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报道新理念新艺术

涉外报道新理念新艺术

一、对外报道的新观念新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单波,李龙腾[1](2022)在《中国新闻话语实践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以新华社为考察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新闻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产物,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同时又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中介,不断表达和重构着中国性与世界性。本文通过考察新华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的历史,发现中国性呈现为中国新闻的主体性建构,交织着抗衡、比较和沟通的主体性偏向与转向。在万物互联的技术世界,中国新闻的主体性需要转向追求沟通、理解与包容的主体性,在沟通世界的过程中既表现共在共享、关系理性的"中国性",又立于多元交往的"世界性",使"中国性"朝向关联的世界、可协商的世界、混杂的世界、合作的世界、交往的世界。

卢进梅[2](2019)在《从《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看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转向》文中认为麦克奈尔说“今日的政治已经进入媒介时代,倘若不能正视媒介在政治过程中的角色,将不能了解政治活动的真相。”这句话指出了媒介在政治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融媒体时代到来,媒介的传播格局、舆论环境、传播技术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对政治传播的环境、发生机制、政治传播过程当中的关键要素以及传播技巧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时代,中国政治传播面临转型,急需政治传播的新观念、新话语体系、新运作模式。本文将政治传播置于融媒体环境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以《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为传播案例,目的是考察《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党报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发挥其政治传播功能,进一步总结出融媒体传播环境背景下政治传播呈现出何种特点,尝试预测融媒体环境下政治传播的转向,优化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策略。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切入,采用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研究法,通过对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的政治传播主体与受众,媒介运用与效果、报道内容、报道特点以及其政治传播功能侧重点分析,总结出融媒体时代政治传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政治传播主体身份弱化,受众多元化;二是传播媒介渠道聚合,角色平台化;三是政治传播的传播语境亲民、内容精细化;四是政治传播的空间拓展,传播互动化。最后进一步总结出,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要保持政治传播主体与受众的适度张力,要不断推进媒体融合的发展,转向亲民化政治叙事,转变政治话语,在新时期不断优化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策略。

杨荣国[3](2017)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创造性形成的、全方位推进中国与欧亚非各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一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多边跨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其致力于欧亚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欧亚非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欧亚非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的宏大区域合作倡议,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并获得了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在诸多疑虑和误解,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也始终夹杂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可以说,疑虑与不信任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如何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与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成败的关键。面对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误解和责难,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改变国际公众心目中一国国家形象定位、培养国际公众对一国的好感、对该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以及对其政策的支持的外交努力,应该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调动国内各类政府行为体与非政府行为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和实施以传播丝路文化、传递丝路友谊、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为内涵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全面、准确、鲜活地展示、宣介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以增进“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与外部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以及赢得更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支持者。本文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结合中西方公共外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战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构成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新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集中阐释了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发展历程与发展动力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及兴起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理论维度、理论范式、构成要素与运行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二章主要概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提出背景和战略意义,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概述与展望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对于营造“一带一路”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夯实“一带一路”社会民意基础、应对和缓解中国崛起困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章主要从主体对象、战略内涵、目标任务、核心理念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四章主要从现实基础、挑战障碍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第五章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实施环境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包括明确“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确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选择“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开展形式、制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体系;第六章主要探寻了“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丰富“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加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程小玲[4](2016)在《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外交从根本上体现了一国政府对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相互理解的自觉努力,是进行国家营销的系统性规划。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是国际传播,传播能力决定了国家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公共外交与媒体国家影响力塑造,正发生强烈互动与融合。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以和平崛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明显存在短板,对外传播明显“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明显,国际舆论环境中“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作为国家的耳目喉舌、身兼官方和民间背景的天然优势,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正在通过外宣、外交、外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传播,不断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本论文在公共外交的视野下,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进行考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结合西方媒体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首先,论文对公共外交、主流媒体及国际传播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了阐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渠道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公共外交是主流媒体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在公共外交的背景下主动设置议题,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可以灵活、深入地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有效影响外国受众,提高本国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话语权。其次,论文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现状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对外报道稀少、国际新闻报道基本无存在感的封闭期;努力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开拓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9年以来,以国家为主导的全面布局、促进主流媒体结构优化的战略转型升级期。其中,笔者重点以新华社为例,系统介绍了这个世界性的国家通讯社,在我国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作用、渠道,以及议程设置的框架、组织机制、受众定位。并对其特有的国际传播历史沿革、外宣报道平台流变、媒体外交活动开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华社是中国最重要的官方主流媒体,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缩影。通过对这个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论文分析了我国际传播力建设中的主要优势、突出问题、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此外,论文还对西方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进行梳理和横向比较,总结对我国有积极借鉴的内容。最后,在综合上述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公共外交的角度,针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提出包括制定总体战略、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国际化叙事能力、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建议。

张燕英[5](2016)在《“中国梦”的对外宣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梦”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理念,是中国政府的政治愿景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期盼。“中国梦”的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作,在历时三年多的对外宣传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规模性的广泛报道、理论内涵式的阐释、网络新媒体的利用,使“中国梦”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差异、“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以及中国相对弱势的国际传播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梦”对外宣传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进行创新和突破。本文立足于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工作,掌握“中国梦”国际话语权的现实要求,对现阶段“中国梦”对外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刻剖析。以习近平外宣思想为指导,通过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国际话语权理论,从外宣理念、渠道、方式、话语几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要强化外宣战略意识,重视相关理论研究工作;要整合媒体资源,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外宣合力;要丰富外宣方式,增强外宣信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要善于转换话语、形成特色表述、主动出击,从而提升对外宣传能力,增强“中国梦”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袁卓喜[6](2014)在《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尝试在外宣翻译研究中引入西方修辞学的核心思想——劝说理论,在外宣翻译和修辞劝说理论之间开展跨学科应用研究。本研究基于这样的外宣翻译实践现状与对对外宣翻译的认识:一是外宣翻译的实效与国家对外宣翻译投入还不成正比,外宣翻译质量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二是目前外宣翻译研究偏重于翻译的共性研究,缺乏对外宣翻译的个性(即作为外宣工作的一部分的特点)的关注。三是外宣工作实质是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劝服工作,是面对西方受众的对外宣传与说服,因而将西方的修辞劝说理论引入外宣翻译实践将能更好地实现翻译的外宣预期目标。基于上述对外宣翻译现状的总结与认识,本研究旨在探索以下问题:第一,外宣翻译与修辞(劝说)是否具有契合之处?在外宣翻译中引入修辞劝说理论进行研究是否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可行性?第二,在修辞学诸多理论着述中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劝说理论?这些有关劝说的修辞理论对外宣翻译实践有何启示意义?第三,在修辞劝说理论观照下,如何重新认识外宣翻译行为?提高外宣翻译的外宣效果有何因应之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论文首先在厘清外宣翻译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总结目前外宣翻译研究中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深入解析外宣翻译与修辞劝说的契合之处的基础上,论证在外宣翻译研究中引入修辞劝说理论视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后,论文着重梳理了修辞学,尤其是西方修辞学中有关劝说的理论,并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外宣翻译实践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包括对翻译行为、翻译过程以及译者的再认识,外宣翻译的目的与任务等。基于对外宣翻译的目的与任务的新认识,论文尝试提出了外宣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外宣文本的翻译分析来进一步阐述、验证修辞劝说理论对外宣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以及基于这一视角下提出的翻译原则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分四个部分、共七章对上述研究问题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本研究启动的背景和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交代本课题选题的源起、研究问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为外宣翻译相关概念的厘清以及对外宣翻译研究视角的概述。本章主要对外宣翻译研究中所采用的视角进行综述,包括基于实践经验所进行的理论总结、以及基于跨文化传播学理论、语言学相关理论、功能学派理论、认知学派理论、建构主要学派理论以及生态翻译学理论等进行研究,并总结了这些理论模式对外宣翻译研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第三章则在第二章的综述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这些理论视角的不足之处,以及论证了外宣翻译与修辞劝说的契合之处,进而提出有必要从修辞劝说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外宣翻译的目的、任务、原则及译策选择等问题的设想。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之一,论述的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溯源和策略构想两部分,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章节来展开论述。第四章对修辞学,特别是西方修辞学研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劝说理论进行梳理,为外宣翻译研究构建一个新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及修辞思想包括:亚里士多德修辞诉诸三模式——诉诸修辞者的人格(ethos)、诉诸受众的情感(pathos)及诉诸论证的理性(logos);佩雷尔曼的受众中心论——所有的论辩都必须适应受众,以受众所能接受的信念为基础;佩雷尔曼的选择、在场与交流理论——论辩中应选择论辩出发点来创造“在场”,由此,“选择”便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创造“在场”本身就是选择强调、凸显事实或观点的某一方面,从而引导听众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方面上来,这是修辞论辩中一个重要的运作机制;肯尼斯·伯克“认同”理论——“劝说”等同于“同质性”或“同一性”,修辞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修辞者能否获得受众的认同,即“劝说”是“同一性”的结果;比彻尔的修辞情境理论——修辞性的情境或环境触发修辞性话语的产生,规定了话语必须对之作出适当的回应,即话语应当适应于目的和场合;谭学纯教授的广义修辞学中的修辞互动论——“完整的修辞活动是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其中预设是双向交流的认知前提,一种修辞表达可能暗含了某种预设,而一种修辞接受也可能认同了某种预设。上述有关修辞论辩与劝说理论精辟地解析了实现话语交际有效性的策略问题,成为现代交际学、传播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来源。第五章以第四章所梳理出来的修辞劝说理论为框架,深入探讨了修辞劝说理论对外宣翻译的启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外宣翻译的策略构想。本章分三部分展开论述。一是对外宣翻译的再认识。由于修辞劝说理论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与外宣翻译研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修辞劝说理论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对外宣翻译进行新的认识,从新的角度再审视外宣翻译活动的本质、外宣翻译参与者及其之间的关系、翻译过程等问题。论文认为,外宣翻译是国家外宣工作的一部分,本质上也实践国家修辞的活动,有着明确的对外传播与劝服的目的。而译者在这一过程中既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修辞者,肩负着实现外宣目的任务。对外宣翻译的新认识有助于我们厘清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其他参与要素的关系,如与委托人,原语文本、译文文本、译文受众等关系。二是论述了修辞劝说理论对外宣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首先是要提高外宣译者的修辞意识,这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加强“受众中心”意识和把握好翻译话语构建的修辞情境因素。而在翻译策略上,要善于借鉴修辞劝说策略进行外宣译文话语构建。这些具体方法包含三个修辞诉诸手段的运用,外宣译材选择上根据“内外有别”原则“选择”和“呈现”外宣信息,以及翻译中建立“认同”,实现外宣翻译的有效劝服目的等。三是尝试提出提高外宣翻译效果的因应策略。论文在对外宣翻译的重新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外宣翻译的任务和目的:知之、好之、同之。作为对外宣传的信息传递者,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原语文本的信息和外宣委托人的意图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国外受众。另外,翻译要实现外宣目的就必须努力使外宣文本抓住读者,使受众愿意读、乐意听,确保外宣翻译交际信道的畅通,只有这样才有实现翻译的外宣预期目的的可能。而外宣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译文信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立场,并得到国外受众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基于上述对外宣翻译过程、目标与任务的再认识,本文进而尝试提出了外宣翻译的原则:忠诚、求效、适切。外宣翻译的“忠诚”原则指译者在翻译中应忠诚于委托人的外宣目的。“求效”原则则要求译者的翻译活动要为实现外宣目的服务。这是外宣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而“适切”原则要求外宣翻译适切外宣目的,适切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此外,本章还就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修辞运作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论证外宣翻译过程中修辞策略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第六章选取对外新闻,对外推介资料以及典籍外宣三种不同的外宣文本类型的翻译进行译例分析。本章尝试论述修辞劝说相关理论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可以更契合外宣翻译的“忠诚、求效、适切”原则,因而能更有效实现外宣翻译的外宣预期目的。第四部分为总结论述。第七章分为研究总结和研究展望两部分。总结部分回顾了全文内容,总结论文的基本结论,主要贡献等。而展望部分则在对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局限性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所应当努力的方向。本研究的基本结论认为,外宣翻译是国家外宣工作的一部分,而对外宣传工作是国家、企事业单位对外传播与劝服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有必要视外宣翻译为一种修辞行为,而译者在翻译中既是外宣信息的传递者又是践行国家对外宣传活动的修辞者。作为对外宣传的信息传递者,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原语文本的信息和外宣委托人的意图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国外受众。同时,翻译要实现外宣目的就必须使外宣文本抓住读者,使受众愿意读、乐意听,确保外宣翻译交际信道的畅通,只有这样才有实现翻译的外宣预期目的的可能。而外宣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译文信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立场,并得到国外受众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基于上述外宣翻译过程、目标与任务的新认识,本文认为外宣翻译应该遵循“忠诚”、“求效”和“适切”三原则。简言之,外宣译者在翻译中应忠诚于委托人的外宣目的。同时,能否实现外宣目的是衡量外宣翻译质量和效果的最重要标准。具体在翻译实践上则要求外宣翻译在适切外宣目的,贴近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基础上进行适切的译策略选择。本文引入修辞劝说理论视角对外宣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为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视域,有助于形成多途径、跨学科的外宣翻译研究格局。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观点不是要否定、取代前辈外宣翻译学者所总结和探索的理论成果,而是旨在补充和促进我国外宣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为探索有助于提高我国外宣翻译的外宣效果提供一个的新视角。

董海涛[7](2012)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对外传播因国家的形成而逐步产生,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进,对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概而言之,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国际形象,以及关键时刻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危机时刻的国际公关等。“全球化”这一术语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次政治大讨论,由美国着名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虽然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共同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传播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经济等硬实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关系国家的存亡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对外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是主权国家,因此传播过程中“度”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媒体实力却严重滞后,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应当做到平衡有术,外圆而内方。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对外传播体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据了中心位置。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控制国际新闻的流量和流向,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球对外传播秩序。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对多元语境形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辩证地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既会在短期内加剧不同国家对外传播的失衡,也将最终促成国际社会的对外传播趋向平衡的观点。接着,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列举了对外传播失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我国对外传播落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因为对外传播失衡而导致的国家形象摇摆、对外交往中的尴尬、信息控制能力下降、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等严重后果。有鉴如此,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除了要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等基本原则外,还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巧妙避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合理运用西方话语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取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随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原则和平衡策略进行了深讨。宏观层面的平衡原则包括统与分的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刚与柔的平衡、远与近的平衡。而微观层面的平衡策略则包括对外传播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不同文化的平衡、不同地域的平衡、不同地缘国家的平衡,不同声音的平衡(赞成和反对的声音、民间和官方的声音、明星和民众的声音、中国和国际的声音)、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等具体平衡手法。本文结语部分探讨了平衡传播的发展趋势,希望在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努力打破理论和实践、专业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现有藩篱,让传播学者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传播学者能为国家的高层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反思我国现行对外传播体制,注重学术研究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努力做强自己的对外传播媒体,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取得更为平衡的话语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国策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许程程[8](2012)在《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实时性、广泛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强大优势,一举打破了各种传播平台之间的壁垒,成为与生俱来的全球传播载体。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对外传播始于1995年,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新闻网站、网络电视以及社交媒体为补充的新媒体对外传播体系。新媒体能够突破国界、天然落地、快速到达,同时包容多种文本、海量信息。“世界一网,地球一村”决定了新媒体是对外传播最经济、最快捷、覆盖最广泛的无障碍新兴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秩序的变革为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新媒体较高的发展规模,又为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提供了现实基础。尽管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极为迅速,但由于国际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新媒体对外传播自身存在的劣势,新媒体对外传播力与我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从外部环境来看:文化环境上,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传而不通”;信息环境上,信息传播中的欧美“话语霸权”很难打破;经济环境上,国际传媒市场呈现出白热化竞争态势。内在劣势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新媒体对外传播机制体制存在缺陷,缺乏对传播效果的评估以及国际传播人才匮乏;微观层面上,新媒体国际公信力不强,缺乏对受众的心理研究等。所以,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本文认为要提升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力,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克服劣势,积极化解威胁,并提出六点对策:一是改革对外传播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培育新媒体国际公信力,打造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受众研究,增强对外传播贴近性;四是,提升传播技巧,消除传播隔阂;五是,把握传播时机,抢占话语霸权;六是,拓展传播渠道,开拓国际传媒市场。

张明瑞[9](2011)在《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对外报道策略研究 ——基于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为世界所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西方媒体的关注,然而,“中国威胁论”和对中国的各种指责也随之而来。面对当今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形势,中国如何突破和改变当今美国主导的全球传播格局,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为中国崛起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传播环境,在全球新闻传播市场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正是本文构思和行文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首先对中国崛起背景下我国对外报道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以求对对外报道的研究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研究背景和起点。然后对中国崛起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承担着什么样新的使命这一命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明确中国崛起进程中我国对外报道的环境产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媒体对外传播承担什么样的使命,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然后,结合中国崛起背景下对外传播承担的使命,对中国新闻社这一特殊的外宣媒体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考察,对中新社如何开展对外报道进行深入的剖析。文章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找出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障碍所在,即:刻板印象、西方主流媒体的负面报道、传播主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新生代海外华人华侨的特性。最后,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中新社在中国崛起进程中对外报道的策略。作者认为,中新社需要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对外报道,从平民视角出发进行充分的民意表达,注重从新生代华人华侨出发进行选题,同时,着力打造世界华文传媒集团,从媒介管理层面对中新社进行全面提升。

钟馨[10](2010)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文中指出对外传播研究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0年,中国国家战略以富民强国、顺利崛起为目标,以提高国家实力为核心,以经济外交、区域主义、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等为主要途径,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对外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本身就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按照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设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国际舆论方面积极配合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1976-2001年的中国对外传播史。作者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既关注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又探究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即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业务和对外传播观念,来立体地展现这段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将中国国家战略作为研究的宏观历史背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重视不够,而本文力图从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宏观地思考中国对外传播发展变迁的社会动力;二是立体地探讨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问的内在关联。目前,对外传播史的相关研究多为纵向的事业史,比较重视对外传播活动本身,忽视对外传播事业与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业务、以及对外传播观念之间的多重内在关联。本文则全面关照对外传播系统,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立体地呈现其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对外传播政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不足。对外传播政策先后以“调整”、“改革与发展”、“提升内涵”为核心。对外传播事业从恢复几乎停滞的工作,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再到基本建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初步实现对全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先是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接着是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然后是全面介绍中国国情。对外报道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口头报道、深度报道等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在中国对外报道中发展迅速。对外传播观念呈现出由“对外宣传”向“对外报道”转变的基本趋势,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新闻事实观念、和时效观念等不断演进。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间,政策决定事业与业务发展,在事业与业务发展中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又引起政策、事业和业务的变化。而对外传播系统的所有活动又服从宏观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安排。

二、对外报道的新观念新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外报道的新观念新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闻话语实践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以新华社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衡的新闻话语实践:“与西方各大通讯社相抗衡的世界性通讯社”
二、比较的新闻话语实践:在改革开放中构想“世界性通讯社”
三、沟通的新闻话语实践:面向国际新闻市场传播中国声音
四、重构中国性与世界性关系:朝向多重世界的中国新闻业
    (一)中国性与关联的世界
    (二)中国性与可协商的世界
    (三)中国性与混杂的世界
    (四)中国性与合作的世界
    (五)中国性与交往的世界

(2)从《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看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特点
    2.1 融媒体的界定及其特点
        2.1.1 融媒体的界定
        2.1.2 融媒体的特点
    2.2 政治传播的界定及其特点
        2.2.1 政治传播的界定
        2.2.2 政治传播的特点
第3章 《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分析
    3.1 报道概况
        3.1.1 政治传播主体与受众分析
        3.1.2 媒介运用与效果分析
        3.1.3 报道内容分析
    3.2 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特点
        3.2.1 以人民为话语中心,注重基层角度折射
        3.2.2 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融媒体报道
        3.2.3 媒介、公众、政策三种议程设置互动
        3.2.4 政治传播叙事可视化、互动化、亲民化
    3.3 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的政治传播功能
        3.3.1 准确、快速、透明地传递政治信息
        3.3.2 塑造政党和国家形象
        3.3.3 广泛动员政治参与
        3.3.4 引导主流思想舆论
第4章 从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看融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特点
    4.1 政治传播主体身份弱化,受众多元化
    4.2 政治传播媒介融合,角色平台化
    4.3 政治传播语境亲民,内容精细化
    4.4 政治传播空间扩展,传播互动化
第5章 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转向
    5.1 政治主体意识与受众适度平衡
    5.2 推进传播媒体融合发展
    5.3 亲民化政治叙事转向
    5.4 转变政治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共外交及其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及其辨析
        二、公共外交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三、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与动力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
        一、公共外交的理论维度
        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三、公共外交的构成要素与运行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第一节 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一、新中国成立后寻求国际承认的公共外交
        二、改革开放后服务经济建设的公共外交
        三、冷战结束后强调和平发展的公共外交
        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理念与方略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内涵
        三、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四、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主体对象
        一、主体选择: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
        二、对象确定:域内外国家公众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
        一、传播丝路文化
        二、传递丝路友谊
        三、讲好丝路故事
        四、弘扬丝路精神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
        一、短期目标:消除疑虑误解、提升 “一带一路”认同
        二、中期目标:夯实社会民意基础、增进各国战略互信
        三、长期目标:强化共同体意识、化解中国崛起困境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核心理念
        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理念
        二、开放包容、互鉴互融的文明共同体理念
        三、复兴发展、互存互荣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四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
    第一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思想与理论的创新与丰富
        二、实践基础: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拓展与深化
        三、资源基础:硬实力与软实力资源的潜能与优势
        四、经验借鉴: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挑战障碍
        一、中国崛起的结构性矛盾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三、国际舆论的歪曲与抹黑
        四、域内外大国的干涉与影响
        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六、国民素质与外交素养偏低
    第三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支撑体系的有效性
        二、文化与文明间的融合度
        三、域内外国家的政治社会环境
        四、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地缘形势
第五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
        一、机构设置与定位
        二、隶属关系与层级
        三、权责分配与分工
        四、组织运行与管理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
        一、主题形象策略
        二、信息传播策略
        三、公关营销策略
        四、人文交流策略
        五、危机管控策略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形式选择
        一、媒体网络公共外交
        二、文化宗教公共外交
        三、跨国企业公共外交
        四、对外援助公共外交
        五、华人华侨公共外交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
        一、效果评估的理论依据
        二、效果评估的方法技术
        三、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四、效果评估的过程控制
第六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构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
        一、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战略
        二、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创新
        三、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传播
        四、 “一带一路”意见领袖培养
    第二节 丰富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
        一、政府公关:政府主导下的公关外交
        二、游说外交: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公关外交
        三、委托外交:非政府部门的公关外交
        四、战略沟通:项目运作下的公关外交
    第三节 拓展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
        一、教育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技医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推进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
        一、针对域内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二、针对域外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三、针对域内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四、针对域外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第五节 加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一、高层磋商机制
        二、交流对话机制
        三、整合引导机制
        四、人才培养机制
        五、投入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
        1.2.2 关于公共外交与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的关系研究
        1.2.3 关于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研究
        1.2.4 关于新华社国际传播力的个案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公共外交与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
    2.1 公共外交
        2.1.1 公共外交的内涵
        2.1.2 公共外交的特点
    2.2 主流媒体及其国际传播力
        2.2.1 主流媒体的界定及标准
        2.2.2 国际传播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3 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2.3.1 主流媒体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
        2.3.2 公共外交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3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历史回顾
        3.1.1 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浓厚
        3.1.2 改革开放后到2009年:向中国说明世界
    3.2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现状考察
        3.2.1 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新闻报道网络
        3.2.2 报道时效性、自采率和转发率大幅提升
        3.2.3 新媒体传播强势发展
4 案例:公共外交视野下新华社的国际传播力剖析
    4.1 新华社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新华社国际传播的信源和渠道
        4.2.1 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信源
        4.2.2 新华社国际传播力的渠道建设
    4.3 新华社的“主动推送”和效果分析
        4.3.1 公共外交视野下新华社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和框架
        4.3.2 从“人”出发讲好中国故事
        4.3.3 跨越“接近性”原则的国际障碍
    4.4 新华社在媒介外交活动中的效果分析
        4.4.1 运营海外社交媒体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4.4.2 与联合国等机构实现国际平台资源嫁接
        4.4.3 拓展对外合作机制:与世界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
        4.4.4 新华社国际传播成效分析
5 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5.1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 国际传播信息流进流出存在“逆差”
        5.1.2 国家形象的塑造以“他塑”为主
        5.1.3 话语体系在中外融通上存在差距
    5.2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问题造成的原因
        5.2.1 观念方面:现代传播意识不强
        5.2.2 报道能力方面:议题设置能力有待提升
        5.2.3 管理方面:体制机制不适应国际传播要求
        5.2.4 人才方面:国际传播人才储备不足
6 公共外加视野下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及其启示
    6.1 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
        6.1.1 西方主流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和地位
        6.1.2 案例:“美国之音”等在国际传播力构建中的表现
    6.2 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启示
        6.2.1 重视媒体专业化和精英智囊作用
        6.2.2 加强国际传播战略规划
        6.2.3 进一步加强传播平台建设
7 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7.1 正确理解国际传播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价值和意义
    7.2 提高国际化叙事能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7.3 加强公共外交语境下的国际传播渠道建设
    7.4 提升议程设置力与争取话语权
    7.5 注重统筹规划与传播实效,加强课题研究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梦”的对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本文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本文的相关概念
        2.1.1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1.2 对外宣传的基本含义
    2.2 本文的相关理论
        2.2.1 习近平对外宣传思想
        2.2.2 跨文化传播理论
        2.2.3 国际话语权理论
    2.3 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的重大意义
        2.3.1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3.2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3.3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2.3.4 开创新的外宣局面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梦”对外宣传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梦”对外宣传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3.1.1 “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得以增强
        3.1.2 “中国梦”的国际认知度得以提升
        3.1.3 “中国梦”的网络外宣力得以发挥
    3.2 “中国梦”对外宣传面临的阶段性问题
        3.2.1 “中国梦”对外宣传理念相对滞后
        3.2.2 “中国梦”对外宣传渠道相对过窄
        3.2.3 “中国梦”对外宣传方式相对生硬
        3.2.4 “中国梦”对外宣传话语相对贫乏
    3.3 “中国梦”对外宣传问题产生的原因
        3.3.1 中西方间的文化差异
        3.3.2 西方主导的媒体话语霸权
        3.3.3 中国相对弱势的国际传播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梦”对外宣传的对策
    4.1 创新“中国梦”对外宣传理念
        4.1.1 强化“中国梦”对外宣传战略意识
        4.1.2 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理论研究
    4.2 拓宽“中国梦”对外宣传渠道
        4.2.1 重视传统媒体的外宣优势
        4.2.2 发挥新兴媒体的外宣力量
        4.2.3 整合媒体资源的外宣合力
    4.3 丰富“中国梦”对外宣传方式
        4.3.1 全面客观报道,增强外宣信服力
        4.3.2 着手细处小处,增强外宣感染力
        4.3.3 淡化政治口吻,增强外宣亲和力
        4.3.4 融汇中国文化,增强外宣影响力
    4.4 改善“中国梦”对外宣传话语
        4.4.1 解放思想,形成特色表述
        4.4.2 转换话语,进行有效对话
        4.4.3 把握时机,抢占话语主权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2 研究问题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构成 第二章 外宣翻译研究概述
2.1 外宣相关术语的概述与厘定
    2.1.1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
    2.1.2 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
    2.1.3 翻译与外宣翻译
2.2 外宣翻译的研究视角概述
    2.2.1 实践经验总结研究路径
    2.2.2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视角
    2.2.3 语用学理论的研究视角
    2.2.4 功能—目的论研究视角
    2.2.5 其它外宣翻译研究视角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宣翻译研究的局限与修辞劝说理论引入外宣翻译研究的理据
3.1 外宣翻译研究尚存在的缺失与局限
    3.1.1 外宣翻译的效果评估
    3.1.2 外宣翻译的“宣”与“译”的定位
    3.1.3 外宣翻译的受众接受心理研究
    3.1.4 译者主体性的能动发挥
3.2 外宣翻译与修辞劝说的主要契合点
    3.2.1 外宣翻译和话语修辞均以沟通与劝服为目的
    3.2.2 外宣翻译与话语修辞均凸显受众的中心地位
    3.2.3 外宣翻译与修辞研究均具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3.2.4 外宣翻译与话语修辞均关注语境的因素
    3.2.5 外宣翻译与话语修辞均属言语交际行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宣翻译研究的修辞劝说视角——修辞劝说理论溯源
4.1 修辞劝说的经典理论:亚里士多德修辞诉诸三模式
    4.1.1 诉诸修辞者人格(ethos)
    4.1.2 诉诸受众的情感(pathos)
    4.1.3 诉诸论证理性(logos)
4.2 修辞劝服的核心因素:受众
4.3 修辞论辩的运作机制:选择、在场与交流
4.4 修辞劝服的中心概念:“劝说”与“认同”
4.5 修辞话语产生的基础:修辞情境
4.6 广义修辞学之“双向交流”与“预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启示意义与策略构想
5.1 修辞劝说理论视角下对外宣翻译的再认识
    5.1.1 对外宣翻译的再认识
    5.1.2 对外宣译者的再认识
    5.1.3 对外宣翻译过程的再认识
5.2 修辞劝说理论对外宣翻译实践的启示
    5.2.1 运用修辞诉诸手段,增强外宣译文的劝服效果
    5.2.2 以目标受众为中心,提高外宣译文的可接受性
    5.2.3 因应外宣翻译情势,适切地选材、择语与谋篇
    5.2.4 在翻译中建立“认同”,实现外宣译文的有效劝服
    5.2.5 选择性地构建“在场”,塑造真实正面的国家形象
5.3 基于修辞劝说理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构想
    5.3.1 外宣翻译的任务与目的:知之、好之、同之
    5.3.2 外宣翻译的原则:忠诚、求效、适切
    5.3.3 外宣译文话语建构中的修辞运作:觅材/择语/谋篇/创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外宣翻译译例分析
6.1 新闻外宣翻译——以地方政府政务英文网新闻翻译为例
    6.1.1 新闻翻译与地方政府政务新闻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6.1.2 修辞劝说视角下地方政务新闻翻译的目的与原则
    6.1.3 地方政府政务网站对外新闻翻译的译材选择
    6.1.4 修辞劝说视角下地方对外新闻翻译译策选择
6.2 外宣资料翻译——以对外推介性文本英译为例
    6.2.1 对外推介性文本的特点与功能
    6.2.2 推介性文本外宣翻译中修辞风格的适应与调整
    6.2.3 推介性文本外宣翻译中诉诸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6.3 典籍外宣翻译——辜鸿铭儒经翻译的修辞劝说视角解读
    6.3.1 文化外宣翻译背景下的典籍翻译
    6.3.2 辜鸿铭儒经翻译动机的修辞情景理论视角解读
    6.3.3 辜鸿铭儒经翻译译策选择的修辞劝服视角解读
    
6.3.3.1 凸显儒学道德力量,构建译本修辞人格
    
6.3.3.2 采用“归化译法”,适应受众期待
    
6.3.3.3 以西释中,建立“认同”
    6.3.4 辜鸿铭儒经翻译的修辞解读对典籍外译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回顾与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7)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1 导论
    1.1.1 核心概念解读
    1.1.2 研究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4 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2 全球化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2.1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2.1.1 “全球化”的定义
        2.1.2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2.1.3 多元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2.2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失衡
        2.2.1 全球信息鸿沟的扩大
        2.2.2 强势国家媒介霸权的形成
        2.2.3 弱势国家话语权力的缺失
    2.3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平衡
        2.3.1 全球化多元语境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2.3.2 弱势国家的发展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2.3.3 发达国家的对抗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3 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 古代的对外传播
        3.1.1 我国古代的人际传播
        3.1.2 古代对外传播的局限
    3.2 近现代的对外传播
        3.2.1 对外传播日趋失衡
        3.2.2 中共对外传播拉开序幕
    3.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3.3.1 建国初期的对外传播
        3.3.2 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3.4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传播
        3.4.1 对外传播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3.4.2 对外传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4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后果及原因
    4.1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及导致的后果
        4.1.1 国家形象的摇摆
        4.1.2 对外交往中的尴尬
        4.1.3 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
        4.1.4 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
    4.2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原因探析
        4.2.1 制度差异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4.2.2 观念不同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4.2.3 传播实力悬殊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5 我国对外传播的平衡策略
    5.1 对外传播平衡的基本原则
        5.1.1 统分结合
        5.1.2 质量并重
        5.1.3 刚柔并济
        5.1.4 远近协调
    5.2 对外传播平衡的具体策略
        5.2.1 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
        5.2.2 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
        5.2.3 不同文化的平衡
        5.2.4 不同地域的平衡
        5.2.5 不同地缘政治国家的平衡
        5.2.6 不同声音的平衡
        5.2.7 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
    5.3 对外传播的新话语体系构建
        5.3.1 思想输入的选择性
        5.3.2 主流意识形态之争
        5.3.3 对外传播的渠道选择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现状
    2.1 对外传播在我国的变革
        2.1.1 对外传播思想观念更新
        2.1.2 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转变
        2.1.3 对外传播媒介形态革新
    2.2 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的典型形态
        2.2.1 新闻网站
        2.2.2 网络电视
        2.2.3 社交媒体
    2.3 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的主要模式
        2.3.1 交互式非线性传播模式
        2.3.2 多节点去中心扩散模式
        2.3.3 减噪效应模式
第3章 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 SWOT 分析
    3.1 新媒体对外传播的优势(Strengths)
        3.1.1 国家的政策扶持
        3.1.2 多元的媒介形态
        3.1.3 丰富的内容资源
        3.1.4 新媒体自身优势
    3.2 新媒体对外传播的劣势(Weaknesses)
        3.2.1 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3.2.2 媒介国际公信力不足
        3.2.3 受众心理研究欠缺
        3.2.4 传播效果评估短板
        3.2.5 国际传播人才匮乏
    3.3 新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3.3.1 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格局变迁
        3.3.2 中国综合国力与影响力显着提升
        3.3.3 新媒体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3.4 新媒体对外传播面临的威胁(Threats)
        3.4.1 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中的传播隔阂
        3.4.2 信息资源流动失衡导致的话语霸权
        3.4.3 国际传媒市场下的白热化竞争态势
第4章 提升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力的策略
    4.1 改革对外传播体系
        4.1.1 创新对外传播体制机制
        4.1.2 建立传播效果评估体系
        4.1.3 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4.2 培育媒介国际公信力
        4.2.1 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媒介品牌
        4.2.2 构筑权威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4.2.3 加强对负面网络舆论的引导
        4.2.4 适度平衡对外新闻报道视角
    4.3 加强国际受众研究
        4.3.1 明晰目标受众定位
        4.3.2 注重受众接受心理
        4.3.3 强化与受众沟通
    4.4 提升跨文化交流“对话”技巧
        4.4.1 营造共同感知的传播语境
        4.4.2 树立国际化的对外传播理念
        4.4.3 善用讲故事的话语表达方式
    4.5 把握对外传播最佳时机
        4.5.1 依托重大事件报道
        4.5.2 主动设置中国议题
        4.5.3 灵活运用舆论领袖
    4.6 拓宽立体化对外传播渠道
        4.6.1 整合新旧媒体资源
        4.6.2 联手海外华文媒体
        4.6.3 加强与西方主流媒体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对外报道策略研究 ——基于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问题和主要研究方法
        1.2.1 核心问题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核心概念
        1.3.1 对外报道
        1.3.2 跨文化传播
        1.3.3 有效传播
第二章 中国崛起与对外传播的使命
    2.1 中国崛起的内涵
    2.2 西方视阈下的中国崛起
        2.2.1 “中国威胁论”
        2.2.2 我国对外报道环境的变化
    2.3 中国崛起背景下对外传播的使命
        2.3.1 开放的姿态展示发展的中国
        2.3.2 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
第三章 中国新闻社及其对外报道
    3.1 中国新闻社概况
        3.1.1 报道方针:爱国主义
        3.1.2 报道视角:平民视角
        3.1.3 新阵地:中新网
        3.1.4 新举措:举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3.2 中新社对外报道的特点
        3.2.1 报道内容:针对性
        3.2.2 通稿风格:实、宽、短、快、活
        3.2.3 报道特色:专稿
    3.3 案例分析:中新社广州亚运报道
第四章 对外报道中的传播障碍
    4.1 刻板印象
    4.2 西方主流媒体的负面报道
    4.3 对外传播主体间的文化差异
    4.4 新生代海外华人华侨的特性
第五章:我国对外报道的有效传播策略
    5.1 理论阐释: 改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5.1.1 强化技术支持
        5.1.2 共同价值观支撑
        5.1.3 改进报道理念
    5.2 中新社对外报道的有效传播策略
        5.2.1 全媒体时代的全方位报道
        5.2.2 充分的民意表达
        5.2.3 应对新生代华人华侨的对策
        5.2.4 打造华文传媒集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10)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第一节 对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二、"对内改革"与"部分参与国际社会"
        三、"深化改革"与"全面参与国际社会"
    第二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一、对外传播政策的调整
        二、重在"改革业务"与"发展事业"的对外传播政策
        三、着眼于"提升内涵"的对外传播政策
第二章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恢复
        一、新华社恢复国内外分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恢复国内记者站
        三、中央电视台恢复国际交往
        四、外文局恢复出版发行
        五、中新社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恢复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基本建设的加强
        一、新华社的基本建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基本建设
        三、中央电视台的基本建设
        四、外文局大力加强出版与发行
        五、中国日报的创办
        六、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第三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突破性发展
        一、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世界级大台
        三、中央电视台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
        四、外文局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五、中国日报成为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六、网站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对外传播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演绎
    第一节 不断丰富的对外传播内容
        一、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
        二、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
        三、全面介绍中国国情
    第二节 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报道方式
        一、现场直播逐渐成熟
        二、滚动播出由无发展到大量使用
        三、口头报道由无发展到常态
        四、深度报道大发展
第四章 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对外传播观念演进的思想环境
        一、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二、新闻工作方针从"对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
        三、对外传播认知从"政府外交"转向"公共外交"
    第二节 受众观念的转变
        一、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观
        二、"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过渡
        三、"信息消费者"受众观的凸现
    第三节 服务观念的加强
        一、服务观念逐渐加强
        二、服务观念渐成共识
    第四节 新闻事实观念的改进
        一、确立对外报道以新闻事实为主的观念
        二、实践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五节 时效观念的重视
        一、制定政策:提高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二、建立制度:提高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结语:对外传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经济发展的形象
    二、改革创新的形象
    三、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独立自主的形象
    五、文明的形象
    六、和平的形象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对外报道的新观念新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闻话语实践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以新华社为考察对象[J]. 单波,李龙腾. 新闻大学, 2022(01)
  • [2]从《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看融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转向[D]. 卢进梅. 海南大学, 2019(04)
  •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 杨荣国. 兰州大学, 2017(01)
  • [4]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D]. 程小玲. 武汉大学, 2016(01)
  • [5]“中国梦”的对外宣传研究[D]. 张燕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6]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 袁卓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 董海涛. 武汉大学, 2012(06)
  • [8]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新媒体对外传播研究[D]. 许程程. 湖南大学, 2012(04)
  • [9]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对外报道策略研究 ——基于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考察[D]. 张明瑞. 广州大学, 2011(05)
  • [10]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 钟馨. 武汉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涉外报道新理念新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