        4.2.7 数据计算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培养期间土壤无机N浓度
        4.3.2 总N矿化率与净硝化速率
        4.3.3 微生物N固定
        4.3.4 Fe(Ⅱ)浓度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Fe还原/氧化细菌参与Fe氧化物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5.2.2 实验设计
        5.2.3 基本化学性质分析
        5.2.4 土壤硝化动力学研究
        5.2.5 铁还原细菌的细胞密度测定
        5.2.6 铁氧化细菌的细胞密度测定
        5.2.7 微生物细胞总数直接计数
        5.2.8 N转化速率计算
        5.2.9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样品的化学性质
        5.3.2 土壤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
        5.3.3 土壤微生物固定NH_4~+-N、NO_3~–-N的速率
        5.3.4 土壤Fe氧化还原细菌含量及占总微生物量的比
        5.3.5 土壤性质与Fe氧化/还原细菌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酸性森林土活性氨氧化微生物及生态竞争的共存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6.2.2 实验土样处理
        6.2.3 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分析
        6.2.4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实验方法
        6.2.5 土壤DNA提取和浓度测定
        6.2.6 土壤总DNA样品分层
        6.2.7 普通PCR以及定量PCR分析
        6.2.8 克隆
        6.2.9 焦磷酸测序分析
        6.2.10 数据统计及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DNA-SIP实验培养前后,酸性森林土的硝化活性和硝化微生物变化
        6.3.2 DNA-SIP实验培养前后,加入 5%中性紫色土的酸性森林土的硝化活性和硝化微生物变化
        6.3.3 酸性森林土和加入 5%中性紫色土的酸性森林土活性AOA和AOB的 ~(13)C标记情况
        6.3.4 土壤DNA重层标记样中AOA、NOB和AOB的 16S r RNA基因相对丰度
        6.3.5 土壤中 ~(13)C标记活性AOB的系统发育地位
        6.3.6 土壤中活性AOA的系统发育地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中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6)石墨型氮化碳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1.1 蛋白质简介
        1.1.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意义
        1.1.3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1.4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概述
    1.2 石墨型氮化碳
        1.2.1 石墨型氮化碳的制备
        1.2.2 石墨型氮化碳的应用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石墨型氮化碳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溶液配制
        2.2.4 g-C_3N_4的制备
        2.2.5 g-C_3N_4的表征
        2.2.6 g-C_3N_4用于血红蛋白的选择性分离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C_3N_4的制备过程
        2.3.2 g-C_3N_4的表征
        2.3.3 g-C_3N_4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考察
        2.3.4 血红蛋白吸附条件的优化
        2.3.5 洗脱条件的优化
        2.3.6 圆二色(CD)光谱分析
        2.3.7 全血中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
    2.4 小结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白腐真菌绒毛栓孔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染料废水概况
    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化学方法
        1.2.1.1 吸附法
        1.2.1.2 絮凝沉淀法
        1.2.1.3 膜分离法
        1.2.1.4 化学氧化法
        1.2.1.5 电化学法
        1.2.2 生物学方法
    1.3 白腐真菌概况
        1.3.1 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的优势
        1.3.2 白腐真菌的降解机理
        1.3.3 白腐真菌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1.4 漆酶
        1.4.1 漆酶的分布
        1.4.2 漆酶的结构特征
        1.4.3 漆酶的催化机理
        1.4.4 漆酶的理化性质
        1.4.4.1 温度
        1.4.4.2 pH
        1.4.4.3 等电点
        1.4.4.4 金属离子及抑制剂
        1.4.4.5 作用底物
        1.4.4.6 其它
        1.4.5 漆酶的应用前景
        1.4.5.1 纸浆造纸领域
        1.4.5.2 改善纤维性能领域
        1.4.5.3 食品加工领域
        1.4.5.4 生物合成领域
        1.4.5.5 能源开发领域
        1.4.5.6 环境保护领域
        1.4.5.7 生物检测领域
    1.5 生物固定化技术
        1.5.1 生物固定化方法
        1.5.1.1 吸附法
        1.5.1.2 包埋法
        1.5.1.3 交联法
        1.5.1.4 共价键结合法
        1.5.1.5 膜截流固定化技术
        1.5.1.6 联合固定化技术
        1.5.1.7 组合固定化技术
        1.5.2 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
        1.5.2.1 无机类载体
        1.5.2.2 多糖与蛋白质类载体
        1.5.2.3 天然有机类载体
        1.5.2.4 人工合成有机类载体
        1.5.3 固定化白腐真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3.1 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优点
        1.5.3.2 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3.3 固定化白腐真菌应用的研究方向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绒毛栓孔菌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1.1 供试菌株
        2.2.1.2 主要试剂
        2.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2.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1.5 供试培养基
        2.2.2 试验方法
        2.2.2.1 菌种的活化
        2.2.2.2 种子发酵
        2.2.2.3 高效染料脱色白腐真菌菌株的筛选
        2.2.2.4 吸附作用及连续添加目标染料对目标菌株脱色能力的影响
        2.2.2.5 酶活的测定
        2.2.2.6 目标染料的降解产物分析
        2.2.2.7 目标染料及其降解产物的植物毒性试验
        2.2.2.8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绒毛栓孔菌的固体及液体培养
        2.3.2 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
        2.3.3 吸附作用及连续添加染料刚果红对绒毛栓孔菌脱色能力的影响
        2.3.4 酶活的测定
        2.3.5 偶氮染料刚果红的降解产物分析
        2.3.5.1 扫描电镜观察
        2.3.5.2 红外光谱分析
        2.3.5.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2.3.6 偶氮染料刚果红及其降解产物的植物毒性试验
    2.4 小结
第三章 绒毛栓孔菌产漆酶过程中的生理学性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1.1 供试菌株
        3.2.1.2 主要试剂
        3.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3.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3.2.1.5 供试培养基
        3.2.2 试验方法
        3.2.2.1 菌种的活化
        3.2.2.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3.2.2.3 样品的制备
        3.2.2.4 液体培养条件下绒毛栓孔菌产漆酶过程中生理学指标的测定
        3.2.2.5 氧化胁迫对绒毛栓孔菌产漆酶能力的影响
        3.2.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液体培养过程中绒毛栓孔菌的漆酶活性
        3.3.2 液体培养过程中绒毛栓孔菌的丙二醛含量
        3.3.3 液体培养过程中绒毛栓孔菌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3.3.4 液体培养过程中绒毛栓孔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3.3.5 液体培养过程中绒毛栓孔菌的氧化还原指标
        3.3.5.1 总抗氧化能力
        3.3.5.2 抑制羟自由基能力
        3.3.5.3 过氧化氢水平
        3.3.5.4 抗坏血酸含量
        3.3.6 氧化胁迫对绒毛栓孔菌产漆酶能力的影响
        3.3.6.1 H_2O_2胁迫
        3.3.6.2 Fenton肋迫
        3.3.7 抗氧化物酶、氧化胁迫和产漆酶能力之间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绒毛栓孔菌漆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分析及其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1.1 供试菌株
        4.2.1.2 主要试剂
        4.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4.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4.2.1.5 供试培养基
        4.2.2 试验方法
        4.2.2.1 菌种的活化
        4.2.2.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4.2.2.3 粗酶液的获取
        4.2.2.4 漆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2.2.5 硫酸铵分级沉淀纯化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
        4.2.2.6 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
        4.2.2.7 Sepharose GL-6B琼脂糖凝胶柱层析纯化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
        4.2.2.8 纯化倍数及回收率的计算
        4.2.2.9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的酶学性质分析
        4.2.2.10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4.2.2.11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的纯化
        4.3.1.1 硫酸铵分级沉淀纯化Tplac
        4.3.1.2 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Tplac
        4.3.1.3 Sepharose GL-6B琼脂糖凝胶柱层析纯化Tplac
        4.3.1.4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的纯化结果
        4.3.2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的酶学性质分析
        4.3.2.1 分子量及酶谱性质
        4.3.2.2 光谱性质
        4.3.2.3 内侧氨基酸序列比对
        4.3.2.4 pH和温度对Tplac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4.3.2.5 底物对Tplac活性的影响
        4.3.2.6 Tplac催化氧化底物ABTS过程中的动力学常数
        4.3.2.7 抑制剂对Tplac活性的影响
        4.3.2.8 金属离子对Tplac活性的影响
        4.3.3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4.3.3.1 染料脱色
        4.3.3.2 金属离子对Tplac催化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能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绒毛栓孔菌固定化漆酶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1.1 供试菌株
        5.2.1.2 主要试剂
        5.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5.2.1.4 供试培养基
        5.2.2 试验方法
        5.2.2.1 菌种的活化
        5.2.2.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5.2.2.3 漆酶活性的测定
        5.2.2.4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的纯化
        5.2.2.5 壳聚糖载体的制备
        5.2.2.6 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的固定化
        5.2.2.7 一些参数对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5.2.2.8 绒毛栓孔菌游离漆酶与固定化漆酶Tplac的酶学性质比较
        5.2.2.9 绒毛栓孔菌固定化漆酶Tplac的连续使用性
        5.2.2.10 绒毛栓孔菌固定化漆酶Tplac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5.2.2.11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一些参数对绒毛栓孔菌漆酶Tplac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5.3.1.1 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
        5.3.1.2 交联时间
        5.3.1.3 给酶量
        5.3.1.4 固定时间
        5.3.2 绒毛栓孔菌游离漆酶与固定化漆酶Tplac的酶学性质比较
        5.3.2.1 pH对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Tplac活性的影响
        5.3.2.2 pH对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Tplac稳定性的影响
        5.3.2.3 温度对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Tplac活性的影响
        5.3.2.4 温度对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Tplac稳定性的影响
        5.3.2.5 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Tplac贮存稳定性的比较
        5.3.3 绒毛栓孔菌固定化漆酶Tplac的连续使用性
        5.3.4 绒毛栓孔菌固定化漆酶Tplac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热处理制备的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吸附脱色作用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主要试剂
        6.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6.2.1.4 供试培养基
        6.2.2 试验方法
        6.2.2.1 菌种的活化
        6.2.2.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6.2.2.3 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6.2.2.4 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6.2.2.5 目标染料脱色过程中影响因子的优化
        6.2.2.6 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6.2.2.7 化学改性对生物吸附剂吸附目标染料脱色能力的影响
        6.2.2.8 吸附作用表征
        6.2.2.9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6.3.2 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过程中影响因子的优化
        6.3.3 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6.3.4 化学改性对生物吸附剂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能力的影响
        6.3.5 吸附作用表征
    6.4 小结
第七章 固定化处理制备的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生物吸附剂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吸附脱色作用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1.1 供试菌株
        7.2.1.2 主要试剂
        7.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7.2.1.4 供试培养基
        7.2.2 试验方法
        7.2.2.1 菌种的活化
        7.2.2.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7.2.2.3 绒毛栓孔菌菌丝体的固定化处理
        7.2.2.4 固定化处理的生物吸附剂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作用
        7.2.2.5 一些参数对生物吸附剂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能力的影响
        7.2.2.6 吸附等温线模型的确定
        7.2.2.7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7.2.2.8 解吸附作用
        7.2.2.9 吸附作用表征
        7.2.2.10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初始溶液pH对生物吸附剂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能力的影响
        7.3.2 初始染料浓度对生物吸附剂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能力的影响
        7.3.3 离子强度对生物吸附剂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能力的影响
        7.3.4 等温线模型
        7.3.5 动力学模型
        7.3.6 解吸附作用
        7.3.7 吸附作用表征
        7.3.7.1 扫描电镜观察
        7.3.7.2 红外光谱分析
        7.3.7.3 X-射线衍射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无营养条件下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对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作用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材料
        8.2.1.1 供试菌株
        8.2.1.2 主要试剂
        8.2.1.3 主要仪器和耗材
        8.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8.2.1.5 供试培养基
        8.2.2 试验方法
        8.2.2.1 无营养条件下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8.2.2.2 连续添加目标染料对菌丝体脱色能力的影响
        8.2.2.3 酶活的测定
        8.2.2.4 目标染料脱色过程中影响因子的优化
        8.2.2.5 目标染料的降解产物分析
        8.2.2.6 目标染料及其降解产物的植物毒性试验
        8.2.2.7 数据处理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无营养条件下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8.3.2 连续添加偶氮染料刚果红对菌丝体脱色能力的影响
        8.3.3 酶活的测定
        8.3.4 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过程中影响因子的优化
        8.3.4.1 初始pH
        8.3.4.2 温度
        8.3.4.3 染料浓度
        8.3.4.4 盐度
        8.3.5 偶氮染料刚果红的降解产物分析
        8.3.6 偶氮染料刚果红及其降解产物的植物毒性试验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9.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慈竹制丁醇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纤维原料预处理技术的发展
        1.2.2 丁醇制备发酵工艺的发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慈竹原料碱预处理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氢氧化钠预处理单因素实验
        2.3.2 氢氧化钠预处理正交实验
        2.3.3 氢氧化钠/过氧化氢预处理单因素实验
        2.3.4 氨水预处理单因素实验
        2.3.5 氨水/氢氧化钾预处理对酶水解的影响单因素分析
        2.3.6 氨水/磷酸钾预处理对酶水解的影响单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慈竹原料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碱预处理
        3.3.2 碱预处理后物料的纤维素酶水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处理后物料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影响纤维素酶水解的因素分析
        4.3.2 吐温 80 对酶水解的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纤维素酶水解液发酵生产丁醇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lackett-Burman 试验结果
        5.3.2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及结果
        5.3.3 响应面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论文主要结论
        6.1.1 盘磨预处理后慈竹碱预处理条件优化
        6.1.2 硫化钠/氢氧化钠预处理后慈竹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
        6.1.3 硫化钠/氢氧化钠预处理后慈竹酶水解条件研究
        6.1.4 硫化钠/氢氧化钠预处理后慈竹纤维酶水解液发酵生产丁醇研究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9)丙醇—盐双水相和盐诱导浮选法分离贵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贵金属分离方法
        1.2.1 萃取分离法
        1.2.2 浮选分离法
        1.2.3 其它分离方法
    1.3 盐诱导相分离技术
        1.3.1 双水相萃取
        1.3.2 低级醇-盐-水体系
        1.3.3 盐诱导浮选分离法
        1.3.4 盐诱导相分离技术与相关技术集成
    1.4 盐诱导相分离技术分离贵金属的研究
        1.4.1 聚合物-盐-双水相/固液体系分离贵金属
        1.4.2 温度诱导双水相体系分离贵金属
        1.4.3 低级醇-盐-水萃取体系分离贵金属
        1.4.4 盐诱导浮选分离法贵金属
    1.6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1.6.1 课题的提出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意义
        1.6.4 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贵金属分离的化学基础
        2.1.1 贵金属的卤素配合物与分离
        2.1.2 贵金属亚锡酸配合物与分离
        2.1.3 贵金属离子缔合体系与分离
    2.2 盐在相形成及贵金属分离的作用
        2.2.1 盐析作用
        2.2.2 盐对低级醇-盐体系分配行为的影响
        2.2.3 相诱导浮选体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贵金属的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主要试剂
        3.2.2 实验实验方法
    3.3 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形成
        3.3.1 双水相体系的的选择
        3.3.2 硫酸铵加入量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形成的影响
        3.3.3 盐酸浓度对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形成的影响
        3.3.4 丙醇初始体积与分相所需硫酸铵用量的关系
    3.4 铂(Ⅳ)、钯(Ⅱ)、金(Ⅲ)碘络合物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及机理研究
        3.4.1 最佳萃取条件
        3.4.2 铂、钯、金与基体元素的分离试验
        3.4.3 实际样品的分离试验
        2.4.4 萃取平衡与机理研究
    3.5 铂(Ⅳ)、钯(Ⅱ)、铑(Ⅲ)和金(Ⅲ)氯化亚锡络合物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及机理研
        3.5.1 最佳萃取条件
        3.5.2 分离试验
        3.5.3 萃取机理研究
    3.6 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分离钯铑和金的研究
        3.6.1 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盐诱导浮选体系分离贵金属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主要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氯化钠-溴化钠-CTMAC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金
        4.3.2 氯化钠-溴化钠-CTMAC体系浮选分离钌的研究
        4.3.3 氯化钠-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浮选体系分离铂、钯、铑、金
        4.3.4 氯化钠-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浮选体系分离锇
        4.3.5 氯化钠诱导氯化亚锡-罗丹明B体系浮选分离铱
        4.3.6 浮选模型及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Aspergillus 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格索引
图形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前言
    1 葡萄糖氧化酶简介
    2 葡萄糖氧化酶的应用
        2.1 葡萄糖氧化酶在检测中的应用
        2.2 用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制造
        2.3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2.4 用作饲料添加剂
    3 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3.1 葡萄糖氧化酶分子定向进化
        3.2 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研究
        3.3 葡萄糖氧化酶作为面团改良剂机理研究
        3.4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入植物中以提高其抗病特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A.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糖浓度对A.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2.2 有机氮源的种类对A.nige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2.3 际蛋白胨浓度对A.nige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2.4 吐温对A.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2.5 吐温-80的浓度对A.nige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2.6 无机氮源对A.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2.7(NH_4)_2SO_4的浓度对A.niger Z-25产酶的影响
        2.8 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2.9 发酵外部条件优化
    3 本章小节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葡萄糖氧化酶分离纯化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吐温80-硫酸铵分级分离体系
        2.2 Sephadex G-100柱层析
        2.3 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
        2.4 葡萄糖氧化酶的纯化小结
        2.5 葡萄糖氧化酶纯度鉴定
    3 本章小结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葡萄糖氧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糖氧化酶分子量测定
        2.2 金属离子对葡萄糖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2.3 pH对葡萄糖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2.4 葡萄糖氧化酶pH稳定性研究
        2.5 温度对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6 葡萄糖氧化酶热稳定性研究
        2.7 葡萄糖氧化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3 本章小结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吐温80-(NH_4)_2SO_4-H_2O液-固萃取酚类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与秸秆共降解产甲烷的秸秆组分影响研究[D]. 成雅彤.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胡桃楸废枝中胡桃醌高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孟宪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镀钌废液中三氯化钌的再生[D]. 邵莹. 江苏理工学院, 2020(01)
  • [4][6]-姜烯酚自微乳给药系统及其抗高尿酸血症研究[D]. 杨秋璇. 江苏大学, 2019(03)
  • [5]铁氧化物与有机质对酸性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D]. 黄学茹. 西南大学, 2016(04)
  • [6]石墨型氮化碳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 张锐. 东北大学, 2014(03)
  • [7]白腐真菌绒毛栓孔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脱色的研究[D]. 司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8]慈竹制丁醇工艺技术的研究[D]. 殷艳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
  • [9]丙醇—盐双水相和盐诱导浮选法分离贵金属的研究[D]. 高云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10]Aspergillus niger Z-25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的分离纯化研究[D]. 张婷.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吐温 80-(NH_4)_2SO_4-H_2O 酚醛的液固萃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