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外语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来自本钢股份英语培训班的一些经验

做好外语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来自本钢股份英语培训班的一些经验

一、搞好外语人才培训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为本钢举办英语培训班的几点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凤文竹[1](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指出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宋婧[2](2019)在《江苏农业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自古以来农业都是立国之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的发展模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顺应时代的步伐走上了创意之路。2016年以来创意农业四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并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人才是根本。人才是创意农业的关键,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创意农业发展受限,农业高校是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只有从源头根本解决创意农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才能推动创意农业的顺利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了创意农业、创意农业人才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创意农业人才培养主体、培养方式和内容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全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追溯创意农业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现状。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发展为依托,从而深入了解创意农业的概念,分析创意农业的属性和特点,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拥有与创意产业相似的属性和特征,以创意农业发展历史为依据,吸取西方国家创意农业发展经验,通过江苏创意农业的三个案例,了解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农业的地位显然是提高的,对农业的索求也不再是局限于使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而上升到心理价值和精神价值。第二,分析中国农业人才培养规模和招收比例,探究农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了解农业人才培养现状,通过了解创意农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全世界创意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且发达国家尤其重视对创意农业人才培养,我国创意农业发展迅速而创意农业人才严重不足,对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对创意农业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明确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特点。第三,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培养主体、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这三方面分析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从培养主体来看,创新定位目标不明确,涉农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重视对本科研究生的教育,忽视了对从业人员以及农民的教育,学校缺乏个性化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从培养方式来看,目前的产学研模式不适合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且高校对创意农业实践的重视不足导致人才与需求脱轨;培养内容也缺乏创新性,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第四,探讨高校创意农业培养的策略。明确培养的主体不仅有高校,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参与,培养机制也需要多元化;培养对象不仅要包括在校学生,还包括社会人员,不能以获取学历为目的,而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学生的管理要相对自由化,在自由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使学生真正热爱创意农业,从而去从事创意农业相关工作,避免人才的流失与浪费。

黄敏[3](2019)在《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探究》文中认为建立专业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院校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与全球化发展,高校管理复杂性程度不断增大,决策科学性诉求不断增强,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支证决策”(Data-informed Decision Making)的院校研究成为了高校决策者的得力“助手”。为促进我国院校研究决策支持这一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亟需培养一批能胜任院校研究实践工作的专业人员。然而,我国高校旨在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可作为我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的参考。本研究以美国院校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AIR)官网公布的18所高校的院校研究证书项目信息为主要资料来源,以课程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为分析框架,按照“纵-横-变”认识事物的网状思维,分别从“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演变”、“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分析”、“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本研究发现,就历史演变而言,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是由实践导向的市场需求逻辑推动的。在此逻辑下,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制度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逐步走向多元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历经了“社会本位→能力本位→学生本位”课程观的演变过程,大体包括两类课程体系。一类是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其培养目标旨在提升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课程结构纵向层次深化与横向类型拓展;课程内容兼具专深性和广博性,关注院校实务;课程实施广泛采用“面授+在线”的混合教学方式;一类是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其培养目标旨在提升学员的应用技能;课程结构横向类型拓展,纵向层次单一;课程内容为专题技能训练;课程实施广泛采用在线教学方式。从变化特征来看,美国高校已形成了多渠道学分互通的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在硕、博学位层次构建了“依托专业,面向应用”的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和依托院校课程资源“组合创新”、依托院校在线平台“发明创新”的基于专题技能训练的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并采取基于学生中心的教学方式。基于我国院校研究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条件,本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应规范建设多元化的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明确应用能力导向的培养目标;强化量化方法训练,开发实践导向的课程;采用灵活、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过程评价。

覃政力[4](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素来非常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把发挥青年作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共都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制定相应的策略,争取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以实现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突击”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共第一次以执政党身份领导我国青年工作的肇始时期。广州市是当时青年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在中共的领导下,广州探索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青年工作模式,奠定了广州今后青年工作的基础。本课题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的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和工商青年的工作。第一章主要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学校团组织的重建过程、策略以及中共开展青年学生工作具体的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第二章以广州市企业团的重建为主要线索,探索广州市企业团重建的方式及其过程;以广州市企业团具体工作的开展为线索,总结广州市对青年工人的教育与使用的历史经验;以民主改革中的青年工作个案,探索中共动员青工参与某项具体工作的基本方法以及工作成效。第三章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的工商青年工作为观察点,讨论中共发现、培养和利用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方法,探索中共培养与利用青年积极分子推动工作的一般机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的青年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第一,重视青年群体的组织化,并将其视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在组织化过程中青年团是中共组织青年的一个重要依托。第二,在组织的运作下,广大青年被组织动员起来团结在中共的周围。第三,成熟的动员机制是中共推动青年工作的重要“武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取得成功重要因素。这种机制包括积极分子运作模式和竞争动员、会议动员、利用典型人物动员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一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需要完善共青团等组织的组织建设;二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需要深入基层满足青年的成长需求;三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四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重视党领导和动员青年工作的方式的改善。

桑国强[5](2016)在《专业化视域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促进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调查、特尔斐等方法,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对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内涵、我国的特殊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在职教师专业化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发展特点与趋势,继而构建了我国的《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这一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了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具体结论如下:(1)特殊体育教师与普通体育教师相比,在教学理念、实施教育时对学生的前提假设、责任范围以及两者知识背景这几个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这种差异性也正是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性的体现。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对伦理道德的要求方面,其专业化就是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对伦理道德提高与完善的过程。(2)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特殊体育教师教育,呈现高学历化;重视其专业课程及相关信息资源建设和融合教育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以法律法规为导向来保障特殊体育教师的教育;其发展得益于政府、专业团体或组织的支持;培养方式呈现多元化;并且都已用(美国、欧洲)或希望用(台湾地区)专业标准来引导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基于此,我国必须从完善、细化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争取政府层面的支持、采用开放且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发展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专业化课程研究、组建专业团体、加强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注重融合教育的需要这几个方面着手以加以强化。(3)总体上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特殊体育教师教育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表述比较笼统,针对性有待提高;对特殊体育的学科定位不够准确;各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上过于宽泛;对学生基本素质和具体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不足;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对体育术科重视程度差异较大;选修课程设置比例较低。并且,专业教师较少;专业教材建设有待加强;且教师进修机会较少;缺乏内源性动力。入职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资格认证制度;职后培训不足。(4)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现任体育教师的进一步调查表明:其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具有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少;平均执教时间较短;缺乏进修和科研动力。综合上述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总体状况及对现任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其专业化的主要因素为:(1)社会层面:对特殊体育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颇以及对其专业性认识不足;(2)国家层面:职前培养制度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认证制度、职后培训不足;(3)学校层面:激励与支持不足;(4)个人层面:缺乏内源动力。(5)构建了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其框架包括3个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13个二级指标(通识性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对残疾学生的鉴定与评量、教学与指导能力、倡导与咨询、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反思与发展能力、职业理念与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自我发展、个人修养与专业心理素质);92个三级指标。(6)据前述调查及对现实国情的分析:我国职前培养本科阶段采用模块式培养模式、“3+1”或“2+2”培养模式;研究生阶段采用“4+2”培养模式、“4+1+2”培养模式较为合适;入职方面要建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职后教育采用“教培研”一体化模式、校地合作一区域对接模式、校际联动模式较为合适。并且需要社会层面——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国家层面——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制度层面——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学校层面——领导支持、个人层面——自我成长及组建特殊体育教师自己的专业组织这些方面的支持。

Vu Tran Kim Lien(武陈金莲)[6](2015)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教师承载着培育国民成长的重要使命,他们的工作直接关乎到每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高等学校中最宝贵的资源即是教师。因此,高校教师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高校教师管理就是要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方面的潜能,这是高校内聚力的根基。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教师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制度。越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对于高校教师管理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越南高校教师队伍长期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自从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至今近30年来,越南高等教育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与此同时,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革新也伴随着高等教育革新,不断深化与推进。但目前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仍存在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公立高校的教师队伍滞后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趋势;中央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公立高校教师管理过多,公立高校因此缺乏教师管理自主权。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问题成为近年来越南公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议题:希望高等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面对队伍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发展。越南公立高校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相应的教师资源管理制度;面对教育管理改革的前景,适应改革与国际接轨的目标,越南公立高等教育需要一套全新的教师资源管理制度。笔者结合理论与实际,对解决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对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革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是有助于拓宽和深化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研究;二是期望能够为越南公立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改革提供一系列健全措施;三是为越南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公立高校进行宏观人才管理提供相应参考;四是有助于推动越南公立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遵循理论研究——现状分析——比较分析——启示——借鉴并重构的逻辑思路,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提出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梳理目前国际、中国和越南的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捕捉出仍亟待解决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的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以及研究途径和框架。其次分析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相关理论研究的适切性。论述制度、高校教师、教师管理、教师管理制度等基本概念及理论,同时也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证。在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相关理论资料进行广泛收集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新的思维方式,即高等学校所有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待遇制度,构成了教师管理制度的完整体系。对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现状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借助资料搜集的方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对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机构、规划、招聘及使用、培训、评价、待遇制度等方面。接着,对国际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一方面对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情况概述,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为例。另一方面对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加强中国高校教师建设及管理的对策,从此提炼出国际与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的经验与教训。再次,评价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现状,研究参照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理论,分析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现状,并参考教育管理研究者及管理专家的意见,对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总结及评价,指出当代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挑战,从此提出解决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思路。最后,对健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措施进行探析。研究指出越南借鉴国际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经验的基本原则和健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措施的基本原则,提出健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基本措施并论证所提出的措施的必要性与可施性。

王凌[7](2014)在《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与公众文化娱乐及公共生活密切相关。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是近年在我国一种新兴并快速在许多城市开展的建设形式。对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为集聚区建设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与指引,对创造和提供多元、良好、高效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更好服务公众的文化娱乐与公共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除结论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涉及概念、研究思路与框架几个方面。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界定相关的概念,包括文化娱乐设施、大型文化娱乐设施以及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概念,对研究的背景目的,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至第九章,围绕集聚这一特性,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外在现象到内在机理,及至策略措施,力求能全面深入的对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建设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第二章。选择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城市的15个已建成或基本建成的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案例,进行大量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从中分析我国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建设现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出集聚是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重要特性,分析并总结我国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集聚特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五章,紧密结合所选多个集聚区案例的情况分析,分别从物质要素、功能活动、管理运营行为三个方面,探讨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不同层面元素的集聚表现。在物质要素方面,分析了设施集聚所形成的集聚区布局,空间集聚所产生的集聚区公共空间体系以及形体集聚所塑造的集聚区形象。在功能活动集聚方面,首先分析集聚区多元功能的集聚状况,然后探讨文化娱乐活动、公共交往活动及经济消费活动三类活动的集聚,及其分别对城市的文化娱乐、社会意义及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管理行为方面,则根据集聚的特征,分析了集聚区内设施的管理运营、整个集聚区的管理运作及管理的前后阶段衔接,提出设置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整个集聚区进行统筹与协调是一种良好的手段。该部分对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中,集聚这一特性的表现进行了较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与第七章,针对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集聚,对集聚区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第六章基于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在公益、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特性,借鉴产业集聚区研究的一些理论观点,从集聚区内文化娱乐设施的相互影响、互相合作及整体联系等因由探讨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产生的各种集聚效应以及集聚效应的综合作用。第七章探讨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发展演进,首先分析集聚区的发展动力——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各自产生的主体、特征及对集聚区发展的作用。接着对应这两类发展动力,探讨集聚区自组织与他组织两种组织动力机制。最后探讨集聚区的目标追求,提出集聚区最终应形成与城市相融合的有机整体,并且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在这部分的分析探讨中,借鉴和参考了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的一些观点。第四部分为第八、九章。在第二章至第七章对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深入剖析的基础之上,结合第八章对广州与香港两个集聚区规划案例的详细分析与对照研究,第九章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探讨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建设策略建议,分别从关注宏观的指引与研究,从城市角度进行建设统筹与协调,考虑对集聚区规划与设计的控制进行探讨。在对集聚区的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中,提出设计导则和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及主体内容的设想。在建设策略的探讨中,还考虑了项目全周期过程的纵向联系。最后是论文的总结,提出论文的主要结论,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并对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江力平[8](2013)在《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队转业干部(为便于比较,本研究称转业军官)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做好转业军官安置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转业军官培训工作是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发转业军官这一宝贵人才资源的有效措施,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的做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或简称为军转培训)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显着成效。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转业军官培训无论是所处宏观时代背景还是中观的运行机制以及微观的行为主体的需求等,都将不可避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不仅需要形成共同推进转业军官培训的共识,更需要深化对其理论的研究,以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培训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本论文在系统梳理转业军官培训发展历程,界定并阐述有关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运用系统科学和类型学方法,对转业军官培训发展现状和代表性模式的特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2.结合调查资料,采用多项选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培训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并引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RIDIT方法对转业军官培训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3.通过对转业军官培训三重属性的研究,指出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军转培训的责任主体进行了分析。4.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集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吴小天[9](2013)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之后,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意义日益明显。以塑造积极、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目标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工作相应成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营销工作的重心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9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凸显了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以旅游目的地为载体,积极、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不仅是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我国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市场开展营销的重要工具。因此,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显示,政府应在治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这一问题尚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研究以政府角色为切入点,探讨政府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应开展的工作,尝试解答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怎么做”这一问题。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语境下,“政府”实为旅游行政机构。本研究的目标、问题、思路、方法及结论如下:本研究以确定旅游行政机构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为主要研究目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这一属性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工作产生的影响;第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目标、性质、参与者、所包含的工作等;第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的形态。第四,旅游行政机构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的思路是: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解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目标、性质、参与者及所包含的工作;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提出旅游行政机构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应扮演的角色并归纳其角色定位模式。实证研究的思路是:以“好客山东”为案例对理论研究部分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和旅游行政机构的角色定位模式进行验证。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方法、历史—比较研究法。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应基于治理的思路开展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相关工作;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属于政府主导型治理,旅游行政机构应发挥重要作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成员包括旅游行政机构、旅游业经营部门、当地居民以及其它组织、机构和个人,在治理成员之间形成了治理网络,共同开展治理工作;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包括构建和维护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以及市场营销两方面的工作;旅游行政机构在构建和维护治理网络的工作中应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在市场营销工作所包含的六个环节中应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提供者、安排者等。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在于构建了:(1)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机制;(2)以旅游行政机构为核心成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3)旅游行政机构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模式。

周进[10](2013)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列设计包括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陈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自博物馆陈列工作实践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对陈列本质、现象、实践的系统性思考,包括陈列设计规划、设计手段与方法、设计用材、设计风格、设计评估、设计管理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1)探讨了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2)探讨了建国初期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主要向苏联学习,陈列设计思想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3)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全面革新,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4)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陈列设计获得较大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程序;(5)总体结论上指出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呈进阶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偏强,而内生驱动较弱。本文最后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与展望:(1)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2)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3)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4)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5)探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二、搞好外语人才培训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为本钢举办英语培训班的几点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外语人才培训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为本钢举办英语培训班的几点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1.2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4.1 学术贡献
        2.4.2 研究局限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7.3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江苏农业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五、研究基础及资料来源
    六、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创意农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创意产业相关概念
    第二节 创意农业相关概念
    第三节 创意农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节 农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与现状
    第二节 创意农业的人才需求
    第三节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特点
第三章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培养主体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培养内容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第一节 明确和完善人才培养主体
    第二节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第三节 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过程与方法
2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演变
    2.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基因
    2.2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2.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演化特点
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分析
    3.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
    3.2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院校研究硕士课程体系分析
    3.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特征
4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
    4.2 鲍尔州立大学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3 美国院校研究培训项目课程体系特征
5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5.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5.2 对我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建设的启示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今后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咨询邮件
附录2 :研究日志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4)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篇章结构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学生工作研究
    第一节 广州解放之初青年学生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学校团的组织建设
        一、广州市学校团组织的建团基础
        二、建立与完善学校团组织领导机构
        三、广州市学校基层团组织的建立
        四、建团初期存在的问题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学校团的日常运作
    第三节 学校团组织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学习
        一、广州解放之初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动员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
        三、学习内容与教育策略
        四、动员与教育的成效
    第四节 学校团组织工作任务——参加政治运动
        一、抗美援朝运动初期,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
        二、运动中宣传与教育的途径
        三、运动中的主要宣传内容与策略
        四、运动中学生的行动表现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人工作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企业团组织的创建
        一、广州市企业团组织的建团基础
        二、派遣工作组,建立团组织
    第二节 企业团组织的协调机制
        一、团组织系统领导的建立与完善
        二、企业团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三、企业团组织与工会的协调机制
        四、企业团组织与行政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企业中团组织的日常运作
        一、发展团员
        二、团干部的培养
    第四节 企业团组织与青年工人日常的政治教育
        一、广州解放之初,青工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政治教育的内容、策略与基本方式
    第五节 企业团组织与青年工人的技术革新
        一、改善青工技术方式与策略
        二、组织青工参与生产的方式
    第六节 政治运动中企业青年团组织
        一、民主改革运动期间,青工的状况
        二、宣传与动员的策略
        三、利用青工推动各项工作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特殊青年群体工作研究—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商青年积极分子为视角
    第一节 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形成
    第二节 中共对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养
    第三节 中共对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利益照顾
    第四节 工商青年积极分子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的“宣传者”
        二、公私合营的“推动者”
        三、带头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
    第五节 工商青年积极分子运作机制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专业化视域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七、本选题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二章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阐释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特殊体育教师教育概况
    第一节 美国的适应体育教师教育
    第二节 欧洲部分国家的适应体育教师教育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适应体育教师教育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现状
    第一节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概况
    第二节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状况广——以福建省为例
    第三节 影响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
    第一节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定位与价值
    第二节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原则与程序
    第四节 特殊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五节 内容选择与理论框架
    第六节 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具体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第二节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及其模式选择
    第三节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
    第四节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及其模式选择
    第五节 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的支持系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2: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件3: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288
附件4:专家访谈提纲(半封闭式)
附件5:特殊体育专业院校管理人员访谈内容(半结构式)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际研究
        1.2.2 中国研究概况
        1.2.3 越南相关研究审视
        1.2.4 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的评述
    1.3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重点
        1.3.3 研究的难点
        1.3.4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2 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制度
        2.1.2 高校教师
        2.1.3 高校教师管理
        2.1.4 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2.2 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源理论
        2.2.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 国际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基本情况比较
    3.1 国际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比较——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为例
        3.1.1 国际高校教师的管理体系
        3.1.2 国际高校教师的职务/职位分类
        3.1.3 国际高校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
        3.1.4 国际高校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
        3.1.5 国际高校教师评价与薪酬制度
    3.2 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探讨
        3.2.1 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状况
        3.2.2 对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实施的反思
    3.3 国际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的启示
        3.3.1 提高高校自主权是建立及管理教师队伍的基本前提
        3.3.2 改变行政管理、加强学术管理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举措
        3.3.3 优化工作环境、构建严格的筛选和淘汰机制是高校教师管理的关键步骤
        3.3.4 重视和加强教师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高校教师管理的核心工作
        3.3.5 完善激励机制,建设稳定的优秀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师管理的必然要求
        3.3.6 注重和加强高校教师培养工作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保障
4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现状
    4.1 越南公立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现状
        4.1.1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数量
        4.1.2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职称分类
        4.1.3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年龄的现状
        4.1.4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外语水平的现状
    4.2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规划,招聘及使用制度
        4.2.1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规划制度
        4.2.2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招聘制度
        4.2.3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使用制度
    4.3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培训制度
        4.3.1 培养、培训的目标及对象
        4.3.2 培养、培训的内容及方式
        4.3.3 培养、培训的管理制度
    4.4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
    4.5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的引进及待遇制度
        4.5.1 高校教育环境
        4.5.2 吸引和保留优秀教师的政策
        4.5.3 教师工资政策及待遇制度
5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现状的评价
    5.1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优势
        5.1.1 越南各公立高校的师资队伍已占据的优势
        5.1.2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的自主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5.1.3 拥有一批专业领军专家已接近国际高校教育发展的水平
        5.1.4 不断提高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干部的水平和能力
    5.2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弱点
        5.2.1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仍存在官僚管理模式的痕迹
        5.2.2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的自主权还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
        5.2.3 建设高校教师队伍机构的工作还存在不合理部分
        5.2.4 招聘及聘用机制不健全
        5.2.5 培养、培训制度还不完善
        5.2.6 评价工作比较粗略,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实践性
        5.2.7 师资队伍的待遇制度还不改善
        5.2.8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其他弱点
    5.3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发展机会
    5.4 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小结
6 健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思路
    6.1 越南借鉴国际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经验的基本原则
        6.1.1 辩证性学习原则
        6.1.2 科学性评判原则
        6.1.3 本土性原则
    6.2 健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措施的基本原则
        6.2.1 系统性原则
        6.2.2 实践性原则
        6.2.3 继承性原则
        6.2.4 效果性原则
        6.2.5 定向性原则
    6.3 健全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基本措施
        6.3.1 扩大越南公立高校办学自主权及社会承担的责任感
        6.3.2 根据自主权与社会责任的观点进行师资队伍招聘及使用
        6.3.3 以自主权与社会责任的观点为主进行完善公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6.3.4 更新公立高校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培养培训工作
        6.3.5 建设与完善公立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制度和待遇制度
        6.3.6 建设师资队伍信息管理的系统
    6.4 考察所提出各种措施的必要性与可施性
        6.4.1 考察概括
        6.4.2 关于措施的必要性的考察评价结果
        6.4.3 关于措施的可施性的考察评价结果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完善越南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议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几个概念
        1.4.1 文化娱乐设施及大型文化娱乐设施
        1.4.2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我国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建设现状
    2.1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组成及特点
    2.2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与城市的关系
        2.2.1 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2.2.2 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2.3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投资情况
    2.4 我国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特征总结
        2.4.1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建设特征
        2.4.2 我国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集聚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物质要素的集聚
    3.1 文化娱乐设施的集聚与集聚区的布局
    3.2 公共空间体系
        3.2.1 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次
        3.2.2 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处理
        3.2.3 公共空间对多样活动的支持
    3.3 形体的集聚与形象塑造
        3.3.1 文化娱乐设施的建筑形体
        3.3.2 集聚区整体形象塑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功能活动的集聚
    4.1 多元功能的集聚
        4.1.1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功能构成
        4.1.2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功能混合
    4.2 文化娱乐活动的集聚及对城市文化娱乐发展的作用
        4.2.1 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开展与日常化
        4.2.2 公共文化资源的可达与共享
        4.2.3 对城市文化艺术多元发展的作用
    4.3 公共交往活动的集聚及对城市社会公共意义形成的影响
        4.3.1 社会归属感的塑造
        4.3.2 隐形价值的创造
    4.4 经济消费活动的集聚及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
        4.4.1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经济与消费活动
        4.4.2 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管理行为的集聚
    5.1 文化娱乐设施的运营
        5.1.1 管理运营主体
        5.1.2 管理的方式特征
        5.1.3 管理行为的属性
    5.2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管理
        5.2.1 管理运营的合作与结合
        5.2.2 分散的管理模式
        5.2.3 统一的管理模式
    5.3 管理的衔接与延续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集聚效应
    6.1 外部效应与连锁效应
    6.2 合作与协同效应
    6.3 品牌效应
    6.4 经济投入产出与乘数效应
    6.5 效应的综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发展演进
    7.1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发展动力
        7.1.1 内在动力
        7.1.2 外在动力
        7.1.3 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契合
    7.2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系统组织
        7.2.1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系统结构
        7.2.2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组织方式
    7.3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目标追求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两个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规划案例
    8.1 背景与概况
    8.2 规划方案简介
    8.3 两个案例的对照分析
        8.3.1 与宏观政策的关系
        8.3.2 对集聚区与城市的关系的思考
        8.3.3 对集聚的考虑
        8.3.4 对于项目各阶段的关注
        8.3.5 对公众参与的考虑
        8.3.6 案例中体现的发展新特点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的建设策略
    9.1 宏观层面——关注宏观的引导与参考
    9.2 中观层面——从城市角度出发的统筹与协调
        9.2.1 整体的背景与环境研究
        9.2.2 系统的考虑
        9.2.3 统筹的安排
    9.3 微观层面——集聚区的规划与设计控制
        9.3.1 设计导则的指引
        9.3.2 评价体系的反馈
    9.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本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内部分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及其文化娱乐设施情况一览表
    广州珠江新城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广州市二沙岛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深圳市中心区(福田)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东莞市南城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上海人民广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分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南京玄武区大行宫地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青岛崂山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成都天府广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郑州郑东新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银川人民广场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香港九龙尖沙咀海滨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
附录2 调查问卷与访问调查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对采用资料及有关数据的说明
    1.6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转业军官培训的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及主要内容
        2.2.1 基本理论基础
        2.2.2 相关培训理论的基本内容
    2.3 国内外转业军官(退伍军人)培训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内关于转业军官培训的研究
        2.3.2 国外对退伍军人培训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与停滞阶段(1949—1974 年)
        3.1.2 恢复发展阶段(1974—1985 年)
        3.1.3 发展壮大阶段(1985-2001 年)
        3.1.4 创新发展阶段(2001—至今)
    3.2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现有机制介绍
        3.2.1 培训主体和管理体制
        3.2.2 培训类别及内容
        3.2.3 培训经费及有关保障
    3.3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代表性模式
        3.3.1 北京模式
        3.3.2 上海模式
        3.3.3 云南模式
        3.3.4 成都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现状剖析与反思
    4.1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现状剖析
        4.1.1 任务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1.2 技术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1.3 结构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1.4 人员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2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典型模式反思——一种类型学分析
        4.2.1 需求牵引型培训模式
        4.2.2 成本节约型培训模式
        4.2.3 竞争导向型培训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需求的实证分析
    5.1 计划分配转业军官培训需求分析
    5.2 自主择业类转业军官培训需求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6.1 模型
        6.1.1 评价指标
        6.1.2 标权重的更新与调查对象评价的分类
    6.2 实证分析
        6.2.1 计划分配转业军官培训的效果评价
        6.2.2 自主择业转业军官培训的效果评价
    6.3 对培训工作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国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7.1 国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7.1.1 退役军官培训的管理结构与执行体系
        7.1.2 退役军官培训的内容、方式与保障
        7.1.3 退役军官培训体系设置
    7.2 国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7.3 本章小结
8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机制构建与模式选择
    8.1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机制构建原则
    8.2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8.2.1 转业军官培训的制度设计
        8.2.2 转业军官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分析
        8.2.3 转业军官培训管理机制与效率分析
    8.3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的选择
        8.3.1 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8.3.2 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8.3.3 模式选择的具体策略
    8.4 改进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Matlab 程序
附录 2:军队转业干部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计划分配)
附录 3:军队转业干部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自主择业)
附录 4:个人情况简介

(9)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一、以“旅游目的地品牌化”为主题的研究进展
        二、其他相关文献检索及分析情况
    第二节 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一、以“旅游目的地品牌化”为主题的研究进展
        二、政府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中的角色及职能研究
        三、政府在其它产业品牌塑造或区域品牌塑造中的角色或职能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
        一、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供给
    第二节 公共管理理论
        一、公共管理概说
        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三、政府在多元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角色理论
        四、治理理论
    第三节 社会角色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内涵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解析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内涵
        一、有关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理论观点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性质及目标解析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是政府主导型治理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目标解析
    第三节 旅游目的品牌化治理工作
        一、治理网络的构建与维护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市场营销工作解析
    第四节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的基本形态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的成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行政机构角色定位研究
    第一节 对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社会角色
        二、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第二节 对旅游行政机构进行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
        一、旅游行政机构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分析
        二、旅游行政机构角色定位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旅游行政机构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一、旅游行政机构在构建与维护治理网络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二、旅游行政机构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三、旅游行政机构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以山东省旅游局为例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流程
    第二节 “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总体情况
        一、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情况简介
        二、开展“好客山东”工作的背景
        三、“好客山东”所开展的基本工作
        四、绩效测评
    第三节 山东省旅游局在“好客山东”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山东省旅游局在构建和维护“好客山东”治理网络中的角色定位
        二、山东省旅游局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三、山东省旅游局的角色定位模式
        四、“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一、“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山东省旅游局角色定位中存在的局限及建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内涵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的目标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工作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成员
        五、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机制
        六、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
        七、旅游行政机构角色定位模式
    第二节 创新点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机制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网络
        三、旅游行政机构角色定位模式
    第三节 本项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建议
        一、研究局限
        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A 在各个外文数据库中的详细检索过程及检索结果
附录B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成员调查表
附录C 认知形象的问项来源
附录D 关于山东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架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六、相关概念及术语
    注释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1.1.1 近代中国自发创设博物馆
        1.1.2 有识之士关注博物馆的公共特性
        1.1.3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
        1.1.4 近代中国政府的博物馆政策举措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1.2.1 博物馆前辈们论述陈列与研究的关系
        1.2.2 早期几部博物馆学专着论述陈列设计
        1.2.3 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设计思想
        1.2.4 南通博物苑陈列设计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1.3.1 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面
        1.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1.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设计方面
        1.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第四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1.4.1 初步认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1.4.2 博物馆陈列设计探索历经沧桑
        1.4.3 受到当时博物馆业务积弱影响发展缓慢
        1.4.4 总体上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2.1.1 建国之初博物馆陈列的重建与改造
        2.1.2 博物馆陈列发展方针与任务的确立
        2.1.3 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的全面引进
        2.1.4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展览交流
    第二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2.2.1 翻译了一批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着作
        2.2.2 我国学者撰写着作构筑陈列设计思想
        2.2.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陈列艺术
        2.2.4 北京三大馆的陈列设计成为典范
    第三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2.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2.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2.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2.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第四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2.4.1 初步形成博物馆陈列艺术装饰的概念
        2.4.2 陈列设计聚焦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总结
        2.4.3 学习苏联模式但应用上受到国情限制
        2.4.4 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3.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迅速发展
        3.1.2 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3.1.3 博物馆陈列改建设计成为热潮
        3.1.4 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3.2.1 博物馆学相关研究成果空前繁荣
        3.2.2 陈列学术会议与人才培训激荡思想
        3.2.3 《博物馆陈列艺术》专着填补空白
        3.2.4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涉及多重领域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3.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3.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3.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3.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3.4.1 论证了陈列设计的学科属性与语言
        3.4.2 初探了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的关系
        3.4.3 导致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全面革新
        3.4.4 陈列设计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4.1.1 国家和地方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
        4.1.2 博物馆从“三贴近”到免费开放
        4.1.3 陈列设计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4.1.4 动态陈列设计手段的普遍应用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4.2.1 博物馆陈列相关论着不断涌现
        4.2.2 集中翻译国外的博物馆学理论
        4.2.3 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研究的兴起
        4.2.4 信息定位型主题性展览设计的提出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4.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4.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4.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4.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4.4.1 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脱节
        4.4.2 陈列设计工作中的浮躁与作“秀”
        4.4.3 陈列设计中高科技手段泛滥
        4.4.4 提出了陈列设计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研究结论
        5.1.1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百年来呈进阶式发展
        5.1.2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外部因素偏强
        5.1.3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内生驱动较弱
    第二节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
        5.2.1 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
        5.2.2 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
        5.2.3 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
        5.2.4 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
    第三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未来发展的期待
        5.3.1 探求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5.3.2 探求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5.3.3 探求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本章小结
    注释
附录:本文图片说明
附图:美国博物馆陈列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搞好外语人才培训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为本钢举办英语培训班的几点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
  • [2]江苏农业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D]. 宋婧.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探究[D]. 黄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研究(1949-1956)[D]. 覃政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专业化视域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D]. 桑国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6]越南公立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 Vu Tran Kim Lien(武陈金莲). 武汉大学, 2015(07)
  • [7]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研究[D]. 王凌.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D]. 江力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 [9]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 吴小天. 南开大学, 2013(07)
  • [10]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 周进. 复旦大学, 2013(03)

标签:;  ;  ;  ;  

做好外语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来自本钢股份英语培训班的一些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